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C型护脚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3480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C型护脚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路基C型护脚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路基C型护脚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路基C型护脚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路基C型护脚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路基C型护脚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C型护脚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

《路基C型护脚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C型护脚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基C型护脚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

交底内容

该段路基起讫里程K27+502.03~K28+653.97,线路共长1151.94米,其中K27+502.03~K27+768.93为左右幅分离式路基,K27+768.93~K28+653.97为整体式路基,K28+180~K28+500为荥经服务区。

该段路基地质情况表层覆低液限粘土、含砾低液限土、块石质土、块碎石土及角砾土等,其下为卵(漂)石夹(质)土,开挖边坡1:

0.75~1:

3.0,最大边坡高度K28+640处46m,中心最大填高K28+300处22.83m。

按设计要求,其中需在K27+970~K28+220段左侧设置护脚墙,护脚墙高H=2.0m,护脚墙施工断面图见下图。

一、测量放线

施工前首先对整段护脚墙进行测量放线,并沿中线每隔10m打一中线桩;

认真校对及增设水准基点,增设的水准基点应设在便于观测的坚硬基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也可埋入土中至少1.0米深的混凝土桩上。

在施工前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定出护脚墙具体位置桩,并核实是否与设计相符,如有不符应会同有关方面进行现场确认,并及时进行处理,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施工。

二、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前应用白灰洒出开挖边线,并保护好中线及高程控制桩;

挖土中发现管道、电缆及其他埋设物应及进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2)基坑开挖不可过长,以防止雨水的冲刷。

基坑开挖时间应尽量避开雨天,基坑有水时,在坑四周挖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潜水泵抽排,同时作好基坑外边的排水。

(3)基坑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开挖,开挖至距基底20~30cm,然后改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并修坡、清底,并根据设计要求做好边坡控制。

(4)开挖石方部位采用移动空压机供风,风镐开挖或手持风钻打眼,松动爆破,人工清理成型。

(5)基坑底坡度大于20°

时,沟底每隔2米设抗滑平台。

(6)开挖过程中及时用断面尺架检查开挖尺寸,确保断面符合图纸要求。

(7)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并通知设计单位现场确认,同时试验室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及时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基底加固处理。

(8)基坑开挖出渣必须堆放在指定的地方。

三、施作片(卵)石护脚墙

(1)护脚墙在砌筑前应严格检查排截水沟的尺寸、高程及中线位置。

(2)砌筑前,坑底散落的大块泥土、水锈的石块,应先清理干净再施工。

砌体每10~15米分段砌筑。

(3)砌筑材料必须经试验室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砌体工程的石料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的花岗岩,石料表面的污渍施工时予以清除。

(5)片石抗压强度严格控制在30MPa以上,片石厚度不得小于150mm,尺寸不小于300mm×

200mm。

严禁使用风化石。

(6)面石采用表面平整,尺寸较大者,不平整的应稍做调整后再用作镶面面石砌筑。

(7)采用坐挤浆法分段砌筑,坐浆饱满,砂浆采用砂浆拌合机拌合,人工挑至浆砌工作面。

(8)砂浆采用M7.5#砂浆,水泥、砂、水等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

砂浆用砂采用中粗砂,现场砌筑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现场拌制的砂浆必须在2~3h内使用完毕,已凝结的砂浆不得敲碎后再使用。

(9)分层砌筑片石时,将石块大面朝下,小面朝上放置以保证砌体的质量;

每两层石块之间必须保证其足够的咬接长度,砌缝宽度一般为20mm,最大不超过40mm。

砌块与砌块之间先用砂浆铺设后才安放上面的石头,保证砂浆饱满,避免形成瞎缝。

用小石头填塞砌缝时,石块周围需有砂浆包裹,不允许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块支垫,从而形成空缝。

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出现两三个砌体直接接触的现象,砌体砌筑过程中严禁施工通缝出现。

(10)勾缝统一为凹缝,勾缝砂浆强度不应低于砌体砂浆强度,勾缝应嵌入砌缝内约20mm深,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

(11)拌制砂浆按规定的配合比配料,如果砂子的含水率超过规定时,应调整施工配合比。

(12)砂浆的稀稠须符合要求,并严格控制水灰比,不得在已拌好的砂浆中加水冲稀。

(13)砂浆拌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不小于1.5分钟。

(14)拌和后的砂浆应于开始凝结前全部用完,因此,拌和时应根据砌筑需要量决定砂浆每次拌和量。

宜少拌快用,杜绝将已凝结的砂浆重拌和后使用。

(15)砂浆运送砂浆采用人力运输。

在使用前将运输容器内已结块的砂浆刮净,使用时也应经常把容器内的砂浆用尽,勿使砂浆凝于容器内。

(16)砂浆经运输后,应检查其分层度(出现泌水),已分层的砂浆应予重新搅拌后使用。

(17)砂浆初凝后,洒水覆盖养生7~14天,养护期间应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四、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砂浆强度

不小于设计强度

2

顶面高程(mm)

料、块石

±

15

片石

20

3

底面高程(mm)

-20

4

坡度或垂直度(%)

0.3

0.5

5

断面尺寸(mm)

料石、混凝土块

块石

30

50

6

墙面距路基中线(mm)

7

表面平整度(mm)

10

五、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及规范进行施工、强调施工纪律,确保现场按照设计及监理程序要求施工。

2、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施工人员定岗定责,严格质量管理。

3、护脚墙施工应做好临时排水防护,避免基础开挖后和浆砌未完成时雨水冲刷。

4、护脚墙表面应平整、密实、无局部坑洼、曲线圆滑,边线顺直。

5、每道工序完成后,由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向驻地监理工程师报验,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六、安全、环保措施

1、对从业人员应加强安全生产及环保知识教育;

2、基坑开挖的土方应集中处理,不可乱堆乱弃,浆砌片石应紧跟基础开挖,基坑一次开挖不可过长,以防止雨水的冲刷造成环境破坏。

3、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必须采用稳妥施工方法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4、施工操作人员进入现场须戴安全帽及相关劳动防护用品;

5、砂浆拌和机械设备线路均由专职电工接线,设备一律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确保用电安全;

6、参与施工机械应有专人进行指挥作业,以保证安全;

7、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环保及文明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8、各工序施工必须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机具停放整齐。

编制:

日期:

复核:

审核:

接底人: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