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613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3、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17.公路选线的分析方法:

(1)国道选线的一般原则:

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2)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3)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

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18.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

(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河港:

沿河,水深、流缓、河宽——提供淡水和空间。

(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海港:

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港湾

2.筑港条件:

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

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

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

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

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

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

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二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

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

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产生极光

9、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

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

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

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

所求时间=已知时间±

区时差+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

(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0°

)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

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

)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

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

取决于纬度和地势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

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

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

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海运便利。

19、公转速度:

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

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

—△(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

00-昼长/2(或0:

00+夜长/2);

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

00

日落时间=12:

00+昼长/2(或24:

00-夜长/2);

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

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26、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害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

强风、暴雨、风暴潮)

寒潮、沙尘暴、干旱、暴雪

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较多

较少

三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

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

②大气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

l、太阳高度(即纬度);

2、天气状况;

3、地势;

4、空气密度。

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

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②晴天多:

③地势高;

④空气稀溥,大气洁净。

四川盆地最低:

地形为盆地,气体不易扩散,多云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

6、大气的保温效应:

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

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

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平分布:

①纬度分布: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

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

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

①影响因素:

海陆热力性质;

地表植被水分状况;

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

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

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

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

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

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

(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

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平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

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锋面气旋存在于低压槽,气流北逆南顺,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等天气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循环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平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窗口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窗口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

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

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

(如右图)

东亚:

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

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旱涝灾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4、气候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下垫面(地面状况)、洋流、人类活动

1、纬度;

2、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植被状况);

3、海陆位置4、天气状况。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物质多少、大气透明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和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大气环流

(3)海陆位置季风

(4)地面状况——物质组成(对太阳辐射反射率不同)、海陆差异、地形、洋流、水域、森林、冰雪等。

(5)人类活动:

①改变大气成分,如CO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

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烟尘则削弱太阳辐射;

②改变下垫面,植树降低气温,提高湿度,与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

③释放人为废热,如城市热岛的形成。

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

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大于2000mm)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年降水量250mm以下)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年降水量1500mm以上)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年降水量700-1000mm)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

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º

——40º

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年降水量300-10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年降水量800-1500mm)

③温带气候类型:

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40º

--60º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年降水量700-1000mm)

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北纬35º

--55º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年降水量500-6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年降水量小于250mm)

全球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热带雨林

雨林

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1、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

3、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

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

中美洲的东北部

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

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

热带草

原气候

东非高原

圭亚那高原

地势较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改变了大气环流状况),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

漠气候

非洲西南部沿岸

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澳大利亚西海岸

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地形平坦、大分水岭对东南信风的阻挡。

秘鲁沿岸

秘鲁寒流的影响、安第斯山的阻挡。

索马里沿岸

索马里寒流的影响,该地区呈现类似于荒漠化景观。

塔尔沙漠

西南季风影响小,气候干旱降水少

人为原因:

古代对植被的破坏。

亚热带季

风气候

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

海陆热力差异:

北美大陆东部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东亚地区那样明显。

气团和锋:

北美大陆上南北属性不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遭到抑制而减弱。

地中海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

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

温带海

洋气候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

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

~60°

之间的地区。

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

大陆西岸。

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美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

地形因素:

由于南北延伸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把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仅限制在沿海一带。

温带季

俄罗斯远东地区

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作用(迎风坡)

温带大

陆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

尽管这里东西距海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该地处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山脉东侧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

亚寒带针

叶林气候

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

洋流因素:

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南半球缺失

海陆分布:

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海洋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北冰洋沿岸缺失

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北冰洋(但在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有分布)。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

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27、主要的气象灾害:

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

旱涝灾害

寒潮

发生的时间

夏秋季节

春夏秋

秋末、冬季、初春

发源地

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

蒙古、西伯利亚

影响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天气变化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大风、雨雪、冻雨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四水环境

1、水循环:

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它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第二,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第三,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第四,它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雕塑地表形态

人类可以控制的水循环环节:

人工降雨控制降水,水库和调水工程控制地表径流,改变植被状况影响下渗和蒸发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

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

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

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

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

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还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

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洋流判断规律(高高高、低低低规律):

有暖流流经海区,海水温度高、盐度高、海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