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153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图2尺寸公差概念

2)基本尺寸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计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

3)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4)极限尺寸一个尺寸允许的两个极端,其中最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

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5)尺寸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称为下偏差。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偏差可正可负。

6)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永为正值

例如:

Φ200.5-0.31;

其中Φ20为基本尺寸,0.81为公差。

0.5为上偏差,-0.31为下偏差。

20.5和19.69分别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7)零线

在极限与配合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8)标准公差

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

国家标准中规定,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有20个公差等级。

公差分为CT、IT、JT3个系列标准。

CT系列为铸造公差标准,IT是ISO国际尺寸公差,JT为中国机械部尺寸公差

不同产品不同的公差等级。

等级越高,生产技术要求越高,成本越高。

例如砂型铸造公差等级一般在CT8-CT10,我们公司为精密铸造件,一般用国际标准CT6-CT9。

9)基本偏差在极限与配合制中,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如图3所示。

国家标准中规定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对孔和轴的每一个基本尺寸段规定了28个基本偏差。

图3基本偏差系列图

(2)配合的概念

孔和轴的基本尺寸相同,公差带之间的关系为配合。

这种关系决定配合的松紧程度。

算法:

孔Aab与轴Bcd是指孔和轴公差上下限(a-d)、(b-c)值与0的关系AabBcd

配合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1)间隙配合是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如图4-a所示。

孔Φ20+0.0520与轴Φ20-0.020-0.072

52-(-72)=124μm>

0-(-20)=20μm>

孔最小20;

轴最大19.8,轴进去一定还有间隙

2)过盈配合是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如图4-b所示。

孔Φ20-0.27-0.48与轴Φ200-0.13

-27-(-13)=-14μm<

-48-(0)=-48μm<

孔最大19.73,轴最小19.87,轴进去一定塞得满满的

3)过渡配合是一种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部分相叠,如图4-c所示。

图4配合公差带图

a)间隙配合公差带图b)过盈配合个公差带图c)过渡配合公差带图

(3)基准制

国家标准对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了两种制度,即基孔制与基轴制。

1)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孔制的孔为基准孔,基本偏差代号为H。

一个孔配不同的轴。

2)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的轴为基准轴,基本偏差代号为h。

一个轴配不同的孔。

(4)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中的注法

1)尺寸公差在零件图的注法

在零件图中的标注尺寸公差常用标注极限偏差值,如图5。

图5尺寸公差在零件图中的注法

2)配合在装配图中的注法

在装配图中一般标注线性尺寸的配合代号或分别标出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

①在装配图中标注线性尺寸的配合代号时,可在尺寸线上方用分数的形式标出,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周的公差带代号。

如图6-a所示。

也可将基本尺寸和配合代号标注在尺寸线中断处,如图6-b所示。

或将配合代号写成分子与分母用斜线隔开的形式注在尺寸线上方,如图6-c所示。

图6配合代号在装配图中的注法

a)用分数形式注出b)注在尺寸线中断处c)分子、分母用斜线隔开

2在装配图中标注相配合零件的极限偏差时,一般将孔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轴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注写在尺寸线的下方,如图7-a所示。

也允许基本尺寸只注写一次的标注。

如图7-b所示。

图7极限偏差在装配图中的注法

a)孔和轴尺寸分别注写在尺寸线两边b)基本尺寸注写一次

③一轴(或孔)和几个零件的孔(或轴)相配合且又是引出标注时,为了明确表达所注配合是哪两个零件的关系,可在图中注出装配件的代号,如图8所示。

图8相配合零件的注法

2.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一种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是指零件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如图9所示),评定表面粗糙度参值的大小,直接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疲劳强度,耐磨性,抗腐蚀性,以及密封性。

其误差随机性很强,一般用标准规定的评定参数来检测评定,对光洁度不高的表面,生产中常用粗糙度样板和被检表面进行比较检验,而且具体参数值则需各种仪器测量。

表面粗糙度过去称为表面光洁度。

图9零件加工表面特性

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三个评定表面粗糙度的高度参数: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微观不平度试点高度Rz和轮廓最大高度Ry。

一般常用高度参数Ra,在表面粗糙度代号标注时也可以省略Ra。

如采用其他两项评定参数时,必须注明Rz或Ry。

(2)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其意义

表1表面粗糙度符号

表示用加工面,其Ra值不得大于3.2um,由于推荐优先使用参数Ra,故“Ra”不注出。

这是最常用的符号。

表示用加工面,其Ra值必须在3.2-6.3um之间,一般很少用这样的标注。

一般只规定最大的允许值。

表示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即非加工表面,如铸锻表面等,其Ra值不大于1.6um.

25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Ra值不得大于25

(3)表面粗糙度代[符]号法

1)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应注在图样的轮廓线,尺寸界限或其延长线上,必要时可注在指引线上。

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该表面,如图10所示。

图10表面粗糙度代[符]号注法

2)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代号或符号。

为便于看图,一般标注在有关尺寸附近。

3)当零件的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时,可在图样的右上角统一标注,如图11-a,11-b所示。

图11所有表面粗糙度相同的注法

4)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可以将使用最多的一种符号或代号统一标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

5)对于连续表面或重复要素表面,如图12以及用细实现相连的不连续的统一表面,只需标注一次粗糙度代号。

图12连续表面或重复要素表面的注法

a)连续表面b)重复要素表面

6)在同一表面上如要求不同的粗糙度时,应用细实线画出两个不同要求部分的分界线。

如图13所示

3.形状和位置公差

经过加工的零件表面,不仅有尺寸误差,同时也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这些误差不但降低了零件的精度,同时也会影响使用性能。

因此,国家标准规定了零件表面的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

如表2所示

表2形位公差分类、符号

(2)形位公差的注法

1)框格形位公差的要求在框格中给出,框格由两格或多格组成。

框格中的内容从左到右按下列次序填写:

公差特征符号,公差值,需要时用一个或多个字母表示基准要素或基准体系。

如图15a所示。

对同一个要素有一个以上的公差特征项目要求时,可将一个框格放在另一个框格下面,如图15b所示。

a)b)

图15公差框格

2)被测要素用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

除非另有规定,公差带的宽度方向就是给定的方向,或垂直于被测要素的方向。

当公差涉及轮廓线或表面时,将箭头置于要素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的分开)如图16所示。

图16被测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

当指向实际表面时,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线上,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如图17所示。

当公差涉及轴线,中心平面或由尺寸要素确定的点时,则带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长线重合。

如图18所示。

图18被测要素为轴线、中心平面

3)基准被测要素的位置共差总是对某一基准要素而定的。

基准要素在图样上用符号表示,基准符号为一加粗的短划线并用带圆圈的大写字母与短线相连,基准要素用代号标注时,在框格中一定要写上相同的字母。

如图19所示。

图19基准

当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基准应置于要素的外轮廓上或它的延长线上,基准符号还可以用圆点指向实际表面的参考线上。

如图20所示。

图20基准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则基准符号中的细实线与尺寸线对齐。

如位置不够时,可用短划代替箭头,如图21所示。

4.其他技术要求

零件图中出了对零件制造提出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公差等技术要求外,还给出了零件的材料、表面硬度以及热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三、识读零件图的基本步骤

看图的基本步骤是:

看标题栏、分析图形、分析尺寸和看技术要求。

1.看标题栏通过标题栏可以知道零件的名称、比例、材料以及加工方法等。

2.分析图形先看主视图,再联系其他视图,分析图中剖视、剖面及重要部位等,可以想象出零件的结构形状。

3.分析尺寸对零件的基本结构了解清楚后,在分析零件的尺寸。

首先确定零件各部分结构形状的大小尺寸,再确定各部分结构之间的位置尺寸,最后分析零件的总体尺寸。

同时分析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

找出图中的重要尺寸和主要定位尺寸。

4.看技术要求对图中出现的各项技术要求,如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热处理等加工方面的要求,要逐个进行分析和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