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979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分析考题Word格式.docx

 

A、站点法 

 B、E-mail法 

C、随机IP法 

D、视讯会议法

6、信息分析过程中强调数据的准确性是为了保证信息分析的( 

C 

A、系统性 

B、预测性 

 C、科学性 

 D、社会性

7、一切推理可以分为 

)两大类。

A、常规推理、直言推理 

B、简单判断的推理、复合判断的推理

C、假言推理、选言推理 

D、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8、 

B 

 )是特尔菲法的核心。

A、匿名性 

B、反馈性 

 C、统计性 

D、可靠性

9、头脑风暴法选择专家人数不宜过多,应尽量适中,一般在 

)个以内。

A、5 

——12 

B、10——20 

 C、5——30 

D、10——30

10、德尔菲法对事件实现时间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该用 

D 

)来表达。

A、评分算术平均值 

B、满分频度 

C、中位数 

 D、中位数及上下四分点

11、布拉德福定律是运用在(B) 领域的一种文献学理论。

A、文献作者分布理论 B、文献分散理论  C、词频分布理论D、文献老化理论

12、定性分析方法( A )

A、常用逻辑方法B、文献计量学方法C、回归分析法D、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13、从工作性质上看,信息分析应属( A)的范畴。

A、咨询业B、科学研究 C、软科学研究D、竞争情报

14、任何推理都由( A )等要素组成。

A、前提和结论 B、前提和推理过程 C、结论和推理过程D、前提、结论和推理过程

15、特尔菲法对某方案在总体方案中所占最佳比重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该用 (C )来表达。

A、圈图 B、条形图C、直方图D、曲线图

16、在文献作者分布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A  )定律。

A、洛特卡 B、布拉德福C、齐普夫 D、普赖斯

17、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是两种( C )的分析方法。

A、完全不同B、完全相同C、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D、比较相似ﻫ18、生长曲线也称为(B)曲线。

A、修正指数 B、SC、增长  D、生命

19、用生长曲线来拟合时间序列数据时,若无法三等分时间序列数据,则应舍弃 ( A)数据。

A、早期  B、中期C、近期  D、变异

20、在移动平均法中,通常周期跨度n越 ( B),则移动平均值对于随机影响的敏感性越低,平滑作用越强。

A、小B、大    C、中等D、其他

二、判断题(20分,每题1分,对的划“√”号,错的划“”号)

1、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四项基本功能:

整理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反馈功能。

(√)

2、信息分析与预测选题的程序:

课题选定,课题分析与论证,课题提出。

(X顺序不对)

3、半定量(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方法:

逻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X专家调查法)

4、社会调查:

现场调查,访问调查,样品调查,问卷调查。

(√ )

5、竞争情报的功能:

市场预警;

对手分析;

信息安全;

策略制定;

技术跟踪;

环境监视。

(  √  )

6、假言推理:

从一个假言判断的结论出发,顺次推出其后件或逆向推出其前件,进而通过肯定它的后件或前件,来论证,检验原先假言判断结论的正确性的一种推理方法。

7、头脑风暴法:

借助于专家的逻辑思维来索取未知或未来信息的一种直观预测方法。

(X创造性)

8、交叉影响分析法是根据若干个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当某一事件发生时,其他事件不会受到影响而发生的何种形式变化的一种方法。

( X受到 )

9、层次分析法是采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定量研究文献信息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 X文献计量学 )

10、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是指通过试验和观测去寻找隐藏在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是研究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有力的数学工具。

( √)

11、信息社会的三大资源是物质、金钱、信息( X能源)

12、“机械类比”:

从本质属性的相同,得出两个对象在另一属性也相同的结论。

(X )

13、类比推理题:

6.画圣:

吴道子( B )( XA )

  A.酒圣:

杜康 B.茶圣:

陆游陆羽

   C.武圣:

张飞关羽  D.医圣:

华佗张仲景

14、英国逻辑学家J.S.Mill(穆勒/密尔)所总结的五种归纳方法,即“穆勒五法”。

“穆勒五法”是完全的排除归纳法。

(X不完全 )

15、《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16、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唯独“豫”卦的六爻的爻辞都是吉,其他的卦里,都有吉、有凶。

此卦的意思是做人学谦、学敬那么一切都是吉祥如意的。

(X“谦”卦)

17、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1969年,美国目录学家,AlanPritchard:

将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运用于图书及其他交流介质的研究的一门学科。

18、现实生活中,动物,包括人类,会依照下列顺序——战斗、逃跑、冻结来应对各种苦恼和威胁。

(X顺序不对,先冻结)ﻭ19、“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

(√ )ﻭ20、口头信息实际上是一种零次信息,具有速度快、内容新、针对性X强和灵活生动的优点,不能弥补文献信息的不足。

( X可以弥补 )

三、问答题(20分,每题10分)

1、头脑风暴法的类型,组织原则和优缺点各是什么?

类型:

<

1>

按智能结构划分,可以分为个人头脑风暴法和集团头脑风暴法。

 <

2>

按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

组织原则:

会议的组织领导工作<2>

专家的选择<

3>

会议讨论的时间<4>会议氛围

优点:

1>通过信息交流,有利于捕捉瞬间的思路,激发创造性思维,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想“火花”<2>通过头脑风暴会议,获取的信息量大,考虑的因素多,所提供的计划,方案等也比较全面和广泛。

缺点:

1>专家缺乏代表性,易受“权威”,会议“气氛”和“潮流”等因素的影响,易受表达能力的限制等<2>

由于是即兴发言,因而普遍存在着逻辑不严密,意见不全面,论证不充分等问题。

2、德尔菲法专家对某一事件实现时间的应答结果排列如下所示:

19921993199419941994 1995199519961996199619962000 200020022003

(1)阐述德尔菲法四轮调查法的实施过程。

第一轮:

a.由组织者发给专家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只提出预测问题的开放式的调查表,请专家围绕预测主题提出预测事件。

    b.组织者汇总整理专家调查表,归并同类事件,排除次要事件,用准确术语提出一个预测事件一览表,并作为第二部的调查表发给专家。

 第二轮:

a.请专家对第一轮提出的每个时间发生的时间、空间、规模大小做出具体预测,并说明事件或迟或早的理由。

   b.组织者统计处理调查表中的专家意见,统计出专家总体意见的概率分布。

  第三轮:

a.将第二轮的统计结果连同据此修订了的调查表(包括概率分布或事件发生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再发给专家,请专家充分陈述理由(尤其是在上下四分点外的专家,应重述自己的理由)并在此做出预测。

  第四轮:

a.将第三轮的统计结果连同据此修订了的第四张调查表再发给专家,专家在此评价和权衡,作出新的预测,并在必要时作出详细、充分的论证。

      b.组织者依然要将回收的调查表进行汇总整理、统计分析与预测,并寻找出收敛程度较高的专家意见。

(2)此预测结果的中位数和下四分点、上四分点是什么。

中位数1996年,下四分点为1994,上四分点2000年。

(3)请根据中位数和下四分点、上四分点画出截角楔型图,并解释预测结果。

 全锲形图的顶点表示专家预测时间的最近点和最远点,虚线的位置表示上下四分点实际中多采用截角锲形图,即从全锲形图中截去上、下四分点以外的部分后形成的图形。

199219941996 20002003  1994  1996 2000 

3、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有那几种,请简要介绍。

文献作者的分布理论-洛特卡定律:

从洛特卡定律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该定律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

描述科学工作者人数与其所著论文之间的关系.如果设f(x)为写了x篇论文的作者数占作者总数的比例,则洛特卡定律可表示为:

(C,a——某特定主题领域的特征常数)洛特卡统计的数据约:

a=2,即“平方反比率”。

文献分布理论-布拉德福定律:

拉德福定律的区域分析:

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登载某个学科的论文数量的大小,以减序排列,那么可以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向这个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3个区的论文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之比为1:

a:

a2,a是布拉德福常数。

每个区的期刊刊登的某个学科的论文数量都是所有期刊关于这个学科所发表的论文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一区(核心区)所发表的论文来自数量不多但是效率最高的期刊——n1;

第二区是数量较多的中等效率的期刊——n2;

第三区是外围区,数量众多但效率最低的期刊——n3。

三个区中的期刊数量成下列关系:

词频分布理论-齐普夫定律:

齐普夫定律的基本内容为:

如果把一篇较长文章(约5000字以上)中的每个不同的词按其出现频次的递减顺序排列起来(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出现频次最高的为1级,其次为2级……一直到L级,那么等级值和频次值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即:

(其中f表示某个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 r表示该词的等级序号,c为常数。

文献增长规律普赖斯的指数定律:

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公式:

(a:

统计的初始时刻(t=0)的文献量;

k:

文献量的持续增长率。

)2文献按逻辑曲线增长的理论模型,其数学表达式为:

(F(t):

t时刻的文献累积量;

K:

t趋向无穷时的文献累积量,即文献累积量最大值;

a,b:

参数) 

文献老化规律:

布鲁克斯提出了文献老化的负指数模型,是把文献被利用的程度与文献“年龄”的关系视为一种负指数函数关系。

4、《周易》中的“周”和“易”的含义是什么?

“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 

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

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

《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

“易”的内涵,包括三个意义:

(一)易。

就是简易、平易的意思。

因为天地自然的法则,本来就是那样简朴而平易的。

(二)变易。

认为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随时在交互变化之中,永无休止。

但是这种变化的法则,却有其必然的准则可循,并非乱变。

ﻫ(三)不易。

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虽然随时随地都在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变化之中,但所变化者是其现象。

而能变化的,却本自不易,至为简易。

5、请解释一下普赖斯-纳里莫夫循环曲线即P.H循环曲线的含义。

它是揭示科学文献增长规律的曲线。

是美国科技史学家普赖斯综合、分析了大量的统计资料,以科学文献量为纵轴,以历史年代为横轴,把各不同年代的科学文献量在坐标系中逐点描绘出来,通过平滑方法所得出的一条曲线。

它近似地表征了科学文献随时间增长的规律,即科学文献量的增长与时间成指数函数关系(在普通直角坐标中呈指数曲线,在单对数坐标系中呈一直线),其数学公式表示为:

F(t)=a*exp(b*t) 

【F(t)表示 

时刻的文献量,a为统计初始时刻的文献量,b是时间常数】。

6、衡量科学文献的老化速度和程度,定量地揭示文献老化规律的量度指标包括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请解释一下“普赖斯指数”和“半衰期”的含义,并且指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普莱斯指数:

某一学科领域内,对发表年限不超过五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值。

一般来说,普莱斯指数越大,半衰期就越小,文献老化次速度就越快。

ﻫ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

随着放射的不断进行,放射强度将按指数曲线下降,放射性强度达到原值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同位素的半衰期。

联系与区别:

文献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对文献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的研究大都基于引文分析法,分为同时法(synchronous)和历时法(diachronous)两种。

不管引文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是用同时法还是用历时法进行计算,单从两者的定义来看它们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前者是固定引文的数量比例(一半)求出版年限,而后者正好相反,固定出版年限(5年)求引文的数量比例。

四、案例分析题(略)(20分,每题10分)

1、“我确实没有看见过他。

我是从他的脚印里看出来的。

你看这个人的脚印:

左脚印要比右脚印大且深,这不是说明,走过这里的人是个跛子吗?

现在再比一比他和我的脚印,你会发现,他的脚印比我的深,这不是表明他比我胖?

你看,骆驼只吃它身体右边的草,这就说明,骆驼只有一只眼,它只看到路的一边。

你看,这些蚂蚁都聚在一起,难道你没有看清它们都在吸吮枣汁吗?

”“你怎么确定他在三个小时前离开这里的呢?

”  贝都印人解释说:

“你看棕榈树的影子。

在这样的大热天,你总不会认为一个人不要凉快而坐在太阳光下吧!

所以,可以肯定,你的同伴曾经是在树荫下休息过。

可以推算出,阴影从他躺下的地方移到现在我们站的地方,需要三个小时左右。

” 听罢之后,阿拉伯人急忙朝叙利亚方向去找,果然找到了他的同伴。

事实证明,贝都印人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读完这则故事,想必你会钦佩这位贝都印人的敏锐的观察力。

一个观察力强的人能从一般人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事件中发现奇迹。

一个观察力弱的人即使进入宝山,也可能空手而返。

苹果落地,火炉上的水壶盖被水蒸气掀开,这些都是人们十分熟悉的现象,但牛顿和瓦特却由此分别发现和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蒸气机。

当然,这些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并不是这么简单,但是观察力强的确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五、四、科学决策题(10分,每题10分)

1.某企业打算生产某产品。

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有三种情况:

销路好、销路一般和销路差。

生产该产品有三种方案:

a.改进生产线;

b.新建生产线;

c.与其他企业协作。

据估计,各方案在不同情况下的收益见表4—2。

问企业依据⑴乐观原则、⑵悲观原则、⑶后悔最小原则(最小最大后悔值规则)应该选择哪个方案?

表1  各方案在不同情况下的收益    单位:

万元

销路好

销路一般

销路差

a改进生产线

180

120

-40

b新建生产线

240

100

-80

c与其他企业协作

70

16

1、乐观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管理者对未来持乐观的看法,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好的自然状态,因此不论采取哪种方案,都能获取该方案的最大收益。

a方案的最大收益为180万元,b方案的最大收益为240万元,c方案的最大收益为100万元。

经过比较,b方案的最大收益最大,所以选择b方案。

2、悲观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管理者对对未来持悲观的看法,但是悲观的选择中取最大收益的方案。

a方案的最小收益为120万元,b方案的最小收益为100万元,c方案的最小收益为70万元。

经过比较,b方案的最小收益最大,所以选择a方案。

3、后悔值法:

计算每一个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

最大后悔值

a改进生产线

180--60

120--0

-40--56

60

b新建生产线

240--0

100--20

-80--96

96

100--140

70--50

16--0

140

因此可得a方案的最大后悔值为60万元,b方案的最大后悔值为96万元,c方案最大后悔值为140万元。

经过比较,a方案的最大后悔值最小,所以选择a方案。

2、某高新技术集团企业拟生产某种新产品,该企业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是建设大厂,需投资3200万元,建成后,若销路好,可得利润1200万元,若销路差,则亏损400万元;

另一个方案是建设小厂,需投资2000万元,如销路好,每年可得利润600万元,销路差,每年可得利润500万元。

两个工厂的使用期限都是10年。

根据市场预测,这种产品在今后10年内销路好的概率是0.7,销路差的概率为0.3,该集团企业计划先建小厂,试销3年,若销路好再投资1000万元,加以扩建。

扩建后可使用7年,后7年中每年盈利增至970万元,应如何决策。

(自己可以把决策树法画一下)

方案一(建大厂):

(1200*0.7-400*0.3)*10-3200=4000

方案二(建小厂):

(600*0.7+500*0.3)*10-2000=3700

方案三(小厂扩建):

扩建:

970*1.0*7-1000=5790;

不扩建:

600*1.0*7=4200

    三年前小厂销路好:

600*0.7*3,后7年扩建后期望值:

5790*0.7,7年后不扩建销路差:

500*0.3*10。

则整合为,(600*0.7*3+5790*0.7+500*0.3*10)-2000=4813

对比两个方案可知,应采取的决策是先建设小厂,试销3年后销路好再扩建。

  

3、现有某商场1——6月份的销售额资料如下表所示,试用N=5来进行移动平均,并预测7月和8月的销售额。

月份   1  2 3  4   5 6

销售额(万元)33  34    35 37  38 40

M7=40+38+37+35+34/5=36.8万元

M8=36.8+40+38+37+35/5=37.36万元

4、十二、德尔菲法专家对某一时间事件的应答结果排列如下所示:

1992 1993199419941994199519951996199619961996 2000200020022003 

此预测结果的中位数和下四分点、上四分点是什么。

请根据中位数和下四分点、上四分点画出截角楔型图,并解释预测结果。

同第三大题第2问。

六、论述题(10分,每题10分)

1、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来自于《易经》中的《乾卦》与《坤卦》:

请解释《乾卦》、《坤卦》的主要涵义,并且论述一下《乾卦》、《坤卦》对你的指导意义。

主要涵义:

乾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一卦,乾为天(乾卦)(theQianDiagram)刚健中正,是上上卦。

象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

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

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乾卦的总体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之刚健有力与地道之柔顺宽柔双向互补,协调并济,共同促成了万物的化生,是管理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从事实际的运作所应当奉行的基本原则。

坤卦(the KunDiagram)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上上卦象曰:

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坤,为卦二,在周易名词解释中,坤象征有着贴近大地的胸怀。

《坤卦》象征地:

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马那样柔顺,则是吉利的。

君子从事某项事业,虽然开始时不知所从,但结果会是有利的。

如往西南方,则会得到朋友的帮助。

如往东北方,则会失去朋友的帮助。

如果保持现状,也是吉利的。

2、非语言交流信息分析:

非语言交流通常指用非语言行为或身体语言交流,它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这一点与口头语言一样,不同的是它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身体接触(触觉学)、身体移动(人体动作学)、姿势、饰品服饰、珠宝、发型、文身,甚至语调、音色及个人声音的音量(而不是讲话内容)等传递信息的。

请观察下面三幅图,解释一下两人的关系如何,并说明理由。

答:

两个人都将双腿交叉,便可知都很舒适。

首先,这是两个人之间的行为映射(即我们所知的趋同行为,是一种舒适的信号)。

其次,因为双腿交叉是高度舒适感的体现(见图23),这种身体语言可以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它会让人知道,你们的关系很好,彼此可以完全放松下来(至少你的边缘大脑可以完全放松下来)。

可见,双腿交叉是一种交流积极情感的重要方式。

人坐着时交叉双腿同样给我们启示,当两个人并肩坐一起的时,他们双腿交叉的方向是很有意义的。

如果他们关系很好,压在上面的一条腿应该指向另一个人的方向。

如果其中一个人不喜欢他的同伴,他会将双腿换个方向。

这样一来,大腿就成了一道壁垒(见图24和图25)。

这种阻断行为是边缘大脑保护我们的另一种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