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朝王国》看骑士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904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天朝王国》看骑士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天朝王国》看骑士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天朝王国》看骑士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天朝王国》看骑士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天朝王国》看骑士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从《天朝王国》看骑士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从《天朝王国》看骑士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从《天朝王国》看骑士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天朝王国》看骑士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

《从《天朝王国》看骑士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天朝王国》看骑士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天朝王国》看骑士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

alsobecameapretenseofgenocidesandwars.Balianshowedthattherealknightspiritisactuallyderivedfromthebelieveofrighteousness,peaceandthefightforthepeople.Thatfaithisfargreaterthananykindofreligion.Knightlovestruggledbetweentheromanticandloyal.KnightlovecreatedaprecedentfortheWesttorespectandprotectwomen,whichcontributedtotheformationofthegoodsociety."

KingdomofHeaven"

combinedknightlovewithloyaltywhichgivesknightloveadeeperlevelofmoralconnotation.

KEYWORDS“KingdomofHeaven”;

Chivalry;

Knight'

sculture;

slove;

Christianity

目录

1.前言1

1.1骑士制度与《天朝王国》简介1

1.2国内外研究综述2

1.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

2.骑士的组织与生活状况3

3.“神的旨意”——骑士与基督教5

4.骑士爱情观及价值内涵7

5.结论8

参考文献9

.前言

中世纪西欧的骑士制度,是指中世纪西欧骑士阶层所特有的组织制度、法律规范、道德准则及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的总称。

因而,骑士制度既是一种制度,又是一种观念。

骑士制度在欧洲中世纪历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可以说,中世纪的欧洲就是骑士时代。

骑士制度是中世纪西欧军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封建制度之花”的骑士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且骑士的精神和文化对从当时的整个统治阶级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骑士精神和文化已经渗入到欧洲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的骨髓,因此研究骑士制度及其精神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骑士文化与精神历来都是欧洲艺术作品的主角,从中世纪起就有专门描写歌颂骑士传奇经历与高尚精神的文学作品,真实的历史或者传说的故事为这些骑士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而这些艺术作品更是向人们展现了这个特殊阶层的生活面貌,将骑士文化和骑士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比较著名的如5世纪的亚瑟王和12世纪的狮心王理查,文学作品的渲染,使这些或传说或真实的骑士的形象更加鲜明,他们的故事被传颂千年,他们的骑士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而进入20世纪,电影技术的发明,使人们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多了一条途径,而相比于文字,电影无疑更生动活泼,骑士这个欧洲中世纪封建文明的结晶被搬上荧屏就最自然不过了。

近年来很多欧洲电影都以骑士作为创作点,许多作品如《亚瑟王》《天国王朝》《堂吉诃德》等,都是因为骑士题材而获得了成功。

可以说,骑士制度在影视创作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反映了人们对于骑士文化的重视,也反映了历史传统的强烈的影响力。

《天国王朝》是这些作品中最能表现出骑士制度与文化的一个,它讲述是的十二世纪的法国,青年铁匠贝里昂在素未谋面的父亲的引导下,因缘际会加入十字军东征的队伍,前进耶路撒冷。

骁勇善战加上品格高尚,贝里昂几经征战成为赫赫有名的武士,不但深受耶路撒冷国王赏识,美丽的公主西贝拉也对他芳心暗许。

然而随着战役的增加,带来的是无尽的杀戮和掠夺,贝里昂终于体会到父亲训言中和平的真义与生命的真爱。

贝里昂的抉择挑战了自己的生命,也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在危机之时,贝里昂挺身而出,誓死捍卫了自己心中的“天国王朝”。

透过这部电影展现了一些当时的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风貌。

在西方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领域里,对于骑士制度的评价一直是颇有争议的。

一些学者代表了对骑士制度持肯定态度的一方。

培特在其著作《骑士制度的精神及影响》认为,骑士制度中体现了人性中所有高尚、典雅及道德的发展。

詹姆斯在《骑士制度史》中认为,骑士制度是人类自己所设计的最辉煌的制度,它留下来的是一个充满高尚情感和丰富原则的宝藏。

然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

T.H.布克在《文化史》中指出骑士制度是一种有害的制度。

在败坏士兵们的同时也刺激着僧侣们的异端思想,它使社会遭受了最大的不幸。

《诺曼征服》的作者E.A.福瑞姆认为骑士制度及封建主义,是一种以出于排斥其他阶层的利益而设计的纯粹的个人义务代替了一个诚实者和一个好公民的更为朴实的职责。

约翰.理查德.格林在《英国人民简史》中认为骑士制度在所有深刻、真实的高尚消失之前,把对于高尚的情操、英雄主义、爱情及典雅这一切的美丽概念,让位给最下流的放荡、最狭隘的等级思想及一种对人类苦难的残酷的冷漠。

多来国内有些学者开始关注和讨论骑士制度及其文化意义,其中比较主要的有:

1982年第6期《黑龙江大学学报》上刊载韩瑞常先生的《论西欧骑士制度》是国内较早对西欧中世纪骑士制度进行研究的文章,该文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对骑士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必然性、性质及历史作用进行了分析。

彭小瑜先生所著《中古西欧骑士文学和教会法里的爱情婚姻观》一文,对照骑士文学里所包含的爱情婚姻观与当时的教会婚姻法说明,教会法对个人情感的重视和支持要更全面、更彻底一些。

陈丽(2008)硕士论文《西欧中世纪骑士典雅爱情观浅析》,他认为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有着典雅爱情观,一方面是它提倡爱情至上和婚外恋,这使它与西方传统的婚姻爱情观念相比表现出强烈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是它赋予爱情更深层次的内涵,体现了人类对纯洁、浪漫、典雅的爱情永不停息的渴望与追求,既有政治、经济、宗教方面的原因,又有本土文化、外来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

罗辉(2001)硕士论文《论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方式》介绍和论述了骑士制度有关内容,包括骑士精神、骑士的册封仪式、比武大会、骑士的教育与训练以及骑士的爱,骑士的基督教化的生活特征。

分析骑士身份到达顶峰后,暴露出衰落的迹象,以及最终的骑士制度衰落。

此外其他单篇的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

目前有关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骑士文化的发展流变上,或是分析骑士制度的生成,或是关注骑士制度的文化内涵,或从它对历史产生的意义入手。

研究者们已经关注到骑士制度所包含的文化阐释的空间。

目前有关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骑士制度的历史范畴的讨论和研究上,都是从一些史料性的研究出发,注重从那个时代的遗留物和当今社会存在的风俗面貌上展开讨论,这些研究还缺乏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分析,往往忽略一些当今影视视觉效果的营造;

同时,当前的研究很少中世纪题材的影视中的骑士文化进行分析,这构成了我们研究骑士文化地重要一维坐标。

影视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是对骑士文化的一种还原,那么影视中是如何构建骑士精神的,与传统的骑士制度又相去多远,本研究以好莱坞巨作《天国王朝》为考察对象,结合历史上的骑士文化和骑士制度,分析骑士的精神与信念,总结骑士制度下的骑士在精神和信念上的矛盾和挣扎。

2.骑士的组织与生活状况

欧洲中世纪的历史长达千年之久,虽然这个时期普遍被描述为黑暗的、落后的、停滞的时期,但显然这是带有很大偏见的,这个时期对历史贡献远远被低估了。

骑士这个中世纪的主题当然也并非一直不变的,在这千年之中骑士的组织及生活状况也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天国王朝》的历史时期是11世纪,这属于中世纪中期,这个时代的骑士有其自己的特点。

此时的骑士大部分仍然是乡村绅士,在许多方面骑士与农民的利益一致,他们都是城堡主的附庸,二者关系密切,但骑士不时也脱离农业生产,充当城堡主的护卫,参加领主的集会、朝圣,在领主巡游时充当随从,最重要的当然莫过于打仗。

1050年后,骑士身分开始由父传子,骑士也由一个开放的阶层变成一个世袭阶层,它只局限于已有的家族,不再吸收新成员,这样骑士就成了按出身确定资格的阶层,农民与商人,不论多么富有,都不能进入。

《天国王朝》影片开头部分的一段场景把这种骑士的生活方式高度概括。

巴里安未曾谋面的父亲格菲尔•伊贝兰男爵率领一群骑士来到巴里安的铁匠铺为马匹喂食、订掌,伊贝兰其实就是一个城堡主,在耶路撒冷有自己的庄产。

其中一个骑士问巴里安是否打过仗,巴里安说他当过机械骑兵,为一位男爵对抗另一位男爵,显示出他有过骑士的经历,因此得到他父亲的重视,其父死后将男爵位置传给他,他成了骑士首领,这种世袭传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骑士身份的光荣性。

骑士的本质是骑兵战士,骑兵的生活主要是军事生活。

《天国王朝》大的历史背景是十字军东征,保卫圣城耶路撒冷,对抗穆斯林领袖萨拉丁。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和平思想在西方教会中仍然很强大,但蛮族潮水般的涌入,外族大规模的入侵导致和平思想走向了反面,维金人、匈牙利人、穆斯林分别从北、东、南、西向拜占庭帝国发起进攻。

教会开始倾向于好战11世纪末东征的发起将忏悔书中的和平思想完全颠倒过来,乌尔班在克莱门许诺:

在这场解放圣地的战争中讨伐和屠杀不但不会遭到上帝的惩罚,反而会得到上帝的拯救。

因此影片中的骑士在作战之前都会大喊:

“神的旨意”。

骑士的军事作战名义上是为神作战,浓厚的宗教性,这是骑士军事生活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

军事技术与手段方面,东征的十字军以围城战为主,一般步兵在前,骑士在后,在围城战中,为达到目的,十字军使用云梯、封锁、断粮、地雷、火炮、弩箭等各种手段,在影片中攻守双方正好相反,十字军骑士守城,穆斯林军队攻城,但是却比较真实的再现了中世纪骑士攻守战的场景。

骑士在作战生活中面临者恶劣的生活环境,时刻准备着露宿野外。

在耶路撒冷,攻守战中水源是战斗的关键,耶路撒冷新王盖尔率军攻打萨拉丁就因为水源不足而惨败。

骑士作战的残忍也是骇人听闻,对此许多文献都有记载,他们残害斯拉夫囚犯,肢解人的肢体寻找被吞下去的金块,甚至把人头作为投石器,尽管有人为他们的行为辩护,但其野蛮性、残忍性是无可辩驳的,十字军士气高昂,每次出战都高兴地唱着战歌,他们视战场为竞技场,好像战争的目的不是为生死,只为娱乐,他们不畏惧作战,渴望作战。

骑士作战的野蛮性与勇敢精神是交织在一起的。

3.“神的旨意”——骑士与基督教

《天国王朝》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宗教文化冲突,它所表现的骑士与基督教的关系却是一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的复杂的或许更真实的。

巴里安本意并非加入骑士团,他妻子因为儿子的死亡而自杀,自杀者在基督教的教义被认定不会进入天堂,因此巴里安非常苦闷,而他又激愤之下杀死的贪婪无耻的传教士,被逼无奈为了为妻子和自己向上帝忏悔才跟随其父亲来到圣城耶路撒冷。

在巴里安前往圣城的路上,一个教士催眠一般地念唱说,杀死异教徒不是谋杀,而是通往天国之路。

而耶路撒冷骑士团团长盖伊率领骑士团偷袭伊斯兰商队前,也假惺惺的带领众骑士高呼“神的旨意”,无辜生命的鲜血溅满了杀戮者贪婪的嘴脸,就是这样的宗教思想指引着十字军扫荡东方,劫掠财富,以圣经的名义行圣经反对之事。

有着高尚信仰的骑士被打着宗教旗号的教会所利用,他们宣传异教徒侮辱上帝,要为上帝而战,要为信仰而战。

纵观本片按对信仰对基督教态度不同骑士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骑士以耶路撒冷骑士团团长盖伊为代表,他们的本质是贪婪的野心家,他们有着极强的侵略和占有的欲望,宗教只不过是实现自己野心的一个工具,他们以“神的旨意”激起众骑士的战斗杀戮欲望来达到他们的政治野心。

第二类骑士以巴里安的手下的众骑士为代表,他们是人们印象中最典型的骑士形象,对领主忠诚不二,对宗教虔诚信仰,作战中英勇无比,他们的动力来自忠诚和信仰。

第三类骑士则以巴里安和他的父亲伊贝兰男爵为代表,他们有信仰,但这信仰却绝非简单的宗教,他们信仰“天国王朝”——“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仁义之国,一个人间天国,基督教和穆斯林和平共处,撒拉丁与我们的国王互不侵犯。

”伊贝兰男爵在临死之前教育巴里安要“捍卫国王,如果国王不在了,就捍卫人民。

这里的人民并不只是基督教徒,而是包括各种信仰在内的爱好和平的人们。

影片中不同人物追逐着各自的目的和利益,骑士巴利安却坚信着他最纯粹的理想。

拒绝了国王托付给他的倾国之权,不仅因为接受权力就意味着要杀掉盖伊并清洗其势力范围,更因为“君命或不可违,但人不可不问一己之良心”。

“无愧于心”,这个“心”就是他的信仰,正是他完美主义骑士精神的体现,他对战乱不断的宗教圣地耶路撒冷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理想:

“耶路撒冷必须是一个仁义的国度,否则一无是处”;

他对神的理解也超过了世俗的宗教,当他要烧掉战死者的尸体以防瘟疫时,主教说这会触犯上帝,巴里安坚定的说“上帝不会怪罪的,如果怪罪,那就不是上帝,我们也无需顾虑”;

在伊贝兰封地巴里安几乎把他的理想变为现实当他带着淡然的微笑接受贫瘠的封地时,,天堂的国度,已在他心中生根。

他和当地百姓一起努力,打井,砌石,挖渠,当沟渠贯通之时,汨汨水流汇成小溪,热闹的劳动场景,轻快漂流的小纸船与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圣城”身份带来的不应是纷争和杀戮,而是和平安详的生活,不同民族的人们居住在一起,各种宗教和睦相处,才是心中的天国,真正的天国。

骑士这个阶层最大的特点就是信仰和忠诚,但是对宗教的狂热甚至借“神的旨意”去疯狂杀戮信仰不同的人根本不是真正的骑士精神。

在巴里安身上我们看到了真正的骑士精神,他勇敢、忠诚,而这些都源自他那高于世俗宗教的伟大信仰:

为民而战、仁义、和平。

4.骑士爱情观及价值内涵

骑士作为中世纪的战斗者,他们身上它具有反抗封建政治婚姻的思想倾向,不接受来自外在的婚姻强加,是人类情感史上的一次伟大进步。

骑士爱情表现出对女性的崇拜,将女性神圣化,开创了西方尊重和保护女性的先河,有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同时骑士还拓展了某些爱情的新特质结合了忠诚精神的美好品质,赋予了爱情更深层次的道德内涵。

自古以来西方社会对女性的态度呈现出一种矛盾的态势。

一方面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明显,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很低,没有选举权没有继承权,完全是男性社会的附庸。

在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女性的崇拜,将女性神圣化,然而这种神圣化主要体现在神话和宗教中,比如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美貌女神维纳斯等,基督教中的圣母玛利亚也是人们对女性崇拜的一个对象。

骑士爱情将这种对女性的崇拜从神话宗教中搬到了现实社会,女性在骑士爱情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骑士以能为心爱的女人效忠而感到无尚荣耀。

这无疑开创了西方社会尊重和保护女性的先河,对女性地位的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骑士爱情主要内容是骑士与贵妇人的婚外之恋,骑士的地位明显低于贵妇人,其中不仅社会地位低,而且在观念中骑士也自认卑微,骑士不仅甘愿放下男人的高傲侍奉贵夫人,并且发誓效忠她们,表达对贵妇人的爱情﹑赢得贵夫人的芳心而降龙伏虎,除妖驱魔。

甘愿冒着各种危险甚至是死亡的危险进行战斗,这里表现出了对贵夫人的极度的忠诚。

《天国王朝》中也没有逃脱这种骑士与贵妇人婚外之恋的俗套,巴里安是一个打铁匠出身的骑士,虽然当上了伊贝兰男爵,但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没有获得过什么战功,男爵头衔也是无功受禄继承而来。

而西比拉公主是耶路撒冷王的妹妹、未来的王后。

而在这种地位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他们依然一见钟情。

巴里安和西比拉之恋是一种纯洁的爱情,它反抗了封建政治婚姻。

电影中巴里安和西比拉之恋与西比拉和盖伊的形式上的政治婚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骑士团团长盖伊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而与西比拉形成了形式上的夫妻关系,没有一点的爱情。

而巴里安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而拒绝了耶路撒冷王让他通过与西比拉联姻来对抗盖伊,这更加反衬了他们之间爱情的纯洁性,进一步借骑士爱情来反对封建政治联姻,同时也表现出来了巴里安对西比拉公主的尊敬,他不希望公主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天国王朝》中除了描写巴里安与西比拉公主的爱情之外,巴里安对他妻子的忠诚也应该是骑士爱情的范畴,虽然他的妻子只在剧中露过一面,但是他妻子的死亡及对妻子的爱却是巴里安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键因素。

巴里安本想守候其妻子的亡灵在小村庄里打铁一生,但是他无意发现妻子的十字架被贪婪的传教士偷走,而且尸体头被砍下,因此受到诅咒永远进不了天堂,对妻子的爱与忠诚,使他激愤之下杀死传教士,并跟随父亲远赴圣城耶路撒冷为妻子忏悔。

这种对爱情婚姻的忠诚与骑士对贵妇人的忠诚还有所不同,它赋予了爱情更深层的道德内涵,这种道德内涵会比骑士与贵妇人的英雄美人的爱情传奇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5.结论

(1)骑士制度是欧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影响已经渗入到欧洲文化传统及民族性格的骨髓。

《天国王朝》这部反映12世纪欧洲骑士战争的巨作向我们再现了骑士制度,骑士的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影响了骑士文化与精神的形成

(2)基督教对骑士有着很深的影响,骑士一般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们是奉“神的旨意”在作战在打造培育骑士自我英勇的精神品质上,基督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中世纪骑士享有很浓厚的宗教情感,往往把战争的胜负归之于上帝的倾向,为此,他们竭力通过各种方式祈求上帝的帮助以求克制内心的恐惧,展现和培育自我的英勇,赢得战争的胜利。

然而在《天国王朝》中却向我们展现了更为复杂的骑士与基督教的关系。

在非常多的情况下“神的旨意”只不过是个幌子,在宗教的外衣下,很多的骑士大肆杀戮,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种宗教信仰走向了一个邪恶的极端。

通过主人公巴里安我们看到到了勇敢忠诚的真正骑士精神其实是源于为民而战、仁义、和平这些高于世俗宗教的伟大信仰。

(3)骑士爱情具有反抗封建政治婚姻的思想倾向,不接受来自外在的婚姻强加,是人类情感史上的一次伟大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海宏:

《欧陆烽烟:

五百年欧洲陆军战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100页。

[2]小阿瑟·

戈尔德施密特:

《中东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60页。

[3]韩瑞常:

《论西欧骑士制度》,黑龙江大学学报,1982年版第6期。

[4]彭小瑜:

《中古西欧骑士文学和教会法里的爱情婚姻观》,《北大史学》,1999年版第6期。

[5] 

莫尔顿·

亨特.:

《情爱自然史》,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6]埃德加·

普利斯蒂奇.:

《骑士制度》,纽约出版社,1974年版,第142页。

[7]彭树智:

《阿拉伯国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陈文海:

《东方的诱惑》,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9]J.F.C.富勒:

《西洋世界军事史》,桂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吴岳添:

《十字军东征:

以耶路撒冷之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998年版。

[11]张春林:

《通往东方之路》,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侯树栋:

《骑士时代:

中世纪的欧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13]倪世光:

《西欧中世纪骑十的生活》,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董进泉:

《西方文化与宗教裁判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5]朱伟奇:

《中世纪骑十精神》,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施诚:

《论中古西欧“上帝的和平”运动》,《历史研究》,2001年版第1期

[17]刘启戈:

《中世纪中期的西欧》,三联书店,1957年版。

[18]陈志强:

《拜占廷帝国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9]冯棠:

《十字军东征》,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0]FrancesGies:

Theknightinhisrory,HarPer&RowPublishersInc,1984

[21]陈曦文著,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社会,中国青年出版社

[22]郭玉生.《论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化的美学精神—以骑士文学为中心》[J].外语学刊,2006(3).

[23]]贺璋瑢.《西欧中世纪的女性观浅探》[J].学术研究,2004(9).

[24]牟正秋.《西欧中世纪文学中的爱情》[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