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590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表版docWord格式.docx

A

【A】承担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教学、培训工作。

4.7.2培训管理达到C级及以上水平则此条款合格,同时具有医学院

校教学基地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基地的功能。

依据4.7.2培训管理评审结果评判,同时查看医学院校教学基地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基地的相关文件。

【C-1】提供当地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服务。

常见病、多发病是指社区常见的以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为主的、经常发生的、出现频率较高的疾病。

依据2.2.1.1基本医疗病种及2.2.1.3

全科医疗服务、2.2.1.7中医医疗服务等3条标准评审结果评判,3条款均达到C级及以上则此条款合格。

主要任务

1.1.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和疑难重症病人,并受区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综合管理、技术

指导等工作。

【C-2】提供适宜技术,安全使用设备和药品。

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诊疗,能规范提供中药饮片、针刺、艾灸

、刮痧、拔罐、中医微创、推拿、敷熨熏浴、骨伤、肛肠、其他类等项目中的6类中医药技术方法,能提供辖区居民需要的、与基层医疗机构技术能力相适应的,安全、有效的非限制类医疗技术服务,同时

提供与基本功能相匹配的药品和设

依据2.2.1.3全科医疗服务、2.2.1.4

中医医疗服务、1.3.3设备配置、

3.8.1药品管理和3.8.2临床用药5条

条款评判,5条均达到C级及以上标准则此条款合格。

【C-3】提供中医药服务。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辩证施治内、外、妇、儿常见病、多发病,并能提供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依据2.2.1.4中医医疗服务、2.2.3.11

中医药健康管理2条条款评判,2条达到C级及以上标准则此条款合格。

【C-4】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有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有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评价方式方法:

依据1.1.1基本功能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和1.1.2

主要任务2条条款评判,2条均达到C级及以上标准则此条款合格。

【C-5】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为育龄期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做好就诊指导,做好国家免费避孕药具管理和

2.2.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达到C级及以上标准则此条款合格。

【C-6】提供转诊服务,接收转诊病人。

对无法确诊及危重的病人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诊治;

接收上级医院下转的康复期病人;

鉴别可疑传染性患者并转诊到疋点医疗机构进行诊

2.1.4转诊服务达到C级及以上标准则此条款合

格。

【C-7】提供一定的急诊急救服务。

能够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躯干及肢体固定等急诊急救服务。

2.2.1.2急诊急救服务达到C级及以上标准则此条款合格。

【C-8】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和技术管理。

中心负责所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和技术管理。

查看工作记录,有1个及以上的服务站无相关管理记录则此条款不合格。

 

托勺公承卫生辖区内工作,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等工作。

【B-1】提供住院服务。

设置有住院病床,能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住院诊疗服务。

依据1.3.2床位设置和2.1.2住院服务2条条款评判,1.3.2床位设置达到B级及以上,且2.1.2住院服务达到C级及以上标准则此条款合格。

【B-2】提供康复服务。

能对康复患者进行功能评估并制订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康复治疗服务

2.2.1.6康复医疗服务达到C级及以上标准,则此条款合格。

【B-3】提供居家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深入居民家庭,为行动不便等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医疗护理的居民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现场查看居家护理工作记录。

【A】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对需要连续治疗,但因本人生活不能自理或者行动不便且符合相关要求的,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其家中设立病床,并提供定期查床、治疗、护理等服务,同时在特疋病历上记录服务过程。

现场查看家庭病床服务病历记录。

1.2科室设置

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

担负着诊断、的疗等任务,其科学合理设置,能

够使社区居民就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

【A】至少设立一个特色科室,有一定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

有相对独立的诊疗用房,诊疗科目符合《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

(卫医发〔1994〕第27号)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卫健委2018年1号令)相关规定要求。

特色科室诊疗收入或诊疗量应占有定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10%。

现场查看相关科室设立文件及收入、诊疗量等数

据。

1.2.2医技及其他科室(医技及其他科室包括药房、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健康信息管理室、消毒供应室等,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临床科室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C】设置药房、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B超与心电图室可合并设立)、健康信息管理室、消毒供应室(可依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

按照服务人口数量确定上述各临床科室数量及使用面积,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建标

163-2013)”要求。

现场查看

【B】设置中药房独立设置,中药饮片不低于300

【A】承担教学任务的机构,配置操作实训室。

独立设置操作实训室,面积不少于30貳;

且配备不少于10种教学模型:

心肺、腹部触诊组合仿真系统、拆线换药模拟人、四肢骨折固定模拟人、心肺复苏按压板、躯干模型(带头)、心肺复苏训练及考核系统-除颤版(血压测量手臂、静脉穿刺手臂、下半身可进行男、女导尿、肌注)、导尿灌肠操作模型、正常大小口腔护理操作模型(带脸颊)、血压测量操作手臂模型、臀部肌内注射操作模型和高仿真静

123公共卫生科或预防保健科

【C】包含预防接种室、预防接种留观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室、健康教育室等。

按照服务人口数量确定上述各临床科室数量及使用面积,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建标163-2013)”要求。

预防接种应放置足够留观座椅,配备饮水机、挂钟和音像宣教设

备。

现场杳看

【B-1】设置听力筛查、智力筛杳室。

听力筛杳室可与智力筛杳室合并使用。

【B-2】预防接种门诊达到当地规范化门诊建设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评审方案》参加创建评审,并通过复核验收,取得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命名。

杳看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评审验收合格报告或公布名单文件。

【A-1】增设心理咨询室、健康小屋、预防保健特色科室等。

心理咨询室设有独立业务用房,有专(兼)职人员,诊室设置安静、温馨,一人一诊室,配备必要的心理测量量表,并有工作开展记录。

健康小屋配备计算机硬件及网络、身高体重仪、血压计、血糖仪、腰

围仪、健康评估一体机、视力表、糖尿病视网膜筛杳仪、超声骨密度检测仪、肺功能检测仪等5种以上设备,数据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开展营养门诊、生长发育门诊、戒烟门诊等与预防保健相关的特色科室。

【A-2】预防接种门诊达到数字化门诊建设标准。

候诊、预检、留观等程序融为一体,门诊管理与免疫规划网络信息管理平台无缝对接。

有24小时不间断冷链监控,断电或温度偏离将实时报警短信发送至相关责任人,有效保障疫苗使用安全。

124职能科室

【C】设有院办、党办、医务、护理、财务、病案管理、信息、院感、医保结算、后勤管理等专(兼)职岗位

设专(兼)职人员分别负责上述岗位工作。

查看岗位设置人员名单。

【B】至少设立3个以下职能科室:

院办、党办、医务、护理、财务、病案管理、信息、院感、医保结算、后勤管理等。

【A】独立设立病案管理科、院感科。

1.3设施设备

评价方式方法

1.3.1建筑面积

(根据辖区服务人口、床位等确定标准建筑面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应不低于标准建筑面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果未设置床位,则相关要求不适用。

【C】按服务人口数量业务用房面积达标:

1400平方米/3—5万人口、1700平方米/5—7万人口、2000平方米/7—10万人口。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建标163-201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筑面积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区域卫生规划,综合考虑辖区内服务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半径、交通条件等确定。

服务人口:

即服务(常住)人口数,应与“卫统1-2表”中“年末服务(常住)人口数”一致。

业务用房面

查看执业许可证、与填报业务用房面积相等(可累加)的房产证、租赁协议或其他面积相关证明材料。

【B-1】设有病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相关要求增加建筑面积。

标准建柳务,心的实际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应不

积。

【B-2】1—50张床位,每增设1张床位,建筑面积至少增加25平方米。

床位指编制床位数,即由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床位数,应与“卫统1-2表”中“编制床位”数一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有建筑面积应不低于标准建筑面积。

标准建筑面积m2=(1400/1700/2000)m2编制床位x25m2

查看执业许可证,计算标准面积并对照。

【A】50张床位以上,每增设1张床位,建筑面积至少增加30平方米。

标准建筑面积m2=

(1400/1700/2000)m2+50<

25m2+(编制床位-50)x30m2

1.3.2床位设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床位规模应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考虑服务人口数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半径、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

病床配置应向内科疾病、外科疾病、老年疾病、康复科疾病等倾斜

【C】根据服务范围和人口合理配置,至少设日间观察床5张。

日间观察床数应与“卫统1-2表”中“观察床”数保持一致。

现场查看卫统表及工作记录。

【B-1】实际开放床位20-

50张(含)。

实际开放床位指实有床位,即年底固定实有床位数,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超过半年加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床位。

实际开放床位数应与

“卫统1-2表”中“实有床位”一

【B-2】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家庭病床。

填报的家庭病床数应与“卫统1-2表”中“全年开设家庭病床总数”一致。

现场查看卫统表并查看工作记录。

【A】实际开放床位50张及以上。

同【B-1】。

1.3.3设备配置

(配备合理、适宜的医疗设备,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C】参照《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医发〔2006〕240号)要求配备相关设备,配备必要的中医药服务设备。

配备“附表1基本设备和中医药服务设备清单”中的90%以上的基本设备,并配备6种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和康复设备,则认为符合此指标要求。

现场查看。

【B-1】配备与诊疗科目相匹配的其它设备。

见附表2。

、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

的医疗设备,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的保障。

【B-2】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心电监测仪、远程心电监测。

全部配备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心电监测仪、远程心电监测仪器,则认为符合此指标要求。

现场查看,见附表2o

【B-3】配备一定数量基于信息化的便携式出诊设备和出诊交通工具。

【A】空气消毒机、呼吸机、动态心电监测仪、动态血压监测仪等设备仪器。

全部配备空气消毒机、呼吸机、动态心电监测仪、动态血压监测仪,首则认为符合此指标要求0生厕所达

见附表2o

【C-1】卫生厕所布局合理

口丿层丿应至少设置~1~处卫生厕所,,达到有墙、有顶,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厕所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粪便必须按规定清出的要求,男女应分开设置。

首层厕所中至少一处厕所应配备无障碍设施,可男女分设或建设无性别卫生间。

男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1个无障碍厕位、1个无障碍小便器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

女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

2012)等相关规

1.3.4公共设施(根据《无障碍设

计规范》

2012)等相关规

范要求设置公共

设施。

【C-2】无障碍设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出入——口、门、楼梯、电梯、扶手等,此处的无障碍设施不包括厕所。

室外通行的无障碍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5m,室内通道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8m,并设置无障碍扶手;

主要出入口应为无障碍出入口,宜设置为平坡出入口;

门开启后,通行净宽度不小于1m,门槛高度及门内外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以斜面过渡,且便于开关;

同一建筑内应至少设置一部无障碍楼梯,若设有电梯时,每组电梯设置一部无障碍电梯;

住院部(如有)病人活动室墙面四周,应设置高度适宜的扶手。

以上条件均符合,则认为达到该指标要求。

【C-3】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等区域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私密性保护扌昔施。

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如有)等区域,特别是计划生育用房、儿科应自成一区,设专用卫生间,应有阻隔外界视线的装置。

【C-4】在需要警示的地方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在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污染等地方,应设置警示标识,如

氧气房、放射科、医疗废物存放点等。

警示标识应符合《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92和《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相关要求。

1.4人员配置

(建立一支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各类专业人员参与的结构合理、具

【B-1】厕所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

机构配备的厕所均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即具备有效降低粪便中的生物性致病因子传染性设施的卫生厕所,包括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双瓮漏斗式厕所、三联通式沼气池式厕所,粪尿分集式厕所、双坑交替式厕所、具有完整下水道系统及污水处理设施的水冲式厕所。

【B-2】候诊椅数量配备适宜,舒适度较好。

【B-3】有必要的采暖、制冷设备。

【A】配备使用自助查询、自助挂号、自助打印化验结果报告等设备,使用门诊叫号系统。

全部配备自助查询、自助挂号、自助打印化验结果报告等设备、使用门诊叫号系统。

【C-1】达到《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医发

〔2006〕240号)要求的配备。

1.至少有6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9名注册护士。

2.至少有1名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

3.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4.至少有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5.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具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

6.设病床的,每5张病床至少增加配备1名执业医师、1名注册护士。

现场查看机构医疗执业许可证床位(如有)设置情况;

现场查看执业医师及护士人员花名册、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和职称证书。

1.4.1人员配置

(建立一支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各类专业人员参与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卫生技术队伍,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C-2】人员编制数不低于本省(区、市)出台的编制标准。

人员编制指人社部门对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指数的分配,具体数量由各级人事部门核定,财政部门据此数量给予拨款。

现场查看各省(区、市)出台的人员编制文件,证明机构实际编制数的文件。

【C-3】卫生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单位职工总数的80%。

卫生技术人员包括在本机构注册的医、药、护、技人员。

填报的数据应与“卫统1-2表”中“卫生技术人员数"

一致。

现场查看卫生技术人员花名册及工资发放记录表。

【B-1】大专及以上学历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达到50%以上。

大专及以上学历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大专及以上学历卫生技术人员数/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总数X100%

现场查看卫生技术人员花名册及相应学历证书。

【B-2】辖区内每万服务人口注册全科医师数不少于2人。

注册全科医师指执业注册范围为全科医学的医师(含加注全科医学)。

服务人口为辖区常住人口数应与

“卫统1-2表”中数据一致。

现场查看卫生技术人员化名册、相应执业证书及卫统表。

【A-1】大专及以上学历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达到80%以上。

现场查看卫生技术人员化名册、相应学历证书及卫统表。

【A-2】执业(助理)医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

执业(助理)医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执业(助理)医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总数X100%

现场查看执业(助理)医师花名册、相应学历证书及卫统表。

【A-3】中级职称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达到35%,至少有1名正高级职称医师

中级职称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中级职称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数/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总数X100%中级职称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比例》

现场查看卫生技术人员花名册及相应职称证书。

【A-4】辖区内每万服务人口注册全科医师数不少于3人。

同B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