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7098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

《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电通风检测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中性点引出的电动机,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值,相互差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

9、柴油发电机组至低压配电柜馈电线路的相同,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Ω。

10、不间断电源装置连线的线间、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

11、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电缆标称500V及以下采用500V摇表,标称1000V以下采用1000V摇表。

12、低压电器交接试验,用500伏兆欧表摇测,绝缘电阻大于等于1MΩ;

潮湿场所绝缘电阻值大于等级0.5MΩ。

四、检测方法

1、检测前庆检查仪表是否在检定周期以内,超过检定周期不能使用。

2、绝缘摇表领用前应检查摇表接线及线夹是否完好,轻摇手柄,短接E端与L端,观察仪表指针是否回零。

电子兆欧表,短接E、L端同样指示为零。

3、根据被测对象选择不同电压级别(500V、1000V、2500V)的摇表。

若为电子兆欧表,使用时应选择不同的电压档位。

4、测试前应确认被检线路和装置为非带电状态,并采用有效措施防止误送电。

5、测试前应断开电压开关,信号灯等与被测线路相连的二次线路和弱电线路。

6、测量相对地绝缘电阻时,测试仪“E”接非导电外壳,“L”接被测导体,相间测量时,E和L分别接不同的相间导体进行测量。

7、测量时,应保持额定转速(约120转/分)摇动摇表,待一分钟时讯取表针指示值。

同时应记录被试物温度。

对于大电容被(如电缆、电力、电容等),因开始充电电流较大,指针指示数较小,这并不是被试物绝缘不良,应待指针完全稳定后读数。

五、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1、使用普通绝缘导线作测量导线时,应注意“L”测量线的绝缘不得碰及其他测量线“E”或“G”及接地物。

2、直流耐压试验拆除电源后,或重复测量绝缘电阻之前,必须将被试物充分放电3~5分钟,消除残余静电荷所引起的误差。

3、雷雨发生时的架空线路和与架空线路相连接的电气设备,严禁进行测量。

4、当被试物电容量较大时,为了避免指针的摆动,最好将手柄转速提高10%(如130转/分)。

5、一般规定,48伏及以下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用250伏摇表,48伏以上到500伏的用500伏,500伏以上的用1000伏或2500伏摇表测量。

6、如果摇表出线端子标号不明时,可将已知极性的电压表接在摇表的端子上,慢慢摇动手把,如电压表针向右转,则电压表正端为“L”,负端为“E”,如果左偏则相反。

六、检测结果及判定

1、检测结果一般包括相间绝缘电阻(如A-B‘B-C’C-A);

相对工作零线绝缘电阻(A-N;

B-N;

C-N);

在TN-S系统中还须测工作零线与保护接地线之间的绝缘电阻(N-PE),测量须将N与PE的连接点分开,测完后必须恢复牢靠。

2、检测时一般须区分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

作为箱、盘、柜、屏而言,一次回路可为电气主回路(即负标电流通过的回路);

二次回路可为电气主回路以外的电路(如保证灯回和测量计量回路,控制回路等);

作为馈线电路而言,一次回路可为从低压配电屏至各受电点(箱、柜、盘)之间的连接电缆或导线;

二次回路可为各受电点与专用电负荷之间的电缆或导线。

3、上述第2条和第1条中的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中的相间,相对零及零对地全部绝缘达到三检测项目及要求的1~12条,方可判定电气设备或线路的一次回路或二次回路合格。

七、检测报告

现场检测工作完毕,应及时整理原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属见证抽样检测的须及时办理签证手续,检测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1、委托单位2、工程名称3、检测项目4、抽样方式

5、抽样部位6、检测日期7、天气温度8、检测设备、编号

9、见证单位10、见证人员11、样品状态12、检测依据

13、检测结论14、检测人员15、审核、批准人员

16、报告的有关声明17、报告的签发日期

管道严密性水压试验的检测

1检测依据及适用范围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本细则适用于建筑工程冷、热水管道及采暖工程管道严密性试验。

2客户要求委托和合同评审

接受客户委托,并按本中心合同评审的程序规定合同评审,受理检测委托。

3抽样

3.1给水支管抽样

3.2给水工程干管及采暖工程干管抽样

采用随机抽样原则,按干管数量的30%抽样,且不少于3根。

4检测项目

给水及采暖工程管道严密性水压试验

5主要检测仪器设备

5.1压力表检测误差不大于0.01MPa。

5.2试压泵。

6检测方法

6.1检查需试验的管路中水流出口的封堵是否完好。

6.2将试验设备与要测试的管道对接安装。

6.3试压:

加压至设计要求的试验压力。

6.4观察记录测试的压降。

6.5测试完毕后,清理现场设备及用具,并确认检测数据。

7检测结果及判定

7.1金属及复合管试验压力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工作压力下不渗漏。

7.2塑料管试验压力下2h,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在工作压1.15倍状态下,2h压降不超过0.03MPa。

7.3所检测的系统均应合格,合格率要求100%。

8检测报告

整理原始记录,并编写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

1、委托单位2、工程名称3、检测项目4、系统名称及编号

5、委托日期6、检测日期7、检测设备型号、规格

8、检测结果(试验压力,允许压力和,实测压力降结论)

9、检测标准依据10、检测人员及检测报告出具日期

接地电阻测量检测

一、检测依据及适用范围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本细则适用于建筑电气和建筑物防雷的接地电阻测量。

二、客户要求委托和合同评审

接受客户委托,评审客户要求并确认所有要求均能满足,检查被测物状态的符合性并确认,受理委托。

委托方要求见证抽样,必须与现场监理达成共识后再进行抽样。

三、检测项目及要求

1、电气接地电阻测量,是指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TN-C或TN-S系统中的接地电阻测量,要求测量时将变压器中性点与接地点的连线拆开后进行测量。

2、防雷接地电阻测量,是指建筑物的接闪器,避雷网通过下引线与人工接地极或接地模块连接的接地电阻测量。

测量时需断开下引线与接地装置的接地卡,另一类利用结构柱的竖向钢筋作下引线并利用承台桩基内钢筋作接地极测量时,只需从引出极接测量线便可测量接地电阻值。

3、重复接地电阻测量,是指建筑物既没有独立的变电所也没有内部变电所,由外引架空线或外引电缆供电。

在进户端将零线(N线)接地以及长距离架空线路中间杆,转角杆接地的接地电阻测量,测时先将零线接地点断开,再进行测量。

四、检测方法

1、接地电阻测量可使用接地电阻摇表和电子型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测量前应检查所使用仪器应在检定周期以内。

2、仪器领用前检查确认仪器接线、电源、量程、档位、通电对零位等功能是否完好,仪器必须满足正常使用功能才能领用。

3、测试环境温度宜在5~35℃范围内,测量前三天,应为连续晴天,测量时应记录土壤干燥情况。

4、试验方法依DER2571型接地电阻测量仪为例步骤如下:

a)以被测接地极E′为起点,使电位探针P′和电流探针C′成直线布置,其间距为20米。

b)将C2、P2短线后接被测接地极(此时断接卡应断开)。

c)将P1接近端电位探针,C1接远端电流探针。

d)正确选择“量程”按键,按下“电源”开关。

e)按下“电流停”键数秒,指示灯(红色)亮表示测试电流送出,“数显屏”显示出测量的接地电阻值。

f)根据显示值合理改变量程,直到显示精度最高,记录显示值。

五、检测注意事项

1、当被测接地极开路或C1极辅助接地电阻值大于各档的允许值时,显示屏蔽针给出“:

”指示,此时应检查C2至C1的测试电流回路是否接通或接触不良。

2、当接地极E′和电流探针C′间距离大于20米时,电位探针P′的位置指在离E′、C′间的直线连线几米以外时,引起的测量误差可以不计,但E′、C′间的距离小于20米时,则应将电位探针P′正确地插在E′、C′连线的中间。

3、对于四测试极测量接地电阻小于1Ω时,应将测试C2、P2分别连接到被测接地体上,可消除测量导线与接触电阻引入的误差。

4、助接地极应选择远离地下水管和带铜电缆,防止工频干扰与互感引起测量误差。

六、检测结果与判定

1、各类接地电阻测量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值,方为合格。

2、当设计没有明确规定时,可参照以下参考文献值:

a)露天配电装置用避雷针的集中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Rc≤10Ω;

b)高压架空线路(土壤电阻率)电杆Rc≤10Ω;

c)100KVA以下的变压器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Rc≤4Ω;

d)100KVA以上的变压器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Rc≤10Ω;

e)低压设备共用联合接地系统Rc≤10Ω;

f)为防止设备漏电或电击的危险Rc应在4~10Ω之间;

g)医疗设备,X光设备Rc≤4Ω;

h)1KV以下的变电所Rc≤4Ω;

i)静电接地Rc≤100Ω;

上述参考值应在报告中备注,不作结论。

七、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来源于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应记载天气情况,土壤干燥情况,见证抽样人,见证单签章,被测点方位、测量位,分析测量值的真实性,确定是否重复测量,报告内容如下:

5、抽样部位6、样品状态7、天气情况8、检测日期

9、环境温度10、检测设备及编号11、检测与判定标准

12、实测结果13、检测部位简图14、检测结论

风量或风速的检测

1检测依据及适用范围

1.1检测依据: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

1.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风量或风速的检测。

2客户要求和合同评审

接受客户委托,并按本中心合同评审的程序规定进行合同评审,受理检测委托。

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少于1个系统。

4检验项目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风速及风量检验

5.1热球式风速仪,测量精度<±

3%。

6测点布置及检测方法

6.1单向流风口采用风口截面平均风速和截面净面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风量。

平均风速为测量截面上各测点风速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6.2非单向流风口应用辅助风管转换成单向流风口检测。

辅助风管与风口形状及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风口长边的2倍。

6.3风管上安装有检测孔或可以钻孔时,应在风管截面上测量风速。

测量截面应位于大于或等于局部阻力部件前3倍长边长,局部阻力部件后5倍长边长的部位。

6.4矩形风管及风口的测点:

将测量截面分割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边长小于或等于200mm,测点位于小截面中心,测量截面上的测点数不宜少于6个。

6.5圆形风管及风口的测点,将测量截面按管径大小分成若干个面积相同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上布置4个测点,圆环数量不宜少于3个。

6.6单向流洁净室,采用室内截面平均风速和测量截面面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送风量,测量截面离高效过滤器0.3m,垂直于气流方向,测点间距宜小于0.6m测点数不少于5个。

6.7充分了解工程概况及相关信息,确认检测系统及部位后,画出系统示意图和测点位置图,并标注部件编号。

6.8测量完毕后,清理现场设备及用具,并确认检测数据。

7结果判定

7.1通风与空调系统总风量与设计风量允许偏差为±

10%;

风口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为±

15%。

7.2单向流洁净空调系统的总风量测量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为0~20%;

室内各风口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为15%;

新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为10%。

室内截面平均风速的允许偏差为0~20%,截面风速不均匀度不大于0.25。

7.3当系统总风量检验合格,风口风量的合格率达90%以上时,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1、委托单位

2、工程名称

3、检测项目

4、委托日期

5、检验日期

6、检验设备规格、型号

7、系统名称及编号

8、检测结果(含允许偏差、实测值、设计值、实测偏差)

9、检测标准依据

10、检测结论

11、检测人员及检测报告出具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