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117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精品文档26页Word下载.docx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而言;

现代混凝土是由水泥。

砂。

石。

水。

混凝土外加剂,矿物掺合料。

按照一定比例拌合而组成。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水泥。

矿物掺合料和水起胶凝作用,砂,石骨料起骨架作用,外加剂起改善性能作用。

胶凝材料将骨料牢固地念结成整体,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硬化。

具有强度的人造石材。

2.混凝土各做分的定义及解释

(1)水泥。

水泥是由石灰质原料。

粘土质原料与少量校正原料经破碎后,按一定比例配合。

磨细,调配成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生料。

精短烧成熟料加适量石膏,混合材料共同磨西成粉末状材料。

加入适量水后,可称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

石等材料牢固的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有三个系列,即硅酸盐水泥系列(又称通用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系列和硫铝酸盐水泥系列(又称特种水泥)。

配制混凝土一般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

通用硅酸盐水泥是使用最广、用量最大的水泥系列。

通用硅酸盐水泥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

(1)P.I:

I型硅酸盐水泥;

(2)P.II:

II型硅酸盐水泥;

(3)P.O型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4)P.S.A型水泥;

(5)P.S.B型水泥;

(6)P.F: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7)P.P: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8)P.C:

复合硅酸盐水泥。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

原则上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高标号的水泥;

配置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低标号水泥。

一般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为宜,对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可取0.9——1.5倍。

矿物掺合料是以硅、铝、钙等一种或多种氧化物为主要成分,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新拌或硬化后混凝土和砂浆性能的粉状材料,是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灰、沸石粉的总称。

矿物掺合料已用于各类预拌混凝土,现场预拌混凝土、预制构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地下混凝土、水工混凝土、压浆混凝土、轴压混凝土,砂浆中也常应用。

粉煤灰是从电厂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

矿渣粉是从炼铁高炉中排出的,以硅酸盐和铝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水淬冷却成粒化矿渣经磨细所得的粉状材料,磨细时可添加适量石膏及水泥助磨剂。

硅粉是在冶炼铁合金或工业硅时通过烟道排出的粉尘经收集得到的以无定形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粉状材料。

沸石粉是将天然斜发沸石岩磨细而得的粉状材料。

复合矿物掺合料是将上述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复合后的粉状材料。

2.混凝土组成中砂、石各占约2/3体积,因此合理地选用砂、石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

砂、石含泥量与泥块含量对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有较大影响,使用时应特别注意,砂、石含泥量过大应清洗,或另选其他砂石。

混凝土用石包括碎石、碎卵石、卵石。

碎石表面粗糙有棱角,提高了骨料与水泥砂浆之间的粘结力,但碎石用水量比卵石高。

骨料的强度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一般骨料强度越高,所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在低水灰比和高强混凝土时特别明显。

当骨料级配良好,砂率适当时,由于组成了坚实的骨架,有利于混凝土浇筑及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石子的级配分为连续级配和单粒级两种,其中单粒级不宜单独使用,可与连续级配混合使用,以改善其级配或配成较大粒度的连续级配。

3砂分为人工砂和天然砂两种,天然砂即河砂、海砂、细砂、山砂及特西砂,人工砂指开采石矿和块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尾矿或石屑,再经过冲洗,筛分等处理后制成的砂,故又称机制砂。

人工砂的粒型比天然砂多棱角,有利于混凝土内相互间粘结力。

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表示,分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特细砂(1.5--0.7)。

配制混凝土宜用中砂或中、粗砂相混得砂,以2.7--3.4为宜。

泵送混凝土应用中砂,或掺少量细砂。

4.混凝土用水的基本要求是:

不能含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

无损于混凝土强度发展及耐久性;

不能加快钢筋锈蚀。

拌制混凝土的水,应为清洁能饮用的河水、井水、自来水、湖水。

其他如工业废水、含矿物质较多的地下水沼泽水、海水及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硫酸盐质量百分数大于1%的水均不可用于拌制混凝土。

5.在混凝土掺入外加剂,可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若选择和使用不当,会造成事故。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外加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外加剂品种的选择:

外加剂品种、品牌很多,效果各异,特别是对于不同种类的水泥效果不同。

在选择外加剂时,应根据工程需要、现场的材料条件,并参考有关资料,通过试验确定。

(2)外加剂掺量的确定:

混凝土外加剂均有适宜掺量,掺量过少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掺量过少,会影响混凝土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

因此应通过试验试配确定最佳掺量。

(3)外加剂的掺量很小,必须保证其分散均匀,液体外加剂可加入水中,一般不宜直接加入搅拌机内。

混凝土性能分为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硬化后的混凝土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主要有

(1)拌合物性能主要为满足施工要求应具有的工作性。

(2)凝结时间(3)泌水率(4)表观密度(5)含气量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版的性能。

流动度大小,直接影响拌合物施工难易及混凝土的质量。

粘聚性是指混凝土各组成材料之间的粘结力,不使混凝土产生分层和离析现象,能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不致产生泌水现象。

6.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型、保水性三者紧密联系,又相互矛盾。

如粘聚型好则保水性良好,流动性偏大则粘聚型和保水性则差。

因此和易性是这三方面性能的统一体。

影响和异性的因素有水泥品种、水泥浆的稠度、骨料形状粒径大小及颗粒级配,混凝土外加剂,环境温湿度,施工时间长短等。

拌合物和易性一般用塌落度和维勃稠度法表示其性能。

硬化混凝土有混凝土有混凝土耐久性及强度。

强度主要是指承受结构荷载的能力,是混凝土的主要技术特性。

混凝土质量检验以抗压强度为准,以抗压强度高低来划分混凝土等级。

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钢筋的粘结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

可以根据看好压强度的大小来估计其他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又与混凝土的其他性能有关系,混凝土的强度越大,其刚性、不透水性、耐久性也越好。

耐久性是经受环境及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包括混凝土收缩、抗渗、抗冻、抗腐蚀、抗碳化、抗碱骨料反应以及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等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

1.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搅拌之前或者搅拌过程中加入的,用以改善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新能的材料。

外加剂掺量不大与水泥质量的5%(特殊情况除外)。

2.混凝土外加剂按功能分为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泵送剂和引气剂;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等。

3.混凝土外加剂标准中定义了27种外加剂:

普通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促凝剂、引气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防水剂、阻锈剂、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速凝剂、泵送剂、保水剂、絮凝剂、增稠剂、减缩剂、保塑剂、磨细矿渣、硅灰、磨细粉煤灰、磨细天然沸石。

普通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塌落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早强剂是指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

缓凝剂是指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促凝剂是指能缩短拌合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引气剂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且能保留在硬化混凝土中的外加剂。

高效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塌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缓凝高效减水剂是指兼有缓凝功能和高效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早强减水剂是指兼有早强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缓凝减水剂是指兼有缓凝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引气减水剂是指兼有引气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防水剂是指能提高水泥砂浆、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外加剂。

阻锈剂是指能抑制或减轻混凝土中钢筋和其他金属预埋件金属锈蚀的外加剂。

加气剂是指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因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体,而使硬化混凝土中有大量均匀分布气孔的外加剂。

膨胀剂是指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因化学作用能使混凝土产生一定体积膨胀的外加剂。

防冻剂是指能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规定时间内达到足够房东强度等级的外加剂。

着色剂是指能制备具有稳定色彩混凝土的外加剂。

速凝剂是只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泵送剂是指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泵送性能的外加剂。

保水剂是指能减少混凝土或砂浆失水的外加剂。

絮凝剂是指在水中施工时,能增加混凝土粘稠性,抗水泥和集料的外加剂。

增稠剂是指能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粘度的外加剂。

减缩剂是指减少混凝土收缩的外加剂。

保塑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减少混凝土塌落度损失的外加剂。

磨细矿渣是指粒状高炉矿渣经干燥、粉磨等工艺达到规定细度的产品。

硅灰是指在冶炼硅铁合金或工业硅时,通过烟道排出的硅蒸汽氧化后,经收尘器收集得到的以无定形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产品。

磨细天然沸石是指以一定品味纯度的天然沸石为原料经粉磨至规定细度的产品。

混凝土外加剂标准中定义了以减水作用为主的外加剂:

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

凝土外加剂中定义的调凝剂有早强剂、缓凝剂、促凝剂、速凝剂。

混凝土外加剂标准中定义的增加含气的外加剂有引气剂、加气剂。

混凝土外加剂中定义的矿物外加剂有磨细矿渣、硅灰、磨细粉煤灰、磨细天然沸石。

影响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外加剂:

膨胀剂、减缩剂。

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

防水剂、阻锈剂、防冻剂、着色剂、保水剂、絮凝剂、保塑剂。

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术语:

外加剂掺量、基准水泥、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受检标养混凝土、受检负温混凝土、基准砂浆、受检砂浆。

外加剂掺量是指外加剂掺量以外加剂占水泥(或胶凝材料)质量的百分数。

基准水泥是指专门用于检测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外加剂。

基准混凝土是指符合相关标准实验条件规定的、未掺外加剂混凝土。

受检混凝土是指符合相关标准实验条件规定的、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

受检标养混凝土是指按照相关标准规定条件配制的掺有防冻剂的标准养护混凝土。

受检负温混凝土是指按照相关标准规定条件配制的掺有防冻剂并按规定条件养护的混基准砂浆是指符合相关标准实验条件规定的、未掺加外加剂的水泥砂浆。

受检砂浆是指符合相关标准实验条件规定的、掺有一定比例外加剂的水泥砂浆。

减水剂是在保持混凝土流动度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混凝土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各龄期强度的材料。

减水率不小于8%为普通减水剂;

减水率不小于14%为高效减水剂。

普通减水剂包括木质素磺酸盐类和糖蜜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有以下几种,萘系减水剂,三聚氰胺树脂高效减水剂。

脂肪族减水剂。

对氨基苯磺酸系高效减水剂,蒽系减水剂。

对氨基苯磺酸系高效减水剂。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我厂生产的外加剂主要有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及其复合系列、等,总计九个系列三十个品种。

萘系减水剂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减水剂。

萘系减水剂具有减水。

早强,高强性能。

萘系减水剂非引气型。

塌落度损失较大。

对氨基苯磺酸系高效减水剂性能介于萘系高效减水剂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之间。

优点塌落度损失较小。

在水胶比小时更为突出、缺点对不同水泥饱和掺量不同。

对掺量敏感。

掺量不够效果差。

掺量过大容易泌水。

使混凝土粘稠性差。

因此常与萘系减水剂符合使用,取长补短,效果很好。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作用机理和高效减水剂不同。

是适应高性能混凝土需要的第三代减水剂。

并且有多种分子结构,满足不同性能混凝土要求。

它特点减水率高,塌落度损失小,混凝土收缩率低,混凝土表面光洁度好。

掺量小。

反应外加剂的基本操作实验:

第一节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

一、操作步骤

1.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湿布抹擦玻璃、截锥园模、搅拌器及搅拌锅,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渍。

将截锥园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并用湿布覆盖待用。

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内,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105g水,搅拌3min。

3.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园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园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到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二、结果表示

表示净浆流动度时,需注明用水量,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标号、名称、型号及生产厂和外加剂掺量。

三、允许差

允许差为5mm

第二节砂浆减水率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外加剂对水泥的分散效果,以水泥砂浆减水率表示其工作性,当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不明显时可用此法。

一、方法提要

先测定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再测定掺外加剂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然后,测定加入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时的砂浆流动度。

以水泥砂浆减水率表示其工作性。

二、仪器

a)胶砂搅拌机:

符合JC/T681的要求;

b)跳桌、截锥园模及模套、圆柱捣棒、卡尺均应符合GB/T2419的规定;

c)抹刀;

d)药物天平:

称量100g,分度值0.1g;

e)台秤:

称量5kg。

三、材料

a)水泥;

b)ISO标准砂:

砂的颗粒级配及湿含量完全符合ISO标准砂的规定,各级配以1350g±

5g量的塑料袋混合包装,但所用塑料袋材料不得影响砂浆工作性试验结果。

c)外加剂。

四、试验步骤

1基准砂浆流动度用水量的测定

1.1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450g,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到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啥子加入,机器转至高速再搅拌30s。

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模刀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

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

各个阶段搅拌时间误差应在±

1s以内。

1.2在拌和砂浆的同时,用湿布模擦跳桌的玻璃台面、捣棒、截锥圆模及模套内壁,并把它们置于玻璃台面中心,盖上湿布,备用。

1.3将拌好的砂浆迅速的分两次装入模内,第一次装入截锥圆模的三分之二处,用抹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划5次,并用捣棒自边缘向中心均匀捣15次,接着装第二层砂浆,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抹刀划10次。

在装胶砂和捣实时,用手将截锥圆模按住,不要使其产生移动。

.1.4捣好后取下模套,用抹刀将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刮去并抹平,随即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提起置于台上,立即开动跳桌,以每秒一次的频率使跳桌连续跳动30次。

1.5跳动完毕用卡尺量出砂浆底部流动直径,取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的平均值为该用水量时的砂浆流动度,用mm表示。

1.6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流动度达到180±

5mm。

当砂浆流动度为180±

5mm时的用水量即为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M0。

2掺外加剂砂浆流动度用水量测定

2.1将水和外加剂加入锅里搅拌均匀,按上述步骤测出掺外加剂砂浆流动度达180±

5mm时的用水量M1。

2.2将外加剂和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M0加入锅里,人工搅拌均匀,再按第一次测定步骤,测定加入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时的砂浆流动度,以mm表示。

五、结果表示

1.砂浆减水率

砂浆减水率(%)按式(8)计算:

式中:

M0——基准砂浆流动度为180±

5mm时的用水量,g;

M1——掺外加剂的砂浆流动度为180±

5mm时的用水量,g。

2.注明所用水泥的标号、名称、型号及生产厂。

3.当仲裁试验时,必须采用基准水泥。

六、允许差

允许差为1.0%;

第三节混凝土坍落度的操作

下面介绍的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测定。

具体步骤如下:

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体内、按落度筒内壁和底板尚应无明水。

底板应放置在坚实的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两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振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

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

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

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

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

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的提起坍落度筒。

坍落度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

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差距。

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

坍落度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

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以记录备查。

5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粘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

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能不好;

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保水性良好。

6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度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如果发现粗骨料在中央集堆或边缘有水泥浆析出,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抗离析性不好,应予以记录。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度扩展度值以毫米为单位表示,测量精确至1mm,结果表达修约至5mm。

在GB8076-2019中,混凝土的坍落度按此测定,此混凝土坍落度值一般控制在70~90mm。

当采用泵送剂测定混凝土坍落度保留值时应分两层装料,每层装入高度为筒高的一半,每层用插捣棒插捣15次,此时混凝土坍落度最初控制在200~220mm之间。

第四节减水率的测定及计算

一、减水率定义

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

坍落度按GB/T50080-2019测定。

二、计算

减水率按式(9)计算:

WR——减水率,用百分数表示(%);

W0——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单位为公斤每立方米(kg/m3);

W1——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单位为公斤每立方米(kg/m3)。

WR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减水率。

若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5%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第五节泌水率的测定及计算

一、泌水率比的定义

1.泌水率

单位质量混凝土泌出水量与其用水量之比。

2.泌水率比

受检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泌水率之比。

二、泌水率的测定和计算

泌水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如下:

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5L的带盖筒(内径为185mm,高200mm),将混凝土拌和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

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

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

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

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

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g,并按式(10)、(11)计算泌水率:

B——泌水率,用百分数表示(%);

VW——泌水总质量,单位为克(g);

W——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单位为克(g);

G——混凝土拌和物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GW——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G1——筒及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G0——筒质量,单位为克(g)。

试验时,从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

若三批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泌水率,如果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