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建设高雅校园环境,优化育人氛围课题的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6934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建设高雅校园环境,优化育人氛围课题的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建设高雅校园环境,优化育人氛围课题的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建设高雅校园环境,优化育人氛围课题的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建设高雅校园环境,优化育人氛围课题的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建设高雅校园环境,优化育人氛围课题的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小学建设高雅校园环境,优化育人氛围课题的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建设高雅校园环境,优化育人氛围课题的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建设高雅校园环境,优化育人氛围课题的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单项灌输多,个体选择少;

道德教育僵化而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魅力;

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灵成长的工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也直言学校德育弊端:

……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这一切学校德育弊端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他们认为一定要在德育的思想观念、途径方法、措施做法上作深入探索、改革,从实效出发,走生活化、活动化、实践化的德育之路才能真正收到一流的德育工作实效。

  我校是一所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农村中心小学,是z市德育先进学

  校。

长期以来,学校历任领导都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并初步形成了“引导学生德育实践,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德育特色,这一切为开展此项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开展此项实验研究。

试图以此为突破口,探索寻求一条切实有效的学校德育之路。

  二、理论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有关精神。

  “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要做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

  “两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活动、实践作为德育手段、形式的重要意义,对开展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发生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生活即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才会产生实效,学校德育如果脱离了学生生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活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活动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体验、学习、提高,教育从儿童当前的实际需要出发,因而具有实效性。

  学生的德育过程,同样需要在活动实践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

  三、研究目标

  1、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心理。

做到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

  2、形成科学的德育内容体系,开设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形成

  生活化、活动化、实践化的德育活动序列,在此基础上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3、形成科学的德育管理网络及评价体系。

  四、研究原则活动性原则。

教育论研究表明:

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更要遵循这一原则,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要依据要求,结合学校、学生特点设计活动序列,明确活动目标,保证活动时间,丰富活动形式,在活动中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培育道德情感,外化道德行为。

  自主性原则。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活生生、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引导学生德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自主活动可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主实施、自我总结评价。

在活动中真正提高道德水平。

  协调性原则。

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协调配合,要统筹兼顾,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激励性原则。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采取种种手段不断表扬、激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肯定其成绩,让他们经常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操作要点校园是师生生活、教学、娱乐和开展各项活动的主要空间。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

学校的一切为了育人,首先应创建一个赏心悦目而有充满生机活力的环境氛围。

  

(1)科学规划,体现整体性。

校园是整体,是一幅科学、精美的画卷。

用几何学、美学、教育学相结合的观点,审视校园空间、地形、建筑物体,规划环境设置,使校园环境有一种整体美感。

  

(2)布局合理,体现科学性。

对校园的室内、外,从地面到墙面、从花草树木的选种到小景点的确定,从校风、校训的设置到名人格言的张贴,从橱窗板报的布置到教育成果的陈列,合理恰当,幽雅充实,既不重复堆砌,又不空泛无物。

  (3)精心设计,体现教育性。

师生的每一视野无不蕴含教育的寓意特点,有情感的呼唤,有意志的激励,有品格的昭示,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而且引起思索,受到启迪,催人奋进。

  (4)讲究特色,体现艺术性。

艺术性愈强,校园文化氛围愈能感染师生,让师生留下难忘的记忆。

教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餐厅等,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设置。

每一空间构思新颖,选择高雅,比例恰当,色彩调和,呈现出浓郁的育人氛围。

  六、研究步骤第一阶段:

实验准备阶段(20**.3~20**.12)组建课题组,撰写课题方案;

广泛搜集资料,组织理论学习和教师培训;

举行开题会。

  第二阶段: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20**.6)依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

编制校本德育课程;

形成学校科学的德育管理网络和评价体系;

搜集典型个案材料及课题论文专辑;

进行有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

  第三阶段:

课题总结评估阶段(20**.7~20**.12)总结研究课题成果;

撰写结题报告;

形成各类课题成果;

组织专家评估。

  八、课题管理组长:

z副组长:

z组员:

全体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