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4112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43 大小:4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3页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3页
亲,该文档总共1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掘施工企管理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修改Word下载.docx

1.

50

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250

4.风险管理

125

5.安全教育与培训

100

6.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2.

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3.

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4.

9.职业卫生管理

10.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

5.

11.检查

6.

12.应急管理

13.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

7.

14.绩效测量与评价

8.

总分

1300

 

标准化评审得分总分:

采掘施工企业为1300分,最终标准化得分换算成百分制。

换算公式如下:

标准化得分(百分制)=标准化评审得分÷

1300×

100。

7.金属非金属矿山采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工作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

8.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评审等级须同时满足标准化两个指标的要求。

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划分表

评审等级

标准化得分

安全绩效

一级

≥90

评审年度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

二级

≥75

三级

≥60

评审年度内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在3人(不含3人)以下

9.金属非金属矿山采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有效期为3年,在有效期内,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相应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人(含1人)、2人(含2人)、3人(含3人)以上的,取消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经整改合格后,可重新进行评审。

(二)采掘施工企业评审说明

1、评审方式:

依据企业承包经营方式,施工点抽样评审。

缺项从总分中扣减,以参评项的累计总分除以评审得分乘百分之百为评审得分率。

2、评审对象:

在本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评审采掘施工企业;

在外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采掘施工企业评审其省内施工的项目部(该项目施工期限应超过三个月以上)。

采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评分表

自评/评审单位:

自评/评审时间:

从年月日到年月日

自评/评审组组长:

自评/评审组主要成员:

一级要素

要素

三级要素

企业达标标准

标准分值

评分方式

扣分

实际得分

1.

目标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50分)

方针

(25分)

策划

(7分)

∙是否建立了针对安全生产方针制定、传达、评审与修订等环节的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

4

 

∙制度是否指定了相应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并规定了相应职责?

3

执行

(18分)

∙是否有由最高管理者签发的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的制定是否有员工参与?

2

∙安全生产方针是否已传达至全体员工?

∙安全生产方针是否与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相抵触;

∙是否通过下列方式确保有效、充分传达安全生产方针:

✧显著位置张贴;

作为员工岗前培训及再教育的内容。

6

目标

∙是否有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设立、完成情况评价的管理制度?

∙是否明确了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考核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员?

是否设立了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

为了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实现是否提供了下列

∙资源?

∙人力资源;

∙财力资源;

∙物力资源;

∙技术资源。

∙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是否制定了实施计划?

∙是否完成了所有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

5

∙对目标和指标完成的情况是否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小计

得分小计

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2.1需求识别与获取

(15分)

(4.5分)

∙是否建立了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并获取相应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制度?

2.5

是否确定了负责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并获取相应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10.5分)

∙是否识别了员工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

∙企业各级人员是否知道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特别是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义务?

∙是否有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是否包括: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

✧部门规章;

✧国家和行业标准;

✧规范性文件及其他要求。

∙已获取的法律法规是否分发至所有部门与员工。

1

∙所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是否均为现行有效的版本。

2.2融入

(20分)

策划(6分)

∙针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融入是否建立了制度?

∙制度是否明确了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14分)

∙是否已将识别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标准化系统?

∙是否按所识别的需求为员工提供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培训?

∙员工是否有获取相应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有效途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的有效性:

✧将其规定融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规章制度;

✧将其规定融入作业指导书或安全操作规程;

✧将其规定写入员工安全培训教材;

将其规定融入安全生产活动中。

8

2.3评审与更新

针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评审与更新是否建立了制度?

∙是否按制度对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进行定期评审?

3.5

∙已更新的法律法规员工得到及时培训。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得到及时更新。

30

3.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250分)

3.1安全生产责任制(20分)

(6分)

∙是否建立了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考核、评审与更新的管理制度?

∙是否明确了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考核、评审与更新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是否规定了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职能部门与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2

∙是否对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是否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适宜性进行评审与更新?

∙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部门及岗位应上墙并且分发至员工手中。

∙对职能部门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要与安全生产责任险、工伤保险或安全奖惩等挂钩。

∙针对考核发现的问题要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

3.2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20分)

∙是否有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任命的文件?

∙是否对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的人员构成、职责、培训、定期会议与重大事项决策等作出了规定?

∙是否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企业的状况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是否定期开会,研究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

∙最高管理者是否已书面任命下列职位?

✧员工代表;

✧安全员;

✧急救员;

✧事故调查员;

✧法律法规需增加的职位;

✧与风险及其评估相关的职位。

∙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被任命的人员是否持有相应的资格证?

∙是否明确并在工作场所展示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成员的职责?

3.3员工参与(20分)

∙是否有收集并反馈员工关注的安全、健康事项的制度?

∙是否有制度确保员工获得参与安全、健康活动的机会?

∙是否建立拒绝制度,确保员工有权拒绝存在安全、健康问题的工作?

∙是否收集并反馈了员工关注的安全、健康事项?

∙员工是否有参与下列安全生产活动的机会:

✧定期安全学习与培训活动;

✧安全操作规程修订;

✧安全操作训练;

✧风险评价;

✧安全合理化建议活动;

✧安全认可和奖励活动;

✧参与安全问题的调查。

7

∙是否对员工拒绝的安全生产事项进行了公正的调查?

∙是否指定人员定期汇总员工反映的安全生产问题?

∙员工参与安全生产活动的有效性:

✧为保证员工参与的效果,事先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为员工参与提供必要条件;

✧员工在活动中所提意见和建议得到积极响应;

∙员工参与的记录完整。

3.4

文件与资料控制(20分)

(4分)

∙是否有文件与资料控制管理制度?

∙制度是否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文件的制定、颁发、培训、执行、考核、评审与修订、以及的要求?

∙制度是否明确要保存文件与资料的类型和管理要求?

(16分)

∙是否对员工进行了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培训?

∙是否定期评审、及时修订或废除标准化系统文件?

∙下列安全生产记录是否得到有效保留:

✧管理评审报告;

✧事故、事件的相关记录;

✧风险评价信息;

✧培训记录;

✧标准化系统评估报告;

✧安全检查与绩效测量记录;

✧健康监护记录;

✧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安全活动记录;

✧法定检测记录;

✧许可文件;

✧应急管理记录;

✧纠正与预防行动记录;

✧承包商和供应商信息;

✧安全设备、设施和装置的维护和校验记录;

✧技术资料、图纸。

∙是否制定下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安全例会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与使用制度;

✧特种作业管理制度;

✧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标准化系统文件控制系统是否具有以下要素:

✧版本;

✧批准;

✧变化与废止;

✧保存期限;

✧外部文件;

可获取性。

3.5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20分)

6分

∙是否有与外部联系的制度?

∙是否有内部沟通制度?

∙是否有合理化建议制度?

14分

∙是否指定人员与外部联系和协调安全生产事项?

∙是否就外部关注的安全生产事项进行了沟通?

∙是否保存外部的安全投诉记录?

基层是否收集并处理在会议中员工关心的安全生

∙产问题?

∙是否有便于收集员工合理化建议的措施或渠道?

∙是否评估建议并对已采纳的建议进行表扬、认可,对未采纳的建议给予必要的解释?

∙是否及时向外界披露重大安全生产事项?

∙有外部联系记录。

∙及时、有效地处理员工反映的安全问题。

3.6系统管理评审(20分)

∙是否有评审标准化系统的制度?

∙评审过程是否有文件化要求?

∙是否每年进行标准化系统的评审?

∙标准化系统评审是否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执行?

∙是否保持标准化系统评审的记录?

∙标准化系统评审是否包括:

✧监测与检测记录;

✧以前评审的跟踪结果;

✧影响标准化系统的变化;

✧事故统计分析;

✧员工和相关方意见和建议;

✧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

✧标准化系统覆盖范围的充分性;

✧实施标准化系统的资源(人、财、物、技术)的保障情况;

✧持续风险识别结果。

∙评审的结果是否包括:

标准化系统运行的总体评价;

-基于问题的改进措施;

✧资源需求;

损失预防措施和风险缓减计划。

3.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20分)

∙是否有供应商、承包商选择、评价与管理的制度?

∙作为选择的参考因素,备选供应商、承包商是否提供下列信息:

✧相关资质;

✧安全管理制度;

✧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能力;

∙合同是否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与义务?

∙是否对供应商、分包商的作业现场进行检查,以识别及控制可能的风险?

∙在许可供应商、分包商的员工使用企业设备设施前,是否对其进行相应知识的培训?

∙对供应商、分包商检查的执行情况,包括:

✧严格按规定或计划进行;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与供应商、分包商充分沟通;

✧检查记录经供应商、分包商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对问题整改结果进行跟踪复核。

∙是否因供应商、承包商的原因导致事故、事件的发生?

3.8安全认可与奖励(20分)

∙是否有针对安全生产表现的认可与奖励制度?

∙是否有部门或人员负责评价安全生产工作表现?

∙是否对员工好的安全表现给予认可?

∙是否对部门执行标准化系统的绩效予以认可?

∙企业是否通过公告牌或电子信息媒介,展示安全表现信息?

∙企业应确保所有层面的员工均能参与个人的认可过程。

3.9班组建设基本保障(30分)

(9分)

∙是否制定了班组建设的安全管理制度?

∙是否制定了班组相关的安全岗位操作规程?

∙是否制订了相关任务的作业指导书?

(21分)

∙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管理制度是否包括以下制度:

班前会制度、安全检查制度、隐患处置制度、现场交接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事故分析处理制度、安全学习管理制度、班组安全绩效考核制度。

∙操作规程是否与本班组作业内容相符。

∙作业指导书是否与本班组作业任务相符。

制度是否得到执行。

∙安全操作规程是否操作可行。

∙作业指导书是否操作可行。

3.10班组标准化建设(30分)

∙是否建立了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管理制度?

∙制度中是否明确班组标准化建设内容

✧班组应对作业环境、作业过程、劳动防护等规范管理。

✧作业现场、环境的工器具、备品备件、材料、设备、废品等定置管理。

✧班组检查、学习、安全活动、交接班、设备运行等记录。

✧班组成员岗位责任制、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上墙。

∙班组应保存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作业指导书、岗位风险评价文件、相关学习材料等。

∙班组建设是否有专门的活动场所?

∙作业现场设备、材料等是否做到定置管理?

∙班组活动室是否保留学习、培训、交接班等记录?

∙班组是否保存应急救援预案、作业指导书、风险评价文件等材料?

∙班组活动室、作业现场是否有制度上墙?

∙在采掘(剥)工程平面图上是否体现班组作业位置?

3.11班组现场事故、事件处置情况(30分)

∙是否建立了班组现场事故事件处置方案?

9

∙与本班组相关的现场处置方案是否完善有效

∙检查班组检查及隐患排查记录是否有整改记录:

∙治理完成后,是否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4.

风险管理

(125分)

4.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25分)

(2.5分)

∙是否建立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否明确风险评价的方法、流程、风险层次控制原则以及持续风险评价要求?

1.5

(22.5分)

∙是否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并确定重大危险源?

∙是否已通过风险评价,对风险评价实施动态管理?

∙是否定期或及时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进行回顾?

∙风险评价的结果是否文件化?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范围是否涵盖所有的过程、活动、场所及周边环境?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过程是否考虑了相关方的活动?

∙是否认定并评估工作或活动的次生风险?

∙是否考虑了正常和非正常的情况以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风险评价时是否要求考虑内部和外部的变化?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规定的职责是否明确?

∙制度规定的风险评价流程是否清楚?

∙风险评价方法是否合理?

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包括:

✧工程控制措施;

✧管理控制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4.2风险评价(60分)

策划(6分)

∙是否制定了下列风险评价的计划:

✧周边环境风险评价;

✧关键设备风险评价;

✧重要设施风险评价;

✧重要场所风险评价;

✧主要作业过程风险评价;

职业卫生风险评价。

执行(54分)

∙是否针对下列方面开展了风险评价:

✧周边环境;

✧关键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