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337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11、《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对中央储备粮油储存年限(以生产时间计算)是如何规定的?

长江以南地区:

稻谷2-3年,小麦3-4年,玉米1-2年,豆类1-2年。

长江以北地区:

稻谷2-3年,小麦3-5年,玉米2-3年,豆类1-2年。

食油1-2年。

12、中央储备粮轮换架空期的规定是什么?

中央储备粮采用先轮出后轮入方式轮换的,粮食轮出后,必须在4个月内轮入新粮,即轮换架空期不得超过4个月。

13、轮入的中央储备粮必须符合哪些要求?

(1)达到国标中等及以上质量要求(食油符合国标规定),水分一般不超过《粮食安全储存水分及配套储藏技术操作规程(试行)》(中储粮[2005]31号)中推荐的入库水分值;

(2)储存品质为宜存;

(3)符合国家粮油卫生标准;

(4)本年度尚未收获的品种,生产年限为上一年,本年度已经收获的品种,生产年限为本年。

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的,按规定要求执行。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放宽中央储备粮入库质量要求。

14、主要粮食品种的国家质量标准是什么?

(1)稻谷

a、籼稻谷

等级

出糙率

(%)

整精米率(%)

杂质

水分

黄粒米(%)

谷外糙米(%)

互混率(%)

色泽、气味

1

≥79.0

≥50.0

≤1.0

≤13.5

≤2.0

≤5.0

正常

2

≥77.0

≥47.0

3

≥75.0

≥44.0

4

≥73.0

≥41.0

5

≥71.0

≥38.0

等外

<71.0

注:

“—”为不要求。

b、粳稻谷

互混率

≥81.0

≥61.0

≤14.5

≥58.0

≥55.0

≥52.0

≥49.0

<73.0

 

(2)小麦

等级

容重(g/L)

不完善粒(%)

杂质(%)

水分(%)

总量

其中:

矿物质

≥790

≤6.0

≤0.5

≤12.5

≥770

≥750

≤8.0

≥730

≥710

≤10.0

<710

(3)玉米

生霉粒

≥720

≤4.0

≤14.0

≥685

≥650

≥620

≥590

≤15.0

<590

(4)大豆

完整粒率(%)

损伤粒(%)

合计

热损伤粒

≥95.0

≤0.2

≤13.0

≥90.0

≥85.0

≤3.0

≥80.0

15、主要粮食品种的储存品质判定规则是什么?

项目

籼稻谷

粳稻谷

宜存

轻度不宜存

重度不宜存

基本正常

脂肪酸值(KOH/干基)/(mg/100g)

≤30.0

≤37.0

>37.0

≤25.0

≤35.0

>35.0

品尝评分值/分

≥70

≥60

<60

其他类型稻谷的类型归属,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其中省间贸易的按原产地规定执行。

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指标均符合“宜存”规定的,判定为宜存稻谷,适宜继续储存。

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指标均符合“轻度不宜存”规定的,判定为轻度不宜存稻谷,应尽快安排出库。

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指标中,有一项符合“重度不宜存”规定的,判定为重度不宜存稻谷,应立即安排出库。

因色泽、气味判定为重度不宜存的,还应报告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检验结果。

面筋吸水量/(%)

≥180

<180

≥60且<70

色泽、气味、面筋吸水量和品尝评分值指标均符合“宜存”标准的,判定为宜存小麦,适宜继续储存。

色泽、气味正常,面筋吸水量和品尝评分值指标有一项符合“轻度不宜存”标准的,判定为轻度不宜存小麦,应尽快轮换处理。

色泽、气味和品尝评分值指标有一项符合“重度不宜存”标准的,判定为重度不宜存小麦,应立即安排出库。

因色泽、气味判定为重度不宜存的,还应报告品尝评分值检验结果。

项目

≤65

≤78

>78

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指标均符合“宜存”规定的,判定为宜存玉米,适宜继续储存。

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指标均符合“轻度不宜存”规定的,判定为轻度不宜存玉米,应尽快安排出库。

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指标中,有一项符合“重度不宜存”规定的,判定为重度不宜存玉米,应立即安排出库。

(4)大豆

大豆

粗脂肪酸值,mg/g

≤3.5

>

3.5-≤5

蛋白质溶解比率,%

≥75

<

75-≥60

60

色泽

不正常

气味

有异味

大豆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轻度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轻度不宜存大豆;

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重度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重度不宜存大豆。

16、大豆油的国家质量标准是什么?

(1)大豆原油质量指标

项目

质量指标

气味、滋味

具有大豆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水分及挥发物/(%)≤

0.20

不溶性杂质/(%)≤

酸值(KOH)/(mg/g)≤

4.0

过氧化值/(mmol/kg)≤

7.5

溶剂残留量/(mg/kg)≤

100

黑体部分指标强制。

(2)压榨成品大豆油、浸出成品大豆油质量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罗维朋比色槽25.4mm)≤

黄70

红4.0

红6.0

(罗维朋比色槽133.4mm)≤

黄20

红2.0

黄35

无气味、口感好

气味、口感良好

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透明度

澄清、透明

0.05

0.10

酸值(KOH)/(mg/g)≤

0.30

1.0

3.0

过氧化值/(mmol/kg)≤

5.0

6.0

加热试验(280℃)

无析出物,罗维朋比色:

黄色值不变,红色值的增加小于0.4

微量析出物,罗维朋比色:

黄色值不变,红色值增加小于4.0,蓝色值增加小于0.5

含皂量/(%)≤

0.03

烟点/℃≥

215

205

冷冻试验(0℃储藏5.5h)

溶剂残留量/(mg/kg)

浸出油

不得检出

≤50

压榨油

注1:

划有“—”者不做检测。

压榨油和一、二级浸出油的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10mg/kg时,视为未检出。

注2:

17、普通油菜籽的国家质量标准是什么?

含油量

(标准水计)/(%)

未熟粒(%)

生芽粒

生霉粒(%)

≥42.0

≥40.0

≥36.0

≥34.0

18、菜籽油的国家质量标准是什么?

(1)菜籽原油质量指标

气味、滋味 

具有菜籽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水分及挥发物(%)≤

不溶性杂质(%)≤

酸值(mgKOH/g)≤

过氧化值(mmol/kg)≤

溶剂残留量(mg/kg)≤

 

(2)压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质量指标

(罗维朋比色槽25.4mm)≤

红7.0

气味、滋味 

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透明度 

酸值(mgKOH/g)≤

过氧化值(mmol/kg)≤

加热试验(280℃) 

烟点/℃≥

冷冻试验(0℃储藏5.5h) 

19、什么是粮食安全储存水分?

粮食安全储存水分,是指在利用完好仓储设施储粮并采取科学保粮措施条件下,保证粮食安全度夏储存的水分值。

《粮食安全储存水分及配套储藏技术操作规程(试行)》(中储粮[2005]31号)规定的各地主要粮食品种安全储存水分值如下表:

各地主要粮食品种安全储存水分值

省份

各地分品种安全水分值(%)

小麦

早籼稻

晚籼稻和粳稻

玉米

京津冀晋蒙

13.5

14.5

15.0

14.0

黑吉辽

15.5

苏沪浙皖赣闽鲁豫鄂湘

13.0

粤桂琼

川渝滇贵藏

宁甘青

20、仓储工作检查应遵循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

有疑虑的不放过、有隐情的不放过、有违规迹象的不放过、没查清问题的不放过。

21、粮油质量检验员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1)熟练掌握国家粮油质量标准、粮油检化验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独立准确检测粮油质量指标和储存品质指标。

(2)负责粮油入库质量把关和出库检验工作。

(3)负责粮油检测仪器设备定期保养、校准和购买计划的编制,确保满足业务需求。

(4)负责化学试剂和药品的日常管理工作。

(5)妥善保管所有检验的原始记录、检验单和检验报告,对其数据负主要责任。

(6)严格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和中央事权粮油质量管理要求,定期对库存粮油质量进行检测,及时报告。

22、中央事权粮油监督检查工作应坚持的“三个忠于”要求是指什么?

忠于国家粮食安全、忠于规章制度和流程、忠于客观真实的检查结果。

23、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执行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粮发[2010]178号)有关规定,在粮食收购过程中,对水分、杂质、不完善粒等指标如何进行增扣量?

(1)水分。

实际水分含量低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低0.5个百分点增量0.75%,但低于标准规定指标2.5个百分点及以上时,不再增量。

实际水分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1.00%;

低或高不足0.5个百分点的,不计增扣量。

但在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中,国家对水分扣量情况有时会进行调整。

(2)杂质。

实际杂质含量低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低0.5个百分点增量0.75%。

实际杂质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1.5%;

低于或高不足0.5个百分点的,不计增量。

(3)不完善粒。

不完善粒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1个百分点,扣量0.5%;

高不足1个百分点的,不扣量;

低于标准规定的,不增量。

24、总公司系统粮油数量质量监督检查体系三级架构是什么?

总公司系统中央事权粮油数量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包括总公司-分(子)公司-直属库三级。

25、现行《中储粮总公司各分(子)公司年度业绩考核办法》中规定的中央储备粮油质量达标率和宜存率的目标值分别是多少?

中央储备粮油质量达标率目标值为95%。

各分(子)公司年度中央储备粮宜存率考核的目标值是以国资委下达总公司的宜存率95%考核目标值为依据而分解下达的值。

26、《中央事权粮油数量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的直属库主任党政纪处分底线要求是什么?

中央储备粮油账实相符率低于95%,或质量达标率低于85%,或北方地区分(子)公司的直属库综合宜存率低于85%、南方地区分(子)公司的直属库综合宜存率低于80%。

27、中央事权粮油数量质量监督检查依据的制度文件主要有哪些?

《中央事权粮油数量质量监督检查办法(试行)》(中储粮[2014]703号);

数量检查参照国家粮食局制定的《粮食库存实物检查方法》和《食用植物油库存实物检查方法》执行;

质量扦样应按照《中央储备粮油质量检查扦样检验管理办法》(国粮发[2010]190号)和《关于〈中央储备粮油质量检查扦样检验管理办法〉有关条款的解释》(质检办便函[2011]5号)的规定进行。

28、总公司对3月末和9月末库存中央事权粮油质量普查有何要求?

分(子)公司每年组织辖区直属库对3月末库存中央事权粮油数量质量进行春季普查,同时做好抽查复验工作,确保检查结果真实。

总公司每年组织分(子)公司对辖区9月末中央事权粮油数量质量进行秋季普查,分(子)公司于11月15日前向总公司上报普查报告,普查报告必须包括辖区各库点的中央事权粮油账实相符率、质量达标率和综合宜存率情况,以及质量不达标和品质不宜存粮油的分库点、分货位质量明细表。

在此基础上形成总公司秋季库存普查报告。

29、各级中央事权粮油数量质量检查结果在分(子)公司年度业绩考核中的权重是多少?

全国粮食库存检查、总公司抽查和分(子)公司秋季普查结果,其中全国粮食库存检查结果权重占20%,总公司抽查结果权重占60%,分(子)公司秋季普查结果权重占20%。

30、按《稻谷》国家标准规定,稻谷分为哪几类?

根据国家标准GB1350-2009《稻谷》规定,稻谷按其收获期、粒形和粒质分为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粳稻谷、籼糯稻谷、粳糯稻谷5类。

31、按《小麦》国家标准规定,小麦分为哪几类?

根据国家标准GB1351-2008《小麦》规定,小麦按其皮色、硬度指数分为以下5类:

硬质白小麦:

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的小麦。

软质白小麦:

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高于45的小麦。

硬质红小麦:

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的小麦。

软质红小麦:

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高于45的小麦。

混合小麦:

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小麦。

32、按《玉米》国家标准规定,玉米分为哪几类?

根据国家标准GB1353-2009《玉米》规定,玉米按其种皮颜色分为黄玉米、白玉米、混合玉米3类。

黄玉米:

种皮为黄色,或略带红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玉米。

白玉米:

种皮为白色,或略带淡黄色或略带粉红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玉米。

混合玉米:

不符合以上要求的玉米。

33、按《大豆》国家标准规定,大豆分为哪几类?

根据国家标准GB1352-2009《大豆》规定,根据大豆的皮色分为:

黄大豆:

种皮为黄色、淡黄色,脐为黄褐、淡褐或深褐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大豆。

青大豆:

种皮为绿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大豆。

按其子叶的颜色分为青皮青仁大豆和青皮黄仁大豆两种。

黑大豆:

种皮为黑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大豆。

按其子叶的颜色分为黑皮青仁大豆和黑皮黄仁大豆两种。

其他大豆:

种皮为褐、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及双色大豆(种皮为两种颜色,其中一种为棕色或黑色,并且其覆盖面二分之一以上)等。

混合大豆:

不符合以上规定的大豆。

34、按《油菜籽》国家标准规定,油菜籽分为哪几类?

根据芥酸和硫甙含量分为普通油菜籽和双低油菜籽。

双低油菜籽是指油菜籽油的脂肪酸中芥酸含量不大于3.0%,粕(饼)中的硫甙含量不大于35.0μmol/g的油菜籽。

35、容重的定义是什么?

小麦(或玉米)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每升(g/L)表示。

36、测定小麦容重时,如何做好试样制备工作?

从平均试样中分出两份各约1000g样品。

使用上筛层筛孔直径4.5mm、下筛层筛孔直径1.5mm的谷物选筛,分4次进行筛选,每次筛选数量约250g,拣出上层筛上的大型杂质并弃除下层筛筛下物,合并上、下层筛上的粮食籽粒,混匀即可作为测定容重的试样。

37、不完善粒包括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1)小麦不完善粒是指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小麦颗粒。

包括:

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和生霉粒。

虫蚀粒是指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病斑粒是指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破损粒是指压扁、破碎,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生芽粒是指芽或幼根虽未突破种皮但胚部种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且与胚分离的颗粒,或芽或幼根突破种皮不超过本颗粒长度的颗粒;

生霉粒是指粒面生霉的颗粒。

(2)玉米不完善粒是指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玉米颗粒。

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碎粒、生芽粒、生霉粒和热损伤粒。

虫蚀粒是指被虫蛀蚀,并形成蛀孔或隧道的颗粒;

破碎粒是指籽粒破碎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

生芽粒是指芽或幼根突破表皮,或芽或幼根虽未突破表皮但胚部表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有生芽痕迹的颗粒;

生霉粒是指粒面生霉的颗粒;

热损伤粒是指受热后籽粒显著变色或受到损伤的颗粒,包括自然热损伤和烘干热损伤粒。

自然热损伤粒是指储存期间因过度呼吸,胚部或胚乳显著变色的颗粒。

烘干热损伤粒是指加热烘干时引起的表皮或胚或胚乳显著变色,籽粒变形或膨胀隆起的颗粒。

(3)稻谷不完善粒是指未成熟或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稻谷颗粒。

包括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生霉粒。

其中,未熟粒是指籽粒不饱满,糙米粒外观全部为粉质的颗粒;

虫蚀粒是指被虫蛀蚀并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病斑粒是指糙米胚或胚乳有病斑的颗粒;

生芽粒是指芽或幼根已突出稻壳,或芽或幼根已突破糙米表皮的颗粒;

生霉粒是指稻谷生霉,去壳后糙米表面有霉斑的颗粒。

(4)油菜籽不完善粒是指受到损伤或存在缺陷但尚有使用价值的油菜籽颗粒。

生芽粒、生霉粒、未熟粒和热损伤粒。

生芽粒是指芽或幼根突破种皮的颗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