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1723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6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MW汽轮机检修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

2.3.2.2拆导叶环 19

2.3.2.3 拆去喷嘴组 19

2.3.2.4隔板静叶清理 19

2.3.2.5隔板静叶肉眼检查和修整 19

2.3.2.6 隔板和隔板套的螺丝清理修整 19

2.3.2.7 检查并修整隔板、隔板套水平中分面的接触面积 20

2.3.2.8检查并修整悬挂销与隔板、汽缸跟班套的水平接触面积 20

2.3.2.9检查并修整隔板与汽缸(或隔板套)相配之处的轴向间隙 20

2.3.2.10找出隔板在汽缸洼窝内的位置 20

2.3.2.11检查导叶环有无裂纹变形,并清理氧化皮 20

2.3.2.12检查清理喷嘴组 20

2.3.3常见缺陷处理 20

2.4汽轴封检修 21

2.4.1结构概述 21

2.4.2汽封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 21

2.4.2.1 拆卸清理检查汽封块 21

2.4.2.2 测量调整汽封体洼窝中心(同隔板洼窝中心找正一样) 22

2.4.2.3测量调整汽封的径向间隙 22

2.3.2.4检查调整汽封轴向间隙即可 23

2.3.2.5测量调整汽封块轴向膨胀间隙 23

2.5轴承与滑销系统检修 23

2.5.1轴承结构概述 23

2.5.2轴承与滑销系统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24

2.5.2.1支持轴承检修 24

2.5.2.2支持推力联合轴承检修 26

2.5.3滑销结构概述 27

2.5.4滑销系统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27

2.5.4.1测量工作 27

2.5.4.2分解 28

2.5.4.3检修横销 28

2.5.4.4检修前轴承座下方的纵销 28

2.5.4.5检修前轴承座立销 28

2.5.4.6检修后汽缸上的纵销与横销 28

2.5.4.7检查后座架连接螺栓 28

2.5.4.8清洗所有连接螺栓、垫圈、螺帽 29

2.5.4.9组装 29

2.6盘车装置检修 29

2.6.1结构概述 29

2.6.2盘车装置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29

第三章调速系统检修工艺 31

3.1调速系统检修要求 31

3.2油泵检修 31

3.2.1结构概述 31

3.2.2油泵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32

3.2.2.1拆卸 32

3.2.2.2检测各档相油封环及其他活动部件 32

3.2.2.3清理和整修各另部件 33

3.2.2.4装复油泵 33

3.3同步器检修 34

3.3.1结构概述 34

3.3.2同步器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34

3.4油动机检修 35

3.4.1结构概述 35

3.4.2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35

3.4.2.1拆卸 35

3.4.2.2油动机检修 36

3.4.2.3组装 36

3.5调压器液压阀检修 37

3.5.1结构概述 37

3.5.2调压器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37

3.5.2.1拆卸 37

3.6调速系统性能要求及常见故障 38

3.6.1调速系统的性能基本要求 38

3.6.2调速系统常见的故障 38

3.6.2.1调速系统摆动 38

3.6.2.2不能维持空负荷运行 39

第四章保护装置检修工艺 40

4.1危急遮断器、危急遮断油门及危急遮断装置检修 40

4.1.1危急遮断器 40

4.1.1.1结构概述 40

4.1.1.2危急遮断器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40

4.1.2危急遮断油门 41

4.1.2.1结构概述 41

4.1.2.2危急遮断油门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41

4.1.3危急遮断装置 42

4.1.3.1结构概述 42

4.1.3.2危急遮断装置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42

4.2主汽门操纵座检修 43

4.2.1结构概述 43

4.2.2主汽门操纵座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43

4.3磁力断路油门及电磁阀检修 44

4.3.1结构概述 44

4.3.2磁力断路油门及电磁阀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44

4.4危急遮断指示器 45

4.4.1结构概述 45

4.4.2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45

第五章油系统检修工艺 47

5.1高压油泵检修 47

5.1.1结构概述 47

5.1.2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47

5.2交流、直流润滑油泵检修 48

5.2.1结构概述 48

5.2.2交流、直流油泵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49

5.3油箱、冷油器、注油器检修 50

5.3.1油箱 50

5.3.1.1结构概述 50

5.3.1.2油箱检修工艺、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50

5.3.2冷油器 51

5.3.2.1结构慨述 51

5.3.2.2冷油器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51

5.3.3注油器 52

5.3.3.1结构概述 52

5.3.3.2注油器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52

第六章热交换器检修工艺 53

6.1凝汽器及其附属装置检修 53

6.1.1凝汽器设备规范 53

6.1.2凝汽器结构概述 53

6.1.3凝汽器水侧清洗和汽侧检查及检修 53

6.1.3.1使用高压水冲洗不锈钢管内壁 54

6.1.3.2使用毛刷通条通洗不锈钢管内壁 54

6.1.3.3凝汽器汽侧检修及检查 54

6.1.4凝汽器常见缺陷处理 54

6.1.5凝汽器不锈钢管更换工艺 55

6.1.5.1不锈钢管出厂后的各项试验 55

6.1.5.2凝汽器不锈钢管调换的准备工作 56

6.1.5.3换管、胀管、压火 56

6.1.5.1清理组装 56

6.1.6凝汽器水压试验及附件检修 57

6.1.6.1凝汽器水压试验 57

6.1.6.2附件检查或修理 57

6.1.7凝汽器大修标准 57

6.2射水抽气器检修 58

6.2.1射水抽气器设备规范与结构概述 58

6.2.1.1射水抽气器设备规范 58

6.2.1.2射水抽汽器结构概述 58

6.2.2射水抽气器检修工艺 58

6.2.3射水抽气器大修质量标准 58

6.4低压加热器检修 60

6.4.1设备规范及结构概述 60

6.4.1.1设备规范 60

6.4.1.2低压加热器结构概述 61

6.4.2低压加热器检修工艺 61

6.4.3低压加热器检修技术质量标准 61

6.4.3.1水室管板 61

6.4.3.2换管 62

6.4.3.3管组的情况 62

6.5轴封加热器检修 62

6.5.1设备规范及结构概述 62

6.5.1.1轴封加热器设备规范 62

6.5.1.2结构概述 62

6.5.2轴封加热器检修工艺 62

6.5.3轴封加热器检修质量标准 63

6.6除氧器及附属装置检修 63

6.6.1设备规范及结构概述 63

6.6.1.1设备规范 63

6.6.1.2结构概述 63

6.6.2除氧器的检修工艺 63

6.6.3除氧器检修质量标准 64

6.6.4除氧器检修注意事项 65

第七章水泵检修 66

7.1电动给水泵检修 66

7.1.1设备规范及结构概述 66

7.1.1.1设备规范 66

7.1.1.2结构概述 66

7.1.2DC25-80×

9型给水泵检修工艺 66

7.1.2.1拆卸前的准备工作 66

7.1.2.2水泵的拆卸(从非驱动端开始) 67

7.1.2.3泵的装配 67

7.1.3DC25给水泵检修质量标准 68

7.1.4DC25给水泵检修注意事项 68

7.2凝结水泵检修 69

7.2.1设备规范与结构概述 69

7.2.1.1设备规范 69

7.2.1.2结构概述 69

7.2.24N6型凝结水泵检修工艺 69

7.2.2.1支承部分 69

7.2.2.2工作部分 69

7.2.3凝结水泵检修质量标准 69

7.2.4凝结水泵检修注意事项 70

7.3循环水泵检修 70

7.3.1设备规范与结构概述 70

7.3.1.1设备规范 70

7.3.1.2结构概述 70

7.3.2循环水泵的检修工艺 70

7.3.2.1拆卸前的准备工作 70

7.3.2.2泵的解体 70

7.3.2.3泵的组装 71

7.3.3循环水泵的检修质量标准 71

7.3.4循环水泵的检修注意事项 71

7.4其它水泵检修 71

7.4.1设备规范 71

7.4.2检修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71

7.4.3检修注意事项 72

第八章阀门检修 73

8.1自动主汽门检修 73

8.1.1结构概述 73

8.1.2主汽门的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 73

8.2调节汽伐和连杆传动装置检修 74

8.2.1结构概述 74

8.2.2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74

8.3抽汽逆止门门检修…………………………………………………………………………….75

8.3.1结构概述………………………………………………………………………………..75

8.3.2逆止门的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75

第一章汽轮机主要规范和结构概述

1.1设备主要技术规范

制造厂:

东方汽轮机厂

制造厂编号2011-8

出厂日期;

2011年8月25日

投运日期:

2013年4月、

公司机组编号:

#1机

机组型号:

N12—3.85/390

机组型式:

中压、单缸、冷凝、冲动式汽轮机

额定功率:

12000KW、

最大功率:

进汽温度规范:

3900C

汽轮机转向(机头向机尾看):

顺时针方向

汽轮机额定转速:

3000r/min

汽轮机-发电机轴系临界转速:

1649r/min

汽轮机单个转子的临界转速:

1430r/min

锅炉给水温度:

1300C

纯冷凝工况汽轮机汽耗:

(保证值):

4.76kg/kw.h、

纯冷凝工况汽轮机热耗:

11703kj/kw.h、

汽轮机轴承处允许最大振动:

0.03mm

过临界转速时轴承处允许最大振动:

0.10mm

汽轮机中心高(距运转平台):

750mm

汽轮机本体总重:

58t

汽轮机上半总重(连同隔板上半等):

15t

汽轮机下半总重(连同隔板上半等):

19t

汽轮机转子总重:

7.308t

汽轮机转子转动惯量;

910kg.m2

汽轮机本体最大尺寸:

6021×

3590×

3635mm

冷却水温度:

200C

1.2汽轮机结构概述

汽轮机由一级复速级和十一个压力级组成,除末级叶片为扭叶片外,其余压力级均为厂家自行设计的新型直叶片。

前轴承为综合式推力轴承,后轴承则与发电机前轴承同装载后轴承座内。

全机共有11级隔板,所有隔板全部装于前汽缸中与汽缸内。

前汽缸由合金钢铸成,上半铸有蒸气室,后汽缸与后轴承均有铸铁铸成一整体,前、中、后汽缸借水平与垂直法兰面相连接,汽轮机的后汽缸与凝汽器直接相连,凝汽器由弹簧支架托于基础上,汽轮机的热胀死点位于凝汽器的中心,汽缸受热膨胀时,全机以此点为基准,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自由膨胀,汽缸前后端分别装有汽封,以减少汽轮机前缸的漏汽和阻止空气侵入后汽缸内,转子用固定式联轴器与发电机转子相联。

转子由主轴、叶轮和叶片等三个重要部件组成,主轴中部较粗,直径逐渐向两端缩小,以便从两端逐级装入叶轮,压力级叶轮直接红套于主轴,并用隔圈控制两叶轮之间的距离,压力级和速度级叶轮上的套简与主轴间都装有横键,以便传递扭矩。

动叶片皆为铣制,叶根分“倒T”和插入铆接式两种,速度级动叶根为带有两个凸肩的“菌状倒T”形叶根。

主轴高强度铬钼钢锻制而成,中心钻孔。

速度级和压力级叶轮由高强度钼铬钒钢锻制而成,叶片为不锈钢材。

汽缸分成上下两部分,用法兰联接,下部铸有六个抽汽用的法兰;

后汽缸用高级铸铁铸成,并与后轴承座铸为一体借助于垂直中分面法兰与前汽缸相连。

前后汽缸均为单层式,前汽缸与蒸汽室铸成一体,前汽缸端用猫爪支持在前轴承座两侧的凸台上,猫爪是从水平中分面法兰延长出来的,并且置在横销上,从而保证汽缸和轴承座之间轴向距离一定,同时不妨碍汽缸的横向热膨胀。

汽缸与轴承之间装有垂直立销,从而保证热膨胀时汽缸和轴承座之间的中心不变。

汽轮机的喷嘴组由单个铣制的喷嘴组合而成。

转向导叶环在顶部和底部与汽缸之间采用“工”字形键固定,在拆导叶环体时,须首先用专用工具拆除“工”字键,方能吊出导叶环体。

全机共有十一级隔板,汽缸前后端和各级隔板皆装有汽封,汽封环通常由六块拼合而成,镶在“T”型断面的圆槽内,汽封的背部装有弹簧片,当轴上的套筒偶尔与汽封环接触时,它能起到弹性退让作用。

装于前汽缸上端蒸汽室内的配汽结构为提板式调节系统,借助机械杠杆与调速器油动机相连,调节汽阀由若干只汽门组成,第一、第二汽门是相互连通的。

第二章汽轮机本体检修工艺

2.1汽缸检修

2.1.1汽缸结构概述

汽缸是汽轮机的机壳,隔板、喷嘴、转子等部件都安装在它的内部,形成一个严密的汽室,以防止高压蒸气外漏,在真空部分防止外部空气漏入,从而保证汽轮机高效安全工作。

汽缸分为上下两半,用螺栓连接为一体。

由于汽轮机的汽缸形状较为复杂,尺寸较大,为了节约材料,改善铸造性能和加工工艺性能,又把上下两半汽缸分成三段,即前汽缸、中汽缸、后汽缸,三者之间用螺栓连接成一体。

本机组是中压机组,属单缸结构形式。

前汽缸前端设有两只猫爪,搁置在前轴承座的滑键上,从而保证汽缸横向自由膨胀。

如图1所示。

前轴承座支承在前座架上,它们之间设有纵向键,从而使前轴承座与前座架之间可以纵向自由膨胀。

如图2所示。

后汽缸与凝汽器直接相连,凝汽器由弹簧支架托于基础,汽轮机的热胀死点位于凝汽器的中心。

c1

c2

a1

b

a2

a1+a2=0.04~0.06

b>

1.5

c1+c2=-0.06~-0.04

前座架上的纵向键

图1

后轴承座与后汽缸铸成一体,其材料为HT-25-47-7,前汽缸与中汽缸接合后进行密封焊,其材料为合金铸钢。

2.1.2检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注意事项

1.拆去机组上所有仪表,并拆去化装板支架上的连接螺丝,吊去各块化装板。

质量标准

(1)化装板支架、支架螺栓、压条齐全完整,无损坏。

(2)化装板喷漆完好无烤烂处。

注意事项

拆化妆板前作好记号,拆下的化妆板及压条等件,应堆放在指定的地点,螺栓和零星件及时组合在一起以便装复。

2.拆除保温层。

(1)汽缸上缸内壁降至1200C时方可拆保温层。

(2)保温层中无木块和棉纱等易燃品。

(1)汽缸下部零米层禁止通行,凝结水泵、结水泵电动油泵处用布盖上,防止保温层碎块落入,造成阻塞。

(2)保温层材料不许与水或油接触。

3.吊走调速汽门三脚架及拆去汽缸螺丝。

(1)拆去三脚架的紧固螺栓,取出定位销,吊走调速汽门三脚架。

(2)拆去导汽管的紧固螺栓,吊走左右导汽管,调速汽门门杆疏水管、仪表管等。

(3)先拆中汽缸水平法兰螺栓,然后拆前后汽缸水平法兰上螺栓,拆卸顺序见图3所示紧卸螺丝。

(1)汽缸内外壁温度降至800C以下时,才可拆除汽缸水平面连接螺栓和导汽管的螺栓。

(2)螺栓应无毛刺、乱扣、弯曲和蠕伸等现象。

(3)螺帽应完整,六角无混角,螺帽与汽缸平面接触良好。

(4)检验螺栓硬度,如螺栓硬度大于HRC30应予更换。

(1)必须合适螺帽尺寸的专用扳手,并套上2--3m管子进行扳动。

(2)如遇螺栓拆不下来,可用#1000气焊,加热2--3分钟再卸。

(3)拆下的螺母和螺帽,按编号钢印及时组合,堆放在指定处,以防碰伤散失。

(4)松螺帽者要听从拿螺栓者指挥,以免事故发生。

4.安装引导杆

导杆必须光滑,且必须垂直于汽缸水平中分面。

(1)前汽缸和后汽缸各一根起且必须对角安装。

(2)表面涂透平油。

5.汽缸解体:

(1)拆去汽缸结合面六只定位销。

(2)松开汽缸结合面上顶丝,涂上透平油再旋紧顶丝,使汽缸四角均匀顶起4-6mm。

(3)当汽缸盖吊起20毫米时,再一次测量汽缸四角距离。

(4)汽缸盖吊到150mm时,再次测量汽缸四角距离,并检查汽封、隔板是否脱落。

(5)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缓慢起吊汽缸盖,吊离引导杆,放在指定的地方。

汽缸顶起时,要检查汽缸是否水平,并进行调整,通常四角升起高度误差不超过2mm。

(1)起吊前,仔细检查吊具、钢丝绳、大钩抱闸是否完好。

(2)并检查结合面处连接螺栓是否全部拆走。

(3)指定专人扶稳汽缸四角,并委派有经验的人负责指挥。

(4)如遇卡擦,立即停止,直到处理妥当后继续起吊。

(5)汽缸盖吊开后,调速汽门通下汽缸喷嘴组的法兰口处金属垫片数和厚度作好记号,加好封口。

(6)所有抽汽孔、疏水管导汽管堵好,后汽缸两侧要盖上专用盖板。

6.翻汽缸盖使其水平结合面向上。

(1)一般采用单行车双钩法翻汽缸盖。

将钢丝绳绑在调速汽门进汽室法兰内侧,然后挂在行车的大钩上,低压侧可利用两只吊环,将钢丝绳穿好挂在小钩上。

当行车中心找正后,大钩先吊约100毫米,再吊起小钩,使汽缸离开枕木少许。

全面检查,确信已无问题后继续起吊大钩。

起吊高度以保证小钩松开后汽缸不碰地坪即可,逐渐松下小钩,使汽缸盖全部重量由大钩承担。

(2)取下低压侧钢丝绳,将汽缸旋转1800,再将钢丝绳绕过尾部挂在小钩上,使小钩拉紧钢丝绳,然后将大钩慢慢松下,直到汽缸水平法兰放平后,用枕木垫实后,松下两钩。

(1)所有吊具、钢丝绳、行车都必须认真检查,确无毛病,可进行翻缸。

(2)翻缸盖时,钢丝绳遇缸盖棱角接触处应垫木块或麻袋,行车操作应注意中心的变化,防止突然冲击。

7.清理检查汽缸结合面,测量汽缸水平的纵向水平。

(1)清除汽缸结合面上的涂料。

(2)用砂布擦去汽缸内壁锈垢,然后用磷片黑铅粉擦光。

用肉眼检查汽缸各处有否裂纹、损伤等,如发现裂纹,用放大镜详细检查,并填好修前鉴定记录。

(3)如发现裂纹,汽缸结合面的裂纹深度可用超声波探伤仪测定、汽缸内外壁裂纹一般用钻孔法探明。

(4)检查、清理、整修汽缸螺栓和螺帽。

用钢丝绳将螺丝部分清刷干净,如有毛刺,可用三角油石修整,然后戴螺帽检查,如配合较紧,可用细研磨膏作研磨,最后用汽油清洗干净。

在螺丝上涂二硫化钼,拧上原配的螺帽放在指定的地方。

(5)测量下汽缸水平中分面纵横水平。

水平仪放在第一次大修作好的永久性记号上,测记纵向横向读数,为了清除水平仪底座和平尺两端面的不平行度,将水平仪和平尺掉转1800再测量一次,最后取二次测量值的代数和平均值,并在记录图上标明扬度方向。

(6)合缸检查汽缸变形。

汽缸结合面清理干净后,将上汽缸盖在下汽缸上,紧上三分之一的螺栓,检查结合面间隙,并作好记录,最后拔去销子,松去螺帽,吊起上汽缸,安放在指定地点。

所测扬度及其它方向原始装配记录比较,应无明显变化,一般不超0.15~0.25mm/m,若超出这范围,则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用0.05mm塞尺塞不进为合格,但个别部位塞进深度不超过结合面法兰宽度的三分之一也算合格,若不合格,则要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方法,加以消除。

(1)用砂皮或铲刀清理汽缸平面时,应沿轴向进行,如图4所示。

(2)汽缸裂纹检查重点部位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