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455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理学选择题习题集4Word格式.docx

15.营养物质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所释放的能量,迅速转化为热能的为

A.20%以上B.30%以上C.40%以上D.50%以上E.60%以上

16.关于糖酵解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激烈运动,骨骼肌的耗氧量增加,骨骼肌处在相对缺氧状态而导致糖酵解增强

B.某些疾病如休克、心力衰竭等,因组织缺氧,糖酵解过度,故易发生酸中毒

C.红细胞无线粒体,缺乏有氧氧化的酶系,能量几乎依靠糖酵解供应

D.某些组织如视网膜、睾丸、肾上腺髓质等,即使不缺氧也常由糖酵解提供能量

E.因脑组织糖原贮存量少,故在缺氧时,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酵解

17.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

A.食物的热价B.食物的氧热价C.呼吸商D.非蛋白呼吸商E.基础代谢率

18.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A.1g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B.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O2所产生的热量

C.1g营养食物氧化时消耗的O2量

D.1g营养食物氧化时产生的CO2量

E.机体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

19.有关呼吸商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糖的呼吸商为0.80B.脂肪的呼吸商为1.0C.蛋白质的呼吸商为0.71

D.计算呼吸商时,CO2产生量和耗O2量的单位可用L或mol

E.呼吸商是指一定时间内机体耗O2量与CO2产生量的比值

20.当测定呼吸商的数值接近于0.80时,提示体内氧化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A.糖B.脂肪C.蛋白质D.氨基酸E.混合食物

21.食用混合食物的人,呼吸商通常为

A.1.00B.0.85C.0.80D.0.71E.0.50

2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能量代谢是最高的

A.完全静息B.熟睡C.外界温度为20℃

D.剧烈运动E.进食12h以后

23.剧烈运动时,机体的耗O2量可达安静时的

A.4~6倍B.6~8倍C.8~10倍D.10~20倍E.20~30倍

24.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是

A.肌肉运动B.进食C.寒冷D.高温E.情绪紧张

25.下列哪种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强

A.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E.无机盐

26.在下列环境温度下,哪项是安静时最为稳定的能量代谢

A.0~10℃B.10~20℃C.20~30℃D.30~40℃E.40~45℃

27.不转化为热能的功能活动是

A.神经传导B.骨骼肌对外做功C.激素分泌

D.胃液分泌E.血液流动

28.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时,必须取得的数据是

A.呼吸商B.非蛋白呼吸商C.食物的氧热价D.单位时间内的耗O2量E.身高和体重

29.关于影响能量代谢因素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肌肉运动是影响能量代谢最小的因素

B.环境温度在30~35℃时,能量代谢最稳定

C.情绪激动、烦恼、愤怒、恐惧及焦虑等,能量代谢可显著增高

D.环境温度时,能量代谢降低

E.进食糖和脂肪类食物,可使机体额外增加30%的热量

30.在下列指标中,以哪一项作为衡量能量代谢率的标准

A.年龄B.性别C.身高D.体重E.体表面积

31.用简略法测定基础代谢率的计算方法是

A.食物的氧热价×

每小时耗氧量÷

身高

B.食物的氧热价×

体重

C.食物的氧热价×

体表面积

D.食物的卡价×

E.食物的卡价×

食物的氧热价÷

32.我国正常女性20~30岁年龄组的基础代谢率为

A.147kJ/(m2·

h)B.154kJ/(m2·

h)C.181kJ/(m2·

h)

D.226kJ/(m2·

h)E.322kJ/(m2·

33.下列有关基础代谢率测定的条件,哪一项是错误的

A.清晨、清醒B.静卧C.情绪稳定

D.环境温度为18~25℃E.进食后1h

34.关于基础代谢率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成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高于儿童

B.女子的基础代谢率高于男人

C.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成比例关系

D.体重相同的个体,他们的基础代谢率较为接近

E.身高相同的人,基础代谢率基本相等

35.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平均值范围是

A.±

5%~±

10%B.±

10%~±

15%C.±

15%~±

20%

D.±

20%~±

25%E.±

25%~±

30%

36.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主要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A.呆小症B.甲状腺功能亢进C.糖尿病D.肾病综合征E.肢端肥大症

37.某人面无表情、情绪低落、反应能力很差,测定基础代谢率为-50%,此人可能患

A.甲状腺功能低下B.甲状腺功能亢进C.白血病伴发热D.甲状腺肿E.肢端肥大症

38.基础代谢率可随体温变化,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将升高

A.13%B.18%C.20%D.23%E.30%

39.人在睡眠时通常基础代谢率降低,主要原因是

A.交感神经活动增强B.迷走神经活动减弱C.肌张力增加

D.肌张力降低E.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40.一个体重60kg,身高175cm的普通成年人,其体表面积约为

A.1.40m2B.1.50m2C.1.69m2D.1.75m2E.1.80m2

41.通常以尿氮排出量来反映机体分解蛋白质的量,蛋白质分解量等于尿氮乘以

A.0.0625B.0.625C.6.25D.62.5E.625

42.每克蛋白质体内氧化的耗O2量为0.9L,CO2产生量为0.7L,根据这些数据可计算出

A.食物的氧热价B.食物的卡价C.呼吸商

D.非蛋白呼吸商E.能量负荷

43.下列哪一项与体表面积关系不大

A.呼吸频率B.基础代谢率C.心输出量D.肺活量E.肾小球滤过率

44.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使能量代谢明显增加,变化最大时约增加

A.2%B.4%C.10%D.30%E.40%

45.某受试者,女性,25岁,体表面积为1.5m2,在基础状态下6min耗O2量为1.5L,混合

食物,此人的基础代谢率约为

A.100kJ/(m2·

h)B.125kJ/(m2·

h)C.178kJ/(m2·

h)D.199kJ/(m2·

h)E.209kJ/(m2·

(二)B型题

A.糖B.脂肪C.蛋白质D.三磷酸腺苷E.磷酸肌酸

1.机体在短期饥饿时的主要供能物质是

2.生理活动情况下,机体所需要的能量几乎来源于

3.主要功能不在于供能的物质是

A.食物的卡价B.食物的氧热价C.呼吸商D.非蛋白呼吸商E.基础代谢率

4.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

5.单位时间时机体的CO2产量与耗O2量的比值称为

6.某种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消耗1LO2所产生的热量称为

7.1g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

A.13%B.20%C.25%D.30%E.70%

8.蛋白质类食物额外增加的热量可达

9.由糖分解代谢提供机体所需的总能量为

10.当机体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可使基础代谢率升高

A.脑组织B.内脏器官C.肌肉D.脂肪组织E.内分泌腺

11.对低血糖最敏感的组织是

12.机体内糖原贮存量最大的器官是

13.产生激素调节能量代谢的器官是

(三)C型题

A.动脉血酮体比率B.能量负荷(能荷)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

1.反映体内细胞能量代谢状态的高低的是

2.反映肝脏能量代谢状况的指标是

A.转化成热能B.贮存于ATP的高能磷酸键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

3.三大营养物质在氧化时所释放能量的转移形式是

4.一般生理条件下,人体不做外功所消耗的能量最终都

A.能量守恒定律B.定比定律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5.直接测热法的原理所依据的定律是

6.间接测热法的原理所依据的定律是

A.类脂质B.贮存脂质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7.不能成为能源的是

8.构成人体细胞的脂质是

9.体脂是指

A.心输出量B.基础代谢率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10.与体表面积有着比例关系的是

11.与食物的氧热价有关的是

(四)X型题

1.能量代谢是指生物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

A.释放B.转移C.贮存D.利用

2.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A.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3.脂肪是体内能源物质主要的贮存形式,其氧化供能的特点是

A.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多

B.人体所需能量的30%~40%来自脂肪

C.在短期饥饿的情况下,脂肪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D.脂肪不能在机体缺氧的情况下供能

4.呼吸商变大的因素有

A.大量脂肪转变为糖B.肺过度通气C.酸中毒D.糖尿病

5.下列哪些描述与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有关

A.蛋白质类食物“额外”增加的热量可达30%

B.由进食动作刺激引起

C.从进食后1h开始,延续7~8h

D.“额外”增加的能量可能来源于肝脏

6.测定基础代谢率的基本条件是

A.清晨、清醒、静卧

B.空腹(进食后12~14h),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影响

C.室温保持在10~20℃之间

D.避免精神紧张的影响

7.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

A.肌肉活动B.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C.环境温度D.精神活动

8.基础代谢率的表示方式可用

A.kJ/(m2·

h)B.kJ/(kg·

C.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相差的百分率

D.实测值与同体重人平均值相差的百分率

9.可使能量代谢明显增加的激素是

A.生长素B.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D.去甲肾上腺素

10.可被肝脏用来进行糖异生的物质有

A.某些氨基酸B.乳酸C.甘油D.丙酮酸

11.参与能量代谢的细胞因子有

A.瘦素B.肿瘤坏死因子αC.白细胞介素-6D.Ghrelin和Resistin

1.B2.E3.D4.C5.C6.D7.A8.B9.B10.D

11.E12.C13.D14.B15.D16.E17.A18.B19.D20.C

21.B22.D23.D24.A25.C26.C27.B28.D29.C30.E

31.C32.A33.E34.C35.B36.B37.A38.A39.D40.C

41.C42.D43.A44.D45.E

1.B2.D3.C4.E5.C6.B7.A8.D9.E10.A11.A

12.C13.E

1.B2.A3.C4.A5.A6.B7.A8.A9.C10.C11.B

1.ABCD2.ABC3.ABCD4.BC5.ABCD6.ABD7.ABCD8.AC

9.ABCD10.ABCD11.ABCD

第八章体温

1.下列有关体温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临床上通常用腋窝、口腔和直肠等处的温度来代表体温

B.生理学中所指的体温,一般是指体表温度而言

C.人体体温在一昼夜中呈周期性波动

D.新生儿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E.癫痫发作的患者体温升高

2.当周围环境温度为23℃时,体表温度最低的部位是

A.手部B.小腿部C.额部D.躯干部E.足部

3.下列哪个器官是体内温度最高的

A.直肠B.肾C.肝D.胰腺E.十二指

4.下列有关腋窝温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间至少10minB.测量时,使腋窝紧闭形成人

C.测量时,腋窝处要保持干燥D.正常值为36.0~37.4℃

E.腋窝温度高于37℃时,即可诊断为发热

5.不会影响体温正常生理变动的是

A.进食B.情绪变化C.身高、体重差异

D.年龄差异E.肌肉活动

6.体温的生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

A.0.1℃B.0.3℃C.0.5℃D.1℃E.1.5℃

7.正常人口腔、腋窝、直肠温度的正常值范围由低至高的顺序是

A.直肠温度<

口腔温度<

腋窝温度

B.口腔温度<

腋窝温度<

直肠温度

C.腋窝温度<

D.直肠温度<

口腔温度

E.腋窝温度<

直肠温度<

8.下列有关体温的生理波动,错误的叙述是

A.排卵日最高B.老年人体温较成年人低C.清晨2—6时最低

D.麻醉手术中体温降低E.运动时体温升高

9.在实验研究中,常用来代表脑温的测量部位是

A.腋窝B.鼓膜C.口腔D.直肠E.食管

10.人体体温昼夜变化中,体温最高的是

A.上午9—11时B.下午1—6时C.夜间8—10时

D.清晨2—6时E.夜间10—12时

11.有关体表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温度相对稳定

B.气温在33℃以上时,各部位皮肤温度差别很大

C.寒冷环境中,头部皮肤温度的降低大于手足皮肤

D.皮肤温度的变化与皮肤血流量无关

E.是指机体最外层的温度

12.在寒冷环境中,皮肤温度变化最小的部位是

A.头部B.手足C.上肢D.躯干E.下肢

13.女性月经期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A.行经期B.排卵前C.排卵后

D.排卵日E.月经后排卵前

14.有关体温正常生理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老年人的体温偏高B.新生儿体温相当稳定

C.女子体温低于同龄男子D.情绪激动时体温升高

E.午后4时体温最低

15.体温呈节律性变化的周期

A.为12hB.稍长于12hC.稍短于22h

D.为18hE.稍长于24h

16.人在5℃环境中,增加机体产热量的主要方式是

A.肝脏代谢增强B.内脏代谢增强C.非寒战产热

D.寒战产热E.温度刺激性肌紧张

17.不能发生寒战产热的是

A.新生儿B.儿童C.成年人D.妇女E.老人

18.有关寒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战能做对外做功,故产热量很高

B.寒战的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

C.寒战是骨骼肌发生的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D.发生寒战时,代谢率可增加20倍

E.机体在寒冷环境中只能依靠寒战产热

19.产热效应最显著的激素是

A.孕激素B.催产素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

20.当皮肤温度等于或高于外界温度时,机体散热的方式是

A.辐射B.传导C.对流D.蒸发E.对流与蒸发

21.室温在30℃以下时,人体24h的不感蒸发的水量约为

A.400mLB.600mLC.800mLD.1000mLE.1200mL

22.以下关于不感蒸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蒸发散热的一种方式

B.主要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行

C.婴幼儿不感蒸发的速率比成人高

D.与汗腺活动无关

E.在休息和活动时,不感蒸发量基本一致

23.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A.呼吸道B.肾脏C.消化道D.皮肤E.汗腺

24.有关蒸发散热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分从体表汽化时吸收体热

B.婴幼儿不感蒸发的速率高于成年人

C.环境湿度越高,蒸发散热越多

D.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蒸发是惟一有效的散热形式

E.蒸发散热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

25.当机体处在炎热环境中时

A.机体体表温度降低

B.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强

C.主要靠增强散热来维持体热平衡

D.机体代谢率明显降低

E.皮肤血管收缩

26.有关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低于34.4℃,下丘脑调节体温的能力将大为减弱

B.临床上浅低温状态下阻断循环2~3h是十分安全的

C.现行的低温麻醉法是使患者体温降至0℃

D.机体暴露于极低气温下,耳垂、手指和脚趾容易发生血液循环不良

E.体温每降低5.6℃,细胞代谢产热率降低1/2

27.皮肤通过辐射散热主要取决于

A.皮肤温度B.风速C.环境湿度

D.皮肤和环境(周围物体)温度差E.环境温度

28.有关汗液分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由汗腺分泌的汗液是低渗的B.汗液是血浆滤出液

C.汗液中排出的钠量受醛固酮调节D.大量出汗会引起等渗性脱水

E.流经汗腺管腔以后的汗液是等渗的

29.人体小汗腺分布密度最大的部位是

A.额头和腋窝B.躯干和四肢C.腋窝和外阴部

D.手背和足背E.掌心和脚底

30.人体发汗能力最强的部位是

31.有关发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安静状态下,环境温度达30℃左右时开始发汗

B.空气湿度越低,越容易发汗

C.发汗不是反射性活动

D.精神紧张引起的发汗称为温热性发汗

E.发汗是蒸发散热的惟一形式

32.支配小汗腺活动的神经是

A.交感肾上腺素能纤维B.肽能纤维C.交感胆碱能纤维

D.运动神经纤维E.副交感节后纤维

33.有关汗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体成分主要是NaClB.是高渗液C.由汗腺细胞主动分泌

D.发汗的主要中枢部位是下丘脑E.大量出汗时可出现高渗性脱水

34.循环系统对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下列哪一项而实现

A.血流速度B.皮肤血流量C.心输出量

D.血液温度E.回心血量

35.下列哪一项药物可抑制汗腺分泌

A.阿托品B.苯妥英钠C.六羟季胺

D.十羟季胺E.纳络酮

36.不会使发汗速度加快的是

A.环境湿度增加B.劳动强度加大C.风速增大

D.环境温度增加E.精神紧张

37.在炎热环境中,错误的是

A.皮肤血流量增加B.骨骼肌紧张性降低

C.汗腺发汗增加D.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

E.甲状腺激素分泌下降,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增加

38.有关行为性体温调节,错误的是

A.是有意识进行的B.在低等动物也存在

C.是自主性体温调节的基础D.人在寒冷时增加衣着属于这种调节

E.通常所说的体温调节,不是指行为性体温调节

39.有关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脑温变动0.1℃,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就会改变

B.仅存在于下丘脑

C.脑温升高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D.脑温降低时,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E.分为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

40.不属于自主性体温调节的是

A.发汗B.战栗C.严寒时蜷曲身体

D.皮肤血流量改变E.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41.体温调定点的高低主要决定于

A.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状态B.散热器官的功能状态

C.外周温度感受器的工作特性D.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

E.产热器官的功能状态

42.当正常人下丘脑的温度低于调定点如37℃时,将出现

A.皮肤血管扩张B.肌紧张增强

C.汗腺分泌增加D.热敏神经元放电增多

E.皮肤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43.有关体温调定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PO/AH密切相关B.规定数值约为37℃

C.温度敏感神经元可能起着调定点的作用D.致热原可使调定点下移

E.发热时调定点改变

44.有关细菌性发热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定点上移B.冷敏神经元反应阈值降低

C.热敏神经元反应阈值升高D.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E.产热和散热会建立新的平衡

45.发热开始时患者常自感发冷、寒战,最可能的原因是

A.产热量过多B.散热量不足C.调定点上移

D.调定点下移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46.某疟疾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此时体内的变化是由于

A.散热中枢兴奋B.产热中枢抑制

C.体温调节功能障碍D.皮肤血管扩张

E.调定点上移

47.临床上给患者补液时,易被遗漏计算的体液丢失部分是

A.呕吐B.腹泻C.尿多D.发汗E.不感蒸发

48.有关肺炎高烧患者经抗生素治疗退烧期间体温调节的变化,错误的是

A.发汗B.皮肤血管扩张C.冷敏神经元反应阈值升高

D.热敏神经元反应阈值降低E.体温调节功能恢复正常

49.有关中暑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温度低至29.4~32.2℃范围时,人体不可能发生中暑

B.中暑表现为发热、头晕、头痛等症状

C.中暑可能伴有意识丧失

D.处理中暑患者应适当快速降温

E.中暑常见的死亡原因也包括肝、肾和其他器官的损害

(二)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