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3198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7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孔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浅孔Word格式.doc

以预防为主、防范在先、防范于未然的“三防”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政治高度来认识,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三)、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东永高速项目土建工程3标段方岩服务区爆破工程。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东阳至永康高速公路是浙江省公路水运交通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华地区完善公路网络的重要举措,它是沟通东阳、永康与浙江中部和西部的一条主动脉,是连接诸永高速公路与金丽温高速公路的一条大通道。

它起点位于东阳市境内马宅西南侧,与诸永高速公路(K89+932.967)相接,路线呈西南向,经马宅、千祥至永康西溪、古山、芝英、石柱等乡镇,终点位于新店乡南侧,与金丽温高速公路相连。

本合同段(即3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3+844~K23+500,全长9.656公里。

2、地形、地貌

本工程所经区域地形起伏不定,高差相差较大,总的地势特点:

起点高,终点低。

冲积冲洪积平原,地形较平坦,呈条带状分布,向下游微微倾斜,地基土以冲积砂性土、卵石土为主。

沟谷及山前斜地,地基土以坡积亚粘土、含碎(砾)石亚粘土、含粘性土碎石为主,狭长条带状。

本合同路线所经地形,沿盆地与丘陵接触地带前行,丘陵地形复杂,山体破碎,沟谷走向受构造和岩性控制,基本平行延伸。

3、地质、地震、气象、水文

(1)地质

公路沿线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侏罗系上统西山头组,白垩系下统朝川组、方岩组,馆头组及第四系

区域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断裂走向以南北东向、北东东向为主,北西向、东西向次之。

影响项目的区域深大断裂主要有江山=绍兴深断裂、丽水-余姚深断裂、淳安-温州大断裂和衢县-天台大断裂。

本项目基本平行于丽水-余姚深断裂,与衢县-天台大断裂相交,公路沿线受区域深大断裂影响严重。

(2)地震

本工程区域内地震发生极少,且具有地震频率低,震级小,烈度低等特点,工程结构考虑简易设防。

(3)气象

沿线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季充沛,受季风影响,气候季节变化明显。

常有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干旱、台风、暴雨等。

年温差较小。

根据当地气象局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6.4℃,最高气温41.2℃,最低气温-9.6℃。

历年平均降雨量1393.4mm,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6月梅雨期和7~9月台风雨期。

台风一般规律为每年1~2次,台风期最大风力50.4米/秒,台风中心带来强风暴雨,常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生,历年平均日照总数为1764.5小时。

(4)河流水文

路线所经地区水资源丰富,灌溉水渠完善。

路线所在区域的河流属于东阳江南江水系和永康江水系。

项目区内溪流多由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补给,丘陵区内支流多呈树枝状,河床窄,水位浅,水流急属山涧型河流,受季节性雨量控制明显,洪水期间水位暴涨,流量大,流速快,携带大量砂砾,具有较强的冲刷力。

本合同段内潜在顺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造成对工程的不良影响。

4、爆破周边环境

根据现场察看,本工程方岩服务区东侧设计边坡开挖线外14米处山顶有一座110KV的高压线铁塔(高压线为西南-东北走向);

考虑高压线路的安全,现将开挖边线向西侧(服务区方向)内移16.5米,则爆破开挖边线离高压线铁塔距离为30.5米。

本工程方岩服务区东侧最大开挖高度为33米,计划分3个台阶进行开挖,台阶高度分别为10、10、13米,平台宽度为2米。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边坡坡度为1:

0.5,如开挖后边坡稳定性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则需另行进行支护加固。

为确保高压线铁塔的安全,本工程拟采用浅孔控制爆破,边坡采用浅孔预裂爆破。

因此,在爆破开采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爆破危害对高压线铁塔的影响。

(二)﹑总体施工部署

1、施工部署:

为了确保高压线铁塔的安全,并根据该爆区现场实际情况,再结合本公司实际施工经验,总体施工部署如下:

本工程计划采用浅孔预裂爆破和浅孔控制爆破(即服务区临高压铁塔面边坡采用浅孔预裂爆破,距服务区临高压铁塔40米内岩石采用浅孔控制爆破开挖)。

控制爆破震动和个别飞石为本工程施工的重点。

控制危害的方法主要有选择合理的单耗、合理的爆破网络、最小抵抗线方向。

2、施工原则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有技术优势、选定合理的爆破方式、起爆方法、施工组织措施,特制定整体方案要点如下:

(1)爆破施工通过优化爆破技术参数,合理选择起爆网络、起爆方向、积极主动地采用综合性安全防护措施、科学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杜绝爆破震动、飞石损坏高压线铁塔的现象。

(2)选择理想的临空面,飞石方向不得朝向高压线铁塔。

(3)爆破器材、炸药选用:

炮孔内起爆雷管及孔外微差雷管均采用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炸药为乳化炸药。

(4)采用孔内外延期降低单响药量,减小爆破震动。

(5)爆后要达到成型边坡内侧岩石松散度、粒径满足挖运、刷坡施工需求。

(6)爆破公害要达到安全允许的范围之内,确保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安全。

3、施工时注意事项

实践表明,控制飞石、爆破震动、爆破噪声和空气冲击波的技术关键问题有三:

一是确定合理的单位用药量q值,这一点对于任何品种的炸药都是适用的;

二是合理地布置炮孔和药包,形成多点分散装药方式,避免单孔或单药包的药量过分集中;

三是采取有效的覆盖防护措施,使之足以制止意料不到的个别碎块飞抛的可能性,并大大地削弱爆破震动。

根据我公司在其他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松动微差爆破作业方法,此方法主要关键点有:

(1)、选择自由面是关键,通过自由面的选择,以改善抵抗线距离大小的均匀性,最大程度地控制飞石方向;

(2)、合理地布置炮孔和药包,形成多点分散装药方式,避免单孔或单药包的药量过分集中;

(3)炮孔深度根据现场实际而定,宜深不宜浅;

(4)、清理干净作业面浮碴。

为避免个别爆破飞石,采用联合防护措施,即在爆破部位上方采用废弃的橡胶输送带进行覆盖,并用沙袋等压住;

使之足以制止意料不到的个别碎石飞抛的可能性。

(5)、为防止飞石危害,在靠近高压线铁塔处设立钢管竹笆防护墙,以确保高压线铁塔的安全;

(详见防护措施)

三、施工技术方案

(一)、施工工艺流程

爆破施工一般顺序为:

施工测量→标定炮孔位置→钻孔→炮孔检查→爆破器材准备→装药→联结爆破网络→布设安全岗哨→炮孔填塞→爆破覆盖→起爆信号→起爆→消除瞎炮、处理危石→解除警戒→爆破效果分析及资料记录。

(二)爆破参数设计

1、浅孔控制爆破参数设计

(1)参数选择

主要爆破参数如下:

①钻孔直径(d)d=φ42mm

②炮孔深度(L)L=5.0m(根据实测地形及局部变化在现场进行调整)

③超深(L1)L1=0.5m

④孔距(a)a=1.5m

⑤最小抵抗线(W)W=1.2m

⑥炸药单耗(q)q=0.35~0.4kg/m3

暂取0.35kg/m3,根据岩性和已往经验取定施工时可适当调整。

(2)单孔装药量计算(Q)

Q=qWaL

=0.35×

1.5×

1.2×

5.0=3.15kg

根据现场爆破效果再对孔距、排距、单耗再做适当的调整。

(3)装药长度:

l1=3.15kg/1kg/m=3.15m

(4)填塞长度:

l2=5.5m-3.15m=2.35m≥1.2倍×

1.2m=1.44m

(5)布孔方式:

采取梅花形布孔

1.5m

1.2m

炮孔平面布置图

(6)装药结构与起爆方法

装药结构一般采取连续装药。

起爆方法则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孔内和孔外延时起爆,导爆管、四通和毫秒雷管复式连接。

2.35m

5m

2.65m

0.5m

2、浅孔预裂爆破参数设计

预裂爆破的设计参数,一般沿用瑞典兰格弗尔斯建议的参数。

①钻孔直径(d)d=φ42mm;

②最小抵抗线(W)一般取0.8~0.9m,本工程取W=0.8m;

③孔距(a)预裂孔的孔距按10~15倍的炮孔直径确定,可以取0.5m;

④炮孔深度(L)L=5.0m(根据实测地形及局部变化在现场进行调整)

⑤超深(L1)L1=0.5m

⑥线装药密度

预裂爆破的线装药密度视岩石性质、钻眼直径和炸药品种而定,对于小直径的岩石炸药,线装药密度一般为0.12~0.38kg/m,本工程暂取0.3kg/m,可通过试验和岩性进行适当调整。

Q=0.3×

5.0=1.5kg

根据现场爆破效果对孔距、排距、线装药密度再做适当的调整。

采用间隔装药,装药长度为2.1m

l=5.5m-4.2m=1.3m≥1.2倍×

0.9m=1.0m,符合要求。

(5)装药结构与堵塞

①装药结构

采用间隔装药,用32mm直径的标准药卷间隔绑在导爆索上。

绑在导爆索上的药串可以再绑在竹片上,缓缓送入孔内,应使竹片贴靠保留岩壁一侧。

装药时,炮孔底部1.0~2.0m区段的装药量应比设计值大1~3倍。

取值视孔深和岩石性质而定。

接近堵塞段顶部1m的装药量为计算值的1/2或1/3。

炮孔的其他部位按计算的装药量装药。

如下图所示:

②堵塞

为保证预裂效果,应该进行堵塞。

堵塞时先用牛皮纸或编织袋放下堵塞段的下部,再回填黄泥或钻屑。

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装药段空气间隔。

以利于发挥空气对四周孔壁的均匀爆破压力。

(6)起爆方式

由于预裂爆破是在夹制条件下的爆破,振动强度大,有时为了防振,必要时可将预裂孔分段起爆,一般采用25ms~50ms延时毫秒雷管。

在分段时,一段的孔数在满足振动要求条件下尽量多一些,但至少不应少于5个孔。

实践证明孔数较多时,有利于预裂成缝和壁面整齐。

当预裂孔与主爆区炮孔一起爆破时,预裂孔应在主爆孔爆破前引爆,其时间差应不小于75~110ms。

支导爆索

主导爆索

炮孔延时雷管起爆雷管

预孔起爆示意图

(三)、布孔、钻孔设计

1、布孔设计

炮孔标定必须按照设计好的爆破参数准确地在爆破体上进行标识,不能随意变动设计位置。

布孔前应先清除爆破体表面积土和破碎层,根据施工测量确定的边坡线进行孔位的布置。

(1)、孔位布置设计

①钻孔形式为倾斜钻孔,钻孔倾角为60º

~80º

②采用梅花形布孔方式;

③避免在岩质显著变化或起伏地形的凹处布孔;

④坡面角a小于60度时,宜在坡面下部适当增加炮孔或加强药。

(2)、布孔和孔位确定

孔位应根据设计由技术人员进行布孔,测量孔深,按技术交底由现场领导安排钻孔,具体要求“准、正、平、直、齐”。

2、钻孔

(1)、修筑钻孔作业平台

在待爆山体上,修筑钻机作业平台,保证钻机在平台上移动自如和按设计方向对位钻孔,符合要求。

(2)、开孔

开孔深度一般不得小于0.5米;

开孔要求孔口要端正,要规整;

钻头离地送风,吹净浮渣;

提升钻具时在钻具出孔前停止风转,以防破坏孔口。

(3)、钻孔方法

凿岩基本操作方法:

“软岩慢打,硬岩快打”;

在操作过程中做到“一听、二看、三检查”。

(4)、钻孔检查和钻孔排水

钻孔施工中,由于意外原因较多,极易导致孔眼被堵而报废,因此必须重视钻孔检查和堵孔处理工作、防渗水,孔内积水也要检查清除,采取排水措施。

在钻孔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钻孔的方向、角度和深度,特别是倾斜度应严格符合设计要求。

孔眼钻进时应留意地质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遇到夹层或与表面石质有明显差异时,应及时同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处理,调整孔位及孔网参数。

钻孔完成后,及时清理孔口的浮碴,清孔直接采用胶管向孔内吹气,吹净后,应检查炮孔有无堵孔、卡孔现象,以及炮孔的间距、眼深、倾斜度、实际的最小抵抗线是否与设计相符,若和设计相差较多,应对参数适当调整,如果可能影响爆破效果或危及安全生产,应重新钻孔。

先行钻好的炮孔,用编织袋将孔口塞紧,防止杂物填塞炮孔。

(四)、装药结构与填塞

1、装药结构

①预裂爆破的装药结构

接近填塞段顶部1m的装药量为计算值的1/2或1/3。

非电毫秒雷管

导爆索

1.3m

4.2m5m

预裂孔装药示意图

②浅孔控制爆破的装药结构

a、本工程采用手工连续装药,当装药长度大于2m时,布置两个起爆药包,一个置于距孔底0.5~1.0m处,另一个置于距药柱顶0.5~1.0m处。

b、在装药过程中如发现堵塞,应停止装药并及时处理;

严禁用钻具处理装药堵塞的钻孔。

c、装药前,要仔细检查炮孔情况,清除孔内积水、杂物。

装药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药量,把炸药按每孔的设计药量分好,边装药边测量,以确保线装药密度符合要求。

为确保能完全起爆,起爆体应置于炮孔底部并反向装药。

2、填塞

①预裂爆破的填塞要求

为保证预裂效果,应该进行填塞。

填塞时先用牛皮纸或编织袋放下填塞段的下部,再回填黄泥或钻屑。

②浅孔控制爆破的填塞要求:

a、填塞材料使用粘土或砂加粘土,严禁用石块填塞。

b、为保证填塞质量,药卷安放后应立即进行填塞,每填入0.3m处用木棍或竹竿捣固密实。

c、严禁不填塞进行爆破。

(五)、爆破网路设计

1、预裂爆破网路设计

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等因素,本工程浅孔预裂爆破采用导爆索连接,孔外采用5段非电毫秒雷管分段,每5个孔一组,以毫秒微差间隔时间,减少爆破地震波震动,取得较理想的爆破效果。

起爆网路如下图所示:

主导爆索支导爆索

55

浅孔预裂爆破起爆网络示意图

2、浅孔爆破起爆网路

(1)、起爆网路

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等因素,为确保起爆网络的安全传爆、改善爆破质量减少爆破危害、方便施工操作,结合我公司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经验,本工程浅孔爆破起爆网络拟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孔内和孔外相结合的复式延时起爆网络。

起爆网络采用塑料导爆管和四通连接,起爆器点火起爆。

浅孔每次同段起爆控制在4个以内,也就是同段起爆最大药量为12.6kg。

但施工时,应控制孔数不得大于50个,且每次总装药量不得大于300kg。

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等因素,为确保起爆网络的安全传爆、改善爆破质量减少爆破危害、方便施工操作,结合我公司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经验,本工程的爆破起爆网络拟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孔内或孔外相结合的复式微差延时起爆网络。

(2)、起爆网络图

起爆

444444

75ms75ms75ms125ms125ms125ms

555555

110ms110ms110ms160ms160ms160ms

33

666666

150ms150ms200ms200ms200ms250ms

浅孔爆破起爆网路示意图

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网络连接

安全防护

安全警戒

起爆

爆后检查

盲炮处理

解除警戒

测量放样

表土剥离

修整钻孔平台

钻孔位放样

下钻

检查孔深

装药

堵塞

清理基底

挖运

安全检查排除危石

(六)、爆破安全校核

1、预裂爆破安全距离验算

①、爆破地震安全距离验算:

本工程爆破点离高压线铁塔最近距离为30.5米,这处要按控制爆破做好必要的防护和覆盖,且要做到5孔一响,现对30.5米处进行安全验算,若此处满足则其它段均能满足要求,故对此处进行验算。

R=(K/V)1/a×

Qm

式中:

R—爆破地震安全距离m;

Q—最大段发药量(设计5个炮孔微差起爆,则最大段发药量为7.5kg)

V—地震安全速度cm/s,(铁塔的安全震动速度取7.0cm/s。

m—药量指数;

取1/3;

K、a—与爆破点地形、地质条件等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K取200,a取1.8。

则R=(K/V)1/a×

Qm

=(200/7.0)1/1.8×

7.51/3

=12.6m<30.5m

理论计算高压线铁塔是安全的,但爆破时必须严格控制最大段发药量,且总装药量要控制在毫秒雷管的总段数的范围内,待爆破到距离相对大一点的时候再增加炸药量;

同时应加强覆盖和防护(详见防护示意图),以确保高压线铁塔的安全。

②、冲击波安全距离验算

露天爆破的空气冲击波的影响范围是极小的,加上上部覆盖物及防护排架的阻挡和空气冲击波在空气中的扩散作用,露天爆破的空气冲击波可忽略不计。

但所有人员应撤离到200米以外。

③、个别飞石安全距离

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受地形、风向和风力、填塞质量、爆破参数等影响。

一般按下式计算。

Rf=15~16d

Rf—碎石飞散对人员的安全距离m;

d—炮孔直径,取9.0cm;

则Rf=(15~16)×

4

=60~64m>30.5m

理论计算值大于30.5米,施工时应选择理想的临空面,飞石方向不得朝向高压线铁塔及线路;

合理的确定单位用药量q值,合理地布置炮孔和药包,形成多点分散装药方式,避免单孔或单药包的药量过分集中;

爆破时对炮孔采取覆盖的方法,首先做好填塞,保证填塞的长度和填塞质量,然后用旧的输送带把炮区全部进行覆盖,并用沙包压住,使之足以制止意料不到的个别碎块飞抛的可能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2、浅孔控制爆破安全距离验算

①爆破震动安全距离验算:

(取R=30.5m)

Q—最大段发药量(设计4个炮孔微差起爆,则最大段发药量为12.6kg,且保证每次用药量不得超过300kg)

K、a—与爆破点地形、地质条件等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K取200,a取1.8。

12.61/3

=15m<30.5m

经计算爆破震动安全距离满足要求,故铁塔建筑物是安全的。

②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验算

③个别飞石安全距离

一般按下式计算:

Rf=15~16d

d—钻孔直径,取d=4cm;

则Rf=(15~16)×

=60m~64m>

30.5m

理论计算值为64m大于30.5米,为了确保安全施工时应选择理想的临空面,飞石方向不得朝向高压线铁塔及线路;

多排爆破时要选择合理的延期时间,防止因前排带炮(后冲),造成后排最小抵抗线大小与方向失控。

(七)、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爆破周边环境和条件,本工程爆破需防护的安全内容主要为个别飞石与爆破地震波。

因此确保爆破安全防护措施为加强填塞和近体覆盖,以确保无飞石溢出,严格控制单段起爆药量,做好微差起爆网络,确保爆破震动符合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