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6842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含砂评定

凝结时间

表观密度

YES

有问题

测试

试验结果处理

混凝土绝热温升

硬化混凝土试验

施工配合比选定

NO

5.2操作要点

5.2.1编制试验计划

根据混凝土设计指标和控制指标要求,按照不同工程地域、气候条件、施工条件、原材料特性情况,制定合理的技术路线,编制科学的“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划。

5.2.2现场试验室

由于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所以现场试验室是保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首要条件,应根据试验项目和现有条件科学合理的布置现场试验室,一般布置12间~18间试验工作间。

拌和间是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最重要工作间,应高度重视拌和间的布置。

一般试验拌和间应有50m2~80m2的面积,用于布置搅拌机、拌和钢板、振动台、水池、料仓、工作台等。

1搅拌机:

由于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大粒径的特点,搅拌机必须有足够的拌和容量,采用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为100L~150L,强制式搅拌机一般为60L~100L。

2拌和钢板:

钢板尺寸应满足长×

宽×

厚=(2000mm~2500mm)×

(1500mm~2000mm)×

(8mm~10mm)的要求。

钢板一般纵向垂直对齐搅拌机出料口,水平摆放且比地面低50mm或在钢板周边焊接∠50mm角铁,这样方便混凝土拌和的连续试验。

同时钢板侧面应布置有排水的集水沉淀池。

3振动台:

振动台台面尺寸一般为(1000mm±

10mm)×

(1000mm±

10mm),表面平整光洁,频率在50±

3Hz,振幅0.5±

0.02mm,安装在不妨碍其它试验和操作的位置,要求台面水平。

4料仓:

一般在拌和间端部靠墙布置4~5个高90cm~110cm的料仓,分别堆放试验用的饱和面干砂料和粗骨料,其中砂料仓应足够大。

料仓上部可预制搭建工作台,放置水泥、粉煤灰等材料及工器具。

5力学间:

力学间的面积应保证各种材料试验机的布置、安装、维护、检修和试验人员的正常操作等不受影响,面积一般为40m2~60m2。

根据力学试验内容,一般配置100KN和1000KN万能材料试验机、2000KN压力试验机及相关的附件等。

全级配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配置5000KN~10000KN的压力试验机。

6养护室:

养护室严格按温度、湿度要求布置。

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取样频率、养护龄期以及施工高峰期等因素,确定养护室面积一般为40m2~80m2,屋顶宜采用混凝土预制密封。

5.2.3原材料的准备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准确性、连续性以及成果分析,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材料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用的原材料(水泥、掺合料、骨料、外加剂等)试验样品,必须按材料用量计划备足同一批次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际使用样品,尽量避免二次取样,防止原材料波动导致试验结果的差异,这是保证高质量配合比试验的前提。

各种材料应根据计划提前检测,掌握配合比试验所需原材料的品质和性能。

1胶凝材:

水泥、掺合料等胶凝材料保存应避免受潮,一般采用塑料薄膜等防潮材料密封包裹。

试验拌和时,应把胶凝材料拆包分别装入带盖的塑料大桶容器,盛料应使用专门的器具,每次盛完料后应及时加盖,保持胶凝材料原状。

2骨料:

骨料需要提前一天堆放到室内料仓,宜满足饱和面干状态,表面覆盖湿麻袋保持湿润。

每天拌和前,对室内料仓存放的骨料进行翻拌均匀,并检测骨料含水率,为配合比计算提供依据。

3外加剂:

外加剂溶液需要提前一天进行配制,且足量。

一般减水剂浓度为10%~20%,引气剂浓度为1%~2%。

同时应对外加剂配制难易程度、是否沉淀进行观察评定,为拌合楼外加剂溶液配制和控制提供依据。

5.2.4混凝土拌和

混凝土拌和试验是配合比试验的重点,拌和间室内温度保持在15℃~25℃。

混凝土拌制前,一般采用与配合比相近的砂浆或小级配混凝土进行搅拌机搅拌挂浆,出机用于拌和钢板挂浆。

第一罐新拌混凝土一般仅用于初步评判,不用于正式成型。

水工混凝土不宜采用人工拌和,原因是拌和量少、骨料粒径大、外加剂机理以及边界条件影响等因素,容易造成拌和结果与机械拌和存在较大差异。

1拌和容量:

考虑拌和条件边界效应的影响,混凝土拌和最小容量一般不宜少于搅拌机容量的1/3,以保证拌和物的均匀性、稳定性。

2投料顺序:

应通过试验确定。

自落式搅拌机投料顺序一般为粗骨料、胶凝材、水和外加剂混合溶液、细骨料;

强制式搅拌机投料顺序一般为细骨料、胶凝材、水和外加剂混合溶液、粗骨料。

其中,应在计算好的水中盛出少量水以备冲洗盛外加剂容器,然后将外加剂溶液倒入剩余水中。

3拌和卸料:

按规定时间搅拌好的混凝土卸料后,应用镘刀将罐内的浆体尽量刮净,然后将搅拌机恢复到原位,及时遮盖湿麻袋或加盖,防止搅拌机内干燥,以备连续拌和。

刮出的浆体和出机的新拌混凝土混合翻拌三遍,观察评定混凝土外观和匀质性。

用于成型的新拌混凝土,应及时用湿麻袋覆盖,避免坍落度损失过快影响试验结果。

5.2.5和易性试验

大量试验发现,新拌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水泥水化等原因造成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经时损失不可避免,因此,对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要进行大量反复的试拌,掌握混凝土拌和物的稳定性和规律性,这是配合比试验的关键。

试验时,仪器和工具与新拌混凝土接触部分应提前润湿或挂浆。

1过湿筛:

对出机的新拌混凝土进行拌和物性能试验时,若骨料粒径大于40mm,应采用湿筛法剔除大于40mm粒径骨料,筛前应用喷雾器或湿拖把对方孔筛润湿。

过湿筛后的拌和物,需两人采用小方铁锹对翻三遍。

2温度测试:

将温度计插入出机后的混凝土中50mm~100mm,温度测试完备后方可拔出温度计,同时记录室温。

3坍落度(VC值):

一般两人同时在钢板上平行进行坍落度试验,减小人为误差;

碾压混凝土VC值一般测试两次。

同时,需要进行坍落度(VC值)的经时损失试验,为施工提供依据。

4含气量:

对抗冻等级要求高的水工混凝土,含气量测试采用精密含气仪。

装料时严禁工具碰撞含气仪量钵沿口,试验后应及时对含气仪气阀保护清洗。

同时,要进行含气量与坍落度(VC值)经时损失的关系试验,为拌合楼质控、施工浇筑及混凝土耐久性提供依据。

5含砂评定:

含砂情况对混凝土性能有很大影响,一般采用三种方法评定:

一是用镘刀抹混凝土拌和物表面,二是通过振动台振实过程中测试试模内混凝土泛浆情况,三是在仓面观测振捣器振捣时混凝土泛浆情况。

6表观密度试验:

表观密度试验采用原级配混凝土,四分法装料,用振动台试验。

常态混凝土一次性装料,碾压混凝土分层装料,以混凝土振实泛浆为准。

7凝结时间:

对新拌混凝土拌和物过5mm湿筛,将砂浆装入凝结时间试模。

常态混凝土临近初凝、终凝时应加密试验,碾压混凝土按等时段(每隔1h~2h)进行试验。

试验数据宜采用计算机计算绘图。

5.2.6混凝土成型

1成型粒径:

采用标准试模进行成型时,混凝土拌和物的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试模最小断面尺寸的1/3,用于成型强度、弹模、抗渗、抗剪、抗折等试验的混凝土过40mm湿筛;

用于成型极限拉伸、抗冻、干缩、湿胀等试验的新拌混凝土过30mm湿筛;

过筛后拌和物必须翻拌均匀。

全级配试验采用450mm×

450mm×

450mm和φ450mm×

900mm试模。

2试模装料:

成型前,试模内壁应均匀刷油,以不浸纸为宜;

成型时,应将同型号试模放在混凝土拌和物旁摆放整齐,采用小方铁锹按试模对角线正反方向均匀装料,避免骨料集中。

碾压混凝土、全级配混凝土成型时需注意分层装料。

3试模振捣:

混凝土成型时需用振动台机械振实;

由于人工插捣成型试验结果偏差大,不宜采用。

振实过程中,可用抹刀光面贴试模内壁插数下,以排除气泡空隙及使骨料表面布浆。

碾压混凝土振动成型以泛浆为准。

全级配混凝土成型宜采用软轴振捣棒进行插捣。

4抹面编号:

成型后试件摆放位置要做好标识,及时抹面编号,编号一般分三行编写,三行分别为试验编号、龄期、试验日期。

5试件拆模:

试件编号后宜及时放入养护室养护,也可采用薄膜覆盖并加盖湿麻袋保湿。

拆模时间视混凝土强度等级、粉煤灰掺量、凝结时间以及气候条件决定。

拆模后的试件应及时送入养护室养护。

5.2.7混凝土养护

养护是保证硬化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精度十分重要的必要条件。

1养护室条件:

必须满足温度20±

3℃、湿度大于95%的保湿保温条件,应安装恒温恒湿自动控制仪、喷雾设施和空调等措施。

2养护室安全:

养护室内应配制36v的低压安全灯,进出养护室应配置自动切断电源装置或醒目警示标志。

3养护架:

一般采用∠50mm角钢(或φ32mm钢筋)以及φ10mm~φ14mm的钢筋制作养护架,一般养护架尺寸长×

高为(1500mm~2000mm)×

(500mm~600mm)×

(1400mm~1600mm),每层高度宜为250mm~300mm,分为5层~6层。

4试件摆放:

混凝土试件摆放间距为10mm~20mm,试件按试验日期摆放在规定月份的养护架上,方便试验和检查。

5.2.8硬化混凝土试验

硬化混凝土试验必须符合规程规范的要求。

试验时,混凝土试件从养护室取出后要注意保湿,及时进行试验。

1物理力学试验:

强度、弹模、抗剪、抗弯等试验一般采用1000kN~2000kN的试验机,极限拉伸一般采用100kN~300kN的试验机。

若进行全级配混凝土试验,根据强度等级,一般采用5000kN~10000kN的试验机。

2抗冻试验:

宜采用微机自动控制的风冷式快速冻融机。

试验前,抗冻试件至少在养护室标准温度的水中浸泡4天;

试验时,擦去试件表面水分,测试试件的初始质量和自振频率,基准值一定要测试准确。

3抗渗试验:

采用混凝土抗渗试验仪进行试验。

试件到龄期后,从养护室取出试件,待表面晾干后,用钢丝刷将圆锥体侧面浮浆清除,然后用毛刷刷去粉尘。

一般在试件侧面采用水泥黄油腻子密封,其比例:

水泥:

黄油=3:

1~4:

1。

在试件侧面将配制好的密封材料用三角刀均匀刮涂1mm~2mm厚,然后将试件套入抗渗试模中,在试验机上用100kN~200kN的力将试件压入套模中。

试验结束后,及时将试件在试验机上退出、劈开、标记,测量渗水高度。

4干缩试验:

干缩室必须安装空调,确保恒温干燥条件,试验采用卧式测长仪,门上应留有玻璃观察窗,防止试验时发生意外。

5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宜采用计算机处理,编制相应的计算处理程序。

记录应符合国家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要求。

5.2.9绝热温升试验

在绝热条件下,测定混凝土胶凝材料(包括水泥、掺合料等)在水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最高温升值,为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提供依据。

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采用绝热温升测定仪,仪器置于20℃±

5℃的清洁、无腐蚀气体的绝热温升室内进行。

由于绝热温升试件体积大、比较笨重,人工装卸困难,所以,在绝热温升室内安装起吊设施,一般采用横梁和倒链。

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采用原级配。

试验前24h应将混凝土原材料放在20℃±

5℃的室内,使其温度与室温一致;

试验时必须严格按照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拌和试验,拌和物满足和易性要求后,方可进行绝热温升试验。

制作试件的容器内壁应均匀涂刷一层黄油或其它脱模剂,便于脱模,成型时将拌制好的原级配混凝土拌和物分两层装入容器中,每层均用捣棒插捣密实,在试件的中心部位安装一只紫铜测温管或者玻璃管,管内盛少量变压器油,插入中心温度计,用棉纱或橡皮泥封闭测温管管口,以防混凝土或浆液落入管内,然后盖上容器上盖,全部封闭。

用倒链把装入好的混凝土绝热温升试件连同容器放入绝热室内,启动仪器开始试验,直到规定的试验龄期,并做好实验记录。

其中混凝土从拌和、成型到开始测读温度,应在30分钟内完成。

试验结束后,打开绝热室的密封盖,取出中心温度计,用倒链把混凝土绝热温试件连同容器从绝热室内提出,小心脱模,防止脱模过程中弄坏容器。

5.2.10施工配合比选定

根据混凝土设计指标、施工要求以及现场复核试验结果,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5.2.11施工配合比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中,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变化和原材料的波动情况,及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但关键参数,如水胶比、单位用水量、粉煤灰掺量一般不允许调整;

一般根据现场砂子细度模数、粗骨料超逊径、气温和含气量变化,对砂率、级配、外加剂掺量等按配合比参数关系规律进行调整。

5.3劳动组织

5.3.1组织机构

根据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程序和方法的特点,采用的试验室组织机构参见图5.3.1。

主任

副主任

图5.3.1试验室组织机构图

5.3.2劳动力组织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共16人,其中混凝土拌和人员12人可穿插作业,参见表5.3.2。

表5.3.2试验人员组织安排表

项目

人数

工作范围

试验计划编制

2

根据混凝土设计指标和控制指标要求,编制详细、具体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划。

组织实施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人、材料、设备等资源合理布置

资料

对试验数据整理、分析。

配料单

配料单计算、校核

原材料计量、投料

6

按配料单进行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水等材料称量,按规定顺序将材料投到搅拌机。

拌和物性能试验

4

坍落度(VC值)、含气量、凝结时间、表观密度测试。

混凝土成型、养护

成型、抹面、编号、拆模、养护等。

热学试验

绝热温升等试验。

物理力学试验

3

抗压、劈拉强度(抗剪)等试验。

耐久性试验

抗冻、抗渗等试验。

变形试验

极拉、弹模、干缩等试验。

6材料与设备

6.1材料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所需主要材料见表6.1。

表6.1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主要材料

序号

名称

品种

原则

作用

1

水泥

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等

根据工程部位、技术要求和环境条件

满足混凝土配合比各项性能要求,降低混凝土发热量,抵抗环境侵蚀

掺合料

粉煤灰、火山灰、矿渣微粉、硅粉、粒化电炉磷渣、氧化镁等

根据工程技术要求、掺合料品质和资源条件,通过试验论证

具有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抑制碱骨料反应,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骨料

细骨料

天然砂、人工砂

质地坚硬、洁净、级配良好

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和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密实性能等

粗骨料

卵石、碎石

优质、经济、就地取材

保证混凝土质量,决定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

5

外加剂

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高温缓凝剂、引气剂

根据工程混凝土设计指标要求

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节约材料、调整施工性能、提高强度和耐久性等

饮用水

符合国家标准

水泥水化胶结和混凝土流动性作用

6.2机具设备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见表6.2。

表6.2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胶砂搅拌机

JJ-5

水泥、掺合料、外加剂、骨料物理试验

胶砂振实台

ZS-15

高温炉

SX2-4-1300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

NLD-2

净浆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

(ISO)

雷式夹膨胀测定仪

LD-50

7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仪

DBT-127

8

水泥标准养护箱

40超声加湿

9

电热鼓风干燥箱

101-2

10

水泥雷式沸煮箱

FZ-31

11

水泥负压筛析仪

FYS-150B

12

水泥电动抗折机

5000

13

水泥压力试验机

YAW-300B

14

水泥净浆搅拌机

160B

15

恒温水浴锅

HHS-6

水泥、掺合料、外加剂、骨料、水等化学试验

16

火焰光度计

6400A

17

分析天平

万分之一、千分之一

18

酸度计

PHS-3C

19

粘度计

NDJ-1

20

电动沉淀离心机

LDZ-4-8

21

分光光度计

7230G

22

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

100-150

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

23

强制混凝土搅拌机

60-100

24

拌和钢板

25

骨料筛

方孔孔径40mm、30mm

26

表观密度筒

20L-80L(壁厚3mm)

27

坍落度筒

28

维勃工作度仪

HGC-1

29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

H-2783

30

混凝土振动台

1m2

31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

HT-80

32

恒温恒湿自控仪

全自动

33

压力试验机

YE-2000

34

万能材料试验机

WE-1000B

35

WE100~300

36

极限拉伸仪

YJ-26

37

弹性模量测定仪

38

混凝土快速冻融机

风冷式CDR-2

39

动弹测定仪(抗冻试验)

QL-101

40

抗渗仪

HP-40型

41

混凝土卧式测长仪

SP-540

42

绝热温升仪

7质量控制

7.1质量标准

采用本工法试验,除严格执行《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SL48-94)、《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12-2000)以及与工法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现行法律法规外,结合本工法特点注意以下质量标准:

1.实际工程设计技术条款要求;

2.试验室编制并被批准的《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划》;

7.2质量保证措施

1.试验室应具备计量认证(或国家试验室认可资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第一”的方针,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有效地控制影响检测质量的各个要素,确保检测数据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检验与校准:

试验室用于混凝土检测的仪器设备检定合格后,才能用于各类试验中,以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性。

3.试验室检测试验人员经考核,应取得试验资格上岗证。

并定期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业务能力。

4.试验室定期组织与权威的国家认定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比对试验,以验证环境设施标准性、仪器设备精确性、检验过程规范性及试验人员的操作水平,提高试验检测能力。

5.为保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顺利进行,试验要配备足够合理的人员,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和评价结果以及签署检测报告人员的能力。

8安全措施

1.严格遵照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试验室安全体系的要求进行试验操作,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编制安全操作规程。

试验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方面的培训,清楚所使用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安全用电、用水等方面的常识和知识。

2.试验前后,对所有使用的电器控制闸刀、电器、线路连接进行检查,开关控制到位。

3.试验前后,对试验仪器状态进行检查,试验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