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816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ZZN论坛资料语文基础词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8、懊悔:

形容词。

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

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

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9、懊丧:

都是形容词。

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懊丧:

着重指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沮丧:

沮,气色败坏。

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

颓,委靡不振。

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10、傲慢:

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

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

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

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

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

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

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

也可以作名词。

如:

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B

11、把持:

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

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

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

中性词。

指掌管、使用机器等。

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

控制:

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

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12、把握:

都是动词。

用自己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

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把握,对象多是具体事物。

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

有把握。

掌握:

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

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

13、颁布:

公开发布。

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

颁布:

着重指向下颁发。

颁布者一般是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

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等。

公布:

着重指向公众发布。

公布者除了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外,还可以是一般机关单位、团体。

公布的内容,除了法令等以外,还可以是方案、草案、名单、账目、成绩、结果、数字、事实等。

14、办法:

都是名词。

处理事情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步骤。

办法:

是泛指,多用于口头语体。

措施:

指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办法。

较多用于书面语体,特别是公文、政论语体。

15、包含: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

包含:

指“内里含有”。

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关系。

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

包容含有。

包涵:

原谅、宽恕。

包括:

着重指“总括”。

着眼在数量、范围上列举各部分或其中一部分。

对象不限于抽象的事物。

包罗:

着重指网罗很多或一切,着眼于广大的范围、众多的事物。

16、保持:

使事物继续存在下去,保住不变。

保持:

着重指使持续不变,时间延续较长,对象是水土、水平、传统、荣誉、警惕、联系等。

维持:

指有一定限度地或暂时维护,使不改变原样和现状。

对象是秩序、现状、生活、生命、治安等。

17、保存:

存留下来,不使改变。

有时可换用。

如“李白的诗保存(留)下来的有九百多首”、“这座城市还保留(存)着一些古代建筑。

”保存:

着重于“存”,跟“亡”(无)相对,使继续存在,不使失去。

保留:

着重于“留”,跟“去”相对,不去掉,不使离开原体。

保留还有两个意义:

①暂时搁置,如“不同意见暂时~,下次再讨论”;

②不公开拿出来,如“教师毫不~地教学生”。

这跟“保存”有区别。

18、保护:

护卫着,看守住,使不受伤害。

保护:

着重于“护”:

妥善护卫、照顾,不使受损伤。

手段不一定是用武力。

对象多是人或某些事物。

保卫:

着重于“卫”:

尽力防守住,使得到安全,不受侵犯。

手段多指用武力或强大的力量。

对象多是重大的抽象的事物,或者是重要人物、众人。

捍卫:

抵御各种外来势力,确保安全,比“保卫”语义重。

色彩较庄重。

对象不能是人。

19、保障:

(1)动词,确保。

有时可换用,如“用生命保障(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2)名词。

起确保作用的事物。

保障①作动词时,除了可以作于“确保”义以外,最常见的是用于“保护义。

它的宾主不常是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而常是名词及其短语,如“生命、成果、财产、民主、权利”等。

②作名词时,有形象色彩,指象屏障一样的起保护作用的东西。

保证:

①作动词时,除了用于“确保”义以外,还常用于“担保做到”义。

它的宾语不常是名词(时间、质量)及其短语。

②作名词时,指起担保作用的条件。

20、宝贵:

极有价值,很贵重,象珍宝似的。

可以形容某些抽象的和具体的事物,如时间、书籍、礼物、资料等。

宝贵除了可以形容某些具体东西以外,最常见的是形象抽象事物,如生命、经验、意见、贡献、遗产、财富等。

珍贵:

指宝贵、稀少、珍奇。

可形容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友谊等),常用来形容具体的东西,如纪念品、文物等。

21、饱满:

充实、充足、足够。

饱满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精力、感情、情绪充足。

有时形容风力充足,如“风力饱满,船就象生了翅膀一样”。

丰满:

常用于形容人体胖得匀称好看,有时形容鸟的羽毛齐全好看。

22、暴发:

突然猛烈的发生。

有时通用。

如“我极力压住感情的爆发(暴发)”。

暴发使用范围较窄,常用于洪水,有时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与“户”字连用,或突然兴起。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

本义是弹药爆炸。

比喻“象弹药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

使用范围较广,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23、暴露:

使隐藏着的事物显露出来。

对象可以是矛盾、本质、问题、阴谋、弱点、缺点等。

暴露:

多是无意地显露,有时是有意地揭露出来。

可以用于自己、自身事物、目标等。

揭露:

都指有意地揭出来。

一般能用于自己、自身事物、目标等。

24、暴虐:

狠毒而凶恶。

可以形容敌人及其本性、行为。

暴虐:

着重指惨无人道,欺凌太甚。

多形容敌人及其本性。

残暴:

着重指凶狠、横暴。

多形容敌人的行动及本性。

残酷:

着重指冷酷无情。

多形容敌人的行为。

有时形容生活、环境、斗争、战争、战斗等,这时着重指环境恶劣、无情。

残忍:

着重指心肠狠毒、忍心。

多形容敌人的本性及行为。

25、抱怨:

因不满而责怪别人。

抱怨责怪的程度较重。

用于人时少用于自己对自己。

埋(mn)怨:

责怪的程度较轻。

除用于人外,可用于事物。

26、悲哀:

伤心,难过。

“悲哀”、“悲伤”、“悲痛”常通用。

悲哀:

侧重于内心的哀愁。

悲伤:

侧重于心情不好受,产生伤感。

悲痛:

侧重于表示悲伤而痛苦,有时比“悲哀”程度重,可以说“悲痛欲绝”。

沉痛:

侧重于表示深沉的悲痛。

有时还有“深刻,严重”的意思,如“沉痛的教训。

悲恸:

侧重于极度的悲哀,兼指痛哭,一般用于书面语。

27、卑鄙:

都是言行恶劣,不道德。

卑鄙比“卑劣”的程度轻,如卑鄙无耻。

卑劣:

卑劣比“卑鄙”程度重,即卑鄙而恶劣。

28、奔波:

都有不辞辛苦地到处急忙活动之意。

奔波:

指忙忙碌碌地奔走,历尽波折。

奔忙:

指奔走繁忙、操劳,也用于交通方面。

奔走:

本指急走、快跑,后来多用于传告消息,常说成“奔走相告”。

29、本来:

同为副词。

拿先前的情况和现实的情况对比,表示语气的前后转变。

本来更着重于强调原先的情况,多用于上半句,下半句有时有“可是”、“但是”与之呼应。

原来:

更多的是强调对先前的真实情况有所发现或醒悟,多用于下半句,它时常是用真实情况对上半句加以说明或解释。

30、本义:

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

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31、本领:

同为名词。

从事某种活动的技术、能力。

经常换用,如“烧火煮饭的这点本领(本事)还有”。

本领:

有时指需要经过特别学习才能掌握的、较高的、较难的或较复杂的技能。

这时具有庄重色彩,多用于书面语体。

本事:

指技能、能力。

多用于口头语体。

32、本质:

最主要的性质。

本质:

指事物或人的根本的、本来的属性。

实质:

指实在的、内在的或实际的属性,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对举。

一般用于抽象事物。

33、鄙薄:

同为动词。

轻视,看不起。

鄙薄:

指以为轻薄、微不足道、看不起、嫌恶。

鄙夷:

指以为平庸或浅陋,傲慢、轻蔑地看待,不屑一顾。

34、鄙弃:

毫不可惜地舍弃。

鄙弃:

指因看不起而抛弃。

唾弃:

指象吐唾沫一样,毫不可惜地舍弃。

厌弃:

指厌恶、嫌弃。

35、鄙视:

看不起。

鄙视为鄙贱、低劣。

藐视:

(也写作“渺视”)指视为藐小。

蔑视:

指用轻蔑的态度小看,根本不放在眼里。

轻视:

看不起,与“重视”相对。

语义较轻。

36、比赛:

互相比上下,比高低,比胜负的活动。

比赛常用于文艺、体育、娱乐等方面。

可以带宾语。

竞赛:

指竞争,力争优胜。

常用于生产劳动、经济建设、军事等方面。

不能带宾语。

37、必须:

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作状语,后面可以跟上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也可以作于主语前面。

必需:

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38、庇护:

偏向,掩护。

庇护指包庇,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掩护。

语义较重。

袒护:

指偏袒、偏向,是出于私心或偏爱而无原则地保护、支持一方面。

39、毕竟:

到底,说明事物的终究。

用于非疑问句,表示强调或肯定。

毕竟:

只用于非疑问句,表示强调或肯定语气。

究竟:

用处较广,既可用于非疑问句。

表示强调或肯定,这种句子里用“毕竟”居多,用“究竟”较少;

表示追查和推求,又经常用于疑问句,表示追究。

另外还可作名词。

如“为了早知道个究竟,我们特地去调查。

40、辩白:

用语言分辨正误、真伪或是非等。

辩白(也写作“辨白”)在被误解或被指责等情况下分辨,使事实得以澄清。

辩护:

以申辩来保护、维护其言行。

辩解:

指分辩解释。

41、辩论:

双方持有不同意见,各说各理,力争说服对方。

如“太阳离我们最近的时刻,是早晚还是中午,对这个问题两个孩子正在辩论(争辩、争论或争执。

)辩论:

郑重分辩是非、真伪等,更注重摆事实、讲道理。

争论:

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争辩:

兼指争论、辨论。

还用以指辩解。

争执:

比“争论”更强调各执一端,着重于互不相让。

一般不带宾语。

42、辨正:

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

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

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43、辨别:

分析比较,使易混的事物区别开来。

辨别指分辨、区别。

鉴别:

指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45、遍及:

普遍到达。

遍及:

指普遍到各处,后面常带地点宾语。

普及:

多指普遍推广,或使大众化,跟“提高”相对。

可以带地点宾语(动宾之间常有“到”字)、事物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作主语、宾语及定语。

46、摈弃:

丢掉不要。

摈弃:

指很坚决地排除、扔掉,语义较重。

对象以抽象的事物居多,如思想、观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等。

一般用于书面语体。

抛弃:

坚决扔掉。

语义较“摈弃”轻。

对象除抽象的事物外,还常是具体事物和人。

放弃:

不要,不再保留。

对象常是抽象事物(如主张、权利、机会等)和具体事物(如阵地、财产等)。

47、补偿:

补上不足。

宾语可以是“损失、不足”等。

补偿指抵偿。

是用价值或作用相当的东西抵偿损耗。

补充:

指增补一部分,使充实。

或补不足或补损失,或在主要部分之外再追加一些,使更完备。

弥补:

指填满、填足、填补空缺。

除了“损失、不足、亏损、缺欠”等词以外,还常跟“缺陷、缺点、弱点、空白、漏洞、过失、罪过、失败”等词搭配。

48、不但:

同为连词。

不光、不仅。

用在递进结构的前一个部分里;

后一个部分里通常有连词“而且”、“并且”、“反而”,副词“也”、“还”、或“连”等相呼应。

不但:

通用于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

不单:

另外还有“不止”的意义,如“这不单是我一个人的意见。

”“不但”不能这么用。

49、不管:

都是连词。

用于上一分句,表示任指各种条件;

下一分句常有“都、总、全、就、也”等词与之呼应,表示结果不变,常通用,如“不管(不论、不管)大小,都要。

”不管,用于口头语体居多。

最适宜跟它搭配的是口语,后面不能用“如何、何、是否、与否”等文言成分,后面可跟上“名词A+不+名词A”“形容词A+(还是)+不+形容词A”,表示强调排除条件,“不论”、“无论”一般不能这么用。

不论:

口头语体,书面语体都常用。

“不论”和“无论”后面可以跟上“形容词A+还是+不+形容词A”,“还是”可换成“跟”、“与”。

无论:

用于书面语体居多。

它跟“如何”组成常见格式“~如何”。

50、不免:

同由于某原因而导致不如意的结果。

常换用,如“脱离实际,难免(不免)要犯错误”。

不免:

指免不了。

后面只跟肯定形式。

副词,一般作状语。

难免:

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意思未变。

形容词,除作状语以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

未免:

指人对过分的事情不以为然,委婉地给以否定的评价。

如“这样说未免太简单了”。

51、部署:

指安排人力、任务、活动、事情等。

部署:

一般指有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

布置:

多指具体安排、配置。

布置还指在某个场所摆设、陈列东西。

52、哺养:

喂养,使长大。

抚养:

抚育、照料并教养。

53、不力:

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

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54、不至(不至于):

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

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不止:

表示数量范围超出“不只”;

常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C

55、才干:

着重指办事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常用于比较重要的实践活动方面。

如领导、指挥、组织等。

才华:

着重指表现于外的才智和能力。

常说“才华横溢”。

多用于科学文化、艺术方面。

才能:

着重指能力,除了用于比较重要的实践活动方面,还可以用于思维活动方面。

才智:

着重指智慧。

常说“聪明才智”。

多用于思维活动方面。

56、采纳:

着重于“纳”。

采用接受意见。

对象较窄,常见的只是某些抽象的事物。

如意见、建议、要求等。

采取:

着重在“取”。

选取。

对象较广,可以是许多抽象事物,如方针、政策、策略、战略、原则、态度、立场、措施等。

采用:

着重在“用”。

使用。

对象很广,可以是一些抽象事物,如技术、经验等;

也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工具、药物、稿件等。

57、参加:

置身某种组织或集体活动中去。

参加是泛指。

使用范围很广,它的宾语常见的有两类①表示某种组织、集团等的词,如“党团、队伍、协会”等;

②表示集体活动的词,如“工作、领导、组织、讨论、革命、劳动、建设、典礼”等。

参与:

(也写作“参预”)专指参加并一起活动。

使用范围较窄,它的宾语常见的只是某些表示集体活动的词。

如“工作、领导、运动、谈话”等,而不能是“革命、劳动”等。

常用于书面语体,常说“~其事”、“~其间”。

58、仓促:

同为形容词。

做事急急忙忙,时间不充足。

仓促(也写作“仓卒”或“仓猝”)多着重指时间不充足。

可以形容时间,也可以形容行动。

匆匆:

多指急速草率。

一般形容行动,如“来去~”、“行色~”。

匆促:

(也写作“匆卒”或“匆猝”)常兼指行动急急忙忙和时间不充足。

匆忙:

着重指急急忙忙,一般只形容行动,可以说成“匆匆忙忙”。

59、草率:

形容做事的态度缺乏思考,粗心大意。

草率:

着重指在过短的时间里草草地了事,不细致、粗枝大叶。

可以说“~从事”。

轻率:

着重指不慎重,随随便便。

常形容说话、行动、对人的态度。

60、策动:

秘密地设法教人进行某种活动。

常跟“政变、战争、侵略”等词搭配,带贬义。

有时跟“革命”等词搭配,不带贬义。

策动:

着重于鼓动,让别人行动起来。

策划:

着重于出谋划策,因此可以说“~于密室”。

还可以跟“方案、阴谋、事件”等词搭配。

61、曾经:

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以前。

曾经指事情在过去或从前的一段时间发生过,不仅结束了,而且离现在有相当长的一段间隔(现在可能有新的情况)。

它多跟“过”搭配。

已经:

指事情在此以前的时间发生了,但是不一定结束,离现在也不一定有一段间隔。

它多半跟“了”搭配。

62、差别:

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

常换用,如“天上和地下是有差别(分别或区别)的”。

差别着重指彼此间相差的部分。

常说“缩小三大差别”“消灭城乡差别”等,而“分别”则不能这么用。

区别:

指彼此间可区分的部分。

它的前面比“差别”、“分别”更常带“根本、原则、本质、明显”等词。

它作动词时,跟“分别”同义。

分别:

指明显的不同,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

它作副词时表示:

①分头、各自,如“分别讨论”、“分别举行”、“分别执行”等。

②不同地,如“分别对待”、“分别处理”,而“差别”没有这种用法(“区别”有时可以说“区别对待”)。

63、刹那:

极短的时间。

常作状语。

后面可以跟上“间”,说成“刹那间”。

刹那是外来词。

所指的时间,比“顷刻”等都短。

不限于作状语。

常说成“一刹那”或“一刹那间”、有时也说成“刹时”或“刹时间”。

顷刻:

伸缩性稍大,有时可以指不长的时间,相当于口语里的“一会儿”。

一般只作状语。

不能说“一顷刻”。

霎时:

泛指极短的时间,。

不如“顷刻”伸缩性大。

多说成“~间”。

瞬息:

意义较具体,带形象色彩,指象一眨眼一呼吸那样短的时间。

常说“~万变”。

“瞬息”也可以说成“瞬间”、“一瞬”、“转瞬”。

64、诧异:

对不寻常的、意外的见闻感到很奇怪。

诧异:

常用于书面语体。

惊讶:

常用于口头语体。

惊诧:

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

但是程度比“诧异”等词都重。

惊奇:

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都常用。

比其余的几个词更强调“奇”字,更突出奇怪的意思。

惊异:

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但是比其余的几个词更强调“异”字,觉得异乎寻常。

程度比“惊奇”重。

65、场合:

人们活动的处所或地点。

有时可换用,如“在公共场合(场所)要遵守秩序”。

场合,只指人们在一定情况下活动的处所。

常说“公开场合”、“正式场合”、“外交场合”等。

场所:

只指具体的处所或地点,也可以是人们活动的,也可以不是人们活动的。

66、朝:

表示由一点到另一点的运动方向,常通用,如“朝(往或向)东走”。

它们的介词结构能作状语。

朝,除了表示由一点到另一点的运动方向之外,还能表示本身位置不动而面向某方。

如“朝他说”。

后面可以跟上“着”,如“朝着东走”,而“往”不能这么用,“向”则能够。

往:

不能表示本身位置不动而面向某方。

如一般不说“~他说”。

它的介词结构除了能作状语、定语、还能作某些动词的补语,如“飞~南方”、“开~前线”。

向:

意义同“朝”,但在“向雷锋同志学习”这类说法里,一般不用“朝”。

它的介词结构的用途比“往”更广一些,除了作状语、定语之外,还能作很多动词的补语:

不仅能说“飞~南方”、“开~前线”,也能说“走~前方”、“走~前线”、转~我”等。

67、苍茫:

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

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68、长年:

一年到头,整年。

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

1、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2、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不过半200斤”。

69、常常:

屡次发生地,反复进行地。

常常,多半是强调次数多。

时常:

不象“常常”那样强调次数多,指有一些时候常发生。

经常:

有时指“常常”、“时常”,因此用“常常”、“时常”的地方,多可以换用“经常”;

有时还指接连地、有规律地,强调一贯性,常说“经常不断”;

还可作形容词:

日常地、非临时性的,如“经常的工作”、“经常费用”等。

70、场合:

有时可以换用,如“公共场合(场所)”。

如“公开场合”,“正式场合”等。

只指具体的处所或地点,它可以是人们活动的,如“公园是人们游玩的场所”;

也可以不是人们活动的,如“森林是野兽出没的场所”。

71、陈规:

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

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72、撤消:

废除、去掉某种组织等。

撤消,有时写作“撤销”,多指用命令撤掉;

有时表示正撤回、取消。

对象常是机构、单位、职务、决议、命令、处分、制度、意见等。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极少的情况下也可例外,如“他撤消了自己的意见”。

取缔:

是强行除掉,用权力、法令禁止和限制。

一般用于政府对不合法的言论、活动、书刊等。

取消:

泛指废除、去掉,不一定是通过命令,也不一定是强制的,也不限于上级对下级。

色彩不如“撤消”郑重,多用于一般场合,对象较广,可以是办法、建议、资格、权力、限制等。

73、陈列:

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陈列,着重指一定条理排列、展出,供人参观。

对象常是模型、纪念品、文物、展览品等。

带有郑重色彩。

陈设:

着重指按一定审美观点摆设、布置、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