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2917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校必备2008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三Word文档格式.doc

①联邦政府与州之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在各自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权力,均享有对人民的直接管辖权,相互间不得进行任何干涉;

②两种宪法、两种法律体系;

③人员任命、施政行为互不干涉。

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

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不能监督、考核州政府的施政行为,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事务。

3、联邦地位高于州

①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

②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

(三)、联邦制的利弊:

1、形成的历史原因——民主思想和历史环境

联邦制成为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既与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密切相关,也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选择。

2、联邦制的优点:

从美国联邦制的历史看,联邦制的最大优点在于,在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联邦制的弊端:

(1)、效率不高: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

(2)、集团分享权力,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不顾人民要求。

◇本框题小结:

◇3个特点:

即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1)、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

(2)、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3)、联邦地位高于州

◇2个方面:

即美国联邦制的优点和弊端:

◇1个转变原因:

即从邦联制到联邦制转变的原因——应付危机,加强统治

第二框题美国的两党制

3.6 评述“驴象之争”的典故,结合实例,揭示美国两党制的实质。

(一)、政坛上的“驴象之争”

1、美国的政党制度——典型的资产阶级两党制

(1)、“驴象之争”的典故

(2)、美国两个主要政党;

美国是实行资产阶级两党制的典型国家。

①民主党——驴②共和党——象

补充:

目前活跃在美国政治舞台上的还有绿党、进步党等近三十个小党,但是这些政党从未执政,也没有对两党制构成过真正的威胁。

2、美国两党制的影响及其表现:

(1)、影响:

美国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以及司法制度,都与两党制有着密切联系。

(2)、表现:

美国的两党制主要表现为两大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

①总统宝座的争夺其意义:

在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共和党分别提名本党的总统候选人,最终获胜的党成为执政党,败北的党则沦为在野党。

执政党通过由本党中坚人士组成的行政部门掌握政治权力。

②国会席位的争夺及其意义:

在国会选举中,民主党、共和党也分别推出本党候选人,竞争议员席位。

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为多数党,获得少数席位的政党为少数党。

多数党议员担任国会领袖及国会各小组委员会主席,并借此主导国会事务,但少数党仍能发挥重要的制衡作用。

(二)、美国政党的特征

(1)、职能和作用:

美国政党的主要职能,就是组织选举,包括组织初选、提名候选人、筹集竞选资金等。

两党竭力为本党争取尽可能多的职位,以维持其对政治权力的控制。

(2)、组织分层级,工作有联系:

两党在国会内有各自的党团会议,它们与国会外的政党组织机构也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关系。

(3)、党纲不固定,也没有约束党员的党纪。

总统、州长、县长、市长以及国会议员等以党员身份竞选,当选后以党员身份就职,但他们只对选民负责,没有义务服从党组织的指示。

(4)、组织职能已经逐渐衰弱

(三)、两党制的实质

1、从意识形态、阶级基础方面看:

(1)、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2)、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

(3)、赞同美国现行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4)、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

2、从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方面看:

两党出于竞选的需要,在民众关注的某些议题上展示不同政见,其结果是互相牵掣,避免任何一方走向极端,背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

3、从民众参政治生活与和执政党的施政过程看:

在选举中,政党的命运取决于选票,两党为争夺民众,不得不竞相提出符合选民利益的政策主张,客观上反映了一定的民意,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

但实质上,两党制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问相互监督和制衡的机制保障。

在施政过程中,由于有在野党的监督和制约,执政党一般不敢过分滥用权力。

4、从竞选费用看:

从两党制的运行来看,每个选民都有一票,似乎每个人的影响是相同的,但实际上,一个亿万富翁可以通过捐款、控制媒体、创建思想库等途径,掌握“话语霸权”,而普通百姓则没有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表明,虽然金钱不能保证某一个候选人当选,但如果没有金钱,他就绝对不会当选。

难怪有人说:

美国的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有权人的金钱游戏。

5、实质:

◇重点

(1)、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

(2)、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

(3)、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

美国的两党制,实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

◇4个方面:

即从4个方面看美国两党制的实质;

◇4个特征:

即美国政党制度的4个特征

◇2个表现:

即美国两党制的表现

◇1个实质:

即美国两党制的实质◇重点

第三框题美国的三权分立(2006.3.20./601)

一、【课程标准】:

3.8 简述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分析“三权分立”制的实质。

(一)、三权分立:

权力运行的规则

1、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的原因

(1)、影响因素:

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

(2)、决定因素:

国家的阶级本质

2、三权分立原则的地位及其核心内容:

(1)、地位——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

(2)、核心内容——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3、“三权”所属机关及其运作

(1)、中央政权机构及彼此关系:

①中央政权机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②彼此关系——平等而又独立

(1)、立法权——属于国会

①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负责制定法律;

②国会、行政机关和法院都要依据法律行事;

③议员由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总统无权解散国会,也不能决定议员的工资待遇。

(2)、行政权——属于总统

①行政权属于总统;

②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直接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国会不得增减总统任职期间的报酬,更不能罢免总统(除非定罪);

③政府的重要行政官员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

(3)、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

①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

②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最高审判机关。

最高法院受理的案件,不论初审案件或复审案件,都是终审判决。

最高法院还拥有司法审查权,审查联邦或州的立法或行政行为是否违宪;

③法官均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只要忠于职守,可终身任职,非经国会弹劾不得免职。

(二)三种权力的相互制衡

1、三权分立的表现:

(1)、总统、法院在国会的立法权方面相互制衡的表现:

美国立法权属于国会。

但是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

可以发布拥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

还有立法倡议权,即建议国会立什么样的法。

法院有权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反联邦宪法。

(2)、国会、法院在总统行政权方面相互制衡的表现:

行政权属于总统。

但是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国会批准,国会还有权监督行政执行情况、经费开支和官员行为。

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机关颁布的规章条例违宪;

还能通过案件的判决对宪法作出新解释,扩大或限制总统的权力。

(3)、总统、国会在司政权法院方面相互制衡的表现:

司法权属于法院。

但是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

最高法院法官人数和联邦其他法院的设立,均由国会决定,总统亦可施加影响。

国会可以通过批准对法官的任命或弹劾法官的办法,来改变法院的组成。

国会和各州一起,可以用宪法修正案推翻最高法院的裁决。

图表表示如下:

立法权

所属机关

受制约表现

总统的制约

法院的制约

国会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

行政权

受制约表现

总统

国会的制约

法院的制约

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国会批准,国会还有权监督行政执行情况、经费开支和官员行为;

司法权

受制约表现

法院

总统的制约

国会的制约

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

最高法院法官人数和联邦其他法院的设立,均由国会决定,总统亦可施加影响

2、三权分立制的含义及其影响:

(1)、含义:

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均衡,按照这种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来组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被称为“三权分立制”。

(2)、影响:

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作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一项原则,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广泛采用,其中美国最为典型。

(三)、三权分立的弊端:

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针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出来的。

他们认为,按照这个原则组织国家机构,可以防止少数人专权,使民主制度不致转变为专制制度。

这对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其积极作用。

1、弊端

(1)、人民无权参与,事实上成为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协调范围的局限性;

(2)、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导致三大权力机关的工作效率低下——效率低下;

其次,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三大权力机关之间互相扯皮,导致效率低下。

(3)、三权分立原则难以真正贯彻——贯彻难

美国建国后150年中,国会一直在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

到了当代,则是总统居于主导地位。

由于司法机关无权直接支配社会力量和财富,相比之下,联邦法院力量向来较弱。

2、三权分立制的本质——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有效地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

但是,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在这种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

◇3个3种权力:

3种权力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3个弊端:

即三权分立原则的3个弊端;

3个中央政权机构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2个原因:

即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的原因

◇1个本质:

即三权分立原则的本质

第四框题美国的利益集团

(一)、名目繁多的利益集团

1、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其产生和影响:

(1)、地位:

与政党、政府共同成为美国政治的三大支柱。

(2)、产生:

利益集团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产物、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有效形式

实际影响较大的往往是企业集团或行业性组织,而其领导阶层大多来自所谓中上层社会。

作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有效形式,它受到政府的鼓励。

(3)、影响:

少数人利益凌驾于多数人利益之上的各种政策出台,常常同利益集团的游说活动直接相关。

课堂探究:

围绕“谁掌握美国”的话题,美国人有这样几种观点

观点一:

人民权力论:

过选举参与国家政治,人民拥有国家权力,可以指导、控制政府。

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按人民的意志办事。

观点二:

精英权贵论:

一群为数不多的精英权贵控制着政府、工业、贸易和劳工组织,支配着美国的政治体制。

政府各部门仅是他们的代理人和利益传输工具。

观点三:

利益集团论:

美国社会会被有组织的、势力强大的集团支配着,政府基本上成了它们当中的掮客或裁判,有时它自己还作为一个利益集团参与政治。

每一个利益集团为自己集团的利益而工作,政府则从中协调,促使各集团妥协。

2、利益集团:

(1)、产生的原因——形成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维护自身利益。

利益相同、思想接近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维护自身利益。

(2)、政治利益集团——利益集团中的一种

(3)、类型:

①按性质分:

完全私营、公共性和公私兼有

②按目的分:

以经济为目的、以政治为目的和以社会公益为目的。

(二)、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

1、利益集团用以影响美国政治的主要因素:

金钱、人数和知识。

财力雄厚的利益集团主要依靠金钱干预政治。

如果能够通过其成员拉到大量选票,政治家们也不敢轻视它们。

能够向政府官员及时提供所需的知识也很重要。

2、利益集团影响政府的手段:

——直接游说、间接游说、游行示威、影响选举和承担法庭诉讼等。

(三)、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

1、积极作用:

(1)、充当公民与政府间桥梁的作用;

(2)、分享国家权力,相互制衡,有助于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2、消极作用:

(1)、只有少数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产生决定性作用——从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的影响看;

由大企业家和大农场主组成,财力雄厚,与政府决策者关系密切,因而具有比其他利益集团更大的影响。

而代表劳动人民的众多利益集团影响力却很小。

(2)、利益集团作为公众参与政治的“中间人”,垄断了公众接近政府权力的途径——从利益集团与公民的关系看;

(3)、各种利益集团内部很少有什么民主机制,大都为少数人所控制——从利益集团内部的管理机制看;

(4)、利益集团为政府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用金钱购买政治影响力,是一种滋养腐败的行为——从利益集团对政府的负面影响看。

3、利益集团机制的隐蔽性、欺骗性及其实质:

美国政坛中的利益集团机制,是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机器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相当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表面上看,利益集团是所谓的“民意代表”,向政府反映各阶层、群体的观点和利益,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在“民意”的幌子下控制权力。

◇4个消极作用:

即美国利益集团的4个消极作用

◇3个因素:

即利益集团用以影响美国政府的3个主要因素

◇2个特点:

即利益集团机制具有相当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即利益集团机制的实质◇重点——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在“民意”的幌子下控制权力。

专题3:

主观题精选

1.观点一:

美国联邦制下设“50个小政府”,做不到“全国一盘棋”,更谈不上“全国人民一条心”,因而是一种低效的国家结构形式,不可取。

不受制约的权力是危险的,高效率的政府也就是危险的政府,美国联邦制好比是系在野马头上的缰绳。

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联邦制的认识。

2.1816年4月王6日,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第二银行法案》,并在各州设置第二国家银行,该行动受到部分州的强烈抵制。

18l8年,马里兰州依据州的征税权规定,所有在该州营业而未经该州议会许可的银行必须纳税。

第二国家银行巴尔的摩分行出纳员麦卡洛克拒绝纳税,马里兰州立即到州法院起诉,麦卡洛克在该州法院败诉,他立即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判决《国家第二银行法》符合宪法,马里兰州向联邦银行征税的法案因违宪而无效。

(1)在上述材料中,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是保护州权还是保护联邦权?

(2)在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问是如何分权的?

3.2004年美国大选中,布什和克里对华政策空前一致。

请结合美国两党制的有关知识分析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对华政策为何“大同小异

4.2004年美国总统和国会选举的费用总计接近4O亿美元,这次总统选举是历史上最昂贵的选举,开支总额达到17亿美元。

其中民主党筹集资金3,898亿美元,共和党筹集资金3.853亿美元。

按照法律规定,给予每位候选人的捐款,个人最高限额是100O美元,团体最高限额是5OOO美元,但法律没有限制给政党日常事务捐款的数量,2OO4年总统大选前,前副总统戈尔一人就向民主党五个机构及总统候选人克里捐款66O万美元。

有人对民主党和共和党进行大量捐款,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5.美国政府支出的每一分钱都要由国会拨款。

1995年底,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是民主党人,而国会参、众两院都掌握在共扣党手中,政府提出的预算案未获国会通过,导致美国部分政府部门关门,近3O万人没有上班。

这期间,海关停办手续,许多外国人滞留机场。

美国一些驻外机构也关门,等待赴美签证的人只能更改机票或取消访美。

(1)导致上述材料中美国部分政府部门关门的原因是什么?

(2)上述事实主要暴露了美国政治制度的什么弊端?

6.有人认为,在美国“人民通过选举参与国家政权,政府掌握在人民手里。

”也有人认为,“政府由一群精英权贵控制,政府各部门仅是他们的代理人。

你认为美国政府控制在谁手里?

7.什么是三权分立制,三种权力是如何相互制衡的?

8.材料美国政治制度中存在着双重的分权制衡,正如麦迪逊和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的制度中,“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个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

……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阅读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双重分权制衡”是指美国实行的哪两种制度?

(2)“两个政府”是指哪两个政府?

2分

(3)如何评价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原则?

8分

9. 邓小平指出:

“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

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

  辨题:

美国资产阶级“对内自己也打架”,因此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只有消极作用,没有积极作用。

10.辨析:

在美国,利益集团把政府的情况转达给公民,又把集团及选民的意向转达政府。

利益集团作为公民参政的渠道,使普通公民对美国政府决策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这说明,美国利益集团是真正的民意代表。

11.材料一:

美国政治制度中存在着双重的分权制衡,正如麦迪逊和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的制度中,“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个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

材料二:

参选率是评价选举民主程度的重要指标。

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国家民众对于各种选举的积极性普遍下降,用消极的不投票的方式抵制其选举制度。

以美国总统大选为例,1960年的投票率为64%,1964年为63%,1968年为60%,1972年为56%,1976年为53%,1980和1984年均为52%,1988年为50%,1996和2000年均为49%。

材料三:

试看美国总统的竞选经费:

1952年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的经费为660万美元;

1972年尼克松竞选总统的经费为6240万美元;

1992年布什竞选总统的经费为1亿美元,克林顿竞选总统的经费为1.3亿美元;

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的费用接近10亿美元,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费用达17亿美元。

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力量全部取决于金钱,所以他们要取得政治权力就只有使金钱成为人在立法上的行为能力的唯一标准。

他们一定得把历代的一切封建特权和政治垄断权合成一个金钱的大特权和大垄断权。

材料四:

美国就像是一个大公司:

国会是董事会,总统是CEO,全体纳税人和选民就是股东,而一些特定的利益集团就是其中的大股东们。

既然是公司,其全部的活动都围绕着一个中心:

那就是利益。

可问题在于,很多时候,大股东们的利益和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是不一致的。

并由此在美国国内产生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美国的全体纳税人为政府发动的对外战争买单(包括金钱、鲜血乃至生命),而一小撮利益集团从中获益。

可以说,少数利益集团的存在是美国政府频繁发动对外战争的根源。

(1)材料一中的“双重分权制衡”是指美国实行的哪两种制度?

“两个政府”是指哪两个政府?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说明美国大选投票率偏低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请你评价一下美国的利益集团?

12.辨析:

金钱是政治的母乳

1.答.联邦制是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

美国联邦制有以下特征:

①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

②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③联邦地位高于州;

美国联邦制的利与弊:

①美国联邦制的最大优点在于,在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②美国联邦制的最大问题是效率不高,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

2.答、

(1)联邦法院的判决是在维护联邦权。

(2)①联邦政府享有宪法“列举的权力’’,以及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可以从“列举的权力’’中引申出来的权力。

州政府拥有保留的权力,主要是处理本州范围内的事务。

②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

③联邦宪法和法律优于州的宪法和法律。

3.答:

(1)双方都是资产阶级政党,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两党在意识形态、阶级基础方面,没有本质区别,从实质上看两党制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闭之间相互监督和制衡的机制保障,都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