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9847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PPT 页数:221 大小:5.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1页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2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2011培训.ppt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石家庄李立新电话:

13180083786,1.1国内外消失模发展现状消失模铸造技术,自1956年由美国人发明以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已成功地应用于汽车件的工业化生产。

1概述,1956年,美国发明了用泡沫塑料模样制造金属铸件的专利。

最初是采用EPS板材加工模样,采用粘土砂造型,用来生产艺术品铸件。

也就是现在的实型铸造。

1961年德国公司购买了这一专利技术加以开发。

采用无粘结剂干砂生产铸件的技术。

但是,无粘结剂的干砂在浇注过程中经常发生坍塌的现象。

现在国外生产线有不抽负压的生产方式。

1967年德国采用了可以被磁化的铁丸来代替硅砂作为造型材料。

磁力场作为“粘结剂”,这就是“磁型铸造”。

1971年,日本发明了V法(真空铸造法),受此启发,今天的消失模铸造在很多地方也采用抽真空的办法来固定型砂。

在1980年以前使用无粘结剂的干砂工艺必须得到美国“实型铸造工艺公司”的批准。

在该专利失效以后,近几十年来消失模铸造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是将泡沫模样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铸造工艺方法。

消失模铸造:

从单件大型铸件(FM实型)发展到中小件大批量流水线生产(EPC消失模),以美国最具代表性,其产量超过世界产量的50以上。

美国GM公司发动机总成部(GMPT)将EPC用于汽车件大量生产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并认为今后新车型的发动机缸体、缸盖铸件的生产非EPC工艺莫属,消失模铸造技术在经济、质量和环保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在20世纪80年代,GMPT即在纽约州的马森纳工厂用EPC工艺生产一种4.3升的V型汽车柴油机的铝缸盖,随后在1986年用于2.2升四缸铝缸盖的生产,至今已生产了500万件。

1986年GM在田纳西州建厂用EPC生产铝缸盖和缸体、球铁曲轴和凸轮轴等铸件。

GM的项目,其白区和黑区部分均由意大利法塔公司中标设计制造。

阿拉巴马州伯明翰的萨金诺铸造厂(SMCO),在2001年已经生产了288,000件铝缸体和288,000件铝缸盖,2002年10月已达到年产近50万件铝缸体和50万件铝缸盖的生产能力,白区部分的设备达到近百台套,黑区部分建立了6条自动线,生产力和技术水平居世界首位。

德国的BMW汽车公司在也建成了年产330,000件铝缸盖的EPC工厂。

据专家估计,世界上每100个缸盖中有4个、100个缸体中有12个是EPC工艺生产的,和其他工艺方法相比虽然还是很少量的,但其发展前景无可限量的。

从国外消失模铸造工艺发展的经验来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20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徘徊局面,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EPC生产工厂经历过关停并转和重组的低潮,但EPC工艺的优势仍然受到普遍的关注。

随着世界经济的回升,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复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EPC生产走出了低谷,恢复了快速增长势头。

据美国专家评估,美国EPC生产经历过创新阶段和稳定阶段。

铝合金铸件的生产在2007年进入成熟期,其份额将占整个铝合金铸件的29。

铸铁件(包括球铁和灰铁)在2009年进入成熟期,将占整个铸铁件份额的15,而铸钢件最后在2013年达到成熟期,占铸钢件总产量的9。

美国EPC技术发展之快,令世界瞩目。

据美国专家评估:

我国的EPC生产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较快。

据中实委不完全统计,2005年EPC(包括FM)铸件产量约321,000吨,是1995年的20倍以上,其中EPC铸件为216,000吨,FM铸件为105,000吨。

产品主要有汽车配件、工程机械、管件和耐磨耐热铸件,其中铸铁件约占87,铸钢件占12左右,铝铸件不足1。

我国已有不少产品,如变速箱体、管件、飞轮、刹车盘、耐热铸钢件、磨球、消防栓等EPC铸件出口国外市场,面向世界需求。

目前我国已形成约95以上采用国产原辅材料、国产设备和国内技术为主的生产局面,在短短十年内EPC厂点已超过百家,其中产量近5年内平均以20的比例增加,已形成了一批产量大、质量好的骨干工厂。

但我们应当看到,我国的EPC生产到现在为止不少工厂尚处于技术革新阶段,一批工厂正在向技术稳定阶段迈进,许多工厂产品品种过多,废品率高,管理和技术水平低下,甚至停产或倒闭,还有一些工厂处于开工不足的状态。

我国和美国相比,黑色金属差距较小,在铝合金方面差距很大,我们已是世界铸造大国,其总产量占世界第一位,遥遥领先于各国。

但我们远非铸造强国,其铸件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是今后发展的关键,在EPC生产方面尤为突出。

我国的EPC生产发展空间是很大的,只要找到差距,抓住机遇,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不断总结交流经验,与时俱进,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可以预料,今后经过共同努力奋斗,我国在世界消失模铸造行业中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2消失模铸造工艺过程和特征,1.2.1工艺过程对比EPC工序和传统工艺相比差别较大。

消失模铸造工序大为简化,由于不需分型、不需取模、无砂芯、不需要下芯合箱,不配置型砂和芯砂,使其工艺设计原则和内容也有很大区别。

图1传统砂型铸造与消失模铸造工序对比,1.2.2工艺特征,

(1)实型型腔:

型腔中有EPS模型,而传统工艺型腔是空的。

(2)干砂造型:

铸造用砂由干砂组成,采用无粘结剂、无水份和附加物的干石英砂。

(3)模型与金属相互作用:

浇注时,液体金属和EPS模型产生物理化学作用。

EPS软化、熔化、分解、气化,液体金属不断占据模型的位置,为金属模型的置换过程,而传统工艺,浇注时为充填空型型腔。

(4)模型形状灵活:

EPS模型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分块制作后胶合成一体,其形状不受限制,可以做很复杂的铸件。

1.3消失模铸造工艺的优缺点,1.3.1优点

(1)铸件尺寸精确,加工量小,近无余量,优于砂型、金属型,低于压铸、接近失蜡精密铸造。

(2)铸件表面质量好,优于砂型。

(3)生产不用砂芯,无芯座、无分型面,不起模、合箱,造型工艺大大简化,并减少相应的人为引起的缺陷废品。

(4)取消了混砂工序,砂处理系统设备大为简化,减少了由此而产生的质量问题。

(5)干砂落砂非常方便,铸件无飞边毛刺,清理打磨工作量减少50以上。

(6)可在理想位置放置浇冒口,冒口可选择最佳形状(如球形),不受起模的限制,对保证铸件内在质量有利。

(7)投资少,同样生产能力比砂型可降低3050,生产线柔性好,可在一条线上实现不同合金、不同铸件的流水线生产。

(8)可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有机物燃烧仅为砂型的1/10,且集中在浇注、落砂处排放,便于采取措施。

(9)对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要求降低,培训快。

(10)铸件设计自由度提高,不受铸造工艺限制。

如传统砂型铸造工艺需考虑起模而采用多箱和劈箱造型。

1.3.2缺点

(1)由于商业保密,不能分享有关技术信息,各工厂单位相互合作较困难,技术发展缓慢,不易为工程设计者认可,投资者存有戒心。

(2)铸造工厂对EPC模型工艺不了解,成为技术上的难点。

(3)选择合适的铸件产品是成功的关键。

形状太简单、不加工的铸件,批量太小均不适宜。

(4)模具从设计到投产时间长、成本高(指复杂件)。

一旦模具制成后,更改费时费工,虽然样件可用板材加工制成,但达不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5)浇注系统虽简单,但比传统工艺大一些,切除时费工、工艺出品率偏低。

无砂芯和分型面、不合箱,对尺寸精度有利,但EPS模型易受力变形,导致铸件变形缺陷常有发生。

1.3.3什么样的零件可选用消失模铸造工艺,

(1)美国资料推荐大批量生产的零件(10,000件/年以上)。

复杂零件(使用2个以上砂芯,尤其是复杂内腔的铸件,如缸体、缸盖),当然复杂件更有利,但相应带来技术上的难度也较大。

可将分开制造的零件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零件进行生产。

可代替部分精铸件、压铸件。

(2)日本推荐资料,大批量生产的复杂零件。

多品种、批量不大(例如几百件)的铸件,如管件、阀门等。

一吨重以上的大件,批量小也可组织生产。

这是因为日本劳动力奇缺,有的工厂临时工年龄平均在50岁以上,妇女劳动力多,无需熟练技术,劳动强度低,工时费用低,可降低成本,对中小工厂生产方式有利。

而相对铸件尺寸精、外观光洁,铸件差价大。

而模具费用也不像美国等西方国家估计那样高。

因此日本在批量方面放宽较大。

(3)中国特点,我国接近于日本的情况。

品种和批量方面灵活。

中国生产铸铁件和铸钢件较多,而铝铸件相对较少。

生产批量以多品种的成批生产为主,几百件年到几千件年不等(如管件和阀门件)。

从简单铸件如磨球、耐热炉条、垫板,复杂件如进、排气管、缸体、缸盖、变速箱壳体等,范围很宽,突破了国外框框的限制,应用更加广泛。

我国已有5吨重汽车覆盖模具铸件采用EPC工艺生产的经验,最大铸件有报道,已生产了10吨重铸件。

只要用户有生产需求,经济上有利润可图,预期在我国条件下会有更多品种的零件采用EPC工艺进行生产。

2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2.1铸造工艺方案的制定原则2.1.1保证铸件质量根据消失模铸造工艺过程及特点,工艺方案应首先保证铸件成形,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铸造缺陷,保证铸件质量。

消失模铸造工艺应能表现其精度高、表面光洁、轮廓清晰等特点。

1.2.2考虑明显的经济效益工艺设计应考虑提高工艺出品率,模型如何组合,实现合理的群铸,以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2.3要考虑到便于工人操作,减轻劳动强度和环境保护。

2.2.1绘制铸件图和模型图2.2.2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2.2.3浇注系统的结构和尺寸设计。

2.2.4确定浇注工艺规范,包括浇注温度、浇注时的负压大小和维持时间。

2.2.5冒口的设计。

2.2.6干砂造型的充填紧实工艺。

2.2.7砂箱、模具的设计。

2.2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根据产品图纸、材质特点和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需要确定以下工艺参数:

(1)零件机加工部位的加工量;

(2)不能直接铸出的孔、台等部位;(3)合金收缩率和EPS模型收缩率;(4)制作模型的起模斜度。

2.2.1绘制铸件图和模型图,

(1)EPS模型在铸型中的位置;

(2)确定熔融金属浇注时引入铸型的方式:

是顶注、底注、中间注入还是阶梯式;(3)一箱浇注的铸件数量及布置。

2.2.2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3铸件结构工艺性及参数设计,3.1铸件结构工艺性审核的原则由于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特点,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自由度较大,没有砂型铸造传统工艺那样严格,不受较多因素的限制。

一般有以下原则可供参考:

(1)铸件壁厚要尽量均匀,厚薄相差大的部位应有一定的过渡区段。

(2)尽量减少较深、较细的盲孔。

(3)铸件结构有利于顺序凝固。

(4)细长件和大平板件设加强筋,防止铸件翘曲变形。

(5)转角处应有圆滑过渡,要有一定大小的铸造圆角。

3.2工艺参数的确定,3.2.1最小壁厚和最小铸出孔由于消失模铸造的工艺特点,可铸的最小壁厚和孔径、凸台、凹坑等细小部位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可铸孔径比传统砂型铸造小,而且孔间距离的尺寸容易保证,因此用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的铸件大部分孔都可铸出,主要限制是模具设计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可铸的凸台、凹坑及其他细小部位更不受限制。

由于模型的涂层不影响铸件的轮廓和尺寸,再加之复印性较好,所以只要能做出模型,就能铸出铸件。

铸件最小壁厚主要受EPS模型的限制。

目前,国内用于消失模铸造的泡沫材料(EPS或共聚物)的小原始珠粒粒径约为0.3mm,限制了泡沫模样的最小壁厚。

在生产中模型要求保证断面上至少要容纳三颗珠粒。

最这就要求断面厚度大于3mm。

图2可成型的最小断面厚度,若泡沫模样的各处壁厚相差太大,在相同的成型工艺下,很难同时保证厚壁和薄壁部位表面都光洁平整,不是厚壁处融合不好,就是薄壁处过热收缩。

当泡沫模样的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的比值大于10,泡沫模样的成型工艺就难以控制。

这方面的数据可供参考,并有待生产经验的进一步积累。

3.2.2铸造收缩率,对于消失模铸造技术,在设计模具型腔尺寸时,要考虑到双重收缩率,1)金属合金的收缩率2)模型材料的收缩率。

铸造收缩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

1、合金的种类及成分、2、铸件冷却、3、收缩时受到阻力的大小、4、冷却条件、5、负压度的差异等。

因此,十分准确地给出铸造收缩率是很困难的。

对于消失模铸造技术,在设计模具型腔尺寸时,要考虑到双重收缩率,即1、金属合金的收缩率2、模型材料的收缩率。

泡沫模样的收缩率与泡沫材料有关。

对于密度0.0220.025g/cm3的泡沫模样:

1)EPS的线收缩率约为0.3%0.4%,2)共聚物的线收缩率一般为0.2%0.3%,3)用共聚物制作的泡沫模样的尺寸稳定性要高于EPS泡沫模样。

1、泡沫模样的收缩率与泡沫材料有关。

2、和泡沫模样的密度有关,一般来说,泡沫模样的收缩率随其密度的降低而增加。

3、和泡沫模样的烘干温度有关。

烘干工艺有关。

4、泡沫模样的收缩率与模样存放的时间有关。

泡沫模样的收缩率与模样存放的时间有关。

规律是:

1、泡沫模样在型内冷却时便有收缩,出型后45h内,有0.1%0.3%的微膨胀;2、干燥若干天后,泡沫模样中的水分和发泡剂戊烷不断挥发,其尺寸收缩趋于稳定,收缩率为0.3%0.5%。

金属合金的收缩率与传统砂型铸造工艺相近,可参考表2所列的数据。

3.2.3机械加工余量,消失模铸造尺寸精度高,铸件尺寸重复性好,因此机加工余量比砂型铸造工艺要小,比失蜡精密铸造略高,表3列出了部分数据可供参考。

铸件的尺寸公差也介于普通砂型铸造和失蜡精密铸造之间,表4列出了相应的数据,可供参考。

3.2.4泡沫模样的起模斜度,泡沫模样从发泡模具中取出,需要有一定的起模斜度,在设计和制造发泡模具时应该考虑起模斜度。

选择泡沫模样的起模斜度有三种形式:

增加壁厚法、增减壁厚法和减少壁厚法。

增加或减少壁厚的量应符合铸件的壁厚公差。

在模具设计中,不同的测量高度应该选用不同的起模斜度或起模角度。

1、泡沫模样在模具中冷却和干燥收缩,造成凹模易起凸模难拔的现象,故凸模的起模斜度应大于凹模的起模斜度。

2、若无辅助取模措施,起模斜度应取大值。

3、采用负压吸模或顶杆推模等取模方法,模具的起模斜度可取小值。

3.2.5黏结负数,两块泡沫模片对粘时,黏结面上的胶有一定厚度S,使泡沫模片黏结后,在黏结方向尺寸偏大。

对于尺寸要求高的铸件,应在模具设计时,将泡沫模样在黏结方向上的尺寸减去黏结厚度,以保证泡沫模样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考虑到黏结厚度的影响,在发泡成型模具上减去的数值称为黏结负数。

一般黏结负数的取值范围0.10.3mm。

黏结负数可在上、下泡沫模片的模具上各取一半,也可以只在其中一个泡沫模片的成型模具上考虑黏结负数。

黏结负数的大小与胶的黏度有关,采用热胶黏结,其值偏大;采用冷胶黏结,其值偏小。

黏结负数大小与操作方式有关,手工黏结,其值偏大,机械黏结,其值偏小。

4干砂充填紧实工艺设计,4.1对干砂的要求消失模铸造常用的干砂是石英砂,黑色金属选用粒度在AFS2545之间。

铸铝件可选用细砂AFS50100。

干砂中含有大量粉尘时会降低透气性,浇注时阻碍气体的排出。

砂粒粗大铸件容易出现粘砂,表面粗糙。

尽量细。

砂处理设备问题。

圆形或多角形的干砂可提铸型的高透气性。

一般干砂粒度分布主要集中于一个筛号上,有助于保持透气性。

圆形干砂流动性和紧实性最好。

多角形干砂流动性稍差,但适当紧实后抗粘砂性能较好。

橄榄石砂、宝珠砂。

耐火度,粉碎率、充填问题。

一般不使用复合型干砂,因为它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破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干砂粒度分布的变化对其流动性、透气性、紧实性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在干砂处理过程中加以控制。

干砂应使用筛砂机去除团块和杂物,减少粉尘。

大量生产的车间要使用干砂冷却器控制干砂的温度,使用前应将其降至50以下,以免模型受热软化造成变形。

干砂运输应稳定操作,并控制粉尘含量,气力输送系统需要大的回转半径,压缩空气应干燥。

灼烧减量是衡量干砂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应了模型热解残留物沉积在干砂上的有机物的数量,这种碳氢残余物的积累将降低干砂的流动性,当灼烧减量超过0.250.50时更为明显。

为精确测定干砂的灼烧减量,被测的干砂试样应是单筛号砂,因为有机物容易集中在颗粒小的砂粒上。

4.2振动台的选用,造型时紧砂需要振动,振动后砂子的密度增加1020。

干砂振动紧实最好在填砂过程中进行,以便使干砂填入模型簇的内部空腔,保证干砂紧实而模型不发生变形。

振动紧实最常用的频率为50Hz(电机转数为28003000rpm),振幅为0.51.5mm;振动加速度如小于10m/s2,振动效果较弱,而加速度大于25m/s2时则砂粒会产生跳动,振动会造成密度减小,并且频率选择必须避免砂箱或振动台共振。

因此一般选用振动加速度在1020m/s2范围内效果较好。

振动时间影响铸型密度,时间长铸型密度高,但时间过长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容易破坏模型和涂料层,影响铸件质量。

图3和图4显示了典型垂直振动时间与密度的关系。

在填砂期间靠振动完成砂子紧实,同时还需使操作循环时间更为合理。

快速填砂和紧实,可获得最高生产率和最小变形。

图3密度随垂直振动时间而增加;频率31.5Hz,图4密度随垂直振动时间而增加;频率63Hz,振动方向对紧实效果有重要影响,大多数振动紧实设备都按垂直方向振动干砂。

目前振动设备振动方式有一维、二维、“三维”,因为旋转振动能绕每一根轴进行,因此最多可有多达六种方式的振动同时进行。

合成运动问题。

但对于多数情况并不需要多维振动。

在我国实际生产情况下,对大多数的铸件,采用一维上下振动,就可以满足一般生产的需要。

近年来意大利法塔公司投入大量财力进行研究,并对生产经验进行系统总结,认为一维振动和砂箱不夹紧的紧实工艺最为有利,值得参考。

振动电机本身不能调频,偏心块角度调整较麻烦,振动台安装台面之下或侧面,维修不方便。

交流振动电机与变频器联合使用,形成可调频振动电机。

根据振动电机功率,选择相应型号的变频器,一个变频器可以带动一个电机,也可带动几个振动电机。

4.3干砂的充填紧实工艺,4.3.1填砂要求

(1)砂床准备(即预填砂):

按金属种类和铸件大小,砂箱底部一般要预填干砂厚度在150mm以上。

以便于模型的安放、防止砂箱底部筛网损坏。

(2)根据工艺要求,由人工或机械手放置模型并用干砂将其固定,模型放置的方位(填砂方向)应符合工艺要求(充填和紧实要求)。

孔洞部位的充填。

4.3.2加砂方法,由砂斗向砂箱内加砂有三种方法:

(1)柔性加砂法:

可人为控制砂子的落高,不损坏模型和涂层,操作方便灵活。

仔细按工艺要求操作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但速度慢,效率低。

(2)螺旋给料器加砂法:

使用螺旋给料器将砂子从砂斗输送到砂箱中(如同树脂砂),可移动到砂箱的各个部位,但砂子落高不能调整(日本多用此法)。

(3)雨淋式加砂法:

加砂斗底部设有定量的料箱,抽掉闸板后,干砂通过均匀分布的小孔流入砂箱。

加料箱尺寸与砂箱尺寸基本接近,加砂均匀,冲击模型力量小,并可密封、定量加砂,效果好,改善环境,只是结构稍复杂。

适于单一品种、大量流水线上使用(美国、西欧应用较多)。

国内存在粉尘问题。

4.2.3填砂与振动的配合方式,

(1)填砂过程中砂箱不振动,全部加砂完成后再开始振动。

模型顶部干砂比底部下降快,这样会造成细长复杂模型容易出现变形。

但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对厚实而刚性较好的模型可满足要求。

最好分几次加砂、振动。

(2)边填砂、边振动:

填砂、紧实过程互相匹配,效果优于前者。

尤其对于复杂的模型,必须采用边加砂、边振动的方式,才能使干砂均匀充填模型的各个部分,可显著减少模型变形,是生产上采用较多的方法。

填砂操作注意事项:

填砂前,检查砂箱抽气室隔离筛网有无破坏;填砂埋箱过程不能损伤模型,不使涂料剥落;加砂要均匀,速度不能太快,模型内外应均匀提高砂柱高度,对于长杆及其他刚度低的模型,特别要注意防止弯曲变形;,对特别难以填砂的部位,应辅助人工充填,也可使用自硬芯砂解决局部填砂困难,必要时可开设填砂工艺孔,然后再用EPS填上,用胶带纸封好;干砂温度必须低于50;顶部吃砂量,在使用负压条件下不能低于100mm;加砂工序需加局部抽风罩,以防止粉尘污染。

5浇注系统设计,5.1浇注位置的确定确定浇注位置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尽量立浇、斜浇,避免大平面向上浇注,以保证金属液有一定的上升速度。

(2)浇注位置应使金属与模型热解速度相同,防止浇注速度慢或出现断流现象,而引起塌箱、对流缺陷。

(3)模型在砂箱中的位置应有利于干砂充填,尽量避免水平面和水平、向下的盲孔。

(4)重要加工面应处在下面或侧面,顶面最好是非加工面。

(5)浇注位置还应有利于多层铸件的排列,在涂料和干砂充填紧实过程中,应方便支撑和搬运,模型某些部位可以加固以防止变形。

5.2浇注方式的确定,浇注系统按金属液引入型腔的位置分为:

1、顶注、2、侧注、3、底注、4、阶梯注。

5.2.1顶注,顶注充型所需时间最短,浇注速度快,有利于防止塌箱;温度降低少,有利于防止浇不足和冷隔缺陷;工艺出品率高,顺序凝固补缩效果好;,可以消除铸件碳缺陷,但因难于控制金属液的流动,容易使EPS热解残留物卷入型腔,铸件增碳倾向大。

由于铝合金浇注时模型分解速度慢,型腔保持充满状态,可避免塌箱。

一般薄壁件多采用顶注。

优点;容易充满,可减少薄壁件浇不到、冷隔方面的缺陷。

充型后上部温度高于底部,有利于铸件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和冒口的补缩;冒口尺寸小,节约金属,内浇道附近受热较轻;结构简单,易于清除。

5.2.2侧注,液体金属从模型中间引入,一般在铸件最大投影面积部位引入,可缩短内浇道的距离。

生产铸铁件时采用顶注和侧注,铸件表面出现碳缺陷的几率低。

但卷入铸件内部的碳缺陷常常出现。

5.2.3底注,从模型底部引入金属液,上升平稳,充型速度慢,铸件上表面容易出现碳缺陷,尤其是厚大件更为严重。

因此应将厚大平面置于垂直方向,而非水平方向。

底注工艺最有利于金属的充型,金属液前沿的分解产物在界面空隙中排出的同时,又能支撑干砂型壁。

一般厚大件应采取底注方式。

5.2.4阶梯注入式,分两层或多层引入金属时采用中空直浇道,像传统空腔砂型铸造工艺一样,底层内浇道引入金属液最多,上层内浇道也同时进入金属液。

但是,如果采用实心直浇道,大部分金属从最上层内浇道引入金属,多层内浇道作用减弱。

阶梯浇道容易引起冷隔缺陷,一般对高大铸件才采用。

充型后,上部金属液温度高于下部、有利于顺序凝固和冒口的补缩,铸件组织致密。

易避免缩孔、缩松、冷隔及浇不到等铸造缺陷。

利用多内浇道,可减轻内浇道附近的局部过热现象。

要求正确的计算和结构设计,否则,在负压作用下,容易出现上下各层内浇道同时进入金属液的“乱浇”现象,或底层进入金属液过多,形成下部温度高的不理想的温度分布。

5.3浇道尺寸大小的设计,消失模铸造充型过程中,金属液和泡沫模型之间有着激烈的热作用、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

这些过程在一般水力学过程中是不常见的,因此,消失模铸造充型过程是不稳定流过程。

消失模铸造过程伴随着合金液冲刷和侵蚀涂料层,相互热交换,合金结晶、粘度增大和体积收缩,使金属氧化、造成大量氧化夹杂物等。

消失模铸造浇注操作不可能保持浇口杯内液面的绝对稳定,模型气化过程也不稳定,因此,允型过程是不稳定流动过程。

浇口杯中的流动:

浇口杯可用来承接来自浇包的金属液,防止金属液飞溅相溢出,便于浇注;1)减轻液流对型腔的冲击;2)分离渣滓和气泡,阻止其进入型腔;3)增加充型压力头。

消失模铸造用浇口杯分漏斗形和盆形两大类。

1)漏斗形浇口杯挡渣效果差,促结构简单,消耗金属少。

2)盆形浇口杯效果较好,底部设置堤坝有利于浇注操作,使金属的浇注速度达到适宜的大小后再流入直浇道。

浇口盆内液体深度大,可阻止水平旋涡的产生而形成垂直旋涡,有助于分离渣滓和气泡。

浮在浇口杯液面上的非金属夹渣物会沿着弯曲的液面。

一面旋转,一面和空气一同进入直浇道。

直浇道中的流动,直浇道的功用是:

提供足够的压力头。

使金属液在重力作用下能克服各种流动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