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3240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食物与五行属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

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火→土→金→水

肝→心→脾→肺→肾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

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

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

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

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

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

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

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

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

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

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三、五味与五脏

1、酸生肝:

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ortant;

常吃不仅可以帮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饿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

以酸味为主的酸梅、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

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ortant;

像橘皮、苦ortant;

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防治各种疮症。

3、甘入脾:

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ortant;

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选择。

4、辛入肺:

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

人们常吃的葱、姜、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有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ortant;

的作用,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肾经衰弱者不可食用。

5、咸入肾:

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

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

咸味有泄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ortant;

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品。

四、五色、五谷与五脏

1、肝色青:

宜食糙米、牛肉、枣、葵;

青色应肝。

2、心色赤:

宜食小豆、李、韭;

赤色应心,故而想要面若桃花,可补以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橘子、红苹果。

3、肺色白:

宜食麦、杏、韭;

白色应肺,想肌肤美白,可常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浆、牛奶一类。

4、脾色黄:

宜食大豆、栗;

黄色应脾,所以面色暗沉的人,可辅以黄色、味甘的食物,如胡萝卜、蛋黄等。

5、肾色黑:

宜食桃、葱;

黑色应肾,所以肤色较深的人少吃色素添加过多的食物。

五、五官与五脏

1、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

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

肺寒则鼻孔冒凉气。

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2、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

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

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

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

顺便谈一个问题:

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

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3、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

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

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

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

心病者,舌卷缩,颧赤。

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

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

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

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

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5、耳为肾之官

耳朵是肾之官。

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

《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

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

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

常闭眼,养神;

少说话,养心;

平稳呼吸,养肺;

多食美味,养口;

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六、五情与五脏

1、“心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

《素问?

举痛论》说: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喜悦的过程,犹如人体能源(精神能源和机体能源)的释放过程,获得释放的能源,将形成原动力,展开新的精神活动,并支配着身体活力,创造出新的业绩。

如:

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乐趣和信心,从而动作起来显得轻松有力、敏捷、准确、精力充沛;

能使心脏、血管的肌肉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水平提高;

能扩张肺部,使呼吸运动加强,肺活量增大,有利于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

能加强消化器官的运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

2、“肝在志为怒”

怒是人们受到外界刺激时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一种不良的情志刺激。

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称“肝在志为怒”。

一方面,大怒可以伤肝,导致疏泄失常,肝气亢奋,血随气涌,可见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甚则可见吐血、衄血、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另一方面,如肝失疏泄,也可致情志失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烦易怒。

3、“脾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

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

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

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

当人沉湎于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

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一致。

4、“肺在志为忧(悲)”

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

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涕,就是肺分泌的黏液。

人哭泣的时候,肺气盛,黏液分泌增多,而肺开窍于鼻,所以涕就从鼻中流出了。

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

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5、“肾在志为恐”

恐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

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是一种不良的刺激。

“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即是说明惊恐的刺激,对机体气机的运行可产生不良的影响。

“恐则气下”,是指人在恐惧状态中,上焦的气机闭塞不畅,可使气迫于下焦,则下焦产生胀满,甚则遗尿。

“惊则气乱”,则是指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可因惊慌而产生一时性的扰乱,出现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等现象。

七、五季与五脏

1、春宜升补:

春季阳气初生,大地复苏,万物生发向上,内应肝脏,应根据春季的特性,因势利导,应用桑叶、菊花、生姜等升散之品以充分调动人体的阳气,使气血调和。

2、夏宜清补:

夏季炎热、火邪炽盛,万物繁茂,内应心脏,应根据夏令之时,人体脏腑气血旺盛,采用金银花、荷叶、莲子等清淡、清热之品调节人体阴阳气血。

3、长夏宜淡补:

长夏时值夏、秋之际,天热下降,低湿上蒸,湿热相缠,内应脾脏,应采用赤小豆、绿豆、藿香等淡渗之品,利湿健脾以达到气血生化有源。

4、秋宜凉补:

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滋长,气候干燥,内应肺脏,此时五脏刚从夏季旺盛的代谢中舒缓过来,应采用百合、黑芝麻等滋阴生津之品,以调节夏季脏腑功能的失调。

5、冬宜温补:

冬季天气寒冷,阳气深藏,内应肾脏,此时应根据冬季封藏的特点,以桂圆、核桃仁、阿胶等温补之品来滋补人体气血之不足,是脏腑的气血旺盛,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只要掌握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到日常的养生中,相信您自会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味理论早在《内经》已具雏形,但由于《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故亟待整理和提高。

  1.五味的产生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道。

始见于《吕氏春秋》一书。

而最早论述中药五味的,则首推《内经》。

如“草(指药物,因中药以草类为本)生五味”(《素问·

六节藏论篇第九》),“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灵枢·

邪气藏腑病形第四》),“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灵枢·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说明药物具有五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

如甘草味甘,苦参味苦,细辛味辛,昆布味咸,乌梅味酸等,都是药物实际味道的客观反应。

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尝试药味,认识药物过程的真实写照。

  在长期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人们还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内经》把药味与药理作用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中药性能的味,如“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素问·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这就是古人对五味作用的最早认识,为后世五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世医药学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发挥,使之日臻完善,如清·

吴仪洛《本草从新》云:

“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斯为历代医家中对五味作用最全面的概括,现行《中药学》教科书亦多宗此说。

  由是观之,五味源于口尝,在实践中逐步抽象为中药性能的味,成为药物作用的重要标志。

  2.五味与阴阳、五行、脏腑的关系

  作为中药性能的五味,它必须要接受中医药理论的指导。

因此,要掌握中药的五味,必须娴熟五味与阴阳、五行、脏腑的关系。

  

(1)五味与阴阳药味分阴阳,肇始于《内经》。

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味厚则泄,薄则通”(《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即说明辛、甘、淡为阳,具有发散渗利的作用;

酸、苦、咸为阴,具有涌吐泄降作用。

《内经》把五味按阴阳属性分为两大类,执简驭繁,开后学之门径。

  

(2)五味与五行“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素问·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内经》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五味与五行相配,即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咸(《素问·

并以五行学说为依据,阐明了五味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酸生苦,胜甘;

苦生甘,胜辛;

甘生辛,胜咸;

辛生咸、胜酸;

咸生酸,胜苦(《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五味与脏腑《内经》认为,五脏对五味的嗜欲各有不同,而五味对五脏也各有所通。

如“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灵枢·

九针论七十八》)。

“走”与“入”其义相同,均表明了不同的药味,对机体的不同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亲和力),揭示了五味喜归本脏的一般规律,成为后世五味归经说的嚆矢。

  3.五味的作用

  五味是药物作用的标志。

一般而言,不同的药味,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相同的味,可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这是五味理论的核心,是辨证用药的基础。

  [辛味]

  

(1)发散风淫于内……以辛散之”(《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辛善走肌表,具有开发腠理,宣通阳气,发汗散邪的作用。

如麻黄辛温,功能发散风寒,主治风寒表证。

  

(2)散郁“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素问·

肝性条达,喜畅恶郁,郁之则病。

辛能散之,解其束缚,使之畅达。

如柴胡味辛,功能疏肝解郁,主治肝气郁结诸证。

  (3)润燥“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素问·

肾为水脏,藏精而恶燥,“燥则津液枯,腠理闭,上下之气不通矣”(《素问经注节解》),多表现为口渴、小便不利等津液运行受阻,敷布异常的病证。

“以辛能开腠理,致在内之津液而通气于外,在下之津液而通气于上,故能润也”(《黄帝素问直解》),从而使燥象得以解除,如五苓散中之桂枝,能宣通太阳之气,使水自下行而小便利,津液上承而消渴止(辛味本无润燥之功,实乃“发散”,之间接作用)。

  [甘味]

  

(1)补脾“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

如是者,可将以甘药”(《灵枢·

终始第九》)。

阴阳俱不足者,多责之于脾胃。

以甘入脾,培补中宫,使化源充足,阴阳两虚渐可恢复。

如甘草味甘,功能补中益气,主治脾气虚弱的病证。

  

(2)缓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素问·

肝主筋,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多表现为筋脉挛急一类的病证。

可选用甘味药以舒缓之。

如甘草味甘,功能缓急止痛,主治挛急作痛。

  [酸味]

  收涩,酸,“其气涩以收”(《灵枢·

味论第六十三》),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主要用于精气耗散,体虚滑脱之证,如自汗、盗汗、遗精等,常用药物有五味子、诃子等。

  [苦味]

  

(1)降气“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素问·

肺气以肃降为顺,逆之则喘满。

苦能降其上逆之气而平喘止咳,如杏仁、厚朴等。

  

(2)泻下“阳明之复,……以苦泄之,以苦下之”(《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阳明主燥,在腑为大肠。

若邪热过甚,势必津枯便燥,“以苦泄之下之,开燥结以通实邪”(《类经》),如大黄味苦,功能泻下通便,主治大便秘结。

  (3)燥湿“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素问·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脾主运化,属土制水,喜燥而恶湿。

若脾为湿困者,常运用苦味药(如黄连、苍术等)以治之,使湿运脾健。

  (4)利水“太阴之复……以苦泻之,燥之泄之”(《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泻以夺其壅,燥以胜其湿,泄以利其水也”(《类经》),苦味具有利水渗湿之功,如木通。

  (5)坚阴“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素问·

坚即坚阴,乃泻火存阴之义。

凡肾精失固,阴虚火旺者,常选用苦味药以坚之,如知母、黄柏等。

  [咸味]

  

(1)催吐、泻下“咸味涌泄为阴”(《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咸味俱有催吐和泻下的双向作用。

“上以涌痰积于胸喉,下以泄垢秽于肠胃”(《素问经注节解》),如盐汤催吐,芒硝润下。

  

(2)软坚对于病有坚结不解者,如癥瘕积聚、痰核瘰疬等证,可首选咸味药(如海藻、昆布等)以软坚散结。

所谓“坚者软之”(《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意。

  4.五味的运用

  五味理论是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正确地运用五味理论,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五行规律指导用药如“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素问·

至真要大沦篇第七十四》),本条论述了六气过胜(六淫)致病的治疗用药原则。

以风淫为例,概及其余。

  风为百病之长,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多自皮毛腠理入侵入体而致病。

“在其皮者,汗而发之”(《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当首选辛味发散之药(如薄荷、麻黄之类)以治之,使邪从汗出而解。

然辛味药取效亦速,失效亦快,且用之不当,又易耗散人体正气。

故常佐以苦味或甘味药物。

苦胜辛,甘缓急,既可防止辛散太过,又可延缓药物效能,使其发散祛邪而无伤正之忧。

这种配伍用药原则,是以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作为理论依据的。

其配伍精当,丝丝入扣,颇堪效法。

  

(2)以藏象学说指导用药《内经》认为,五脏各有“苦”、“欲”,苦为五脏之所恶,欲为五脏之所喜。

如肺苦气上逆,欲收;

心苦缓,欲软;

肾苦燥,欲坚;

肝苦急,欲散;

脾苦湿,欲缓(《素问·

临证用药,首当明此,因而调之,方可无误。

以肺为例加以说明:

  肺为华盖,主一身之气,具有宣发和肃降之能,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肺的正常生理活动。

若肺气失宣、或气逆于上、或肺气失于正常的收敛,均会导致肺的功能失调而表现为咳嗽、喘促等病证。

其治:

肺气失宣,散(宣)之以辛,如麻黄;

肺气上逆,泄(降)之以苦,如杏仁;

肺气不敛,收之以酸,如诃子。

总之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具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味的药物进行调治,使其失调的功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若肺气不敛而反用辛味或苦味的药物则易耗气阴,重伤其正。

病当宣降而反用酸收的药物,则敛邪益疾,重助其害,此皆不明五脏特性所致。

由是悟出肺病的三大治疗法则,即宣肺用辛,降肺用苦,敛肺用酸,余脏仿此。

这些治疗大法衍至今日,仍为医家所习用。

  (3)注重饮食五味调养饮食调养是治疗疾病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也是《内经》一贯的主导思想。

《内经》说: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问·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又说: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素问·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明确指出了治疗疾病,不能单纯地依靠药物,还必须配合饮食调养。

且饮食要适中,多样化。

并针对五脏不同的病理特点,制定了具体的饮食五味调养的方法。

如“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素问·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开后世饮食疗法之先河。

  5.五味的使用注意

  《内经》说:

“阴之所在,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伤在五味”(《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五味虽能养五脏,但过食或偏嗜亦能伤及五脏,导致疾病的发生。

如“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就是五味偏盛致病的具体体现。

若偏盛日久,甚则会影响生命,导致早死或夭折,“气增日久,夭之由也”(《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这些都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中,观察到药食五味过甚(或偏嗜)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五禁”(《灵枢·

五味第六十五》)、“五裁”(《灵枢·

九针论第七十八》)之戒,以示人们要“谨和五味”(《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做到药食有节,切忌偏嗜或过量。

  此外,五味之用,还应结合四时五脏与疾病的关系,结合四气等药性理论来综合考虑。

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和运用药物,才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1.五味的产生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道。

在长期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人们还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