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048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因而,我们拟订了《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这一课题。

目前对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研究省内外开展的比较火热,很多学者或教师都已参与了此项实验,已获得了初步的成果,对我们的研究可以起到了引领、辅导作用。

但就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研究,还是为数甚微,可借鉴的东西太少。

尽管困难重重,我们研究团队共克时艰,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2、课题的界定:

1.课题的界定 

农村:

泛指在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地方,是经济、文化、交通方面等较城里相对落后的地方。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亡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务工,留在户籍地而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也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就是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独自留守在家的儿童。

“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这样定义习惯的,他认为人类的习惯就是人类的行为。

良好的习惯指的是常规的自我管理,包括三方面:

一是学会生活。

这其中指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

二是遵守规则。

指儿童养成遵守幼儿园常规,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行为;

三是求知、探索能力。

包括学习能力、劳动能力。

2.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1)数量多,涉及面广。

①农村中小学父母外出打工者众多。

2014年全国妇联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100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其中小学(6—11岁)阶段儿童的数量为1953万,占农村留守儿童的32.1%,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规模还在扩大。

②低年级学生家长比高年级学生家长打工人数多。

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家长外出打工的要高出10到30个百分点,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又比高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10到20个百分点。

③农村留守儿童在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

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在重庆、、安徽等省市,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20%左右,此外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浙江也存在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

(2)国内有些学者致力于引进消化吸收养成教育的理论,给我国的养成教育带来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但是这些理论主要侧重于一般理论的研究,范围广,起点高,理论性强,操作性不够。

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学生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本课题研究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养成习惯的现状,通过探索有效方法,形成有效策略,旨在培养学生在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以促进学生心身健康发展,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3.选题意义:

要使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必须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入手,这是我们教育过程的一个重点。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

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于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能对学生学习乃至今后一生的生活工作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4.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1、做好关爱、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重视培养留守儿童良好习惯,一是有利于矫正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因亲情缺乏和监管缺位而造成的诸多不良习惯,培养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开展这项研究,我们将着眼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学生在做人、做事和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促进其相应的健康人格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分析,找出我校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

2、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进行研究,使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一样快乐的学习生活、健康的成长。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

3、探索出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习惯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四、研究内容:

1、调查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班级分布情况、家庭现状、监护人基本情况、监护方式及内容、校内外学习和行为习惯表现、心理情感等)。

2、总结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方式、方法。

五、理论依据:

1.国家政策法规依据

《义务教育法》指出: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留守儿童在学校总体表现不如父母均在家的孩子,作为学校和老师,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所发展,就必须加强留守儿童教育,使他们能享受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

“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

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留守儿童占农村小学未成年人的大多数,对他们所表现的不足和缺点,我们只有耐心教育,帮助他们改正不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人。

2.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指在体力和智力上各自充分和自由发展的人,认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及高度的创造性等基本属性。

并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可见,一个只有具有良好习惯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多方能力的人。

而关注具有特殊背景的留守儿童的习惯就显得更为迫切。

3.事实依据

通过网络搜索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目前还有不少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矫正方面比较全面的研究。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形成一套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在培养良好习惯方面的比较全面的、科学的培养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我校留守儿童的各方面的能力。

六、研究思路:

课题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石”为知道思想,在调查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基础上,直面留守问题习惯养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留守儿童养成习惯星级评价的方式,依托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城乡儿童“手拉手”联谊活动和家校交流热线,追踪调查参加“手拉手”活动以来王大湾希望小学优秀学生成长之路,探索形成有效的评价和管理体系,培养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七、研究对象及时间:

研究对象:

我校留守儿童

研究时间:

2015年10月1日——2017年4月30日

八、研究步骤: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方的研究方案、实施措施、申报课题、论证课题、收集有关资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6年1月――2017年4月)

全面开展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形成行之有效的策略和途径;

总结研究经验,开展交流活动,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

结题阶段(2017年2月――2017年4月)

对课题研究情况工作进行全面仔细的回顾,收集、整理实验原始资料,统计分析,归纳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和论文,送交评审。

总结疏理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

召开总结交流大会,进行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交流。

九、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行动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5、对比研究法。

6、个案研究法。

十、研究措施:

1.围绕研究专题研究,进行校本科研培训,边培训边实践,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学论、新课标”等理论知识,并进行大反思,大交流(每月一次),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研究,为课题研究打好基础。

2.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聪明才智,大胆实验,加强研讨,每周一次小组学习交流(小组成员轮流组织);

每月一次课题小组难题会诊;

每期一次研究成果展示(公开课或课题沙龙等形式);

每年撰写一至二篇经验文章。

3.加大“四个对策”的管理力度

(1)管理对策。

在上级教育部门、教研部门等的指导下,形成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的前沿反馈机制、课堂监控机制、难题会诊机制。

(2)培训对策。

实行校本培训“二三”制(“二”是“两个结合”:

①自学与辅导相结合,②校内培训与校外参观学习相结合;

“三”是“三个机制”:

一是建立领导学习机制,二是榜样导向机制,三是奖励激励机制)。

研究“教学、科研、培训”一条龙的最优化培训模式,让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能边教学、边研究、边培训,在一体化培训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

(3)教研对策。

按“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这一模式的三个环节构成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相辅相承。

实行校本教研“四级”管理(一级:

校长、教导教研工作制度;

二级:

教研组(长)教研工作制度;

三级:

课题组(长)教研工作制度;

四级:

研究教师教研工作制度)。

依据问卷调查得到的第一手材料,通过课题研究小组全体成员的分析筛选,确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其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

(4)评价对策。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体现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论;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探讨构建操作简便,适用面广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评价体系。

4.根据研究要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做好各项研究检测工作。

5.开展校内教师论文大交流,调动研究教师的积极性,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对研究教师在待遇、工作量、达标晋级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

6.经常性地请上级教研部门的领导、专家来校实地指导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7.加强横向联系,积极做好并保证有足够的研究经费。

十一、成果最终表述形式及目前研究行动

1.形成《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教学案例集。

2.编辑《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的相关论文集。

3.撰写《培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行动研究》报告

目前,我们已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方案,正在着手拟定《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习惯的现状调查报告》,制定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习惯的现状分类调查问卷表。

十二、课题研究机构与管理:

1.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1)专家指导小组:

组长:

李胜荣(县教研室主任)

成员:

程泽银(教研室教研员)

彦(教研室教研员)

(2)研究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许宏

组员:

稳王勇

2.课题研究管理

该课题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由《课题管理办法》具体组织研究,探讨、总结。

3.课题研究保障

(1)王大湾希望小学2014——2015学年主题教研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通过一学年的眼,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途径。

2、王大湾希望小学作为全国第二所“手拉手”希望小学,社会关注度较高,社会各界对该校留守儿童给予了较多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关怀。

3、学校建有高标准的图书馆和电脑室,所有班级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设备,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4、学校对全校学生实行中午集中供餐,开通留守儿童爱心电话,努力践行学校是留守儿童之家的理念。

5、为保障本课题扎实有效的开展,学校将从公用经费中拨付研究资金,确保课题研究取得成功。

6、县教研室提供研究指导,作为研究的坚强后盾。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研究课题得到了市、县、中心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谢谢!

2016年5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