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7621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优等品不允许有粘皮和麻面;

一等品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总表面积的0.2%,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大于5mm,且应修复;

合格品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总表面积的0.5%,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大于l0mm,且应修复;

2)桩身合缝漏浆:

一等品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1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5%,且应修复;

合格品漏浆深度不大于l0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且应修复;

3)局部磕损:

优等品不允许有局部磕损;

一等品磕损深度不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大于20cm2,且应修复;

合格品磕损深度不大于l0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2,且应修复;

4)内外表面不允许有露筋、断筋、脱头现象。

5)内外表面砼不允许有塌落现象。

6)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龟裂、水纹和内壁浮浆层的收缩裂纹不在此限)。

7)桩端表面应平整,桩端表面砼和预应力钢筋墩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

8)桩套箍凹陷:

优等品不允许有凹陷;

一等品凹陷深度不大于5mm;

合格品凹陷深度不大于l0mm。

9)接头和桩套箍与桩身结合面漏浆:

优等品不允许有漏浆;

一等品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8,且应修复;

合格品漏浆深度不大于10mm,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4,且应修复。

10)接头和桩套箍与桩身结合面不允许有空洞和蜂窝。

11)管桩各部位尺寸允许偏差:

a、桩长L值偏差:

优等品±

0.3%L;

一等品+0.5%L、-0.4%L;

合格品+0.7%L、-0.5%L。

b、端部倾斜:

优等品≤0.3%D(D为桩直径);

一等品≤0.4%D;

合格品≤0.5%D。

c、桩直径D值偏差:

当D≤600mm时,优等品±

2mm;

一等品+4mm、-2mm;

合格品+5mm、-4mm。

D>600mm时,优等品+3mm、-2mm;

一等品+4mml、-2mm;

合格品+7mm、-4mm。

d、壁厚偏差:

优等品+10rnm;

一等品+15mm;

合格品正偏差不限。

e、保护层厚度偏差:

优等品+5mm;

一等品+7mm、-3mm;

合格品+10mm、-5nun。

f、桩身弯曲度偏差:

优等品≤L/1500;

一等品≤L/1200;

合格品≤L/1000。

g:

桩端板外侧平面度0.2mm,外径-lmm,内径-2mm,厚度正偏差不限。

在实际检查中多次发现有的桩端板局部厚度不足。

3、静压设备(液压式抱压型)就位前,场地必须平整。

就位后,桩架、抱压平台须与桩身垂直,要确保桩基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4、对抱压式桩机在施工中当压桩将达到终止压力时,桩身侧面所受抱桩力最大,应注意防止在抱桩部位产生裂缝。

对顶压式装机要注意吊桩时把桩磕坏。

5、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桩的贯入情况、桩顶完整状况、桩体垂直度、桩顶标高等。

6、检查电焊条质量和电焊接桩质量,每个电焊接桩头焊缝要分三次焊接,焊缝要饱满,不得有夹渣、气孔、弧坑,电焊后的停歇时间根据昆明的气候条件宜为6~8分钟。

7、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压力表指数突然降低或听到异常响声,应立刻查明原因并做好记录。

8、打桩过程中要对照地质勘察质料和设计施工桩长及单桩承载力来控制实际压桩力和桩长,若遇桩长小于设计最小桩长,压桩力较大(己到达桩的极限承载力)或桩长已到达设计的最大桩长而压桩力较小(低于最低压桩力)时应及时与设计联系,分析原因后确定处理方案。

9、打桩过程中应复测打好工程桩的拥土量,桩顶标高和桩位看桩体有无上浮和位移现象,如果有此现象,应作为检测的重点对象。

四、验收

1、桩位验收

对于桩顶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时应做中间验收,移交给土建施工单位后才能开挖土方,避免在土方开挖后如有桩顶位移发生,不易明确责任,究竟是土方开挖不妥,还是本身桩位不准(打入桩施工不慎,会造成挤土导致桩体位移)。

土方开挖后再对桩位做最终验收,允许偏差(单位:

mm):

1)盖有基础梁的桩,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为100+0.01H,没基础梁的中心线为150+0.01H(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2)桩数为1.3根桩基础的桩为100;

3)4-16根桩基中的桩为1/2桩径或边长;

4)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为1/3桩径或边长,中间桩为1/2桩径或边长。

对于超规范的桩应由设计单位出处理方案,施工单位处理后重新验收。

2、承载力

管桩施工结束后对其进行承载力检验,采用静载荷(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利用静压桩机作为反力装置,建议验收时按下列几点执行:

1)受检桩的最大加载值由设计单位书面提出,受检桩的数量按总桩数的1%行进抽检,试验方法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2)经检验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即可判定该主控项目不合格(即不允许出现负偏差)。

3)主控项目出现不合格的项目时,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经施工单位实施后,再进行二次验收。

3、桩身质量

这里所谓的“桩身质量”,是指桩施工结束(入土)后的桩身质量。

此时的桩身质量可能存在抱裂、压爆、局部磕损或缺损,环向或纵向裂缝、接头焊接质量问题等等。

管桩的有些桩身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就被发现(如抱裂、磕损或吊装不当引起的裂缝等)得到及时处理。

桩在入土后虽然看不见,但从压桩时压力与贯入度的变化(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压桩完成后土塞的高度、管内积水等情况,现场施工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对桩身质量也可以作判断。

如果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适用的可能:

1)只能有效地探测到桩顶以下第一个缺陷的界面。

不论是采用频域或是时域的分析方法,当应力波在桩项以下第一个界面反射后,如果还有第二个缺陷,很难接收到第二个界面的信号。

2)只能做定性判定

由于桩的尺寸效应、测试系统的幅频相频响应,高频波的弥散、滤波等造成的实测波形畸变,以及桩侧土阻尼、土阻力和桩身阻尼的耦合影响,尚不能做到定量判定。

而且,对于桩身不同类型的缺陷性质仅凭信号也难以区分(如灌注桩的缩颈与鼓肚,以及局部松散、夹泥、裂缝、空洞等等)。

3)对钢管桩和异型桩的不适用

低应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要求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时平截面假设成立,故不适用于钢管桩和异型(如H型)桩。

对于混凝土管桩来说,目前尚在进一步探索中,有试验表明:

当Tp(脉冲宽度)=1.5ms,即λ/R的减小,尺寸效应引起的平截面假设失效和高频干扰加剧,导致实测波形严重畸变,使一维理论探测桩身缺陷的适用性大打折扣。

再有,开口管桩的底部有土塞,应力波在传至土塞上部界面时遇不同阻抗,产生反射和透射;

同理,当管内积水时,积水界面也会产生反射与透射;

这些因素对探测桩身缺陷形成严重的干扰。

现在笔者推荐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孔内数字电视检测法,该法采用孔内电视摄像仪进行探测,能对管(孔)中出现的缺陷进行定性和定量判定期,具有检测方便快捷、检测结果直观的特点。

该方法解决了其它方法不能定量、对缺陷性质难以判定的问题,是桩身质量检测手段的一大进步。

4、附件材料内容应有:

1)成品桩质量检验记录;

2)压桩施工记录;

3)接桩质量检验记录;

4)桩顶标高测量记录;

5)桩体质量检验报告;

6)桩位偏差测量记录;

)承载力检验报告;

8)异常情况、质量缺陷、质量事故记录及处理(整改)情况记录。

旁站监理方案(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欧阳旺云

一、工程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

×

工程

建筑面积:

m2

结构形式: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特点:

1.基础采用Φ400高强度预应力砼管桩,桩身砼C80。

本工程地质强风化岩层,必须严格控制桩的总锤击数和收锤的贯入度;

2.本工程施工时必须控制好主轴线位置,避免轴线误差;

3.本工程模板制安时必须注意模板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避免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二、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根据工程特点,本项目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如下: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1)检查管桩的外观质量、生产厂家、规格、生产日期、蒸养方式,常压蒸养的PC桩应不小于28天的龄期。

(2)打桩顺序必须按广东省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8)进行。

(3)焊接接桩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181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长宜在高出地面0.5~1.0m进行;

b、下节桩的接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

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

c、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d、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

e、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

f、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能继续锤打,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4)管桩顶的填芯混凝土应灌注饱满。

灌注深度不得小于2d且不得小于1.2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

2.土方回填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应根据夯实机具确定。

人工夯实时,分层厚度不大于20cm;

机械夯实时,分层厚度不大于25cm。

基础墙砌筑至高于地面时,应尽快进行回填,以便场地平整、堆放机械和材料。

回填土应在墙两边同时进行,以免墙体偏移。

设计上允许回填土自然沉实的部位,可不夯实,但回填土高度宜大于地面高度5cm以上,以防积水。

2.各栋承台及地梁浇筑

检查桩芯混凝土质量,桩头插筋的直径、长度、弯法,检查排水是否干净。

3.各栋各层柱浇筑

检查柱底混凝土质量,检查柱底杂物是否清理干净。

4.地面浇筑

检查垫层是否清理钢筋、平整,检查钢筋位置,检查混凝土混合料质量,检查混凝土是否振捣密实、平整。

5.各栋各层楼面浇筑

检查柱头是否清理干净,柱的箍筋是否绑扎到位、整齐。

检查梁箍筋是否到位、是否松动,检查板底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安放的密度及高度,检查板顶钢筋的安放密度及高度,防止板面负筋被踩下,检查混凝土混合料的塌落度是否恰当,检查混凝土混合料振捣是否密实、平整。

6.各栋屋面混凝土浇筑及防水层施工

检查梁箍筋是否到位、是否松动,检查板底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安放的密度及高度,检查板顶钢筋的安放密度及高度,防止板面负筋被踩下,检查混凝土混合料的塌落度是否恰当,检查混凝土混合料振捣是否密实、平整,检查找坡是否正确,检查预留孔洞是否正确。

检查防水层的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

7.脚手架的安装与拆除

(1)脚手架的安装

a.脚手架材料宜选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禁止使用竹木(或钢竹混搭)脚手架。

其材料必须经过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使用。

b.脚手架的基础必须是硬地(如混凝土),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面50mm。

c.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接受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必须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上岗。

d.搭设脚手架时,地面必须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场。

e.脚手架的搭设顺序为:

平整场地——铺底板和底座——立杆——扫地杆——小横杆——架立临时撑杆——连墙杆——剪力撑——护栏——铺脚手板——立杆外侧横挂安全网立网——设底网。

f.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能超过相邻连墙杆以上两步,每搭完一层后,必须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和立杆的垂直度。

g.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必须随立杆、纵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h.脚手架立杆顶端必须高出屋面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2)脚手架的拆除

a.拆除脚手架时,地面必须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场。

b.拆除作业必须由上到下逐层进行,禁止上下同时作业

c.连墙体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体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能大于2步。

f.严禁抛掷已拆构件。

三、旁站监理人员

旁站监理工作由×

负责,特殊情况下由总监理工程师在项目监理机构人员中进行安排。

四、旁站监理人员的职责

1.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程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

2.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

3.检查施工方案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4.检查进场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等的质量检验报告情况

五、旁站监理记录的内容

旁站监理人员必须按广州市旁站监理记录表做好旁站监理记录,旁站监理记录内容如下: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日期及气候

4.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5.施工情况

6.监理情况

7.发现的问题

8.处理意见

六、施工企业的义务

施工企业应当根据监理单位制定的旁站监理方案,在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施工前24小时,书面通知项目监理机构。

七、签字与违规处理

1.旁站签字

旁站监理人员必须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旁站监理人员和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应在旁站监理记录上签字,凡未签字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违规处理

旁站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时,发现施工企业有违背施工方案和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有权责令施工企业立即整改;

发现其施工活动已经或者可能危及工程质量的,应当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局部暂停施工指令或者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对不服从总监理工程师指令的,监理机构必须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