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3173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锦绣福源A标段大型民用建筑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3.4搅拌站原材料监理实施细则

3.5搅拌站混凝土生产准备过程监理实施细则

3.6搅拌站混凝土生产过程的监理实施细则

3.7搅拌站混凝土运输过程的监理实施细则

1编制依据

1.0.1国家标准GB/T10171-2005

1.0.2

1.0.3监理规划;

2编制说明

为进一步规范锦绣福源A标段工程建设监理行为,细化搅拌站施工监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质量控制重点,强化过程控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做到源头把关、精细管理,实现建设高标准的住宅工程,内蒙古康远监理公司锦绣福源工程监理A标项目部根据监理规划和监理项目部的要求,组织编制本实施细则。

范锦绣福源A标段工程建筑面积28万平米,其中地上工程21万平米,设一座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和生产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因此,有必要编制搅拌站监理实施细则,确保高性能砼的生产质量合格。

本次编制和印发的监理实施细则为试行版本,是在监理项目部监理实施细则的基础上,结合所辖工区范围内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修订的。

并在试行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进一步完善。

本实施细则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发生矛盾之处,以国家或行业标准为准。

3监理实施细则

3.1.1搅拌站的建设规模应当在满足施工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占用耕地,减少拆迁工作量,尽量与已有公路或道路相连,方便设备和材料的运输。

3.1.2搅拌站的建设,在动土施工前,应当将地表30㎝厚的耕植土推至一侧堆放,并设置围挡,采取种草、绿化等措施,以利于工程完工后土地复耕工作。

3.1.3搅拌站应有总平面布置图,场内交通、供电、供水应综合设计,线路布置合理且便于维修。

3.1.4骨料仓及备料场,宜高出周边地面150㎜左右。

站内地面实施混凝土硬化,并设置不小于2%的排水坡度,做到雨天地面不积水;

有完整的排水系统,设有沉淀池,排水通畅;

符合防洪、排涝、环保等要求。

3.1.5砂、石料仓和拌和楼之间,拌和楼周边地面应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拌合楼、料斗、料仓应设置必要的防尘设施;

3.1.6搅拌楼设施应设置可靠的防雷接地。

3.1.7搅拌站进场处应设置车辆清洗设施,防止车轮带进泥土造成搅拌站、原材料二次污染。

3.1.8搅拌站须在适当位置设置砼运输车洗罐水集中排放处,监理定期检查污水排放情况。

3.2混凝土搅拌站操作人员的检查

3.2.1混凝土搅拌站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试验负责人作为搅拌站技术质量控制的责任人,对混凝土生产的全过程负责,应有相关部门颁发的任命书或上岗证,具备相应的资质,持证上岗,监理单位现场检查、确认。

3.2.2混凝土搅拌站操作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操作件,持证上岗。

3.2.3混凝土搅拌站每套拌和设备必须配备3名操作员,以确保正常生产和施工需要。

3.2.4搅拌站驻站试验工程师不得少于3人。

3.3混凝土搅拌站设备安装及计量系统的监理实施细则

3.3.1搅拌站机械设备的电气安装和使用应当进行用电组织设计,应有用电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参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确定电源进线,设立变电所配电室,确定用电设备及线路走向;

(2)进行负荷设计,选择电器,选择配电装置,选择导线;

确定防护和保护;

(3)设置可靠接地和防雷,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3.3.2搅拌站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配备搅拌设备,配置备用电源,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停电情况。

3.3.3待检砂、石应有固定的储存料场,料场应有围挡;

3.3.4砂、石料仓应设置棚盖,以达到防晒、防雨和防尘的目的。

砂、石或不同级配碎石间应设置分隔墙,防止混杂。

墙的高度应满足实际需要。

3.3.5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储存,水泥在储存中应

采取措施降低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

3.3.6储存液体外加剂的容器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外加剂污染和蒸发,冬季应有防冻措施。

3.3.7每个拌和楼至少配置三个骨料仓(一个砂仓,两个碎石仓)。

3.3.8搅拌站采用重量法配料,各种材料的重量均应采用电子计量

系统分别计量,液体外加剂和拌和水采用流量计计量。

3.3.9搅拌站的电子秤计量系统,应当在使用前经法定计量检定部门

进行检定,并签发合格证明。

在使用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检定。

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校核,计量的最大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

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

1%;

外加剂±

拌和用水±

1%。

粗细骨料±

2%;

3.3.10搅拌站计量系统的安装、测试应符合国标GB/T10171-2005第五条所列的技术要求,并按第六条中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测

定,搅拌站计量系统的计量精度测试应在静态计量标定后进行动态精度测试。

静态精度和动态精度均应符合3.3.9条的要求;

3.3.11为了保证骨料品质,应当设置符合要求的骨料筛分系

统和清洗设备。

最低应配备二套大粒径粗骨料、一套小粒径粗骨料、

二套细骨料的筛分和冲洗设备,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3.4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监理实施细则

3.4.1储存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外加剂的容器、骨料仓应悬挂标识

牌,标示牌至少应标明材料名称、产地、规格、进场日期、代表数量和

检验状态,监理经常检查相关内容是否全面、准确。

3.4.2一般情况下,新堆湿料应进行渗排控水,渗排时间不宜小于24h。

3.4.3成品砂堆放时,宜采用抓斗起重机堆料,不宜采用推土机沿料堆

斜坡向上推送堆放。

料堆不宜过高过陡,料堆的坡度宜略小于砂的自然休止角,防止颗粒级配离析。

3.4.4储存在搅拌站料仓内的原材料必须是经过试验合格的材料;

每批原材料进场时,监理人员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要求进行见证取样检验或平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5.1搅拌站正式搅拌生产前应进行试拌。

试拌应由项目技术负责

人组织搅拌站技术员、操作员、试验员,质检员共同参加。

核查搅拌系统设备、计量仪表的精度和灵敏度。

依据施工配合比,检查混凝土拌合物的匀质性;

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

3.5.2每班开盘前,应准确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一般情况下,

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根据需要随时抽测,据此调整施工配合比。

监理人员应全过程见证配合比调整试验,经核算无误签认施工配合比通知单,并对各种原材料用量输入电脑进行过程见证。

3.5.3雨雪天气生产混凝土时,骨料不得夹杂冰块,并应加大骨料含水

率测试频率,骨料仓和输送带应有防雨雪装置。

3.5.4搅拌站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交底牌,标牌内容应由试验部门专人

负责填写和调整,做到填写项目齐全,数据准确,字迹清楚。

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使用部位,搅拌日期、原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一次性投料数量。

3.5.5搅拌站应及时备料,原材料储备应能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

3.6混凝土搅拌过程的监理实施细则

3.6.1每一班正式工作前,应认真核对施工配合比,核对原材料品种、规格、用量,检查搅拌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并对计量设备进行校核。

3.6.2混凝土搅拌应当采用二次投料法,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应当质量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拌和物的稠度、搅拌机的功率等确定。

二次投料基本流程如下图:

投入全部粉料(水泥、掺合料或有粉体外加剂)和细骨料,至少搅拌30s

投入全部拌和水(或有液体外加剂)至少搅拌30s

投入全部骨料,至少搅拌60s

混凝土搅拌时间,每一工作班监理至少应抽查2次。

3.6.3每次生产混凝土时应密切监视与检测初始前三盘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如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分析原因,作出处理,直至符合要求后,方可持续生产。

3.6.4搅拌机拌和的第一盘混凝土粗骨料数量宜采用标准数量的2/3。

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搅拌机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卸清。

搅拌设备停用时间不宜超过30min,最长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否则,应将搅拌筒彻底清洗后才能重新搅拌混凝土。

3.6.5新建搅拌站首次搅拌混凝土或连续使用达到一年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GB/T9142-2000)的规定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匀质性进行检验,检验混凝土拌和物的匀质性时,可在搅拌机的卸料过程中,分别从卸料流的1/4和3/4之间的部位采取混凝土试样进行试验,检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2)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

(3)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3.6.5搅拌站在生产混凝土过程中,必须按规定频次留置混凝土试块;

现场监理见证或留置平行检测的试块。

3.6.6每工作班拌料结束后,应将本班生产混凝土电脑记录打印二份,施工、监理双方在电脑记录上签字,双方各留一份,以备核查。

3.7混凝土运输过程的监理实施细则

3.7.1为了保证混凝土浇注过程连续进行,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必须保证混凝土浇筑速度的需要。

并且保证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运至浇注地点的混凝土应当保持均匀性和良好的拌和物性能。

3.7.2混凝土宜采用内壁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渗漏的运输设备进行运输。

当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应采用搅拌车运输;

近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宜采用混凝土泵,混凝土料斗或皮带运输。

3.7.3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

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

3.7.4采用泵送混凝土时,除应按《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的规定进行施工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泵送施工应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加强组织和调度,确保连续均匀供料。

(2)混凝土泵的输送能力应与搅拌机的供应能力相适应。

(3)混凝土泵的型号可根据工程情况,最大泵送距离、高度,最大输出量等选定。

优先选用泵送能力强的大型泵送设备,以便尽量减少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

(4)混凝土泵的位置应靠近浇筑地点。

泵送下料口应能移动。

当泵送下料口固定时,固定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3.0m。

不得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拖混凝土或将下料口处堆积的混凝土推向远处。

(5)配置输送管时,应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头。

输送管应平顺,内壁光滑,接口不得漏浆。

(6)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应小于15.0m。

除出口处可用软管外,输送管路的其他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

输送管路应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应与模板和钢筋接触。

(7)向下泵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宜小于120。

(8)混凝土宜在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毕,且在1/2初凝时间内入泵,并在初凝前浇筑完毕。

在交通拥堵和气候炎热情况下,应采取特殊措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

(9)泵送混凝土前,应先用水泥浆或与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相同但粗骨料减少50%的混凝土通过管道。

当用活塞泵泵送混凝土时,泵的受料斗内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并不得吸入空气。

(10)应保持连续泵送混凝土,必要时可降低泵送速度以维持泵送连续。

如停泵时间超过15min,应每隔4~5min开泵一次,正转和反转两个冲程,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料斗中混凝土离析。

如停泵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时,宜将管中混凝土清除,并清洗泵机。

(11)冬期施工时,应对输送管采取保温措施。

夏期施工时,应将输送管遮盖、洒水、垫高或涂成白色以降温。

3.7.5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

混凝土在浇注时,应采取滑槽、串筒或漏斗等金属类器具辅助进行。

当采用辅助器具时,应内衬铁皮。

3.7.6混凝土拌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文件、资料应妥善保存;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