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644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X 页数:353 大小:12.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3页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3页
亲,该文档总共3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3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第一章国际收支,全套课件,国际收支概述,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1,2,3,4,国际收支调节,5,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第一节国际收支概述,国际收支只记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s,BOP)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经易济货交币易价的值物的种系类统型记:

录。

金融资产与商品劳务之间的交换(如以外汇购买商品或劳务)商品与商品及商品与劳务之国间际的收交支是一个流量概念,换(如以货易货交易)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如以美元购买美国国债),国际收支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劳务转移国(际如收跨支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概念国捐赠)无偿、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如跨,国金融资产转移)。

国际收支和国际借贷,国际借贷也被称作国际投资状况,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汇总。

国际借贷是存量,国际收支是流量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赠予、侨民汇款与战争赔偿等“无偿交易”,都属于不发生国际借贷关系的交易,因而不包括在国际借贷中,但却包括在国际收支中。

它们之间又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有了国际借贷,才会产生国际收支,国际借贷是国际收支的原因,国际收支是国际借贷的结果。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其一定时期(一年)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性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科目和账户,并按复式簿记的原理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资本账户,金融账户,误差与遗漏项,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经常账户,经常账户(currentaccount)又称经常项目,是本国与他国进行经济交易时经常发生并在整个国际收支总额中占有重要比重与地位的项目,货物和服务,初次收入,二次收入,二次收入账户显示的是收入的再分配,即一方提供用于当前用途的资源,但该方没有得到任何直接经济价值回报。

初次收入账户显示的是作为允许另一实体暂时使用劳动力、金融资源或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回报,而应付和应收的金额,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初次收入流量。

货物和服务账户列示属于生产活动成果的交易项目,侧重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环节。

资本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以及应收和应付资本的转移。

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资本转移是资产(非现金或存货)的所有权从一方向另一方的转移,或者是使一方或双方获得或处置资产(非现金或存货)的转移,抑或是债权人减免债务的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是指各种不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有形资产(如土地、自然资源等)和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版权、经销权等)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

金融账户包括引起一个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交易,它反映的是居民和非居民之间投资与借贷的增减变化,以及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获得和处置净额,表明了用于净国际融资交易的类别、部门、金融工具和期限。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产品(储备除外)和雇员认股权,储备资产,其他投资,误差与遗漏净额账户(errorsandomissionsaccount)是由于统计技术和其他一些原因使表上借贷双方总额无法平衡而人为设置的,以轧平借贷差额的一个账户。

如果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的贷方出现余额,就在误差与遗漏账户下的借方记入与贷方余额相等的数额;如果这几个账户的借方出现余额,则在误差与遗漏账户下的贷方记入与借方余额相等的数额。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总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即任何一笔交易都同时记贷方“+”和借方“-”,数额相等,方向相反。

出口商品记入贷方项目,进口商品记入借方项目。

本国居民为外国人提供劳务(运输、保险、旅游等)或从外国取得投资及其他收入,记入贷方项目;外国人为本国居民提供劳务或从本国取得收入,记入借方项目。

本国居民收到的国外的单方面转移,记入贷方项目;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单方面转移,记入借方项目。

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包括财产和对外国居民的债权)记入借方项目;相反,本国居民获得本国资产或对本国投资记入贷方项目。

外国人偿还债务记入贷方项目,本国居民偿还外国人债务记入借方项目。

官方储备减少记入贷方项目,官方储备增加记入借方项目。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一)分析目的,1判断国际收支状况,2分析国际收支失衡原因,3制定经济政策参考,预测汇率、利率走向,4预测本国或本地区经济政策、经济发展趋势、资金流向,1逐项分析逐项分析主要是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分类:

货物贸易、劳务、收入、单方面转移、资本(长/短期)、储备资产和误差与遗漏项等,按类逐一分析。

(二)分析方法,2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是对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整体性分析。

目的是分析局部差额和总差额关系。

3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又分为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

纵向比较又称为动态分析,是指对一国若干连续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比较分析,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国际收支的各个项目及总体收支及差额的变化,分析其发展是否正常、均衡以及差距所在。

第三节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一、两种不同性质的交易,志,不代表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的意志具有事前性、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实际上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不包含储备资产)。

通、资本吸收引进、国际储备变动等。

体现了一国政府的意志具有事后性、集中性和被动性等特点实际上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误差与遗漏项目及储备资产项目,1自主性交易2.补偿性交易自主性交易(autono一m国ou的s国际收支是否平衡,补关偿键性是交看易自(compensatorytransactions)亦称“事主前性交交易所产生的借贷金t额ran是sa否ct相io等ns。

)又称调节性交易,是易”,是指经济实体出于某种经济指为弥补自主性交易的差额而进行的目的而进行的交易。

这在类国交际易收完支全平衡表下观察交自易主,性具交体易是项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是为着某种经济动机自下发的或借自贷动双进方,二者相等出的于情调况节很国少际收支差额、维护国际收行的。

见。

为弥补自主性交易的支差平额衡,、政维府持或货币汇率稳定的目的而体现的是经济主体或货居币民当个局人须意进行补偿性交进易行的各种交易,包括国际资金融,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周期性失衡在经济发展中,各国经济不同程度地处于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性波动之中,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有不同的影响。

2结构性失衡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是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3货币性失衡货币性国际收支失衡是指由于一国货币价值的变动而使一国国际收支出现的不平衡。

换言之,货币性失衡主要是由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

4收入性失衡收入性国际收支失衡的概念比较笼统,一般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化,使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发生变动,从而造成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5其他原因引发的失衡主要包括季节性不平衡和偶然性不平衡。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1国内经济发展受阻,2对外经济交往萎缩,损害国际信誉,4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易导致通货膨胀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易制引定发经国济际政经策济参摩考擦,预测汇率、利率走向,1可能使本币持续升值,抑制出口,第四节国际收支调节,一、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3汇率机制4收入机制,所谓国际1收价支格自机动制调节机制,是2指由利国率际机收制支失衡所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的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机制。

这种机制的存在,使得国际收支失衡在不借助外在干预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自动恢复,或者至少使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

当,然,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有其自身严格的作用背景,即只,有在纯粹的自由经济中才能产生自动调节的效果,才能使国际收支自发地由失衡走向平衡。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

(一)外汇缓冲政策外汇缓冲政策是指运用官方储备或临时向外筹措资金,来消除国际收支的短期性失衡。

一般的做法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二)财政货币政策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开支的增减和调整税率的高低来实现国际收支调节,主要调节手段有支出政策与税收政策两种。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调节再贴现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等。

(三)汇率政策,汇率政策就是在国际收支失衡时,官方宣布本币升值或贬值,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四)直接管制政策,直接管制是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国际经济交易进行行政干预,以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

直接管制政策包括金融管制、财政管制和贸易管制等。

(五)国际经济合作政策国际经济合作的具体措施包括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内各种经济政策的协调;完善、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帮助各成员国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完善、加强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与作用,加强各国外贸政策的协调,提倡贸易自由化,消除贸易壁垒;加强各国金融信贷方面的合作等。

第五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该理论由大卫休谟(DavidHume)在1752年政治论丛中提出,被公认为是第一个系统分析了国际收支运动规律的国际收支理论。

该理小论结以金:

本位制下的黄金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为背景,以古典,货币数“价量格论-为铸基币础流动机制”奠定了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分析,基础,对其后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该理该论理认论为建,立一在国严的格国的际假收设支之(上指,贸同易时收忽支略)了如政果府出对现国逆际差收,则迫使本国支黄进金行外干流预。

的黄能金力外,流这导在致一本定国程银度行上准限备制金了降该低理,论从在而经迫济使货币流通量中减的少运,用物。

价下跌。

而物价下跌提高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削弱了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力,改善了本国的贸易条件,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于是国际收支渐趋平衡。

反之亦然。

如图:

弹性分析法,该理论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Robinson)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适于纸币流通下的国际收支理论,着重讨论了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一)马歇尔勒纳条件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马歇尔勒纳条件指出:

假定进出口商品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那么本币贬值后,只有当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贸易收支才能得以改善。

即贬值能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是:

(二)J曲线效应贬值的时滞问题货币贬值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经过一段时间(大约半年到一年半)后才能得以改善。

这种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时滞效应,用曲线描述出来呈字母J形,被称为“J曲线效应”(J-CurveEffect),如图:

小结:

弹性分析法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能改善贸易收支的片面看法,指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

同时,该理论为国家实施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适应了政府制定政策的需要。

然而,建立在局部分析基础上的弹性论忽略了汇率调节引起的收入效应和支出效应,也没有考虑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使其在现实中的运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表示贬值后贸易收支首先恶化,逆差进一步扩大。

其后随时间推移,逆差经过C点和D点得到改善。

“J曲线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贸易合同调整滞后生产者和消费者反应滞后。

不完全竞争的影响、国家经济环境及在生产链中所处地位等,都减缓了贬值对国际收支的调节速度。

乘数分析法,的,即为开放经济中的乘数。

其次,定义进口函数为,(1.3),式中,M为进口额。

再次,设定一国净出口为出口额减进口额,结合式(1.3)得到:

(1.4)式中,NX为净出口。

最终,将式(1.2)代入式(1.4),得到:

(1.5)由此可以看出,一国贸易收支(净出口)受到该国国民收入水平和对外贸易乘数的直接影响。

乘数分析法(multiplierapproach)又称收入分析法,是由马克卢普(FritzMarchlup)、哈罗德(RoyForbesHarrod)等经济学家基于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创建的,主要分析了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

假设:

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价格和汇率保持不变、不存在资本跨国移动。

推证小过结程:

首先乘,数引论入开进辟出了口从贸一易般因均素衡后的,宏凯观恩经斯济的角国度民分收析入国决际定收模支型可以表示为,与国民经济相互关系的新思维,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政(1.2策)意义。

但它没有考虑国际资本流动、价格变动、货币量因素等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且只在国内没有达到充分就业式中,和Y不为存国在民资收本入跨,国c为流边动际的消前费提倾下向才,能m发为挥边作际用进,口具倾有向一,定C0为自主,性消费局,限I性为。

投资,G为政府支出,X为出口,M0为自主性进口。

而式中,吸收分析法,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approach)又称支出分析法,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德尼亚历山大(SidneyStuartAlexander)于1952年提出的。

该理论是以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方程式为基础,通过进行一定的逻辑变换而来的。

若吸将收国论际从收宏支观差角额度用将B表一示国,的国国民际收收入支用同Y该表国示的,国国民内经总济支出(亦称,相结合,对弹性论、乘数论进行扬弃,有助于人们对国,为国际内收经支济失的衡总和支均出衡或性总质吸的收认)识用,A成表为示2,0世则纪其7基0本年表代达出式现为的货币分析法的先驱。

但B它没Y有A考虑相对价格变动、国结际论资:

本流动、充分就业等因素的作用,也没有考虑到国国际家收间支的状回况应是,一因国而的其国分民析收不入够Y全与面总。

支出A比较的结果。

国际收支失衡最终要通过改变国民收入(或吸收)来调节。

货币分析法,汇率是固定的,国际收支失衡主要依靠国际储备来调节。

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蒙代尔(R.Mundell)、约翰逊(H.Johnson)和弗兰克尔(J.Frenkel)等经济学家将封闭条件下的货币主义原理引到开放经济中来,形成了货币分析法(monetaryapproach)。

小结:

假设自:

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后,对国际收支的分析只注重实体因素在,充却分忽就视业了条货件币下因,素一对国其实的际作货用币。

需货求币函论数的稳独定创;之处长就期在内货币于是它中把性国的际;收支长失期衡内与一货国币的余价额格的和增利减率联接系近起世来界,市并场强水调平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但该理论把货币因素视为国际收支的唯一,货决币定论性认因为素,国同际时储认备为变要动改是善货国币际市收场支均状衡况的,结必果须。

采其取中紧,缩一国的性货的币货需币求政M策d是,收这入显和然利是率以的牺函牲数国;内货经币济供增给长分为成代国价内的通,过受银行体到系了所不创少造经的济部学分家D和的国批际评收。

支所获得的盈余(即国际储备)部分R。

若长期货币供求相等,可以导出最基本的方程式:

RMdD由方程式可知,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都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而不需要改变汇率。

同时,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国际收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收支的广义概念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

世界各国对于其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均有不同的编制原则,但总体来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结构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误差与遗漏账户4项。

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将国际收支按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编辑出来的报表,其原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因此,从理论上说,国际收支平衡表肯定是平衡的。

由于误差与遗漏项目的存在而使其人为平衡。

国际收支的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失衡。

其失衡原因主要有偶然性失衡、周期性失衡、结构性失衡、货币性失衡和收入性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除经济自身通过价格机制、利率机制、汇率机制和收入机制自动调节之外,还包括各国货币当局通过外汇缓冲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和国际间合作的政策调节。

国际收支理论是研究国际收支变化的决定因素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适当政策的理论,主要包括价格-铸币机制;弹性分析法,重点研究了货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和J曲线效应;乘数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

本章小结,Thankyou!

谢谢观赏,外汇概述,汇率概述,影响汇率的因素及汇率变动的影响,1,2,3,4,汇率决定理论,5,本章小结,第一节外汇概述,外汇的含义:

外汇(foreignexchange)是国际汇兑的简称。

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理解。

外汇的含义,静态:

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

一切能用于国际结算和最终偿付国际收支逆差的对外债权。

狭义:

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汇票、支票、本票和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的外汇。

动态:

人们为了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金融活动过程。

外汇的特征,国际性,可偿付性,自由兑换性,外汇的分类,按来源与用途,按买卖交割期限,按外币的形态,可分为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可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可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可分为外币现钞和外币现汇,按自由兑换度,外汇的作用,外汇作为计价手段和支付工具,极大地便利了国际结算。

外汇实现了国际间购买力的转移,使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流通成为可能。

外汇增加了国际储备的手段。

外汇加速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

第二节汇率概述,汇率的含义:

汇率(ForeignExchangeRate)又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或比价。

直接标价法,汇率的标价方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单位本国货币的方法,也称应付标价法。

例如:

1美元=6.1529人民币,间接标价法,美元标价法,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外汇交易发展,国际外汇市场上逐步形成了以美元为基准货币进行标价的市场惯例,即美元标价法,又称纽约标价法。

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收多少单位外国货币的方法,也称应收标价法。

例如:

1人民币=0.1604美元,汇率的种类,

(2)根据汇率的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按照外汇汇付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与票汇汇率。

按照外汇买卖的交割时间不同,可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按照汇率的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单一汇率与复汇率。

按照国家汇率制度的不同,可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按照外汇管制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按照汇率的测算方法不同,可分为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有效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

按照外汇银行的营业时间不同,可分为开盘汇率与收盘汇率。

(1)根据银行买卖外汇的方向,可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

汇率的,套算,第三节影响汇率的因素及汇率变动的影响,一、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增长,央行对外汇市场干预,通货膨胀,利率政策,政治与突发因素,市场预期和投机因素,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贬值促进资本流入),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储备货币贬值使外汇储备受损失),J曲线效应,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贬值促使物价上涨),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贬值推动就业水平提高、增加国民收入),对国内利率的影响(贬值改使得国内利率上升),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贬值促使出口增加),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不断贬值影响国际货币地位),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汇率波动加剧金融市场投机、促使业务创新),第四节汇率决定理论,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典型的金本位制度金币本位下的汇率决定,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由铸币平价决定的汇率是一种法定的中心汇率,中心汇率围绕黄金输送点上下波动。

在金币本位制下,由于黄金输送点和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的作用,汇率的波动被限制在一定幅度内,对汇率起到了稳定和自动调节的作用,蜕化的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金平价。

(两国货币单位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就称为金平价),二、购买力平价说,购买力平价学说(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PPP)基本思想:

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即汇率与各国的物价水平有直接的联系。

一价定律(onepricerule),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以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该是一致的。

公式:

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明某一时点上的汇率决定,即某一时点上的汇率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是对汇率的静态分析。

公式:

相对PPP是动态的,强调两国间相对物价水平变化(表现为通货膨胀率)对汇率变动率的影响,用于解释某一时间段上汇率变动的原因,对汇率变动做出解释和预测的能力更强。

公式:

三、利率平价说,抛补利率平价(CIP),含义:

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的货币利率之差。

一般形式:

利率平价学说(InterestRateparitytheory)基本观点:

汇率变动与两国的相对利息差额有关,投资者根据两国利差大小以及对未来汇率的预期进行投资选择,以期防范风险或获取收益。

非抛补利率平价(UIP),含义:

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一般形式:

购买力平价是从商品角度对汇率决定的分析;而利率平价是从资金流动的角度对汇率决定进行的分析。

购买力平价与利率平价,四、国际收支说,1861年,英国学者葛逊(GLGoschen)首次系统阐述了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被称为国际借贷说。

二战后,许多学者用凯恩斯模型说明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形成了国际收支说的现代形式。

国际借贷说,基本思想:

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求关系,而外汇供求则是由国际收支引起的。

评价:

国际借贷说实际上就是汇率的供求决定论,但并未说明影响外汇供求的具体因素。

国际收支说,基本思想:

凡是影响国际收支均衡的因素,都可以通过影响国际收支进而引起均衡汇率的变动。

一般形式:

评价:

国际收支说从宏观经济角度(国民收入、国内吸收、储蓄投资等)研究汇率,是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理论在浮动汇率制度环境下的新进展。

五、资产市场说,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基本观点:

1、将汇率看成一种资产价格,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一种相对资产价格,应用与普通资产价格决定基本相同的方法决定汇率。

2、理性预期是决定当期汇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强调金融资产市场的存量均衡对汇率的决定作用,突破性地将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相结合起来进行汇率决定分析。

基本公式:

意义:

将该购买力平价从商品市场拓展到资产市场,抓住了汇率作为一种资产价格的特殊性质,运用一般均衡的方法分析了货币供给量、国民收入等经济变量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增强了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

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超调模型),基本思想:

价格在商品市场与资产市场上具有不同的调整速度。

由于商品市场上价格具有粘性,使得购买力平价短期内不成立,经济存在短期向长期均衡的过渡过程。

由于商品市场中价格具粘性,当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以后,本币汇率的瞬时贬值程度会大于其长期贬值程度,通常将该现象称为“汇率超调”。

(如下图),汇率超调模型图形分析:

资产组合分析法,基本思想:

国内外货币资产之间是不可替代的。

投资者将财富分配于各种资产,确定资产组合。

当资产组合稳定时,汇率就相应被决定。

将本国居民的财富分为本国货币W、本国债券B和外币资产F,则总财富为:

结论:

当三个市场均衡时,相应的汇率e就被确定。

本章小结,A、外汇(foreignexchange)是国际汇兑的简称。

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理解。

外汇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国际性、自由兑换性、可偿付性。

并理解外汇的种类和作用。

B、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或比价。

汇率有三种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美元标价法。

并掌握汇率的分类。

C、货币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它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是不同的。

影响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有: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