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892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这些都是我们学院和分院各级领导班子在规划学院、分院发展时需要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城市学院就好比是一个车队,八个分院和十几个部门组成的一个车队,每个师生员工都是车队里的一员,大家都应该来思考:

该怎么样使我们的车队走得更快,更整齐!

最近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但是很不成熟。

下面说的,只是我个人的思考,是关于学院发展与教育教学创新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城市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每个组织都要讲核心竞争力,否则竞争不过别人,竞争不过别人就得让道。

请看下面三个数据:

国家劳动保障部预测,2007年新增900万就业岗位;

2007年高校毕业生有495万,超过新增就业岗位总数的1/2;

2005年114个城市调查,新增岗位对大学生的需求只占总岗位数的20%。

我们推算一下,900万岗位只需要180万大学生,而今年高校却有495万毕业生。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曹殊研究员指出:

2007年将是社会就业制度调整变化的一个“拐点”,就业竞争主要体现为高校毕业生之间的竞争!

我们城市学院的毕业生要和第一批第二批的学生同台竞争,和博士生、研究生同台竞争,困难之大是显见的。

一句话,毕业生就业形势是异常严峻!

我们的“产品”必须明明白白的放在市场上面,让大家来挑,让市场来选择。

人家看不看中你城市学院培养的学生,就意味者市场需不需要我们继续造这些“产品”,我们这些产品生产者会不会下岗。

我们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发力点应该在什么地方?

城市学院作为一所科研力量薄弱,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以本科学生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高校,与其它高校的竞争明显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

最能体现城市学院办学水平的也是人才培养的质量。

以我们现在的条件最迫切需要突破、最能够打响品牌的也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

所以,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放在第一位;

必须解放思想,全力以赴,领先一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丘成桐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目前国内的本科教学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

钱学森也说:

“现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培养。

没有自己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必须改革的许多普遍性的问题,谁领先一步,走出新路,谁就抓住机会,领先发展,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面对激烈的竞争,城市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就是培养人才的套路和能力的问题。

我们把2007年确定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年”,是学院发展关键时期推动学院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我认为这是一个事关提升学院发展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一个事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是一个事关教职员工职业生存力的战略选择,三者是紧密联系,利益相关的。

如果大家认清这一点,认识足的话,学院在推动过程中,大家就会去想办法凝聚人心,齐心协力往前冲,激发出我们的战斗力。

事实上,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第二,如何实现从战略定位到发展战略的转变

经过一年半的集思广益,我们对学院下一阶段的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形成了以下共识:

办学定位--创办名牌教学型大学;

育人目标--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育人理念--倡导学生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育人体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现在的问题是要从口号到行动,通过大家的努力,使理想变成现实。

所以,接下来要思考和解决的是:

如何实现这些战略目标?

每一个战略目标都给我们提出许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想办法解决:

一、我们要创建名牌教学型大学,“教学型”和“名牌”如何体现?

我认为,教学型大学应该是真正做到以育人为中心,而教与学自有一套。

就是要把教师主导、学生自主这两篇文章做好。

名牌大学如何体现?

我认为是名牌一定是有特色的、高水平的,那么就要在创特色,上水平上下功夫。

就必须先研究清楚我们的特色应该是什么?

能够是什么?

从哪些方面体现?

而学院的特色是各分院特色的集合表现,所以每个分院都要思考同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没有想得比较清楚,办学就会陷入盲目性,特色更无从谈起。

水平有哪些特征指标?

我们得找一个参照系,找到自己可以衡量评判的标准。

说到底就是把自己放到那个系统里去竞争对比,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层次定位问题,也包含激励发展的动力机制设计,也必须好好研究。

二、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具体要求有哪些?

如何培养?

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试想在10-15年以后,城市学院毕业生的校友中,最令我们骄傲,使城市学院出彩的会是哪类人才?

是高科技研究人员?

还是企业家?

经理人员?

公务员?

领导者?

自主创业者?

……当然,各类人才都会有,但按照我们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群体特点,我们最容易造就的主体层次会是哪一部分人才?

只有清楚“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才能找准对策。

我们指的“复合性”含义是什么?

如何实现?

当然,复合性可以有多种定义,关键看我们自己是怎样定位的?

我想可否界定为两个复合?

一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即知识结构交叉符合,适应市场定位和应用性要求。

这势必要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改革。

第一课堂不是不能打破的,不能打破就是僵化,僵化是不能发展的。

当然怎么调整需要认真研究和论证。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必须重视不同分院和学科的合作,跟踪市场需求,调整方向,通过复合培养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复合性的第二层含义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做到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

三者要同等重视,有针对性的培养要求和措施,各个环节相互渗透。

特别要关注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知识再多能力再强,思想不过关照样不行,行为习惯没有养好也不行。

前两天有位同志告诉我,我们的一个毕业生,到单位工作的第一天,就开会迟到十五分钟。

他的年轻经理当场就开批他。

第一句话:

城市学院也不是什么好学校;

第二句话:

你不要对不起介绍你进来的人。

这个学生说,他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耻辱。

这件事对该学生的自尊心是不小的打击,对学院的声誉也带来很不良的影响。

所以在学校里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非常重要。

如果现在我们对这一点还没认识透,该做的没做到位,我们的学生到社会上就走不开去。

我们指的“应用性”指标有哪些?

应用性主要体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界定为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毫无疑问,专业知识技能是核心能力。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研究学生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活动对某些能力的特殊要求。

例如外语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创意设计能力等等。

每个专业的职业活动形态不同,对核心能力的要求也不同。

比如,我们办会展专业,就得研究会展业职业活动形态特征是什么?

会展业人员核心能力要求是什么?

会展业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有哪些对策等这样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我们对这些不仅研究清楚而且形成培养“套路”,那么学生毕业后在职场上就肯定会很有竞争力。

创新性包涵哪些内容?

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要有想法,善于思变不甘现状。

这一点城市学院的学生的群体特征有先天优势;

其次,要有创新精神,即要敢冒险,不怕失败。

学生有些错误在学校里犯过了,到社会上一般就不会再犯了。

再次要有创新思维,创新也有套路,需要进行特殊思维训练,是否应有老师来开这种特殊思维训练的课?

此外,要有创新能力,要组织学生多进行创新实践锻炼,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美国著名华裔教育家马里兰大学的刘全生教授说:

当今大学最重要的是“三创”:

创意、创造和创业。

“创意”就是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

“创造”是指动手能力、要有新的发明、新的设计、新的技术;

“创业”是开创事业。

要是前面两项比较弱的话,那创业几乎就不可能。

我最近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文章,是1月18号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它上面写着这么一段话:

大学过多地关注理论和机械式的学习,在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方面关注不够。

麦肯锡一份报告估计:

在中国大学的工程类毕业生中,只有10%具备在跨国公司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他们擅长记忆事实和通过考试,但是非常缺乏主动精神。

雇主们经常抱怨称:

尽管他们雇用的大学毕业生似乎在理论上很出色,但是很难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们城市学院能不能有所改变,在这方面做出一些特色来?

三、如何实现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是否可以理解为针对学生群体而言?

我们要研究对于我们的学生,对于我们这样的培养要求,什么样的标准是合格的、城市学院的学生到底有哪些群体特征、长处是什么、短项又是什么?

如果说要扬长教育,那么如何实施扬长教育?

前面是分析,后面是对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大家都必须要做的事。

“综合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能否理解为对学生个体的要求?

对“综合素质提高”,我们已经有一个基本概念――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潘云鹤校长提出,希望城市学院学生要“博雅”,走出去要让别人看得出来这是城市学院的学生。

这个要求是很高的,我们的差距还太远。

我们如何发现和正确把握学生个体的个性?

怎么样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得各类人才不拘一格地脱颖而出?

这里面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

如果大家都来研究,那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四.如何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体系?

全员育人,我认为是针对教职工的职责而言;

全过程育人,是针对纵向的培养环节而言;

而全方位育人,是针对横向的培养领域而言。

概括一下,就是“责任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建立这样一个体系,需要整体的设计,整体的优化。

对全员育人,我们首先要研究这些问题:

第一,推进全员育人需要落实哪些职责?

建立哪些制度?

强化哪些机制?

第二,育人如何与教师自身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使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提高,满足自身的发展?

因为教师如果只有付出没有收获,利益机制不调整好,积极性就会受影响;

第三,如何使学生不仅是培养的对像,也成为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力助手,成为推动学院发展的依靠力量?

我们在学院机关设立了学生助理岗位,多了很多助手,学生也感到收获很大。

让学生参与学院的管理、教师科研,在老师带领下开展社会服务,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又扩充了工作力量,有什么不好?

这正是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探索的道路。

全过程育人,要从招生宣传开始,入学教育功能开发、新生的入学教育的设计、在校四年的学习全过程规划指导、就业观念指导与应聘技巧培训,最后到毕业后的跟踪服务、校友资源的整合,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设计利用好。

学校的任何工作,都包含着教育功能,就看你会不会发现。

特别是要好好研究学生在大学四年的阶段性发展特点,精心指导。

这是多少年来困扰我们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学生80%毕业后是直接就业的,对他们来说,后面两年没有考研的压力,这与一本学校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我们必须研究后面两年如何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

全方位育人,应拓展哪些培养领域?

要抓住那几个关键阵地?

我想主要有这么几个:

教室、公寓、校园、校外。

教室是第一课堂,第一课堂抓不好,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就落实不了。

抓好第一课堂关键在老师,主要着力点:

一是课程内容的设计。

灌进学生这个“瓶子”的东西得符合学生的层次特点和应用性要求;

二是教学模式创新。

拿了一桶水,要把水倒到瓶子里,你首先要看瓶子的盖子有没有打开。

现在的情况是,很多老师“哗”倒了水,很多学生“瓶盖”并没有打开,学生对你讲的并不感兴趣,他之所以坐在那儿是怕你点他名。

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靠兴趣支撑的,上课提不起他的兴趣,他就会不来。

所以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体现教师上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去听过一些老师的课,课讲得很好,就是差一点点火候,缺少与学生互动,学生找不到兴奋点,注意力就会分散,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是布置好课外作业。

我们的学生习惯了中学的学习模式,老师不布置课外作业就不会自我加压,自觉学习。

如果上课没听进多少,课外又没做多少,在校四年能学到多少?

我们应该设法让学生课外忙起来,教师要设计一些结合专业知识学习的实践课题让学生课外去做,使课内课外互动起来,这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四是考试方法必须改革。

如果学生凭在学期末突击一下死记硬背就能过关,学生平时就会放松学习、逃课,不利于学风建设,也会固化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训练,实在是贻害无穷!

公寓是学生个性表现最自由最充分的地方,也是学风建设和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公寓的工作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主要着力点有几个:

一是要从一年级抓起。

学生从中学到大学需有一个适应调整过程,转型期的教育特别重要。

对06级学生我们做得比以前好,成效也比较明显,已在学风上表现出来。

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也要从低年级抓起,到了高年级就很难改变;

二是完善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工作体系。

对06级学生公寓我们尝试以学生楼层为单位建立议事监事会、干事会等学生组织,强调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试行学长辅导计划,效果很好。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楼层文化建设得非常好。

以层导师、学长组为节点,沟通公寓与分院的工作机制已经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我们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逐步推广;

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公寓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定要让学生党员的形象在学生中鲜亮起来。

下学期将在公寓建立“党员之家”,以此为抓手,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党员成为公寓学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并在日常工作中接受群众的监督,促进自身的进步。

要特别重视研究解决部分学生沉迷电脑游戏的老大难问题,这是硬“骨头”,啃不下来,学风就好不了!

校园实践活动是学生互相学习,开展学科交流,拓展人脉关系,锻炼实践能力最主要的途径,主要的着力点:

一是要创建各类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强化与第一课堂整合。

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些校内实践基地,要总结经验,继续做下去。

十一五期间学院计划建20个校内综合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每个分院都要建1-2个,不仅要使这些基地发挥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的教育作用,还要可看,成为学院办学的亮点。

要切实加强对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建设的指导,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加强规范管理。

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团队运作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如果疏于管理,也会有负面影响。

全校现有70多个学生社团,目前的重要任务是要把学生会和社团联盟的组织关系理顺,同时给社团一定的活动场所,建立必要的管理和激励制度,加强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

要搭好三个论坛平台。

一是“名师讲坛”,利用各种资源,邀请名师、专家来做讲座,浓化学术气氛;

二是“企业家讲坛”。

把一些成功企业家请到学院来给学生讲讲企业发展史,做人做事的人生体验,对学生是很好的创业创新精神教育。

我们有许多学生家长就是企业家,我们要把家长资源用好;

三是“学生发展论坛”,让优秀学生,优秀校友来讲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体会。

发挥好榜样教育的作用。

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场,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好机会,主要在暑期(第三学期)或寒假进行。

主要着力点就是要改革原来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实习方式,突出“四个学会”的要求,即学会研究,学会服务,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课题项目的形式,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

对低年级学生,可以是以调查为主,要求学会调查,学会服务,学会合作。

看看几个人在一起做,不同专业的人在一起做,能不能做好一件事情,能不能解决一个小小的课题。

对高年级学生,要求就要更高一些,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开展研究工作。

做到学会研究,学会服务,学会创新。

最好是不同年级学生组成团队,可以形成“传帮带”的梯队,有传承,不断积累。

这项工作全校各部门必须齐抓共管,通力合作才能做好。

社会实践教育也可以尝试实行选修制,如:

计算分院提出的实践项目,其他分院的学生也可以参加。

这个项目的管理由计算分院负责,学生参加计算分院组织的总结交流,成绩也由计算分院的指导教师给出。

这样做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同学有机会一起做事和研究,这样的团队更接近以后工作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学生的培养。

要加强对学生科研训练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做策划训练,交流训练和论文发表。

通过互相交流可以训练演讲能力,训练思维能力。

我们还应该推动学生的论文发表,至少可以在城院内部杂志发表。

以后要把学生论文发表的数量作为评价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考核指标,借此来推动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

第三、教育教学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综前所述,摆在我们面前两大任务:

一是加强整合规划,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全面改善内部育人环境;

二是深入改革创新,探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特色“套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建设的目的。

要做到这两点,关键在于人――全校教师(包括管理服务人员)和学生。

对于教师,关键是看有没有先进的育人理念,正确的育人思路,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超的育人艺术。

概括起来,就是看我们能不能塑造出来良好的教风。

对于学生,要看能不能做到学会自觉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看我们的学生有没有良好的学风。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是最最关键的问题。

对于学院各级领导,最关键的任务是要创造出让老师安心工作、舒心工作和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环境。

所以教育教学创新需要每个人的投入,必须广泛发动全校师生来做。

最关键的是要做到两条: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良性互动。

据此,我提出学院的“323”发展战略:

即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

育人体系,发挥好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作用,精心培养复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高素质“三性"

人才。

贯彻始终的是必须要有正确的办学定位,有先进的育人理念,优秀的校园文化。

概括起来可以表述为:

育人为本,目标导向,“三全”基础,创新推进。

我们明确了下一步发展战略,我们就能明确工作方向和思路。

我们有了清晰的学生培养思路,老师就知道如何去做,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形成自己的套路;

学生就明白朝哪一个方向去努力使自己可以成为优秀,激发出成才的积极性,少走弯路。

这样,我们的效益就会出来,我们的特色就会出来,我们的品牌就会出来。

这是一个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校的发展,明明白白地提了出来,清清楚楚地摆在我们面前,有没有决心去解决?

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解决?

需要我们给出明确的答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