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176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军事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社会的基本情况

1、前8世纪,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城邦国家逐渐形成

2、政体以雅典为首的民主政体,斯巴达为首的贵族政体

3、奴隶与奴隶主、政体矛盾尖锐

4、前492—前449年,希波战争

5、伯罗奔尼撒战争

6、底比斯崛起,击败斯巴达

7、马其顿王国的兴起

(1)菲力实行中央集权

(2)建立常备军

(3)菲力死后,亚历山大即位,统一希腊,大举东征

(二)主要战争与军事人物

1、希波战争

(1)前492年正式爆发,前449年结束

(2)原因

A、前6世纪,波斯帝国壮大,向东向西扩张

B、前531年,波斯占领土耳其海峡与色雷斯地区

C、前494年,波斯镇压小亚细亚诸城邦起义,由于期间希腊增援,波斯遂于前492年进军希腊

(3)进程

A、前492到前479年,第一阶段,波斯进攻,希腊防守

(A)前492年,大流士派兵水陆并进,进军雅典,海军遭到大风袭击,陆军遭到阻击

(B)前490年,波军2万多人横渡爱琴海,在马拉松平原登陆,9月12日,希腊波斯军队展开决战,波斯军失败,即马拉松之战。

(C)前480年,波斯军队10万余人、战舰1000余艘水陆并进,第三次进攻希腊,迅速占领北希腊,进逼温泉关,击毙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长驱南下,占领雅典;

9月下旬,在萨拉米斯海战中希腊大败波斯,成为希波战争的转折点;

前479年8月中旬,希波陆军在姆拉底进行大决战,波斯失败被迫撤退。

B、前478到前449年,第二阶段,希腊进攻,波斯防守

(A)前478年底,雅典海军占领达达尼尔海峡

(B)前476年,希腊占领色雷斯、拜占庭等地

(C)前469年,希腊再次重创波斯海军

(D)前449年,希腊和波斯签定《卡利亚斯和约》波斯放弃色雷斯、达达尼尔、小亚细亚等地

2、伯罗奔尼撒战争

(1)前431到前404年

(2)雅典把持提洛同盟,斯巴达控制波罗奔尼撒同盟

(3)前432年,波罗奔尼撒同盟要求雅典交出提洛同盟控制权,雅典拒绝,次年战争爆发

(4)前431到前421年,阿基丹姆战争即10年战争。

A、雅典海军强大,驻比雷埃夫斯,斯巴达陆军强大

B、斯巴达发挥陆军优势,离间提洛同盟,形成雅典的包围,雅典取陆守海攻战略

C、雅典发生瘟疫,前427年又发生奴隶起义

D、前422年,阿姆菲波利斯之战双方势均力敌

(5)前415到前413年,西西里战争

A、前415年5月,雅典出兵西西里,不久,斯巴达决定出兵西西里

B、前413年9月,雅典西西里远征军几乎全军覆没,波罗奔尼撒战争的转折点

(6)前413到前404年,德凯利亚战争——前405年,雅典海军遭到重创,次年4月,雅典决定投降,战争结束

3、大流士一世(前550—前486)

(1)波斯帝国国王,前525年,任万人不死军指挥,随刚比西斯东征埃及。

前522年,波斯发生内乱,刚比西斯回国镇压途中病亡,大流士继续回师,镇压叛乱,自己即位

(2)即位以后,前518年派兵进军印度,前492年派兵进军希腊

(3)建立行政省,统一货币、计量单位,实行税收制

(4)全国设置军区,建立强大陆军,其中有骑兵,建立海军,全国建立公路网,设置驿站,开凿了一些运河

4、泰米斯托克利(前528—前462)

(1)雅典政治家、统帅,前493年当选雅典执政官

(2)下令兴建比雷埃夫斯军港;

扩建雅典海军;

修建长墙;

进行雅典民主改革;

以战争需要加强军队建设,建造三层浆战船;

动员雅典居民撤退,指挥萨拉米斯海战;

后以叛国罪流放小亚细亚

5、色诺芬——希腊历史学家,军事著作家,生于雅典贵族家庭,反对其政体;

前401年,参加波斯王子小居鲁士的雇佣军;

小居鲁士死后,它率军在波斯军围追堵截下回到希腊;

写了《远征记》

6、埃帕米农达(前418—前362)——著名统帅与军事家,出生底比斯贵族家庭,前370—360年,在其领导下底比斯逐渐强大,创建了斜楔战术(集中主要兵力对敌形成优势攻敌一翼与一点)。

7、亚历山大——古代时代著名统帅,被成为第一伟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的创建者,前336年即位

(三)古希腊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战争

(1)战争根源——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认识

A、早期认为战争是神的旨意,是超自然的力量

B、战争是一种自然现象——柏拉图

C、波罗奔尼撒战争期间——战争是敌对双方利害冲突的产物,具有不可调和性

(2)战争同政治、经济等非政治因素的关系

A、战争的胜利同政治、经济、精神等因素紧密相关

B、波罗奔尼撒战争时期——长期的战争更依赖于经济来源

C、伯利克里——战争中人是最宝贵的

D、阿基丹姆——战争之前分析己方形势,认识己与彼的长短

E、色诺芬——强调战争中的精神因素

F、亚历山大——战争是实现远大政治目标的最好手段

2、关于军队建设

(1)军队的编成上

A、早期为公民兵,主要由贵族子弟和自由民

(A)主要为步兵,分轻步兵和重步兵

(B)出现骑兵

B、步兵中分化出工兵与后勤保障部队

C、出现了海军

(2)军队组织体制上,波斯为完全

A、陆军为万人、千人、百人团与十人队

B、设立军区、驿站等

(3)教育训练上

A、注重培养公民的尚武精神

B、宣扬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勇气与视死如归的精神

C、强调将帅的培养与选拔——勇、正义感、信、慷慨大方

3、关于作战指导

(1)注重建立联盟,共同对敌

(2)提出并实行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的思想

(3)注重知己知彼,扬长击短,以优势取胜——伯利克里战略:

针对斯巴达以农立国以及对农业依附大的特点,采取坚壁清野,坚守城垣同其打消耗战,并派兵不间断骚扰其后方破坏其生产

(4)注重作战行动的主动性(军队行动的自由权)计划性灵活性和机动性

A、亚历山大特别强调进攻,即使在兵力处于劣势上也不应例外

B、亚历山大重视战争计划性,其手下有各种军事专家

C、善于多角度的思考,反常用兵——灵活性

D、善于使用骑兵,对传统的希腊方针进行改革——机动性

二、古代罗马的军事思想

(一)社会基本情况

1、王政时期——前700年到前500年

2、共和时期——前500年到前30年

3、帝国时期(元首制)——前30年到476年

4、前275年,罗马统一意大利,同时,亚历山大帝国崩溃。

(二)主要军事人物

1、费边(?

—前203),军事家、政治家,面对汉尼拔的出奇战术,采取持久耗敌的方法打败汉尼拔

2、汉尼拔(前247—前183)

(1)迦太基统帅,西方四大名将之一

(2)9岁随其父出征,研究希腊战史

(3)前218年,以6万军队远征意大利,在扎马和坎纳战役中重创罗马军队

3、小西庇阿(前235—前183)

(1)古罗马统帅,24岁担任罗马军队指挥官

(2)前210年,攻占新迦太基城

4、恺撒

(1)前62年,出任古罗马大法官,后任执政官,后来任西班牙总督

(2)西方四大名将之一

(3)与克拉苏、庞培结成前三头同盟

(4)前58—前51年,高卢远征

(5)前48年,出任罗马最高统帅

(6)著有《高卢战记》、《内战记》

5、屋大维

(1)罗马帝国的皇帝

(2)前43年恺撒死后继任其权力

(3)前27年,建立元首制

(三)古罗马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1、对战争的认识——奴役他人,夺取财产

2、对战争性质(由战争的政治目的而表现的政治属性)、胜负条件的认识

(1)出现了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提法

(2)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实力。

首先是军队的力量,强大的经济力量作支撑,同时还包括政治因素与精神因素

3、关于军队建设

(1)相信有军则有权,因此想方设法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2)军队不属于国家,而属于各个政治家

(3)以利收买

(4)注重军队的训练——勇敢是由训练换来的

A、按军队的步伐行进——5小时20英里;

5小时24英里

B、全副武装进行奔跑、跳跃

C、使用各种武器

(5)注重对军队的管理

A、加强军队的纪律

B、鼓动军队的士气

(6)重视对将帅的选拔与培养——要求更多的是要有谋略;

勇敢

4、进攻的战略战术原则被广泛使用

(1)诱敌、歼敌

(2)出敌不意——快速机动打敌措手不及

中世纪封建社会军事思想

一、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概况

1、分期

A、5到11世纪,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B、11到15世纪,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C、15到17世纪,封建社会的衰亡时期

2、宗教在社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A、整个社会的思想支柱

B、同时也是大封建主

3、经济状况

A、后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商品与市场不断扩大

B、中国四大发明逐渐西传,引起欧洲社会的一系列变革

4、军事状况

A、14世纪,欧洲开始出现最早的火器,进入冷热兵器并用的时代——13世纪黑火药应用于军事;

14世纪上半叶出现火炮,之后出现了火枪;

14世纪末,欧洲所有国家都出现了炮兵与明火枪,但此时对战略战术的影响不尚明显

B、后期海战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a、舰船配备罗盘

b、帆船的出现

c、火炮应用于舰船

C、从军队编制与体制上看,前期主要为步兵,10世纪末骑兵开始成为主要兵种,1618年到1648年三十年战争中骑兵成为主力,正式配属炮兵(瑞典)

二、主要军事人物

1、贝利萨留(505—565)

A、著名的拜占庭将军

B、出生于色雷斯,早为扎士丁尼的侍卫

C、527年到532年,同波斯作战中护驾有功,开始飞黄腾达

D、529年,成为东罗马帝国东部各省军事长官,530年成为东罗马帝国统帅

E、作战勇敢,注重智取

2、查理大帝

A、法兰克国王,768年即位

B、典型的征服者,一生53次远征

C、善于机动部队,各个歼灭敌人

3、古斯塔夫二世

A、瑞典国王,1611年即位,军事改革家

B、1632年吕岑会战,古斯塔夫二世阵亡

C、进行一系列军事改革与实践

D、被称为北方神狮,白雪之王

E、改革

(A)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B)通过改变编制与训练方式,提高了机动能力

(C)改革火枪、火炮,组建了炮兵

(D)实行兵站供给的新的后勤供应制

(E)采用线式战术

三、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1、战争观念

(1)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混合性的特点

(2)仅是一个表象,宗教的外衣下隐藏的是掠夺、征服与奴役

(3)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冷静地看到并研究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贝利萨留提出了以和平手段制止与结束战争的思想

2、军队建设观念

(1)国家的历史即军队的历史——军队是封建统治者的政权支柱

(2)前期

A、征集上实行封建采邑制

B、能加入军队的不是广大民众而是贵族与自由民

(3)后期随战争规模的扩大,雇佣兵出现

(4)编制体制

A、随武器的发展特别是火器的发展,编制随之变化

B、武器发展历程

a、1382年手榴弹出现

b、1387年明火枪出现

c、1340年大的火药厂出现

d、1405年发烟弹出现

e、1470年炸弹、炮车出现

f、1483年手枪出现

g、1487年燃烧弹出现

h、1573年榴霰弹出现

i、1590年火药与弹丸合装的弹壳出现

j、1612年炮兵大规模用于战争

C、古斯塔夫二世改革——改为雇佣兵,农民可以入伍

a、减少单位编制的规模,加强灵活性、机动性

b、建立团属炮兵

3、战略战术观念

(1)提出了战略学、战术学的概念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东罗马帝国皇帝毛莱斯在579年写了《战略学》一书,李奥六世在900年写了《战术学》一书

(2)《战略学》的思想

A、威慑思想

a、东罗马帝国的主要精力在建设自己

b、建设自己必须制止敌人的侵略,即威慑

c、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d、同时实施外交、政治、经济、心理等手段

e、尽量避免战争

B、立主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

(3)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思想与作战方法被普遍采用

(4)认识到了时间、空间两个因素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5)逐渐认识到了制海权的重要性

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反对与推翻封建阶级进程中发展产生的

2、产生的不平衡性,即并非在所有欧洲国家同时产生,而是由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尼德兰革命(1577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马奇雅维利是萌芽阶段——《君主论》、《佛罗伦萨史》、《论军事学术》

A、战争与政治之间存在着严格而密切的关系,因此,一个君主若想巩固自己的权势,就应专心的致力于战争,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又因此除战争的军队之外,一个君主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与思想,也不应该研究其他任何东西。

B、要建立一支新型的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军队

C、军官任用唯才是举

4、莫里茨——1590年任联军总司令

A、着眼于建立一支新型军队,强调以条令治军

B、着眼于火器的发展,强调改革军队的编制与作战方法

C、着眼于科技的发展,强调把最新成果引入军队

5、克伦威尔

A、着眼于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努力建立一支服从于资产阶级利益的军队

B、用资产阶级的观念武装军队,试图唤起广大人民的热情推翻封建地主阶级

C、特别重视军队的领导权

a、清除长老派议员

b、安排有影响的资产阶级人物进入军队行使指挥权

D、重视部队的教育与纪律养成

6、亨利•劳埃德

A、出生于威尔士,1720—1783年;

在荷兰、法国、奥地利、普鲁士等国家服役过,著有《1756年德意志普鲁士国王与奥地利女王及其盟国之间的战争史序言或劳埃德将军的军事政治回忆录》

B、第一次将军事问题作为一门科学来看待、研究,提出了军事科学的概念,将军事思想、军事学术提升到科学层面

C、战争是有规律的。

主要指战争进程中的物质材料部分,比如军队武器等,对原则的利用部分即指挥部分则是无规律的,战争的技术可以归纳为数学原则

D、明确指出军事科学与政治、精神、地理因素紧密相连

E、特别重视数学、地形学对军事的作用

a、特别强调空间与时间的作用

b、强调各级军官必须把作战经验同数学理论结合起来,是增强各级指挥官正确判断力的关键

c、各级指挥官,特别是将军们,必须设法搞清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作战行动带来的影响

二、拿破仑的军事思想

1、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西方四大名将之一

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A、法国大革命,调动了人民的热情

B、拿破仑战争具有群众性、运动性的特点

C、许多政治、军事家对法国国内的各种方面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使得法国的各项制度处于领先地位

D、改线式队形为散兵与线式队形相结合的方法

E、拿破仑的战争实践

3、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A、以政治为主导,不断夺取战争的胜利

a、促进当时社会不断变革的力量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法国的启蒙哲学

3)法国的大革命,尤其是拿破仑战争

b、政治主导军事,军事为政治目标服务

c、主导拿破仑战争走向的政治利益

1)法兰西民族的政治利益

2)法兰西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

d、战争性质

1)反封建资产阶级的革命战争

2)反干涉的谋求霸权的民族战争

e、在主导其战争的政治本质中,以革命暴力粉碎封建势力的复辟与干涉是最主要的

B、以战养战,用战争强化经济

a、把战争本身同时也看作一种经济力量来使用——物质的经济力量的积累是建立在手段的经济力量战争的经济力量的基础之上,战争致胜就是一种经济力量

b、强化了法国的经济,侵略富庶国家,国内进行经济改革

C、加强军队建设,完善资产阶级军队

a、没有军队,既无政治独立,又无人民自由

b、重视完善国家的军事组织,注重选拔高素质的军官

1)完善法国征兵制,进一步拓展了兵源的来源范围

2)在全国建立了完善的军事供应系统

3)在法国实行了国民军事教育系统

4)一名好的军官必须善于向战史学习,重温前人的军事实践,继承前人的军事理论遗产

5)要做到智勇双全,智勇均衡。

智是前提,但勇是保证,将帅之智在将帅之勇的保证下实现并转化为全军之智,全军之勇

6)必须具有冷静的头脑,优良的品质,主将之心应澄清似镜,坚定而果敢

c、注重教育训练,鼓舞官兵士气

1)废除军队中的惩罚制度

2)认为从长远看,精神战胜物质(3:

1)

D、着眼战争发展,开拓新的作战指导原则

a、攻防结合,攻防转化

1)强调进攻,以进攻为主

2)不单纯强调进攻,认为必要时要注意防御

3)坚决的进攻是以有效的防御为前提的。

没有脆弱而易受敌人侵袭的地方、保持各部队之间团结协作、能向重要地点作急速的运动是拿破仑的致胜三原则

4)进攻之前的防御可以是战斗,但并非必然是战斗,防御也可以是一种态势,也可以是一个计划,还可以是其他的形式

5)在一定条件下,防御本身就是进攻

6)强调防中必须有攻,军队由防御转入进攻是最复杂的军事行动之一,是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由静平衡到动平衡的变化,会引起战争力量使用的一系列变化,处置不当会引起防御成果的丧失

b、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打走并用

1)注重军队的快速机动,力量等于人数乘以速度

2)运动性与歼灭敌有生力量的目的性——新战略体系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3)人员数量的不足可以通过进军速度来补充,走的目的是为了打

4)善于机动的好处

(a)可以造势,有利于我的战场态势

(b)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c)可以牢牢把握战场主动权

5)战场的时空观。

空间可以重新得到,而时间则永远失去了,时间是不可逆的,因而必须以快速的机动争取时间,从而在永存的空间中打击敌人,时间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c、集中优势兵力,确保主要方向的胜利——多兵之旅必获胜,一个指挥官决心进行会战,就要迅速集结部队,军队必须集结,而且必须把最大可能的兵力集中在主要战场上,有时,仅仅一个营的兵力也会成为胜败的关键,因为一滴水足以使一桶水溢出来

d、强调统一指挥,诸兵种相互协同

1)统一指挥是战争中的首要因素

2)集中优势兵力,快速机动,夺取主要方向的胜利

3)诸兵种相互协同

4、成就与贡献

A、理论上比前人完备

B、实践中很好地运用这些原则

三、约米尼的军事思想

1、生平

A、1779—1869年,近代资产阶级著名军事理论家

B、生于瑞士,1798年担任瑞士陆军部长副官与秘书长

C、1806年升任法国内伊军团参谋长

D、1813年赴俄国,任沙皇战略顾问

E、1855年以步兵上将退休,离开俄国到法国,1869年死

2、著作

A、高级战术理论与实践教程——1803年

B、论军事学术的主要原则——1807年

C、法国大革命战争军事批判史——1811到1825年

D、拿破仑的政治和军事生涯——1827年

E、战争艺术概论——1837到1840年

A、关于战争规律

a、肯定战争存在规律

1)集中兵力攻击敌人的一翼或一点

2)进攻是积极的战斗类型,防御为转入进攻而采取的临时措施,提出了攻势防御的概念

3)为了胜利,将主力投到决定点上,对敌人的翼侧进行迂回包围

4)初战获胜后,及时转入坚决连续的追击

b、揭示了战争领域的一些客观规律

B、关于军事政策——统帅着眼于战争胜利所应当采取的一切军事手段

a、应当重视民众力量在战争中的作用

1)提出民族、民众、人民战争的概念

2)一个民族全体自动奋起抗战的军事景象实在是非常壮观,在一个侵入性的战争中,侵略者若是碰到一个准备不惜一切牺牲奋击如狂的民族起来抵抗,其后果是非常危险的,任何精锐的军队,若是碰到一个奋起抵抗的大民族,就一定会被击败

3)战争可以聚集民众

4)民众参战可激发战争的热情

b、强调尊敬军事职业,提倡尚武精神

1)政府,特别是国家领导人必须担负政治家与战略家双重身份

2)应建设好一支常备军,建立并健全国家的预备兵役制

3)努力发展武器装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