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二水厂扩建工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271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市二水厂扩建工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吉林市二水厂扩建工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吉林市二水厂扩建工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吉林市二水厂扩建工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市二水厂扩建工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吉林市二水厂扩建工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市二水厂扩建工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市二水厂扩建工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取水工艺

  取水位置在龙潭大桥下游300m的江心处,水质较好,可避免冰凌冲击。

采用江心淹没式箱式取水装置,箱体两面进水,流速为m/s。

共设两个箱体,每个箱体平面尺寸为m×

m,高m。

取水头部的设计特点:

为了方便施工,将其分割为两个独立箱体,钢筋混凝土箱体预制;

在箱体上设置DN300充、排水管,施工时根据箱体就位偏差程度通过注水或抽水来精确定位箱体(控制标高精度);

在进水格栅栅条上加套导热性能差的橡胶管,防止细小冰絮冻结在格栅上而缩小进水面积,影响进水量;

水流流向与箱体长度方向平行,避免洪水冲刷,水力条件较好。

共设两根DN1200自流管线,v=m/s,i=8。

  取水泵站为地下式,设计流量16×

104m3/d,校核流量按20×

104m3/d。

泵站共四台机组,离心泵型号为24SA—18A,其中一台为调速机组,电机采用YQT1—450—6型屈氏内反馈调速电机,维护管理方便,节能效果显着。

输水管线为两根DN120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输水距离为km。

取水泵站设计特点:

自灌式取水,虽埋深较大,但水量供给相对充足,水力条件好,布置紧凑;

采用先进的内反馈调速机组及高压节能电机(10kV),形成调、定联合供水系统。

  在实际运行中发现取水泵站存在一些问题:

在藻类繁殖旺盛期,格栅易被堵塞,加之大块异物附着,严重影响正常取水量;

取水戽头箱体出现位移,自流管线接口出现漏点;

由于戽头为淹没式,加之江心水流湍急,在进行戽头堵塞清理及维护时,操作船只难于定位并靠近戽头,操作条件差;

取水泵站日总取水量不足,较难达到设计取水量。

  稳压跌水曝气配水井

  根据二水厂实际情况,要求扩建工程水处理构筑物在高程上要与原老工艺密切配合,故采用了稳压配水井,同时利于新、老系统水量的优化调度与分配,并为后续处理创造良好的水力条件。

水力停留时间为3min。

  混合及絮凝工艺

  混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投加浓度为2%~5%,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

混合停留时间9s,管道停留时间25s,混合流速v=m/s。

加药控制方式采用开环控制,投药泵电机的转速在PLC控制下和原水流量成正比,而冲程根据原水、絮凝水、沉后水浊度和pH值等因素在PLC—XBT键盘上调节。

  絮凝池形式为“竖流折板絮凝池+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组合结构,穿孔管排泥。

絮凝时间约25min,实测GT=95352,G=58s-1。

絮凝池分三个区段:

前三格为异向折板,v=m/s;

中三格为同向折板,v=m/s;

后四格为隔板段,v=m/s。

沉淀池过渡采用穿孔花墙实现均匀配水,v孔=m/s。

实践证明,竖流折板絮凝池工艺特征的设计符合松花江水质特点,实际应用效果理想,在折板间距的选取、絮凝时间的确定、折板的组合方式、GT值的选取上都较具特点。

但唯一不足之处是隔板絮凝时间过长,流速选取偏低,在浑水期淤泥沉积严重,加重了絮凝池的排泥工作量。

  结合新、老系统1999年的运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新系统混凝效果明显好于老系统,聚合铝单耗仅为老系统的1/2,这显示出新系统“静态混合器+竖流折板絮凝池”工艺的优越性。

降低药耗的关键是要强化混凝工艺,主要方法是采用快速均匀的混合凝聚设备和高效的絮凝工艺,提高单位时间颗粒碰撞次数,使胶体颗粒脱稳瞬时、充分,并为微絮体的稳定增长和凝聚创造良好的水力条件。

  沉淀工艺

  针对松花江不同季节水质特点,并考虑扩建预留地紧张等因素,设计选型采用横向流斜板沉淀池。

池体由前稳流配水区、沉淀区、后稳流区、出水区、污泥区几部分组成。

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

①沉淀区采用三层斜板单体组架,占地面积小,水力条件好,沉淀效率高;

②可将其方便地改成气浮池,即在预设配水区的底部加装溶气释放设备形成溶气接触区,浮渣通过设在池上部的刮渣机刮入排渣槽排走,这就是气浮工艺和沉淀工艺有机融为一体的“浮沉池”,其实质是在同一池体内实现两种固液分离技术的有机结合。

不同季节的原水水质波动较大,针对各时期水质特征,相继采用气浮或沉淀——在低温低浊和藻类旺盛繁殖期采用气浮工艺,而在其他时期采用沉淀工艺。

同水源的第一、第三水厂气浮工艺的多年实际运行结果证明,气浮工艺对体积质量小的微细悬浮物、藻类及色度都有较好的去除效能,并且显着降低混凝剂单耗。

  主要设计参数:

平面尺寸为m×

18m,沉淀时间为32min,水平流速为15mm/s,斜板单体尺寸为m×

m,斜板间距为80mm,倾角为60°

,斜板区表面负荷为m3/(m2·

h)。

  在运行管理中也发现该工艺存在一些问题:

①沉淀池底板采用横向钢筋混凝土拉梁结构,并作为斜板组架的支撑结构,刮泥车安置在相邻两梁槽底的预设导轨上,拉梁上部支设斜板组架,这样完全封闭的结构给检修刮泥车带来了极大不便;

②由于斜板采用单体组架结构,每池斜板区共设置4×

21个单体,内侧单体检修更换极为不便,同时也不易判定内侧斜板组架或板片的损坏及淤积状况;

③混凝效果不好时,微絮体有时被出水携出,缓冲能力不如老系统平流式沉淀池稳定。

  过滤工艺

  其主要特点是:

采用粒径相对较粗的石英砂均质滤料及较厚滤层的截污、纳污能力,并延长滤池工作周期;

气水反冲洗加表面扫洗,滤层不膨胀或微膨胀;

其配水系统为长柄滤头配水系统;

运行实现“公用冲洗PLC+各滤池PLC”的自动控制模式。

主要设计参数平面尺寸为12m×

7m;

设计滤速为m/h;

滤头密度为54个/m2;

滤料层厚m。

  V型滤池在自动模式下运行时,PLC通过控制滤后水出水闸门的开度来控制滤池恒液位,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开始反冲洗:

滤池运行时间达到设定值;

过滤水头损失达到设定值;

来自于控制台现场PLC—XBT键盘或中控室监控计算机的冲洗命令。

  V型滤池反冲洗方式较具特色,冲洗分三个过程:

①气预擦洗[一台鼓风机,送气1min,q气=m3/(m2·

h)];

②气水混合冲洗[两台鼓风机,一台冲洗水泵,冲洗6min,q气=55m3/(m2·

h),q水=m3/(m2·

③水漂洗[两台冲洗水泵,冲洗6min,q水=15m3/(m2·

始终的横向表面扫洗强度q水=m3/(m2·

h)左右。

  在运行管理中发现:

滤池进水V型槽横向表面扫洗孔的标高过低,表面扫洗强度略低,导致横向扫洗效果欠佳,泡沫浮渣漂浮滞留;

滤头有堵塞现象,清理极为不便;

滤池调节故障经常出现,采取的主要对策是经常定期清洗水位计及滤层水头损失计,保持灵敏度,适当控制滤池进水稳定性,滤池维护管理工作量较大。

另外,在生产中考察了低浊期(原水浊度<20NTU)的V型滤池直接过滤性能及聚合铝投加量对直接过滤的影响。

结果表明,合理控制PAC投加量会产生如下效应:

①使过滤水头损失增长减缓,水头损失随时间变化曲线近似直线,可有效防止滤层过早堵塞;

②增加絮体在滤层内的穿透深度,充分发挥V型滤池的均质滤料、深滤床的截污纳污优势。

  氯消毒工艺

  氯消毒工艺可实现两种控制模式:

开环控制即加氯量和滤后水流量成正比关系;

闭环控制即加氯机控制器PCU不但根据滤后水流量进行控制,还接收余氯分析仪和余氯设定点号,PLC根据以上信息综合控制加氯。

PLC从监控系统或加氯PLC—XBT操作员终端接收余氯设定点并通过模拟输出将其送到调节系统;

PLC通过模拟输入接收滤后水流量信息及滤后水余氯信息,并通过模拟输出将其送到调节控制系统,加氯机PCU—fuzzy控制器具有模糊控制功能。

  清水池及送水泵站

  清水池调节能力按日供水量的9%设计。

送水泵站设置了吸水井,稳定流态,形成良好的吸水条件。

采用了HIBON生产的DELTA型真空装置(自动真空),泵装置出口设有微阻缓闭止回阀。

机组设有多种运行保护:

泵出口低压保护;

清水池低液位保护;

低电压和过电流保护;

轴承温度(>85℃),绕组温度(>105℃)保护;

电动蝶阀过转矩保护等。

  2自控系统设计特点

  系统结构及功能

  控制系统由中心控制站和若干现场监控子站构成。

该系统是由工业计算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组成的集散型控制系统,其特点是可实现生产过程“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功能,系统运行可靠度高,能实现中心控制站、监控子站和现场手动操作的分级控制,技术先进,结构开放,支持多种网络,编程方便。

  中心控制室

  中控室主要设备:

监控计算机与管理计算机各一台;

模拟报警屏;

水厂生产状态模拟屏等设备。

中心控制站具有方便灵活的系统组态功能,完善的数据采集、监测、控制及信息处理功能。

监控计算机用于对水厂生产设备的远程监视和控制,管理计算机用于存储及显示由PLC生成的平均积分值模拟量报表。

中控室主要功能有:

①系统现场控制站和控制参数组态,系统监控功能;

②实时监测、显示、处理、控制各监测子站状态、通信、数据和信息;

③动态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管理,趋势打印;

④报警处理及报表打印;

⑤与公司总调度室的通讯等。

  现场监控站

  共设立取水、加药、过滤、加氯、新送水、老送水6个PLC子站,进行集中检测和程序控制,并和中控室总站CP100通过FIPWAY及以太网进行数据和指令的传送。

现场监控站控制系统由法国TE公司的TSX67、TSX47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及MCC等自控设备组成。

主要功能是完成生产过程的逻辑控制及工况参数的采集与处理,包括网络通讯,修改模拟量设定点,报警及故障复位等功能。

  3结语

  扩建工程自竣工投产以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水厂净水构筑物选型科学先进,技术参数选取符合规范及生产要求,运行状况良好稳定,系统高程合理,出水能够达到国家一类水质要求;

先进节能技术的采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效果显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吉林市二水厂的扩建实践,为我国21世纪新建、扩建现代化水厂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成功范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