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187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实验室的设想文档格式.docx

利用可控实验,并通过严格的检验,实验研究方法可以让研究者了解到市场对“博弈规则”(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法律、制度及机制)是如何做出反应的,从而使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从中得到启发。

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和社会实际的需要,实验经济学逐渐从一般经济学概念的研究中脱离出来,转而研究更为现实的经济问题。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演进经济学、社会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共同发展,呈现出跨学科,边缘发展的特征。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标志着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3.我国实验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且目前的研究几乎全部都是关于实验经济学综述性的评介文章,而真正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针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应用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

我们已经对国内一些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对外经贸大学等经济学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

结果表明,由于国内对实验经济学了解并不多,甚至将经济学实验等同于“计算机模拟”或“流程模拟系统”,这导致了国内的绝大多数经济实验室并不是做经济学实验,而只是设一个计算机机房,在计算机上装有各种实际中使用的系统,比如“银行模拟系统”、“税收征管系统”等等,其作用只不过是让学生了解实际中的实务流程,属于教学辅助型的实验室。

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国内真正实验经济学研究的空白状态。

4.本实验室的建立有利于填补国内经济学教育与理论研究空白,贯彻了耿运琪校长提出的“实验室建设要具有国内学科领先性和标志性科研成果,要体现南开特色”的要求,并将促进实验与行为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实验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理论流派不同,她并不以相对独特的理论体系为特征,而是一次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实验经济学一方面继承了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的传统,抛弃了“社会科学不可实验”的旧论,认为经济理论完全具备实验检验的条件。

另一方面,实验经济学又弥补了经济学实证方法的缺陷。

首先,实验经济学用可犯错误、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用实验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简单化等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历史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可以操纵实验变量和控制实验条件,这就排除了非关键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从而避免了以往经验检验被动性的缺陷。

实验经济学揭示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于是也就指出了以后经济学的前进方向。

实验方法必将成为我国许多经济学者和其他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和分析工具,也将对我国的经济学教育和理论研究产生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

5.实验经济学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也需要更多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和研究成果。

如何基于一个国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制度遗产,进行符合各个国家和各个时期具体情况的经济学实验,如何恢复经济制度研究传统,将所谓的经济分析与制度分析结合起来,无疑是经济学实验的重大课题。

实验经济学在中国必将得到特别关注决非偶然,中国迥异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发展阶段和结构特征决定了它具有为实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特别贡献的可能性。

对国外已有实验验证的现象在中国市场经济中的表现进行实验检验,无论是用于验证这些现象在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存在性,还是用来检验中国市场经济中制度安排的绩效,并针对于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微观理论基础,为经济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无疑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然而,更具开拓性的研究方向是:

中国市场经济中是否存在其他未知的特殊表现。

独特的中国转型期市场可能存在一些其他国家成熟市场上不易被发现的特殊现象,这些特殊现象的发现和解释将对实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产生重大影响。

二、设立研究型实验室的可行性

1.经济学院领导重视和支持。

在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大力支持及分管院长李秀芳、何自力的主抓下,依照《天津市高等学校优秀实验室评估标准》提出的“实验室设置必须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建立以学科大类为基础的多学科共享的、宽口径的公共实验教学平台或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的要求,经济学院专业实验室建设工作会议达成了“经济实验室建设要实行以教辅型和科研型两条腿走路,科研型实验室为学科建设未来发展方向,并为文科教辅型实验室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的共识,并做出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尽量创造条件,力促建立研究型实验室的决定。

2.实验室要求的基本场地环境要求已经具备。

作为专业科研型实验室,在场地环境上要求较为严格,一般必须具备三套功能分开的房间,一套称为“ServerRoom”,主要供实验主持教师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进程监控及实验数据分析使用;

一套称为“InstructionRoom”,主要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实验说明使用;

一套称为“ComputerRoom”,主要供学生上机实验使用。

因经济学院场地所限,我们将“InstructionRoom”和“ComputerRoom”合而为一,而“ServerRoom”独立设置,以实现与学生上机实验室功能分开的做法。

拨备一间60平米的房间作为学生实验室和机房,一间20平米的房间作为实验室的“ServerRoom”,现已按照国家级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标准及研究型实验室专业标准进行修缮。

(两套房间的专业要求布局设计图及参考照片见附件)。

3.实验室所需软件已经基本具备。

主要表现在:

(1)雄厚的师资力量及完善的课程设置。

经济学院目前从事实验与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教师有:

贺京同教授,现已完成《行为博弈论》和《行为博弈论前沿》两本译著,开设研究生“行为经济学”选修课程,招收行为经济学方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

秦海英副教授,充分发挥其在德国波恩大学实验经济学实验室、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经济学实验室、美国亚利桑纳大学行为经济学实验室等国际知名实验室的学习和合作研究之所长,现已完成《实验经济学方法》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开设研究生“实验与行为经济学”选修课程和本科生“实验与行为经济学基础”选修课程(课程教学大纲见附件);

姚国庆副教授,著有《博弈论》本科生用教材,多年从事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招收博弈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张伯伟教授,多年从事实验课程设计及网络应用教学实践经验;

刘煊为主任的经济学院实验中心管理人员,包括2名高级工程师、8名工程师,技术力量雄厚。

(2)已自我开发经济学实验软件系统NKEES1.0。

(3)借鉴国际著名大学经济学实验室的经验,已经制定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行为与制度经济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草案)”。

(见附件)

(4)已建立“南开大学经济实验教学中心”网站()。

(5)现在已经同国际上14所著名大学的实验经济学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验室建立后,有助于同国际同行建立对话平台,共同促进实验与行为经济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三、实验与行为经济学实验室教学计划

1.课程设置:

实验与行为经济学。

2.先导课程:

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

博弈论。

3.教材:

实验经济学方法(已定稿,待出版),另参考教材见教学大纲附件。

4.课件:

PPT课件。

5.授课方式:

面授与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及上机实验相结合。

6.课时设定:

本科生选修D类课,36课时/学期。

其中24课时面授时间,12课时上机实验时间)

7.教学大纲

第一章导论(2课时)

1.教学内容:

实验与行为经济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

学科体系;

发展简史;

学科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参考文献:

•Davis,DouglasandHolt,harles,ExperimentalEconomics.PrincetonUniv.Press1993.

•Kagel,JohnH.andRoth,AlvinE.,TheHandbookofExperimentalEconomics.PrincetonUniv.Press1995.

•DanielFriedman,ShyamSunder,ExperimentalMethod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4.

第二章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4课时)

实验与行为经济学主要研究方法,实验的设计;

实验的实施;

实验过程的控制;

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课题的选择。

∙Davis,DouglasandHolt,Charles(1993);

ExperimentalEconomics,PrincetonUniversityPress,Princeton,NewJersey:

Chapter1.

∙Falk,A.andFehr,E.(2003);

"

Whylabormarketexperiments?

"

LabourEconomics10,399-406.

∙Friedman,DanielandSunder,Shyam,ExperimentalMethod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4,Chapters1and2.

∙Roth,AlvinE.(1988);

LaboratoryExperimentationinEconomics:

AMethodologicalOverview"

EconomicJournal,Vol.98,974-1031.

∙Smith,VernonL.(1989);

Theory,ExperimentandEconomics"

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Vol.3,No.1,151-169.

∙Smith,VernonL.(1994);

EconomicsintheLaboratory"

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Vol.8,No.1,113-131.

∙Smith,VernonL.(1976);

ExperimentalEconomics:

InducedValueTheory"

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66,274-279

∙Kagel,JohnH.andRoth,AlvinE.,TheHandbookofExperimentalEconomics.PrincetonUniv.Press1995.

∙DanielFriedman,ShyamSunder,ExperimentalMethod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4.

第三章博弈论基础知识(4课时)

博弈论的产生与发展;

非合作博弈论基础;

合作博弈论基础;

博弈论的最新发展:

行为博弈论。

姚国庆著:

《博弈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美】拉斯缪森著,姚洋等译《博弈与信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张维迎著: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一版。

第四章双向拍卖实验(2课时)

双向拍卖实验的设计;

双向拍卖实验的实施过程;

双向拍卖实验的计算机化;

双向拍卖的组织边界;

相关的双向拍卖市场。

Chapter3(DoubleAuctionMarkets)andChapter4(PostedOfferMarkets).

∙Smith,VernonL.andWilliams,ArlingtonW.(1990);

“TheBoundariesofCompetitivePriceTheory:

ConvergenceExpectationsandTransactionCosts”,in:

L.GreenandJ.H.Kagel(eds.),AdvancesinBehavioralEconomics,Vol.2,AblexPublishingCorporation,Norwood,NewJersey.

∙Kirchsteiger,G.;

Niederle,M.;

Potters,J.:

„Publicversusprivateexchanges“,Workingpaper2001.

第四章拍卖实验(2课时面授+1课时实验)

私人价值拍卖实验;

共同价值拍卖实验;

创新拍卖制度的设计与实验

第五章议价行为实验(2课时面授+1课时实验)

非限制性议价实验;

外部性的议价实验;

序贯的议价实验;

议价失败与截止期效应。

∙Kagel,JohnH.andRoth,AlvinE.(1995);

HandbookofExperimentalEconomics"

PrincetonUniversityPress,Princeton,NewJersey:

Chapter4(BargainingExperiments).

∙Binmore,ShakedandSutton,"

TestingNon-CooperativeBargainingTheory:

APreliminaryStudy."

AER,1985,1178-80.

∙Camerer,ColinandRichardThaler,"

Anomalies:

Ultimatums,DictatorsandManners."

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9,1995,209-219.

∙Cameron,Lisa(1999);

RaisingtheStakesintheUltimatumGame:

ExperimentalEvidencefromIndonesia"

EconomicInquiry,Vol.37,No.1,47-59.

∙Forsythe,Robert,J.Horowitz,N.E.SavinandMartinSefton,"

FairnessinSimpleBargainingExperiments."

GamesandEconomicBehavior,1994,6,347-69.

∙Gü

th,W.,Schmittberger,R.andSchwarze,B.(1982);

AnExperimentalAnalysisofUltimatiumBargaining"

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andOrganization3,367-88.

∙Ochs,JackandAlvinE.Roth,"

AnExperimentalStudyofSequentialBargaining."

AER,1989,355-84.

∙Roth,AlvinE.,VesnaPrasnikar,MasahiroOkuno-Fujiwara,andSmuelZamir,"

BargainingandMarketBehaviorinJerusalem,Ljubljana,Pittsburgh,andTokyo:

AnExperimentalStudy."

AER,81,1991,1068-95.

∙Slonim,Robert,AlvinE.Roth,1998.2LearninginHighStakesUltimatumGames:

AnExperimentintheSlovakRepublic2,Econometrica,Vol.66(3)pp.569-596.

第六章明码标价市场(2课时面授+1课时实验)

明码标价实验及其特征;

特殊供求条件下明码标价市场的表现;

形成超竞争价格的因素;

市场势力对明码标价市场的影响;

垄断势力的管制与约束。

∙Alger,Dan(1987)“LaboratoryTestsofEquilibriumPredictionswithDisequilibrumData,”ReviewofEconomicstudies,54,105—145.

∙Baumol,WilliamJ.,JohnC.Panzar,andRobertD.Willig(1982)ContestableMarketsandtheTheoryofIndustryStructure.NewYork:

HarcourtBraceJovanovich.

∙Baumol,WilliamJ.,andRobertD.Willig(1986)“Contestability:

DevelopmentsSincetheBook,”OxfordEconomicPapers,38,9—36.

∙Benson,BruceL.,(1991)“TheImpactofExperienceonPricesandProfitsinExperimentalDuopolyMarkets,”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andOrganization,9,345—365.

∙Brown-Kruse,JamieL.(1991)“ContestabilityinthePresenceofanAlternateMarket:

anExperimentalExamination,”RandJournalofEconomics,22,136—147.

∙Cason,TimothyN.,andArlingtonW.Williams(1990)“CompetitiveEquilibriumConvergenceinaPosted-OfferMarketwithExtremeEarningsInequities,”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andOriganization,14,331—352.

∙Chamberlin,EdwardH.(1948)“AnExperimentalImperfectMarket,”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56,95—108.

∙Clark,JohnBates(1887)“TheLimitsofCompetition,”PoliticalScienceQuarterly,2,45—61.

第七章公共选择理论的实验经济学分析(2课时面授+1课时实验)

公共品博弈实验;

实验中的搭便车现象;

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