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浅析材料试验检测的相关问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2931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浅析材料试验检测的相关问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浅析材料试验检测的相关问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浅析材料试验检测的相关问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浅析材料试验检测的相关问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浅析材料试验检测的相关问Word文档格式.doc

《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浅析材料试验检测的相关问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浅析材料试验检测的相关问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浅析材料试验检测的相关问Word文档格式.doc

  

(一)检测机构的实际运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对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检测质量控制,国家和地方政府都予以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我国的建筑工程原材料检测机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从规模到数量都经历了惊人的蜕变。

但是与这种规模和数量不相适应的是,检测机构的功能却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他们的存在价值也并没有得到展现。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重数量建设,不重视质量建设

  检测机构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数量上虽然可观,但是检测质量却令人堪忧。

固定资产的投入极为有限,一些检测设备过于简陋,根本无法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2、我国建筑工程原材料检测的专业人员缺乏

  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原材料检测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但是专业的技术操作人员一直处于匮乏的状态。

建筑工程原材料检测试验,除了依靠先进的设备,人力因素也是影响其最终结果的重要方面。

  3、建筑工程原材料检测行业无独立运作理念

  建筑工程原材料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大都以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名义设立的监督检验室,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近年来政府监管部门已对这一问题相应出台对检测机构的规范性、合理规定,且一直附属于母体的部门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

  

(二)新材料的质量控制令人堪忧

  在当前的检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一些传统的建筑工程原材料由于其普及程度较高,在施工过程中积累的施工经验往往能够对建筑工程原材料质量进行初步的判断,这部分建筑工程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最终效果也明显优于新型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效果。

造成新材料质量控制管理出现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1、新材料的出现,往往是对某一方面性能的改进或者完善,对于除了这一优势性能以外的性能,许多施工单位并不了解。

并且,将这些新型材料用于具体的施工工程中,由于操作经验的匮乏,也可能会产生新的质量问题。

  2、新材料出现的周期较短,这就使得在这些新材料进入市场以前,往往并没有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核,国家也就无法对这些新材料的使用性能、检测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

那么就造成,即使对这些新材料进行检测,也没有一个权威的评价标准,所有的检测结果无法作为质量控制管理的最终依据。

  (三)相关配件的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建筑材料除了我们通常关注的主体建筑材料以外,一些装修材料、配件材料同样属于建筑材料的范围。

在过去,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就是只重视主体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对于一些配件的质量安全却并不关心。

一个真正高品质、高质量的建筑工程,从工程整体到其中的每一个配件、每一个细节,在质量上都应该是无瑕疵的。

建筑配件的质量隐患,主要集中在有一些建筑常用的五金材料、水暖工程材料上。

大部分水暖器材配件加工质量没有一个国家标准,质量无法要求,检测也缺乏依据。

这是造成当前建材检测取得的成果极为有限的重要原因。

  二、房屋建筑工程中试验检测的关键材料

  

(一)水泥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检验。

水泥在进行应用之前,必须保证其各项质量检测结果皆与规定相符合,并且保证将要投入应用的水泥距离其出厂的日期不超过三个月,对于快硬的硅酸盐水泥则要保证不超出一个月。

检验人员如果怀疑其中具有某些质量问题,要及时地提交复检。

  

(二)砂石

  砂石检测主要有级配、粒径、含泥量、外观、密度、针入度、压碎指标等几个方面,其检验工作一般采用取样检测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试样,组成检验的样品组,提交检验。

而且,还要与混凝土配比要求相结合,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实施对砂石的粒径、级配、砂浆等的复检。

  (三)混凝土

  对于混凝土的检验一般包括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等方面。

其中,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应严格按照混凝土试件制作的步骤及相关规定制作,保证试件的形状、尺寸符合要求。

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

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

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

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养护28天,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并认真填写试验记录及报告。

  (四)钢材

  此方面的检测一般包括对钢材的外观质量、重量及允许偏差、力学性能、弯曲性能等方面。

钢材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例如钢筋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则应注意每种焊接方法所需要的试件数量及试件的尺寸的差异,比如,对于闪光对焊焊接方式其拉伸试样的尺寸L应大于等于8d+2lj,弯曲试件的长度则应根据钢筋级别、钢筋直径确定其弯心直径及试件长度。

  三、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原材料试验检测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对原材料试验检测人员的业务培训

  要求每一位从事检测工作的人员在上岗前都要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在取得上岗证之后方可让其从事检测工作。

引导检测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学习提高自身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努力做基础扎实、操作熟练。

同时要教育检测工作人员树立以数据说话的观念,避免人为因素和习惯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另外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避免非技术因素干扰检测结果。

  

(二)加强对试验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要按标准规范的要求配置齐备检测工作所需的试验设备和有关器具,并建立统一的计量设备台帐和设备检定周期表,严抓设备检修和检定核准工作,务必使在检测所需的设备运转状态良好并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

这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不可麻痹大意。

  (三)严格按照检测规范和检测程序予以操作

  对于建筑原材料检测,国家对于大部分的建筑原材料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对于具体检测流程也有较为清晰的规定。

特别是为了实现最终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是保证这一结果实现的前提。

  1、建筑原材料取样的规范性

  对于建筑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并非是完全随机任意的进行,抽样同样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原则来进行。

我们通常的抽样规则就是通过对某一批次、某一产地、某一类型这些划分来选择进行抽样检测的对象,对于每种不同的材料,都会有更为具体的要求。

例如管类材质明确的规定对于一个钢管的哪一部位进行抽样检测才能实现检测结果的最大公正性。

这些细节的规定要求我们的检测人员在取样时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规程、规范来执行,这样所取的样才具代表性,最终取得检测结果才是可信的。

  2、加快检测机构的独立化进程

  检测工作的公正性来源于检测机构的公正独立性,检测机构是组织整个检测工作的主体,最终的检测结论也是有检测机构作出,这就意味着,如果检测机构没有独立的地位,那么它就很难取得公正的检测结果。

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下,不具有独立的品格和资质极容易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失真。

所以检测机构也应当严格的按照法律法规赋予其的权利和职责,客观公正的得出最终的结果,避免受到其他利益主体的干涉和影响。

  (四)建立健全房屋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制度

  首先,针对建设项目规模,建立相应等级试验检测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材料质量负责。

试验检测机构业务范围内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等技术文

  件应齐全,试验检测应严格按有关标准、规程及规范进行。

  其次,建立健全试验检测工作制度。

建立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内部工作文件、技术文件的管理及保密制度、检测样品及抽样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等。

要明确试验检测的责任人,建立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各种措施及规章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严格实行质量自检,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逐步建立完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

其次要增强建设相关各方面的质量意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真正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

  结语

  综上,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材料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建筑单位提升建筑质量的关键措施。

检验人员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及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努力学习,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工作水平,尽量提升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宏宇.如何做好建筑材料的试验与检测[J].建材与装饰,2007.10.

  [2]范玉凤.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4.

  [3]陈松潮.建筑材料检验问题的分析[J].科学之友,2011.3.

  [4]何剑平.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建材科,200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