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配合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9910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渡配合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渡配合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过渡配合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渡配合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过渡配合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a:

29:

{i:

0;s:

11018:

"@#@耐锐(荣田源)机械有限公司@#@重型材料架@#@UNCOILER&@#@LEVELER@#@操作说明书@#@MANUAL@#@地址:

@#@江苏省昆山市北门路3888号@#@电话:

@#@0512-36862293传真:

@#@0512-36862293@#@@#@目錄@#@一.前言 2@#@二.自動材料架的結構及性能特點 2@#@2.1自動材料架的規格 2@#@2.2MT型自動材料架的結構 3@#@2.3本機的性能特點 3@#@三.機械安裝 4@#@四.操作使用說明 4@#@4.1電氣箱控制說明 4@#@4.2送料用途 5@#@4.3收料用途 5@#@4.4試運行 5@#@五.故障與排除 6@#@六.保養及注意到事項 7@#@七.附改裝刹車裝置之MT機型的說明 7@#@八.裝箱單 8@#@一.前言@#@隨著五金模具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精密衝壓自動化設備要求的不斷提高,企業在競爭市場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在於提高生産率、原材料利用率,減少自動化生產線的故障及降低産品的報廢率,同時致力提高設備操作的簡便性、靈活性及廣泛性,並配合五金加工廠之大、小批量生産。

@#@本公司結合市場需要,總結多年生産、銷售及服務的經驗,研製出MT型自動材料架系列產品。

@#@@#@感謝您使用本公司的産品,本公司將竭誠爲您的衝壓事業服務。

@#@爲了充分發揮機器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建議您在安裝及操作機器前選熟讀本說明書。

@#@它將詳盡介紹機器的結構、性能、操作及保養方法。

@#@@#@二.自動材料架的結構及性能特點@#@2.1自動材料架的規格@#@型號@#@TYPE@#@材料寬度@#@MaterialWidth@#@(mm)@#@材料厚度@#@Material@#@Thickness@#@(mm)@#@材料內徑@#@MaterialI.D.@#@(mm)@#@材料外徑@#@Material@#@O.D.@#@(mm)@#@材料重量@#@Material@#@Weight@#@(kg)@#@馬達@#@Motor@#@(Hp)@#@機械重量@#@Material@#@weight@#@(kg)@#@機械外形尺寸@#@L.W.H@#@(m)@#@MT-200@#@200@#@2@#@Ø@#@450~Ø@#@530@#@Ø@#@1200@#@200@#@1/2@#@500@#@0.9×@#@0.9×@#@1.2@#@MT-250@#@250@#@2@#@Ø@#@450~Ø@#@530@#@(Ø@#@270~Ø@#@370)@#@Ø@#@1200@#@300@#@1/2@#@550@#@0.9×@#@1.0×@#@1.2@#@MT-300@#@MTD-300@#@300@#@2@#@Ø@#@450~Ø@#@530@#@(Ø@#@290~Ø@#@370)@#@Ø@#@1200@#@500@#@(1000)@#@1@#@750@#@1.2×@#@1.3×@#@1.3@#@MT-400@#@MTD-400@#@400@#@2@#@Ø@#@450~Ø@#@530@#@(Ø@#@290~Ø@#@370)@#@Ø@#@1200@#@1000@#@(1500)@#@1@#@2@#@800@#@1.3×@#@1.4×@#@1.3@#@MT-500@#@MTD-500@#@500@#@2@#@Ø@#@450~Ø@#@530@#@(Ø@#@290~Ø@#@370)@#@Ø@#@1200@#@1500@#@(2000)@#@2@#@3@#@900@#@1.4×@#@1.5×@#@1.4@#@MT-600@#@MTD-600@#@600@#@2@#@Ø@#@450~Ø@#@530@#@(Ø@#@290~Ø@#@370)@#@Ø@#@1200@#@2000@#@(3000)@#@3@#@950@#@1.5×@#@1.6×@#@1.5@#@MT-700@#@700@#@2@#@Ø@#@450~Ø@#@530@#@Ø@#@1200@#@2000@#@(3000)@#@3@#@1000@#@1.6×@#@1.7×@#@1.6@#@MT-800@#@800@#@2@#@Ø@#@450~Ø@#@530@#@Ø@#@1200@#@2000@#@(3000)@#@5@#@1500@#@1.8×@#@1.9×@#@1.7@#@MT-1000@#@1000@#@2@#@Ø@#@450~Ø@#@530@#@Ø@#@1300@#@3000@#@(5000)@#@7.5@#@7.5@#@2000@#@2.0×@#@2.0×@#@1.8@#@MT-1300@#@1300@#@2@#@Ø@#@450~Ø@#@530@#@Ø@#@1500@#@3000@#@(5000)@#@7.5@#@10@#@3000@#@2.5×@#@2.1×@#@1.9@#@MT-1600@#@1600@#@2@#@Ø@#@450~Ø@#@530@#@Ø@#@1500@#@5000@#@10@#@4000@#@3.0×@#@2.2×@#@2.0@#@注:

@#@規格如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

@#@@#@NOTE:

@#@ALLSPECIFICATIONSARESUBJECITOCHANGEFORIMPROVEMENTWITHOUTNOTICE.@#@材料外徑的計算方法:

@#@材料外徑=材料內徑+A字架高度×@#@2@#@2.2MT型自動材料架的結構@#@MT型自動材料架結構示意圖@#@ @#@

(1).A字架

(2).葉片(3).連杆(4).調徑螺杆(5).調徑手柄@#@(6).感應杆(7).電器箱(8).感應線(9)調整螺釘@#@電氣線路圖@#@2.3本機的性能特點@#@特殊裝置:

@#@@#@.*送料速度之更改@#@.*內徑大小之更改@#@.*厚片之壓料裝置加裝@#@.*可選用油壓擴張方式@#@.*馬達可採用變速控制@#@.*材料重量根據要求改裝@#@特點:

@#@@#@.*適合各種卷料之收和送@#@.*可加裝馬達動力,以配合送料裝置.@#@.*刹車裝置鬆緊可調整,主軸使用加強型@#@*使料卷轉動平順,並增加其負荷力@#@.*適用薄板金屬材料均可@#@.*配合衝床之全自動生産不可缺少部件@#@.*節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效果特好@#@三.機械安裝@#@3.1先將本機所附帶的包裝墊木(木箱)除去即可安裝。

@#@@#@3.2本材料架安裝容易,將材料架吊放在地基上再打上@#@地下螺栓鎖緊(如又圖所示)即可。

@#@@#@3.3安裝時務必注意:

@#@本材料架的中心線(即葉片長度的@#@中心)必須與模具或衝床(或剪床等在同一中心線上)。

@#@@#@3.4安裝完畢後請清除機器上的防銹油,並重新加注潤滑油。

@#@@#@3.5用電說明@#@*本材料架的輸入電源爲三相380V(415V/220V)的交流電。

@#@@#@*電器箱內的控制電壓爲二相220V交流電(由機內變壓器提供)。

@#@@#@*感應電壓爲12V直流電(由機內變壓器提供)。

@#@@#@四.操作使用說明@#@4.1電氣箱控制說明@#@開關和按鈕@#@狀態@#@作用@#@1.保險絲(FUSE)@#@通或斷@#@過流、過壓時熔斷@#@2.電源燈(POWRE)@#@亮或滅@#@電源接通時亮@#@3.自動運行(AUTO)@#@亮或滅@#@選擇自動時亮@#@4.自動-關-手動@#@AUTO–OFF-MANU@#@關@#@電源被切斷,材料架不能動作@#@手動@#@材料矯正機處於點動狀態,由"@#@正轉"@#@或"@#@反轉"@#@按鈕控制材料矯正機的正反轉@#@自動@#@材料架處於自動狀態,材料架由感應電路控制運行.@#@電氣箱控制面板示意圖@#@4.2送料用途@#@4.2.1將材料架葉片的外徑調整至比欲裝入之卷料內徑小20~30mm。

@#@@#@4.2.2確定裏層"@#@A字架"@#@的位置@#@如圖:

@#@A=(B-C)/2@#@依尺寸"@#@A"@#@,把4個"@#@A字架"@#@裝到材料架的"@#@葉片"@#@上@#@並鎖緊"@#@A字架"@#@上的緊固螺栓。

@#@@#@4.2.3將材料吊入"@#@A字架"@#@上並靠近裏層"@#@A字架"@#@,@#@張緊葉片再鬆開吊繩放下材料。

@#@@#@4.2.4再將另4個"@#@A字架"@#@裝上並靠近卷料,然後鎖緊"@#@A字架"@#@上的緊固螺栓。

@#@至此@#@裝料完畢。

@#@@#@4.3收料用途@#@4.3.1將材料架的葉片內徑調到需收料的內徑,按同一葉片上的兩隻“A字架”以中線爲准,使兩內側距離約大於待收料寬度5~10mm。

@#@@#@4.3.2將待收材料搭鈎在任一葉片上,點動“正轉”按鈕,使村料卷轉5~6圈。

@#@@#@4.3.3材料被卷收後如沒有鬆開,就可以自動收料了。

@#@@#@4.3.4當材料收達要求的外徑後,停止生產線,捆上綁帶,取下外側四隻“A字架”吊下材料。

@#@收料完畢@#@4.4試運行@#@4.4.1點動運行確信材料架運行良好。

@#@@#@A)確保材料架的轉動部分沒有被障礙物阻擋。

@#@@#@B)切換電源開關至“手動”位置,此時材料架處於點動狀態。

@#@@#@C)按動“正轉”或“反轉”按鈕,材料架應相應處於正轉或反轉狀態。

@#@如發現正反轉狀態相反,可將輸入電源的任意兩相對調即可。

@#@@#@D)這時應確保材料架運行良好即沒有異常聲音或轉動部分沒有被障礙物阻擋。

@#@@#@4.4.2自動運行調試@#@A)用點動方式將材料送入矯正機(或其他設備)中,如下圖所示。

@#@@#@B)將電源開關切換至“自動”狀態。

@#@@#@C)材料架在出廠時設定爲:

@#@當金屬材料接觸到感應杆時材料架立即停止轉動,當材料離開感應杆一段時間(即感應時間)後材料架開始轉動送料(整個感應過程可根據需要設爲相反)。

@#@@#@D)感應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到材料架的運@#@作和使用壽命。

@#@感應時間的長短由位於@#@電器箱內的時間繼電器(如右圖所示)調整。

@#@@#@配合三個選擇開關即可調整所需的時間間隔。

@#@@#@材料架在出廠時設定爲3秒。

@#@感應時間@#@的長短以材料架平均速度跟上衝床所需且馬達起動不過於頻繁爲原則。

@#@@#@E)上圖所示是一條經上面所述的四個步驟調試好的生產線,開動矯正機(或其他機器)如果材料架能完成連續送料且馬達起動不過於頻繁,那麽材料架已經處於工作狀態。

@#@至此調試完畢。

@#@@#@五.故障與排除@#@故障現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材料架的四片葉片擴縮調整過緊或不動@#@1.潤滑不足@#@1.重新加注潤滑油@#@2.主軸內的調徑螺杆卡死@#@2.更換調徑螺杆@#@材料架沒感應動作,馬達不受感應電路控制@#@1.感應時間過長@#@1.調短感應時間@#@2.連接感應杆的線路斷路@#@2.依電路圖接好電路@#@3.馬達啓動按鈕或繼電器故障@#@3.更換@#@4.傳動皮帶松脫@#@4.調整皮帶的鬆緊度@#@5.馬達燒毀@#@5.更換馬達@#@六.保養及注意到事項@#@A)使用前請查清楚材料架的規格,嚴禁超負荷使用。

@#@@#@B)每周在有黃油嘴處加注黃油。

@#@@#@C)機器上緊固件應定期檢查以防松脫。

@#@@#@七.附改裝刹車裝置之MT機型的說明@#@MT機型可應客戶要求改裝成不帶動力而加裝刹車之MT機型。

@#@因此該機有節省空間及節能的功效,但要求上位機器提供較大的牽引力。

@#@對於該機種有如下說明:

@#@@#@l改裝刹車裝置之MT機型的特性說明:

@#@@#@因該MT機型不帶動力,因此也沒有電力拖動控制。

@#@除此之外它區別于普通MT機的唯一之處爲帶有刹車裝置。

@#@如圖所示,調整刹車手輪可改變主軸的鬆緊程度。

@#@@#@l刹車裝置的使用原則:

@#@@#@刹車的作用主要是使材料在受上位機器牽引時不會因慣性而自轉而使卷料鬆散。

@#@因此刹車的鬆緊程度以能抵消其轉動時的慣性爲好。

@#@@#@l其他說明:

@#@@#@該機種除上述不同之處外,其他操作請參考普通型之MT機。

@#@@#@八.裝箱單@#@裝箱單@#@箱體尺寸:

@#@(長×@#@寬×@#@高)cm×@#@cm×@#@cm@#@毛重:

@#@淨重:

@#@@#@機器編號:

@#@@#@類型@#@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標@#@准@#@配@#@件@#@主機@#@台@#@1@#@說明書@#@本@#@1@#@合格證@#@張@#@1@#@特@#@殊@#@配@#@件@#@特殊配件依合同配備,@#@並在備註欄加蓋檢查員印章。

@#@@#@裝箱檢查員:

@#@@#@裝箱日期:

@#@年月@#@第8頁共8頁@#@";i:

1;s:

25088:

"轴承故障监测诊断技术新进展@#@李兴林,张仰平,曹茂来,张燕辽,陆水根,李建平@#@(杭州轴承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2)@#@摘要:

@#@本文简要概述了滚动轴承故障监测和诊断工程与试验应用技术的现状,着重介绍了基于振动信号的信号处理方法,并预测了滚动轴承故障监测和诊断技术应用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滚动轴承;@#@故障监测;@#@故障诊断;@#@诊断技术;@#@信号处理;@#@应用技术@#@SurveyofFaultDetectionandDiagnosisTechniqueandItsApplicationofRollingBearing@#@LIXing-lin,ZHANGYang-ping,CAOMao-lei,ZHANGYan-liao,LUShui-gen,LIJian-ping@#@(HangzhouBearingTestandResearchCenter,Hangzhou310022,China)@#@Abstract:

@#@Thesurveyofrollingbearingengineeringandtestaboutfaultdetectionanddiagnosisandapplicationtechniqueweredescribedinthispaper.Thesignalanalysisbasedonvibrationsignalwasintroducedemphatically.Theprogressofrollingbearingengineeringandtestaboutfaultdetectionanddiagnosisandapplicationtechniquewereprognosticatedintheendofthispaper.@#@Keywords:

@#@rollingbearing;@#@faultdetection;@#@faultdiagnosis;@#@diagnosistechnique;@#@signalanalysis;@#@applicationtechnique@#@1前言@#@机械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行业。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

@#@轴承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基础件。

@#@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做出了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决策。

@#@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重大装备的自主创新和国产化。

@#@作为装备制造业重大装备关键基础件的轴承产品也必须实现自主创新和国产化。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选择16个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领域,以其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为重点,实现重大突破,尽快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

@#@这16个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绝大部分都要装用轴承,需要高技术含量的轴承来保证其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

@#@因此,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的自主创新和国产化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紧迫。

@#@据初步测算,至2010年,这16个关键领域年需要配套轴承约550.5万套,产值约116.5亿元。

@#@@#@滚动轴承作为机械设备中重要的旋转零件,也是机械设备的重要故障源之一,统计表明:

@#@在使用滚动轴承的旋转机械中,大约有30%的机械故障是滚动轴承引起的,感应电机故障中的滚动轴承故障约占电机故障的4O%左右,齿轮箱各类故障中的轴承故障率仅次于齿轮而占20%。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现有的机车用滚动轴承,每年约有40%要经过下车检验,而其中的33%左右被更换,因此研究机车轴承故障监测和诊断,改定期维修为状态维修,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据统计,对机械设备应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后,事故发生率可降低75%,维修费用可减少25%~5O%。

@#@滚动轴承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了解轴承的性能状态和及早发现潜在故障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及维修效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机械设备和生产系统日益向大型化、精密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对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和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一个微小的故障,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

@#@@#@2滚动轴承故障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机器质量控制与监控诊断专家,已故的屈梁生院士提出了“诊断是以机械学和信息论为依托,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本质是模式识别”的学术思想[1]。

@#@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门集数学、力学、摩擦学、测控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决策科学、信息科学等众多科学技术交叉、融合于一体的现代工程新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滚动轴承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就是通过对滚动轴承在各种工况下表现出来的振动、噪声、温度、工作参数、气味、泄漏等信息的监测和综合分析来对其工作状态、故障类型和故障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主要包括检测试验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和预测评估技术4项基本技术,从而实现检测和发现异常、诊断故障状态和部位、分析故障类型、提出诊断方案和诊断结论的目的[2-4]。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大型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积极开展故障机理、故障监测、故障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系统开发工作,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的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

@#@我国故障诊断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简易诊断到精密诊断,从一般诊断到智能诊断,从单机诊断到网络诊断,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论在故障诊断理论和方法上,还是在工程实践及监测诊断产品的研发中,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5-6]。

@#@@#@3滚动轴承故障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分类@#@滚动轴承故障监测和诊断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根据故障监测和诊断技术机理的不同,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技术主要有振动诊断技术、油液诊断技术、热诊断(热成像诊断和温度诊断)技术、声学诊断技术、油膜电阻诊断技术、光纤诊断技术等,其中振动诊断技术、铁谱分析诊断技术、热诊断(热成像诊断和温度诊断)技术应用最为普遍。

@#@@#@3.1振动信号基的故障监测和诊断技术[7-8]@#@基于振动信号的滚动轴承故障监测和诊断技术主要通过对运行过程中轴承振动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来对旋转机械中滚动轴承出现的疲劳剥落、变形、压痕、局部腐蚀等故障进行监测与诊断,该方法应用广泛,相关理论和实践都相对比较成熟,可以实现在线监测。

@#@@#@3.1.1低频分析法和幅值参数指标分析法@#@在滚动轴承运行过程中,轴承元件的表面损伤点反复撞击与之接触的其他元件表面而产生低频振动,这些频率一般在1kHz以下,该频率称为轴承故障特征频率,其可以通过以下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来:

@#@@#@外圈故障特征频率:

@#@@#@内圈故障特征频率:

@#@@#@滚动体故障特征频率:

@#@@#@保持架故障特征频率:

@#@@#@式中:

@#@Dw为滚动体直径;@#@Dpw为滚子组节圆直径;@#@α为接触角;@#@n为滚动体个数;@#@N为轴承转速。

@#@@#@通过对监测到的振动信号进行技术处理,分离和突出故障特征信息,从而对轴承的早期故障进行监测和诊断。

@#@@#@另外,轴承振动信号中的许多统计特征参量随着故障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发生变化,可以作为轴承故障监测和诊断的依据,应用比较广泛的参数主要有:

@#@@#@设xi(i=1,2,…,n)为采集到的振动信号序列,则@#@峰值(Peak):

@#@(xpj是用峰值计数法从信号xi中找出的m个峰值,j=1,2,…,m)@#@均方根值RMS(RootMeanSquare):

@#@@#@峭度(Kurtosis):

@#@@#@峰值因子(CrestFactor):

@#@@#@峭度因子(KurtosisFactor):

@#@@#@波形因子(ShapeFactor):

@#@@#@脉冲因子(ImpulseFactor):

@#@@#@裕度因子(ClearanceFactor):

@#@@#@其中峰值和均方根值都是有量纲的参数,而峰值因子、峭度因子、波形因子、脉冲因子、裕度因子均是无量纲的参数。

@#@这些参数容易提取且无量纲参数对轴承的承载和转速不敏感、无须考虑相对标准值和与以前的数据进行比较,且对故障的早期阶段比较敏感,但对严重的故障抗干扰性较差,易产生误判。

@#@峰值、峰值因子、峭度等参数,虽对冲击故障敏感,但当故障进入严重发展阶段时,峰值因子、峭度等参数处于饱和状态,失去诊断能力。

@#@峭度因子是时域指标,对轴承故障产生的异常脉冲比较敏感,当振动信号服从正态分布时的正常值为3。

@#@所以,对原始信号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和采用多参数诊断法,会大大提高故障诊断的可靠性。

@#@@#@3.1.2平稳信号的监测和诊断技术@#@早期的监测和诊断方法主要基于傅立叶频谱分析、时间序列模型的平稳振动信号分析方法。

@#@傅立叶频谱分析是通过查看频谱图中是否有明显的故障频率波峰存在,从而判断轴承是否正常运行,这种方法诊断出来的轴承往往已经有了较严重的损伤,对早期的轴承故障诊断不够灵敏。

@#@如果采集到的信号序列较短或傅立叶变换不能将相互靠近的两个频率分开,则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也称为参数模型的谱分析),常用的模型有ARMA模型、AR模型、MA模型等。

@#@为了提高信噪比和分析效能,时域平均方法、倒频谱分析、包络分析、数字滤波技术、自适应技术、主分量技术、细化谱技术、双谱技术、全息谱技术等分析技术被不断地充实到故障诊断的理论和方法中。

@#@@#@3.1.3循环平稳信号的监测和诊断技术[9]@#@循环平稳信号是一种特殊的非平稳信号,其统计特征参量随时间呈现周期或多周期的变化规律,具有循环平稳特性。

@#@基于二阶循环平稳理论的时间平滑周期图法,基于调幅和调频信号模型推导出循环域解调方法,基于谱相关密度提取轴承故障特征信号的方法等都能够有效地提取故障特征信号,有效抑制噪音和干扰信号对调制结果的影响,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同时循环平稳分析方法能更加贴切地反映轴承的真实运转情况,较准确地揭示故障的本质特征。

@#@@#@3.1.4非平稳信号的监测和诊断技术@#@由于傅立叶变换是信号的全局变换,因此不能够有效地分析非平稳信号。

@#@非平稳信号的局部性能需要使用时域和频域的二维联合表示,对这种信号的分析称为时频信号分析。

@#@CohenL的专著详细叙述了时变频谱在时频平面上的分布特性、计算方法、尺度表示以及各种算子问题,孟庆丰等描述了振动信号分析时频域法,证明了时频域法是识别轴承故障的有效方法,黄迪山等改进了Classen的Wigner分布算法,克服了由离散计算引起的混叠问题,应用二维、三维Wigner分布图对轴承故障进行了特征分析,实践表明,短时Fourier谱和Wigner分布都能将时域信号变换到时频域,但是对于时变信号,应用Wigner分布则更为适宜。

@#@@#@小波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时频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时域和频域的局部化和可变时频窗的特点,解决了傅立叶变换等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被称为“数学显微镜”,SunQ等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WT)的方法,通过各尺度连续小波变换的简化分析,来识别轴承振动信号中包含的以故障特征频率为周期的周期成分,用来检测轴承运行中的局部损伤故障;@#@NikolaouNG等提出了使用小波包变换(WPT)作为分析系统振动信号的工具,来诊断轴承的局部缺陷,小波包变换能有效地提取振动信号的微弱瞬态特征;@#@张中民等提出了基于正交小波变换诊断轴承故障的新方法;@#@史东锋等提出了基于高斯函数的小波包络解调分析方法。

@#@张中民等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将轴承故障振动信号分解到时—频空间,提出了利用能量分布函数细化谱诊断变速箱轴承故障的分析方法;@#@张佩瑶等提出了提取强噪声背景下多通带窄带信号的一种新方法——小波包信号提取算法。

@#@实践证明,小波分析是一种有效的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

@#@@#@另外,基于振动信号的改进小波包分析、改进的时频分析、高阶谱、维谱分析、分形维数方法、奇异值分解技术、隐马尔经验模态分解技术、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ModeDecomposition.EMD)技术等开始在滚动轴承故障监测与诊断的工程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2油液基的故障监测和诊断技术[10-14]@#@滚动轴承故障的主要形式是磨损、断裂、腐蚀等,对于油润滑或油冷却的轴承在运行的过程中,就会将相关的信号带入到循环油液中,因此对运行过程中的油液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轴承的运行状态,推断出轴承故障的形式和部位。

@#@@#@铁谱分析监测和诊断技术是我国应用最普遍的油液诊断技术之一,该方法首创于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通过对润滑或冷却液中的磨损磨粒在铁谱片上的分布情况进行定性观察和定量测试来判断轴承的运行情况和磨损机理研究。

@#@目前主要有旋转式铁谱分析仪、直读式铁谱分析仪和分析式铁谱分析仪,该监测和诊断技术虽然所需投资少、仪器价格低廉,信息丰富,但是对突发性故障不能及时预报且对人员的经验依赖性强,另外,铁谱分析诊断技术仅仅适用于油润滑或油冷却轴承的故障监测和诊断。

@#@实践证明,由油液理化分析、清洁度检测、发射光谱技术、红外光谱分析、铁谱分析构成的油液分析系统在轴承故障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单一手段的局限性而导致的误诊和漏诊现象。

@#@@#@3.3温度基的故障监测和诊断技术@#@温度诊断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规简单的诊断技术,通过对运行过程中轴承温度的监测来对轴承故障进行监测和诊断。

@#@轴承的运转温度主要由轴承的载荷、转速、摩擦力矩、润滑剂类型、粘度、轴承类型以及轴承的运转状态等因素决定,因此轴承的温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轴承的运转参数的变化和运行的故障,特别对轴承烧伤的诊断效果比较好。

@#@@#@3.4声学基的故障监测和诊断技术@#@声学监测和诊断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对轴承由于变形、剥落或裂纹等原因产生的弹性波的监测来实现对轴承工况的诊断。

@#@由于轴承经常受到冲击的交变载荷作用,使得材料产生错位运动或塑性变形,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声发射信号的产生,这种声发射的频率一般较宽,金属材料的发射频率可达几十到几百兆赫兹,其信号的强度差异一般只有几微伏,故需要电荷放大器等仪器的辅助。

@#@声发射信号随着轴承故障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实现对不同故障的有效诊断。

@#@由于该方法的诊断过程快速、简便,但它需要的专用设备价格比较昂贵,使得该诊断技术推广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5油膜电阻基的故障监测和诊断技术@#@如果轴承在运转过程中,滚道和滚动体之间形成很好的油膜,则内外圈的电阻值可达兆欧姆以上,但当润滑油膜遭到破坏后,则内外圈之间的电阻可降低至零欧姆,该故障诊断技术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对轴承的润滑状态和轴承的磨损、腐蚀类的损伤进行监测和诊断。

@#@但该方法对表面剥落、压痕、裂纹、点蚀等异常情况诊断效果较差。

@#@该技术比较适用于旋转轴外露的场合。

@#@@#@3.6光纤基的故障监测和诊断技术@#@光纤诊断技术一般用光导纤维束制成位移传感器发射和接受光纤束,对轴承工况给出判断,该方法灵敏度高、信噪比大,可以较直接地反映轴承的制造质量、表面磨损程度、载荷、润滑和间隙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可将传感器安装在轴承座内的场合。

@#@@#@3.7综合故障监测和诊断系统@#@随着故障诊断理论的深入发展,基于故障现象推理故障原因的传统的“反问题推理”思想得到突破。

@#@基于动力学分析和仿真的“正问题分析”与“反问题推理”相结合的诊断理论和思想方法被提出。

@#@模糊数学理论、模式识别理论、专家系统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灰色理论、可拓数学、信息科学理论以及概率理论对故障细致划分和识别的可行性也逐渐在诊断工程中得到应用,如1975年Shortiffe和Buchanan在MYCIN系统中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概率因子的推理方法,1976年Bude等将主观BAYES理论应用于探矿专家系统PROSPECTOR中;@#@Zadeh在1965年提出了模糊集理论,后经Dubois和Prade发展为可能性理论方法,这些不确定性推理方法较好地综合了模糊性强、信息不完整的多方面的信息,但专家系统存在着知识获取“瓶颈”和不完全性知识表示等不足,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也存在着知识隐含表示、神经网络机理不清等问题。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技术以其良好的稳定性、宽阔的时空覆盖区域、高的测量维数和良好的目标空间分辨率以及较强的故障容错与系统重构能力等技术优势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并逐步渗入到故障诊断领域。

@#@@#@综合故障诊断的过程事实上也是诊断信息融合的过程,只不过综合的意义更为广泛。

@#@综合故障诊断与处理主要是群体集的综合、方法集的综合、信息集的综合、评价集的综合、趋势集的综合、优化集的综合,基本上涵盖了信息融合、群体决策、不确定性推理、优化和诊断方法学等理论与方法。

@#@@#@4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的新进展@#@故障监测和诊断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初步形成一门跨学科的综合信息处理技术,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正着力于将故障监测和诊断技术与滚动轴承试验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开发滚动轴承寿命强化试验系统技术(A2BLT+F2AST)(AutomaticAcceleratedBearingLifeTester&@#@FastFailureAnalysisSystemTechnology),力图在进行轴承性能试验的同时,对其使用性能的劣化和潜在缺陷进行监测和诊断,指导试验的快速、有效地开展[15-16]。

@#@滚动轴承寿命强化试验系统(A2BLT+F2AST),属国内独创,该项目已产业化生产,并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产品已系列化:

@#@ABLT-1A,ABLT-2,ABLT-3,ABLT-4,ABLT-5,ABLT-6,ABLT-7,已生产销售200余台,创产值2500余万元,替代进口产品,为国家节省外汇6000余万美元[17-21]。

@#@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而且均已公示,已授权2项。

@#@目前这一轴承寿命强化试验系统技术已被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检测试验中心、中国·@#@摩士集团宁波轴承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外众多用户广泛认可并应用[22-26]。

@#@@#@杭州轴承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杭州市下城区第一个,中国轴承行业第五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试图与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在滚动轴承性能寿命的检测试验、故障诊断、寿命预测等相关领域进行研发攻关[27-30]。

@#@已和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联合指导博士生8名,已和浙江大学联合招收企业博士后3名。

@#@而且可与各个优势轴承企业联合招收项目博士后,针对各个优势轴承企业实际技术难题,各个击破[31-35]!

@#@@#@机械工业轴承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杭州),是原机械工业部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在杭州建立的滚动轴承第三方检测试验研究基地。

@#@2003年经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评审,成为中国轴承行业首家通过ISO/IEC17025的国家级检测实验室(CNASNo.L0309),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检测试验数据能国际互认,并成功为美日德等行业内外的国际知名轴承公司和轴承用户提供国际轴承测试服务,为中国轴承行业测试技术走向世界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36-38]。

@#@在不久的将来,用于滚动轴承故障监测和诊断的时频分析法、小波分析法、时变参数模型法、分段平稳AR模型法、自适应AR模型法等前沿技术将进一步完善,高阶循环统计量技术、分形维数等技术将有望得到进一步的突破,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综合型的故障智能监测和诊断系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39-44]。

@#@@#@参考文献:

@#@@#@[1]屈梁生.机械故障的全息诊断原理[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2]刘泽九,贺士荃,李兴林,等.滚动轴承应用手册[K].2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温诗铸,黎明.机械学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周仲荣,雷源忠,张嗣伟.摩擦学发展前沿[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5]梅宏斌.滚动轴承振动监测与诊断——理论·@#@方法·@#@系统[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6]吴今培,肖健华.智能故障诊断与专家系统[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7.@#@[7]HasanOcak.FaultDetection,DiagnosisandPrognosisofRollingElementBearings:

@#@FrequencyDomainMethodsandHiddenMarkovModeling[D].Ph.D.Dissertation,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U.S.A.,2004.@#@[8]陆爽.基于现代信号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智能诊断技术研究[D].长春:

@#@吉林大学,2004.@#@[9]周福昌.基于循环平稳信号处理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2006.@#@[10]李兴林.点接触滚动摩擦副磨合过程的试验研究及其理论分析[D].杭州:

@#@浙江大学,1987.@#@[11]李兴林,全永昕,金锡志.球轴承滚动摩擦副磨损状态的监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学报,1990,24

(2):

@#@253-260.@#@[12]LIXing-lin,QUANYong-xin,JINXi-zhi.MonitoringTestoftheWearConditionofRollingBearingFrictionPairs[M].ProceedingsoftheJapanInternationalTribologyConference,1990:

@#@803-808.@#@[13]李兴林.用铁谱技术定量监测滚动磨损[J].轴承,1994(3):

@#@35-38.@#@[14]李兴林,李建平,阮建国,等.国外摩擦副磨合过程的研究[J].轴承,2000(3):

@#@43-46.@#@[15]李兴林,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1995.@#@[16]李兴林,张燕辽,曹茂来,等.滚动轴承寿命试验机及其试验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7(3):

@#@1-6.@#@[17]鄢建辉,李兴林,蒋万里,等.轴承疲劳寿命理论的新进展[J].轴承,2005(11):

@#@38-44.@#@[18]李兴林.滚动轴承材料进步及延寿技术[J].轴承,1995(11):

@#@2-9.@#@[19]李兴林,刘泽九,张燕辽,等.国外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试验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轴承,1995(12):

@#@30-38.@#@[20]张燕辽,李兴林.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机自动监控系统[J],轴承,1999(11):

@#@39-41.@#@[21]李兴林,张燕辽,曹茂来,等.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及可靠性强化试验系统技术研究[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3,(2-3):

@#@19-20.@#@[22]李兴林,张仰平,张燕辽,等.轴承疲劳寿命试验技术发展趋势[J].轴承,2005

(2):

@#@42-43,38.@#@[23]李兴林,张永恩,张仰平,等.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评估方法研究[J].轴承,2003(4):

@#@26-29,33.@#@[24]李兴林,李俊卿,张仰平,等.ABLT系列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势在必行.现代零部件,2006,(4):

@#@42-45.@#@[25]李兴林,张燕辽,曹茂来,等.ABLT系列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C].洛阳:

@#@中国轴承论坛第三届研讨会论文集,2004:

@#@169-173.@#@[26]李兴林,李俊卿,张仰平,等.滚动轴承快速寿命试验现状及发展[C].洛阳:

@#@中国轴承论坛第四届研讨会论文集,2006:

@#@119-124.@#@[27]李兴林.中国轿车轮毂轴承寿命研究[R].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1999.@#@[28]李兴林,王成焘.滚动轴承弹流润滑的新进展[J].轴承,1999(3):

@#@38-40.@#@[29]HUANGRun-qing,XILi-feng,LIXing-lin,etal.ResidualLi";i:

2;s:

27928:

"机械设备“三定”制度@#@一、定机:

@#@凡属施工现场机械,根据不同机型设专机人员操作,不得一机多人。

@#@@#@二.定人:

@#@根据不同机型培训操作人员,专人专机操作和管理。

@#@@#@三、定岗位:

@#@在施机型必须持证上岗,不得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

@#@@#@四.专人专机的机型:

@#@翻斗车、装载机、搅拌机、卷扬机。

@#@@#@五、机组负责的机型:

@#@砂轮机、石材切割机、砂浆机、水泵、打夯机、电锯。

@#@@#@六、多人操作的机械故备设专人负责(电锯、切断机、弯曲机),上岗挂牌持证上岗。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制度@#@一、机械设备应固定专人负责使用,按时保养并按不同季节更换合适的油料。

@#@@#@二、操作手必须熟悉机械的用途、性能、构造掌握操作技术,熟悉保养规程,严格执行技术保养和等级修理。

@#@@#@三、机械必须在润滑油和冷却水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启动,温度正常和各部正常后方可行驶或作1,在行驶或作业时严禁高速及满荷。

@#@@#@四.机械设备应在良好技术状况和可靠安全装置情况下进行工作,严禁起行使用、带病运转、酒后操作。

@#@@#@五、机械夜间作业时要有足够的照明,发生机械事故时要及时抢救、保护好,并立即报告领导和有关部门,听候处理。

@#@@#@@#@机械设备交接班制度@#@一、坚持每月检查制度,能促使机械时刻保持在良好运行状况,并能掌握机械动态和机容、机况、安全等部分,充分发挥效能,提高利用率。

@#@@#@二.交班前必须对机械实行全面检查,完成每日清洁。

@#@润滑、保养项目,做到活完场清,并填写随机手册,做到准确、清楚,并向接班人员交待本机机况、作业情况及注意事项,但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故障动胁或未调查清楚不准交班。

@#@@#@三、接班项必须提前10分到接班位置,认真听取交班人员的支持及注意事项,并检查冷却水、燃料、润滑油情况,在值班或作业中严禁喝酒,当机械发生故障时要及时排除,严禁带故障作业。

@#@@#@现场手持电动机具使用管理细则@#@一、为了保证手持电动机具的使用安全,施工单位必须为机具操作者提供Ⅱ、Ⅲ类电动工具。

@#@@#@二、使用电动工具时,应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和电动工具铭牌上所规定的额定电压相符。

@#@闲置的电动工具再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员测定绝缘电阻值,不符合规定严禁使用。

@#@@#@三、操作人员应了解所用电动工具的性能和主要结构,操作时要思想集中、站稳,使身体保持平衡,并不得穿宽大的衣服,不戴纱手套,以免卷入工具的旋转部分。

@#@@#@四、使用电动工具时,操作者使用的压力不能超过电动工具所允许的限度,不得求快而用力过大,致使电机因超负荷而损坏。

@#@@#@五、电动工具在使用中不得任意调换插头,更不能不用插头而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内。

@#@@#@@#@塔式起重机技术安全操作规程@#@一.作业条件@#@1、塔式起重机的动力装置接本规程第三篇第一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2、起重机一般准许工作的气温为+40℃至一20℃,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时应停止使用。

@#@@#@二.作业前检查@#@3、起重机的路基和轨道的铺设必须严格遵照原厂规定,路基上土壤承载能力应满足所上塔吊重量要求,轨距偏差不大于3毫米,纵向及横向均应保持水平,两根轨高度偏差不大于3毫米,两轨纵向坡度不大于l/l000,两条轨道的接头必须错开1.5米以上,轨道接头间隙在4~6毫米之间,行程限位止档其底部长度不小于1300毫米,宽度不小于120毫米,距轨道终端一米处必须设置极限位置阻挡器,其高度应不小于行走轮半径,路基应设置排水沟。

@#@@#@4、塔式起重机的轨道路基必须平整坚实。

@#@对一般塔吊路基道碴厚度不得少于20厘米,砾石粒径25~70毫米为宜,铺设道轨枕木间距应在0.5~0.6米,两根长枕木之间铺设短枕木数量最多不得超过二根。

@#@超过二根以上应设轨距拉杆,每六米一根。

@#@轨距拉杆应用12号槽钢制作。

@#@@#@5、铺设道轨端缝应坐在枕木上,枕木端头伸出距同边道轨中心距离应不小于0.5米。

@#@对两轨端鱼尾板螺栓要颠倒紧固。

@#@@#@6、对路基、轨道的安装质量应在设备使用前进验收,并办理好交接手续。

@#@起重机在使用期内,每半月对轨道基础检查一次。

@#@发现不符合规定处,经调整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7、起重机的安装、顶升、拆卸必须由专业队(组),在队(组).长统一指导进行,并要有技术人员在场监护。

@#@@#@8、塔式起重机安装后,在无负荷情况下,塔身与地面的垂直度不得超过4/1000。

@#@@#@9、塔式起重机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每二十米一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4欧姆(见)。

@#@@#@10、现场使用的临时配电箱应设在轨道中部,电缆卷筒必须运转灵活,安全可靠,严禁拖缆。

@#@@#@11、TQ60/80型塔式起重机使用前必须把起重卷扬机架下部两固定,螺栓卸下,使卷扬帆悬挂于防倾保险装置的拉杆上,使防倾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12、作业前重点检查:

@#@各部限位装置灵敏可靠齐全,机械结构的外观情况和各传动机构应正常,各齿轮箱润滑油位应符合标准,主要部位边接螺栓无松动,钢丝绳的磨损情况以及滑轮穿绕,应符合规定,供电电缆有无破损。

@#@@#@13、检查电源电压应达到380伏(V),其变动范围不得超过上20伏(V)。

@#@接通电源,用试电笔检查起重机金属结构部分应无漏电,确认安全后方可上机。

@#@配电箱在送电前,必须检查活动控制器应置于零位。

@#@@#@14.检视轨道是否平直,有无沉陷,排除轨道上障碍物,松除夹轨器。

@#@空车运转,检查行走。

@#@回转、起重、变幅等各机构的制动器、安全限位装置,防护扭亏为盈置等,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三.作业中操作技术和安全注意事项@#@15、操作备控制器时,应从零位转动到第一档,然后依次逐级增加速度,严禁越挡操作。

@#@在变换运转方向时,应将控制器指针转到零位,待电动机停止后,再转向另一方向,不得直接变换运转方向。

@#@操纵时力求平稳,严禁急开急停。

@#@@#@16、吊钩上升接近臂杆顶部或起重机行走接近轨道端部时,应降速行到停止位置。

@#@吊约距臂杆顶部不得小于一米,起重机距轨道端部不得小于三米。

@#@@#@17、起重机的起重、回转、行走三种动作可以同时进行,但变幅只能单独的进行(限QT60/80),每次变幅后要对变幅部位作详细检查后方可起吊。

@#@@#@18、吊起重物后,严禁自由下降,下降过程应避免制动。

@#@吊起重物平移时,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0.5米以上。

@#@重物就位时,可用制动器使之缓慢下降。

@#@@#@19、两台起重机同在一条轨道上或在相互垂直的轨道上进行工作时,应注意保持两机之间任何接近部位距离不得小于五米。

@#@@#@20、塔式起重机必须安装行走、变幅、吊钩高度、超负荷等限位器和卷筒保险器等安全装置,并保证灵敏可靠,对没有安装力矩限制器的起重机,应限期安装,经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转。

@#@@#@22、主旋式塔式起重机作业时,不得顺一个方向边续回转。

@#@@#@23、严禁在弯道上进行吊装作业或吊物转弯,起重机拐弯时,外轨轨面上应撒上砂子,内轨轨面及两翼涂上润滑脂,同时,将吊机由日召回在拐弯外轮的同一方向,吊构应升高到离臂杆二至三米处。

@#@。

@#@@#@24、作业中,塔梯严禁有人并不准在运转中进行调整、修理、或保养等工作。

@#@@#@四.作业后停机操作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25、作业完毕后,走重机应停放在停机坪上或轨道中部位置,臂杯应转到顺轨道方向,松开制动器,吊钩小车收到塔身方向里限位处,将吊钩升到离臂杆二至三米处。

@#@@#@26、将每个控制器拨到零位,依次断开各路电闸,收拾好工具,关闭好操作室门窗并加锁,下机后,断开电源总开关,打开高空指示灯。

@#@@#@27、锁紧卡轨器,使起重机固定在轨道上,如通八级以上大风时,为安全见,可在操作室结构架上予设的钢板处红四根钢丝绳,固定在附近的建筑物或专设的地锚上。

@#@@#@28、到塔尖、臂杆进行加油,检查或修理时,必须佩带安全带。

@#@(五咱升式增式起直机还应邀守的操作目求和安全注意事项@#@29、附着式或固定式起重机的基础和附着的建筑物的混凝土旨度和配盘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0.附着时,必须用仪器检查塔身的垂直情况并用撑杆调整垂直度,其垂直偏差不超过下表的规定值。

@#@@#@锚固点距轨面@#@高度(m)@#@塔身锚固点垂直度@#@偏差值毫米(mm)@#@35@#@40@#@45@#@50@#@55@#@40@#@45@#@50@#@55@#@60@#@31、附着装置装在塔身和建筑物上的框架必须固定可靠,必要时塞以钢楔,并用高强度砂浆灌实。

@#@各道附着装置的撑杆布置方式应相互错开,其相互间隔距离应符合原厂规定。

@#@@#@32、轨道式起重机进行附着时,必须在固定点轨道下面加密道木和碴石,加强基础的承载能力,同时还必须切断行起机构的电源。

@#@@#@33.起重机专用电梯严禁超员乘人。

@#@当臂杯回转式超重作业时严禁开动电梯。

@#@电梯用完后,梯笼应降至到下限位置,不行长期悬在空中。

@#@@#@34、塔吊在顶升、安装、拆卸作业时,遇有四级及以上的风力时,作业应立即停止。

@#@并用边接累检固,使上下塔身连成一体。

@#@@#@35、顶升前必须检查液压顶升各部件的连接是否完好,肥升架滚轮与塔身标准节的间隙应调整好然后放松电缆,共长度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

@#@并做好电缆卷筒的紧固工作。

@#@@#@36、必须配备熟练顶升操作人员在专人指挥下进行顶升作业,非操作人员不准登上顶升套架的操作台。

@#@操作室只准一人操作,严格听从信号。

@#@@#@37、顶升过程中识破把回转部分紧紧制动住,严禁旋转塔架及其他作业。

@#@顶升作业应在白天进行,特殊情况需要在夜间作业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顶升时,发现故障,必须立即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顶升。

@#@@#@38、顶升完毕后,要检查各连接螺栓是否按规定的子紧力短紧固,肥升套架渡轮与塔身标准节应吻合良好,左右操纵杯应在中间位置,液压顶升机构电源应切断。

@#@@#@@#@砼输送泵技术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掌握泵的基本性能,严格控操作规程办。

@#@@#@2.操作时必须注意各仪表的反映,使各液压系统在正常的情况下运行。

@#@@#@3.在操作时注意各仪表的反映,使各液压系统在正常的情况下运行。

@#@@#@4.严格注意混凝土配比和塌落度,以便运送顺利。

@#@@#@5.在粟的材料斗上要严禁站人,放料人员要域防护镇,以防泵送水泥浆溅出伤人。

@#@@#@6,随时对泵送线路管道进行检查,防止管道爆裂。

@#@@#@7.认真做好保养,泵送完毕后及时进行机械维修和保养和清理周围现场、清理时必须关机停电,以防触电伤人。

@#@@#@8.认真填写保养手册,要求填写齐全准确。

@#@@#@空气压缩机技术安全操作规程@#@一、作业前的检查和启动@#@1、作业前应检查曲轴箱内的气缸润滑油,必须附和规定的牌号和标准。

@#@@#@2、紧团各连接部位,各部管路畅通,各运动部位及各部阀门开阔应灵活,并处于开机前的位置。

@#@@#@3、空气压缩机必须在无负荷状态下,先启动内燃发动或电动机,然后接合高合器使空气压缩机开始空转,待情况正常后,再逐步使空气压缩机进入负荷运转。

@#@@#@4、打开送气阔前,应首先通知有关人员后,方可送气。

@#@并注意在出气口前不准有人工作或站立。

@#@@#@二、作业中安全注意事项@#@1、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局,要经常注意各种仪表读数,应符合出厂说明书的要求。

@#@@#@2、空压机运转时,司机应尽量避免在排气阀附近停留。

@#@禁止在运转的情况下,以高压气吹除机体尘垢,更不准以压缩气吹入。

@#@@#@3、运转中发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工作。

@#@@#@⑴漏水、漏电、漏气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⑵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的指示值超过规定数值。

@#@@#@⑶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气阀、安全阀失效或负荷值突然超出正常值。

@#@@#@⑷机械有异响或电动机炭刷发生火花。

@#@@#@4、储气罐内最大压力不得超过铭牌规定;@#@进气阀轴承及各部件运行中应无异响和过热现象。

@#@@#@5、每工作二小时,需将油水分离器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的油水排放一次,气罐内的油水必须每班排放一次。

@#@@#@6、空气机压缩气输送管道,联接需要牢固、密封,接头处应用卡环锁紧,以防脱落发生事故。

@#@@#@7、空压机禁止在自动保护。

@#@调节、安全设备不健全的情况下勉强作业。

@#@运转中如断电时,应使用电器恢复到启动电动机。

@#@@#@8、空压机作业时,禁止在储气缸上及其附近烧焊或进行其它加热作业。

@#@@#@电焊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应注意初、次级线,不可接错,输入电压必须符合电焊机的铭牌规定、严禁接触初级线路的带电部分。

@#@@#@2、次级抽头联接钢片权必须压紧,接线仅应有垫圈,会间前详细检查接线螺帽、螺栓及其他部件应无松动或损坏。

@#@@#@3、移动电焊机应先停机断电,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电焊机,如焊接中突然停电,应切断电源。

@#@@#@钢筋弯曲机技术安全操作规程@#@1、安装时选择坚固平坦的地面,放置要平稳,前后轮必须用三角木对称模紧。

@#@周围要有足够的工作场地,并搭设机棚,操作由专人负责。

@#@@#@2、在机器的同一方向塔上足够的工作台(工作台和弯曲机工作要保持水平)。

@#@@#@3、接钢筋的直径和弯曲的半径的一起,合理安装各种轴芯、成型轴、挡铁轴或可弯挡架,芯轴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2.5倍。

@#@@#@4、作业中严禁更换机芯,销轴,严禁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定销的一侧站人。

@#@弯曲超长钢筋要有专人扶持。

@#@@#@5、转盘料回时,必须在前一种转向停止后,方可倒转,不允许将倒顺开关从顺方向档立即拨到反方向挡。

@#@@#@6、做好保养工作。

@#@作业前检查机器油面及齿轮啮合情况,调整皮带松紧度,作业后及时切断电源,清理杂物。

@#@@#@7、弯曲钢筋规定:

@#@16mm(二根)或10mm(五根)以下普通钢筋可用快速;@#@16mm-25rnm(一根)或14mm(二根)可用中速;@#@25mm以上(一根)或25mm(根)必须用慢速。

@#@@#@砼振捣器技术安全操作规程@#@一、使用前检查各部位应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正确。

@#@@#@二、振捣器不得停放在初凝的砼、地板、脚手架、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

@#@如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切断电源。

@#@@#@三、插入式振捣器软轴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

@#@,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动棒应自然垂直地深入砼,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砼中。

@#@@#@四、振捣器应保持清洁,不得有砼粘结在电动及外壳上妨碍散热。

@#@@#@五、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导线应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及严禁用电源线施技振捣器。

@#@@#@六、用绳拉平板振扬器时,拉绳应干燥绝缘,移动或转向时不得用脚踢电动机。

@#@@#@七、振捣器与平板应保持紧固,电源线必须固定在平板上,电器开关应装在手把上。

@#@@#@八、在一个构件上同时使用几台附着式彻离器工作时,所有振捣器的频率必须相同。

@#@@#@九、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

@#@@#@十、作业后必须做好清洗、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

@#@@#@钢筋切断机技术安全操作规程@#@1、此机应安放平稳,并搭设机棚,操作由专人负责。

@#@@#@2、使用前,用手转动皮带轮,检查齿轮啮合情况,检查刀具安装是否正确与牢固(两刀片水平之间的间隙在0.5——l毫米的范围内);@#@检查各部紧团情况,防护装置、电源线路及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3、空运转实验,发现有异常噪音对立即停机检查;@#@如轴套松旷应及时更换轴套,以免损坏机体。

@#@@#@4、以刀具的下中部切断钢筋,不得用刀具的上都,一次切断钢筋数量不能超出规定范围(6--snnU:

@#@6根;@#@9-13mm:

@#@5根;@#@14mm--18mm:

@#@3根;@#@18~25mm:

@#@2根;@#@25mm以上(只能切1根)。

@#@如果切断低合金螺纹钢筋时,钢筋直径不得超过30毫米。

@#@@#@5、在机器开动时,不允许任何修理和校正,禁止取下防护罩,以免发生事故。

@#@@#@6、每班各油孔应加油,润滑油应保持清洁(汽缸机油);@#@所有齿轮齿部应在每班工作前浇注润滑油一次,刀具根据需要可涂抹黄油。

@#@活完后及时切断电源,清理杂物。

@#@@#@@#@架子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

@#@@#@二、作业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带好工具袋,检查工具装是否完好。

@#@@#@三、2米以上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挂在牢固物体上。

@#@@#@四、使用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上下运料应用绳子或人工传送,不得抛掷。

@#@@#@五、作业面脚手架板应满铺,并绑扎牢固;@#@应设两道护身栏,一道挡脚板或立挂安全网。

@#@@#@六、架子搭设4米以上时应与墙拉接,不得有探头权和飞跳板,搭设15米以上井字架应设缆风绳。

@#@@#@七、拆除架子时,周围应设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止他人进入上岗作业区。

@#@@#@八、拆除时应按顺序进行,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九、拆除的钢管、脚手架板、扣件应向下传递,或用绳子吊下,禁止往下投扔。

@#@@#@@#@钢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安装机械要平稳,周围要有足够的工作场地和机棚。

@#@@#@二、操作前认真检查机械各部位螺栓,防护罩是否紧固,开动机器先空车运行,如果传动和轴承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三、操作时应注意刀片来往间隙,对准刀口迅速进入,两手分在刀片两边附身送料。

@#@@#@四、弯曲钢筋时严禁超过本机规定极限要求。

@#@@#@五、拉直钢筋、卡头要卡牢,拉筋沿线禁止行人。

@#@现场应设防护栏,钢筋产品应按规格、品种分别码放整齐。

@#@@#@六、停止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上电箱,擦拭机械及工具,清理现场。

@#@@#@七、在高处、深坑、绑扎钢筋、安装骨架应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

@#@@#@八、绑扎立柱、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在钢筋骨架上上下,应设临时支撑以防倾倒。

@#@高处作业时使用工具和材料在脚手板上应码放整齐。

@#@@#@@#@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高处支立模板,应做好个人防护,不赤脚,不穿拖鞋,不向下抛掷模卡和废料。

@#@@#@二、拆除模板应经施工人员同意,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拉倒。

@#@工完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

@#@@#@三、模板支撑杆件不能使用弯曲、严重锈蚀、压扁、变形开裂和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钢管。

@#@@#@四、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五、专设4米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并系挂好安全带,不足4米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六、支撑独立架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模上操作和在梁模上行走。

@#@@#@@#@砼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砼施工前检查作业面的操作平台是否牢固。

@#@@#@二、对振捣器、振捣棒、电线检查是否良好。

@#@@#@三、施工中防止泵管破裂伤人。

@#@@#@四、使用振捣棒的人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专人负责。

@#@@#@五、墙体施工人员禁止站在支撑上进行操作。

@#@@#@六、使用报捣器应由两人操作,一人掌握振捣,一人掌握电机开关。

@#@@#@@#@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二、电工必须注意的事项:

@#@@#@1.电工持设备前,必须穿戴和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2.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时,必须断电妥善处理。

@#@@#@3.停用时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三、施工现场用电线路应采用五线制,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的保护零线连接。

@#@@#@四、用电设备除保持接零外,必须在负荷线的首端处设漏电保护装置。

@#@@#@五、开关箱必须设置在无积水、无潮湿的地方并保持清洁。

@#@@#@六、配电箱内不得接其它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以上的机子。

@#@@#@七、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的电气设备安全符合规范,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漏电部分。

@#@@#@八、严禁带电上下作业,操作完毕后,拉闸断电,收好所有外线设备。

@#@@#@@#@电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从事电焊作业必须持证上岗,学习证必须有监护人。

@#@@#@2、积极参加业务学习。

@#@参加安全教育和特殊工种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素质,为搞好专项治理工作献计献策。

@#@@#@3、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焊机接电找电工,一次线不大于5米,二次线不大于30米,接地线不能借用脚手架、塔吊、导轨;@#@不能同钢筋等设备、设施连接。

@#@@#@4、焊机必须防雨、防潮,安装节电器和使用专用电箱,焊把线绝缘良好,无破损。

@#@@#@5、下班后切断电源,消灭火种,防止发生触电和火灾事故。

@#@@#@@#@抹灰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室内抹灰使用的木凳、金属支架应搭设平稳牢固,脚手板跨度不得大于二米。

@#@架上堆放材料不得过于集中,在同一跨度内不应超过两人。

@#@@#@2、不准在门窗、暖气片、洗脸池等器物上搭设脚手板。

@#@阳台部位粉刷,外侧必须挂设安全网。

@#@严掌踩踏脚手架的护身栏杆和在阳台栏板上进行操作。

@#@@#@3、机械喷灰喷涂应戴防护用品,压力表、安全阀应灵敏可靠,输浆管各部接口应拧紧卡牢。

@#@管路摆放顺直、避免折弯。

@#@@#@4、输浆应严格按照规定压力进行,超压和管道堵塞,应卸压检修。

@#@@#@5、贴面使用预制件、大理石、瓷砖等,应堆放整齐平稳,边用边运。

@#@安装要稳拿稳放,待灌浆凝固稳定后,方可拆除临时支撑。

@#@@#@6、使用磨石机,应载绝缘手套、穿胶靴,电源线不得破皮漏电,金刚砂决安装必须牢固,经试运转正常,方可操作。

@#@@#@@#@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l、上下脚手架应走斜道,不准站在砖墙上做砌筑、划线(勒维)、检查大角垂直度和清扫墙面等工作。

@#@@#@2、砌砖使用的工具应放在稳妥的地方。

@#@斩砖应面向墙面,工作完毕应将脚手板和砖墙上的碎砖、灰浆清扫平净,防止掉落伤人。

@#@@#@3、山墙砌完后应立即安装绗条或加临时支撑,防止倒塌。

@#@@#@4.起吊砌块的夹具要牢固,就位放稳后,方得松开夹具。

@#@@#@5、在屋面坡度大干25度时,挂瓦必须使用移动板梯,板梯必须有牢固的挂钩。

@#@没有外架子时檐口应搭防护栏和防护立网。

@#@@#@6、屋面上瓦应两坡同时进行,保持屋面受力均衡。

@#@瓦要放稳。

@#@屋面无望板时,应铺设通道,不准在绗条、瓦条上行走。

@#@@#@@#@普通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l、挖掘土方,两人操作间距保持2-3米,并由上而下逐层挖掘,禁止采用掏洞的操作方法。

@#@@#@2、开挖沟槽、基坑等,应根据土质和挖掘深度放坡,必要时设置固壁支撑。

@#@挖出的泥土应堆放在沟边1米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米。

@#@@#@3、吊运土方,绳索、滑轮、钩子、箩筐等应完好牢固、起吊时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4、拆除固壁支撑应自下而上进行,填好一层、再拆一层。

@#@不得一次拆到顶。

@#@@#@5、使用蛙式打夯机,电源电缆必须完好无损。

@#@操作时,应戴绝缘手套,严禁夯打电源线。

@#@在坡地或松土处打夯,不得背着牵引打夯机。

@#@停止使用应拉闸断电,始准搬运。

@#@@#@6、用手推车装运材料,应注意平稳。

@#@掌握重心,不得猛跑和撒把溜放。

@#@前后车距在平地不得少于2米,下坡不得少于10米。

@#@@#@7、从砖垛上取砖应由上而下阶梯式拿取,禁止一码拆到底或在下面掏取。

@#@整砖和半砖应分开传送。

@#@@#@8、脚手架上放砖的高度不准超过三层侧砖。

@#@@#@9、车辆未停稳,禁止上下和装卸物料,所装物料要垫好绑牢。

@#@开车厢极应站在侧面。

@#@@#@防水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l、患皮肤病、眼结膜病以及对沥青严重敏感的工人,不得从事沥青工作。

@#@沥青作业每班适当增加间歇时间。

@#@@#@2、装卸、搬运、熬制、铺涂沥青、必须使用规定的防护用品,皮肤不得外露。

@#@装卸、搬运碎沥青,必须洒水,防止粉末飞扬。

@#@@#@3、溶化桶装沥青,先将桶盖和气眼全部打开,用铁条串通后,方准烘烤,并经常疏通放油孔和气眼。

@#@严禁火焰与油直接接触。

@#@@#@4、熬制沥青地点不得设在电线的垂直下方,一般应距建筑物25米;@#@锅与烟囱的距离应大于80厘米,锅与锅之间多巨离应大干2米;@#@火口与锅边,应有高70厘米的隔离设施。

@#@临时堆放沥青、燃料的场地,离锅不小于5米。

@#@@#@5、熬油前,应清除锅内杂质和积水。

@#@@#@6、熬油必须由有经验的工人看守,要随时测量控制油温,熬油量不得超过油锅容量的四分之三,下料应慢慢溜放,严禁大块投放。

@#@下班熄火,关闭炉门,盖好锅盖。

@#@@#@7、锅内沥青着火,应立即用铁锅盖盖住,停止鼓风,封闭炉门,熄灭炉火,并";i:

3;s:

28412:

"@#@ @#@@#@ @#@@#@机械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 @#@@#@ @#@@#@现行版本C[2001]@#@副本控制:

@#@@#@ @#@@#@ @#@@#@ @#@@#@ @#@@#@ @#@@#@编制:

@#@曲武2001年03月16日@#@审核:

@#@贾卫国    2001年03月22日@#@批准:

@#@刘伟2001年03月30日@#@ @#@@#@ @#@@#@ @#@@#@2001年03月30日发布2001年04月01日实施@#@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目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第二章 公司机械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

(2)@#@第三章 公司各有关部门机械管理的基本任务………………………………(5)@#@第四章 岗位责任制度…………………………………………………………(7)@#@第五章 机械设备前期管理制度………………………………………………(12)@#@第六章 机械设备采购管理制度………………………………………………(15)@#@第七章 机械设备调拨管理制度………………………………………………(17)@#@第八章 施工机械租赁制度……………………………………………………(18)@#@第九章 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9)@#@第十章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20)@#@第十一章 机务人员的培训与操作证管理制度………………………………(22)@#@第十二章 机械“三定”制度…………………………………………………(24)@#@第十三章 机械操作交接班制度………………………………………………(25)@#@第十四章 机械设备修理制度…………………………………………………(26)@#@第十五章 机械配件管理制度…………………………………………………(31)@#@第十六章 行政车辆使用管理制度……………………………………………(35)@#@第十七章 小型客货车使用管理制度…………………………………………(37)@#@第十八章 机械设备的更新、改造规定………………………………………(38)@#@第十九章 机械设备封存、报废及处置规定…………………………………(39)@#@第二十章 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与调试、试验管理制度……………………(41)@#@第二十一章 起重机械操作监护制度…………………………………………(43)@#@第二十二章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4)@#@第二十三章 机械设备事故管理制度…………………………………………(47)@#@第二十四章 机械设备检查制度………………………………………………(50)@#@第二十五章 机械设备统计管理制度…………………………………………(53)@#@第二十六章 机械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制度……………………………………(56)@#@第二十七章 优秀设备竞赛实施办法…………………………………………(58)@#@第二十八章 施工机械管理工作检查考核及奖惩制度………………………(60)@#@第一章 总则@#@1 固定资产定义@#@构成机械设备固定资产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a. 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b. 单机价值在人民币2000元及以上;@#@@#@c. 能独立发挥作用。

@#@@#@满足上述条件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均构成固定资产。

@#@@#@2 机械管理@#@机械设备是国有资产,是公司的宝贵财富,是构成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完成电力建设施工任务的物质基础。

@#@要保持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优势,保证安全施工及机械的正常运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必须加强机械管理工作。

@#@@#@机械管理就是按照客观规律,运用组织、计划、指挥、协调和监督等手段,科学地组合配置好人员、机械和资本等要素,抓好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用、养、修、供各个环节,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优质、高效、安全、低耗地完成电力建设施工任务,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机械管理应当依靠科技进步,坚持预防为主,坚持强制保养与计划修理相结合,技术改造与更新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各单位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机械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推广使用微机管理方法,加强对机械管理和保养维修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水平。

@#@@#@3 我公司的机械设备管理目标@#@我公司的机械管理目标是:

@#@达到并保持省集团公司先进水平,力争达到国家级先进水平。

@#@@#@第二章 公司机械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1 机构设置@#@1.1 公司经理是公司机械设备管理的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1.2 公司由一名副经理分管机械管理工作,以加强公司对机械管理工作的领导。

@#@@#@1.3 资产管理部具体负责全公司的机械管理工作,资产管理部设在指挥中心;@#@在较大的项目工地,根据工程实际及公司的要求,设资产管理部分部,负责所在项目工地的机械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所在项目工地及资产管理部的指导。

@#@@#@1.4 各施工处、物业公司及各部室负责各自分管范围内的机械设备的管理与使用。

@#@@#@1.4.1 各单位一把手为本单位机械管理的总负责人;@#@@#@1.4.2 拥有机械较多的单位(如机械施工处、建筑施工处等)设一名副主任专管机械管理工作,其他单位由一名副主任兼管机械管理工作;@#@@#@1.4.3 各施工处及机械拥有量较大的部室,应设专(兼)职机械管理员。

@#@@#@1.5 建立公司内部机械管理网络。

@#@@#@2 机械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任务@#@2.1 机械设备管理的原则是: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坚持预防为主,坚持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2.2 机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机械管理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运用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全过程综合管理,为企业提供最佳的技术装备,保持机械设备的最佳状况,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

@#@通过择优选购、合理配置、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以及适时地更新改造,达到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技术状况好、能耗低、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均较高的目的。

@#@@#@3 资产管理部总部与项目工地分部之间的主要职责分工@#@指挥中心成立后,资产管理部的职能发生了一些变动。

@#@为了更好地履行资产管理部的职能,使资产管理部总部与项目工地分部之间既分工明确,又有效衔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明确以下几点:

@#@@#@3.1 固定资产的选型、采购在总部进行;@#@特殊情况需在项目工地采购的,必须经资产管理部主任授权。

@#@@#@3.2 机械设备到现场后,对于一般设备,由项目工地机械管理员负责组织验收、调试、登记及发放;@#@对于重要设备,则由总部专工会同有关方面专业人员与项目工地机械管理员共同进行验收、调试、登记及发放。

@#@@#@3.3 项目工地机械管理员每月组织所在工地各二级单位的机械管理员进行一次机械安全与管理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处理意见报指挥中心资产管理部,指挥中心资产管理部每季度组织有关人员对各项目工地进行机械大检查。

@#@@#@3.4 由总部调往项目工地的机械设备由总部机械管理员负责办理有关手续;@#@属项目工地之间的机械调拨,由项目工地机械管理员办理调拨手续,并上报总部。

@#@@#@3.5 机械设备折旧费、大修费的提取由指挥中心资产管理部进行。

@#@折旧费、大修费的提取对象分为指挥中心公用部分与非公用部分,各项目工地公用部分与非公用部分。

@#@按工地及二级单位分类汇总,将折旧费与大修费总额统计准确,分摊费用。

@#@@#@3.6 主要机械利用率、完好率及工作小时的统计记录由各二级单位机械管理员每月统计,于当月28日前交指挥中心资产管理部。

@#@@#@3.7 公司机械设备总台帐、项目工地分帐及各部门分帐,由总部机械管理员负责建立,台帐的调整由指挥中心人员进行并在办理有关手续后,书面通知有关方面。

@#@@#@3.8 资产管理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由总部负责制定及宣贯,总部及项目工地机械管理人员共同组织贯彻及落实。

@#@@#@3.9 项目工地机械管理员负责所在工地机械设备的日常修理及结算,指挥中心机械设备的日常修理由总部机械管理员进行。

@#@总部机械管理员对所有车辆及主要施工机械的修理费用汇总并进行经济分析。

@#@@#@3.10 申请大修的机械设备由总部专工负责组织技术鉴定,编制年度大修计划,并按计划按排修理,确定承修单位,签订修理合同并进行修竣验收、费用结算等一系列工作。

@#@需在项目工地组织大修时,应由资产部主任授权。

@#@@#@3.11 机械设备的报废由指挥中心资产部专工与机械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鉴定,办理报废手续并对报废机械设备进行处理。

@#@@#@3.12 项目工地机械管理员收集封存及启封申请后,交由总部审批并办理有关手续。

@#@@#@3.13 资产管理部总部与项目工地分部之间的详细职能分工参见后续各章。

@#@第三章 公司各有关部门机械管理的任务@#@1 资产管理部机械管理的重点任务@#@1.1 贯彻落实上级颁发的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制订公司的机械管理制度和办法,组织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1.2 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公司的技术装备规划,并负责编制机械设备购置计划;@#@@#@1.3 负责机械设备的选型、购置、试验、调拨和分配;@#@@#@1.4 参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监督检查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安全运行和维护保养;@#@@#@1.5 建立机械设备台帐和安全技术档案,掌握机械设备的价值、数量、分布情况以及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状况;@#@@#@1.6 负责制定各种原始记录、报表的统一格式和相应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报表的汇总和存档;@#@@#@1.7 负责各施工处机械技术经济指标的考核、统计和分析,准确及时地填报各类机械报表;@#@@#@1.8 组织机械设备改造、更新和报废的技术鉴定和重要大型机械设备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安全技术论证;@#@@#@1.9 参与机械设备购置资金、折旧费、大修费的管理和使用,负责机械折旧费、大修理费的提取;@#@@#@1.10 负责汇总编制机械设备大修理计划,督促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并负责机械设备大修理前的技术鉴定及修竣后的技术验收和质量验收工作,负责大修理费用的结算;@#@@#@1.11 负责机械外委修理的鉴定、验收、结算等;@#@@#@1.12 组织公司优秀设备评比和机械设备检查工作,总结机械管、用、养、修、供、租等方面的经验,并组织交流推广;@#@@#@1.13 负责建立分解机械技术经济指标、定额的管理和考核,参与机械经济核算,努力降低机械设备使用成本;@#@@#@1.14 负责或参与机械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具有机械设备安全监督职能;@#@@#@1.15 负责新机械、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推广;@#@@#@1.16 负责收集、积累机械设备有关信息,及时向设计、制造、修理等部门反馈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促进机械设备管理、维修及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 公司各施工处和部室机械管理的重点任务@#@2.1 贯彻执行上级和公司下达的各项机械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组织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机械技术经济指标。

@#@@#@2.2 维护和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加快施工进度。

@#@@#@2.3 建立健全分管机械技术档案。

@#@@#@2.4 掌握所属机械技术状况,作好各项原始记录及统计资料的积累和分析,准确及时地填报各种机械报表。

@#@@#@2.5 参与制定机械设备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和机械施工方案的编制。

@#@@#@2.6 负责编制与机械设备相关的技术安全措施,并贯彻落实。

@#@@#@2.7 参与本单位机械设备选型和改造方案的审查以及报废机械设备的鉴定工作。

@#@@#@2.8 组织参加优秀设备评比、爱机能手竞赛和机械大检查。

@#@@#@2.9 不断总结本单位机械“管、用、养、修、供”等方面的经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10 积极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综合素质,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

@#@@#@2.11 负责本单位一般机械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2.12 负责编制本单位所需机械的申请计划。

@#@@#@3 班组机械管理的主要任务:

@#@@#@3.1 负责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认真贯彻落实“三定”制度、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全、科学地使用机械。

@#@@#@3.2 负责机械的保管和保养,严格执行保管、保养的各项制度和要求。

@#@@#@3.3 认真填写各项原始记录。

@#@@#@3.4 认真、细致地搞好班组所属机械经济核算,逐步推广单机核算。

@#@@#@3.5 开展优秀设备和爱机能手竞赛。

@#@@#@3.6 发动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3.7 组织机械操作人员学习技术和业务知识,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

@#@@#@第四章 岗位责任制度@#@各级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履行机械管理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责任到位。

@#@@#@1 公司经理的主要职责@#@公司经理是公司机械设备管理的总负责人,对公司技术装备的发展、机械设备管理体制、生产经营方式、管理人员的聘任等拥有最后决定权。

@#@同时,对国家机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政策、法规承担直接责任。

@#@其主要职责如下:

@#@@#@1.1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政策、法规,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领导,确保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现有机械设备,使其安全、高效地投入施工生产。

@#@@#@1.2 提高公司机械设备生产能力,提高资金和机械利用率,加速公司机械化施工的发展。

@#@保持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安全生产,杜绝重大机械设备安全事故;@#@机械利用率达到65%以上;@#@机械完好率达到90%以上;@#@机械设备大修理计划完成率达到80%以上;@#@机械管理达到省集团公司级先进水平;@#@作为公司经理任期目标,任期届满接受审计。

@#@@#@1.3 对有关机械设备的重大问题负责全面决策。

@#@@#@1.4 负责企业机械管理人才的开发、培训和提高素质。

@#@@#@2 公司分管机械副经理的主要职责@#@2.1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组织制定实施细则,并负责检查执行情况。

@#@@#@2.2 组织编审企业技术装备规划,制定机械设备管理的目标、计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2.3 组织完成上级和公司下达的各项机械技术经济指标。

@#@@#@2.4 组织编审重大机械设备改造、大修、安装和拆卸方案等,审定机械的报废和处理。

@#@@#@2.5负责机械设备安全施工生产,组织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分析处理。

@#@@#@3 资产管理部主任职责@#@3.1 协助分管副经理全面完成机械管理的各项工作。

@#@@#@3.2 全面负责履行资产管理部的各项职能,负责本部室人员的业务分工并进行考核。

@#@@#@3.3 协调资产管理部与施工处、部室之间的关系。

@#@@#@3.4 组织好机械的管、用、养、修、供、租,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定期保养,计划修理。

@#@@#@3.5 主持新增大型机械的大修及验收工作,以及机械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

@#@@#@3.6 加强机械经济管理,逐步推行单机核算,管好机械购置费用和修理资金。

@#@@#@4 施工处分管副主任与各级机械技术负责人的主要职责@#@4.1 参与制订机械装备规划,机械化施工及大型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方案的编制;@#@@#@4.2 参与编制各项机械定额及安全技术措施,并贯彻实施;@#@@#@4.3 参与组织机械选型、改造方案的编制和审查,以及报废机械设备的鉴定;@#@@#@4.4 组织研究并负责解决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中的技术问题,主持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修理、试验和验收等工作;@#@@#@4.5 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技术规范、标准和定额等,并组织编制、分解、健全实施细则;@#@@#@4.6 组织做好原始记录、技术资料和技术档案的收集、汇总等工作;@#@@#@4.7 引进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经验;@#@@#@4.8 组织对各技术人员、各工种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5 项目工地机械管理员职责@#@5.1 接受指挥中心资产管理部及所在项目工地的双重领导,负责所在项目工地的机械管理工作;@#@@#@5.2 经资产管理部主任授权后,办理部分固定资产的选型与采购。

@#@设备到现场后,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调试、登记及发放;@#@并将手续齐全的现品卡、新增机械验收单转指挥中心;@#@@#@5.3 按照指挥中心的调拨意见,办理工地与工地之间、同一工地施工处之间的机械调入、调出手续和机械封存、启封手续,并将手续转指挥中心;@#@@#@5.4对所在工地的机械设备使用、保养进行日常监督,每月组织工地施工处机械管理员进行一次机械安全与管理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处理意见报指挥中心资产管理部;@#@@#@5.5负责所在工地机械设备日常维修工作。

@#@经资产管理部主任授权后,可以安排一般机械的大修工作并按规定填写修理前、修理中及修竣验收记录;@#@@#@5.6负责所在工地机械技术经济指标的考核及统计,并准确及时地将报表在当月的28日前报指挥中心。

@#@@#@6 指挥中心资产管理部专工职责@#@6.1 协助机械管理员搞好施工机械的选型、验收,对机械的全寿命过程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安全管理。

@#@@#@6.2 负责机械事故的调查、分析,写出事故报告及处理决定。

@#@@#@6.3 负责指挥中心车辆的修理,建立单车修理档案,搞好单车核算。

@#@@#@6.4 负责机械的技改工作。

@#@@#@6.5 负责优秀设备、爱机能手及爱机班组的评比工作。

@#@@#@6.6 对于新增新型机械,在使用前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操作人员掌握构造原理、操作保养规程,并进行考试。

@#@@#@6.7 每季度组织一次全公司范围内的机械设备使用情况及安全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并负责落实。

@#@@#@7 指挥中心资产管理部机械管理员职责@#@7.1 负责固定资产的购置及新增机械设备的验资、建帐、立卡工作。

@#@@#@7.2 负责二级核算的相关工作,机械设备折旧费、大修费的提取和调整。

@#@@#@7.3 建立与管理好机械设备总台帐和各部门分帐,掌握机械设备在项目工地的分布情况,并对变更部分及时调整。

@#@@#@7.4 每年年底负责收集机械报废申请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填报鉴定表,并办理有关报废手续。

@#@@#@7.5 负责机械设备封存、启封及清理清查工作。

@#@@#@7.6 负责固定资产在部门之间的内部转移,及在项目工地之间的调拨工作。

@#@@#@7.7 每月汇总各项目工地机械设备运转、保养记录,及现场主要机械的完好率与利用率指标,每年年底编写机械装备情况报表。

@#@@#@7.8 翻译整理进口机械的有关技术资料,满足现场技术人员及使用保养人员的需要。

@#@@#@7.9 负责组织并实施本部门质量体系的有关活动,确保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

@#@@#@7.10 负责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及与机械设备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文件的编写制定。

@#@@#@7.11 组织全公司的机械设备创一流工作,确保机械设备管理保持一流水平。

@#@@#@8 各施工处机械管理员职责@#@8.1 贯彻执行上级和公司下达的各项机械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组织完成本单位各项机械技术经济指标。

@#@@#@8.2 组织本部门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监督检查机械的安全生产。

@#@@#@8.3 建立本部门机械设备分帐,搞好机械设备在本部门的合理调配。

@#@@#@8.4 负责统计本部门机械设备在各项目工地的分布情况,并将变更情况及时通报资产管理部。

@#@@#@8.5 督促操作人员及时填写运转保养记录,建立健全机械技术档案。

@#@@#@8.6 及时填报资产管理部下发的各种技术表格。

@#@@#@8.7 参加公司及资产管理部组织的机械大检查,搞好本部门的优秀设备评比、爱机能手竞赛和机械大检查。

@#@@#@8.8 组织施工处机械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并张贴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

@#@@#@9 机械操作人员职责@#@9.1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9.2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机械安全运行;@#@@#@9.3 按保养规程精心保养机械,独立进行例保和一级保养工作,保证机械及附属装置、随机工具经常整洁、完好、齐全;@#@@#@9.4 及时准确地填写各项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并及时反映机械存在的问题@#@9.5 正确操作机械,完成规定的各项定额指标,努力降低消耗。

@#@@#@9.6 参与本机事故分析及修理后的验收工作。

@#@@#@9.7 负责机械及有关附件、备品、工具和原始记录的保管。

@#@@#@9.8 对违反操作规程、影响安全生产的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可越级上报。

@#@@#@9.9 积极参加优秀设备和爱机能手竞赛。

@#@@#@10 班组长及机长职责:

@#@@#@10.1 机长除负有操作人员职责外,还应与班组长做到。

@#@@#@10.2 组织、指导、监督机(班)组人员搞好机械的使用、保养和维修。

@#@@#@10.3 汇总审核原始记录并及时、准确上报。

@#@@#@10.4 对本机(班)组人员进行技术考核。

@#@@#@10.5 参与机械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10.6 检查交接班制度的执行情况。

@#@@#@10.7 有权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调配机(班)组内人员工作岗位的建议。

@#@@#@10.8 有权对机(班)组人员在操作、使用、保养过程中的不合理做法进行批评和制止。

@#@@#@11 机械修理(保养)人员职责:

@#@@#@11.1 认真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11.2 严格遵守机械修理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

@#@@#@11.3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不断提高修理和保养水平,严格执行技术规范,保证修理质量,对所修机械实行保修制。

@#@@#@11.4 准确及时填写机械入厂鉴定及修理出厂验收的记录和报表。

@#@@#@11.5 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修理工时,节约材料配件,修旧利废,努力降低修理成本。

@#@@#@11.6 指导操作人员掌握保养知识并进行技术指导。

@#@@#@11.7 有权拒绝修理不符合送修规定的机械,有权拒绝使用质量不合格的配件。

@#@@#@第五章 机械设备前期管理制度@#@1 目的@#@规范公司机械设备在选型、技术经济论证、合同评审及签订、采购中的各项活动,确保机械设备前期管理符合规定要求。

@#@@#@2 机械设备的选型管理@#@2.1 大型机械设备的选型,应根据公司的技术装备规划和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经公司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后方可进行。

@#@@#@2.2 起重量50吨及以上的塔式起重机和起重量100吨及以上的移动式起重机的选型,应由公司组成专门小组进行考察、调研和技术经济论证后方可购置。

@#@外商也应与中国厂商一样取得电力部门的安全认证。

@#@@#@2.3 选型步骤@#@2.3.1 至少收集三个及以上制造厂家的技术资料及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分析。

@#@@#@2.3.2 在分析比较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2.3.2.1 对已经使用和正在使用该机型的单位进行调查和了解该机的技术性能、结构特点、安装和拆卸要点、安全运行状况、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以及厂家培训、保修和信誉等有关事项。

@#@@#@3.3.2.2 对制造厂家主要考察和了解其业绩、工艺水平、质保体系、制造设备和整机配套能力等。

@#@@#@2.3.3 在收集调研和询价的基础上,至少要有要有三个以上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做出最优选型方案。

@#@@#@2.3.4 本公司已经使用过的定型产品可以简化选型步骤。

@#@@#@2.4 选型原则:

@#@@#@2.4.12.4.1 @#@ @#@ @#@ @#@ @#@ @#@ @#@符合国家有关机械装备的技术政策;@#@@#@2.4.22.4.2 @#@ @#@ @#@ @#@ @#@ @#@ @#@ @#@ @#@ @#@ @#@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政策法规的要求,满足公司环保体系文件中对有关环保指标如噪音、污染、节能性等方面的要求;@#@@#@2.4.3 符合公司机械装备的发展规划要求;@#@@#@2.4.4 遵照技术先进、工程适用、安全可靠、经济耐用、维修方便、易于操作、服务周到的原则。

@#@@#@2.5 选型注意事项@#@2.5.1 无国家有关部门资质认证企业的产品严禁选型;@#@@#@2.5.22.5.2 @#@ @#@ @#@ @#@ @#@ @#@ @#@产品未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检验的产品严禁选型;@#@@#@2.5.32.5.3 @#@ @#@ @#@ @#@ @#@ @#@ @#@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严禁选型;@#@@#@2.5.4 无出厂合格证的产品严禁选型。

@#@@#@2.5.5 无售后服务或服务不良的产品不宜选型。

@#@@#@2.5.6 说明书内容不完整、不全面的产品不宜选型。

@#@@#@2.5.7 起重机械、压力容器、测量仪器无安全技术监督合格证的产品严禁选型。

@#@@#@3 谈判和合同签订:

@#@@#@3.1 在选型工作的后期即可进行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阶段。

@#@@#@3.2 签订合同时的注意事项:

@#@@#@3.2.1 订货合同必须符合国家的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及有关政策法规。

@#@@#@3.2.2 除订货合同的必备正规条款以外,尤其要考虑下列内容。

@#@@#@3.2.2.1 制造厂家应提供国家对大型起重机械的安全规范中的主要要求,并取得中国的安全认证及生产许可证。

@#@@#@3.2.2.2 ";i:

4;s:

26437:

"机械识图篇电子教案@#@绪论@#@一、本篇学习的对象@#@

(1)工程图样@#@在工程技术中,根据投影原理、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准确的表示工程对象,并注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简称图样。

@#@@#@

(2)工程图样的作用@#@工程领域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或者说,工程图样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的语言。

@#@@#@(3)工程图样的种类@#@建筑图样、水利图样、电气图样、机械图样等等。

@#@@#@(4)本篇学习的主要对象@#@机械图样的识图@#@二、本篇学习的主要内容@#@

(1)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标准的有关基本规定;@#@@#@

(2)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用正投影法绘制图样的方法;@#@@#@(3)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4)机械常用件、标准件的基本规定画法;@#@@#@(5)初步阅读机械图样。

@#@@#@三、本篇学习的目标@#@

(1)培养正确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2)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培养实践的观点、科学的思考方法以及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四、本篇的学习方法@#@1.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搞清投影理论的基本方法,掌握几何元素与它们的投影之间的关系;@#@@#@2.要多读多想,不断地由二维到三维和三维到二维的反复练习,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能力;@#@@#@3.在识图过程中,养成应用国家标准有关规定的习惯,初步具有查阅和使用有关手册的能力;@#@@#@第一章投影基础@#@1.1正投影和视图@#@教学目标@#@

(1)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2)了解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关系@#@一、投影法@#@从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对应关系规律中,创造出一种在平面上表达空间物体的方法,叫投影法。

@#@@#@1.中心投影@#@中心投影:

@#@投射线汇交于一点(投影中心)的投影方法。

@#@见图1-1所示。

@#@@#@图1-1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投影特点:

@#@

(1)中心投影法得到的投影一般不反映形体的真实大小;@#@

(2).度量性较差,作图复杂。

@#@@#@2.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

@#@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法。

@#@可分为斜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见图1-2所示)、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见图1-3所示)。

@#@@#@@#@图1-2斜投影图1-3正投影@#@正投影的投影特点:

@#@

(1)能准确、完整地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且作图简便,度量性较好,故广泛用于工程图;@#@

(2)立体感较差。

@#@@#@3.正投影的的特性@#@

(1)真实性:

@#@当直线或平面与某投影面平行时,直线或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或平面的实形。

@#@如图1-4所示。

@#@@#@图1-4正投影的真实性@#@

(2)积聚性:

@#@当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某投影面时,直线或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点或一直线,直线或平面上任意一个点或点和直线的投影均积聚在该点或直线上。

@#@如图1-5所示。

@#@@#@图1-5正投影的积聚性@#@(3)类似性:

@#@当直线或平面与某投影面倾斜时,直线或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短于直线的实长或类似平面形状的平面图形。

@#@如图1-6所示。

@#@@#@图1-6正投影的类似性@#@二、三视图的形成@#@一般只用一个方向的投影来表达形体是不确定的,通常须将形体向几个方向投影,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

@#@如图1-7所示。

@#@@#@图1-71个投影不能确定空间物体的情况@#@1.三面投影体系@#@选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建立三投影面体系。

@#@如图1—8所示。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三个投影面分别用V(正面)、H(水平面)、W(侧面)来表示。

@#@三个投影面的交线OX、OY、OZ称为投影轴,三个投影轴的交点称为原点。

@#@@#@图1-8三投影面体系@#@2.三视图的形成@#@如图1—9a所示,将L形块放在三投影面中间,分别向正面,水平面、侧面投影。

@#@在正面的投影叫主视图,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俯视图,在侧面上的投影叫左视图。

@#@@#@为了把三视图画在同一平面上,如图1—9b所示,规定正面不动,水平面绕OX轴向下转动90°@#@,侧面绕OZ轴向右转90°@#@,使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上(图1—9c)。

@#@为了画图方便,把投影面的边框去掉,得到图1—9d所示的三视图。

@#@@#@@#@1—9a1—9b@#@@#@1—9c1—9d@#@图1-9三视图的形成@#@三、三视图的投影关系@#@如图1-10所示,三视图的投影关系为:

@#@@#@V面、H面(主、俯视图)——长对正!

@#@@#@V面、W面(主、左视图)——高平齐!

@#@@#@H面、W面(俯、左视图)——宽相等!

@#@@#@这是三视图间的投影规律,是画图和看图的依据。

@#@@#@图1-10三视图的投影关系@#@本节小结@#@

(1)机械制图主要采用“正投影法”,它的优点是能准确反映形体的真实形状,便于度量,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

@#@@#@

(2)三个视图都是表示同一形体,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具体表现为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尺寸之间的“三等”关系以及方位关系。

@#@@#@(3)三视图中,除了整体保持“三等”关系外,每一局部也保持“三等”关系,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俯.左视图的对应,在度量宽相等时,度量基准必须一致,度量方向必须一致。

@#@@#@附:

@#@图线及其画法。

@#@@#@1.2点、线、面的投影@#@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点、直线和平面的基本投影规律。

@#@@#@

(2)了解和掌握各种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征,了解基本作图方法@#@一、点的投影@#@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用正投影法将空间点A向三投影面投射,结果和制图中有关符号表达见图1-11所示。

@#@@#@图1-11点的三面投影@#@点的三个投影,应保持如下的投影关系:

@#@@#@

(1)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必须位于同一条垂直于Z轴的直线上(a′a″垂直于OZ轴);@#@@#@

(2)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必须位于同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上(a′a垂直于OX轴);@#@@#@(3)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该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aax=a″az)。

@#@@#@已知某点的两个投影,就可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求出该点的第三投影。

@#@@#@二、直线的投影@#@直线与单个投影面可有三种位置关系,见图1-12所示。

@#@@#@垂直于投影面(积聚性)平行于投影面(真实性)倾斜于投影面(类似性)@#@图1-12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与三投影面的关系及特性:

@#@@#@投影面垂直线特性:

@#@

(1)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有积聚性;@#@

(2)另外两个投影面上,投影为水平线段或垂直线段,并反映实长。

@#@@#@投影面平行线特性:

@#@

(1)在其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并反映直线与另两投影面倾角;@#@

(2)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为水平线段或垂直线段,并小于实长。

@#@@#@投影面倾斜线特性:

@#@三个投影都缩短了,即都不反映空间线段的实长及与三个投影面夹角,且与三根投影轴都倾斜。

@#@@#@三、平面的投影@#@平面与单个投影面可有三种位置关系,见图1-13所示@#@平行于投影面(真实性)垂直于投影面(积聚性)倾斜于投影面(类似性)@#@图1-13平面的投影特性@#@平面与三投影面的关系及特性:

@#@@#@投影面平行面特性:

@#@

(1)在它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

(2)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积聚成与相应的投影轴平行的直线。

@#@@#@投影面垂直面特性:

@#@

(1)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

(2)另外两个投影面上,都是缩小的类似形。

@#@@#@投影面倾斜面特性:

@#@三个投影都是缩小的类似形。

@#@@#@本节小结@#@

(1)点、直线和平面是构成形体的基本几何元素,研究它们的投影是为了正确表达形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有力的分析手段;@#@@#@

(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要了解和掌握,尤其是特殊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它是后面学习的重要基础。

@#@@#@1.3基本体的三视图@#@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平面基本体的投影特征及三视图画法;@#@@#@

(2)了解和掌握回转基本体的投影特征及三视图画法。

@#@@#@基本体可分为平面基本体和回转基本体。

@#@平面基本体主要有棱柱、棱锥等;@#@回转基本体主要有圆柱、圆锥、球体等。

@#@本节主要介绍常见基本体的三视图及其特征。

@#@@#@1.棱柱@#@以正六棱柱为例,讨论其视图特点。

@#@@#@如图1-14所示位置放置六棱柱时,其两底面为水平面,H面投影具有全等性;@#@前后两侧面为正平面,其余四个侧面是铅垂面,它们的水平投影都积聚成直线,与六边形的边重合。

@#@@#@@#@图1-14正六棱柱的三视图@#@从图1-14所示,可知直棱柱三面投影特征:

@#@一个视图有积聚性,反映棱柱形状特征;@#@另两个视图都是由实线或虚线组成的矩形线框。

@#@@#@2.棱锥@#@以正三棱锥为例,讨论其视图特点。

@#@@#@如图1—15所示,正三棱锥底面平行于水平面而垂直于其它两个投影面,所以俯视图为一正三角形,主、左视图均积聚为一直线段,棱面SAC垂直于侧面,倾斜于其它投影面,所以左视图积聚为一直线段,而主、俯视图均为类似形;@#@棱面SAB和SBC均与三个投影面倾斜,它们的三个视图均为比原棱面小的三角形(类似形)。

@#@@#@@#@图1-15正三棱锥的三视图@#@棱锥的视图特点:

@#@一个视图为多边形,另二个视图为三角形线框@#@3.圆柱@#@圆柱体的三视图如图1—16所示。

@#@圆柱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则上下两圆平面平行于水平面,俯视图反映实形,主、左视图各积聚为一直线段,其长度等于圆的直径。

@#@圆柱面垂直于水平面,俯视图积聚为一个圆,与上、下圆平面的投影重合。

@#@圆柱面的另外两个视图,要画出决定投影范围的转向轮廓线(即圆柱面对该投影面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线)。

@#@@#@@#@图1-16圆柱体的三视图@#@圆柱的视图特点:

@#@一个视图为圆,另二个视图为方形线框。

@#@@#@4.圆锥@#@圆锥体的三视图如图1—17所示。

@#@直立圆锥的轴线为铅垂线,底平面平行于水平面,所以底面的俯视图反映实形(圆),其余两个视图均为直线段,长度等于圆的直径。

@#@圆锥面在俯视图上的投影重合在底面投影的圆形内,其它两个视图均为等腰三角形。

@#@@#@@#@图1-17圆锥的三视图@#@圆锥的视图特点:

@#@一个视图为圆,另二个视图为三角形线框。

@#@@#@5.球@#@如图1—18所示,圆球的三个视图均为圆,圆的直径等于球的直径。

@#@球的主视图表示了前、后半球的转向轮廓线(即A圆的投影),俯视图表示了上、下半球的转向轮廓线(即B圆的投影)。

@#@左视图即为左、右半球的转向轮廓线(即C圆的投影)。

@#@@#@@#@图1-18球的三视图@#@球的视图特点:

@#@三个视图均为圆。

@#@@#@本节小结@#@

(1)对于基本平面体,画出所有棱线(或表面)的投影,并根据它们的可见与否,分别采用粗实线或虚线表示;@#@@#@

(2)对于回转基本体,要进行轮廓素线的投影与曲面的可见性的判断。

@#@@#@1.4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2)了解和掌握组合体表面的连接关系;@#@@#@(3)了解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4)初步具备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三视图的能力@#@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组合体: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体所组成的形体。

@#@@#@⒈叠加@#@组合体由基本体堆叠而成的组合方式,如图1-19所示。

@#@@#@图1-19叠加式组合体及其视图@#@叠加式组合体的视图特点:

@#@其投影就是组成它的各个基本体的投影之和,只要把各基本体按各自的位置逐个画出,就得到了整个组合体的投影。

@#@@#@2.切割@#@由某个基本体切去若干个基本体后形成的组合方式,如图1-20所示。

@#@@#@图1-20切割式组合体及其视图@#@切割式组合体的视图特点:

@#@切口的投影实际上就是切割面的投影,一般应从切割面有积聚性的投影开始着手,作出切口的位置,再根据投影规律画出切口在另外两个视图上的投影。

@#@@#@二、组合体表面的连接关系@#@1.平齐和不平齐@#@两基本体连接时,表面的平面连接时出现不平齐和平齐两种关系,如图1-21所示。

@#@@#@图1-21平面连接不平齐和平齐@#@不平齐视图特点:

@#@两基本体投影中间有线隔开;@#@@#@平齐视图特点:

@#@两基本体投影中间没有线隔开。

@#@@#@2.相切@#@相切是基本体叠加和切割时表面连接关系的特殊情况,如图1-22所示。

@#@@#@图1-22表面连接时相切与相交@#@形体相切时,在相切处产生面与面的光滑连接,没有明显的分界棱线,但存在着看不见的光滑连接的切线,读图时注意找出切线投影的位置及不同相切情况的投影特点。

@#@@#@3.相交@#@基本几何体通过叠加、切割方式形成组合体。

@#@一个较为复杂的立体其表面往往存在基本几何体在构成组合体时所形成的表面交线,这种交线包括平面与立体相交形成的截交线和立体与立体相交形成的相贯线。

@#@@#@

(1)截交线@#@平面与立体相交可看成立体被平面截切(图1—23),故切割平面称为截平面,被切割后的立体表面称为截断面,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截交线。

@#@@#@@#@图1-23截交线@#@截交线具有两条重要性质如图1-24:

@#@@#@  ①它既在截平面上,又在立体表面上,因此截交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点,而这些共有点的连线就是截交线。

@#@@#@②由于立体表面占有一定的空间范围,所以截交线一般是封闭的平面图形@#@图1-24截交线的性质@#@截交线的形状由立体的形状和平面与立体的相对位置两个因素决定,如图1-25所示。

@#@@#@图1-25A圆柱面的截交线@#@图1-25B圆锥面的截交线@#@

(2)相贯线@#@两基本体相交叫作相贯体,其表面产生的交线叫做相贯线,如图1-26所示。

@#@通常相贯线为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为平面曲线或直线。

@#@相贯线是相交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相贯线上的点是两曲面立体表面上的共有点。

@#@@#@图1-26相贯体及相贯线@#@①两圆柱正交相贯线@#@当两回转体轴线互相垂直时称正交,图1—27是三种常见的圆柱正交相贯形式。

@#@@#@图1-27圆柱正交相贯形式@#@两圆柱正交相贯线的投影特点(如图1-28所示):

@#@两圆柱正交时,相贯线为一闭合的空间曲线,也是两圆柱面的共有线。

@#@小圆柱轴线垂直于水平投影面,相贯线的水平投影积聚在小圆柱水平投影的圆周上;@#@大圆柱轴线垂直于侧投影面,相贯线的侧面投影积聚在大圆柱侧面投影的部分圆弧上。

@#@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则必须由作图求出(见图1-29所示)。

@#@@#@图1-28圆柱正交相贯线@#@图1-29圆柱正交相贯线的作图@#@当圆直径变化时,相贯线的变化趋势如图1-30所示。

@#@@#@图1-30直径变化,两圆柱相贯线的变化趋势@#@简化作图:

@#@通常用圆弧代替曲线。

@#@圆弧的半径等于相贯两圆柱中大圆柱的半径,圆弧弯曲的方向朝着大圆柱的轴线(图1—31)。

@#@@#@图1-31相贯线的简化画法@#@②复合相贯@#@复合相贯是指两个以上基本形体相贯,如图1-26所示@#@③轴线共有相贯@#@当两回转体具有公共轴线时,其相贯线为圆。

@#@见图1-32所示。

@#@@#@@#@图1-32轴线共有相贯视图@#@三、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1.形体分析:

@#@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体的分析方法。

@#@弄清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方式及表面连接关系。

@#@@#@如图1-33所示,轴承座可分为底板、圆筒和加强肋三大部分。

@#@圆筒叠加在底板的右上方,加强肋与底板及圆筒相交,底板上切去三个圆孔(一大孔和二小孔,大孔与圆筒内径相同),圆筒前部横切一小圆孔。

@#@@#@图1-33轴承座@#@2.视图画法@#@选择图1-33所示的轴承座为例。

@#@@#@1)选择主视图@#@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一般选取组合体最能反映各部分形状特征和自然位置的一面画主视图。

@#@图1-33所示A向作为主视图的方向,它能反映轴承座三大部分的相对位置及形状,若选B向作主视图方向,则加强肋的位置和形状不能反映,圆筒上的小孔形状亦看不见。

@#@两者相比较,采用A向作主视图投影方向较好。

@#@@#@2)画图步骤(图1—34)@#@

(1)布置视图,画出视图的定位线(图1—34a的轴线及主、左视图中的底线),@#@

(2)画底板的轮廓(图1—34b),@#@(3)画圆筒的外部轮廓(图1—34c),@#@(4)画加强肋的轮廓(图1—34d),@#@(5)画出各部分细部结构(图1—34e),@#@(6)检查、描深图线(图1—34f)。

@#@@#@图1-34轴承座的画法步骤@#@四、组合体读图方法@#@1.看图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读图时,无法根据立体的一个视图或两个视图确定其空间形状,因此必须将有关视图联系起来分析,如图1-35所示,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还要联系左视图才可确定空间形状。

@#@@#@图1-35两个视图相同空间形状主要取决于第三视图的例子@#@

(2)注意抓特征视图@#@形状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那个视图,如图1-36所示。

@#@@#@图1-36形状特征视图@#@位置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位置特征的那个视图,如图1-37所示。

@#@@#@图1-37位置特征视图@#@2.基本方法@#@根据视图间的投影关系,进行形体分析、面形分析和图线分析,总称为投影分析。

@#@@#@形体分析:

@#@根据视图的图形特点、基本体的投影特征把物体分解成若干部分,并分析其组合形式。

@#@@#@看视图—以主视图为主,配合其它视图,进行初步的投影分析和空间分析。

@#@@#@抓特征—找出反映物体特征较多的视图,在较短的时间里,对物体有个大概的了解。

@#@@#@面形分析:

@#@分析视图中每个线框的含义。

@#@每个封闭线框一般表示物体1个面的投影;@#@相邻两个封闭线框则表示物体不同位置面的投影。

@#@@#@图线分析:

@#@视图中每条图线虚线或实线,可表示以下含义:

@#@垂直面(平面、曲面)的投影;@#@面与面交线的投影;@#@曲面转向线的投影。

@#@@#@3.一般看图步骤@#@1)看视图,分线框;@#@@#@2)对投影,想形状;@#@@#@3)综合起来想整体。

@#@@#@4.看图举例(如图1-38所示)@#@•分部分——对投影——想形状@#@•合起来——想整体@#@@#@AB@#@@#@CD@#@图1-38看图步骤示意图@#@本节小结@#@

(1)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读图的基本方法,必须了解、掌握并能应用;@#@@#@

(2)组合体组成部分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是正确读出组合体视图的关键。

@#@@#@第二章机件的表达方法@#@教学目标:

@#@@#@

(1)了解各种视图,剖视,断面图的定义,画法及适用范围;@#@@#@

(2)了解常用简化画法;@#@@#@(3)初步具有应用图样画法阅读机件的能力。

@#@@#@2.1视图@#@一、基本视图@#@1.基本概念@#@如图2-1所示,在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基础上增加:

@#@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

@#@@#@图2-1基本视图@#@2.基本视图的投影关系@#@如图2-2所示,投影关系:

@#@仍遵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方位关系:

@#@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是后面,远离主视图是前面。

@#@@#@图2-2基本视图的投影关系@#@二、向视图@#@有时为了合理使用图纸,基本视图不能按照配置关系布置时,可以用向视图来表示。

@#@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

@#@在向视图中应在视图的上方标出“向”(“”为大写拉丁字母),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注上同样的字母,如图2-3中A向视图所示。

@#@@#@图2-3向视图@#@三、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即局部)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局部视图由于只画出机件某个部分的视图,所以用波浪线表示与机件其余部分的断裂处投影,当所表达的部分结构是完整的,其外轮廓线又成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如图2-4所示。

@#@@#@一般在局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向”(“”为大写拉丁字母),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

@#@@#@图2-4局部视图@#@四、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的视图。

@#@@#@斜视图只使用于表达机件倾斜部分的局部形状。

@#@其余部分不必画出,其断裂边界处用波浪线表示。

@#@@#@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形式配置。

@#@必须在视图上方标出名称“×@#@”,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在箭头旁水平注写相同字母。

@#@在不引起误解时允许将斜视图旋转,但需在斜视图上方注明。

@#@@#@斜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便于看图。

@#@必要时也可配置在其它适当位置。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倾斜图形旋转便于画图,旋转后的斜视图上应加注旋转符号。

@#@@#@图2-5斜视图@#@五、旋转视图@#@假想将机件的倾斜部分旋转到与某一个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后,再向该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旋转视图。

@#@@#@一般适用于具有旋转中心的机件;@#@旋转视图不加任何标注。

@#@@#@图2-6旋转视图@#@2.2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基本概念@#@为了减少视图中的虚线,使图面清晰,可以采用剖视的方法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和形状。

@#@@#@1.剖视图的形成@#@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全部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剖视图,并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

@#@@#@图2-7剖视图的形成@#@2.剖视图的画法@#@如图2-8所示。

@#@@#@

(1)确定剖切面的位置。

@#@@#@

(2)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全部向投影面投射;@#@不同的视图可以同时采用剖视@#@(3)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剖视图中的虚线一般可省略。

@#@@#@图2-8剖视图的画法@#@剖面符号: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剖面符号,有关剖面符号的规定见下表。

@#@在绘制机械图样时,用得最多的是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

@#@@#@图2-9剖面符号@#@3.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①剖切平面的选择:

@#@一般都选特殊位置平面,如通过机件的对称面、轴线或中心线;@#@被剖切到的实体其投影反映实形;@#@@#@②剖切是一种假想过程,其它视图仍就完整画出;@#@@#@③剖切面后面的可见部分应该全部画出;@#@@#@④在剖视图上已经表达清楚的结构,其表示内部结构的虚线省略不画。

@#@但没有表示清楚的结构,允许画少量虚线;@#@@#@⑤剖面线为细实线,最好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角;@#@同一物体的剖面区域,其剖面线画法应一致;@#@@#@二、剖视图的种类@#@1.全剖视图@#@假想用剖切面完全剖开机件所得的视图,如图2-10所示。

@#@@#@图2-10全剖视图@#@2.半剖视图@#@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如图2-11所示。

@#@@#@@#@图2-11半剖视图图2-12局部剖视图@#@3.局部剖视图@#@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视图,如图2-12所示。

@#@@#@三、剖切面和剖切方法@#@单一剖切面(用一个剖切面剖开机件的方法)。

@#@@#@平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的单一剖切平面剖切,如前面所讲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采用倾斜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的垂直面作为单一剖切平面剖开物体,如图2-13所示A-A剖视图(剖切面是正垂面),这种投影方式与斜视图非常相似,也称为"@#@斜剖"@#@。

@#@@#@图2-13斜剖视图@#@采用多个剖切面,则有以下几类剖切方法。

@#@@#@1.阶梯剖@#@如果机件的内部结构较多,又不处于同一平面内,并且被表达结构无明显的回转中心时,可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如图2-14所示。

@#@@#@@#@图2-14阶梯剖图2-15旋转剖@#@2.旋转剖@#@两相交剖切平面,其交线应垂直于某一基本投影面。

@#@用两";i:

5;s:

4030:

"@#@@#@《机械优化设计》@#@上机实验报告@#@(黄金分割法)@#@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机制自动化10-02班@#@姓名:

@#@李淑超@#@学号:

@#@541002010220@#@机械优化设计@#@一、实验目的@#@机械优化设计方法在现代设计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实践性较强。

@#@学生通过上机计算达到以下目的:

@#@@#@1、加深对常用机械优化设计方法的基本理论和算法步骤的理解,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熟练运用此方法解决问题。

@#@@#@2、学会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来辅助解决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编制、调试计算机程序的能力。

@#@@#@4、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优化设计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

@#@@#@5、编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二、黄金分割法程序考核题@#@三、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简述:

@#@@#@黄金分割律是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

@#@如果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长段和短段的长度之比是1:

@#@0.618,整条线段和长段的比也是1:

@#@0.618时,才是和黄金一样最完美的分割,进行分割的这个点就叫黄金分割点。

@#@@#@黄金分割法适用于[a,b]区间上的任何单谷函数求极小值问题。

@#@对函数除要求“单谷”外不作其他要求,甚至可以不连续。

@#@因此,这种方法的适应面相当广。

@#@@#@黄金分割法也是建立在区间消去法原理基础上的试探方法。

@#@@#@在搜索区间内[a,b]适当插入两点a1,a2,将区间分成三段;@#@利用区间消去法,使搜索区间缩小,通过迭代计算,使搜索区间无限缩小,从而得到极小点的数值近似解@#@四、程序框图绘制:

@#@@#@利用区间消去法确定a、b值,再给出ε、λ值,利用黄金分割法则可求出最优解a3、y3。

@#@@#@黄金分割法程序框图如下图:

@#@@#@五、编制优化方法程序:

@#@@#@#include<@#@stdio.h>@#@@#@#include<@#@iostream.h>@#@@#@staticfloata,b;@#@@#@floatF(floatx)@#@{@#@floaty;@#@@#@x*=x-10;@#@@#@y=x+36;@#@@#@return(y);@#@@#@}@#@voidkj()@#@{floatc,d,e,f;@#@@#@a=0;@#@@#@d=F(a);@#@@#@b=a+1;@#@@#@e=F(b);@#@@#@f=e;@#@@#@if(d>@#@e)@#@while(f==e)@#@{c=b+1;@#@@#@f=F(c);@#@@#@if(f<@#@e)@#@{a=b;@#@@#@b=c;@#@@#@d=e;@#@@#@e=f;@#@@#@}@#@else@#@{b=c;@#@@#@break;@#@@#@}@#@}@#@else@#@{b=a-1;@#@@#@e=F(b);@#@@#@f=e;@#@@#@while(f==e)@#@{c=b-1;@#@@#@f=F(c);@#@@#@if(f<@#@e)@#@{a=b;@#@@#@b=c;@#@@#@d=e;@#@@#@e=f;@#@@#@}@#@else@#@{b=c;@#@@#@break;@#@@#@}@#@}@#@}@#@printf("@#@a=%f\n"@#@,a);@#@@#@printf("@#@b=%f\n"@#@,b);@#@@#@}@#@voidmain()@#@{@#@floata1,a2,a3,y1,y2,y3;@#@@#@floati,j,k,s;@#@@#@voidkj();@#@@#@floatF(floatx);@#@@#@k=0.618;@#@@#@s=0.0001;@#@@#@j=1.000;@#@@#@kj();@#@@#@a1=b-k*(b-a);@#@@#@a2=a+k*(b-a);@#@@#@y1=F(a1);@#@@#@y2=F(a2);@#@@#@while(j>@#@s)@#@{@#@if(y1>@#@=y2)@#@ {@#@ a=a1;@#@@#@a1=a2;@#@@#@y1=y2;@#@@#@a2=a+k*(b-a);@#@@#@y2=F(a2);@#@@#@ }@#@else@#@ {@#@ b=a2;@#@@#@a2=a1;@#@@#@y2=y1;@#@@#@a1=b-k*(b-a);@#@@#@y1=F(a1);@#@@#@if(j<@#@0)@#@j*=-1;@#@@#@ }@#@i=y2-y1;@#@@#@j=i/y2;@#@@#@}@#@a3=(a+b)/2;@#@@#@y3=F(a3);@#@@#@printf("@#@a3=%f\n"@#@,a3);@#@@#@printf("@#@y3=%f\n"@#@,y3);@#@@#@}@#@六、程序结果:

@#@@#@七、用考核题对所编程序进行考核结果:

@#@@#@对函数求导:

@#@@#@令其导数等于零,则@#@解得x=5、y=11,@#@因此,函数的最小点是x=5,最小值是y=11。

@#@与程序所求出的结果相同,证明所编程序是正确的。

@#@@#@";i:

6;s:

9739:

"@#@目录@#@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1@#@序言………………………………………………………3@#@零件的分析………………………………….....................4@#@零件的作用…………………………………….4@#@零件的工艺分析…………………………….…4@#@工艺规程设计…………………………………………….5@#@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5@#@基准面的选择……………..…………..……….5@#@制定工艺路线…………..………..…………….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7@#@夹具设计…………………………………………………11@#@问题提出…….….……………..………………11@#@夹具设计…….………………..………………11@#@参考文献…………………………………………………13@#@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厢体内部:

@#@主要作用是传递纽距,帮助改变机床工作台的运动方向。

@#@零件在主视方向均有8mm的筋板支撑,零件中部有的花键孔,上平面分别有M8的螺纹孔和5mm的锥孔.,所有技术要求都是为了机床总体装配.。

@#@@#@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本零件可从零件图中可知,它有三组加工面,而有位置要求,还有两组孔,也有位置和精度要求。

@#@@#@1、零件左端面,它是毛坯铸造出来之后等待加工的第一个面,此面将作为初基准,表面粗糙度为3.2。

@#@根据表面粗糙度要求我们采取粗铣、半精铣的加工方式,即节省时间又能达到技术要求。

@#@@#@2、零件顶面,它是以底面为粗基准而加工的,它将作为精基准以完成以后的孔加工,为达到题目要求我们采取粗铣、半精铣的加工方式,表面粗糙度为3.2。

@#@.最终达到要求。

@#@@#@3、以顶面为基准加工的花键孔,此面表面粗糙度为6.3。

@#@采用钻,扩即达到要求。

@#@@#@4、18mm的槽加工,此槽侧面粗糙度为3.2,底面粗糙度为6.3即采取粗铣、半精铣,两步工序能达到要求。

@#@@#@5、加工M8螺纹孔,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查知底孔为φ6.7,考虑到工艺要求我们采取钻、攻丝两步工序。

@#@@#@6、加工M5锥孔,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查知.配钻方式加工。

@#@在加工的适当工艺过程中我们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以满足工艺要求。

@#@@#@由以上工艺过成的完成,本零件也按要求加工完成。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考虑到电机壳受力较为单一平衡,且需要良好的抗震性,故选用HT200为毛坯材料,机器砂型铸造。

@#@@#@

(二)基面选择@#@1、粗基准:

@#@车mm孔及端面时选用外圆柱面为基面,利用V形块加上一压板定位。

@#@铣外圆柱面、底座的下、前后、侧表面及mm内表面时,选用mm端面作为基面,底座的上表面以底面作为基面切削。

@#@@#@2、精基准:

@#@设计基准mm与工序基准不重合,专门计算见工序。

@#@@#@(三)制定工艺路线@#@Ⅰ:

@#@车mm孔及其端面;@#@@#@Ⅱ:

@#@铣外圆柱面,底座表面及mm内表面;@#@@#@Ⅲ:

@#@钻螺纹底孔及孔;@#@@#@Ⅳ:

@#@攻螺纹3×@#@M5,2×@#@M4。

@#@@#@(四)机床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1、外圆表面:

@#@只需粗铣,2Z=4mm满足;@#@@#@2、内圆表面:

@#@粗车2Z=2mm,精车2Z=2mm,所以内圆表面直径余量为4mm;@#@@#@3、底座上表面、侧表面及前后端面只需粗铣,Z=2mm;@#@@#@4、底座下平面需半精铣,总加工余量Z=3mm;@#@@#@5、圆柱端面需半精车,加工余量Z=4mm。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Ⅰ:

@#@车mm孔及两端面,机床选用C620-1卧式车床@#@1、粗车孔Φ108@#@

(1)切削深度:

@#@单边余量Z=1mm,一次切除@#@

(2)进给量:

@#@选用f=0.5mm/r@#@(3)计算切削速度:

@#@@#@@#@公式①@#@=@#@=123mm/min@#@(4)确定主轴转速@#@ns==362r/min@#@按机床选取n=400r/min@#@实际转速V=136m/min@#@(5)切削工时@#@t=0.62min@#@2、精车孔mm@#@

(1)切削深度@#@单边余量Z=1mm,一次切除@#@

(2)进给量@#@选择f=0.5mm/r@#@(3)计算切削速度@#@由公式①@#@Vc=@#@=123m/min@#@(4)确定主轴转速@#@ns==362r/min@#@按机床选取n=400r/min@#@实际转速V=136m/min@#@(5)切削工时@#@t=0.62min@#@3、粗车端面@#@切削深度:

@#@2mm一次切除@#@进给量f=0.5mm/r@#@选取转速n=400r/min@#@切削工时t==0.05min@#@4、半精车端面@#@切削深度:

@#@2mm一次切除@#@进给量f=0.2mm/r@#@选取转速n=400r/min@#@切削工时t==0.125min@#@Ⅱ:

@#@铣削外圆柱面,底座表面,mm内表面,机床选用X6040立式铣床@#@1、粗铣Φ122±@#@外圆柱面及底座上下表面和侧表面,采用直径d=10mm高速钢立铣刀,齿数Z=3@#@fz=0.08mm/齿@#@切削速度:

@#@参考有关手册,确定V=0.45m/s,即27/min@#@取nw=500r/min,故实际切削速度为@#@V===15.7m/min@#@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fm:

@#@@#@fm=fzZnw=0.08×@#@3×@#@500=120mm/min@#@tm===4.59min@#@2、半精铣底座底面,保证尺寸63±@#@0.15mm@#@fz=0.08mm/齿@#@V取V=0.45m/s,即27m/min@#@ns===500r/min@#@V=26.5m/min@#@fm=120mm/min@#@tm==0.5min@#@3、粗铣mm内表面@#@选用高速钢立铣刀,齿数Z=30,dw=4mm@#@V取0.13m/s,即7.5m/min@#@ns===600r/min@#@机床有600r/min转速,所以@#@V=7.5m/min,ns=600r/min@#@fm=fzZnw=0.08×@#@3×@#@600=144mm/min@#@tm==2min@#@4、粗铣底座两端面@#@选用高速钢镶齿三面刃铣刀,dw=200mm@#@齿数Z=3,V取27m/min@#@ns===42r/min@#@取nw=37.5r/min,故实际切削速度V@#@V==23.6m/min@#@工作台进给量fm为@#@fm=fm=fzZnw=0.08×@#@20×@#@37.5=60mm/min@#@工时@#@tm==2min@#@Ⅲ:

@#@钻螺纹底孔及孔@#@选用Z540A立式钻床@#@1、钻螺纹底孔,选用硬质合金钢YG8钻头@#@

(1)进给量f@#@f=(0.18~0.22)×@#@0.75=0.135~0.165mm/r@#@取f=0.15mm/r@#@

(2)切削速度@#@取V=0.45m/s,即27m/min,所以@#@ns===2262r/min@#@取机床最高转速1400r/min@#@V==16.7m/min@#@(3)切削工时@#@tm=3×@#@=0.17min@#@2、钻孔,选用硬质合金钢YG8钻头@#@

(1)进给量f@#@f取0.15mm/r@#@

(2)切削速度@#@取机床最大转速140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V==37.4m/min@#@(3)切削工时@#@tm==0.15min@#@3、钻通孔@#@

(1)F=0.15mm/r@#@

(2)V==43.9m/min@#@(3)切削工时@#@tm==0.038min@#@4、钻螺纹底孔@#@

(1)进给量f@#@f取0.15mm/r@#@

(2)V==13.2m/min@#@(3)切削工时@#@tm==0.038min@#@Ⅳ:

@#@攻螺纹3×@#@M5,2×@#@M4。

@#@@#@1、3×@#@M5螺纹底孔倒角@#@按机床选取n=710r/min@#@2、攻螺纹3×@#@M5@#@V取0.1m/s,即6m/min@#@ns=382r/min@#@按机床选取n=355r/min@#@工时tm==0.09min@#@3、2×@#@M4螺纹底孔倒角@#@n=710r/min@#@4、攻螺纹2×@#@M4@#@V=6m/min@#@N=355r/min@#@工时tm==0.02min@#@最后,将以上各工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计算结果,连同其他加工数据,一并填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三.夹具设计@#@

(一)问题提出@#@本夹具用来车削mm孔,由于对此孔无严格的精度要求,故设计夹具时主要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而精度不是主要问题。

@#@@#@

(二)夹具设计@#@1、定位基准的选择:

@#@@#@考虑到工件的形状,此工序选择外圆柱面为定位基准,用V形3块定位。

@#@@#@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主切削力@#@=@#@=@#@=561N@#@径向切削力@#@=@#@=@#@=378N@#@走刀力@#@=@#@=@#@=558N@#@夹紧力:

@#@由于工作状态原因,对底座的夹紧力足以提供夹紧力,故无须验算。

@#@@#@3、夹具操作简要说明:

@#@@#@本夹具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装卸工件时只需靠压板紧定螺栓的松紧即可轻松实现。

@#@@#@参考文献@#@

(1)«@#@机械精度设计基础»@#@科学出版社出版孙玉芹、孟兆新主编@#@

(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3)机械加工工艺实用手册@#@(4)夹具工程师手册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刘文剑等编@#@(5)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李庆寿主编@#@11@#@";i:

7;s:

7369:

"主通风机司机操作规程@#@  一、上岗条件@#@  第1条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操作@#@  第2条应熟知《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熟悉通风机一般构造、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各部性能、供电系统和控制回路,以及地面风道系统和各风门的用途,以及矿井通风负压情况,能独立操作。

@#@@#@  第3条司机应没有防碍本职工作的病症。

@#@@#@  二、安全规定@#@  第4条上班前禁止喝酒,上班时不得睡觉,不得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遵守本操作规程及《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  第5条当主要通风机发生故障时,备用通风机必须在10分钟内开动,并转入正常运转。

@#@@#@  第6条当矿井需要反风时,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反风操作。

@#@@#@  第7条主通风机司机应严格遵守以下安全守则和操作纪律:

@#@@#@  1、不得随意变更保护装置的整定值。

@#@@#@  2、操作高压电器时应用绝缘工具,并按规定的操作顺序进行。

@#@@#@  3、协助维修工检查维修设备工作,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  4、地面风道进风门要锁固。

@#@@#@  5、除故障紧急停机外,严禁无请示停机。

@#@@#@  6、通风机房及其附近2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不得有明火炉。

@#@@#@  7、开、闭风闸门,如设置机动、手动两套装置时,须将手动摇把取下以免伤人。

@#@@#@  8、及时如实填写各种记录,不得丢失。

@#@@#@  9、工具、备件等要摆放整齐,搞好设备及室内外卫生。

@#@@#@  10、严格按照调度室命令进行通风机的启动、停机和反风操作。

@#@@#@  三、操作准备@#@  第8条通风机的开动,必须取得调度室的准许开机命令。

@#@@#@  第9条通风机起动前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

@#@@#@  1、轴承润滑油油量合适,油质符合规定,油圈完整灵活。

@#@@#@  2、各紧固件及联轴器防护外罩齐全,紧固,传动胶带松紧适度和无裂纹。

@#@@#@  3、电动机碳刷完整,接触良好,滑环清洁无烧伤。

@#@@#@  4、保护整定合格,各保护装置灵活可靠。

@#@@#@  5、电气设备接地良好。

@#@@#@  6、各指示仪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

@#@@#@  7、各启动开关手把都处于断开位置。

@#@@#@  8、电源电压符合电动机起动要求。

@#@@#@  9、风门完好,风道内无杂物。

@#@@#@  四、操作顺序@#@  第10条主通风机在正常情况下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  1、启动:

@#@接到启动主通风机命令——检查碟阀是否处于正确状态——操作启动设备——启动风机电机——完成电机启动——缓缓打开碟阀,使各碟阀处于正常通风位置——完成风机启动——报告矿调度室或有关部门。

@#@@#@  2、停机:

@#@接到停机命令——断电停机——风机电机停转后,按规定操作碟阀——报告矿调度室或有关部门。

@#@@#@  五、正常操作@#@  第11条启动操作:

@#@@#@  正确开启和关闭碟阀,轴流式通风机应开风门启动,应将通往井下的进风门关闭,同时将地面进风门打开,并要支撑牢靠,以防吸地面风时自动吸合关闭。

@#@@#@  第12条通风机启动后风门操作:

@#@@#@  打开通往井下的碟阀,同时关闭地面进风门。

@#@@#@  第13条主要通风机的正常停机操作:

@#@@#@  1、接到主管上级的停机命令。

@#@@#@  2、断电停机。

@#@@#@  3、根据停机命令决定是否开动备用通风机,如需开动备用风机,则按上述正常操作要求进行。

@#@@#@  4、不开备用风机时,应打开井口防爆门和有关风门,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  第14条主通风机应进行班中巡回检查:

@#@@#@  1、巡回检查的时间一般为每小时一次。

@#@@#@  2、巡回检查的主要内容为:

@#@@#@  ⑴各转动部位应无异响和异常震动。

@#@@#@  ⑵轴承温度不得超限@#@  ⑶电动机温升不超过规定要求@#@  ⑷各仪表指示正常@#@  ⑸电机电流不超过额定值,严禁超载运行@#@  ⑹电压应符合电机正常运行要求,否则应报告矿主管技术人员,确定是否继续运行。

@#@@#@  3、随时注意检查负压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矿调度室部门汇报。

@#@@#@  4、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经过,必须及时填入运行日志。

@#@@#@  第15条主要通风机司机的日常维护内容:

@#@@#@  1、轴承润滑:

@#@@#@  

(1)润滑轴承应按规定要求定期换油,日常运行中要及时加油,经常保持所需油位。

@#@@#@  

(2)滚动轴承应用规定的油脂润滑,油量符合规定要求。

@#@@#@  (3)禁止不同型号的油混杂使用。

@#@@#@  2、备用通风机必须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  

(1)每10天进行一次轮换运行,最长不超过1个月。

@#@@#@  

(2)轮换超过10天的备用通风机应每月空运转一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以保证备有通风机完好,可在10分钟内投入运行。

@#@@#@  六、特殊操作@#@  第16条主要通风机紧急停机的操作:

@#@@#@  1、直接断电停机(高压先停断路器)。

@#@@#@  2、立即报告矿井调度值班室和主管部门。

@#@@#@  3、按矿主管技术人员决定,关闭和开启有关风门。

@#@@#@  4、电源失压自动停机时,先拉掉断路器,后拉开隔离开关,并立即报告矿井调度室和主管部门,待排除故障或恢复正常供电后,再行开机。

@#@@#@  第17条主要通风机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允许先停机后汇报:

@#@@#@  1、各主要传动部件有严重异响或非正常震动。

@#@@#@  2、电动机单相运转或冒烟冒火。

@#@@#@  3、碟阀突然关闭,无法立即恢复。

@#@@#@  4、突然停电或电源故障停电造成停机,先拉下机房电源开关后汇报。

@#@@#@  5、其他紧急事故或故障。

@#@@#@  第18条主要通风机的反风操作:

@#@@#@  1、反风应在矿长或总工程师直接指挥下进行。

@#@@#@  2、用反风道反风时:

@#@@#@  

(1)保持通风机正常运转。

@#@@#@  

(2)根据现场指挥的指令操作碟阀,改变风流方向。

@#@@#@  3、用反转电动机反风时:

@#@@#@  

(1)停止当前通风机运转。

@#@@#@  

(2)待电动机停稳后,用换相装置反转启动电动机。

@#@@#@  (3)对于异翼固定的通风机直接反转启动通风机,对于异翼可调角度的通风机,则先调整异翼调整器,改变异翼角度。

@#@然后反转启动电机。

@#@@#@  4、其他型式通风机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  第19条在更换备用通风机做空转实验时,需按现场指挥的正确指令进行。

@#@@#@  七、收尾工作@#@  第20条做好当班风机运行记录和工作日志。

@#@@#@  第21条将存在的问题向接班司机交待清楚。

@#@@#@";i:

8;s:

26636:

"注塑车间员工培训教材@#@注塑车间员工学习项目@#@一、注塑机的介绍@#@二、安全操作规程@#@三、注塑作业规程@#@四、注塑作业指导书的使用规定@#@五、原材料干燥常识@#@六、首检、自检规定@#@七、消防安全管理@#@八、模具的构造和维护@#@九、设备自检与保养@#@十、6S@#@一、注塑机的介绍@#@注塑机基本结构:

@#@注塑装置,移模装置,加温冷却装置,电器装置,液压装置,保护和防护装置。

@#@ @#@注塑装置:

@#@注塑机料斗内加入粒状塑料,粒状塑料进入料筒加料口。

@#@在液压马达旋转力带动下螺杆转动,不断把溶胶推送到螺杆头前端,经油缸推动,将溶胶推出注塑口,进入模腔。

@#@@#@移模装置:

@#@移模装置能装载模具进行开合,根据模具厚度不同任意调节模具移动距离。

@#@并能锁紧模具承受注塑压力。

@#@又抽插芯和顶出产品功能。

@#@@#@加温和冷却装置:

@#@加温是对料筒的塑料颗粒进行融溶成粘流状。

@#@冷却是对加料座,模具,油温的冷却。

@#@@#@ @#@电器装置:

@#@电器装置是注塑机 的指挥控制中心和动源。

@#@有微电脑,行程开关,电钮,电磁铁,温控装置,电动机,电热圈等组成。

@#@电脑是总指挥,指挥行程开关,电磁铁,温控装置等。

@#@控制注塑机闭模,注塑,保压,顶出等动作。

@#@@#@液压装置:

@#@液压装置是注塑机的执行机构,完成注塑机的各种动作。

@#@如模具闭合,注射,射台进退,顶针进退等。

@#@ @#@安全与防护装置:

@#@注塑机在高温高压快速的工作情况下,安全很重要,安全包括人身和设备。

@#@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有机械,电器,液压保护和防护罩。

@#@ @#@对人的保护:

@#@当安全门打开时,闭模装置失灵,阻止移动模板闭合。

@#@保护操作人员的手等。

@#@急停按钮,当注塑机发生故障或危机人身安全时,按急停按钮,停止所有工作动作,起紧急保护作用。

@#@@#@机器的保护:

@#@设有安全保护装置,熔断器,热继电器,空气开关等电器元件。

@#@保护电器过载,注塑机过载。

@#@急停按钮,当注塑机发生故障和涉及人身安全时按急停按钮,注塑机停止工作。

@#@报警装置,有报警灯和蜂鸣器。

@#@显示屏能显示出注塑机当时故障内容。

@#@如料温偏差,油温偏差, 全程未按时完成,顶针没有进退到位,储料未完成,润滑失败等这时要停机排出故障,再进行生产。

@#@@#@二、注塑安全操作规程@#@注塑操作工上岗前必须接受以下安全知识培训并严格遵守,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

@#@@#@1、正常生产时必须关闭前、后门,一定要到位。

@#@@#@2、检查电器保险开关:

@#@拉开前(或后)安全门,手动状态合模,应未合模为正常,@#@3、正常生产过程中,经常检查机械保险挡块的灵活性。

@#@@#@4、严禁从注塑机上方、后安全门进模区取拿塑料制品。

@#@@#@5、半自动机台生产时,必须料头和产品取出方可合安全门。

@#@要放配件注塑时,需确认配件放好后,才可进行注塑,以防压损模具。

@#@如有异常要叫班长处理。

@#@@#@6、全自动机台,一旦机台模具有异样或产品质量异常,应先拉开安全门按手动按钮,然后叫班长处理。

@#@@#@7、拾取散落于机器内的产品时,必须先打开前安全门,并停机方可进行。

@#@@#@8、机器加热后,手不要碰到加热圈、座台前进时,手或其它物品不要伸入喷嘴与浇口之间。

@#@@#@9、对空注射时,不要用手去拾取热料。

@#@以免被烫伤.@#@10、生产PVC、POM材料完毕或中途停机时,要关闭加热开关,以防材料分解,产生臭气和爆炸等异常情况。

@#@@#@11、发现注塑机工作时有异常,如安全门不能顺利关闭,保险块不灵活,喷嘴堵塞产品、料头粘模腔等,应马上(手动→座台退→关马达)找班长或机修工修理@#@12、机器炮筒下面不准放顶针油脱模剂防锈剂,容易发生爆炸。

@#@伤人。

@#@@#@13、机器在生产过程中不要做机器内部的清洁工作。

@#@@#@三、操作工注塑作业规程@#@1、作业前确认材料,模具与计划卡相符,必须清楚计划卡、明确该产品的质量情况。

@#@@#@2、准备好⑴生产工具(剪刀、钳子、铜棒)、㈡夹具(冷模、压块、撑块、木块)、作业资料《注塑作业指导书》、其它记录表单)、辅助材料(周转箱、防护纸、防护袋等)。

@#@@#@3、开机前,检查、确认㈠机器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具体按《设备操作规程》作业。

@#@@#@4、注塑机打开电源后,稍等1分钟;@#@置于手动状态,启动料筒加热开关加热到恒温后,再启动油泵马达开关,停留1分钟(等待马达动转稳定后再动行下一动作。

@#@如发现机器、模具及其它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班长,待解决问题后再继续。

@#@排尽料筒内残料后再调试;@#@至产品合格后再生产。

@#@@#@5、出模后产品按《作业指导书》规定自检、装箱、标识并做好自检记录。

@#@@#@6、按首检规定,经换色、换料、换模后生产的产品,经质检员首检确认封样后再量产。

@#@@#@7、待产品正常生产时,按规定打开模具冷却水,随时检查机器,模具的冷却情况。

@#@@#@8、半自动生产时,要及时清除模具内的垃圾;@#@自动生产时每小时清理一次。

@#@@#@9、待油泵马达正常动转后,方可进行调试、生产。

@#@@#@10、已经调试后的模具,可立即生产。

@#@选择半自动状态→关闭安全门→经合模→锁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顶出→打开安全门→按规定取出制品。

@#@再关闭安全门,完成下一个循环动作。

@#@未经调试的模具,对空注净料筒内的余料。

@#@@#@11、生产中途因产品质量异常,经工艺调整后,经自检合格的产品交车间质检员复检合格后再生产。

@#@@#@12、因生产任务结束或其它原因停机,关闭落料口,先将料筒内的余料做完;@#@机器应置于手动状态,退开注座,关马达和冷却水。

@#@@#@13、交接班时,要把产品质量情况、设备性能情况数据统计等等与生产有关的情况都要移交清楚。

@#@@#@14、下班前做好设备场地清洁卫生,做好生产记录和及其它记录。

@#@@#@四、《注塑作业指导书》的使用规定@#@1、《注塑作业指导书》作为注塑作业的标准,生产过程必须使用《注塑作业指导书》,严格按其规定作业。

@#@@#@2、流程:

@#@试制→验证→编制→校对→审核→发放→车间保管→机台使用→车间回收。

@#@@#@3、班长每天负责整理、发放、回收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若有空白立即通知车间补充。

@#@@#@4、使用《注塑作业指导书》时,不得损坏,随意涂改,必须保持表面清洁,摆放整齐。

@#@@#@5、《注塑作业指导书》中的参数若与实际不符,可临时调整,经工艺调整后的产品,必须经质检员确认合格后方可生产。

@#@@#@6、《注塑作业指导书》要端正放到工作台指定的位置。

@#@@#@7、操作工艺规程和检验项目遗漏或与实际不符,应及时反映车间,经确认后立即更正。

@#@@#@8、过程中《注塑作业指导书》如有遗失,损坏等情况,要立即联系车间补充。

@#@@#@五、原材料干燥常识@#@为了确保材料充分干燥,减少浪费,对本公司生产中常用塑料作以下规定:

@#@@#@1、注意:

@#@若需换色换料,干燥前必须清扫料斗,加料时保持塑料袋表面干净。

@#@@#@2、材料完全干燥后还未生产应将干燥温度调低10-20℃左右。

@#@以免材料结块或变色。

@#@@#@3、不需干燥的原料:

@#@PVC新料、PP、PE、PS、TPE新料.@#@4、必须干燥的原料:

@#@ABS、POM、PA、PU、PC、AS、PMMA。

@#@@#@具体参数如下表:

@#@@#@材料名称规格及牌号干燥温度(℃)干燥时间(H)@#@PVC40°@#@60°@#@90°@#@60—701—2@#@TPE601—2@#@PUR701---2@#@AS60—803—4@#@PSPG3370—903—5@#@ABS74775770—903—4@#@PMMA372压克力85—904—6@#@POMF20-3085—1004—8@#@PC2200110—1308—10@#@PA6PA66120—1308—12@#@PA630%PA6650%120—1308—12@#@六、首检与自检@#@为有效控制返工次数,督促操作工的自检工作,经车间决定规定如下:

@#@@#@1、操作工连续生产前必须送质检壹模产品首检,首检合格并封样后方可生产。

@#@封样品标签必须有货号、塑件名、封样人、封样时间。

@#@@#@2、经换色、换模、换料、修模后生产的第一模产品,经自检合格后送质检员首检确认封样后,才可进行量产。

@#@@#@3、每班生产的产品,对照封样品和《注塑作业指导书》进行自检,并如实填写自检记录。

@#@@#@4、接班前,检查计划卡、换模后产品、物料、颜色是否相对应;@#@封样品和作业指导书是否到位。

@#@@#@5、接班时,产品必须经自检首检,按《注塑作业指导书》和其它质量文件规定逐项检验,确认合格后再生产。

@#@@#@6、每班按规定全面自检8次,并做好自检记录。

@#@合格时打“∨”,不合格时写明缺陷原因。

@#@@#@7、下班前,做好产品末件检验,若末件产品不符质量要求,要立即重新检验本班所产的产品。

@#@@#@8、产品不符质量要求时,要及时找机修或班长调整,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后,送质检员确认合格后再生产。

@#@@#@9、在自己不了解、清楚产品质量情况或不能准确判定时,应将产品送质检员确认判定,并向质检员了解、清楚质量情况。

@#@@#@自检方法:

@#@@#@要做到一看二动三检 @#@一看用3-5秒时间对产品外观做初检 @#@二动初步确认外观无工艺缺陷后,才可进行加工(剪料头,修飞边等) @#@三检完成加工后在进行检查无误后才可装箱。

@#@ @#@返工品、不良品规定@#@返工品:

@#@返工产品必须由车间安排返工。

@#@不合格品质检开出《不良塑件处理单》直接交该班班长签收。

@#@返工完毕的产品,经质检员确认合格盖章后立即入库。

@#@班长应当认真落实返工品,按照质检检验判定的不合格项目,教导操作工预防同类问题发生。

@#@班长收到《不良塑件处理单》即时安排责任操作工及时对产品进行返工。

@#@@#@七、消防安全规定@#@1、厂区内原则上一律禁止烟火。

@#@@#@2、工作场所内严禁烟火(规之动火作业区除外)。

@#@@#@3、全体同仁应对自己所在区域的消防器材位置、安全通道熟记,以便紧急状况下使用。

@#@@#@4、油、水不可任意漏洒在地面,如有应及时清除,以免人员滑倒或引发火灾。

@#@@#@5、机台设备、电器线路、照明灯具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关闭电源,通知专业人员处理。

@#@@#@6、勿将物料、产品堵塞各通道,出口和消防器材前。

@#@@#@7、禁止无故(非火险)挪用消防器材,因故使用消防设施后要立即报告保卫科及时补充。

@#@@#@8、灭火器材应放置于易见易取、干燥通风处(不得日晒雨淋),以保证随时有效可用。

@#@@#@@#@八、模具的构造和维护@#@模具结构(如下图示):

@#@@#@模具的基本结构:

@#@@#@1、模具基本有动模和定模组成。

@#@动模安装在注塑机的移动板上,而定模则安装在注塑机的固定板上。

@#@注塑时,动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及模腔。

@#@注塑完成后动定模分开,产品留在动模上,再由设置在动模的顶出机构顶出塑件。

@#@@#@2、模具中各个部位作用不同大概分为几个部分 1型腔部分动定模合模后所产生的腔体,他是由产品形状决定的。

@#@ 2浇注系统是通过注塑机喷嘴向模腔注入融胶的通道。

@#@由主流道分流道胶口冷料井。

@#@@#@ 3导向部分,为了保证动定模精确闭合的导向部件,由导柱导套组成。

@#@@#@4脱模结构实现产品与模具脱离的机构。

@#@其结构很多,常用有顶杠,顶管,顶板,气动顶出等。

@#@ @#@ 5抽芯机构对于侧孔侧凹的塑件,在被顶出脱模之前,必须先进行侧向抽芯或分开滑块,方能脱模。

@#@@#@ 6模温调节系统,为了注射成型工艺要求,需要对模具温度进行调节的装置。

@#@(冷却水,热水,热油等)@#@7排气系统为了模腔内的气体排出,而在模具分型面上开的排气槽,深度为0.01-0.03之间。

@#@许多模具的推杆,滑块之间的缝隙也有排气功效。

@#@ @#@@#@模具的维护:

@#@@#@1、生产过程中,要定时清理模具分型面上的垃圾。

@#@一个是保持模具排气的畅通另外是巨大的锁模力压伤结合面,造成模具损伤,产品飞边,变形。

@#@@#@2、每班在模具的顶出、滑块等活动部分添加一次润滑油,以防相互磨擦而咬死损坏模具。

@#@并随时检查模具的润滑情况。

@#@@#@3、装模后到产品正常生产时,要检查模具冷却水,并随时检查模具冷却情况。

@#@@#@4、模具一旦出现问题时,要即时修理,不要带病生产,以防模具因小问题转变成大问题。

@#@@#@5、若产品粘在模具型腔中,取拿时要注意方法,用铜棒或其它较软的工具去取拿,并注意力的方向。

@#@切忌强行或用尖、硬等物取拿。

@#@如筋位段在模具中不可用螺丝刀或尖锐物取出。

@#@最好用铁丝敲扁,烧红,插入断裂的塑胶内待冷却后拔出。

@#@ @#@6、模具型腔不可沾水,若有漏水要及时报修,如果水渗入模腔,会造成模腔腐蚀,影响皮纹等。

@#@@#@7、调机时,压力应由小到大,注射位置应准确,防止过盈注射。

@#@那样会极易损坏模具。

@#@@#@九种磨具故障处理方法@#@1.浇口脱料困难@#@在注塑过程中,浇口粘在浇口套内,不易脱出。

@#@开模时,制品出现裂纹损伤。

@#@此外,操作者必须用铜棒尖端从喷嘴处敲出,使之松动后方可脱模,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这种故障主要原因是浇口锥孔光洁度差,内孔圆周方向有刀痕。

@#@其次是材料太软,使用一段时间后锥孔小端变形或损伤,以及喷嘴球面弧度太小,致使浇口料在此处产生铆头。

@#@浇口套的锥孔较难加工,应尽量采用标准件,如需自行加工,也应自制或购买专用铰刀。

@#@锥孔需经过研磨至Ra0.4以上。

@#@此外,必须设置浇口拉料杆或者浇口顶出。

@#@@#@2.大型模具动定模偏移@#@大型模具因各向充料速率不同,以及在装模时受模具自重的影响产生动、定模偏移。

@#@在上述几种情况下,注射时侧向偏移力将加在导柱上,开模时导柱表面拉毛、损伤,严重时导柱弯曲或切断,甚至无法开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模具分型面上增设高强度的定位键四面各一个,最简便有效的是采用圆柱键。

@#@导柱孔与分模面的垂直度至关重要,在加工时是采用动、定模对准位置夹紧后,在镗床上一次镗完,这样可保证动、定模孔的同心度,并使垂直度误差最小。

@#@此外,导柱及导套的热处理硬度务必达到设计要求。

@#@@#@3.导柱损伤@#@导柱在模具中主要起导向作用,以保证型芯和型腔的成型面在任何情况下互不相碰,不能以导柱作为受力件或定位件用。

@#@@#@在几种情况下,注射时动、定模将产生巨大的侧向偏移力。

@#@塑件壁厚要求不均匀时,料流通过厚壁处速率大,在此处产生较大的压力;@#@塑件侧面不对称,如阶梯形分型面的模具相对的两侧面所受的反压力不相等。

@#@@#@4.动模板弯曲@#@模具在注射时,模腔内熔融塑料产生巨大的反压力,一般在600~1000公斤/厘米。

@#@模具制造者有时不重视此问题,往往改变原设计尺寸,或者把动模板用低强度钢板代替,在用顶杆顶料的模具中,由于两侧座跨距大,造成注射时模板下弯。

@#@故动模板必须选用优质钢材,要有足够厚度,切不可用A3等低强度钢板,在必要时,应在动模板下方设置支撑柱或支撑块,以减小模板厚度,提高承载能力。

@#@@#@5.顶杆弯曲,断裂或者漏料@#@自制的顶杆质量较好,就是加工成本太高,现在一般都用标准件,质量要差一些。

@#@顶杆与孔的间隙如果太大,则出现漏料,但如果间隙太小,在注射时由于模温升高,顶杆膨胀而卡死。

@#@@#@更危险的是,有时顶杆被顶出一般距离就顶不动而折断,结果在下一次合模时这段露出的顶杆不能复位而撞坏凹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顶杆重新修磨,在顶杆前端保留10~15毫米的配合段,中间部分磨小0.2毫米。

@#@所有顶杆在装配后,都必须严格检查起配合间隙,一般在0.05~0.08毫米内,要保证整个顶出机构能进退自如。

@#@@#@6.冷却不良或水道漏水@#@模具的冷却效果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如冷却不良,制品收缩大,或收缩不均匀而出现翘面变形等缺陷。

@#@另一方面模整体或局部过热,使模具不能正常成型而停产,严重者使顶杆等活动件热胀卡死而损坏。

@#@冷却系统的设计,加工以产品形状而定,不要因为模具结构复杂或加工困难而省去这个系统,特别是大中型模具一定s充分考虑冷却问题。

@#@@#@7.滑块倾斜,复位不顺@#@有些模具因受模板面积限制,导槽长度太小,滑块在抽芯动作完毕后露出导槽外面,这样在抽芯后阶段和合模复位初阶段都容易造成滑块倾斜,特别是在合模时,滑块复位不顺,使滑块损伤,甚至压弯破坏。

@#@根据经验,滑块完成抽芯动作后,留在滑槽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导槽全长的2/3。

@#@@#@8.定距拉紧机构失灵@#@摆钩、搭扣之类的定距拉紧机构一般用于定模抽芯或一些二次脱模的模具中,因这类机构在模具的两侧面成对设置,其动作要求必须同步,即合模同时搭扣,开模到一定位置同时脱钩。

@#@一旦失去同步,势必造成被拉模具的模板歪斜而损坏,这些机构的零件要有较高的刚度和耐磨性,调整也很困难,机构寿命较短,尽量避免使用,可以改用其他机构。

@#@@#@在抽心力比较小的情况下可采用弹簧推出定模的方法,在抽芯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动模后退时型芯滑动,先完成抽芯动作后再分模的结构,在大型模具上可采用液压油缸抽芯。

@#@斜销滑块式抽芯机构损坏。

@#@这种机构较常出现的毛病大多是加工上不到位以及用料太小,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

@#@@#@斜销倾角A大,优点是可以在较短的开模行程内产生较的大抽芯距。

@#@但是采取过大的倾角A,当抽拔力F为一定值时,在抽芯过程中斜销受到的弯曲力P=F/COSA,也越大,易出现斜销变形和斜孔磨损。

@#@同时,斜销对滑块产生向上的推力N=FTGA也越大,此力使滑块对导槽内导向面的正压力增大,从而增加了滑块滑动时的摩擦阻力。

@#@易造成滑动不顺,导槽磨损。

@#@根据经验,倾角A不应大于25。

@#@@#@9.注塑模具中排气不畅@#@注塑模具中常常有气体产生,这是由什么产生的?

@#@浇注系统与模具型腔中存有的空气;@#@有些原料含有没有被干燥排除的水分,它们在高温下会气化成水蒸气;@#@由于在注塑时温度太高,某些性质不稳定的塑料会发生分解而产生气体;@#@塑料原料中的某些添加剂挥发或者相互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

@#@@#@同时排气不良不畅的缘由,也需要尽快找出来。

@#@注塑模的排气不良将会给塑件的质量等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危害,主要表现:

@#@在注塑过程中熔体将取代型腔中的气体,如果气体排出不及时将会造成熔体充填困难,导致注射量不足而不能充满型腔;@#@排除不畅的气体会在型腔中形成高压,并且在一定的压缩程度下渗入至塑料的内部,造成空洞,气孔,组织疏和银纹等质量缺陷;@#@@#@由于气体被高度压缩,使得型腔内温度急剧上升,进而引起周围熔体分解、烧灼,使塑件出现局部碳化和烧焦现象。

@#@它主要出现在两股熔体的合流处,浇口凸缘处;@#@气体的排除不畅,使得进入各型腔的熔体速度不同,因此易形成流动痕和熔合痕,并使塑件的力学性能降低;@#@由于型腔中气体的阻碍,会降低充模速度,影响成型周期,降低征税效率。

@#@@#@塑件中气泡的分布,模腔中积存空气所产生的汽泡,常分布在与浇口相对的部位上;@#@塑料原料中分解或化学反应产生的气泡则沿塑件的厚度分布;@#@塑料原料中残存水气化产生的气泡,则不规则地分布在整个塑件上。

@#@@#@九、设备自检与维护@#@一、每班按时进行自检,并即时如实填写《机器设备保养点检表——注塑机》。

@#@@#@二、每日下班前做好设备日常保养工作。

@#@@#@三、正常生产时,随时观察设备的冷却情况和润滑情况,润滑应不断油。

@#@@#@四、安全自检:

@#@1、在手动状态下,关闭后安全门,按住前安全门的电器开关,应不合模;@#@2、在手动状态下,拉开后安全门,关闭前安全门,此时应不合模:

@#@3、开模到位后,保险挡块前端应灵活落下,挡住保险杠;@#@保险杠与保险挡块的距离应为2mm左右。

@#@@#@五、操作系统五大参数自检:

@#@①开关模②托模③注射保压④中子⑤温度其自检原则为:

@#@A符合注塑作业工艺;@#@B符合设备使用规定;@#@C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六、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现设备有异常(如漏油、漏水、安全装置失灵、有异响等等)时,要立即停机,找机修工或班长修理后再操作。

@#@@#@七、做好设备交接班工作。

@#@@#@十、“6S”活动@#@“6S”活动的含义:

@#@@#@“6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和安全这6个词的缩写。

@#@因为这6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6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安全为内容的活动,称为“6S”活动。

@#@@#@“6S”活动的内容@#@1.整理@#@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

@#@其要点是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工人的个人生活用品等,要坚决清理出生产现场,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坚决把现场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

@#@对于车间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厂房上下、工具箱内外,以及车间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

@#@坚决做好这一步,是树立好作风的开始。

@#@日本有的公司提出口号:

@#@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

@#@@#@ @#@ @#@整理的目的是:

@#@①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②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③减少磕碰的机会,保障安全,提高质量;@#@④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⑤有利于减少库存量,节约资金;@#@③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情绪。

@#@@#@2.整顿@#@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

@#@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 @#@ @#@整顿活动的要点是:

@#@①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以便于寻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②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

@#@例如,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经常使用的东西应放得近些(如放在作业区内),偶而使用或不常使用的东西则应放得远些(如集中放在车间某处);@#@③物品摆放目视化,使定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目知数,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加以区别。

@#@@#@ @#@ @#@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这项工作己发展成一项专门的现场管理方法--定置管理(其内容将在第三节中进一步介绍)。

@#@@#@3.清扫@#@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

@#@生产现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

@#@脏的现场会使设备精度降低,故障多发,影响产品质";i:

9;s:

9009:

",吊钩制造及成本分析报告,组员:

@#@陈潇杨瑞赵诗淇PPT制作人:

@#@杨瑞讲解人:

@#@赵诗淇,前言,起重机械中最常见的一种吊具。

@#@吊钩常借助于滑轮组等部件悬挂在起升机构的钢丝绳上。

@#@吊钩是起重作业中应用最多的取物装置。

@#@它承担着吊运的全部载荷,是起重机安全生产的三大构件(制动器、钢丝绳、吊钩)之一。

@#@吊钩一旦损坏断裂,极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使用要求:

@#@吊钩表面应光洁,不应有裂纹,锐角,毛刺等缺陷,吊钩内部不应有裂纹,起重吊钩上的缺陷不允许焊补,危险断面磨损不得达到尺寸的10%,起重配件吊钩的扭转变形及钩身的旋转角不得超过10%。

@#@另外,吊钩的螺纹、钩柄不得腐蚀,吊钩螺母或保险零件不允许有磨损。

@#@,吊钩的分类,材料的选择具体成型方法的选择加工方法的选择强化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工艺过程和工艺比较,吊钩的制造工艺,起重机吊钩,直柄吊钩,单钩制造简单、使用方便,但受力情况不好,大多用在起重量为80吨以下的工作场合,C型钩(带舌片),常用于船舶装卸,上部突出可防止起升时挂住舱口。

@#@,锻造双钩,双钩制造较单钩复杂,但受力对称,钩体材料较能充分利用,主要在大型起重机(起重量80t以上)上采用,材料的选择,低碳镇静钢低碳合金结构钢优质碳素钢,钢材,镇静钢为完全脱氧的钢。

@#@通常注成上大下小带保温帽的锭型,浇注时钢液镇静不沸腾。

@#@镇静钢的收得率低,但组织致密,偏析小,质量均匀。

@#@优质钢和合金钢一般都是镇静钢。

@#@低合金结构钢使用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一般为铁素体+索氏体。

@#@其性能特点有:

@#@高强度,高韧性,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冷成型性能,低的冷脆转变温度,良好的耐蚀性。

@#@碳素结构钢是工程上应用最多的钢种,按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分为五类20种。

@#@碳素结构钢在机械制造业中一般用来制造受力构件、连接件、紧固件和弹性件,除了对要求具有高耐腐蚀性与在高温环境工作等特殊要求的零件外,它是当前主要的工程材料。

@#@,具体成型方法,自由锻工序,自由锻可分为手工锻造,锤上锻造和水压机上锻造等三种类型。

@#@其中锤上锻造适于生产中、小型自由锻件,水压机上锻造适于生产大、中型自由锻件。

@#@中小型自由锻件常用锻造成形工序有镦粗、拔长、冲孔、扩孔、芯棒拔长、弯曲、压肩与压痕、扭转、错移、切割、锻接等。

@#@,模锻工序,根据模锻设备类型不同,模锻主要分为锤上模锻、摩擦压力机上模锻、曲柄压力机上模锻及平锻机上模锻等。

@#@其中以在模锻锤上模锻应用最多。

@#@吊钩的模锻工序为:

@#@将钢材轧制、挤压成异型棒材,经过剪切、折断、锯切、砂轮、切割,得到原始坯料,再经过加热去氧化、体积分配、弯曲、横截面预成型、模压、切边等工序制成已切边的终锻件。

@#@再将已切边的终锻件进行弯曲、扭转,最终得到模锻件。

@#@,胎模锻,胎模锻是介于自由锻和模锻之间的一种锻造方法,即在自由锻锤上用简单的模具生产锻件的一种常用的锻造方法。

@#@胎模锻时模具不固定在锤头或砧座上,根据锻造过程的需要,可以随时放在下抵铁上,或者取下。

@#@胎模锻的模具制造简单方便,在自由锻锤上即可进行锻造,不需要模锻锤,提高了锻件精度与复杂程度的基础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中小批量的锻造生产中应用广泛。

@#@但由于劳动强度大,只适用于小型锻件的生产。

@#@,自由锻与模锻比较,自由锻由于锻件形状简单,操作灵活,适用于单件,小批量及重型锻件的生产.自由锻分手工自由锻和机器自由锻.手工自由锻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仅用于修配或简单,小型,小批锻件的生产,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器自由锻已成为锻造生产的主要方法.但自由锻操作难度大,锻件尺寸精度偏低,仅适用于生产小批量锻件或大型锻件。

@#@与自由锻相比,模锻生产率高,可以锻出形状复杂、尺寸精确、更接近于成本的锻件,锻件的纤维组织分布更为合理,可进一步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模锻件尺寸精度高。

@#@机械加工余量少,消耗金属少,质量容易控制,并且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因此模锻是较为先进的锻造方法。

@#@但设备投资大,锻模成本高,生产准备周期长,且模锻件的质量受到模锻设备吨位的限制,因而适用于中、小型锻件(一般150kg)的成批和大量生产。

@#@,加工工艺,车削(螺纹和凸耳),车削加工,车削工艺特点:

@#@易于保证工件各加工表面之间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适于有色金属零件的加工;@#@切削过程比较平稳;@#@刀具简单;@#@生产效率较高。

@#@由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可知,各种回转体表面都可以用车削的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螺纹、沟槽、端面和成形面等,首选调质处理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都可以采取适当的处理(如调质处理)进一步提高其强度。

@#@,热处理方法,调质处理,一般习惯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调质处理目的是使钢件有很高的韧性和足够的强度,具有综合的优良机械性能。

@#@,工艺过程和工艺比较,将钢材轧制、挤压经过剪切、折断、锯切、砂轮、切割得到毛坯采用锻造方法下料,制成终锻件有螺纹、凸耳和孔的吊钩,再经切削工艺加工出来,工艺比较,金属塑性成形和铸造比较金属塑性成形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塑性形变,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原材料、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型方法。

@#@,金属塑性成形,塑性成形的主要优点,在于通过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改善金属的内部组织。

@#@此方法不但能够获得强度高,性能好的工件,而且具有生产率高、材料消耗少等优点,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塑性成形加工与铸造相比,也有不足之处,对于脆性材料及复杂形状的零件,一般适用于用铸造方法生产。

@#@,铸造工艺,铸造在各类机器制造中应用普遍,这是由于铸造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能够制造形状复杂的铸件。

@#@铸造适于制造形状复杂尤其是具有复杂内腔的毛坯。

@#@工艺适应性强铸件质量、大小、形状所用合金种类几乎不受限制。

@#@成本低成本低的原因在于所用原材料来源广、价格低,而且逐渐的形状和尺寸与零件接近,因而节约金属,减少了后续加工费用等。

@#@但铸造生产工序繁多,且一些工艺过程难以精确控制,这就使铸件质量不稳定,废品率高;@#@由于铸造组织粗大,内部常有缩孔、缩松、气孔、砂眼等缺陷,因而和同样尺寸的锻件相比,其力学性能不如锻件高。

@#@,吊钩的成本核算,随着重工业的发展,吊钩批量化生产越来越成熟。

@#@因此,根据生产过程和销售情况进行成本核算时必不可少的。

@#@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费等生产成本大同小异,值得企业管理者注意的是工作质量成本.,工作质量成本是企业为达到和保证所规定的质量水平所支付的费用,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合理规划工作质量成本有利于优化企业的费用和支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前景设想,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成长,国家越来越重视吊钩方面的有关发展吊钩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起重机等行业的发展。

@#@吊钩与起重机密不可分,因此在未来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但是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企业的生存发展同时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因此就吊钩业而言,要以质量为主,强化企业内部机制,积极面对市场,掌握最新市场动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打破常规体制勇于创新。

@#@同时打开国际市场建立跨国行业,建立资本市场,加强宏观调控。

@#@,对本课程的建议,利用多媒体,多放一些关于铸造、焊接等基本工艺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有机会进行一些实践会,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介绍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i:

10;s:

4117:

"供应主管工作标准@#@

(一)、职权@#@ @#@ @#@ @#@1.供应商评审权和不合格供应商的淘汰权@#@ @#@ @#@ @#@2.采购员采购单据的审核、监督权@#@ @#@ @#@ @#@3.本部门员工的管理权、奖惩建议权@#@

(二)、职责@#@ @#@ @#@ @#@1.根据经营部、出口部年度销售计划,制定各种原辅材料的库存、采购计划。

@#@@#@ @#@ @#@ @#@2.组织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交货信誉的评审;@#@选择足量的供应商;@#@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沟通,建立双盈的合作伙伴关系。

@#@@#@ @#@ @#@ @#@3.根据经营部、出口部的排产单,编制原辅材料库存、订购及到货情况明细表,保证按期向生产部提供合格的原辅材料。

@#@@#@ @#@ @#@ @#@4.负责成品仓、原辅材料仓的管理,做好各种物资进、出、存的组织监督、控制和核算工作。

@#@@#@ @#@ @#@ @#@5.负责物资运输@#@ @#@ @#@ @#@6.定期调查原辅材料行情,控制采购价格,做到用最低的价格采购最合适的原辅材料。

@#@@#@ @#@ @#@ @#@7.协助人事部做好员工管理、绩效考核工作。

@#@@#@(三)、工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制定计划@#@ @#@ @#@ @#@要求每年元月十五日前报送年度工作计划,每月第1个工作日报送月度工作计划,每迟交一天扣2分。

@#@@#@ @#@ @#@ @#@2.供应及时@#@ @#@ @#@ @#@⑴编制常规、通用品种原辅材料合理库存标准,报总经理审批后执行,保证能随时满足生产需要。

@#@每有一次影响生产计划扣5分。

@#@@#@ @#@ @#@ @#@⑵在接到经营部、出口部合同排产单1个工作日内编制原辅材料库存、订购及到货情况明细表,并保证按明细表到货时间供应生产部原辅材料。

@#@每有一个品种规格不能按时供应,每迟一天扣2分。

@#@@#@ @#@ @#@ @#@⑶编制到货明细表时,芯圈不得超过10天,网布不得超过7天,商标不得超过10天,无纺纸商标不得超过15天,无纺纸网布不得超过7天,纸箱不得超过10天。

@#@凡超过规定天数,每种每天扣2分。

@#@@#@ @#@ @#@ @#@3.保证质量@#@ @#@ @#@ @#@所供应原辅材料必须满足公司质量要求。

@#@凡由于采购的原辅材料不合格影响生产计划或为了不影响生产计划而让步接收,每发生一次扣2分。

@#@@#@ @#@ @#@ @#@4.价格合理@#@ @#@ @#@ @#@掌握原辅材料行情,控制采购价格,做到用最低的价格采购最合适的原辅材料。

@#@每有一宗价格明显偏高扣2-5分。

@#@@#@ @#@ @#@ @#@5.仓贮管理@#@ @#@ @#@ @#@定置管理、标识清楚、码放整齐;@#@道路通畅、防火防潮;@#@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酌情扣分。

@#@@#@ @#@ @#@ @#@6.内部管理(供应部组建前只考核⑴)@#@ @#@ @#@ @#@⑴要求工作安排合理,业务程序科学;@#@作风民主正派,内部团结合作,人际关系和谐正常;@#@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模范带头,关心帮助指导下属工作。

@#@考评时根据员工意见酌情扣0-5分。

@#@@#@ @#@ @#@ @#@⑵要求客观、公正,按时完成对所属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

@#@每迟完成1天扣2分;@#@人事部抽查发现有明显的不客观、不公正现象,每有一例扣5分。

@#@@#@ @#@ @#@ @#@7.部门协作@#@ @#@ @#@ @#@要求顾全大局,全力协助、支持相关部门工作。

@#@平日每有1次其它部门合理投诉扣2分;@#@考评时走访相关部门,根据其它部门反映情况酌情扣1-5分。

@#@@#@ @#@ @#@ @#@8.组织纪律@#@ @#@ @#@ @#@要求模范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每有1次违反酌情扣2-5分。

@#@@#@";i:

11;s:

4111:

"

(一)设备事故考核@#@序号@#@考核内容@#@考核标准@#@班组@#@责任人@#@1@#@发生厂部考核设备事故@#@一般@#@按公司规定考核@#@较大@#@重大@#@2@#@票证不合格@#@造成安全事故@#@按公司规定考核@#@未造成安全事故@#@

(二)运行人员考核@#@序号@#@考核内容@#@考核标准@#@检查人@#@监督人@#@班组@#@责任人@#@1@#@运行人员检查到运行中的设备缺陷应及时按规定登记在设备缺陷记录本上,并及时通知相关的单位前来处理@#@ @#@主任@#@副主任@#@对较大设备缺陷未登记、发现不做记录的或未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的@#@设备检修未按进度要求进行隔离做好安全措施或检修工作结束后未在班长记录本上登记和及时汇报车间,影响检修时间@#@2@#@加强巡回检查,消除事故发生者,及时抢救事故,受厂部、公司表扬者@#@3@#@发现较大设备设备缺陷者@#@4@#@未及时发现设备及生产出现的隐患、故障或泄漏点@#@5@#@停机后,未按规定时间做好盘车等维护@#@6@#@开、停机时各系统阀门、设备应按规定及时开启、关闭或停运,发现未按规定执行@#@7@#@各运行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进行设备操作、巡检@#@8@#@各控制箱门、动力箱门应关好@#@9@#@因操作不当或维护保养不到位,引起电机烧毁@#@(三)润滑油加油管理考核@#@序号@#@考核内容@#@考核标准@#@检查人@#@监督人@#@班组(分)@#@责任人@#@1@#@设备润滑油保证油质、油位正常,并做好记录及台帐@#@主任@#@副主任@#@2@#@发现运行设备油位不在规定油位线运行(正常油位为1/2~2/3之间),但未造成设备故障。

@#@@#@ @#@3@#@油质乳化,未及时换油@#@4@#@转动机械漏油未及时清理@#@ @#@5@#@加机油时必须用加油工具(油壶、油漏斗),发现未用加油工具而将油漏在设备和地面@#@ @#@6@#@转动机械设备因未加润滑油而造成转动设备损坏的@#@(四)点检员的考核@#@序号@#@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负责人)@#@检查人@#@备注@#@1@#@点检员对自己所负责的设备区域按点检路线每天进行点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安排维修人员处理,无法处理的设备缺陷应做好记录,会影响生产运行的设备缺陷要及时向主任或副主任反映,点检不到位(各设备的异常问题点检时没有发现,按问题的严重程度考核)。

@#@@#@主任@#@副主任@#@点检员至少每天巡检两次(7:

@#@30、14:

@#@30)对设备全面点检。

@#@@#@ @#@ @#@ @#@ @#@点检时可以处理的问题没有处理@#@2@#@点检员对所安排的维修内容必须做好跟踪、落实、督促工作,确定进度和完成时间,未按时完成@#@3@#@点检员对检修项目跟踪不到位或验收不到位造成重复检修。

@#@@#@4@#@1、常压:

@#@循环泵检修周期为,硫膏泵检修周期为、热水泵检修周期为、冷水泵检修周期为、喷射泵检修周期为、煤气风机检修周期为;@#@2、一净:

@#@高压水泵检修周期为、再生泵检修周期为、贫液泵检修周期为、半贫液泵检修周期为、冷凝液泵检修周期为、贮槽泵检修周期为;@#@3、二净:

@#@硫膏泵检修周期为、冷凝液泵检修周期为、日本泵检修周期为、贫液泵检修周期为、再生泵检修周期为、高压水泵检修周期为;@#@4、三净:

@#@循环泵检修周期为、硫膏泵检修周期为、真空泵检修周期为、提升泵检修周期为、高压水泵检修周期为;@#@5、转化:

@#@焦煤风机检修周期为、回收泵检修周期为、硫膏泵检修周期为、贫液泵检修周期为、富液泵检修周期为、给水泵检修周期为、空气风机检修周期为(在检修周期内重复检修的考核,检修周期外设备正常运行的奖励)@#@5@#@因备件问题影响到检修进度或影响生产@#@6@#@检修项目未按计划时间完成@#@ @#@7@#@突发故障@#@未影响生产@#@影响生产@#@";i:

12;s:

2004:

"铸件质量标准@#@1、铸件的质量@#@铸件的质量一般包括下述三个方面:

@#@@#@

(1)内在质量它包括铸件材料的质量(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冶金缺陷、物理及力学性能和某些特殊性能等)和铸件的内容铸造缺陷等。

@#@@#@

(2)外观质量外观质量一般包括铸件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等)、尺寸和重量精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重量公差等)和外表铸造缺陷等。

@#@@#@(3)使用质量它包括切削性、耐蚀性、耐磨性、焊接性和工作寿命等。

@#@@#@2、铸件的质量标准@#@铸件的质量标准可分为下述几个方面:

@#@@#@

(1)铸件的材质标准其均由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当然目前使用的标准中缺项还很多。

@#@铸造工作者必须按产品图样中对材料的要求,严格按标准规定对材质进行检验,一般可浇注本体试块或单独浇注试块来控制铸件的力学性能。

@#@要通过检查铸件的金相组织来间接控制铸件的力学性能,就必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这一过程与很多因素有关,各铸造厂只能在铸件特定的生产条件下,积累经验和数据,大体定出本厂的金相组织检查标准。

@#@@#@

(2)铸件的精度标准其包括铸件尺寸及重量精度和铸件表面粗糙度,是铸件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

@#@@#@(3)铸件表面及内部缺陷的修补标准在通常情况下,对于大多数只能制定工厂标准,一般由产品设计部门根据产品中铸件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制定。

@#@由于铸件的形状、结构及使用条件千差万别,很难为铸件的表面及内部缺陷制定通用标准。

@#@不允许铸件的表面和内部存在任何缺陷,或经修补后就不再影响铸件使用性及耐用性的缺陷,均可经适宜的方法进行修补,将不合格的产品转变为合格品,以此降低生产成本是必要的。

@#@@#@";i:

13;s:

1679:

"有限公司@#@关于成立公司研发中心的决定@#@为了满足国内外通信技术发展需求,持续研究通信设备测试方法,研发新的测试系统,不失时机地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通信研发和制造企业提供通信产品测试服务(要修改),经公司研究决定:

@#@成立公司研发中心。

@#@@#@一、研发中心职责:

@#@@#@1、根据国内外泵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公司研发项目计划,包括立项目的、依据、关键技术、创新点、人员和经费需求、资金筹措等;@#@@#@2、成立项目组,负责研发项目实施、成果验收和成果转化;@#@@#@3、负责公司研发项目、人员和经费管理及经济核算;@#@@#@4、负责公司技术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

@#@@#@二、机构设置:

@#@@#@研发中心主任:

@#@由公司总经理兼任;@#@@#@副主任:

@#@由研发中心主任任命;@#@@#@项目组:

@#@根据项目需求,招聘或选拔公司技术人员作为项目组成员从事研发工作。

@#@研发中心主任任命项目负责人。

@#@@#@财务:

@#@由公司会计和出纳担任,负责经费管理和核算;@#@@#@管理部:

@#@制定研发中心管理制度,负责项目、人员和设备管理。

@#@@#@三、项目经费:

@#@@#@项目组制定经费使用需求和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从公司自有资金中拨付。

@#@经费管理按照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有限公司@#@二○○五年八月十日@#@主题词:

@#@成立研发中心决定@#@发送:

@#@公司领导、全体员工@#@印:

@#@审核:

@#@@#@2@#@";i:

14;s:

9303:

"@#@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总结@#@2014年6月@#@校企合作总结@#@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体专业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提高中职教育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我校示范性中职建设内涵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开展校企合作,是我专业建设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有素质有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专业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基本情况@#@自2010年以来,我专业坚持按培养有素质、有技能人才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关联专业,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专业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努力为宝坻区经济和社会经济服务,至今年,我校已与得天佑、华勘、众力、宝洪源等10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专业,并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培训、技术交流、产品加工、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合作。

@#@总体来说成绩是肯定的。

@#@@#@二、合作的具体内容及取得的成绩@#@我专业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灵活多样,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

(一)“订单培养”合作@#@我专业与天津众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华勘钻探机具有限公司、天津得天佑机械加工厂、天高液压件有限公司、泓诚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宝洪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共同建立以企业名称冠名的班级,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部分企业培训课由企业承担。

@#@@#@

(二)参观、教学见习、工学交替等方面的合作 @#@我专业教师和学生在众达、华勘、得天佑和宝洪源等企业进行参观学习;@#@2011级学生于11月份开始在宝洪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进行校外实习。

@#@其方式为一年级学生在学校完成一年的理论课后,利用第二年时间在企业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和实习交替。

@#@@#@(三)顶岗实习合作@#@我专业2011级学生于今年在众力、华勘、得天佑等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期间学校与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四)产学研合作及技术交流、师资培训@#@我校成立产学研小组,结合企业专家形成专业团队。

@#@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思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中小型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

@#@@#@(五)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及就业基地合作@#@我专业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

@#@天津市华勘钻探机具有限公司、天津市宝坻区得天佑机械加工厂、天津市宝宏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天津鸿林机械有限公司、天津众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市泓诚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勇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天高液压件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这些基地不仅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而且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六)为企业进行产品加工合作@#@我专业与众力、鸿林、得天佑等多家企业合作,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场地和实习学生,进行产品加工。

@#@企业可以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学校借助企业生产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生产过程,更早、更好地由学生的角色向职工的角色转变,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七)企业奖励助学@#@我专业和得天佑机械加工厂合作,签订了奖励助学协议,校企共奖励突出成绩学生,用作激励学生的途径之一。

@#@@#@(八)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我专业聘请了行业、企业专家与我专业专业教师共同组建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会帮助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我专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九)举办年级技能大赛。

@#@@#@我专业在每年都会举办年级间的车工、焊工、钳工、数控等技能大赛,并有相应的奖励标准。

@#@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技能,至今效果良好。

@#@@#@(十)社会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我校与区劳动局共同合作承办多届区技能大赛的机械专业比赛,为宝坻区的技能水平提高提供了一定的贡献。

@#@同时,我专业历年职业技能鉴定累计共2000多人次@#@三、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我专业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目前的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次及中层次合作,离深层合作还相差甚远。

@#@@#@

(二)有部分企业合作以后,没有建立定期联专业和走访制度,联专业人也不固定,合作记录也不齐全。

@#@@#@(三)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及相关的保障措施不太完善。

@#@@#@四、今后校企合作的思路@#@校企合作要立足宝坻区,面向更多企业,校企合作的企业应是在机械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在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

@#@校企合作的企业一般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

@#@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

(一)学生参观、生产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及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合作;@#@@#@

(二)接受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面的合作;@#@@#@(三)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人员讲学、企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四)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双方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精品课程和教材,邀请企业专家共同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编制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的合作;@#@@#@(五)在企业捐资助学、企业赠送教学产品方面的合作;@#@@#@(六)共同进行技术研究、开发、试验、推广及新产品推介等方面的合作;@#@@#@(七)导引企业进校园,营造教学工厂,共建办学实体,成立股份公司,共建实验实训室和生产车间;@#@@#@(八)承接合作基地的产品加工和生产任务;@#@@#@(九)在学生就业方面的合作,应优先满足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十)其它方面的合作。

@#@@#@五、几点建议:

@#@@#@

(一)合作企业明确职责,对已签订合作协议书的企业,由学校制作统一的牌匾,并采用一定的方式举行挂牌仪式。

@#@对已挂牌的校外合作单位,要建立定期联专业和走访制度,并做好记录,了解校企合作信息(包括合作内容、模式、进展情况、顶岗实习情况、招工信息等),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

@#@@#@

(二)推行劳动就业引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

@#@@#@(三)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工作,明确部门职责,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

@#@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将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情况纳入教学质量保障体专业中,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

@#@@#@(四)合作模式应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的形式和需求,适时做出调整,与时俱进。

@#@@#@2014.6@#@5@#@";i:

15;s:

6524:

"附件1@#@项目编号:

@#@@#@暨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关于校园纪念品开发与设计的研究@#@项目类别□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学号@#@院(部)专业@#@入学年份@#@联系电话@#@E_mail@#@指导教师@#@申报时间@#@暨南大学教务处制@#@二О一二年三月@#@填写须知@#@一、项目分类说明: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方法的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申报书请按顺序逐项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

@#@空缺项要填“无”。

@#@@#@三、填写时可以改变字体大小等,但要确保表格的样式没有被改变;@#@填写完后用A4纸张双面打印,不得随意涂改。

@#@@#@四、申报过程有不明事宜,请与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联系和咨询。

@#@@#@项目名称@#@负责人情况@#@姓名@#@性别@#@平均绩点@#@学院@#@专业@#@入学年份@#@联系电话@#@QQ号@#@Email@#@项目@#@组成员@#@(不含负责人)@#@姓名@#@性别@#@学号@#@院(部)@#@专业@#@入学年份@#@指导老师情况@#@姓名@#@学科@#@专业@#@所在单位@#@职称/职务@#@学历@#@学位@#@联系电话@#@校外导师情况@#@姓名@#@所在单位@#@职称/职务@#@学历@#@学位@#@联系电话@#@一、项目简介@#@目前,中国的校园纪念品市场尚未得到重视和发展,就少数几所知名的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开发了属于本校特有的几款纪念品,包括纪念册、钢笔、皮质记事本等文具类纪念品,品种繁多,不少项目开发也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理念与创意,做得较为成功。

@#@但针对校园纪念品来说,国内市场才刚刚起步,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本项目将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探讨校园纪念品开发与设计的重要意义;@#@通过调查研究已有的完整的校园纪念品研发系统、借鉴与学习国外先进的研发理念与创意设计为各高校提供形成专有的项目开发与设计部门、服务部门甚至制作部门的经验总结与建议,进一步完善校园纪念品的开发和管理。

@#@@#@二、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等)@#@

(一)研究意义@#@1、中国校园纪念品市场,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名校品牌的开发,具有其他品牌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2、丰富的纪念品是学校的代言,是对外宣传的工具,是学校信息向外传递的有效途径,代表着学校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妥善保护并合理利用,对于树立学校形象,凝聚校友和师生的爱校之心具有重要意义;@#@@#@3、多数校园纪念品的设计推广、宣传、营销策划都是由本校各学院的师生合力完成的,不仅塑造了学校的品牌,还为师生们提供了实践的舞台,使纪念品作为附加产业为学校提升知名度的同时带来可观收益。

@#@ @#@ @#@@#@4、校园纪念品开发后需要规范、有效的管理,缺乏计划性和协调性,可能引发因为纪念品品位和质量水平的低下而导致学校形象受损。

@#@因而有必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对校园纪念品的管理以保持其活力与吸引力。

@#@@#@

(二)研究现状@#@三、项目方案(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标、计划、技术路线、人员分工等)@#@

(一)具体内容@#@1、总体上,本项目主要运用市场调查与实地调研的方法,@#@

(二)项目目标@#@(三)研究计划@#@前期:

@#@@#@中期:

@#@@#@后期:

@#@@#@(四)技术路线@#@(五)项目成员分工@#@四、项目特色与创新点@#@1、校园纪念品作为实质的媒介传播价值的作用在国内市场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本项目通过调研与总结发掘校园纪念品的市场潜力,探索新经济和消费趋势下开发校园纪念品的重要意义;@#@@#@2、研究领域不局限于国内校园纪念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使校园纪念品走高质量、国际化、具有品牌效应的路线;@#@@#@3、将校园纪念品在代言、宣传学校的作用进一步延伸至旅游、经济等范围;@#@使以校内学生为主的消费群体得以拓展;@#@带动网络营销、纪念品设计、制造等新经济热点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校园纪念品在创新、提质等方面的优化与管理。

@#@@#@五、项目进度安排@#@六、经费预算及依据@#@项目资金预算@#@进行阶段@#@科目@#@费用(元)@#@总账科目@#@明细科目@#@前期准备@#@执行调查@#@资料费用@#@问卷打印@#@交通费用@#@小组成员在学校宿舍与调研地往返交通费用@#@通信费用@#@与各高校负责校园纪念品销售、管理部门联系@#@总计@#@七、项目预期成果@#@八、申请人承诺@#@我保证上述填报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获得资助,我与本项目组成员将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研究工作的进行,按时报送有关材料。

@#@@#@项目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九、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十、学院(部)意见:

@#@@#@签名盖章:

@#@@#@年月日@#@十一、学校意见:

@#@@#@签名盖章:

@#@@#@年月日@#@";i:

16;s:

11881:

"@#@产品检验指导书@#@Q321.01.01.01-01@#@×@#@×@#@@#@2014.7.25@#@1.目的@#@为确保产品的符合性,满足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特制定本检验规程,对产品的检验实施有效控制。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包括外协、制程、出货过程)各检验特性的检验。

@#@在本标准中,切削加工指的是:

@#@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刨削加工、孔加工、拉削加工和钳工作业等。

@#@@#@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检验计划和判定准则。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相关国标:

@#@@#@GB/T1804-2000(ISO2768-1:

@#@104989)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1184-1996(ISO2768-2:

@#@1989)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1958-1980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1957-1981光滑极限量规@#@Q/HXB3000.1抽样检查作业指导书@#@Q/HXB2005.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Q/HXB2005.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检验原则@#@全检项:

@#@对于有隔爆要求的零件进行全面检测,对其核心尺寸部件注意检测。

@#@要求尺寸与图纸保持一致性。

@#@@#@抽检项:

@#@对于一般通用件,实行抽样检测。

@#@当抽样的合格率低于90%时,及时向主管反映。

@#@@#@免检项:

@#@对于产品质量比较好的产品,予以免检。

@#@该部分产品需要设计部门的核准。

@#@@#@检验的依据及优先顺序:

@#@@#@第一为物料承认书,第二为图纸,第三为本检验规范。

@#@@#@5.检验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卡尺、塞尺、塞规、角度尺、百分表、样块,螺纹规。

@#@@#@6.检验步骤@#@1)对照图纸要求之版本,是否与实物一致。

@#@@#@2)清点图纸要求之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3)识别图纸要求之材料,是否与实物相符。

@#@@#@4)审查技术说明。

@#@留意:

@#@@#@是否有对称件。

@#@@#@不同类型的热处理、光洁度等对加工的要求。

@#@@#@英文/日文的注解说明。

@#@@#@5)审核图纸的尺寸、形位公差、外观要求、光洁度等,决定检查方法,合理选用量具,保证检测质量。

@#@@#@6)QC按次序对工件进行检验,检完一个尺寸,作一个记号,不能漏检。

@#@@#@7)检出不良品,由组长或厂部确认是否返修,报废。

@#@@#@8)检验完毕签署检验记录,工件按要求进行清洗,清点包装,粘贴标识。

@#@@#@9)入库/出货。

@#@@#@7.检查方法@#@7.1.1粗糙度检测@#@1.表面粗糙度通常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表示。

@#@@#@2.图纸上明确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按照图面要求进行检验。

@#@@#@3.图纸上没有明确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按照加工工艺一般能达到的粗糙度进行检验,对铝材和铜材的表面要求光亮。

@#@@#@7.1.2检验方法@#@样块比较法。

@#@以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工作面上的粗糙度值为标准,用视角法和触角法与被测表面进行比较,来判定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值是否符合规定。

@#@需要时可用显微镜比较法。

@#@客户有明确要求时,按照客户要求进行检验。

@#@用样块进行比较时,样快和被测表面材质、加工方法应一致。

@#@@#@7.2.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1图纸上有明确公差要求的,按照要求进行判定。

@#@实测尺寸超出公差即为不合格。

@#@@#@2标题栏或技术要求注明公差的,按照要求进行判定。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按照GB1804-2000中等精度(M级)进行检验。

@#@8.2.2GB1804-2000不适用于下列尺寸:

@#@@#@a)其他一般公差标准涉及的线性和角度尺寸;@#@@#@b)括号内的参考尺寸;@#@@#@c)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7.3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7.3.1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为了保证工件形位公差符合设计要求,在加工过程中,要求检测重要的形位公差要求,如回转性工件的同轴度等。

@#@未明确要求的形位公差按照GB1184-1996的K级精度检验。

@#@@#@1.图纸上对形位公差有明确要求的,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检验。

@#@@#@2.图纸上对形位公差没有明确要求的,其形位公差由加工工艺保证,一般不做检验;@#@对形位公差有怀疑时,需进行检验。

@#@@#@3.客户另行要求的,以客户要求为准。

@#@@#@7.3.2形位公差的检测@#@1.平面度的简单测量:

@#@@#@①把工件被测面放在平板上用目测法观察工件与平板之间缝隙的大小进行测量;@#@@#@②把工件被测面放在平板上用厚薄规(塞尺)进行测量;@#@@#@③用三个千斤顶(可调支撑顶尖)把被测面朝上支撑好,用高度尺装上杠杆百分表(千分表)校正好三个基准点后进行测量。

@#@@#@2.平行度的简单测量:

@#@@#@ü@#@把工件基准面朝下放在平板上,用百分表(千分表)对到被测面并使指针偏摆过半圈左右,紧贴平板轻轻推动工件,从百分表(千分表)上读出指针变动量;@#@@#@ü@#@把工件基准面朝下放在平板上,用高度尺装上杠杆百分表(千分表)对到被测面并使指针偏摆过半圈左右,紧贴平板轻轻推动高度尺,从杠杆百分表(千分表)上读出指针变动量。

@#@@#@3.跳动或同轴度的简单测量:

@#@@#@把轴类零件相同尺寸的部位(基准圆)放在一个或两个V型槽内,与带百分表或千分表的高度规一起放在平板上,把表头对准被测部位,慢慢转动零件,读出表上的指针变动量就可得到圆跳动或同轴度。

@#@@#@4.对称度的简单测量@#@轴上的键槽的对称度,一般是放在平台上,使用V型铁和百分表(带座),先测一边的槽面,固定表头,然后旋转180度再测另外的一边,差值既是。

@#@@#@5.垂直度的简单测量@#@把工件基准面朝下压住紧贴在平板上,用高度计的百分表(千分表)对到被测垂面并使指针偏摆过半圈左右,摇动高度计上手柄,使百分表头在工件被测垂面上下移动,从百分表(千分表)上读出指针变动量。

@#@@#@6.螺纹位置度的简单测量@#@螺纹孔相对于外径的位置度。

@#@因为是螺纹孔,所以很难测量,可在螺纹加工前--即测量加工光孔的位置度。

@#@@#@8.注意事项@#@1)审图时注意图纸是否模糊不清、是否漏盖工艺章。

@#@@#@2)图纸数量理论上只许多不能少。

@#@@#@3)审核所有材料,避免错料,混料。

@#@@#@4)检查是否有漏加工之处。

@#@@#@5)图纸要求热处理,氧化的,关注是否除锈,留量,堵孔,氧化淬火前的攻牙加工等。

@#@@#@6)留意零件与图纸其它不符之处,比如方向相反等。

@#@@#@Q321.01.01.01-01检测指导@#@1、目的@#@对用于产品进行进料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工艺要求或客户要求。

@#@@#@2、范围@#@适用于产品用的五金件的检验。

@#@@#@3、检验规范@#@3.1外观检查@#@表面光滑、无划痕、裂纹、凹凸点、扭曲变形等缺陷。

@#@边缘无毛刺。

@#@@#@3.2材质检查@#@材质符合工程图纸要求或样品要求。

@#@@#@3.3尺寸检查@#@根据相关图纸或样品用游标卡尺检查,尺寸应在规定范围内。

@#@@#@3.4装配检查@#@与相关零件进行实配试装顺利、无错位、翘曲、变形等不良现象。

@#@@#@4、因工程变更而需做相应要求的改变时,以最新工程图纸、样品为准。

@#@@#@操作流程@#@1.检查产品是否存在缺陷,包括结构和外观两部分组成。

@#@@#@2.检查产品材料是否与要求相符。

@#@@#@3.检查产品尺寸并与图纸进行比较,对关键细长件的厚度进行多点测量。

@#@@#@4.扣条宽度@#@5.台阶面深度,台阶面宽度@#@6.检查产品形位公差,查看相关尺寸。

@#@@#@7.检查产品粗糙度与技术说明。

@#@附录@#@l镀前划痕:

@#@指材料划痕、电镀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或局部磨擦痕迹,一般呈细线型。

@#@@#@l浅划痕:

@#@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及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它无膜层表面则为:

@#@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l深划痕:

@#@膜层表面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出来);@#@对其它无膜层表面则为:

@#@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l凹坑:

@#@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l凹凸痕:

@#@因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的现象,手摸时有不平感觉。

@#@@#@l烧伤:

@#@拉丝处理时因操作不当造成零件表面过热留下的烧蚀痕迹。

@#@@#@l水印:

@#@电镀或氧化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

@#@@#@l露白:

@#@镀锌彩色钝化膜因磨擦而去除,露出新层,或因缝隙截留溶液导致的无钝化膜现象,呈现为区别于周围彩色的白色。

@#@@#@l雾状:

@#@镀铬、镀镍表面上的模糊、不清晰、不光亮的现象。

@#@@#@l颗粒:

@#@因材料夹杂物或外来物(如焊渣)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l挂具印:

@#@指电镀、氧化、喷涂等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产生局部无膜层的现象。

@#@@#@l图文损伤:

@#@印刷图文因局部脱落或擦伤、附着不良、污染等所造成的图形、字迹不完整不清晰的现象。

@#@@#@l气孔:

@#@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焊液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

@#@@#@l夹渣:

@#@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焊渣。

@#@@#@l焊瘤:

@#@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焊缝外未熔化的母材上形成的金属瘤。

@#@@#@外观缺陷类型@#@缺陷所处表面类型@#@允许范围@#@A级表面@#@B级表面@#@C级表面@#@基材花班@#@金属表面@#@不允许@#@不允许@#@S总≤被测面积的5%@#@浅划痕@#@所有表面@#@不允许@#@L≤50×@#@0.4,P≤2@#@P≤5@#@深划痕@#@所有表面@#@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凹坑@#@非拉丝和喷砂面@#@不允许@#@直径≤0.5,P≤2@#@不限制@#@凹凸@#@所有表面@#@不允许@#@不允许@#@直径≤2.0,P≤5@#@抛光区@#@金属表面@#@不允许@#@不允许@#@S总≤被测面积的5%@#@烧伤@#@拉丝面@#@不允许@#@不允许@#@不限制@#@水印@#@电镀、氧化@#@不允许@#@S≤3.0,P≤1@#@不限制@#@露白@#@镀彩锌@#@不允许@#@不允许@#@S≤4.0,P≤3@#@修补@#@喷塑、电泳漆@#@不允许@#@S≤3.0,P≤2@#@S总≤被测面积的5%@#@颗粒@#@所有表面@#@不允许@#@直径≤1.0,P≤2@#@直径≤3.0,P≤5@#@挂具印@#@所有表面@#@不允许@#@不允许@#@不限制@#@图文损伤@#@印刷图文@#@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色点@#@所有表面@#@S≤0.3,P≤2@#@L≤50@#@S≤0.5,P≤3@#@L≤50@#@S总≤被测面积的2%@#@露底@#@电镀@#@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注@#@S为单个缺陷面积(mm2),P为缺陷数量(个),L为缺陷长度或间距(mm)@#@";i:

17;s:

5869:

"机械设备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表@#@表AQ-C9-15@#@编号@#@工程名称@#@xxxxx@#@使用单位@#@xxxx@#@租赁单位@#@备案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自编号码@#@出厂日期@#@使用年限@#@上次维修保养时间@#@物料提升机@#@检@#@查@#@维@#@修@#@保@#@养@#@记@#@录@#@更@#@换@#@主@#@要@#@配@#@件@#@记@#@录@#@记录人@#@年月日@#@机械设备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表@#@表AQ-C9-15@#@编号@#@002@#@工程名称@#@xxxxxxx@#@使用单位@#@xxxx@#@租赁单位@#@xxxx@#@备案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自编号码@#@出厂日期@#@使用年限@#@上次维修保养时间@#@混凝土泵@#@HBT80-16S@#@NT18/006@#@xxxx@#@xxxx@#@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进料离合器使用一段时间后,间隙有所增大,清洗泵时漏水,经适当调整后恢复正常。

@#@@#@更@#@换@#@主@#@要@#@配@#@件@#@记@#@录@#@记录人@#@年月日@#@机械设备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表@#@表AQ-C9-15@#@编号@#@003@#@工程名称@#@xxxx@#@使用单位@#@xxx@#@租赁单位@#@xx@#@备案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自编号码@#@出厂日期@#@使用年限@#@上次维修保养时间@#@切断机@#@GQ-50A@#@NT18/013@#@xxxxxx@#@xxxxx@#@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转动轴易损件筒套磨损@#@更@#@换@#@主@#@要@#@配@#@件@#@记@#@录@#@转动轴筒套更换@#@记录人@#@年月日@#@机械设备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表@#@表AQ-C9-15@#@编号@#@004@#@工程名称@#@xxxxx@#@使用单位@#@xxxxx@#@租赁单位@#@xxxx@#@备案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自编号码@#@出厂日期@#@使用年限@#@上次维修保养时间@#@切断机@#@GQ-40A@#@NT18/012@#@xxxx@#@xxxx@#@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转动轴易损件筒套磨损,清洗加油。

@#@@#@更@#@换@#@主@#@要@#@配@#@件@#@记@#@录@#@转动轴筒套更换@#@记录人@#@年月日@#@机械设备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表@#@表AQ-C9-15@#@编号@#@005@#@工程名称@#@xxxxxxxx@#@使用单位@#@xxxxx@#@租赁单位@#@xxxxxx机械租赁公司@#@备案号@#@xxxxx@#@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自编号码@#@出厂日期@#@使用年限@#@上次维修保养时间@#@塔吊@#@ST60/15@#@xxxxxxx@#@xxxxxxx@#@xxxx@#@xxx@#@检@#@查@#@维@#@修@#@保@#@养@#@记@#@录@#@电机接触器接触不良@#@更@#@换@#@主@#@要@#@配@#@件@#@记@#@录@#@更换交流接触器@#@记录人@#@年月日@#@机械设备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表@#@表AQ-C9-15@#@编号@#@006@#@工程名称@#@xxxxxx@#@使用单位@#@xxxxxx@#@租赁单位@#@xxxxx@#@备案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自编号码@#@出厂日期@#@使用年限@#@上次维修保养时间@#@塔吊@#@QTZ63A@#@xxxx1@#@xxxx@#@xxxx@#@xxxx@#@检@#@查@#@维@#@修@#@保@#@养@#@记@#@录@#@钢丝绳磨损,断丝超标@#@更@#@换@#@主@#@要@#@配@#@件@#@记@#@录@#@更换钢丝绳@#@记录人@#@年月日@#@施工机具安装验收表(其它中小型)@#@表AQ-C9-14@#@编号@#@工程名称@#@设备名称及型号@#@总包单位@#@分包单位@#@租赁单位@#@验收日期@#@验收项目@#@验收结果@#@验收项目@#@状@#@况@#@机架、机座@#@电@#@源@#@部@#@分@#@开关箱@#@动力、传动部分@#@一

(二)次线长度@#@附件@#@漏(触)电保护@#@防@#@护@#@装@#@置@#@防护罩@#@接零保护@#@轴盖@#@绝缘保护@#@刃口保护@#@操作场所空间、安装情况@#@挡板@#@阀@#@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字@#@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监理单位意见:

@#@@#@符合验收程序,同意使用()@#@不符合验收程序,重新组织验收()@#@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施工机械安装验收表(木工设备)@#@表AQ-C9-13@#@编号@#@工程名称@#@验收日期@#@总包单位@#@分包单位@#@租赁单位@#@安装单位@#@机具安装位置@#@检@#@查@#@项@#@目@#@检查内容与要求@#@验收结果@#@安装符合降低噪声要求的防护棚内并有良好的通风@#@安装平稳牢固、工作台平整光滑,床身工作时不的有明显震动,有足够宽敞场地保证操作@#@平铇必须安装保护手装置,圆盘锯锯盘护罩、分料器(锯尾刀)、防护挡板安装装置齐全有效@#@刀片和刀片螺丝的硬度、重量必须一致,刀片严禁有裂纹,刀架夹板必须平整贴紧,合金刀片焊缝的高度不得超出刀头,刀片紧固螺丝应按入刀片槽内,槽端离刀背不得小于10mm@#@传动部位防护罩齐全牢固@#@设置独立的开光箱必须达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开光箱距设备距离不大于3米且电源线穿管保护。

@#@漏电保护开关灵敏、匹配正确、保护接零符合要求,严禁使用铁壳倒顺开关@#@必须独立使用一台电动机,不得与其它机械用同一台电动机,多功能木工设备严禁两项(含)以上功能同时使用@#@设备旁悬挂设安全操作规程牌,明确责任人,操作人员持证上岗@#@验收结论@#@验收人@#@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监理单位意见:

@#@@#@符合验收程序,同意使用()@#@不符合验收程序,重新组织验收()@#@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工程项目安全检查隐患整改记录表@#@表AQ-C11-4@#@编号@#@工程名称@#@xxxxxx@#@施工单位@#@xxxxxx@#@施工部位@#@作业单位@#@检查情况及存在的隐患:

@#@@#@整改要求:

@#@@#@检查人员签名@#@复@#@查@#@意@#@见@#@复查人签名:

@#@复查日期:

@#@@#@施工现场消防重点部位登记表@#@表AQ-C10-1@#@编号@#@工程名称@#@xxxxxxxxx@#@序号@#@部位名称@#@消防器材配备情况@#@防火责任人@#@检查时间和结果@#@消防安全员@#@项目负责人@#@填表日期@#@";i:

18;s:

13133:

"l弯头elbow@#@异径弯头reducingelbow@#@带支座弯头baseelbow@#@长半径弯头(标准1.5倍弯曲半径---1.5D)@#@longradiuselbow@#@l三通tee@#@异径三通reducingtee@#@等径三通straighttee@#@带侧向口的三通(右向或左向)sideoutlettee(righthandor1efthand)@#@异径三通(分支口为异径)reducingtee(reducingonoutlet)@#@异径三通(一个直通口为异径)reducingtee(reducingononerun)@#@带支座三通basetee@#@异径三通(一个直通口及分支口为异径)reducingtee(reducingononerunandoutlet)@#@异径三通(两个直通口为异径,双头式)reducingtee(reducingonbothruns,bullhead)@#@45°@#@斜三通45°@#@lateral@#@45°@#@斜三通(支管为异径)45°@#@lateral(reducingonbranch)@#@45°@#@斜三通(一个直通口为异径)45°@#@lateral(reducingononerun)@#@45°@#@斜三通(一个直通口及支管为异径)45°@#@lateral(reducingononerunandbranch)@#@Y型三通(俗称裤衩)true“Y”@#@四通cross@#@等径四通straightcross@#@异径四通reducingcross@#@异径四通(一个分支口为异径)reducingcross(reducingononeoutlet)@#@异径四通(一个直通口及分支口为异径)reducingcross(reducingononerunandoutlet)@#@异径四通(两个分支口为异径)reducingcross(reducingonbothoutlet)@#@异径四通(一个直通口及两个分支口为异径)reducingcross(reducingononerunandbothoutlet)@#@异径管reducer@#@同心异径管concentricreducer@#@偏心异径管eccentricreducer@#@锻制异径管reducingswage@#@螺纹支管台threadolet@#@焊接支管台weldolet@#@承插支管台sockolet@#@弯头支管台elbolet@#@斜接支管台latrolet@#@镶入式支管嘴sweepolet@#@短管支管台nipolet@#@支管台,插入式支管台boss@#@l螺纹支管台Threadolet@#@l弯头支管台elbolet@#@l焊接支管台weldolet;@#@onweld@#@l短管支管台nipolet@#@l承插支管台sockolet@#@l烧焊支管台weldolet@#@l斜接支管台latrolet@#@l承插焊支管台Sockolet@#@l支管台,插入式支管台boss@#@管接头coupling,fullcoupling@#@半管接头halfcoupling@#@异径管接头reducingcoupling@#@活接头union@#@内外螺纹缩接(俗称补芯)bushing@#@管帽cap(C)@#@堵头plug@#@短节nipple@#@异径短节reducingnipple;@#@swagenipple@#@管道英文缩写@#@AAnchor固定@#@ABS*Absolute绝对的@#@AISI*AmericanIronandSteelInstitute @#@ @#@美国钢铁学会@#@ANSI*AmericanNationalStandards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PI*AmericanPetroleumInstitute美国石油学会@#@APPROX*Approximate大约,近似的@#@ASBAsbestos石棉 @#@ @#@@#@ASME*AmericanSocietyOfMechanicalEngineers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SY*Assembly装配,组装@#@ASTM*AmericanSocietyOfTestingMaterial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TM*Atmosphere大气压@#@AWG*AmericanWireGage美国线规@#@AWS*AmericanWel****Society美国焊接协会@#@AWWA*AmericanWaterWorksAssociation美国水工协会@#@B @#@ @#@@#@BBBoltedBonnet栓柱连接的阀盖@#@BBByBuyer买方供货@#@B-BBeveledEnd-BeveledEnd两端为坡口端@#@BCBoltCircle螺栓中心圆 @#@ @#@@#@B.CBoltedCover(cap)螺栓连接的阀兰盖(帽) @#@ @#@@#@BEBeveledEnd(forwel****)坡口(焊接用)@#@B.E @#@ @#@ @#@BellEnd承口@#@BEPBothEndsPlain两端平@#@BETBothEndsThreaded两端带螺纹@#@BLBatteryLimit装置区边界@#@BFBlindFlange盲板法兰@#@BLDBlind @#@ @#@ @#@盲板@#@BLDG*Buil****建筑物@#@BMBillOfMaterial材料表@#@BOPBottomOfPipe管底@#@B-PBeveledEnd—PlainEnd坡口端.平端@#@BVButterflyvalve蝶阀@#@BWG*BirminghamWireGage伯明翰线规@#@BWButtWeld对焊@#@C@#@CCap管帽@#@C-CCentertoCenter中至中@#@C-ECentertoEnd中至端面@#@C-FCentertoFace中至面@#@CH-OPChainOperated链条操纵的@#@CH.PLCheckeredPlate花纹钢管@#@C.I*CastIron铸铁@#@CL*Class英制压力等级,等级,种类@#@CLEARClearance间隙@#@CODContinuedonDrawing接续图@#@COL*Column柱,塔@#@CONCConcentric同心的@#@CONNConnection连接,接口@#@CONT*Continue连续@#@CONT.V.ControlValve控制阀@#@CPLGCoupling管接头,连轴节@#@C.R.ConcentricReducer同心异径管@#@C.S.*CarbonSteel碳钢@#@C.S.ColdSpring冷紧@#@C.S.C.CarSealClose在关闭状态下封住@#@C.S.O.CarSealOpen在开启状态下封住@#@CUSTCustomer客@#@CHCheckValve止回阀@#@DEG*Degree度@#@DFDrainfunnel排液漏斗@#@DIA*Diameter直径@#@DIM*Dimension尺寸@#@DISCH*Discharge出口,排出@#@DiaphragmVELVE隔膜阀@#@DMFDoubleMaleAndFemale双重凹凸@#@DN @#@ @#@NorminalDiameter公称直径@#@DNDown下@#@DRDrain排液@#@DSDirectionalStop定向限为架@#@DWG*Drawing图@#@E@#@E*East东@#@ECExternalCoating外面涂防腐层@#@ECCEccentric偏心@#@EFWElectricFusionWelded电容焊的@#@EL(ELEV)*Elevation标高;@#@立面@#@ELLElbow弯头@#@EQIOPEquipment @#@ @#@设备,装置@#@EQUIVEquivalent相当的@#@E.R.EccentricReducer偏心异经管@#@ERWElectricResistanceWelded电阻焊的@#@EWEyeWasher&@#@Shower洗眼器及淋浴器@#@EXP.JTExpansionJoint膨胀节@#@F@#@FDNFoundation @#@ @#@基础@#@FFFlatFacedOrFullFaced全平面;@#@满平面@#@F-FFaceToFace面至面@#@FGWFusionGasWel****气熔焊@#@FIG*Figure图@#@FLFloor楼面@#@FLEXTUBEFlexibleTube挠性管@#@FLGFlange法兰@#@FLGDFlanged法兰式的@#@FLGFFlangedFace法兰面@#@FOBFlatOnBottom底面平@#@FOTFlatOnTop顶面平@#@FPFixPoint固定点@#@FSForgedSteel锻钢@#@FTFFittingToFitting管件直连@#@FTGFitting管件@#@FURNDFurnished提供的,装设的@#@FWFieldWeld现场焊@#@GGuide导向@#@GA*Gage表,表压,规(线规)@#@GALV*Galvanize镀锌@#@GLGroundLevel地面@#@GLVGlobeValve截止阀@#@GEAROPGearOperated齿轮传动的@#@GMAWGasMetalArcWel****金属极惰气体保护焊@#@GSKTGasket垫片@#@GTAW(Inert)GasTungstenArcWel****惰性气体保护钨极电弧焊@#@GVGateValve闸阀@#@H@#@HHanger吊架@#@HCHoseConnection软管接头@#@H.CPLGHalfCoupling半节管接头@#@HDRHeader总管@#@HEX*Hexagon六角形@#@HFHardAlloyFaceon阀内件(阀心)为@#@ValveTrim @#@ @#@ @#@ @#@ @#@硬质合金密封面@#@HHHandHole手孔@#@HORHorizontal水平的@#@H.P*HighPressure高压@#@HSHoseStation软管@#@I@#@ID*InsideDiameter内径@#@IN*Inch英寸@#@INSInsulation隔热@#@INSTInstrument @#@ @#@仪表@#@INVInvert(insidebottomofpipe)管子内底@#@IPSIronPipesize铁管尺寸@#@ISOIsometricDrawing周测图(空视图)@#@I.S.B.LInsideBatteryLimit装置边界内恻@#@ISNSInsidescrew&@#@Non-risingStem内螺纹非升杆@#@ISRSInsidescrew&@#@Risingstem内螺纹升杆@#@J@#@JTJoint接头@#@JSJackScrew顶开(起)螺栓@#@L@#@LCLockedClosed在关闭状态下锁定@#@LEPLargeendplain大端为平的@#@LETLargeendThreaded大端带螺纹@#@LGLong长@#@LGFLensGasketFace透镜垫连接面@#@L.H.THDLeftHandThread左螺纹@#@LIFTLiftType升降式@#@LJLapJoint搭接@#@LJFLapJointFlange松套法兰@#@LOLockedOpen在开启状态下锁定@#@L.P.LowPressure低压@#@LRLongRadius长半径@#@LRELongRadiusElbow长半径弯头@#@LTGLargeTongue&@#@Groove大椎槽@#@M@#@MATLMaterial材料@#@MAXMaximum最大@#@MBMachineBolt机器螺栓(单头)@#@MFMaleandFemale凸和凹@#@MFGManufacture制造@#@MF*Manufacture制造厂@#@MHManhole人孔@#@MIMalleableIron可锻铸铁@#@MIN*Minimum最小@#@MJMechanicalJoint机械接头@#@M.LMatchLine连续线@#@MSS*ManufacturersStandardizationSocietyoftheValveandFittingsIndustry,Inc.@#@ @#@ @#@美国阀门和管件制造商标准化协会@#@MTOMaterialtake-off材料统计@#@MWMinimumWall最小壁厚@#@M.W.MineralWool矿(物)棉@#@N@#@N*North北@#@NBNominalBore公称孔径@#@N.B.Non-Bonnet无阀盖@#@NCNormallyClosed常闭@#@NIPNipple短管@#@NONormallyOpen;@#@常开@#@*Number号;@#@数量@#@NOINSNoInsulation不隔热@#@NOMNominal公称的;@#@额定的@#@NOZNozzle管口@#@NPSNominalPipeSize公称管径@#@NPSHNetPositiveSuctionHead净正吸入压头@#@NPT*AmericanNationalTaper美国锥管螺纹@#@PipeThread@#@NSNominalSize公称直径@#@NVNeedleValve针形阀@#@O@#@OD*OutsideDiameter外径@#@OETOneendThreaded一端带螺纹@#@OROutsideRadius外半径@#@ORFOrifice孔板@#@ORIENTOrientation方位@#@OS&@#@YOutsideScrewandYoke外螺纹阀杆和阀轭@#@OSNBOutsideScrewNon-Bonnet外螺纹无阀盖@#@P@#@PPlug堵头@#@PAPPipingArrangementPlan @#@ @#@管道布置平面图@#@PBPressureSealBonnet压力密封的阀盖@#@P-BPlainEnd–BevelEnd平端—坡口端@#@PCPressureSealCap压力密封的阀帽@#@P.C.D.PitchCircleDiameter节圆直径@#@PEPlainEnd(notbeveled)平端(无坡口)@#@PFPlatform平台@#@PIDPiping&@#@InstrumentDiagram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N*NominalPressure公称压力@#@PNPlantNorth工厂北向@#@POSpointofSupport支承点@#@P-PPlainEnd—PlainEnd两端为平端@#@P";i:

19;s:

6642:

"机械设备制作承揽合同@#@合同编号:

@#@@#@合同签订地:

@#@@#@甲方(承揽方):

@#@@#@法定代表人:

@#@,职务:

@#@@#@地址:

@#@@#@乙方(委托方):

@#@@#@法定代表人:

@#@,职务:

@#@@#@地址:

@#@@#@鉴于:

@#@@#@乙方委托甲方加工如下机械设备: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备注@#@合计金额(含税):

@#@¥元(大写:

@#@人民币元整,大小写不一致的以大写为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在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双方共同遵守。

@#@@#@一、产品的质量标准及验收方式、保修期限条款@#@1、产品质量按双方约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执行,机械设备生产完成后,由乙方在收到设备之日起日内按照约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进行验收,甲方派员协助安装调试,若乙方认为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必须在货物验收之日起日内以书面的形式提出,如超过此期限未提出异议,则视为甲方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乙方质量要求。

@#@@#@2、乙方确认的收货人为,职务为,身份证号码为:

@#@,收货人验收意见视为乙方的验收意见。

@#@@#@3、甲方为设备提供年保修期限,但易损件除外(易损件包括:

@#@)。

@#@@#@二、交货时间及交货方式、运输费用的承担@#@1、甲方应在年月日前向乙方交货。

@#@@#@2、乙方指定,甲方须将货物运输至:

@#@@#@3、双方一致同意,甲方委托货运公司进行运输,货物运输至乙方指定的地点并交付给乙方之前,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甲方承担;@#@货物交付给乙方之后,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乙方承担。

@#@@#@4、货物运费由甲方承担。

@#@@#@三、配件提供条款@#@甲方向乙方提供如下配件:

@#@@#@四、定金及预付款条款@#@1、本合同签订后日内,乙方必须按合同金额的%支付定金,若乙方未按合同的约定支付后续定做款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先付款后提货义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合同履行完毕后,定金折抵定做款。

@#@@#@2、合同签订后日内,乙方预付人民币元(大写:

@#@人民币元整,大小写不一致的以大写为准)作为预付款,专款用于机械设备生产的原材料采购。

@#@若乙方不履行先付款后提货义务或违约不履行合同其它义务,无权要求返还上述预付款。

@#@@#@五、货款的结算、支付方式@#@乙方向甲方支付款项,必须汇入下列甲方指定的账户,非经甲方书面授权,乙方不能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支付款项:

@#@@#@开户行:

@#@@#@账户名:

@#@@#@账号:

@#@@#@甲方账号发生更改的,应提前天书面通知乙方,因甲方迟延通知或未通知导致甲方未能及时收到货款的,责任由甲方承担。

@#@@#@六、违约责任@#@1、甲方的违约责任:

@#@甲方未能按期交付定做物机械设备,必须按逾期交货部分的价款总额的日万分之支付逾期交货违约金。

@#@@#@2、乙方的违约责任:

@#@@#@

(1)乙方延迟支付约定的款项,甲方有权延期交付定做物;@#@@#@

(2)如乙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付款,每逾期一日,按日万分之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3)乙方逾期个月不履行先付款后提货的义务,甲方有权变卖定作物,变卖价款归甲方所有;@#@@#@(4)乙方支付定金后,超过个月不按约定支付约定的预付款,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并没收定金;@#@@#@(5)乙方应及时验收并做书面的收货确认,乙方迟延验收或不做书面收货确认的,每迟延一日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元(大写:

@#@人民币元整,大小写不一致的以大写为准);@#@迟延验收或不做书面收货确认时间超过____日视为乙方无理拒收,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将货物另行处置,已收取的定金和货款不予退回。

@#@,@#@(6)若乙方未支付全部定做款,则定做物机械设备的所有权归属甲方,乙方不得转让、抵押、转移、变卖该机械设备,否则,乙方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七、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其它事项@#@1、保修期间,乙方不得向除甲方之外的任何人购买零配件。

@#@@#@2、下列电话、传真、邮箱地址为双方履行合同的联络方式,若有变动,必须另行通知,否则必须自行承担责任。

@#@@#@甲方:

@#@乙方:

@#@@#@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

@#@传真号:

@#@@#@邮箱号码:

@#@邮箱号码:

@#@@#@3、本合同产生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4、本合同壹式贰份,由双方各执壹份存档;@#@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签订补充协议,其效力与本协议一致;@#@本协议设备清单、技术标准、技术条件、零配件清单、定做物机械设备交接单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本合同自双方当事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6、合同签订时,双方必须相互交付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开户许可证、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以下无正文)@#@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时间:

@#@年月日时间:

@#@年月日@#@4@#@";i:

20;s:

3470:

"@#@滚揉机操作规程1.开机前的准备@#@1.1接通电源供应,打开压缩空气手动阀,打开控制盘上的“电控键”,拉出“红色急挺”按钮。

@#@@#@1.2检查电源指示灯、显示屏、压缩空气压力是否正常。

@#@@#@1.3检查滚揉机周围是否有阻碍滚筒升降,旋转的管线及物品,确认正常后,即可开机。

@#@@#@2.开机加料@#@2.1阅读显示屏上的信息,按Ack键恢复“主画面”。

@#@@#@2.2选择并按Manunl手动控制键,进入手动状态。

@#@@#@2.2.1先将滚筒升至45度角时,轻按OpenLid键,打开滚揉筒,并降至下方。

@#@@#@2.2.2将滚揉筒入料口旋转到合适加料的位置,以配合“提升机”将装有原料的不锈钢桶提升,并逐一加入原料及滚揉液。

@#@(注:

@#@每次生产能力保持在800kg以内)。

@#@@#@2.2.3加料结束,再将滚筒旋转到45度角,轻按Closelid键,盖严筒盖。

@#@此时可选择滚揉方式手动或自动。

@#@@#@3.自动滚揉程序操作与手动滚揉程序操作@#@3.1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机身特征编制相应的滚揉程序。

@#@@#@3.1.1在“主画面”状态下,轻按Program键,根据画面提示输入操作密码1234。

@#@输入正确后,轻按Go键,进入程序编制状态。

@#@@#@3.1.2例:

@#@进行产品名称编制;@#@轻按Pgm-01键对应的空白区,根据工艺逐一填写。

@#@@#@3.1.3滚揉工艺的编制:

@#@轻按Pgm-01键,根据画面提示输入相对应的数值。

@#@例如:

@#@总工作时间、工作时间、间歇时间、滚揉速度、滚揉方向、保持温度、滚揉真空度,以及滚揉的工作角度,输入完毕,按Savepgm键,同时可根据需要设置第二部程序,按Step+,其它同上,设置完毕按Menu返回“主画面”。

@#@@#@3.2根据需要使用自己编好的自动滚揉程序@#@3.2.1在“主画面”状态下,轻按Operation键,进入编好的滚揉程序。

@#@@#@3.2.2例:

@#@执行Pgm-0n:

@#@1所设置的参数进行滚揉,则轻按画面下方Start键,开始执行滚揉,等程序执行完毕后,机器自动停止,也可手动按Stop键,停止该程序,或者按Pause键暂停。

@#@@#@3.3手动滚揉程序操作@#@3.3.1在“主画面”状态下,轻按Manual键,进入手动控制界面,按Up+或Down-设置适当的滚揉角度。

@#@@#@3.3.2轻按RotataVacuum键,进入所要选择的滚揉界面,并逐一选择。

@#@例入:

@#@滚揉速度、滚揉方向Saft或Hard,保持真空度,或不要求真空Vacuum或Drain的选择,在选好后轻按Start键,即开始滚揉,如果要停止则按Stop键。

@#@@#@4.滚揉停止出料@#@滚揉停止,在没有真空状态下,回到“主画面”轻按Manual键,进入手动界面,将滚筒置于45度角,按OpenLird键,将筒盖打开,并降至下方。

@#@同时,在按需要将滚筒口旋转至放好的接料桶上方,慢慢将滚筒内部的原料依次到出。

@#@@#@滚揉机的清洗@#@1滚揉机的清洗可用高压水枪或温水清洗,也可加入适量的洗涤剂,由人工用塑料刷,刷洗滚筒内外的油污。

@#@@#@2刷洗完毕再用清水依次冲净即可。

@#@@#@3注意:

@#@清洗滚揉机时,严禁将水溅到电控制箱或电控制盘上;@#@滚揉机不用时,最好使之处于滚揉状态的位置。

@#@@#@4滚揉机使用结束后,逐次关掉压缩空气手动阀及电源。

@#@@#@4@#@";i:

21;s:

24623:

"燃油燃气锅炉的运行@#@燃油燃气锅炉的运行@#@%J'@#@i(L0t%p&@#@z5G2r燃油燃气锅炉结构紧凑、体积小、效率高、使用方便、对环境污染少,在我国的大中城市正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使用。

@#@0q(?

@#@6M9D"@#@M8c%Z-F@#@小型燃油燃气锅炉在出厂前一般都进行油(气)量、水量、风量的调试,对压力表、安全阀进行调整,并对燃烧器、水泵等辅机进行调试,整个锅炉能正常运行后方能出厂。

@#@*\(P"@#@n!

@#@B.U(P.J@#@一、锅炉点火前的检查!

@#@K2k!

@#@l+I-z3{-{@#@1、检查油泵及过滤器是否正常进油,燃气炉检查燃气压力是否正常,不宜过高或过低,打开油或气的供给阀门。

@#@/d$F'@#@u;@#@M8Y.u/t2l4w2X@#@2、烟道上的阀门必须全部开启(挡风板或节流阀),否则吹风清洗受影响,造成事故的隐患。

@#@2t8P#s9O!

@#@}8|6w4T6o0p@#@3、检查控制柜上的各个旋钮,均应处在正常位置。

@#@例如:

@#@油、气燃料选择,应放在所燃燃料上;@#@手动/自动上水旋钮,应放在自动位置;@#@大火/小火位置旋钮,放在小火位置上,燃烧器旋钮放在相关的位置上。

@#@*G#i4n"@#@f1d1u*}@#@4、炉膛内若有遗留的积油或杂物应予清理干净。

@#@@#@&@#@S7\7X8Z6G,Z5、检查锅炉点火程序控制和灭火保护装置,均应灵活可靠。

@#@锅炉上的防爆门应灵活、严密。

@#@@#@:

@#@o-F#S:

@#@~#L%n+s"@#@N-p6、其他检查项目与蒸汽锅炉相同。

@#@0E$c/L @#@ @#@X&@#@[+x-y.q%E@#@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后方能进行点火启动。

@#@@#@0O2P2b"@#@A"@#@x0l二、锅炉点火启动2p,o:

@#@H*\%H@#@

(一)自动点火程序的燃油燃气锅炉-K1D8e&@#@e+L"@#@t!

@#@e@#@1、程序控制有关要求@#@;@#@Z:

@#@S)_)e)g(r7c根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燃油燃气锅炉必须装设可靠的点火程序控制和熄火保护装置,且对点火程序中,点火前的总通风量和时间提出了原则要求。

@#@1J'@#@i)p!

@#@B)D-q@#@燃油燃气锅炉自动点火程序均以程序控制器为操作指挥中心,程序控制器是全自动运行的心脏,程序控制系统充分考虑到各种必要的联锁,避免错误的操作和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体现良好的安全性。

@#@%Q8R1d"@#@B @#@ @#@r2Q$X/~+|"@#@l;@#@W6^@#@程序控制系统内的核心是控制器,控制器大致有三种:

@#@@#@ @#@ @#@F/\8^%j @#@ @#@v8Z1t

(1)机械程序控制器;@#@)q;@#@n'@#@O-e3]8z8r@#@

(2)电子式程序控制器;@#@@#@4`6[$Q/~*y @#@ @#@~!

@#@q,{'@#@Q(3)实时控制微电脑程序控制器。

@#@9n7f4p(N3e@#@但无论采用何种控制器,其主要步骤大致有五个程序:

@#@@#@4[!

@#@`&@#@a4H2h5G%@8z$q炉膛自动吹扫程序、自动点火程序、熄火保护程序、安全联锁保护程序、燃烧负荷调节程序。

@#@;@#@p:

@#@C4Y5S9O6[+K,}@#@燃气锅炉还有检漏控制程序。

@#@@#@'@#@h%Y5D(i'@#@x._#n2、燃油燃气锅炉启动程序'@#@V8Y'@#@k+?

@#@;@#@Z:

@#@G7E"@#@E@#@

(1)程序控制@#@7b,E&@#@M,U/y%Y4P1)启动:

@#@z,w%P/E+n1\@#@前吹扫——打火——点小火——点大火——火焰监测。

@#@@#@0v.p @#@ @#@O6o'@#@J+h'@#@j&@#@z2)正常工作@#@*K3A9s @#@ @#@M.D)q火焰监测——低负荷运行——压力、温度监测——大、小火转换——启、停转换——自动负荷调整。

@#@@#@(e2v/o)W3]$a)~3)正常停止&@#@M"@#@T4r,y-n$u @#@ @#@o@#@切断燃料——后吹扫——程序恢复到零位。

@#@@#@*A.z @#@ @#@Y @#@ @#@J%c9Q(Y

(2)燃油锅炉的启动@#@5A,t&@#@M#d7G+J7r!

@#@l1)开动燃烧器电机,开始清扫吹风,油泵启动(20s);@#@%B-M)S$L2m @#@ @#@J5n6T@#@2)清扫过程中,对油压进行检测,若有压力,则断电器常开点接通,电磁阀有泄漏,不能开机,共7s;@#@-F!

@#@G;@#@a/Q0@-t!

@#@f+J0G3Z6T@#@3)伺服马达关闭到点火位置;@#@3d7j&@#@d+u1b$~ @#@ @#@j'@#@h"@#@W1B@#@4)电打火开始,提前4s;@#@&@#@K2Z!

@#@n"@#@n(y.c@#@5)电路接通,电磁阀打开,点着燃油(在25s内必须点燃,否则马上关闭燃烧器,以防可能产生爆燃的后果,司炉工必须牢记这一点);@#@对油压仍进行监测,电眼监视火焰形成,鼓风门至小火位置;@#@9G9k*z.K;@#@Z%S@#@6)打火变压器断电;@#@@#@3_*l.h!

@#@b6B3N;@#@U.[$~5J.?

@#@7)燃油电磁阀第二供油阶段(即点着大火或是针阀后退,大量供油)开始,风门自动跟踪,电眼仍进行监测,正常后运行指示灯燃亮。

@#@@#@%L)x&@#@`9G&@#@L&@#@W!

@#@M(3)燃气锅炉的启动@#@(Q+z.^'@#@Y"@#@?

@#@ @#@ @#@v @#@ @#@M5P1)开动燃烧器电机,开始清扫吹风(煤气阀门已接通);@#@!

@#@J6|%~4R-T4u @#@ @#@l@#@2)伺服电机打开风挡,最大风量吹风20s;@#@1g'@#@b!

@#@M'@#@S&@#@a7C4O9f/B/w@#@3)同时进行鼓风风压检测,风压太低时,风压继电器常开触点接不通,则会报警停炉;@#@)u1Q7T/Z5b%P1T'@#@V+y@#@4)对阀门进行泄漏检测"@#@H,p&@#@r%Q2}6D@#@关机时,程序规定为先关1号电磁阀,再晚3~4s关闭2号电磁阀。

@#@在重新启炉时如果电磁阀中间管内仍然是空的,无压力,则证明1号阀不漏气。

@#@@#@$g2s3P;@#@b(S4y在吹风过程中,1号阀打开2s马上关闭,则中间段管道内充气,这时再检测,应有压力,且测试一段时间内无压力降,则证明2号阀及管路均不漏气,这时电磁阀全部检查完毕(即在吹风过程中能听到1号阀响一次,用手摸时感觉到有一次动作)。

@#@+d/t7E3u&@#@a)Q,r@#@5)伺服马达关闭风挡到点火位置(17s),即凸轮退回。

@#@%k(p"@#@z4k2b/l;@#@R@#@6)预点火时间4s开始(提前4s开始电打火)。

@#@#K&@#@^+E'@#@i,v@#@7)点火电磁阀打开,先是1号电磁阀打开,然后点火小电磁阀打开(可听到动静),然后是点火“卟”的声音。

@#@/u6?

@#@)X$w/J'@#@i%t$u-{'@#@a@#@8)电眼进行点火检测,发光二极管应闪动。

@#@@#@#~:

@#@V$i5B3d'@#@x*V9O.e7~9)然后2号电磁阀打开,点着小火,听到“通”的一声响。

@#@.?

@#@)t.m8k7\5G,~0G$L@#@10)接着电眼对小火检测,同时电打火停止,点火小电磁阀关闭。

@#@正常后,运行指示灯接通,点火过程完成。

@#@*s:

@#@S(e+t;@#@O"@#@Q#`0w$q@#@若是阀门检测有泄漏,则继电器将燃烧器断电,关闭燃烧器。

@#@停止前吹扫并进行泄漏报警。

@#@@#@;@#@c(J!

@#@G+w1{;@#@{(W5I若是火焰检测发现没点着火,马上断掉燃烧器及电磁阀,防止事故发生。

@#@%\:

@#@c%]+e @#@ @#@L)]!

@#@q'@#@N6C6O)c/n@#@以上讲的是启动程序,燃油燃气锅炉如果出现事故,大多发生在启动锅炉时发生,这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应该及时停炉,确保安全。

@#@:

@#@V0]1Z4o+u@#@3、燃油燃气锅炉司炉操作@#@7P;@#@^+S @#@ @#@S+O"@#@P1)先检查电源、水箱、供油箱或燃气源等是否正常;@#@@#@ @#@ @#@r-|(l0N%W!

@#@i2)打开燃油或燃气供应阀;@#@@#@0m0u:

@#@T:

@#@b"@#@l)D @#@ @#@^({0k1`$Y6L @#@ @#@J3)打开电源总开关及水泵、油泵电源开关;@#@@#@6m'@#@K(|!

@#@W'@#@f6N/P$h4)打开燃油加热开关,待燃油温度升高至要求的数值(冷炉要用小火开炉,如热炉交接班开炉就可用大火点火,也不用旋至小火位置,因点火时,它也会用小火点火,再转大火);@#@@#@/q;@#@W:

@#@z7W;@#@z#n5)控制选择开关位置,打至大火位置(有的炉型无手控位置,可不管这一程序);@#@@#@(d8F,a,S3l'@#@R,T6)打开(或按下)燃烧器开关到“ON”位置,燃烧器则按点火控制程序自动运行。

@#@先点火,后燃烧。

@#@@#@%g1}1E2h8o#i5O)R注意:

@#@如果检查各项均正常而锅炉仍不能点火;@#@点火失败信号灯即会自动亮。

@#@此时可按下程序控制系统的还原键,锅炉即可再次启动(一般有延时,要等4~5min才能按下);@#@如见水位信号灯亮,可再按一次水位控制器顶部复位钮,使水泵启动进水至正常水位,燃烧器便可启动。

@#@如上述两种情况下,经两次重复按还原键后仍未能正常点火,则应关掉锅炉的电源、油、气开关进行检查维修。

@#@@#@2y'@#@r:

@#@H(s)s

(二)手动点火程序的燃油锅炉*?

@#@.B:

@#@}3l0T6r5r'@#@f@#@1、程序要求,?

@#@$O6E2J7m@#@

(1)吹风期"@#@d/~'@#@U(Y2L@#@首先风机进行入运行状态,开始向炉膛中吹扫,时间约3~5min,以清除炉膛中未燃尽的可燃性气体,防止点火时产生的爆燃。

@#@同时监测各类联锁是否完好。

@#@0i"@#@x$o0Y5y @#@ @#@Z-T7S@#@

(2)引火期@#@0D,R$a,T1O;@#@Z'@#@L向炉膛投入引火物,打开主油阀,向炉膛中喷入燃料,着火燃烧逐步建立正常燃烧的火焰,这时的火焰不受监视保护,称“盲喷”,属程序设立的单独周期。

@#@@#@'@#@[2@%}2h!

@#@r&@#@U(3)主燃烧器发火期@#@&@#@g1`,E)Y2a,a9M7\9M7R燃烧器如能正常发火,则开始进行调节,控制发火燃烧情况。

@#@如情况正常,燃烧将由小火转为大火,这时,燃烧受压力控制调节,组件根据锅内蒸汽压力的变化进行控制调节,进入正常运行。

@#@*C2A:

@#@a)J+t)u!

@#@N@#@(4)正常燃烧阶段@#@'@#@s:

@#@Z0Z7G#J&@#@I'@#@~压力已接近工作压力,控制开关可放在大火位置,燃烧火焰大小受负荷控制。

@#@@#@,j&@#@x1A7l-w:

@#@I!

@#@i4o(5)停火后吹风期@#@&@#@?

@#@;@#@y*W%s4}%r/~当正常停炉信号或保护动作发生时,进入停炉后吹扫程序,此时,首先关闭燃料电磁阀,切断燃油供应,风机延迟大约5~10min后关闭,其作用停止向炉膛供应燃料后继续向炉膛鼓风,继续清除未燃尽的可燃气体,以免高温自燃及为下次点火启动做好安全清扫。

@#@@#@5}$i:

@#@^5j'@#@`2、手动点火方法与顺序@#@ @#@ @#@M6R3S.A(s0C%f3k/S9U:

@#@~(D

(1)点火方法:

@#@将引燃物(破布、棉纱等)用石棉绳扎紧在点火棒项端,再浸上轻质油点燃后插入炉内。

@#@先加热油嘴,然后将点火棒移到油嘴前下方约200mm处,再喷油点火。

@#@严禁先喷油后插火把,以免造成燃油在炉膛爆燃。

@#@油阀应先小开,着火后迅速开大,避免突然喷火。

@#@若喷油后不能立即着火,应迅速关闭油阀停止喷油,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然后通风5~10min,将炉内可燃油气排除后,再行点火。

@#@着火后应立即调整配风,维持炉膛负压10~30Pa。

@#@%F-A:

@#@Y8?

@#@#r5Y&@#@e@#@

(2)点火顺序:

@#@上下有两个油嘴时,应先点燃下面的一个。

@#@油嘴呈三角形布置时,也应点燃下面的一个。

@#@有多个油嘴时,应先点燃中间的一个。

@#@@#@ @#@ @#@Y4F%z0Q1h3u0{!

@#@i @#@ @#@[:

@#@S升火速度不宜太快,应使炉膛和所有受热面受热均匀。

@#@@#@"@#@l1q3e9{5{/H3、手动点火注意事项@#@4b1j/]$H1X4Q

(1)点火之前应首先进行通风,并保持炉膛负压50~100Pa,机械通风约需5min,自然通风约需8~10min。

@#@(f)w9c5o0V5X@#@

(2)若燃油采用蒸汽雾化,则点火之前必须将蒸汽管内的冷凝水放干净。

@#@为防止炉前燃料油凝结,在送风之前应用蒸汽吹扫管道和油嘴。

@#@然后关闭蒸汽阀,检查各油嘴、油阀均应严密,防止来油时漏入炉膛。

@#@燃料油加热后,经炉前回油管送入回油罐进行循环,使炉前的油压和油温达到点火的要求。

@#@同时应注意监视油罐的油温,以防回油过多,油位升高过快,发生溢罐事故。

@#@%@3a7w&@#@B(t%M.@)Q@#@(3)若一次点火不成功,或发生断火需再次点火时,同样需要先通风,后点火。

@#@/`+Z(g#A9E8~:

@#@]9[)o)X'@#@`@#@当燃用重油时,应先将油箱内的重油加热到65~85℃,经过油加热器使油温升高后(油温应根据油的粘度确定),方能进行点火操作。

@#@此外,对燃烧器的各重要部件也要加热,当温度不够时燃烧器不能启动,只有当油嘴座加热到最低启动温度时,温度控制器内的温控触点闭合,燃烧器方能启动。

@#@@#@5O5I3d,](M%q5i三、正常运行@#@*x&@#@K#m:

@#@Z!

@#@})u#J0}1、燃油燃气锅炉燃烧调整1z!

@#@_;@#@s+[5?

@#@&@#@M:

@#@P5m@#@燃油燃气锅炉点火成功,转入正常运行后立即可进行负荷调整,此时,要经常观察炉内燃烧情况。

@#@如果出现油气的雾化不好、火焰跳动,火焰撞到炉胆上以及排烟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现象,应及时对油压、油温、汽量、风量、风压、汽压进行调整,以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X#~4H1i!

@#@d:

@#@T5{油压、气压的大小与锅炉负荷大小有关,油压的调节是通过调整燃烧器压力或回油量的大小来实现的。

@#@气压的调节是通过阀门的开度来实现的。

@#@@#@2N'@#@a:

@#@G4w&@#@l1J2~,@9N调整负荷时,进行油量、气压的调节,同时,风量调节必须同步进行,以确保油量与风量的合理匹配,从而达到锅炉经济运行的目的。

@#@@#@(j){-d:

@#@i.k5['@#@W*X

(1)燃油燃气锅炉燃烧情况的好坏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判断!

@#@U4a0Q7C2_/Y+} @#@ @#@T;@#@n@#@1)从火焰颜色和排烟颜色判断燃烧好环,见表①。

@#@@#@(m9['@#@{2d%e'@#@}-e;@#@p$B @#@ @#@B表① @#@ @#@火焰颜色原因及现象@#@8F7K%l!

@#@o8n$p @#@ @#@@6k.M*`火焰颜色原 @#@ @#@因现 @#@ @#@象0_&@#@Z.B5J0~%u9L6T@#@白色燃料量小、空气量过大烟囱冒白烟2n7{:

@#@N,Q3D7y7[@#@红色燃料量大,空气量小烟囱冒黑烟@#@;@#@K2I-M(_'@#@H&@#@j9o%I橙色或黄色燃料量与风量匹配合适,燃烧良好无明显可见的烟#q#D9Y4P*g:

@#@Y9s2P@#@2)从火焰长短判断燃烧的好环,见表②。

@#@@#@/s*I*p5R7[/v1M表② @#@ @#@火焰的长短@#@'@#@d4r,Z6`(F&@#@b6]3T名 @#@ @#@称火焰的长时火焰短时@#@%G/l*`(u-{'@#@Y;@#@F燃烧器喷嘴角度小大@#@+r8@"@#@K6u2I8K3^*p+E8i燃烧器喷嘴出力小大'@#@f3H1n$O)}/~ @#@ @#@a@#@油气的雾化好不好+H&@#@B%N,e!

@#@h0N@#@油、气压高低)R(l7V6X(}(s2y4O/V@#@空气量多少@#@:

@#@W-A#s"@#@X @#@ @#@`7e0z7T)?

@#@1b)H3w油气和空气的混合良好不好@#@0}1Q:

@#@W!

@#@a"@#@s"@#@S1R3)从烟气中CO2含量及过剩空气系数判断燃烧的好坏,见下表③。

@#@@#@(q)h;@#@g4\*E0h+R,Q表③ @#@ @#@烟气及过剩空气判断@#@:

@#@w0D!

@#@L'@#@i(S:

@#@R&@#@u1y5R烟气CO2含量(%)及过剩空气系数燃烧情况@#@6|9^&@#@m'@#@e%s-^5uCO2含量在13.314.5之间好@#@5Y3v1w/r2j#w'@#@I;@#@Z5eCO2含量低于13.3或高于14.5不好@#@!

@#@h9c6J2j!

@#@x*z+u&@#@y过剩空气系数在1.05~1.15左右好7U$V9k"@#@h*\%R!

@#@q%}@#@过剩空气系数太小或太大不好"@#@N0C#f'@#@W$m @#@ @#@^ @#@ @#@W@#@

(2)燃油锅炉的燃烧调整方法@#@4U:

@#@p-U+m9t8P8P正常燃烧时,炉膛中火焰稳定,呈白橙色,一般有隆隆声,如果火焰跳动或有异常声响,应及时调整油量和风量。

@#@若经过调整仍无好转,则应熄火查明原因,待采取措施后再重新点火。

@#@*w'@#@u%d8x9a;@#@p%a9U@#@1)燃油量的调整@#@2@6?

@#@3D5f'@#@y#m-v简单机械雾化油嘴的调节范围通常只有10%~20%。

@#@当锅炉负荷变化不大时,可采用改变炉前油压的方法进行调节,增大油压即可达到增加油量的目的。

@#@当锅炉负荷变化较大时,可以更换不同孔径的雾化片来增减喷油量。

@#@当锅炉负荷变化很大时,上述两种调节方法都不能适应要求,只好通过增加与减少油嘴数量来改变喷油量。

@#@7K9V-`3k#\4|5V)|@#@回油机械雾化油嘴的可调范围比较大,当锅炉负荷变化时,可相应调节回油阀开度使回油量得到改变。

@#@回油量越大则喷油量越小,反之,则喷油量增加。

@#@9s;@#@L2o#G(C"@#@j@#@在正常运行中,不得将燃油量急剧调大或调小,以免引起燃烧的急剧变化,使受压元件骤然胀缩而损坏。

@#@3G8?

@#@;@#@`)F0H"@#@n+z5B,G@#@2)送风量的调整-r(R6N#i6S'@#@j1\8y@#@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送风量的增加,油雾与空气的混合得到改善,有利于燃烧。

@#@但是,如果风量过大,会降低炉膛温度,增加不完全燃烧损失;@#@同时由于烟气量增加,既增加了排烟热损失,又增加了风机耗电量。

@#@如果风量不足,会造成燃烧不完全,导致尾部积炭,容易发生二次燃烧事故。

@#@因此,对于每台锅炉均应通过热效率试验,确定其在不同负荷时的经济风量。

@#@@#@3b'@#@U'@#@s2e8S0@6{$p在实际操作中,司炉人员通常根据油嘴着火情况和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来调整送风量。

@#@如果发现某个油嘴燃烧情况不佳,或更换了不同孔径的雾化片,应保持送风道风压不变,通过调整该油嘴的风道挡板开度达到正常燃烧。

@#@如果由于改变炉前油压使燃油量变化,需要调整送风量时,应调整送风机挡板的开度,通过改变送风道风压和风量来达到正常燃烧。

@#@*c'@#@n3}+g @#@ @#@M2W@#@3)火焰的调整3Z#p3E)w(R$f@#@燃油时对各种火焰的观察和分析,除参照前面的表①、表②,还可参看表④。

@#@@#@;@#@W4u9I3h1i9w2|表④ @#@ @#@燃油火焰分析@#@0Q8X'@#@S8m,@:

@#@E6[,N"@#@k*\!

@#@c油嘴着火情况原因分析处理和调整%z.m(|1p,f@#@火焰呈白橙色,光亮、清晰油嘴良好、位置适当燃烧良好@#@4I;@#@_)~/J&@#@z%o/v8G3o油、风配合良好@#@ @#@ @#@M"@#@}4f(h-O(Y调风器正常,燃烧强烈@#@;@#@k"@#@l4X%`9r.Y火焰暗色雾化质量不好或雾化孔径太大更换雾化片,H/s:

@#@i%K"@#@W7B(^@#@油嘴位置不当调整油嘴位置@#@1O$J;@#@A&@#@l!

@#@?

@#@"@#@_(}!

@#@u风量不足增加风量%@1J5R+l#e @#@ @#@D%L @#@ @#@U'@#@@0`9e@#@油温太低提高油温@#@0g @#@ @#@O.]5t8^%p:

@#@i油压太低调整油压@#@ @#@ @#@A'@#@l @#@ @#@i%C#z9x.y-x:

@#@d火焰紊乱油、风配合不良调整风量@#@!

@#@q-U2z-x%j2g"@#@X3t油嘴角度及位置不当调整油嘴角度及位置@#@5n%b4O#K'@#@H$K$Y#z/[着火不稳定油嘴与调风器位置配合不良调整油嘴与调风器的位置;@#@q4V*D1P8R @#@ @#@u@#@油嘴质量不好更换油嘴@#@%h!

@#@j(P3`#{!

@#@Z0\+O/o%a油中含水过多疏水9p0R,T1Q6r)W5\@#@油质、油压波动提高油质、稳定油压,I%d/U,g)D#M9X7P5l+{@#@火焰中放蓝花调风器位置不当调整调风器位置@#@&@#@W&@#@c4^,H;@#@}"@#@{+?

@#@.N7f9}油嘴周围结焦打焦@#@(v,U8x7P @#@ @#@J#H/B1@!

@#@^'@#@^6H油嘴孔径磨损或接缝处漏油检查、更换油嘴@#@&@#@M$X%`:

@#@P#Q'@#@G火焰中有火星和黑烟油嘴与调风器位置不当调整油嘴与调风器的相对位置;@#@t%L#\ @#@ @#@d5C1] @#@ @#@v@#@油嘴周围结焦打焦@#@-a1|7K)N8W;@#@p风量不足增加风量0T6w"@#@V&@#@R)x:

@#@I.w @#@ @#@{@#@炉膛温度太低不应长时间低负荷运行'@#@I.}2q"@#@v*G-j5e9{+t@#@火焰中有黑丝条油嘴质量不好,局部堵塞或雾化片未压紧清洗、更换油嘴@#@ @#@ @#@i8m(f3P.A&@#@U9F5u风量不足增加风量'@#@p3^&@#@c7B*U0H/p#M@#@一般通过着火点的调整和火焰中心的调整来完成火焰的调整。

@#@5\(w(l#F0W#?

@#@4M@#@油雾着火点应靠近喷口,但不应有回火现象。

@#@着火早,有利于油雾完全燃烧和稳定。

@#@但着火过早,火距离喷口太近,容易烧坏油嘴和炉墙旋口。

@#@@#@4_4s @#@ @#@c8C#{$O3u'@#@T$r炉膛温度、油的品种和雾化质量,以及风量、风速和油温等,都会影响着火点的远近。

@#@所以若要调整着火点,应事先查明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当锅炉负荷不变,且油压,油温稳定时,应根据着火点风速和配风情况而定。

@#@例如,推入稳燃器,降低喷口空气速度,使着火点靠前;@#@反之,会使着火点靠后。

@#@当油压、油温过低或雾化片孔径太大时,油雾化不良,也会延迟着火。

@#@)A,h!

@#@d;@#@i9j2P)M0q@#@火焰中心应在炉膛中部,并向四周均匀分布,充满炉膛,既不触及炉膛壁,又不冲刷炉底,也不延伸到炉膛出口。

@#@如果火焰中心位置偏斜,会形成较大的温度偏差,使水冷壁受热不均,可能破坏水循环,危及安全运行。

@#@@#@/Q3p3f*\;@#@h @#@ @#@L要保证火焰中心居中,首先要求油嘴的安装位置正确,并要均匀投用。

@#@其次要要调整好各燃烧器出口的气流速度。

@#@如要调整火焰中心的高低,可通过改变上下排油嘴的喷油量来达到。

@#@@#@&@#@J @#@ @#@S)U;@#@U9N5f2、水位调节3u4L(H%M%V%n6k&@#@v2Q4m5^/\@#@锅炉水位的变化会使汽压不稳定,甚至发生满水或缺水事故。

@#@因此锅炉在运行中应尽量做到均衡连续地给水,或勤给水,以保持水位在正常水位线附近径微波动。

@#@如果出现低水位,应马上控制燃烧。

@#@各种不同结构的锅炉都规定了最低安全水位,锅炉运行中必须维持在最低水位限以上。

@#@具体调节方法可参见本章第二节。

@#@/u"@#@z,p2|6g:

@#@v.M!

@#@U@#@以上是人工调节,小型燃油燃气锅炉一般都是自动调节。

@#@常用电极式水位控制系统其工作原理是:

@#@0l6l3I-P!

@#@B6v8M9r#T*[5j@#@

(1)带四个电极的水位控制器'@#@Q0A5p-A!

@#@u9N7n(X)i@#@四电极水位控制器工作原理是通过水位来控制水泵的启停,实现自动补水,并具有过低水位保护功能。

@#@四根电极分别为高水位电极、低水位电极、过低水位电极和公共电极。

@#@锅炉运行中当水位降至低于低水位电极时,电极将水位的变化转化为电极与公共电极的阻抗变化,低水位电极和高水位电极与公共电极间都是高阻抗,由控制器启动水泵补水;@#@当水位达到高水位电极时,低水位电极和高水位电极与公共电极间都呈低阻抗,水泵停止补水,保证锅炉运行中水位正常。

@#@如果在运行中低水位电极控制失灵,水位降至过低水位电极以下,使过低水位电极与公共电极间呈高阻抗,则燃烧器停止工作,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G0N-i6z%z-`:

@#@J/";i:

22;s:

21545:

"@#@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指导书@#@编写:

@#@郭建新@#@湖南工程学院机制教研室@#@2008年10月@#@目录@#@1、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指导书……………………………………………2@#@2、附件一(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选题说明书示例)……………………7@#@3、附件二(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工艺设计文件示例)…………………8@#@4、附件三(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报告书格式)………………………11@#@5、附件四(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报告书封面模版)…………………14@#@《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指导书@#@一、《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的目的@#@《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是在完成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所进行的一种大型的设计性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目的就是给学生建立一个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工程实际,解决工程问题、提高工程素质、积累工程经验的训练平台。

@#@培养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满足当今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

@#@@#@二、《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的内容及要求@#@《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以班级为单位,选择1~2个难度适当机械产品或装置作为实训项目,以产品研制的四个过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试制、分析总结)作为综合实训的四个阶段,四个实训阶段分别为:

@#@产品设计阶段、工艺设计阶段、加工试制阶段、组装调试及分析总结阶段。

@#@学生经过四个阶段的综合实训,最后班级完成实训产品的研制,每个学生则完成相应的实训任务,并撰写《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报告。

@#@四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及要求分别是:

@#@@#@1.产品设计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训练任务是针对某选定的实训项目设计出完整的产品工程图和相关技术参数。

@#@所谓产品工程图就是严格按照工程实际要求的产品(装配)图,其所有的技术要求都必须按工程实际的标准来要求和规范。

@#@在班级所有的设计中按实训项目,选择一个原理结构最优,又最符合实际加工能力要求的方案作为班级的实训产品,后续实训就以该产品的工程图来研制实训产品。

@#@@#@2.工艺设计阶段:

@#@此阶段以实训产品的主要零件为工作小组,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实训小组,其主要训练任务是设计相应零件的工程图,并结合实验室设备的加工能力编制出零件制造的工艺文件,其工艺文件将指导实训产品的整个研制过程。

@#@该实训产品的所有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工序过程、装夹定位、切削用量等都要齐全。

@#@都要按工程实际的工艺标准来要求和规范。

@#@每个组必须完成相应零件的工程图设计和编制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卡、工序卡,每个人至少完成一个以上的工序卡编制,并在后续的加工试制除阶段中,均由本人操作机床加工验证所编的工艺工序。

@#@@#@3.加工试制阶段:

@#@此阶段也是以工作小组为单位,其主要训练任务是操作机床验证本人所编工艺工序、按分工、逐步加工实训零件。

@#@此阶段的任务最重,问题最多,风险最大。

@#@因此,一定要听从指挥,严肃纪律,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讲解和演示,安全操作机床,达到相当熟练程度后,指导老师在场并认可,方能操作机床按照工艺工序文件要求,逐步加工实训零件,保证实训安全进行。

@#@有不听指挥,不遵守机床安全操作规程者可即刻终止实训。

@#@@#@4.组装调试及分析总结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训练任务是组装调试实训产品和撰写《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报告。

@#@此阶段既是对实训产品的组装调试,也是对前面零件加工的综合检验,最终班级必须完成实训产品的装配,并达到设计要求。

@#@《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实训者所完成的实训任务(即本人设计的实训产品装配图,实训小组设计的零件工程图、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本人编制的零件加工工序卡)和实训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以及处理的过程、结果,本人的体会、收获。

@#@@#@三、《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的实施过程及步骤和要求@#@《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首先由指导老师选择实训项目(某机械产品或装置),并布置综合实训任务,再由学生进行产品设计阶段的综合实训,学生对实训产品进行工程图设计或创新设计,其原理、结构、规格和技术参数可参照所选定的产品或学生自己创新设计,产品工程图设计完成后,统一交指导老师审阅,指导老师根据实验室的机床设备加工能力,选择其中结构较好,技术参数较为合理的方案作为班级实训产品;@#@班级实训产品确定后,再按产品的主要零件个数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再对相应零件进行工程图设计、制造工艺设计,即进行工艺设计阶段的综合实训,小组必须完成零件的工程图设计、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所有加工工序的工序卡编制;@#@小组完成零件的工艺设计后,并经指导老师审批认可,再进行加工试制阶段的综合实训,每个学生按工序的分工分别调整、操作相应的机床设备,验证本人所编工艺工序,逐步加工试制零件,并检测记录加工结果。

@#@所有实训产品的零件加工完毕后,再进行进行组装、调整,即进行组装调试和分析总结阶段的综合实训,完成实训产品的装配调试和个人《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报告书的撰写后,再将调整好的实训产品和个人实训报告交指导老师,即完成了整个综合实训的教学环节。

@#@具体实施步骤和要求如下:

@#@@#@1.介绍综合实训的目的,内容以及实施过程和步骤,并布置实训项目;@#@@#@2.产品设计阶段的综合实训,根据题目要求,学生各自进行实训产品或装置的装配工程图设计。

@#@时间一周,具体要求如下:

@#@@#@1)确定实训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2)设计、并绘制实训产品的装配工程图;@#@@#@3)产品的原理、结构及制造工艺性和技术要求都必须按工程实际的标准执行;@#@@#@4)学生所设计的产品工程图统一交指导老师审阅,并选择其中方案最优,又适合于实验室设备加工的产品作为班级的实训产品。

@#@@#@3.班级按实训产品的主要零件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4.工艺设计阶段的综合实训,各工作小组按班级实训产品的分工,进行零件的工程图设计和制造工艺设计。

@#@时间半周,具体要求如下:

@#@@#@1)对相应零件按实训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零件的结构设计、精度设计及工程图设计;@#@@#@2)对相应零件进行制造工艺设计。

@#@@#@

(1)确定相应零件的毛坯类型;@#@@#@

(2)对相应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并确定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法;@#@@#@(3)结合实验室的机械设备加工能力,确定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4)编制加工工艺过程卡;@#@@#@(5)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合理的选择刀具、量具及切削用量,编制个人所承担工序的工序卡。

@#@@#@5.加工试制阶段的综合实训,以零件工作小组为单位按工序分工,首先由指导老师讲解和演示机床操作过程,再由学生熟悉操作,达到相当熟练程度后,指导老师在场并认可,方能独立操作机床按照零件图纸和工艺工序文件的技术要求,验证本人所编工艺工序。

@#@调整、操作相应的机床设备按步骤加工实训零件,并检测所加工的实训零件,作好相应记录,时间2周。

@#@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工艺文件要求与指导老师预约给实训零件备料;@#@@#@2)根据实训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的分工,分别与指导老师预约实训加工时间。

@#@在加工试制实训阶段,首先由指导老师讲解和演示机床操作过程,再由学生熟悉操作,达到相当熟练程度后,指导老师在场并认可,方能独立操作机床按照零件图纸和工艺工序文件的技术要求,调整、操作机床加工、检测实训零件,并记录检测结果;@#@@#@3)在加工试制阶段中若出现任何工程实际问题都要详细记录,内容包括出现的原因,处理的过程和结果,采用什么方法、技巧和措施;@#@@#@4)在综合实训的加工试制阶段中要一切听从老师指挥,严格按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加工操作。

@#@@#@6.组装调试和分析总结阶段的综合实训,所有实训零件加工、检验完毕后,班级对整个实训产品进行组装和调试,个人整理实训资料,并撰写《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报告(打印),时间半周。

@#@具体要求如下:

@#@@#@1)对所有实训加工零件进行检测验收;@#@@#@2)对所有实训加工零件进行倒角、处毛、清洗;@#@@#@3)按装配工艺的顺序逐一组装、调试实训产品,至合格;@#@@#@4)个人撰写《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报告;@#@@#@5)在组装调试和分析总结阶段中若出现任何装配工程实际问题都要详细记录,内容包括出现的原因,处理的过程和结果,采用什么方法、技巧和措施;@#@@#@四、《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评分标准@#@《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是大型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它时间跨度大,实训内容多,专业性很强,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效果,特制定综合实训的4S(阶段)考核制度,即四个实训阶段分别记分(分为五等,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并且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擅长与考核相结合;@#@把实训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与考核相挂钓。

@#@即在四个考核阶段中,以个人最擅长能力最强的考核阶段成绩,为综合实训的总成绩;@#@并在实训中除了做得优秀的可评为优以外,出现了工程技术问题的同样可以评为优,只要你能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或弥补所出现的工程技术问题,工程能力得到提高,并在实训报告书中作了详细地分析总结即可。

@#@实训不能缺席,缺席即为不及格。

@#@4S标准如下:

@#@@#@1.产品设计阶段:

@#@对实训产品有所改进或创新,所设计的实训产品其原理、结构、制造工艺性和技术要求都合理可行,或者被选为班级实训产品。

@#@(优)@#@2.工艺设计阶段:

@#@所设计的零件制造工艺文件实用、完整、可操作、有依据;@#@(优A)@#@3.加工试制阶段:

@#@能熟练地调整、操作机床设备,按所编工艺工序要求,加工出合格的实训零件,或者能解决实训中所出现的工程实际问题;@#@(优)@#@4.组装调试及分析总结阶段:

@#@所编的实训产品装配工艺完全正确,或能把实训产品装配调试到位,或能解决装配中所出现的工程实际问题。

@#@(优)@#@五、《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应注意的事项@#@1.综合实训前应仔细阅读《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指导书,明确实训的目的、内容、实施过程及步骤和要求;@#@@#@2.综合实训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工程化的专门训练,对于提高专业工程素质,积累实际工程经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学们应积极参与,并做好实训前的所有准备;@#@@#@3.综合实训分阶段进行,班级各工作小组应注意协调进度,没有完成前一阶段任务的不得进入下一实训阶段;@#@@#@4.在实训的加工制造阶段,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并严格按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否则指导老师有权停止违规者的操作;@#@@#@5.该实训是采用全开放式的组织教学模式,学生在实训期间需用到机床设备必须提前预约(以班级工作小组为单位);@#@@#@6.在实训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工程经验不足,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工程实际问题,这时一定要做好记录,便于分析总结,积累经验。

@#@@#@7.每次用完机床设备后,必须打扫环境卫生,擦净机床,并给机床上油。

@#@@#@附件一:

@#@(供2页,第1页选题说明,第2页产品装配图)@#@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选题说明书@#@金料0201班邱建友@#@1、选题说明:

@#@@#@本人在迅达燃具公司勤工俭学期间,发现很多冲压零件都要进行等分冲压,并且每付等分冲压模都配有一个分度的机械装置,每个分度装置的等分角度不一致,所有的冲模分度装置也就不能通用。

@#@经过调研,我认为完全可以把这个冲压分度装置设计成为一个通用的分度装置,于是本人确定把这个项目作为学生创新设计项目,并在学院立项,在机械工程系郭建新老师的指导下,最终确定采用数控技术加蜗轮蜗杆传动的方式进行冲压万能分度,即<@#@<@#@数控冲压万能分度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可控的小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从而带动蜗轮轴的任意等分分度转动,达到万能分度的目的。

@#@并将此项目作为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的设计项目(机械部分)。

@#@此项目的创新点主要是将单个冲模的分度装置设计成一个通用的冲压分度装置,这样就降低了此类冲模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资源。

@#@@#@2、确定其主要的技术参数:

@#@@#@1)蜗轮蜗杆传动比:

@#@i=72@#@2)蜗轮蜗杆模数:

@#@m=1mm(采用标准系列中最小的,已减小其结构尺寸,)@#@3、工作原理图:

@#@@#@附件二(供6页)@#@轴承盖工艺设计@#@设计人:

@#@杨准学号0409@#@一、确定轴承盖的毛坯类型@#@此轴承盖有一个Φ39的内孔和Φ68的台阶面,若大批量生产宜采用模锻的毛坯类型,来节约源材料。

@#@若单件小批量生产宜采用型钢(圆钢)进行下料的毛坯类型,此设计确定采用圆钢进行下料。

@#@@#@一、轴承盖加工工艺分析@#@轴承盖零件图@#@1.对直径为mm、表面粗糙度值为6.3、长度为6mm的外圆表面:

@#@@#@查[1]表3.5可知,粗车完全可达到其要求,所以确定该外圆表面的加工工序为:

@#@粗车;@#@@#@该圆左、右端面(其表面粗糙度值为3.2):

@#@@#@查[1]表3.7可知,半精车可达到其要求,所以确定该圆左、右端面的加工工序为:

@#@粗车;@#@——半精车;@#@@#@2.对直径为mm、表面粗糙度值为3.2、长度为4mm的外圆表面:

@#@@#@查[1]表3.5可知,精车可达到其要求,所以确定该外圆表面的加工工序为;@#@@#@粗车——半精车——精车;@#@@#@该圆右端面(其表面粗糙度值为3.2):

@#@@#@查[1]表3.7可知,半精车可达到其要求,所以确定该圆右端面的加工工序为:

@#@粗车——半精车;@#@@#@3.对直径为mm、表面粗糙度值为6.3、长度为8mm的内孔表面(毛坯为盲孔):

@#@@#@查[1]表3.6可知,粗车可达到其要求,所以确定该圆内孔表面的加工工序为:

@#@钻孔——扩孔——粗车;@#@@#@4.对直径为mm、表面粗糙度值为12.5的端面:

@#@@#@查[1]表3.7可知,粗车可达到其要求,所以确定该圆端面的加工工序为:

@#@粗车;@#@@#@5.密封槽:

@#@@#@该密封槽是一个成形面,所以必须用成形法加工;@#@@#@6.4—Φ7通孔的位置度、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均为未注公差。

@#@@#@单件可钳工画线钻孔,批量可采用钻模钻孔。

@#@此实训确定采用钳工画线钻孔。

@#@@#@二、确定轴承盖的加工工艺路线@#@根据上述轴承盖的加工工艺分析可知,该轴承盖的加工工序较为简单,可确定为:

@#@下料——车——画线——钻孔。

@#@@#@三、填写轴承盖的加工工艺过程卡@#@(见:

@#@轴承盖加工工艺过程卡)@#@四、填写本人承担轴承盖加工工序的工序卡(本人承担车工工序)@#@(见:

@#@轴承盖车工工序卡1、2、3)@#@注:

@#@有关工艺参数的确定参见<@#@<@#@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名称@#@零件名称@#@零件图号@#@蜗杆减速器@#@轴承盖@#@00—00—08@#@材料@#@材料名称@#@毛坯种类@#@毛坯尺寸@#@零件重@#@每台件数@#@卡片编号@#@第1页@#@45@#@圆钢@#@1@#@00—00—08—01@#@共1页@#@加@#@工草图@#@工序号@#@20@#@工序名@#@粗车@#@设备@#@CA6140@#@夹具@#@三爪夹头@#@工量具@#@游标卡尺@#@刃具@#@车刀、钻花@#@工步@#@工步内容及要求@#@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走刀@#@次数@#@1@#@粗车端面@#@200@#@62.2@#@0.23@#@1@#@1@#@2@#@粗车外圆@#@200@#@62.2@#@0.23@#@0.5@#@1@#@3@#@钻孔¢24、扩孔@#@160@#@18.6@#@手动@#@19@#@各1@#@工艺编制@#@杨准@#@学号@#@0409@#@审定@#@会签@#@工时定额@#@校核@#@执行时间@#@批准@#@附件三(实训报告格式,供3页)@#@《非标蜗轮蜗杆减速器(项目名称)》综合实训报告书@#@摘要:

@#@(高度概括本文所述说的主要内容:

@#@即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或经验、教训,字数200~300字)@#@关键词:

@#@(3~4个)@#@0.引言@#@(简述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是做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此次综合实训本人选择的实训项目是什么)@#@1.选题说明@#@(介绿本人实训项目的名称,概述选题的理由及设计的创新点)@#@2.非标蜗轮蜗杆减速器(实训项目)设计@#@2.1参数设计@#@2.1.1确定产品设计原始参数@#@(参数由本人拟定,一般为所选电机的功率及转速或负载的转矩及转速)@#@2.1.2设计计算产品(本人实训项目)的主要参数@#@(主要对蜗轮、蜗杆进行设计计算)@#@2.2结构设计@#@2.2.1产品及零件结构设计@#@(简述本人实训产品及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2.2.2产品及零件精度设计@#@(简述本人实训产品或样机对零件尺寸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的技术要求,叙述相应技术条件的选用理由)@#@2.3绘制产品装配工程图(附图)@#@3.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叙述本小组所负责的加工零件名称及小组成员和分工,下面按小组分工每个人分别完成相应工作)@#@3.1零件工程图(班级实训产品)设计@#@3.1.1零件结构设计@#@3.1.2零件精度设计@#@3.1.3绘制零件工程图(附图)@#@3.2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确定零件毛坯的类型及加工方法,简述零件各表面的加工要求,分析采用什么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可达其技术要求,并确定相应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法)@#@3.3确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结合我院实际加工能力,确定最优化的加工工艺路线)@#@3.4编写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另附过程卡)@#@3.5编写零件加工工序卡@#@(该工序卡是指本人所承担的加工工序,首次说明选择切削三要素的理由,以及切削三要素的推荐值的出处,再附工序卡)@#@4.加工实训零件@#@(简述本人在什么工作小组中所承担的什么加工工序,该工序有什么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4.1调整机床@#@(简述所调整机床的过程和部位,以及相应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选择、调整)@#@4.2零件安装调整@#@(简述零件的安装、调整过程)@#@4.3操作过程@#@(简述机床的操过程,以及怎样控制、保证零件的加工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的技术要求)@#@5.样机装配@#@(简述该样机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样机的装配过程,装配中所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及结果,装配是否达到样机要求。

@#@没有承担此项装配工艺的可不写)@#@6.综合实训总结@#@(通过上述选题、设计、研制整个过程中的综合实训本人得到了什么工程上的认识、经验、教训和体会)@#@7.后语@#@(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收获、感想。

@#@此项没有可不写)@#@参考文献@#@(所有的设计计算公式、数据都必须标明出处)@#@@#@综合实训报告书@#@题目: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15@#@";i:

23;s:

5771:

"机械式电能表和电子式电能表比较@#@一。

@#@工作原理:

@#@@#@  目前使用的电能表有两种:

@#@一种是机械式电能表(又称感应式电能表),一种是电子式电能表。

@#@它们由于出现的年代不一样,因而其工作原理截然不同。

@#@@#@  机械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是:

@#@当电能表接入电路时,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产生的磁通穿过圆盘,这些磁通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同相,分别在圆盘上感应出涡流,由于磁通与涡流的相互作用而产生转动力矩使圆盘转动,因磁钢的制动作用,使圆盘的转速达到匀速运动,由于磁通与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成正比例,使圆盘在其作用下以正比于负载电流的转速运动,圆盘的转动经蜗杆传动到计度器,计度器的示数就是电路中实际所使用的电能。

@#@@#@电子式电能表是近几年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它是利用电子电路/芯片来测量电能;@#@用分压电阻或电压互感器将电压信号变成可用于电子测量的小信号,用分流器或电流互感器将电流信号变成可用于电子测量的小信号,利用专用的电能测量芯片将变换好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模拟或数字乘法,并对电能进行累计,然后输出频率与电能成正比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驱动步进马达带动机械计度器显示,或送微计算机处理后进行数码显示。

@#@@#@二。

@#@电能表简单分类:

@#@@#@  电能表是专门用来测量电能累积值的仪表,电力企业用以计量发电量,用电量、供电量、损耗电量、销售电量等数值均依赖于电能表。

@#@所以有人也把电能表比作电力工业销售产品的一杆秤。

@#@@#@  上面所说的机械式电能表与电子式电能表是按照电能表的结构原理进行分类的,也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除了这种分类之外,电能表还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  1、按照所测不同电流种类可分为:

@#@直流式和交流式二种。

@#@@#@  2、按照电能表的用途可分为:

@#@单相电能表、三相有功电能表、三相无功电能表、最大需量表、复费率电能表、损耗电能表。

@#@@#@  3、按电能表的接线方式不同可分为:

@#@直接接入式、经互感器接入式、经万用互感器接入式;@#@同时也分为单相、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等。

@#@@#@  4、按照电能表的等级划分为:

@#@普通有功电能表(0.2或0.2S级、0.5或0.5S级、1.0级、2.0级),普通无功电能表(2.0级、3.0级)。

@#@标准电能表分为(0.5级、0.2级、0.05级、0.02级、0.01级)。

@#@@#@三。

@#@机械式电能表与电子式电能表的比较@#@  机械式电能表与电子式电能表诞生于不同的年代,原理也大不相同,为什么这两种电能表还能并存呢?

@#@这是由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所决定的。

@#@这两种电能表在性能上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呢?

@#@@#@  1、稳定性@#@  电子表因采用锰铜等高稳定性材料制作电流采样元件,高质量的电路作运算处理元件,因此总体的稳定性很好,用户在安装前可以实现免调,工作中的调校周期也可以大大延长,从而节省了人工。

@#@@#@  机械表因采用机械转动方式工作,摩擦力不稳定,因此稳定性与电子表相比显得较差,经运输后准确度就可能更差,在安装之前必须重新调校。

@#@安装运行后的表由于上述原因,稳定性又会逐渐变差。

@#@@#@  2、精度@#@  电子表电路中的A/D模数变换器的精度可达2-14以上,因此分辨力和精度很高,可以设计0.5级以上的高精度电能表。

@#@因此,电网管理中计量精度可大大提高,线损统计也可以更为准确。

@#@@#@  机械表由于采用磁路结构非线性失真大,一致性差,因此要采用各种补偿机构,采用补偿机构又降低了稳定性,也不利于生产使用中的调校,因此要生产精度高的机械电能表的难度相当大。

@#@@#@  3、灵敏度@#@  电子表的电子线路本身灵敏度极高,可比机械表高一个数量级,而且可以长时间保持这种高灵敏度。

@#@@#@  机械表的机械摩擦阻力是原理性的问题,目前无法克服,特别是在低转速时,机械摩擦力接近静态摩擦力,数值明显提高,因而计量漏洞将增大,长时间工作后尤其如此。

@#@@#@  4、线性动态范围与计量准确度@#@  由于电子表的采样元件、A/D变换元件、放大电路等的线性好,使得电子表的线性动态范围较大,适应性很强,特别适合于用电量变化大的地方,能保证大小电流时计量精度不变。

@#@@#@  机械表的线性动态范围小,原因是非线性因素太多,如小电流低转速时受制于摩擦力上升、磁阻上升等因素,大电流时磁路容易产生磁路饱和,因此当用电量变化很大时计量精度将受到很大影响。

@#@@#@  5、功耗@#@  由于电子表采用的CMOS元件,自身功耗很小,例如一只单相电子表的每月功耗约为0.3~0.5kW·@#@h。

@#@@#@  而机械表的功耗约为每月0.8~1kW·@#@h。

@#@不要小看了这0.5kW·@#@h左右的差别,对一个拥有几十万只甚至上百万只电能表的大电网而言,这个总数是十分庞大的,对电网的节能效果及电网的管理成本影响十分巨大。

@#@@#@  6、防窃电效果@#@由于电子线路内部在设计上很容易实现对付各种窃电行为防范措施,因此电子表在防窃电功能上要比机械表强得多@#@";i:

24;s:

19396:

"种类@#@水管锅炉watertubeboiler@#@自然循环锅炉naturalcirculationboiler@#@强制循环锅炉forcedcirculationboiler@#@直流锅炉once-throughboiler@#@废热锅炉wasterheatboiler@#@乏气锅炉exhaustgasboiler@#@正压锅炉superchargedboiler@#@燃煤锅炉coalfiredboiler@#@重油锅炉heavyoilboiler@#@燃气锅炉gasfiredboiler@#@混烧锅炉multi-fuelfiredboiler@#@超临界压力锅炉supercriticalpressureboiler@#@亚临界压力锅炉subcriticalpressureboiler@#@汽包锅炉drumboiler@#@辐射式锅炉radiantboiler@#@室内锅炉indoorboiler@#@ @#@露天锅炉outdoorboiler@#@辅助锅炉auxiliaryboiler@#@常压流化床Atmosphericfluidizedbedcombustion(AFBC)@#@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fluidizedbedcombustion(CFBC)@#@四角燃烧锅炉cornerfiredboiler@#@FURNACE 炉膛@#@BURNNER 燃烧器@#@SH ;@#@SUPERHEATER 过热器@#@RH ;@#@REHEATER再热器@#@PLATENSUPERHEATER屏过@#@PENDANT 悬吊管@#@WATERWALL 水冷壁@#@DOWM COMER下降管@#@HEADER 联箱、母管@#@STEAMDRUM 汽包@#@ATTEMPERATOR 减温器@#@SPRAY 喷水@#@ECONIMIZER @#@ @#@ @#@省煤器@#@AIRPREHEATER空预器@#@ELECTROSTATICPRECIPITATOR @#@ @#@ @#@静电除尘器@#@INDUCEDDRAFTFAN @#@引风机@#@FORCEDDRAFTFAN送风机@#@PRIMARYAIRFAN @#@ @#@ @#@ @#@ @#@一次风机@#@SECONDARYAIR @#@ @#@ @#@ @#@ @#@ @#@二次风@#@SEALAIRFAN @#@ @#@ @#@ @#@ @#@密封风机@#@PULVERIZER @#@ @#@ @#@ @#@ @#@ @#@ @#@磨煤机@#@COAL @#@FEEDER @#@ @#@ @#@ @#@ @#@给煤机@#@IGNITOR @#@ @#@ @#@ @#@ @#@ @#@ @#@ @#@ @#@ @#@ @#@ @#@ @#@ @#@ @#@ @#@ @#@点火器,油枪@#@INITIATE @#@ @#@ @#@ @#@ @#@ @#@ @#@ @#@ @#@ @#@ @#@ @#@ @#@ @#@ @#@ @#@ @#@启动、引燃、激发、触发@#@CLEAN @#@ @#@ @#@ @#@ @#@ @#@ @#@ @#@ @#@ @#@ @#@ @#@ @#@ @#@ @#@ @#@ @#@ @#@ @#@ @#@ @#@清扫@#@ISOLATION @#@ @#@ @#@ @#@ @#@ @#@ @#@ @#@ @#@ @#@ @#@ @#@ @#@ @#@隔离 @#@绝缘@#@LIGHTOIL @#@ @#@ @#@ @#@ @#@ @#@ @#@ @#@ @#@ @#@ @#@ @#@ @#@ @#@ @#@轻油@#@CHIMINEY @#@ @#@ @#@STACK @#@ @#@ @#@ @#@ @#@ @#@ @#@烟囱@#@COMBUSTION 燃烧@#@FLUE GAS烟气@#@WATER水@#@STEAM蒸汽@#@SOOTBLOWER吹灰器@#@CRUSHER破碎机@#@SAFETY VALVE安全阀@#@PURGE吹扫@#@BOILER EFFLUENTSTORAGEPOOL锅炉废水池@#@SPARK火花,点火花@#@DRAIN &@#@ VENT疏水和排气@#@ASH—HOPPER 灰斗@#@COAL BANKER 煤仓@#@STONECOAL无烟煤@#@GAS COAL 烟煤@#@UNLOADER 卸煤机@#@STACKER RECLAIMER 堆取料机@#@CONVEYOR皮带机@#@MMMC=MILLIMETER MERCURY ;@#@MMH2O毫米汞柱;@#@毫米水柱@#@ALARM LIMITS 报警限制@#@PRESSURE DIFFERENCE压差@#@LFO .DISCH .PRESS 轻油出口压力@#@AUX .STSPLYFORATOMIZ辅助蒸汽供雾化蒸汽@#@AIR SVCE SUPPLY服务空气@#@SEAL AIR FAN PRESS密封风机压力@#@MAINTAINEDIGNITORSPULVERIZERA 磨煤机A油枪操作@#@LIGHT OIL SEL GRP1第一组轻油枪选择@#@STOP IGNITORS GRP1第一组油枪停止@#@PULVERIZER SELECTION A 磨煤机A选择@#@FEEDER LOCAL SELECT给煤机就地控制选择@#@FEEDER REMOTE SELECT 给煤机遥控选择@#@PULVERIZERM/ASELECT磨煤机手/自动选择@#@PULVERIZER INERT MODE SELECT 磨煤机惰性方式选择@#@PULVERIZER NORMAL MODE SELECT 磨煤机正常方式选择@#@LUB OIL PUMP润滑油泵@#@START IGNITOR GRP 1第一组油枪点火@#@STOP/STARTSEQUENCEPULVERIZERA 磨煤机A程序停止/启动@#@STOP/STARTPULVERIZER 磨煤机停止/启动@#@STOP/STARTIGNITORS 油枪停止/启动@#@STOP/STARTFEEDER 给煤机停止/启动@#@STOP/STARTMILL 磨组停止/启动@#@STOP/STARTPAFLOW 一次风停止/启动@#@OPEN/CLOSESWINGVLVS 摆阀开/关@#@PULVERIZEREMERGENCETRIP 磨煤机紧急跳闸@#@BOILERTRIPRESET 锅炉跳闸复位@#@ALLAIRHTRSRUNNING 各空预器运行@#@EITHERIDFANRUNNING 任一吸风机运行@#@EITHERFANRUNNING 任一风机运行@#@BOILERAIRREQUIRED锅炉风量需求(>@#@30%)@#@ALLPULVGRPSHUTDOWN 所有磨组停运@#@OPERATEMODESELECT 运行方式选择@#@MANUALMODE手动方式@#@TURBINEFOLLOWMODE 机跟随方式@#@BOILERFOLLOWMODE 炉跟随方式@#@COORDINATE MODE 协调方式@#@SLIDINGPRESSMODE 滑压运行方式@#@DECR/INCRPRESSATFIXLOAD固定负荷方式增减压力@#@SECONDARYSHINLETTEMP二级过热器进口温度@#@SECSHOUTSTEAMTEM二级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MAINSTEAMTEMP/PRESSURE/FLOW 主汽温度/压力/流量@#@FEEDWATERFLOW 给水流量@#@ACTUALMEGAWATT 有功@#@THROTTLEPRESS节流压力@#@TURBFIRSTSTAGEPRESS汽机第一级(调节级)压力@#@PRIAIRDUCTPRESS一次风管压力@#@SECAIRDUCTPRESS 二次风管压力@#@PRI/SECAIRFLOWMILLAA磨组一次/二次风流量@#@FURNACEPRESS炉膛压力@#@SH/RHSPRAYCONTROLVLVSSELECT过热器/再热器减温水控制阀选择@#@PLATENSPARYCONTROLVLVSSIDEA 屏过减温水A侧控制阀@#@SECSHSPARYCONTVLVSSIDEA 二级过热器减温水A侧控制阀@#@SH/RHSPARYWATERSTOPVLVS过热器/再热器减温水截止阀@#@MAINSTEAMSTOPVLV 主蒸汽截止阀@#@SHSTEAMELECTRVLV 过热器电磁阀@#@AIRDRAFTSEQUENCE 风机程序控制(顺控)@#@TRANSPORTAIRSEQUENCE风量程序控制(顺控)@#@PRIMARYAIRSEQUENCE一次风控制@#@AIRHEATERAMOTER 空预器马达A@#@AIR HEATER MOTOR LEAD空预器马达选择@#@AIR HEATER LOC/REM SELECT空预器就地/遥控选择@#@SCANNER BLOWERS火检吹扫器@#@INDUCED&@#@FORCED DRAFTS吸送风机@#@SPEEDCHANGE(NOT)PERMISSIVE速度切换(不)允许@#@MILLAGROUPMASTER A磨组主控器@#@PRIAIRFLOWMILLACONTDAMPER磨组一次风控制挡板@#@MILLAOUTTEMPCONTDAMPER A磨组出口温度控制挡板@#@BOILMILLAGR1WDBOXPR炉A磨组第一组风箱压力@#@BOILMILLABNRMETTEMP炉A磨组喷燃器金属温度@#@MILLALOADA磨组负荷@#@SECAIRFLOWMILLACONTDAMPERA磨组二次风流量控制挡板@#@TWINFLOWAIRHTRACONTVLV 双流式空预器控制阀@#@PRIAIRFANACONTDAMPERA侧一次风机控制挡板@#@FDFAN/IDFANACONTDAMPERA送/吸风机控制挡板@#@FDFANAFLOWA送风机流量@#@O2INTHEFUELGAS烟气含氧量@#@FUELGASIDFANAOUTLETPRESSA吸风机出口压力@#@PRIAIRFANAOUTLETPRESSA一次风机出口压力@#@AIRHTRASECAIROUTTEM空预器A二次风出口温度@#@MANUALLOADSET/RATE 手动负荷设定/负荷率@#@MINMAXLOAD(LIMITS) 最大最小负荷(限制)@#@MANUALTHROTTELPRESSSETPOINT 手动节流压力设定值@#@BOILERMASTER 锅炉主控器@#@TURBINEMASTER汽机主控器@#@SHSTEAMTEMPSETPOINT 过热温度设定点@#@SHSTEAMFINALTEMP  过热汽出口温度@#@收到基 @#@ @#@as-receivedbasis @#@,ar@#@空气干燥基 @#@ @#@air-driedbasis @#@ @#@,ad@#@干燥基 @#@ @#@ @#@ @#@ @#@ @#@ @#@ @#@ @#@drybasis @#@ @#@ @#@ @#@,d@#@干燥无灰基 @#@ @#@ @#@dryandash-freebasis @#@ @#@ @#@,daf@#@水分 @#@ @#@ @#@ @#@ @#@ @#@ @#@ @#@ @#@ @#@ @#@ @#@ @#@moisture@#@灰分 @#@ @#@ @#@ @#@ @#@ @#@ @#@ @#@ @#@ @#@ @#@ @#@ @#@ @#@ash@#@挥发分 @#@ @#@ @#@ @#@ @#@ @#@ @#@ @#@ @#@ @#@volatilematter@#@固定碳 @#@ @#@ @#@ @#@ @#@ @#@ @#@ @#@ @#@ @#@fixedcarbon@#@弹筒发热量 @#@ @#@ @#@ @#@bombcalorificvalue@#@高位发热量 @#@ @#@ @#@ @#@grosscalorificvalue@#@低位发热量 @#@ @#@ @#@ @#@netcalorificvalue@#@灰变形温度 @#@ @#@ @#@ashdeformationtemperature@#@灰软化温度 @#@ @#@ @#@ashsofteningtemperature@#@灰流动温度 @#@ @#@ @#@ashfluidtemperature@#@贫煤 @#@ @#@ @#@ @#@ @#@ @#@ @#@ @#@ @#@ @#@ @#@ @#@ @#@ @#@Meagrecoal@#@贫瘦煤 @#@ @#@ @#@ @#@ @#@ @#@ @#@ @#@ @#@ @#@Meager-leancoal@#@瘦煤 @#@ @#@ @#@ @#@ @#@ @#@ @#@ @#@ @#@ @#@ @#@ @#@Leancoal@#@焦煤 @#@ @#@ @#@ @#@ @#@ @#@ @#@ @#@ @#@ @#@ @#@ @#@Cokingcoal@#@肥煤 @#@ @#@ @#@ @#@ @#@ @#@ @#@ @#@ @#@ @#@ @#@ @#@Fat @#@coal@#@气肥煤 @#@ @#@ @#@ @#@ @#@ @#@ @#@ @#@Gas-fatcoal@#@气煤 @#@ @#@ @#@ @#@ @#@ @#@ @#@ @#@ @#@ @#@ @#@ @#@gascoal@#@中粘煤 @#@ @#@ @#@ @#@ @#@ @#@ @#@ @#@Mediumcakingcoal@#@弱粘煤 @#@ @#@ @#@ @#@ @#@ @#@ @#@ @#@Poorcakingcoal@#@不粘煤 @#@ @#@ @#@ @#@ @#@ @#@ @#@ @#@Noncakingcoal@#@长焰煤 @#@ @#@ @#@ @#@ @#@ @#@ @#@ @#@Longflamecoal@#@燃料消耗量 @#@ @#@ @#@fuelconsumptionrate@#@火道锅炉 @#@ @#@Flametubeboiler @#@ @#@@#@疏水器、疏水阀 @#@ @#@steamtrap@#@饱和蒸汽 @#@ @#@saturatedsteam@#@过热蒸汽 @#@ @#@superheatedsteam@#@震动炉篦 @#@ @#@Oscillatingbargrate@#@链条炉蓖 @#@ @#@Chaingrate,travellinggrate@#@省煤器 @#@ @#@economizer@#@减速器 @#@ @#@speedreducer@#@螺旋除渣机 @#@ @#@screwslagremover@#@除尘器 @#@ @#@dustcollector@#@引风机 @#@ @#@combustionairfan@#@鼓风机 @#@ @#@exhaustingfan@#@上煤机 @#@ @#@coal @#@ @#@conveyor@#@尖端的、高科技的 @#@ @#@Hi-tech@#@节能的 @#@ @#@energy-saving@#@高效的 @#@ @#@high-efficiency@#@低噪声的 @#@ @#@lownoise@#@耐用的、持久的 @#@ @#@durable@#@蒸发 @#@ @#@evaporation@#@额定的 @#@ @#@rated@#@热效率 @#@ @#@thermalefficiency@#@碳化物 @#@ @#@carbide@#@碳化硅 @#@ @#@siliconcarbide@#@一氧化物 @#@ @#@monoxide@#@一氧化碳 @#@ @#@carbonmonoxide@#@二氧化碳 @#@ @#@dioxide@#@二氧化碳亚临界压力锅炉 @#@ @#@carbondioxidesubcriticalpressureboiler @#@ @#@@#@燃煤锅炉 @#@ @#@coal-firedboiler@#@启动锅炉 @#@ @#@start-upboiler @#@ @#@@#@炉墙 @#@ @#@furnacewall@#@管束(排) @#@ @#@tubebundle @#@ @#@@#@管屏 @#@ @#@tubeplaten@#@下降管 @#@ @#@downcomer @#@ @#@@#@上升管 @#@ @#@riser@#@省煤器管 @#@ @#@economizertube @#@ @#@@#@再热器管 @#@ @#@reheatertube@#@过热器管 @#@ @#@superheatedtube @#@ @#@@#@蛇形管 @#@ @#@coil@#@吊挂管 @#@ @#@supportingtube @#@ @#@@#@水冷壁管 @#@ @#@waterwalltube@#@饱和蒸汽管 @#@ @#@saturatedsteampipe @#@ @#@@#@水冷壁 @#@ @#@waterwall@#@鳍片管 @#@ @#@finnedtube,fintube,gilledtube@#@联箱 @#@ @#@header@#@锅炉本体 @#@ @#@boilerproper @#@ @#@@#@锅炉机组 @#@ @#@boilerunit@#@炉膛 @#@ @#@boilerframework @#@ @#@@#@燃烧器 @#@ @#@furnace@#@燃烧室 @#@ @#@combustionchamber @#@ @#@@#@油枪 @#@ @#@oilguntorch@#@风门 @#@ @#@damper @#@ @#@@#@管板 @#@ @#@tubeplate@#@煤粉管道 @#@ @#@pulverizedcoalpiping @#@ @#@@#@过热器 @#@ @#@superheater@#@沸点 @#@ @#@boilingtemperature @#@ @#@@#@吹灰器 @#@ @#@sootblower@#@包墙过热器 @#@ @#@wallenclosuresuperheater @#@ @#@@#@再热器 @#@ @#@reheater@#@炉膛容积 @#@ @#@furnacevolume @#@ @#@@#@再热器冷段 @#@ @#@primaryreheater@#@汽水分离器 @#@ @#@steamseparator,moistureseparator @#@ @#@@#@再热器热段 @#@ @#@finalreheater@#@省煤器 @#@ @#@economizer @#@ @#@@#@空气预热器 @#@ @#@airpreheater@#@安全门 @#@ @#@safetyvalve @#@ @#@@#@防暴门 @#@ @#@explosionvent@#@检查孔 @#@ @#@inspectionhole @#@ @#@@#@三通阀 @#@ @#@three-wayvalve@#@事故喷水阀 @#@ @#@emergencywatersprayvalve @#@ @#@@#@锅炉排污 @#@ @#@blowdown@#@大板梁 @#@ @#@plategirder,upperbeam @#@ @#@@#@灰斗 @#@ @#@ashhopper@#@空气压缩机 @#@ @#@aircompressor @#@ @#@@#@混合器 @#@ @#@mixer@#@磨煤机 @#@ @#@coalpulverizer,coalmill @#@ @#@@#@一次风机 @#@ @#@primaryairfan@#@送风机 @#@ @#@forceddraftfan,forcefan @#@ @#@@#@人孔门 @#@ @#@manhole@#@引风机 @#@ @#@induceddraftfan,inducedfan @#@ @#@@#@膨胀补偿节 @#@ @#@expansionjoint@#@原煤斗 @#@ @#@rawcoalbunker,rawcoalsilo@#@结渣 @#@ @#@lagging@#@煤粉仓 @#@ @#@pulverizedcoalbunker @#@ @#@@#@看火孔 @#@ @#@observationhole@#@水循环 @#@ @#@watercirculation @#@ @#@@#@风道 @#@ @#@airduct@#@除尘器 @#@ @#@dustcollector,precipitator@#@灰渣泵 @#@ @#@ashpump,slagpump @#@ @#@@#@风道 @#@ @#@airduct@#@轴封泵 @#@ @#@shaftsealingpump @#@ @#@@#@伸缩节 @#@ @#@expansionjoint@#@灰浆泵 @#@ @#@ashslurrypump @#@ @#@@#@风管道 @#@ @#@airpiping@#@保温材料 @#@ @#@heat-insulatingmaterial @#@ @#@@#@除灰管道 @#@ @#@ashpiping@#@稳定燃烧 @#@ @#@stablecombustion @#@ @#@@#@烟囱 @#@ @#@chimney,stack@#@支吊架 @#@ @#@supportsandhangers @#@ @#@@#@燃烧 @#@ @#@combustion@#@水压试验 @#@ @#@hydraulictest @#@ @#@@#@负压 @#@ @#@negativepressure@#@点火 @#@ @#@ignition @#@ @#@@#@正压 @#@ @#@positivepressure@#@着火点 @#@ @#@firingpoint,ignitiontemperature @#@ @#@@#@冷风 @#@ @#@coldair@#@锅炉上水 @#@ @#@boilerwaterfilling @#@ @#@@#@热风 @#@ @#@hotair@#@点火用油 @#@ @#@fueloilforignition @#@ @#@@#@停炉 @#@ @#@boilershutdown@#@熄火 @#@ @#@fire-off@#@ALLAIRHTRSRUNNING 各空预器运行@#@EITHERIDFANRUNNING 任一吸风机运行@#@EITHERFANRUNNING 任一风机运行@#@BOILERAIRREQUIRED锅炉风量需求(>@#@30%)@#@ALLPULVGRPSHUTDOWN 所有磨组停运@#@OPERATEMODESELECT 运行方式选择@#@MANUALMODE手动方式@#@TURBINEFOLLOWMODE 机跟随方式@#@BOILERFOLLOWMODE 炉跟随方式@#@COORDINATE MODE 协调方式@#@SLIDINGPRESSMODE 滑压运行方式@#@DECR/INCRPRESSATFIXLOAD固定负荷方式增减压力@#@SECONDARYSHINLETTEMP二级过热器进口温度@#@SECSHOUTSTEAMTEM二级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MAINSTEAMTEMP/PRESSURE/FLOW 主汽温度/压力/流量@#@FEEDWATERFLOW 给水流量@#@ACTUALMEGAWATT 有功@#@THROTTLEPRESS节流压力@#@TURBFIRSTSTAGEPRESS汽机第一级(调节级)压力@#@PRIAIRDUCTPRESS一次风管压力@#@SECAIRDUCTPRESS 二次风管压力@#@PRI/SECAIRFLOWMILLAA磨组一次/二次风流量@#@FURNACEPRESS炉膛压力@#@SH/RHSPRAYCONTROLVLVSSELECT过热器/再热器减温水控制阀选择@#@PLATENSPARYCONTROLVLVSSIDEA 屏过减温水A侧控制阀@#@SECSHSPARYCONTVLVSSIDEA 二级过热器减温水A侧控制阀@#@SH/RHSPARYWATERSTOPVLVS过热器/再热器减温水截止阀@#@MAINSTEAMSTOPVLV 主蒸汽截止阀@#@SHSTEAMELECTRVLV 过热器电磁阀@#@AIRDRAFTSEQUENCE 风机程序控制(顺控)@#@TRANSPORTAIRSEQUENCE风量程序控制(顺控)@#@PRIMARYAIRSEQUENCE一次风控制@#@AIRHEATERAMOTER 空预器马达A@#@AIR HEATER MOTOR LEAD空预器马达选择@#@AIR HEATER LOC/REM SELECT空预器就地/遥控选择@#@SCANNER BLOWERS火检吹扫器@#@INDUCED&@#@FORCED DRAFTS吸送风机@#@SPEEDCHANGE(NOT)PERMISSIVE速度切换(不)允许@#@MILLAGROUPMASTER A磨组主控器@#@PRIAIRFLOWMILLACONTDAMPER磨组一次风控制挡板@#@MILLAOUTTEMPCONTDAMPER A磨组出口温度控制挡板@#@BOILMILLAGR1WDBOXPR炉A磨组第一组风箱压力@#@BOILMILLABNRMETTEMP炉A磨组喷燃器金属温度@#@MILLALOADA磨组负荷@#@SECAIRFLOWMILLACONTDAMPERA磨组二次风流量控制挡板@#@TWINFLOWAIRHTRACONTVLV 双流式空预器控制阀@#@PRIAIRFANACONTDAMPERA侧一次风机控制挡板@#@FDFAN/IDFANACONTDAMPERA送/吸风机控制挡板@#@FDFANAFLOWA送风机流量@#@O2INTHEFUELGAS烟气含氧量@#@FUELGASIDFANAOUTLETPRESSA吸风机出口压力@#@PRIAIRFANAOUTLETPRESSA一次风机出口压力@#@AIRHTRASECAIROUTTEM空预器A二次风出口温度@#@MANUALLOADSET/RATE 手动负荷设定/负荷率@#@MINMAXLOAD(LIMITS) 最大最小负荷(限制)@#@MANUALTHROTTELPRESSSETPOINT 手动节流压力设定值@#@BOILERMASTER 锅炉主控器";i:

25;s:

13633: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1总则@#@1.1目的@#@本指南旨在进一步规范技能人才培养行为,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指导相关专业的专家编制《×@#@×@#@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并为一体化课程规范的开发提供依据。

@#@@#@1.2适用范围@#@依据本指南开发的《×@#@×@#@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适用于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相关职业培训机构。

@#@@#@1.3术语@#@1.3.1技能人才@#@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具备相应的实践(实习)工作经验,并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中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人员。

@#@@#@1.3.2技能人才培养标准@#@针对各类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制定的以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条件及培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 @#@1.3.3职业能力@#@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

@#@@#@1.3.4通用能力 @#@@#@从事相应职业所应具备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包括职业素养、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

@#@@#@1.3.5专业能力@#@是人们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特定职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作标准的把握、工作方法的运用、劳动工具的使用、劳动材料的选择等。

@#@@#@1.3.6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的,具备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的综合性任务,对从事一个职业岗位群具有典型意义,是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的依据。

@#@@#@1.3.7代表性工作任务@#@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从事的有挑战性的、能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岗位具体任务。

@#@@#@1.4编制原则@#@1.4.1科学性原则@#@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1.4.2操作性原则@#@各项要求应具体、明确、清晰、可实践、可检验。

@#@@#@1.4.3规范性原则@#@所用术语、符号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要求、文字表述精炼准确、层次清晰 @#@。

@#@@#@2结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条件、培养质量五方面内容,其结构见下图: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结构图@#@3内容及编制要求@#@3.1培养目标及编制要求@#@3.1.1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应包含总体培养目标和层级培养目标两部分,其中层级培养目标包括中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预备技师(技师),培养目标。

@#@@#@

(2)培养目标编写体例为:

@#@培养面向×@#@×@#@类型行业、企业就业,适应×@#@×@#@职业及相关工种和岗位群工作,胜任×@#@×@#@工作任务,具备×@#@×@#@职业素养,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技能人才。

@#@@#@3.1.2编制要求@#@

(1)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编制通过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确定,其具体操作流程见下图:

@#@@#@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流程图@#@

(2)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的工作步骤及要求见下表:

@#@@#@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的工作步骤及要求表@#@工作步骤@#@工作要求@#@行业、企业调研@#@Ÿ调研的企业须涵盖本职业(岗位群)所涉及的各类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

@#@@#@Ÿ调研的对象应涵盖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各层级技@#@能人才、技术主管、人力资源主管等。

@#@@#@Ÿ调研的内容应包括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技能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岗位工作内容和要求等。

@#@@#@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Ÿ描述各层级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及职业素养。

@#@@#@Ÿ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各层级技能人才应达到的一般@#@性的职业资格要求。

@#@@#@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确定@#@Ÿ培养目标应清晰界定各层级技能人才的能力特征。

@#@@#@Ÿ中级技能人才应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能按照@#@工作要求及工作程序,独立或合作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Ÿ高级技能人才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能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独立解决非常规性专业问题,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力。

@#@@#@Ÿ预备技师(技师)应掌握精湛的技艺,具有独立解决复@#@杂性、关键性和创新性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作设计能力。

@#@@#@3.2 @#@培养要求及编制要求@#@3.2.1培养要求@#@

(1)培养要求规定从事某一职业活动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含通用能力和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能力。

@#@@#@

(2)培养要求编写体例见下表:

@#@@#@×@#@×@#@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求表@#@技能人才层级@#@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3)如需强化通用能力的培养,可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与建议。

@#@@#@3.2.2编制要求@#@

(1)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编制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其具体操作流程见下图: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流程图@#@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工作步骤及要求见下表: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工作步骤及要求表@#@工作步骤@#@工作要求@#@企业实践专家确定@#@l实践专家应来自不同类型的代表性企业,包括各等级技术工人、技术骨干或基层管理人员等。

@#@@#@l实践专家具有职业院校学习经历,并应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人数以10~15人为宜,其中2/3有5~10年本职业工作经验,1/3有10年以上本职业工作经验。

@#@@#@典型工作任务提炼@#@按会议议程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访谈会议程应包含主持人介绍访谈会目的意义、实践专家填写个人职业发展历程、代表性工作任务举例、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访谈会所用表格见《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附件1)、《典型工作任务列表》(附件2)。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组织实践专家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内涵及其工作要求,按要求描述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所用表格见《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附件3)。

@#@@#@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确定@#@汇总所有《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分析其职业能力要求,填写《×@#@×@#@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求表》(附件4)。

@#@@#@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审定@#@组织行业、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骨干教师三类人员共同审定。

@#@@#@(3)典型工作任务应按下表中要求描述: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典型工作任务名称@#@写法:

@#@名词+动词@#@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包括工作内容、工作主体、工作过程和工作要求(规范)四个要素。

@#@@#@1.工作范畴:

@#@做什么,即生产哪些产品或提供哪些服务。

@#@@#@2.工作主体:

@#@谁来做,即这类工作由哪类企业的哪些岗位人员完成。

@#@@#@3.工作过程:

@#@如何做,可按照计划、实施、工作结果的检查和评价等环节描述。

@#@@#@4.工作要求:

@#@如何做好,即完成任务所应遵循的标准、规范或合同要求。

@#@@#@工作对象:

@#@@#@描述工作过程以及过程中涉及的材料、产品、人员等。

@#@@#@工具、材料、设备与资料:

@#@@#@完成任务所使用到的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工具材料、文献材料等。

@#@@#@工作方法:

@#@@#@列举各工作环节所需要的工作层面、组织层面或技术层面的方法。

@#@@#@劳动组织方式:

@#@@#@完成工作任务的分工方式。

@#@如工作方式安排(独立或合作),与其他职业或部门的合作关系及分界等。

@#@@#@工作要求:

@#@@#@完成工作各环节应遵循的规范、标准和要求。

@#@如产品质量标准、行业技术标准、企业要求、客户要求、对从业者的要求等。

@#@@#@职业能力要求@#@写法:

@#@完成工作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可按照“依据×@#@×@#@工作标准或工作规范,完成×@#@×@#@工作,形成×@#@×@#@成果”的逻辑结构进行描述。

@#@@#@代表性工作任务@#@任务名称@#@任务描述@#@工作时间@#@写法:

@#@名词+动词@#@重点描述工作任务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过程。

@#@@#@完成该任务需要的工作时间。

@#@@#@3.3培养模式及编制要求@#@3.3.1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包括技能人才培养体制和运行机制两部分。

@#@技能人才培养宜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市场需求和促进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两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学校与对口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培养技能人才。

@#@@#@3.3.2编制要求@#@

(1)培养体制应描述校企合作的管理形式、操作方式以及双方的责、权、利。

@#@@#@

(2)运行机制应描述校企双方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场地设备等环节的具体合作方式。

@#@@#@3.4培养条件及编制要求@#@3.4.1培养条件@#@培养条件应包括师资、场地设备、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制度等要求。

@#@@#@3.4.1编制要求@#@

(1)师资要求应描述师资队伍结构及其能力要求,其中一体化教师要求根据《一体化教师标准》制定。

@#@@#@

(2)场地设备应满足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为一体的校内外教学环境的要求.@#@(3)教学资源应描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必须的材料。

@#@@#@(4)教学管理制度应描述保证教学有效运行的制度文件,包括学籍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实习制度、工作室(站)制度等。

@#@@#@3.5培养质量及编制要求@#@3.5.1培养质量@#@培养质量监控应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就业质量分析等方式。

@#@@#@3.5.2编制要求@#@对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有效的督导、评估和反馈.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组织严密、科学合理的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

(1)职业技能鉴定主要描述学生按照国家规定采用课程认证或社会化等方式完成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以及所达到的职业技能水平.@#@

(2)就业质量分析应描述毕业生就业后多长时间内通过何种方式评价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包括就业率、专业对口就业率、稳定就业率和就业后的待遇水平以及用人单位满意度等.@#@(3)可适当采取职业能力测评的方式,着重测试学生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是否符合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职业能力测评方案可参照国内外职业能力测评理论和技术编制。

@#@@#@4编制流程@#@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流程包括立项、编制、评审、颁布四个步骤,具体流程见下图: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流程图@#@附件@#@1.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2.典型工作任务列表@#@3.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4.×@#@×@#@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求表@#@ @#@   @#@附件1@#@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将本人从事本职业工作到成为实践专家的职业发展历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最多5个)。

@#@@#@为每一阶段举3~4个实际从事过的、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实例。

@#@@#@这些任务一般都是有挑战性的,而且完成工作的过程能够促进职业能力发展。

@#@@#@起止年份@#@职业发展阶段@#@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任务@#@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4: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4: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4: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4: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4:

@#@@#@附件2@#@典型工作任务列表@#@职业发展阶段@#@典型工作任务@#@代表性工作任务举例@#@中级@#@……@#@……@#@……@#@……@#@……@#@高级@#@……@#@……@#@……@#@……@#@……@#@预备技师(技师)@#@……@#@……@#@……@#@附件3@#@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典型工作任务名称@#@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工作对象:

@#@@#@工具、材料、设备与资料:

@#@@#@工作方法:

@#@@#@@#@劳动组织方式:

@#@@#@@#@工作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代表性工作任务@#@任务名称@#@任务描述@#@工作时间@#@附件4@#@×@#@×@#@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求表@#@技能人才层级@#@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中级技能人才@#@典型工作任务1@#@典型工作任务2@#@……@#@典型工作任务n@#@高级技能人才@#@典型工作任务1@#@典型工作任务2@#@……@#@典型工作任务n@#@预备技师(技师)@#@典型工作任务1@#@典型工作任务2@#@……@#@典型工作任务n@#@";i:

26;s:

12977:

"第一题@#@1.1题目@#@求函数f(X)=x14-2x12x2-2x1x2+3x12+4x22+4.5x1-4x2+5的极小值,初始点为X(0)=[-2,2]T,误差ε不大于0.001。

@#@@#@注:

@#@此问题为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

@#@@#@1.2建立数学模型@#@Findx1,x2@#@minf(X)=x14-2x12x2-2x1x2+3x12+4x22+4.5x1-4x2+5@#@初始点X(0)=[-2,2]T,ε≤0.001@#@1.3运行结果@#@迭代值@#@迭代次数@#@x1@#@x2@#@f@#@1@#@-0.50000000000000@#@-0.58333333333333@#@8.33333333333333@#@2@#@-0.56606217616580@#@0.37068221070812@#@3.00457834092293@#@3@#@-0.65287432092310@#@0.39898283419758@#@2.97857158805445@#@4@#@-0.65084893915893@#@0.40135860990393@#@2.97849714375511@#@5@#@-0.65083910731569@#@0.40135662524523@#@2.97849714338108@#@通过牛顿法迭代5次可得出结果,当x1=-0.65083910731569,x2=0.40135662524523时,目标函数最优值fmin=2.97849714338108,且满足。

@#@@#@1.4迭代曲线@#@1.5检验结果@#@用Matlab自带优化程序检验@#@程序为:

@#@>@#@>@#@x0=[-2,2];@#@@#@[x,fval]=fminsearch('@#@x

(1)^4-5*x

(1)^2*x

(2)-2*x

(1)*x

(2)+4*x

(1)^2+6*x

(2)^2+4.5*x

(1)-4*x

(2)+5'@#@,x0)@#@x=-0.650866586874660.40137142333985@#@fval=2.97849714628600@#@经检验用牛顿法进行迭代优化结果是正确的,优化结果达到精度要求,ε≤0.001。

@#@@#@1.6讨论@#@

(1)由以上迭代曲线可知,牛顿法迭代收敛速度很快,本优化经过迭代3次后目标函数值趋于平稳。

@#@也可采用黄金分割法,变尺度法等其他方法优化。

@#@由于本题比较简单,不必采用变尺度法来优化。

@#@@#@

(2)采用Matlab编程解决了求导和计算海森阵比较复杂的难题,编程简单方便。

@#@@#@1.7Matlab源程序@#@functionZY32@#@formatlong@#@symsx1x2%定义符号变量x1,x2@#@f=x1^4-2*x1^2*x2-5*x1*x2+6*x1^2+7*x2^2+4.5*x1-4*x2+5%定义函数f@#@df=[diff(f,x1);@#@diff(f,x2)]@#@%diff(f,x1)用于对函数f中变量x1求偏导@#@%diff(f,x2)用于对函数f中变量x2求偏导@#@f1=diff(f,x1,2);@#@%diff(f,x1,2)用于对函数f中变量x1求而二次偏导@#@f2=diff(diff(f,x1),x2);@#@@#@%diff(diff(f,x1),x2)用于对函数f中变量下x1,x2求偏导@#@f3=diff(diff(f,x2),x1);@#@@#@f4=diff(f,x2,2);@#@%diff(f,x2,2)用于对函数f中变量x2求而二次偏导@#@ddf=[f1,f2;@#@f3,f4];@#@%求函数f的海森阵@#@x1=-2;@#@x2=2;@#@@#@td=eval(df);@#@%计算梯度初值@#@hs=eval(ddf);@#@%计算海森阵初值@#@%eval命令用于将符号变量转化为数值变量@#@i=0;@#@@#@eps=0.1@#@whileeps>@#@0.01;@#@@#@i=i+1;@#@@#@eps=sqrt(td

(1).^2+td

(2).^2);@#@%求梯度的模@#@x=[x1;@#@x2]-inv(hs)*td;@#@%记录自变量迭代值@#@x1=x

(1);@#@@#@x2=x

(2);@#@@#@xx(i,:

@#@)=x'@#@;@#@%记录迭代过程中间值@#@td=eval(df);@#@@#@hs=eval(ddf);@#@@#@last(i)=eval(f);@#@%记录迭代过程中间值@#@end@#@disp('@#@迭代次数'@#@);@#@@#@i@#@xx=xx@#@fmin=last@#@figure

(1)@#@plot(fmin);@#@%画目标函数变化图@#@gridon;@#@@#@holdon;@#@@#@xlabel('@#@迭代次数'@#@);@#@@#@ylabel('@#@f(x)'@#@);@#@@#@title('@#@f(x)函数迭代值'@#@);@#@@#@figure

(2)@#@plot(xx(:

@#@,1));@#@@#@gridon;@#@@#@xlabel('@#@迭代次数'@#@);@#@@#@ylabel('@#@x1迭代值'@#@);@#@@#@title('@#@x1变化图'@#@);@#@@#@figure(3)@#@plot(xx(:

@#@,2));@#@@#@gridon;@#@@#@xlabel('@#@迭代次数'@#@);@#@@#@ylabel('@#@x2迭代值'@#@);@#@@#@title('@#@x2变化图'@#@);@#@@#@第二题@#@2.1数学模型@#@Findx1,x2@#@minf(X)=2x12+2x22-4x1-6x2@#@s.t.g1(X)=x1+5x2-5≤0@#@g2(X)=2x12-x2≤0@#@g3(X)=-x1≤0@#@g4(X)=-x2≤0@#@初始点X(0)=[0,0.75]T,ε=0.001@#@2.2优化方法@#@此问题可规结为强约束问题,此题用罚函数法对在求解强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求解。

@#@用功能函数constr可以解决此类问题,本题中目标函数是非线性的,约束是线性的。

@#@@#@2.3优化结果@#@最小目标函数值f=-5.5039,@#@自变量取值:

@#@X=[0.6589,0.8682]T@#@验证优化结果正确。

@#@@#@2.4Matlab源程序@#@在commandwindow输入question2,然后回车即行;@#@@#@Functionquestions2.m@#@funf='@#@f=x

(1)^2+4*x

(2)^2-7*x

(1)-5*x

(2);@#@%定义目标函数@#@fung='@#@g=[x

(1)+5*x

(2)-5;@#@2*x

(1)^2-x

(2)];@#@%定义约束条件@#@funi=[funffung];@#@%组合矩阵@#@x0=[0,0];@#@%初值;@#@@#@options=1;@#@%显示过程@#@vlb=[00];@#@%下边界x;@#@@#@vub=[];@#@%无上边界;@#@@#@[x,options]=constr(funi,x0,options,vlb,vub)@#@2.5计算结果@#@迭代次数@#@目标值f@#@自变量x1@#@自变量x1@#@约束g1@#@约束g2@#@约束g3@#@约束g4@#@1@#@1@#@0@#@1@#@0@#@-1@#@0@#@-1@#@2@#@-1.0000@#@-0.0000@#@1.0000@#@-1.0000e-008@#@-1.0000@#@1.0000e-008@#@-1@#@3@#@-1.0000@#@0@#@1.0000@#@-5.0000e-008@#@-1.0000@#@0@#@-1.0000@#@4@#@-10@#@5@#@0@#@0@#@50@#@-5@#@0@#@5@#@-12.7500@#@2.5000@#@0.5000@#@0@#@12@#@-2.5000@#@-0.5000@#@6@#@-8.6875@#@1.2500@#@0.7500@#@0@#@2.3750@#@-1.2500@#@-0.7500@#@7@#@-8.6875@#@1.2500@#@0.7500@#@-1.0000e-008@#@2.3750@#@-1.2500@#@-0.7500@#@8@#@-8.6875@#@1.2500@#@0.7500@#@-5.0000e-008@#@2.3750@#@-1.2500@#@-0.7500@#@9@#@-5.9365@#@0.7152@#@0.4511@#@-2.0293@#@0.5720@#@-0.7152@#@-0.4511@#@10@#@-5.5164@#@0.6609@#@0.8678@#@0@#@0.0059@#@-0.6609@#@-0.8678@#@11@#@-5.5164@#@0.6609@#@0.8678@#@1.0000e-008@#@0.0059@#@-0.6609@#@-0.8678@#@12@#@-5.5164@#@0.6609@#@0.8678@#@5.0000e-008@#@0.0059@#@-0.6609@#@-0.8678@#@13@#@-5.5039@#@0.6589@#@0.8682@#@0@#@8.5830e-006@#@-0.6589@#@-0.8682@#@14@#@-5.5039@#@0.6589@#@0.8682@#@1.0000e-008@#@8.6094e-006@#@-0.6589@#@-0.8682@#@15@#@-5.5039@#@0.6589@#@0.8682@#@-5.0000e-008@#@8.5930e-006@#@-0.6589@#@-0.8682@#@16@#@-5.5039@#@0.6589@#@0.8682@#@0@#@1.8429e-011@#@-0.6589@#@-0.8682@#@17@#@-5.5039@#@0.6589@#@0.8682@#@8.2958e-007@#@2.1864e-006@#@-0.6589@#@-0.8682@#@18@#@-5.5039@#@0.6589@#@0.8682@#@4.7634e-005@#@-9.5269e-006@#@-0.6589@#@-0.8682@#@19@#@-5.5039@#@0.6589@#@0.8682@#@-8.8818e-016@#@-1.1102e-016@#@-0.6589@#@-0.8682@#@20@#@-5.4905@#@0.6565@#@0.8682@#@-0.0024@#@-0.0062@#@-0.6565@#@-0.8682@#@21@#@-5.5044@#@0.6589@#@0.8680@#@-0.0013@#@2.6130e-004@#@-0.6589@#@-0.8680@#@22@#@-5.5039@#@0.6589@#@0.8682@#@-1.0000e-004@#@0.0000@#@-0.6589@#@-0.8682@#@2.6迭代曲线@#@2.7讨论@#@

(1)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里边的功能函数condtr来优化求解目标函数f,能很快实现优化,达到目标,方便快捷。

@#@@#@

(2)由图可见迭代五次达到最低端,10次后趋于平稳。

@#@@#@(3)优化结果满足精度要求ε<0.001。

@#@@#@(4)可见Matlab很容易对目标实现优化,对编程人员要求不高。

@#@只要知道如何使用命令。

@#@@#@第三题@#@3.1题目@#@平面铰链四连杆机构,各杆长度为,,,。

@#@已知;@#@主动杆输入角为,从动杆的输出角为;@#@摇杆在右极位时,杆1、杆2伸直,主动杆在初始位置,从动杆在初始位置。

@#@试设计四连杆机构的各杆长度,使其输出角在曲柄从转到时,最佳再现给定函数:

@#@,且要求最小传动角不小于45o,即≥45o。

@#@@#@3.2数学模型@#@3.2.1确定设计变量@#@机构位置决定于4个杆长与主动杆转角,再现角位移的机构与杆件的绝对长度无关,只决定于相对长度;@#@转角连续变化,故非设计变量。

@#@因此计算时取曲柄长度为单位长度,即=1;@#@而其他的杆长按比例取为的倍数,机架长,而初始角可以按下列几何关系求得:

@#@@#@故仅有、为独立变量,是二维最优化设计问题,设其设计变量为:

@#@@#@3.2.2确定目标函数@#@此再现运动的机械运动优化中,目标函数为机构实际运动轨迹与预定运动轨迹均方根最小,位置取若干离散点,即@#@本题则取目标函数为:

@#@@#@@#@P取30,则,式中期望输出角的离散值为:

@#@@#@@#@实际输出角的计算公式为:

@#@@#@@#@由三角关系式得:

@#@@#@@#@3.2.3确定约束条件@#@根据对传动角的约束要求及曲柄与机架处于共线位置时和机构的尺寸的关系:

@#@@#@以及;@#@,得约束条件:

@#@@#@满足曲柄存在条件,得约束条件:

@#@@#@取,进一步分析可行域可知(两椭圆方程)起约束作用,其他约束均在其外不起作用。

@#@@#@3.2.4数学模型@#@find@#@ @#@ @#@@#@3.3优化方法@#@用Matlab自带函数fmincon来优化求解,@#@3.4优化结果@#@最小目标函数值f=0.0133@#@自变量X*=[4.4846,1.9224]T@#@约束条件值g=[0.0000,-4.3848]T@#@优化结果达到要求.@#@3.5Matlab程序@#@由于某些符号在Matlab中无法表示,符号有如下变动,其中in0设为,in设为,out0设为,out设为,a设为,b设为,r设为,f设为所求函数。

@#@@#@3.5.1目标函数@#@将程序命名为cpp3.m@#@functionf=cpp3(x)@#@L1=1;@#@L4=5;@#@%定义杆1,4长度@#@L2=x

(1);@#@L3=x

(2);@#@%定义杆2,3为变量@#@formatlong;@#@@#@%初始输入角@#@inp=acos(((L1+L2).^2+(L4.^2-L3.^2))/(2*(L1+L2)*L4));@#@@#@%初始输出角@#@outp=acos(((L1+L2).^2-(L4.^2+L3.^2))/(2*L3*L4));@#@@#@pianc=0;@#@%给定初值。

@#@@#@fori=1:

@#@30@#@in{i}=sym(inp+i*pi/60);@#@%在不同位置的输入角@#@out{i}=sym(outp+2*(in{i}-inp).^2/(3*pi));@#@%输出角@#@r{i}=sym(sqrt(26-10*cos(eval(in{i}))));@#@%符号值@#@a{i}=sym(acos(((eval(r{i})).^2+x

(2).^2-x

(1).^2)/(2*eval(r{i})*x

(2))));@#@@#@b{i}=sym(acos(((eval(r{i})).^2+24)/(10*(eval(r{i})))));@#@@#@A{i}=eval(a{i});@#@%将符号转换成为数值@#@B{i}=eval(b{i});@#@@#@NI{i}=eval(in{i});@#@@#@TUO{i}=eval(out{i});@#@@#@if0<@#@NI{i}<@#@=pi@#@real{i}=pi-A{i}-B{i};@#@@#@elseifpi<@#@NI{i}<@#@=2*pi@#@rl{i}=pi-A{i}+B{i};@#@@#@else@#@disp('@#@超出范围'@#@)@#@end@#@piancha{i}=(rl{i}-TUO{i}).^2;@#@%计算偏差@#@pinc=piancha{i}+pinc;@#@@#@end@#@pinc%用于显示优化过程中的目标函数值@#@%定义约束条件g1,g2;@#@@#@3.5.2约束函数值@#@function[g,z]=yueshu3(x)@#@g=[36-x

(1).^2-x

(2).^2-1.4142*x

(1)*x

(2);@#@x

(1).^2+x

(2).^2-16-1.4142*x

(1)*x

(2)]@#@z=[];@#@@#@x%输出自变量值;@#@@#@3.5.3求解目标函数@#@命名文件CPP33.m.@#@x=[53];@#@%x为初始值@#@options=optimset('@#@LargeScale'@#@,'@#@off'@#@);@#@@#@[x,f]=fmincon(@cpp3,x,[],[],[],[],[],[],@yueshu3,options)@#@在commandwindow中输入cpp33.m,回车即可。

@#@@#@3.6计算结果@#@迭代次数@#@目标值@#@自变量x1@#@自变量x2@#@约束值g1@#@约束值g2@#@1@#@0.3132@#@5@#@3@#@-19.2130@#@-3.2130@#@2@#@0.1630@#@5.0972@#@2.6247@#@-15.7902@#@-2.0495@#@3@#@0.7384@#@5.0472@#@1.4130@#@-1.5563@#@1.3849@#@4@#@0.0211@#@5.0722@#@2.0188@#@-8.2842@#@-0.6785@#@5@#@0.0204@#@5.0176@#@2.0210@#@-7.6010@#@1.0804@#@6@#@0.0173@#@4.7873@#@1.9538@#@-3.9638@#@-2.4920@#@7@#@0.0147@#@4.5284@#@1.8818@#@-0.0986@#@-4.0034@#@8@#@0.0140@#@4.5109@#@1.8922@#@-0.0002@#@-4.1423@#@9@#@0.0140@#@4.5109@#@1.8922@#@-0.0001@#@-4.1423@#@10@#@0.0140@#@4.5109@#@1.8922@#@-0.0002@#@-4.1423@#@11@#@0.0133@#@4.4868@#@1.9199@#@-0.0004@#@-4.3646@#@12@#@0.0133@#@4.4846@#@1.9224@#@-0.0000@#@-4.3848@#@13@#@0.0133@#@4.4846@#@1.9224@#@0.0001@#@-4.3848@#@14@#@0.0133@#@4.4846@#@1.9224@#@-0.0000@#@-4.3848@#@3.7迭代曲线@#@3.8讨论@#@

(1)利用Matlab的优化工具箱能够很方便的实现目标优化。

@#@。

@#@@#@

(2)由图可看出迭代4次后,目标函数基本上达到最小值,并且满足精度要求。

@#@@#@(3)因为用到了for循环连续重复调用函数所以计算速度较慢。

@#@这是Matlab的缺陷。

@#@但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i:

27;s:

10421:

"@#@有限公司@#@文件名称@#@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流程@#@文件编号@#@版次@#@页码@#@第6页共5页@#@1.0目的:

@#@@#@规范和识别新产品开发和变更时过程要求,保障在现有资源限定条件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实现或超过预期设定的需求和期望。

@#@@#@2.0范围:

@#@@#@新产品开发过程、试产导入阶段、工程变更阶段的计划、评估、控制管理活动。

@#@@#@3.0定义:

@#@@#@3.1PDCA循环:

@#@即“戴明环”,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企业按“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进行循环质量管理.是运作管理的一种基本方法.@#@3.2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

@#@@#@a.立项:

@#@确立一个项目或一个项目阶段。

@#@@#@b.计划:

@#@为完成项目,制定和维护一个可操作的计划。

@#@@#@c.执行:

@#@协调人力和其他资源以执行计划。

@#@@#@d.控制:

@#@通过监控和进度测量及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e.收尾:

@#@正式验收项目或项目阶段并使其有条不紊地圆满结束。

@#@@#@4.0流程:

@#@@#@流程@#@责任单位@#@相关说明@#@表单@#@项目任务@#@立项与计划@#@     @#@设计图纸@#@@#@顾客认可@#@初始材料@#@执行阶段@#@初始工艺@#@评审1@#@样品制作@#@控制阶段@#@检验试验@#@样品确认@#@评审2@#@评审3@#@收尾阶段@#@小批量产@#@业务部@#@识别并确定顾客基本需求,提供客户图纸@#@[项目任务书]@#@PM部@#@确定项目参与部门人员@#@设计部@#@出设计图纸@#@《产品设计图纸》@#@[项目阶段评审记录]@#@评审设计图纸的要求是否满足顾客要求@#@业务部@#@提交并跟进客户对设计图纸的确认@#@邮件回复确认@#@PM部@#@跟踪顾客新的需求和导入,制定项目计划@#@[项目阶段进度表]@#@材料开发部@#@工艺开发部@#@制定BOM表@#@(产品设计图纸)[样品工艺卡]@#@PM跟踪采购部的材料交期@#@工艺开发部@#@制定初始工艺、提出工艺关键控制点工序要求@#@同上@#@PM跟踪工艺工程文件完成情况@#@研发中心@#@PM部组织研发中心对“样品制作”前的BOM、工艺、作业流程、材料交期、法规性要求的评审工作;@#@确认物料交期@#@[项目阶段评审记录]@#@样品部@#@样品制作@#@[工程品质异常书]@#@PM部@#@跟踪样品制作进度和交期@#@[样品试验申请单]@#@PM部@#@样品申请送检@#@设计部@#@确认样品外观尺寸@#@实验室@#@测试样品功能@#@相关[试验报告]@#@PM部@#@业务部@#@联络客户代表确认签署样品承认书@#@[样品承认书]或顾客提供的质量认可报告@#@研发中心@#@评审确认试产BOM表、工艺、作业流程等生产条件是否适应批产需要,提出工艺关键控制点工序要求@#@[项目阶段评审记录]@#@PM部@#@定稿工艺工程文件、导入小批量产@#@相关工艺工程文件@#@生产部@#@实施量试@#@[工程品质异常书]@#@工艺开发部@#@制造技术部@#@评审量试问题并解决@#@PM部@#@组织评审,量产导入@#@[项目阶段评审记录]@#@收尾阶段@#@量产@#@项目收尾@#@项目经理@#@确认转入量产条件具备@#@生产部@#@制造技术部@#@实施量产@#@研发中心@#@总监对各部确认情况进行项目收尾批准@#@PM部@#@过程资料整理存档@#@相关记录文件、资料@#@5.0内容@#@5.1项目任务@#@5.1.1业务部初期对顾客要求进行识别,并与顾客确认《项目任务书》相关产品结构尺寸、电气性能、测试标准等技术规格(工程资料)。

@#@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客户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对设计开发过程控制。

@#@@#@5.1.2业务部负责将客户确认后的《项目任务书》和客户提供的图纸、测试标准或样品提交PM部,PM部签收相关工程资料后负责排布相关工程任务和进度控制,记录于“研发项目任务分配”板报进行跟踪。

@#@@#@5.1.3PM部指定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并由项目经理将客户提供的相关工程资料移交设计部出图。

@#@@#@5.1.4设计部签收《项目任务书》时应识别产品基本规格要求,对不明确点应及时反馈PM部或业务经理进行沟通。

@#@@#@5.2设计出图@#@5.2.1设计部负责对客户提供的相关工程资料出具《产品设计图纸》。

@#@@#@5.2.2《产品设计图纸》完成后须经项目经理组织进行结构尺寸、电气性能、客户测试标准要求评审确认后提交业务经理,评审内容记录入[项目阶段评审记录]。

@#@@#@5.2.3项目经理跟踪图纸提交客户后的确认情况跟踪,并对客户后续提出的要求进行反馈。

@#@@#@5.3图纸认可@#@5.3.1业务部负责提交客户《产品设计图纸》,并对确认过程进行沟通。

@#@@#@5.3.2出图后,但客户对产品设计提出新的要求时,项目经理应对相关设计方案推荐和协商,原则上按客户要求进行重新出图。

@#@@#@5.2.4项目经理应对客户R&@#@D反馈的技术要求进行识别与疏导,既要符合客户要求也要符合我司现阶段设计、工艺、生产要求。

@#@@#@5.4初始材料、工艺@#@5.4.1执行阶段项目经理按客户确认的《产品设计图纸》、样品、测试标准和相关产品法规性要求等工程资料提交材料开发部和工艺开发部,确定初期产品BOM和工艺。

@#@@#@5.5项目阶段评审@#@5.5.1项目经理组织研发中心各部对《产品设计图纸》、《样品工艺卡》、《产品菲林图》评审,记录[项目阶段评审记录]。

@#@@#@5.5.2项目经理与采购部确认相关物料要求(相关环保要求报告)和交期,并评估项目任务的样品交期。

@#@@#@5.5.3评审确定后项目经理主导采购部、设计部对相关产品组件(菲林、PE面板、异型玻璃加工等)进行外发生产的确认,并对交期进行跟催。

@#@@#@5.5.4项目经理参与设计部负责对外发制作完成的菲林进行评审检查,验收合格后连同《样品工艺卡》提交制造技术部网版组进行网版制作,并确定网版完成日期。

@#@@#@5.5.5项目经理应对打样前具备的工程资料、相关条件进行进度控制,特别在进行多项目任务时应考虑时间交期的平衡性。

@#@@#@5.6样品制作@#@5.6.1设计部根据《样品工艺卡》申领样品物料,提交《项目任务书》进行样品制作申请。

@#@@#@5.6.2样品部根据《项目任务书》领取网版进行样品制作,按《样品制作管理办法》进行控制管理。

@#@@#@5.6.3项目经理跟踪制作过程和样品交期,对异常状况及时通报业务经理和相关部门协调处理。

@#@@#@5.7检验试验@#@5.7.1样品部将制作完成的样品进行初步功能检测,将样品连同[工程品质异常书]、[试产报告]送交项目经理。

@#@@#@5.7.2项目经理负责填写[样品试验申请单]将部分样品送实验室申请检测,剩余交予设计部,并组织设计、工艺、业务人员进行初步评审。

@#@记录[项目阶段评审记录表]。

@#@@#@5.7.3实验室根据《成品型式实验规范》进行试验。

@#@@#@5.8样品确认@#@5.8.1设计部根据型式实验检测结果出具[样品承认书],连同确认后的样品移交项目经理或业务部。

@#@@#@5.8.2项目经理负责跟进客户签署样品承认书或顾客提供的质量认可报告。

@#@@#@5.9项目阶段评审@#@项目经理组织研发中心各部评审BOM清单、工艺、作业流程等试生产条件适宜性。

@#@评审确定产品量产BOM清单、工序流程图、SOP、设计图纸和客户对产品要求是否达到。

@#@记录评审记录。

@#@@#@5.10小批量产@#@5.10.1项目经理联合工艺开发部项目工艺人员汇总定稿相关工艺工程文件,确认物料到货等量产条件,导入小批量产。

@#@@#@5.10.2项目经理和工艺工程师实施“小批量产”跟踪处理过程异常。

@#@@#@5.10.3产品用于汽车零组件生产时需提交顾客进行确认。

@#@@#@5.11阶段评审和量产@#@5.11.1项目经理与工艺工程师负责召集制造技术部相关工程人员对“小批量产”过程问题、[试产报告]进行评审,现场查找问题改善对策,并将处理结果记录于[项目阶段评审记录]。

@#@@#@5.11.2项目经理负责确认生产部相关硬件条件具备情况导入量产,量产导入条件必须经过最终研发、生产相关部门确认。

@#@@#@5.11.3生产部按《生产过程控制程序》进行量产。

@#@@#@5.12项目收尾@#@5.12.1研发总监对各部确认情况进行项目收尾批准。

@#@@#@5.12.2项目经理在批量生产后进行项目分类档案整理和存档,后续所有该项目变更资料及时存入该项目文件夹、便于查阅。

@#@@#@5.13项目管理过程要求@#@5.13.1项目确定批准前需确定该项目参与人员职责,参与各环节、事项的跟进,并汇集于项目经理。

@#@@#@5.13.2项目经理应对该项目时间进程进行合理分配,各阶段资源衔接正确,减少过程损耗时间,确保产品和采购材料预定交期。

@#@@#@5.13.3项目阶段过程中应保证信息沟通的及时和准确性,项目经理应明确客户技术要求和外观特性,并分解下达各部门作为设计开发导入条件。

@#@@#@5.13.4根据我司产品特性,项目经理应总结项目阶段过程问题及处理办法,按产品类别整理存档,作为新项目导入借鉴条件。

@#@@#@5.13.5项目管理五个过程组在一个项目中反复进行,借鉴了质量管理领域PDCA循环的管理理念.这五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多次循环进行,一部分的结果成为另一部分的依据.@#@6.0相关文件@#@6.1《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6.2《项目任务书》@#@6.3《产品设计图纸》@#@6.4《样品工艺卡》@#@6.5《产品菲林图》@#@6.6《样品制作管理办法》@#@6.7《成品型式实验规范》@#@7.8《生产过程控制程序》@#@7.0相关记录@#@7.1[项目阶段评审记录]@#@7.2[试产报告]@#@7.3[工程品质异常书]@#@@#@";i:

28;s:

1809:

"@#@过渡配合的选择@#@H6/js5Js6/h5、H7/js6Js6/h7、H8/js7Js8/h7大部分都将得到间隙,用于拆卸频繁、同轴度要求不高之处,当配合面很长时,可保证一定的孔轴同轴度,用手或木锤装卸。

@#@@#@H/js类用于易于拆卸,有附加锁紧,定心零件的偏心不致引起振动的情况;@#@在要求得到较高的定心精度情况下可代替H/h类滑动配合。

@#@@#@H6/k5K6/h5、H7/k6K7/h6、H8/k7K8/h7是一种几乎没有间隙的定位配合,用在冲击负荷不大的地方,用手捶轻打即可完成拆卸。

@#@@#@H/k类配合广泛用于定心准确可拆不动结合。

@#@过渡配合与过盈配合的平均间隙接近于零。

@#@@#@H6/m5M6/h5、H7/m6M7/h6、H8/m7M8/h7具有平均过盈的过渡配合,零件配合要求紧密性高,拆卸较困难,铜锤装配,用在不常拆卸的地方。

@#@@#@H/m类称为高级定心配合,装配时较紧,抗振性较好,是过盈出现的概率比较大的过渡配合。

@#@@#@H8/n7N8/h7、H7/n6N7/h6允许有较大过盈的高精度定位配合,可以承受很大转矩、振动及冲击负荷,但均需加助紧固件,同轴度高,配合辅紧密性优良,拆卸困难,常用于装配后不再拆卸之部位。

@#@@#@H/n类平均过盈比H/m类要大,很少有间隙,由于偏心要求严格,承受负荷,但均应加锁紧件,拆卸较困难,属于精确定心配合。

@#@@#@H8/p7最紧的一种过渡配合,只在极少情况下才有点间隙。

@#@在加辅助紧固件时,可承受很大转矩、振动及冲击负荷,拆卸困难,只用于装配后不再拆卸的部位。

@#@@#@H/p类只有H8/p7为过渡配合,其他均为过盈配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