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337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XLS 页数:20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清单表格文件下载.xls

a:

26:

{i:

0;s:

252: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流流量量Q(mQ(m33/s)/s)管管径径DD(mm)管管长长LL(mm)0.0150.0150.1060.106180180沿沿程程水水头头损损失失hhff(mm)9.499.49糙糙率率nn0.0120.012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i:

1;s:

13892: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自检@#@钢筋安装现场质量检验表@#@承包单位:

@#@中铁二十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C14@#@监理单位:

@#@北京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检表8.3.1-1@#@工程名称@#@施工日期@#@年月日@#@桩号及工程部位@#@检验日期@#@年月日@#@基本要求@#@1、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无裂皮和油污。

@#@3、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均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4、钢筋安装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5、受力钢筋平直,表面无裂纹及其他损伤。

@#@@#@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实测值或实测偏差值@#@检查方法和频率@#@受力钢筋间距(mm)@#@两排以上排距@#@±@#@5@#@见桥梁记录表31@#@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同排@#@梁、板、拱肋@#@±@#@10@#@见桥梁记录表31@#@基础、锚碇、墩台、柱@#@±@#@20@#@见桥梁记录表31@#@灌注桩@#@±@#@20@#@见桥梁记录表31@#@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10@#@见桥梁记录表32@#@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钢筋骨架尺寸(mm)@#@长@#@±@#@10@#@见桥梁记录表33@#@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宽、高或直径@#@±@#@5@#@见桥梁记录表33@#@弯起钢筋位置(mm)@#@±@#@20@#@见桥梁记录表34@#@尺量:

@#@每骨架抽查30%@#@保护层厚度(mm)@#@柱、梁、拱肋@#@±@#@5@#@见桥梁记录表35@#@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至少8处@#@基础、锚碇、墩台、柱@#@±@#@10@#@见桥梁记录表35@#@板@#@±@#@3@#@见桥梁记录表35@#@检查人意见:

@#@@#@质检负责人意见: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钢筋安装分项工程关键工序交验单@#@承包单位:

@#@中铁二十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C14@#@监理单位:

@#@北京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监表:

@#@46@#@工程名称@#@施工日期@#@年月日@#@桩号及工程部位@#@检验日期@#@年月日@#@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实测值或实测偏差值@#@检查方法及频率@#@附件:

@#@@#@1、工序检测记录或报告;@#@@#@2、图像资料;@#@@#@3、其他相关资料。

@#@@#@质检负责人意见:

@#@@#@签字:

@#@日期:

@#@年月日@#@现场监理意见:

@#@@#@签字:

@#@日期:

@#@年月日@#@专业监理意见:

@#@@#@签字:

@#@日期:

@#@年月日@#@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自检@#@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装检查记录表@#@承包单位:

@#@中铁二十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C14@#@监理单位:

@#@北京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记录表11@#@工程名称@#@工程部位@#@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实测值或实测偏差值@#@1@#@模板高程(mm)@#@基础@#@±@#@15@#@柱、墙和梁@#@±@#@10@#@墩台@#@±@#@10@#@2@#@模板内部尺寸(mm)@#@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5,0@#@基础@#@±@#@30@#@墩台@#@±@#@20@#@3@#@轴线偏位(mm)@#@基础@#@15@#@柱或墙@#@8@#@梁@#@10@#@墩台@#@10@#@4@#@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高程(mm)@#@+2,-5@#@5@#@模板相邻两板表面低差(mm)@#@2@#@模板表面平整(mm)@#@5@#@6@#@预埋件中心线位置(mm)@#@3@#@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mm)@#@10@#@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mm)@#@+10,0@#@7@#@支架和拱架(mm)@#@纵轴的平面位置@#@跨度的1/1000或30@#@曲线形拱架的标高@#@+20,-10@#@备注:

@#@曲线形拱架的高程(包括建筑拱度在内)@#@检查人:

@#@质检负责人: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自检@#@挡块现场质量检验表@#@承包单位:

@#@中铁二十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C14@#@监理单位:

@#@北京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检表8.12.5-2@#@工程名称@#@施工日期@#@年月日@#@桩号及工程部位@#@检验日期@#@年月日@#@基本要求@#@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均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已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支座垫石未出现露筋、空洞、蜂窝、麻面现象及任何裂缝。

@#@@#@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实测值或实测偏差值@#@检查方法和频率@#@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见试验报告@#@按附录D检查@#@平面位置(mm)@#@5@#@见测表11@#@全站仪或经纬仪:

@#@每块检查@#@断面尺寸(mm)@#@±@#@10@#@见桥梁记录表138@#@尺量:

@#@每块检查1个断面@#@顶面高程(mm)@#@±@#@10@#@见测表3@#@水准仪:

@#@每块检查1处@#@与梁体间隙(mm)@#@±@#@5@#@见桥梁记录表138@#@尺量:

@#@每块检查@#@检查人意见:

@#@@#@质检负责人意见: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挡块分项工程关键工序交验单@#@承包单位:

@#@中铁二十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C14@#@监理单位:

@#@北京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监表:

@#@46@#@工程名称@#@施工日期@#@年月日@#@桩号及工程部位@#@检验日期@#@年月日@#@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实测值或实测偏差值@#@检查方法及频率@#@附件:

@#@@#@1、工序检测记录或报告;@#@@#@2、图像资料;@#@@#@3、其他相关资料。

@#@@#@质检负责人意见:

@#@@#@签字:

@#@日期:

@#@年月日@#@现场监理意见:

@#@@#@签字:

@#@日期:

@#@年月日@#@专业监理意见:

@#@@#@签字:

@#@日期:

@#@年月日@#@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混凝土浇筑申请报告单@#@承包单位:

@#@中铁二十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C14@#@监理单位:

@#@北京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表13@#@工程名称@#@申请浇筑日期@#@年月日@#@桩号部位@#@申请检验日期@#@年月日@#@预计浇筑具体时间@#@时分至时分@#@材料名称@#@存放地点或料场编号@#@检测报告单编号@#@材料来源@#@水泥@#@骨料@#@砂@#@外加剂@#@脱模剂@#@支架模板等检查情况@#@主要机具设备名称及数量@#@主要技工数量@#@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编号@#@水@#@灰@#@比@#@每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用量(Kg)@#@水泥@#@砂@#@卵石@#@或@#@碎石@#@水@#@外加剂@#@坍落度(cm)@#@单位体@#@积重量@#@(Kg/m3)@#@配合比设计的抗压强度@#@龄期@#@(天)@#@强度@#@(Mpa)@#@施工配合比@#@---@#@---@#@现场施工技术员意见:

@#@@#@日期:

@#@年月日@#@现场监理检查意见:

@#@@#@日期:

@#@年月日@#@工地试验室检测工程师意见:

@#@@#@日期:

@#@年月日@#@专业监理(或监理试验室检测工程师)检查意见:

@#@@#@日期:

@#@年月日@#@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自检@#@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承包单位:

@#@中铁二十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C14@#@监理单位:

@#@北京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记录表13@#@工程名称@#@浇筑开始时间@#@年月日时分@#@桩号及工程部位@#@浇筑完成日期@#@年月日时分@#@检查项目@#@检查情况记录@#@备注@#@混凝土强度(MPa)@#@混凝土来源@#@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混凝土水灰比@#@材料情况@#@水泥@#@砂@#@石@#@水@#@掺合料@#@外加剂@#@实测坍落度(mm)@#@拌和方式@#@振捣方式@#@运输方式@#@施工间断记录@#@天气情况@#@气温(°@#@C)@#@最高@#@最低@#@试件编号@#@监理意见:

@#@@#@检查人:

@#@质检负责人: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挡块外观鉴定检查记录表@#@承包单位:

@#@中铁二十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北京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同号:

@#@C14@#@编号:

@#@@#@外观记录表8.12.5-2@#@工程名称@#@施工日期@#@年月日@#@桩号及工程部位@#@检验日期@#@年月日@#@基本要求@#@1、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棱角线平直,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2、挡块如出现蜂窝、麻面,必须进行修整,并减l~4分。

@#@3、挡块出现非受力裂缝时减1~3分,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时超过0.15mm必须处理。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检查方法@#@外观缺陷扣分@#@不合格记录@#@扣分标准@#@扣分@#@扣分合计@#@1@#@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表面平整@#@3m直尺或目测:

@#@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平整@#@检查点,合格点,不合格点,合格率%。

@#@@#@0.5分/处@#@分@#@分@#@线形@#@棱角线平直@#@目测:

@#@检查混凝土棱角线是否平直。

@#@@#@检查点,合格点,不合格点,合格率%。

@#@@#@0.5分/处@#@2@#@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无蜂窝麻面@#@目测:

@#@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有蜂窝麻面。

@#@@#@检查点,合格点,不合格点,合格率%。

@#@@#@3分/0.5%@#@分@#@3@#@混凝土表面非受力裂缝@#@混凝土表面不应出现非受力裂缝@#@目测:

@#@检查混凝土表面有无非受力裂缝,出现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时超过0.15mm必须处理。

@#@@#@检查点,合格点,不合格点,合格率%。

@#@@#@3分/道@#@分@#@检查人:

@#@质检负责人:

@#@现场监理:

@#@专业监理: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自检@#@水准测量记录表@#@承包单位:

@#@中铁二十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C14@#@监理单位:

@#@北京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检测日期:

@#@@#@测表3@#@测点@#@水准尺读数@#@视线高@#@高程@#@(m)@#@设计高程@#@(m)@#@偏差值(mm)@#@备注@#@后视@#@中间点@#@前视@#@备注:

@#@@#@测量:

@#@计算:

@#@复核: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自检@#@全站仪平面位置检测表@#@承包单位:

@#@中铁二十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C14@#@监理单位:

@#@北京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工程名称:

@#@桩号及工程部位:

@#@日期:

@#@@#@              测表11@#@测站点@#@编号@#@测站点@#@坐标@#@X=@#@Y=@#@H=@#@后视点@#@编号@#@后视点@#@坐标@#@X=@#@Y=@#@H=@#@后视@#@极坐标@#@S=   米@#@ɑ=°@#@′″@#@气压温度仪高@#@P=mmhg@#@T=℃@#@I=米@#@里程桩号(@#@墩台编号)及位置@#@设计座标@#@实测座标@#@差  值@#@偏位@#@√(△X2+△Y2)@#@备注@#@X@#@Y@#@X@#@Y@#@△X@#@△Y@#@测量:

@#@计算:

@#@复核:

@#@@#@";i:

2;s:

10745:

"纯燃高炉煤气锅炉热值变化对运行的影响@#@秦小东 朱宇翔@#@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炉煤气特性的分析,以及三台高温高压锅炉受热面比较,得出高炉煤气热值变化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关键字:

@#@纯燃高炉煤气锅炉吸热特点运行@#@EffectofHeatingValueChanginginPureBurningBFGBoiler@#@QinXiao-dong,ZhuYu-xiang@#@Abstract:

@#@AsperanalysisofBFG(blasterfurnacegas)characteristicproperty,aswellasthreeboilerscomparison,obtainheatingvaluechangingeffecttheboileroperation.@#@Keywords:

@#@PurefiringBFGboiler;@#@Charactersofabsorbingheat;@#@@#@Operation.@#@0.前言@#@高炉煤气是冶金行业在高炉炼铁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高炉煤气作为一种动力燃料具有热值低,不易着火,燃烧不稳定的缺点而且气源不稳定。

@#@相对于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的研究与设计要薄弱得多,特别由于高炉煤气作为锅炉的完全燃料,使锅炉的结构和运行都具有其特有的特性。

@#@本文以三台高温高压锅炉受热面数据比较(一台燃煤,两台燃高炉煤气),上海威钢能源公司的一台220T/H的纯然高炉煤气的为例,介绍了全然高炉煤气高温高压锅炉的特点,并着重阐述分析燃料热值下降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1.高炉煤气的特性@#@1.1高炉煤气的成分及发热量@#@高炉煤气其主要可燃成分是CO和少量的H2,其余为惰性气体N2和CO2,与其它动力燃料相比它是一种低热值燃料。

@#@表1为上海威钢利用的高炉煤气具体成分指标。

@#@@#@表1高炉煤气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燃料成分@#@CO@#@CO2@#@H2@#@N2@#@含尘量@#@含水量@#@变化范围@#@21-25@#@19-25@#@1-4@#@50-57@#@≤50mg/m3@#@<10g/m3@#@根据CO及H2的低位发热量可计算出高炉煤气的低位发热量,见表2。

@#@@#@表2CO、H2低位发热量及高炉煤气的低位发热量@#@CO@#@H2@#@高炉煤气@#@低位发热量kJ/Nm3@#@12644@#@10794@#@2763-3592@#@一般说来,理论燃烧温度随着燃气低位发热量的增大而增大。

@#@高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比高发热量的燃料低得多,各种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见下表3@#@表3各种燃料理论燃烧温度对比@#@燃料类别@#@烟煤@#@燃油@#@天然气@#@高炉煤气@#@理论燃烧温度@#@1900-2100℃@#@2000-2200℃@#@1800-2000℃@#@1100-1300℃@#@通过上表,可发现高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较其它燃料相比要低很多,即使将其预热至@#@180℃其理论燃烧温度也仅有1300℃,而火焰的热辐射力又与其绝对燃烧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而,燃用高炉煤气所产生的火焰辐射力较低,同时燃用高炉煤气时与燃用煤和油时不同,烟气中不含有碳黑和灰粒,仅依靠烟气中的三原子气体传递辐射热,因而高炉煤气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自身的辐射力弱,与燃用烟煤的锅炉相比全燃高炉煤气的锅炉的传热能力下降60%。

@#@@#@1.2高炉煤气燃烧烟气量@#@纯烧高炉煤气锅炉烟气量大,下表4为产生1MJ燃烧热燃料燃烧烟气量。

@#@@#@表4产生1MJ燃烧热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烟气量对比@#@燃料@#@热值@#@产生烟气量@#@COAL@#@25080KJ/Kg@#@0.34M3@#@COAL@#@20900KJ/Kg@#@0.37M3@#@COG@#@16720KJ/M3@#@0.3M3@#@BFG@#@3380KJ/M@#@0.48M3@#@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同热负荷情况下,高炉煤气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量比其它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量多30-60%。

@#@燃用高炉煤气产生的烟气量多,因而烟气的流速加快,对流换热量正比与烟气流速的0.8幂,对流加热面的换热强度势必加强,易引起对流过热器超温同时排烟损失也较大。

@#@@#@1.3高炉煤气不稳定性@#@  由于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其主要参数热值及压力受制于高炉运行工况。

@#@当高炉工况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高炉煤气热值、压力大幅变化,在笔者从事的七年高炉煤气锅炉运行生涯中,这种高炉煤气热值、压力大幅变化时有发生,热值最大波动幅度超过30%多,这一点与燃煤锅炉有着很大区别。

@#@@#@2.锅炉受热面及吸热比较@#@2.1220T/H威钢、首钢高压纯燃高炉煤气锅炉与燃烟煤锅炉受热面对比(比较数据来自文献[1])。

@#@以下表格中以(高炉煤气*)表示威钢锅炉数据。

@#@@#@2.1.1炉膛@#@表6为炉膛热力计算数据。

@#@高炉煤气理论燃烧温度比烟煤低600℃左右,火焰黑度约比烟煤弱45%,使得炉膛辐射换热量大大减少,比烟煤降低了31.6-39.3%。

@#@而炉膛辐射受热面需增加15.9-23.6%,同时炉膛出口温度下降34.4-46℃。

@#@@#@表6炉膛计算数据@#@燃料种类@#@辐射受热面积m2@#@理论燃烧温度℃@#@炉膛出口温度℃@#@吸热量MW@#@烟煤@#@756.9@#@1995@#@1027@#@95.2@#@高炉煤气@#@877.4@#@1347@#@981@#@57.8@#@高炉煤气*@#@936@#@1418@#@992.6@#@65.1@#@2.1.2过热器@#@一般的说,过热器的汽温特性主要受到受热面布置的影响。

@#@对于NG-220/9.8-Q1锅炉在炉膛出口处布置有半辐射式受热面——屏式过热器,吸收炉膛辐射热,其余为对流过热器。

@#@计算表明:

@#@高炉煤气锅炉辐射过热器吸热量只占总过热吸热量的5%,其汽温特性基本接近纯对流式过热器的汽温特性。

@#@表7为高温和低温过热器的计算结果。

@#@@#@表7高温和低温过热器的计算数据@#@燃料种类@#@受热面积m2@#@烟气流速m/s@#@吸热量MW@#@高过@#@低过@#@高过@#@低过@#@高过@#@低过@#@烟煤@#@972@#@870@#@8.7@#@8.7@#@21.01@#@13.92@#@高炉煤气@#@664@#@515@#@13.1@#@14.4@#@18.27@#@14.79@#@高炉煤气*@#@659.8@#@661.8@#@13.9@#@15.5@#@15.80@#@15.13@#@以对流过热器为主的过热器系统,吸热量主要取决于传热温压和传热系数。

@#@而高炉煤气含有大量惰性气体,燃烧产物的容积流量较大,对于50MW高压锅炉,燃用高炉煤气时烟气容积流量比燃用烟煤大50%多,相应的烟气流速也提高50%多,传热系数因此也大大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高炉煤气锅炉对流过热器面积比烟煤锅炉减小28-34%。

@#@@#@2.1.3省煤器@#@燃煤高压锅炉炉膛蒸发受热面吸热量占工质从水到饱和蒸汽总吸热量的88%,而高炉煤气锅炉只能完成55.6-60%,其余必须有省煤器来完成。

@#@为此,高炉煤气锅炉省煤器沸腾度达到25%。

@#@计算表明对于50MW高压锅炉,省煤器吸热量比燃用烟煤锅炉增加2.3-2.6倍,受热面积是燃用烟煤锅炉的1.55-2.02倍。

@#@表8为省煤器的比较数据。

@#@@#@表8省煤器技术数据@#@燃料种类@#@受热面积m2@#@烟气流速m/s@#@传热系数kwm2/℃@#@吸热量MW@#@烟煤@#@1890@#@8.06@#@0.051@#@12.8@#@高炉煤气@#@3819@#@12.4@#@0.086@#@46.2@#@高炉煤气*@#@2934.6@#@13.3@#@0.068@#@42.68@#@2.2纯燃高炉煤气与燃煤锅炉的三种受热面面积比较@#@220T/H高压纯燃高炉煤气锅炉与燃煤锅炉的炉膛、过热器及省煤器的数据比较见表9,@#@表9炉膛、过热器及省煤器的面积数据比较@#@ @#@炉膛面积m2@#@过热器面积m2@#@省煤器面积m2@#@烟煤@#@756.9@#@1842@#@1890@#@高炉煤气@#@877.4@#@1179@#@3819@#@高炉煤气*@#@936@#@1321.6@#@2934.6@#@3.燃料热值变化对锅炉运行的影响@#@3.1燃料热值变化对燃煤锅炉运行的影响@#@当燃煤锅炉燃料热值变化时,为保证额定蒸发量会相应改变输入燃料量,根据燃烧反应方程式,其产生的烟气量没有太大变化(除水分变化外),故对锅炉炉膛后的对流受热面来说吸热量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只要燃料的热值满足稳定燃烧的要求,锅炉各受热面吸热在额定负荷下基本保持不变。

@#@@#@3.2燃料热值变化对燃高炉煤气锅炉运行的影响@#@燃高炉煤气锅炉本来烟气量就远大于燃煤炉,当高炉煤气热值降低时,为保证额定蒸发量增加燃气量,会导致烟气量增加,对炉膛后各对流受热面吸热产生很大影响,尤其对过热器来说,可能会引起过热器超温甚至爆管。

@#@下面就威钢与首钢锅炉作一下对比。

@#@@#@

(1)炉膛吸热量Q@#@炉膛受热面主要接受火焰的辐射热,其传热量可根据热平衡方程式来表示@#@Q=Vg(QL-I”)@#@其中:

@#@为保热系数;@#@Vg为高炉煤气的用量;@#@QL为炉膛有效放热量;@#@I”为炉膛出口烟气焓。

@#@@#@

(2)省煤器吸热量QS@#@QS=KSFΔt@#@(3)建立给水加热及蒸发总吸热数学模型:

@#@@#@条件1.在额定工况下,锅炉的炉膛出口烟温看作常数,;@#@@#@2.忽略省煤器的传热温压的变化;@#@@#@ΦVg(QL-I”)+KSFΔt=C(常数)@#@当热值下降时,高炉煤气Vg增加,相应锅炉烟气量也增加,这样两台锅炉省煤器传热系数KS亦同步增加,而由于威钢锅炉的省煤器面积比首钢少23%,这样一来使得威钢锅炉省煤器吸热量小于首钢,从而使得在同样的热值降幅下,威钢增加的煤气量要多于首钢,烟气量亦作同步增加,会使对流受热面传热系数加大,同时威钢锅炉过热器面积大也加大了过热器超温的倾向。

@#@另外,当热值下降同样幅度时,威钢锅炉效率下降幅度也会大于首钢锅炉。

@#@@#@4.结论@#@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1、当燃料热值下降时(满足稳燃),燃煤锅炉的运行所受影响最小;@#@@#@2、燃高炉煤气锅炉对流受热面尤其过热器安全性(超温)受到考验,同时锅炉效率下降;@#@@#@3、威钢锅炉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热值偏离设计值(低),过热器检查存在超温现象,与首钢同类型锅炉比较后,发现受热面存在优化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庄正宁,曹子栋,唐桂华,沈月芬.50MW高压锅炉全燃高炉煤气的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1.5.@#@[2]杭州锅炉厂.热力计算汇总表.98397JS1@#@[3]刘景生王子兵.全燃高炉煤气锅炉的优化设计.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0.5@#@[4]黄毅新赵剑云.220T/H高温、高压、纯燃高炉煤气锅炉设计.动力工程.1996.10@#@[5]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大学等编.燃气燃烧与应用[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作者:

@#@秦小东@#@电话:

@#@13795477567、33709623@#@地址:

@#@上海共富三村64号601室@#@邮编:

@#@201906@#@-4-@#@";i:

3;s:

8437:

"变压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直流电源@#@额定电压:

@#@220V,110V@#@允许偏差:

@#@-20%~+10%@#@纹波系数:

@#@≤5%@#@2、功率损耗@#@交流电流回路:

@#@In=5A时,每相≤1VA@#@In=1A时,每相≤0.5VA@#@交流电压回路:

@#@Ue时,每相≤1VA@#@3、过载能力:

@#@交流电流回路2倍Ie,连续工作@#@10倍Ie,允许10s@#@40倍Ie,允许1s@#@交流电压回路1.2倍Ue,连续工作@#@1.4倍Ue,允许10s@#@4、测量元件特性准确度:

@#@整定误差≤±@#@2.5%@#@5、整套装置主要功能@#@a)具有独立性、完整性、成套性@#@b)非电量保护独立于电量保护@#@c)装置中不同类型保护应设方便的投入和退出功能@#@d)具有必要的参数监视功能@#@e)具有在线自动检测功能;@#@自检中元器件损坏,不会误动,应发出装置异常信号@#@f)应有自复位电路@#@g)装置的每一个独立逆变稳压电源的输入具有独立的保险功能,并设有失电报警@#@h)应记录必要的信息,并通过接口送出@#@i)引出端子不允许同装置的CPU及A/D工作电源系统有电的联系@#@j)装置时钟及其他主要动作信号在直流电源消失的情况下不能丢失@#@k)具有自动对时功能@#@5、各种保护功能的主要技术性能@#@相间差动保护@#@具有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的误动@#@用于330kV、500kV主变压器保护时,必须具有防止过励磁引起的误动功能@#@具有防止区外故障误动的制动特性@#@有差动速断功能@#@有TA断线判别功能、并能选择闭锁差动或不闭锁差动且都能报警,但不闭锁差动速断@#@差动速断动作时间(1.5倍定值)≤20ms@#@过励磁\励磁涌流未达制动值时,差动动作时间(2倍定值)≤30ms@#@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In=7A二次额定电流)@#@零序保护差动@#@具有防止区外故障误动的制动特性@#@有TA断线判别功能,并能选择闭锁差动或不闭锁差动且都能报警,但不闭锁差动速断@#@差动动作时间(2倍定值)≤30ms@#@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分侧差动@#@具有防止区外故障误动的制动特性@#@有TA断线判别功能,并能选择闭锁差动或不闭锁差动且都能报警,但不闭锁差动速断@#@差动动作时间(2倍定值)≤30ms@#@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定时限过励磁保护@#@至少分两段@#@过励磁倍数整定允许误差:

@#@±@#@2.5%@#@返回系数≥0.95@#@固有延时(1.2倍定值)≤40ms@#@反定时限过励磁保护@#@能整定@#@长延时1000s@#@由信号告警段、反时限动作段、速断组成@#@过励磁倍数整定允许误差:

@#@±@#@2.5%@#@返回系数≥0.95@#@信号段、速断固有延时(1.2倍定值)≤40ms@#@阻抗保护@#@在TV断线和电压切换时不误动@#@靠延时躲避系统振荡@#@有偏移阻抗时,正反向阻抗均可分别整定@#@阻抗整定允许误差:

@#@±@#@5%或±@#@0.1Ω@#@返回系数≤1.1@#@固有延时(0.7倍定值)≤40ms@#@复合电压闭锁过流方向保护@#@电压整定允许误差:

@#@±@#@5%或±@#@0.1V,负序电压整定允许误差:

@#@±@#@5%@#@或±@#@0.1V;@#@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方向元件最小动作电压≤1V,动作边界允许误差:

@#@±@#@3º@#@@#@返回系数:

@#@电流、负序电压≥0.9;@#@欠电压≤1.1@#@固有延时:

@#@电流、负序电压1.2倍定值;@#@欠电压0.8倍定值,正方向≤40ms@#@有TV断线报警功能@#@负序过流方向保护@#@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方向元件最小动作电压≤1V,最小动作电流≤0.1倍In@#@返回系数:

@#@电流≥0.9;@#@@#@固有延时:

@#@电流1.2倍定值,正方向≤40ms@#@零序过流方向保护@#@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方向元件最小动作电压≤1V,最小动作电流≤0.1倍In;@#@动作边界允许误差:

@#@±@#@3º@#@@#@返回系数:

@#@电流≥0.9;@#@@#@固有延时:

@#@电流1.2倍定值,正方向≤40ms@#@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电压整定允许误差:

@#@±@#@5%或±@#@0.1V,负序电压整定允许误差:

@#@±@#@5%@#@或±@#@0.1V;@#@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方向元件最小动作电压≤1V,动作边界允许误差:

@#@±@#@3º@#@@#@返回系数:

@#@电流、负序电压≥0.9;@#@欠电压≤1.1@#@固有延时:

@#@电流、负序电压1.2倍定值;@#@欠电压0.8倍定值,正方向≤40ms@#@有TV断线报警功能@#@低电压闭锁过流保护@#@电压整定允许误差:

@#@±@#@5%或±@#@0.1V;@#@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返回系数:

@#@电流≥0.9;@#@欠电压≤1.1@#@固有延时:

@#@电流、1.2倍定值;@#@欠电压0.8倍定值,正方向≤40ms@#@有TV断线报警功能@#@过流保护@#@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返回系数:

@#@电流≥0.9;@#@@#@固有延时:

@#@电流1.2倍定值;@#@≤40ms@#@过负荷保护@#@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返回系数:

@#@0.9~0.95@#@固有延时:

@#@1.2倍定值;@#@≤40ms@#@负序过流保护@#@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返回系数:

@#@≥0.9;@#@@#@固有延时:

@#@1.2倍定值;@#@≤40ms@#@零序过流保护@#@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返回系数:

@#@≥0.9;@#@@#@固有延时:

@#@1.2倍定值;@#@≤40ms@#@间隙过流保护@#@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返回系数:

@#@≥0.9;@#@@#@固有延时:

@#@1.2倍定值;@#@≤40ms@#@零序过电压保护@#@电压整定允许误差:

@#@±@#@5%或±@#@0.1V;@#@@#@返回系数:

@#@≥0.9;@#@@#@固有延时:

@#@1.2倍定值;@#@≤40ms@#@过负荷闭锁电压@#@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返回系数:

@#@0.9~0.95@#@固有延时:

@#@电流1.2倍定值;@#@≤40ms@#@冷却器电流启动@#@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返回系数:

@#@0.85~0.9@#@固有延时:

@#@1.2倍定值;@#@≤40ms@#@断路器失灵启动@#@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返回系数:

@#@0.9~0.95@#@固有延时:

@#@1.2倍定值;@#@≤40ms@#@返回时间:

@#@≤40ms@#@断路器非全相保护@#@负序电流或零序电流整定允许误差:

@#@±@#@5%或±@#@0.02In;@#@@#@返回系数:

@#@≥0.9@#@固有延时:

@#@1.2倍定值;@#@≤40ms@#@6、绝缘性能@#@用500V摇表测量≥20MΩ@#@被试回路:

@#@@#@整机引出端子和背板线–地@#@直流输入回路--地@#@交流输入回路–地@#@信号和报警输出触点--地@#@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整机带电部分–地@#@试验方法@#@1、技术性能试验@#@①技术性能试验@#@各种保护定值@#@各种保护动作特性@#@各种保护的动作时间特性@#@逻辑回路及其联合动作正确性@#@②其他性能试验@#@硬件系统自检@#@硬件系统时钟功能@#@通信及信息显示、输出功能@#@开关量输出回路@#@数据采集系统的精度和线性度@#@③静态、动态模拟试验@#@试验项目@#@a)变压器内部各种短路、端部各种短路并经过渡电阻短路@#@b)各种运行情况下投切变压器@#@c)外部故障及外部故障切除@#@d)TA、TV断线@#@e)断路器失灵@#@f)断路器非全相@#@g)过励磁@#@h)系统振荡并伴随故障@#@i)区外故障转区内故障@#@";i:

4;s:

1535:

"3-12-9-23泵站混凝土结构工序质量评定表表3-12-117单位工程名称:

@#@市政验收规范配套表格(2011样式A)示例工程部位名称:

@#@新验收部位1工序名称:

@#@工程数量序号检查项目外观质量标准质量情况1配合比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构筑物不得有露筋现象。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各实测点偏差值检验频率应检点数实检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检查方法12345678910111213141516范围点数1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每台班1组必须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2混凝土抗渗必须符合GBJ82的规定每个构筑物1组必须符合GBJ82的规定3轴线位移202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各计1点4各部位高程202用水准仪测量5构筑物尺寸长、宽或直径长、宽或直径0.5且不大于502用尺量6构筑物厚度(mm)20054用尺量200600104用尺量600154用尺量7墙面垂直度154用垂线或经纬仪测量8蜂窝、麻面每侧不得超过该面积的11用尺量蜂窝、麻面总面积9预埋件、预留值位移10每座1用尺量交方班组接方班组监理意见签字:

@#@平均合格率()评定等级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施工员:

@#@年月日注:

@#@1.实检查点数必须等于或小于应检查点数,如超过应检查点数,其超过的点数应从合格点数中减去。

@#@2.无抗渗要求的构筑物不检测第二项。

@#@";i:

5;s:

8995:

"@#@汇金国际地下车库使用管理方案@#@为加强地下车库管理,规范车辆停放,保持良好的停车秩序,保障地下车库车位使用人和物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小区地下停车场区域的使用及物业管理等事宜制定如下方案:

@#@@#@物业与车位使用人在车辆入住时签定《小区停车位租赁协议》或《小区停车位永久性转让合同》,所有出入车库的车辆,必须遵守《车库使用管理规定》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一、人员配置@#@1、车库管理由物业公司各小区会同保安部直接管理。

@#@@#@2、设车辆管理员2名(暂定),24小时值班,按规定对进出入车库的车辆进行管理,维护车库秩序。

@#@@#@3、车库使用车辆号码和智能扫描识别系统通行,一车一档,由物业公司提前安装扫描设备,各小区保安部负责监督管理。

@#@@#@4、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由技术人员完成。

@#@@#@二、服务标准@#@1、人员要求@#@统一着装,佩戴统一标志,语言文明规范;@#@配备对讲装置;@#@正确使用各类消防、物防、技防器械和设备;@#@协助公安部门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秩序维护和安全防范工作。

@#@@#@2、巡逻岗@#@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汇报,并做好巡查记录。

@#@@#@巡查时间:

@#@5:

@#@00-24:

@#@00之间两小时巡查一次@#@24:

@#@00-5:

@#@00之间在3:

@#@00时巡查一次@#@3、固定岗@#@在车库出入口值班固定24小时值守,对出入的车辆进行规范管理,在早、晚车辆出入高峰期时段内值班人员立岗值守,体现管理形象。

@#@@#@高峰期时段:

@#@7:

@#@00-9:

@#@00、11:

@#@30-15:

@#@00、17:

@#@00-19:

@#@00@#@4、车辆管理@#@确认有车库使用权的车辆方可使用停车场。

@#@@#@引导车辆按照规定路线行驶并在指定的地点停放,做到停放有序。

@#@@#@巡视检查车库使用人的行为是否规范,有违规现象及时提醒或制止。

@#@@#@巡视检查车库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提醒使用人规范使用,发现有损坏或故障及时处理或汇报。

@#@@#@三、规章制度@#@1、车库使用管理规定@#@

(1)、进入车库的车辆须具备一切有效证件,包括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车辆号牌应与办理车位车辆号牌相符。

@#@@#@

(2)、进入车库的车辆,须按进出库程序进入车库,车辆要求高度小于2米,吨数小于2吨,限速5公里/时,遵守一车一杆,进入车库后禁止鸣笛。

@#@并按已购或已租指定的车位停放,严禁将车辆停放在车库口,单元门口,公共车道,以及各消防设施门前。

@#@@#@(3)、车辆停放后,司机须配合车管员做好车辆的检查记录,并锁好车门窗,带走贵重物品,车管员没有帮司机保管物品的义务。

@#@@#@(4)、进库车辆严禁在车库内加油、修车、试刹车,禁止任何人在车库内学习驾驶车辆。

@#@@#@(5)、进库车辆司机要保持车库内清洁,禁止在车库内乱丢垃圾与弃置废杂物,禁止在车库内吸烟。

@#@@#@(6)、进库人员必须遵守安全防火规定,严禁载有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的车辆进入车库。

@#@@#@(7)、禁止超过车库限高规定的车辆及漏油、漏水等病车进入车库。

@#@@#@(8)、进库车辆因车主个人原因造成本身车辆受损的,后果自负。

@#@@#@(9)、车库内设有固定、临时停车位,业主需在固定车位停放车辆。

@#@外来车辆进入车库时应按规定停放在临时停车位内,并缴纳一定的停车费用。

@#@@#@(10)、车库对临时停放车辆实行有偿服务,物业公司只收取车位维护费,不承担车辆及财物的保管义务。

@#@对车库内车损事故,物业公司协助有关部门作好理赔工作,不承担车主的车损赔偿责任。

@#@@#@(11)、非停车位禁止停放任何车辆,因违章乱停乱放造成事故或失窃的,由车辆使用人自行负责;@#@因违章停车,造成车辆堵塞及其它责任的,物业公司有权报请并协助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12)、车主在停放车辆后,应及时锁好门窗,保管好自己的财物,不得将贵重物品遗留在车内,对违反规定造成失窃的,物业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2、车库管理配置规定@#@

(1)、车库必须有专职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收费标准悬挂在车库的出入口明显位置。

@#@@#@

(2)、车库内按消防要求设置消防栓,配备灭火器,由小区工程部消防负责人定期检查,由车管员负责管理使用。

@#@@#@(3)、车库和小区车行道路须做好行车线、停车位、禁停、转弯、减速、消防通道等标识,并在主要车行道转弯处安装凸面镜。

@#@@#@(4)、车库出入口处必要位置设路障和防护栏。

@#@@#@(5)、集装箱车、2.5t以上的货车、营运客车、拖拉机、工程车,以及运载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的车辆不准进入车库。

@#@@#@(7)不准损坏车库消防、通信、电器、供水等场地设施。

@#@@#@《车库使用管理规约》@#@1、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特制定本公约,对有关车库的使用、维护、管理、车位业主的共同利益,业主应当履行的义务,违反公约应当承担的责任等事项做出约定。

@#@@#@2、本公约对物业公司、车位业主和车位使用人均有约束力。

@#@遵守本车位的管理公约等管理制度及车位的相关使用守则:

@#@@#@本车库车辆限速5公里/小时,限高2米。

@#@@#@

(1)车主须按规定办理停车手续,并把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

@#@不准压线、越线、不把车停在其他人的车位上@#@

(2)依据《停车位租赁或转让协议》向物业公司交纳车位维护费用。

@#@@#@(3)不得占用和损坏本车库的公用部位、非本人车位、共用设施设备或改变其使用功能。

@#@@#@(4)不得私自转让车位,特殊原因确需转让时,应事先通知物业公司,告知受让方与物业公司签订本协议及车位管理相关协议。

@#@@#@(5)对承租人使用人及访客等违反本车位的管理规定等造成的损失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6)按照安全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车位的给排水通风采光维修通行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相邻关系,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7)业主有责任确保车辆及公共区域的安全防火工作,如因自身原因导致火灾,应承担一切责任,包括给他人造成的损失。

@#@业主应遵守物业公司所规定的消防安全制度,严禁占用堵塞公共区或和防火通道,如违反所产生的后果由责任人负责,物业公司有权移走占道物品及拖走占道车辆并有权限制车位的使用。

@#@@#@(8)业主车辆保险手续完备,应将保险情况告知物业公司,按所签定的合同约定的车位停车,每个车位仅对应唯一一辆车的号牌,若有更换车辆或号牌及联系方式、住址等,应及时通知物业公司进行变更,如因变更未通知物业公司而无法联系所产生的后果由业主负责,如因随意窜位停车所造成的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9)业主车辆入库后应自行检查车辆,锁紧车门、关闭车窗、关闭车灯,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10)业主要对车内物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保管,贵重物品勿放在车内,如造成物品丢失和损坏,其后果自负。

@#@@#@(11)业主如因酒驾、毒驾车辆,对自身及其他车辆和库内公共设施造成损害,应承担全部责任。

@#@@#@(12)因车库有许多公用设备设施,需要物业公司维修影响业主及车位使用人停放车辆时,物业公司应为业主及车位使用人安排临时车位停放车辆,业主及车位使用人需要无条件配合,不得拒绝,不得因临时车位调整的安排,向物业公司索赔。

@#@@#@(13)车辆应按指定的路线行驶,限速为5公里/小时,进入车场后不得高速行驶及鸣喇叭。

@#@@#@(14)进入停车场的车辆须具备一切有效证件,车辆号牌应与行驶证相符。

@#@@#@(15)进入停车场的车辆应保持清洁,车主不得在车场洗车及清扫车上的杂物,不得在场内吸烟。

@#@@#@(16)禁止超高、超重以及漏油、漏水车辆进入车场。

@#@@#@(17)严禁车辆在停车场内加油,修车,试刹车等,严禁在车场内学车练车。

@#@@#@(18)地下车库属专用停车场,禁止闲杂人等在车库内溜狗、锻炼、等其他与车辆使用无关的行为。

@#@@#@2016年8月2日@#@";i:

6;s:

8328:

"大坝截流验收汇报材料@#@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盘县白河沟水库水利工程位于盘县平关镇冷水沟村,坝址位于云贵两省交界处江浪河上,是一座具有城市供水、灌溉、人畜饮水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水库集雨面积88.5km2,总库容1650万m3,兴利库容1083万m3。

@#@@#@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60.4m,坝顶高程1844.4m,坝顶宽度8m,坝顶长195m,防浪墙顶高程1845.6m,河床部位趾板最低高程1784m。

@#@坝体上下游坝坡比均为1:

@#@1.4,下游坝面设置马道,坝顶上游设“L”型防浪墙。

@#@@#@钢筋混凝土面板与趾板连接处设周边缝,面板之间设垂直张性缝和垂直压性缝。

@#@两坝肩面板宽度6m,中间面板宽度12m。

@#@@#@溢洪道布置于面板堆石坝坝体左坝段,由自由溢流段、泄槽段、挑流鼻坎段组成。

@#@自由溢流段设2孔,每孔净宽15m,中间设1m的中墩;@#@溢流堰采用驼峰堰,堰顶高程1840m,堰上不设闸门,溢流前沿净宽30m,全长103.257m,泄槽由三段组成,坡比依次为1:

@#@1.4、1:

@#@40和1:

@#@1.4;@#@底板为C35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厚度0.6m;@#@挑流鼻坎段浇筑C15砼基础并设5m孔深的固结灌浆(间排距为3m)。

@#@@#@泄洪洞布置在右岸,由施工导流洞进口采用“龙抬头”形式改建而成,洞身流态采用进口设置有压短管、洞身无压的形式,平板检修闸门和弧形工作闸门均设置于进口,进口底板高程1811m,“龙抬头”段长21.3m,水平段长387.526m,隧洞总长408.826m,出口底板高程为1796.52m,洞为城门洞断面。

@#@@#@1.2建筑物等级@#@白河沟水利水利工程为中型水库,坝型为砼面板堆石坝,主体建筑物(大坝、溢洪道)为Ⅲ等三级水工建筑物,导流洞按五级建筑物。

@#@@#@1.3施工导流@#@本工程坝趾处河谷为不对称的“V”型谷,河床不宽,两岸岸坡坡角较大,局部地方基岩出露,不宜采用分期导流,亦不宜采用明渠导流。

@#@导流方式采用一次性拦断河床,导流隧洞导流方式导流。

@#@按施工进度计划,导流时段为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导流洞布置在右岸,全长381.029m,其中泄洪洞段长275.013m,导流洞段长106.016m。

@#@导流标准采用5年一遇(P=5%),导流流量为Q=58.3m3/s;@#@度汛标准采用50年一遇全年洪水标准,相应度汛流量为Q=364m3/s。

@#@@#@导流兼泄洪洞于2009年2月10日开工,2009年5月21日贯通,经复核贯通精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导流兼泄洪洞洞身段成型尺寸为B×@#@H=4.0m×@#@6.5m的城门洞型,泄洪洞采用龙抬头型式与导流洞连接。

@#@@#@2目前完成主要工程形象进度及完成工程量@#@2.1导流洞工程@#@2.1.1导流兼泄洪隧洞已完工程@#@

(1)2009年2月10日导流洞开工;@#@@#@

(2)2009年5月21日导流洞全线贯通;@#@@#@(3)2009年6月9日进行导流洞开挖隐蔽工程验收;@#@@#@(4)2009年8月21日导流洞洞身开始衬砌,由于施工期紧,洞身全断面衬砌已不能按计划完成,经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同意,先进行洞身底板砼、50cm边墙砼的衬砌,以满足截流过水要求;@#@@#@(5)2009年10月31日导流兼泄洪洞底板及洞身50cm边墙砼衬砌完成;@#@@#@(6)到目前,泄洪兼导流洞完成全断面衬砌74.5米。

@#@@#@表2-1导流兼泄洪洞完成主要项目及工程量统计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土方开挖@#@m3@#@700@#@2@#@石方开挖@#@m3@#@3500@#@3@#@石方洞挖@#@m3@#@15000@#@4@#@砼衬砌@#@m3@#@2100@#@5@#@钢筋制安@#@t@#@180@#@2.1.2导流兼泄洪隧洞未完工程及计划@#@导流兼泄洪洞截止目前未完成的工作及计划:

@#@@#@

(2)导流洞非结合段、泄洪洞段、结合段边墙及顶拱衬砌计划于2010年3月8日完成。

@#@@#@(3)泄洪洞进口明挖及龙抬段(0+020m~0+090m)洞挖,计划于2010年2月28日完成。

@#@@#@(4)泄洪洞龙抬头段(0+020m~0+090m)砌衬及进口段砼,计划于2010年4月27日完成。

@#@@#@(5)导流兼泄洪洞固结、回填灌浆,计划于2010年4月29日完成。

@#@@#@以上导流兼泄洪洞所有剩余工作在2010年4月30日前全部完成。

@#@@#@3泄洪兼导流洞已完工程质量检测情况@#@3.1开挖质量评定@#@导流兼泄洪洞洞身石方开挖于2009年5月21日完成,泄洪洞龙抬头段未开挖(不影响导流洞导流)。

@#@@#@盘县白河沟水利枢纽工程共划分为3个单位工程,其中导流洞兼泄洪洞为一个单位工程共划分为7个分部工程和47个单元工程,截至能满足洞内过水截流之日已完成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情况如下:

@#@@#@1、已完成导流洞开挖2个单元、泄洪洞无压段及尾水段开挖5个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其评定结果全部合格。

@#@@#@2、已完成导流洞洞内外C20砼喷射临时支护2个单元、泄洪洞无压段及尾水段C20砼喷射临时支护2个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其评定结果全部合格。

@#@@#@3、洞身衬砌已于2009年10月31日全部完成(经业主、设计、监理同意,边墙先衬砌0.5m高过流),由于是枯水期,河水流量较小对导流洞过流无影响。

@#@@#@全部底板均完成衬砌浇筑,由于单元划分按全断面衬砌划分,对底板砼衬砌浇筑按单元资进行了工序评定,未进行完整单元评定。

@#@目前完成全断面衬砌约75米,共7个砼衬砌单元。

@#@其中已完成导流洞洞内C20砼衬砌2个单元、泄洪洞无压段C35砼衬砌5个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其评定结果全部合格。

@#@@#@3.2中间产品质量检测@#@1、水泥见证样2组、自检样1组,检测结果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砂、碎石见证样各2组、自检样各6组,检测了砂的含泥量2.47%、石粉含量10%、吸水率1.2%;@#@检测了碎石的含泥量3.0%、针片状含量5.6%、吸水率0.78%;@#@结果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钢筋见证取样7组,钢筋焊接接头4组,检测结果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C15砼抗压强度见证取样1组、C20砼抗压强度见证取样2组、锚喷C20砼抗压强度见证取样2组、C35砼抗压强度见证取样2组;@#@C15砼抗压强度自检取样1组、C20砼抗压强度自检取样3组、C35砼抗压强度自检取样3组;@#@检测结果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具体检测组数及结果见下表@#@内容@#@项目@#@组数@#@(个)@#@合格@#@(个)@#@不合格@#@(个)@#@合格率@#@%@#@砼试块@#@14@#@14@#@0@#@100%@#@砂浆@#@/@#@/@#@/@#@/@#@水泥@#@3@#@3@#@0@#@100%@#@钢筋@#@11@#@11@#@0@#@100%@#@砂@#@8@#@8@#@0@#@100%@#@碎石@#@8@#@8@#@0@#@100%@#@其它@#@/@#@/@#@/@#@/@#@3.3已完工程自评@#@泄洪兼导流隧洞工程共完成18个单元,全部合格,所完成工程原材料及中间产口检测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自评合格。

@#@@#@4截流后大坝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4.1截流后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实际情况及开挖强度,在下河床开挖后,分二期进行开挖和验收。

@#@先期进行大坝纵上0+020以下部位的开挖,待部位完成开挖后及进行验收填筑。

@#@在该部位进行填筑的同时再进行河床纵上0+020以下部位的开挖,开挖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验收。

@#@@#@根据目前工程施工形象进度,做好下河床开挖、坝体填筑料碾压试验等关键施工准备工作,为明年坝体填筑至▽1825.54m高程度汛目标打下基础,确保明年安全度汛。

@#@结合总进度计划和现有的施工人力、物力及机械设备。

@#@@#@计划于2009年12月25日完成一期(纵上0+020以下部位)的开挖,并验收后开始填筑。

@#@计划于2010年1月20日完成第二期坝基开挖和基础验收工作。

@#@@#@2009年12月25日前进行坝体填筑碾压试验。

@#@@#@4.22010年施工度汛要求@#@至2010年4月30日前,坝体必须填筑到1825.54m高程,并进行挤压边墙砼浇筑,对大坝上游进行防水处理,以达到安全度汛要求。

@#@@#@";i:

7;s:

27215:

"20122012年年#1#1机机组组AA修修标标准准项项目目计计划划锅锅炉炉(含含除除灰灰)部部分分序序号号设设备备名名称称检检修修项项目目工工艺艺与与质质量量标标准准工工日日定定额额1锅筒大修1.1人孔门检查、检修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人孔门结合面无裂纹、断扣、弯曲,如发现问题,须进行无损探伤合格;@#@人孔门结合面垫子、螺丝均匀涂铅油;@#@固定无弯曲变形1.2锅筒内部装置及部件的检查和清理1、配合化学人员进行内部沉积物情况检查并取样,检修人员配合将腐蚀片取出,检查内部装置损坏情况2、运行人员检查汽包水位线波动情况1、检查汽水分离器及附件严密完整,分离无松动和倾斜,接口保持平整和严密;@#@2、分离器上的销子和紧固螺母无松动,无脱落各管座孔及水位计、压力表的连通管保持畅通,内壁无污垢堆积或堵塞锅筒内壁、内部装置和附件污垢清理干净,表面清洁1.3锅筒内的部件拆、装汽水分离器拆前,用油漆把编号和方向标明清楚,按顺序放置妥善保管拆除汽水分离器顶帽,用砂布及钢丝刷清理表面锈垢、积灰。

@#@表面无锈垢、积灰及杂物,焊缝无开焊,外壳无损坏变形汽水分离器复装按拆除前顺序装复,分离器间隙均匀,波形板间隙均匀,疏水管一致,螺丝齐全无松动,固定分离器顶帽及筒体的螺母牢固无松动1.4内外壁焊缝及筒壁的表面腐蚀、裂纹检查及消除检查锅筒内外壁的纵缝和环缝、人孔门加强圈和预埋件焊缝,去锈后用10倍放大镜进行检查,锅筒内壁表面应平整,表面无裂纹、磁粉探伤合格对水位线附近可见范围内进行宏观检查,锅筒内壁无腐蚀现象,发现明显腐蚀的部位,打磨去锈后测厚。

@#@锅筒纵、环焊缝及T型接头焊缝中心线两侧各300mm打磨去氧化皮后,进行磁粉、超声波探伤合格锅筒内壁东、西两侧内壁封头环焊缝及两侧热影响区约焊缝宽度的2倍砂纸打磨去锈,进行磁粉探伤,无超标缺陷1.5下降管及其它可见管座角焊缝检查割除汽包内4个下降管入口上方管道割除、恢复下降管保护罩,管口及焊缝除锈打磨,下降管管口角焊缝及热影响区进行磁粉探伤及超音速探伤合格汽包筒体外侧角焊缝及给水管打磨300mm长度,进行给水管角焊缝磁粉探伤汽包向空排汽阀、安全阀管座角焊缝除锈后磁粉探伤合格1.6筒体钢板测厚筒体每块钢板打磨3点,每点面积不少于100100mm1.7支架、托斗检查牢固无开裂1.8夹层检修清理干净,焊缝无裂纹、夹层密封严密1.9连排、加药、给水管检查无堵塞,壁厚符合要求,连接牢固1.10下降管口十字格栅检修齐全,无开焊,螺栓无松动1.11顶部波形板板箱及多孔板清理检修用砂布及钢丝刷清理表面锈垢、积灰。

@#@表面无锈垢、积灰,波形板无开焊变形,波形板齐全1.12锅筒液面取样系统1、内部接口严密无异常;@#@2、汽包液面取样一、二手动门更换1.13封人孔门缠绕垫完好,人孔门圆周方向间隙均匀,紧力适中1.14锅筒吊杆检查受力均匀,无松脱、裂纹、变形现象,汽包与吊杆接触良好,90园弧内应吻合,接触间隙不大于2mm1.15汽包水平度、弯曲度测量及水位计零位校正在两端人孔门最低点用拉细钢丝的方法测量,用钢板尺选取5-6个点取平均值,倾斜度1/10001.16就地水位计检查更换水位计钛球1.17就地水位计汽、水侧管道检查管道无堵塞,弯头测厚正常,焊缝无裂纹1.18就地水位计汽侧一、二次门开关灵活,保温齐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结合严密,盘根更换。

@#@1.19就地水位计汽侧一、二次门开关灵活,保温齐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结合严密,盘根更换。

@#@1.20就地水位计放水一、二次门开关灵活,保温齐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结合严密,盘根更换。

@#@1.21电接点水位计汽侧一、二次门开关灵活,保温齐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结合严密,盘根更换。

@#@1.22电接点水位计水侧一、二次门开关灵活,保温齐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结合严密,盘根更换。

@#@1.23电接点水位计放水一、二次门开关灵活,保温齐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结合严密,盘根更换。

@#@1.24快冷门开关灵活,保温齐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结合严密,盘根更换。

@#@1.25向空排汽一、二次门开关灵活,保温齐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结合严密,盘根更换。

@#@1.26压力表隔离门开关灵活,保温齐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结合严密,盘根更换。

@#@1.27炉水取样门2只解体检修开关灵活,保温齐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结合严密,盘根更换。

@#@1.28汽包取样8只开关灵活,保温齐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结合严密,盘根更换。

@#@1.29主蒸汽取样手动门2只开关灵活,保温齐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结合严密,盘根更换。

@#@1.30膨胀指示器校正膨胀指示器完整,冷态指示零位,膨胀自由,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1.31热紧人孔门螺栓在汽包压力0.5MPa时紧两螺栓,用力均匀,不可紧偏,无渗漏1.32汽包下降管开孔距汽包25米处开两个直径58mm孔,探伤合格2下水包大修2.1人孔门检查、检修人孔门结合面无毛刺、无划痕、无裂纹,金属探伤合格2.2配合化学取样、内部检查化学人员进行内部沉积物情况检查并取样,检修人员检查内部装置损坏情况2.3节流孔板解体检查在下水包内不同位置各拆除23件过滤罩壳,检查节流圈堵塞情况,畅通,无堵塞1、在下水包内不同位置各取2-3只节流孔圈,作好编号,送化学;@#@2、根据化学人员要求将节流圈孔径用钢丝刷清理干净按编号复装节流圈和过滤罩2.4下水包内部清理用砂布和钢丝刷清理下水包内壁,内部无灰垢、杂物等2.5四角人孔门焊缝探伤合格,无裂纹3联箱检查、检修(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和蒸汽集汽箱)大修3.1末过出口联箱末过出口联箱三通、封头焊缝磁粉、超声波探伤合格末过出口联箱筒体测厚壁厚应大于设计允许壁厚49mm末过出口联箱金相鉴定合格3.2末再出口联箱末再出口联箱封头焊缝、南北两侧三通焊缝磁粉、超声波探伤合格末再出口联箱筒体测厚应大于设计允许壁厚36.6mm末再出口联箱金相组织鉴定合格3.3低过出口联箱封头及三通焊缝磁粉、超声波探伤检验3.4后烟井包覆过下集箱四角管座角焊缝探伤合格3.5其它集箱及可能积水的部位分隔屏进口联箱2只、分隔屏出口联后2只、后屏过热器进口联箱2只、后屏过热器出口联箱1只、末过进口联箱1只、屏再进口联箱1只、屏再出口联箱2只、末再入口联箱1只三通焊缝、封头焊缝、环缝检查正常锅炉管道、联箱一次门前有可能积水部位外壁腐蚀、裂纹宏观检查正常,测厚、无损探伤合格3.6外观检查1、联箱腐蚀或磨损后的壁厚应大于设计允许壁厚;@#@2、联箱的表面、管座孔周围和联箱三通弯曲部分无表面裂纹3.7吊杆、吊耳及支座检查1、吊杆无腐蚀痕迹、受力均匀,销轴无变形;@#@2、吊耳与联箱的角焊缝无裂纹;@#@3、吊杆受力垫块无变形;@#@4、弹簧支吊架弹簧受力后位移正常;@#@5、联箱支座接触良好,膨胀不受力4四大管道大修4.1管道支吊架、膨胀指示器检查无脱落损坏现象,吊杆无松动,弹簧无断裂,螺丝齐全,焊缝无裂纹,膨胀指示器无损坏,指示记录齐全,冷态、热态位移在图纸要求范围内。

@#@4.2主给水管道弯头及焊口检查W3/W4、W6/W7磁粉检验、超声波检验、测厚检查正常4.3主蒸汽管道安全阀及电磁泄压阀阀体表面、焊口检查焊缝及周围、阀体表面去锈无裂纹,无超标缺陷4.4主蒸汽管道监察段检查蠕变测量、金相组织、硬度测量正常4.5热再热蒸汽管道弯头及焊口检查W19/W20、W1/W21弯头,W1、W2、W19、W203焊口磁粉检验、超声波检验、测厚检查、金相组织鉴定正常4.6热再热蒸汽管道安全阀阀体焊口检查焊缝及周围、阀体表面去锈无裂纹,无超标缺陷4.7热再热蒸汽管道监察段检查蠕变测量、金相组织、硬度测量正常4.8冷再蒸汽管道安全阀阀体、焊口检查焊缝及周围、阀体表面去锈无裂纹,无超标缺陷4.9冷再蒸汽管道弯头及焊口探伤W9/W10弯头及W9、W10焊口磁粉检验、超声波检验、测厚检查正常5水冷壁大修5.1燃烧器周围和热负荷较高区域、人孔、看火孔部位周围、折焰角区域、吹灰器附近水冷壁表面积灰清理、表面焊缝、鳍片检查1、清理干净,无结渣积灰,管子磨损正常,无拉裂、鼓泡及变形现象;@#@2、水冷壁与结构件的焊缝无裂纹;@#@3、水冷壁鳍片无开裂,补焊焊缝应平整密封,无气孔,无咬边5.2检查炉底冷灰斗斜坡水冷壁管的凹痕1、管子表面无严重凹痕,管子表面平整;@#@2、凹痕深度超过管子壁厚30%,以及管子变形严重的应予以更换5.3水冷壁检查腐蚀1、腐蚀点凹坑深度应小于管子壁厚30%;@#@2、管子表面无裂纹联箱检查、检修(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和蒸汽集汽箱)5.4根据化学要求进行水冷壁割管取样检查及换管安装割管位置在高热负荷区进行,即四角喷燃的锅炉在顶层喷燃器以上25m内取样割管,长度大于1200mm,在机组大修开始后10天内送交化学化验。

@#@切割时防止焊渣等杂物落入管内,更换管材正确符合原设计材质,坡口、对口、焊接符合要求,焊后金属探伤合格5.5水冷壁拉钩、管卡、膨胀装置及止晃装置1、外观检查应完好,无损坏及脱落。

@#@2、膨胀间隙足够,无卡涩。

@#@3、管排平整,间距均匀。

@#@6顶棚、包墙过热器大修6.1吹灰器孔附近、烟气走廊及风门处管子腐蚀、磨损检查管子腐蚀不得超过原壁厚的10%,面积不大于100mm2,磨损不得大于管子壁厚的1/3,否则更换管子6.2鳍片检查无裂纹、漏灰现象6.3联箱支吊架检查支吊架完好,受力均匀6.4管排检查管排不平整度5mm,各固定装置完好7低温过热器7.1表面积灰清理、表面焊缝检查焊缝无裂纹,探伤合格7.2管子磨损检查当腐蚀量超过原壁厚的10%及磨损超过原来壁厚的30%时,时必须更换7.3管子蠕胀检查管子胀粗不能超过原管径的2.5%,碳钢管子不超过3.5%7.4防磨罩、梳形板检查、检修完整,无反转,固定牢固,更换脱落及变形的防磨罩、梳形板7.5管排与联箱支吊架检查、检修管排不平整度5mm,各固定装置完好,支吊架完好、受力均匀8分隔屏过热器8.1表面积灰清理、表面焊缝检查焊缝无裂纹,探伤合格8.2固定块、滑动块及管夹检查、检修无损坏、松开、裂纹现象,对脱落的必须更换,管排整齐,无突出现象8.3管子蠕胀测量管子胀粗不能超过原管径的2.5%,碳钢管子不超过3.5%8.4割管取样、换管复装根据化学人员要求,采用机械法切割,割管长度可以从弯管算起,取400500mm,在机组大修开始后10天内送交化学化验。

@#@坡口、对口间隙、对口尺寸符合要求,焊后技术探伤合格,新管材须经光谱检验合格8.5管屏宏观检查管屏无严重变形,管排不平整度5m,个别管子突出小于10mm,管子无过热表面发黑现象8.6磨损检查当管壁腐蚀量超过原壁厚的10%及磨损超过原来壁厚的30%时,时必须更换;@#@局部面积不超过10mm2,否则,更换。

@#@8.7流体冷却夹管及流体冷却间隔管检查固定牢固,无松驰现象,磨损,蠕胀等不超标9后屏过热器9.1表面积灰清理、表面焊缝检查焊缝无裂纹,探伤合格9.2固定块、梳形板检查无损坏、松开、裂纹现象,对脱落的必须更换9.3管子蠕胀测量管子胀粗不能超过原管径的2.5%,碳钢管子不超过原管径3.5%9.4割管取样根据化学人员要求,采用机械法切割,割管长度可以从立式弯管算起,割取长度大于1200mm,在机组大修开始后10天内管样交给化学专业。

@#@坡口、对口间隙、对口尺寸符合要求,焊后技术探伤合格,新管材须经光谱检验合格9.5管屏宏观检查管屏无严重变形,管排不平整度5mm,个别管子不得大于20mm,管子无过热表面发黑现象9.6磨损检查局部磨损面积不得大于100mm2,当磨损量超过原有直径的1/4必须更换10末级过热器10.1表面积灰清理、表面焊缝检查焊缝无裂纹,探伤合格10.2管子磨损检查当腐蚀量超过原有壁厚的10%及磨损超过原来壁厚的30%时,必须更换,局部磨损面积小于100mm2.磨损变形处要进行探伤。

@#@10.3管子蠕胀检查管子胀粗不能超过原管径的2.5%,碳钢管子不超过原管径3.5%10.4防磨罩检修防磨罩完整,无剥落,变形严重的要更换,脱落的要恢复,压板焊接牢固10.5割管取样根据化学人员要求,采用机械法切割,割管长度可以从立式弯管算起,割取长度大于1200mm,在机组大修开始后10天内管样交给化学专业。

@#@坡口、对口间隙、对口尺寸符合要求,焊后技术探伤合格,新管材须经光谱检验合格10.6管排检查各管排整齐,间隙均匀,误差5mm,个别管子弯曲突出10mm,管排中各管子不得有接触摩擦现象10.7联箱支吊检查吊挂装置完整,受力均匀,无脱落松动现象,吊耳焊缝无裂纹等缺陷11墙式再热器11.1表面积灰清理、表面焊缝检查焊缝无裂纹,探伤合格11.2管子蠕胀检查管子胀粗不能超过原管径的2.5%,碳钢管子不超过3.5%11.3磨损检查当磨损量超过原有厚度的10%必须更换11.4联箱支吊架检查支吊架完好,无损伤,受力均匀,无脱落松动现象12屏式、末级再热器12.1表面积灰清理、表面焊缝检查焊缝无裂纹,探伤合格12.2管子磨损检查测量当磨损量超过原壁厚的10%时必须更换12.3管子蠕胀检查管子胀粗不能超过原管径的2.5%,碳钢管子不超过3.5%12.4防磨装置及再热器出口堵阀检查更换防磨罩完好,无脱落,无反转、脱落、烧损;@#@均流板完好,无变形、开焊,变形严重者必须更换;@#@再热器出口堵阀更换2只12.5再热器割管取样根据化学人员要求,采用机械法切割,割管长度可以从弯管算起,割取长度大于1200mm,在机组大修开始后10天内管样交给化学专业。

@#@坡口、对口间隙、对口尺寸符合要求,焊后技术探伤合格,新管材须经光谱检验合格12.6屏式再热器检查1、冷却定位管、自夹持管有无变形,及与管排的磨损情况,测量下弯头与斜墙的间距应无磨损2、管排应平整、间距应均匀误差5mm,个别管子弯曲突出20mm且无明显的烟气走廊13省煤器13.1表面积灰清理、检查检查管子无磨损、腐蚀、及外伤现象,焊缝无裂纹,探伤合格13.2管子蠕胀检查管子胀粗不能超过原管径的2.5%,碳钢管子不超过3.5%13.3省煤器悬挂集箱、省煤器悬挂管、省煤器防磨瓦、防磨板检查修整省煤器悬挂集箱、悬挂管磨损正常,省煤器防磨瓦完整齐全、无破损、脱落、翻转现象,对脱落及变形严重的必须更换,压板焊接必须牢固13.4割管取样省煤器根据化学人员要求,在入口第一个弯头,采用机械法切割,割管长度可以从入口弯头算起,取400500mm,在机组大修开始后10天内管样交给化学专业。

@#@坡口、对口间隙、对口尺寸符合要求,焊后技术探伤合格,新管材须经光谱检验合格13.5入口集箱放水门解体检修动作正常,无泄漏13.6省煤器再循环系统4、12弯头壁厚在允许范围内,发现减薄增加弯头检查数量13.7四周挡烟均流板板检查完整,无损坏13.8检查管排平整度及间距不存在烟气走廊及杂物;@#@重点检查形成烟气走廊的管排及弯头的磨损情况。

@#@方法可用手摸、凭手感、用专用外卡估计损情况13.9支、吊架、管卡等固定装置1、阻流板、防磨瓦等防磨装置应无脱落、歪斜或磨损。

@#@2、支吊架、管卡等固定装置应无烧坏、脱落14A炉水循环泵14.1炉水泵入口联箱封头及出入口管座焊缝无裂纹,探伤合格14.2高压冷却器检查、清理干净、通畅,无结垢,冷却器无内漏14.3其它冷却器、滤网检查、清理干净、通畅,无结垢,冷却器无内漏14.4炉水泵差压取样手动门更换14.5冷却水及冲洗水管路阀门解体检修研磨或更换内漏的阀门,修后阀门无内外漏现象15B炉水循环泵15.1炉水泵入口联箱封头及出入口管座焊缝无裂纹,探伤合格15.2高压冷却器检查、清理干净、通畅,无结垢,冷却器无内漏15.3其它冷却器、滤网检查、清理干净、通畅,无结垢,冷却器无内漏15.4炉水泵差压取样手动门更换15.5冷却水及冲洗水管路阀门解体检修研磨或更换内漏的阀门,修后阀门无内外漏现象16C炉水循环泵16.1炉水泵入口联箱封头及出入口管座焊缝无裂纹,探伤合格16.2高压冷却器检查、清理干净、通畅,无结垢,冷却器无内漏16.3其它冷却器、滤网检查、清理干净、通畅,无结垢,冷却器无内漏16.4炉水泵差压取样手动门更换16.5冷却水及冲洗水管路阀门解体检修研磨或更换内漏的阀门,修后阀门无内外漏现象17炉顶大包17.1炉顶大包内吊杆检查无松动、紧力均匀,销子齐全,吊耳焊缝无裂纹17.2大包内集箱检查焊缝无裂纹、完整无损18炉墙18.1人孔门、看火孔开关灵活,无变形,盘根、保温齐全,密封严密,无漏灰、漏风现象18.2膨胀指示器检查更换指示正常,无损坏18.3炉墙漏点消除保温护板完好、无变形,对漏烟、漏灰处进行焊补,无漏灰、漏烟现象。

@#@19安全阀大修19.1锅炉安全阀左19.1.1解体安全阀,做好修前和解体过程中的各项记录。

@#@19.1.2检查阀杆弯曲度:

@#@1.阀杆弯曲度、不圆度符合设计要求,阀杆应光滑无锈蚀、麻点、划痕等缺陷,否则更换;@#@2.丝扣完整无损,磨损超过原厚度的1/3应更换19.1.3焊口检查无裂纹,探伤合格19.1.4弹簧无裂纹、无锈蚀和变形,弹性良好19.1.5阀芯及阀座研磨:

@#@阀座、阀瓣无麻点、裂纹、凹坑、压陷等缺陷,密封面厚度超过标准时应更换或修整,密封面粗糙度达0.1m,阀芯阀座密封面吻合度不低于80%,且密封面周圈接触均匀,无断线现象19.1.6安全阀组装顺序正确,弹簧提杆完好,密封面完好,连接轴安装方向正确,在安装喷嘴环时,保证喷嘴高过喷嘴支撑面,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弹簧长度与修前长度一致。

@#@在安装时,要严格接照修前记录及标准要求进行复装。

@#@19.1.7安全阀冷、热态校验严密不泄漏,符合设计整定值,起跳压力允许误差为0.6%,回座压力为起座压力的93%96%19.1.8安全阀排汽管及疏水盘铁锈清理,疏水管内部无堵塞,焊缝无超标缺陷,法兰、螺栓完好、无损伤。

@#@各管固定牢固,膨胀畅通无阻,安全阀排汽管确保排汽时畅通无阻19.1.9消音器完好,无裂纹等缺陷,网眼无堵塞,支承完好,下部焊口探伤合格。

@#@19.2锅炉安全阀右前同19.119.3锅炉安全阀右后同19.119.4过热器安全阀前同19.119.5过热器安全阀后同19.119.6再热冷段安全阀左同19.119.7再热冷段安全阀右1同19.119.8再热冷段安全阀右2同19.119.9再热热段安全前同19.119.10再热热段安全后同19.119.11PCV阀同19.120暖风器系统20.1进汽总门更换严密,无内、外漏20.2放水阀门检查检修严密,无内、外漏20.3疏水阀门检查检修严密,无内、外漏20.4旋转机构检查、检修转动灵活,方向指示准确20.5暖风器检查表面无杂物,无积灰21炉本体疏放水门,放空气门大修21.1炉顶向空排汽手动门14只阀杆无锈蚀、冲刷、顶端圆弧无磨损,丝扣完整无毛刺。

@#@格兰与阀杆,格兰与填料箱的间隙为0.2mm0.3mm。

@#@填料与阀杆间隙0.2mm0.25mm。

@#@阀盖无裂纹、椭圆度0.05mm,密封圈接触面无毛刺、沟痕、凹坑等缺陷。

@#@阀体无裂纹、砂眼,阀门动作灵活,无内外漏现象22减温水系统大修22.1再热器左侧减温水系统22.1.1调节阀、闭锁阀、电动阀结合面无麻点、沟痕,吃线周圈均匀接触,阀座与阀瓣无裂纹22.1.2阀杆无明显弯曲,局部腐蚀深0.1mm,罗纹圈无损坏,丝扣完好。

@#@压盖、压环无变形,压环椭圆度0.05mm。

@#@阀盖无变形,裂纹,密封圈无划痕、麻点,平整、圆滑22.1.3阀门的组装:

@#@密封圈规格、材质正确,表面无损伤,无缺角,装入时周围抹铅料油,平整放入不得偏斜。

@#@缠绕垫无损坏,螺母拧紧止退片锁紧。

@#@填料规格、材质正确,盘根邻圈切口之间应错开9001800,切成45度角,紧好后压盖压入1/3填料箱22.1.41、减温器衬套磨损情况正常,减温器喷嘴无脱落现象;@#@2、内外壁、焊缝磁粉及超声波探伤合格22.1.5减温水门前弯头测厚合格22.1.6开关试验:

@#@阀门在开关全无卡涩和虚行程,配合热工调试良好,必要时更换阀门22.2再热器右侧减温水系统同22.122.3过热器一级减温水系统同22.122.4过热器二级减温水系统同22.122.5过热器总门、疏水门同22.123连排、定排扩容器及阀门大修23.1内部装置检查、检修无脱落及开裂现象,内部干净,无异物、无结垢现象23.2连排管道连排电动门前加装高压手动门23.3手动门密封面严密不泄漏,更换盘根23.4电动门检查、检修密封面严密不泄漏,更换盘根,配合热工调试良好23.5调门检查、检修密封面严密不泄漏,更换盘根,配合热工调试良好23.6宏观检查封头形式、连接方式、铭牌完好,保温完好、无开裂、脱落,容器无变形,筒体外壁无严重锈蚀,基础无下沉或倾斜,支座完好,活动支座膨胀不受阻23.7定排、疏水门管座焊缝探伤合格定排系统#1、#6、#11弯头一次门内及阀后弯头,壁厚在允许范围;@#@发现减薄增加弯头检查数量23.8定扩热水池手动门定扩放水池工业冷却水总门移位23.9定扩压力表更换更换连排系统8、#13弯头一次门内及阀后弯头,壁厚减薄不大于30%,超标更换;@#@发现减薄增加弯头检查数量24其它炉外管道、阀门大修24.1吊杆及膨胀指示器无脱落损坏现象,吊杆无松动,弹簧无断裂,螺丝齐全,焊缝无裂纹,膨胀指示器无损坏,指示记录齐全,冷态、热态位移在图纸要求范围内。

@#@24.2再热器对空排汽手动门阀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24.3再热器对空排汽电动门阀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

@#@配合热工调试阀门行程满足全开、全关要求,行程准确24.4过热器热器对空排汽手动门阀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24.5过热器热器对空排汽电动门阀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

@#@配合热工调试阀门行程满足全开、全关要求,行程准确24.6主给水管道给水调节站5只阀门检查、检修阀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

@#@配合热工调试阀门行程满足全开、全关要求,行程准确24.75%旁路系统阀门阀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24.8辅汽至脱硫系统阀门阀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24.9磨煤机灭火蒸汽系统阀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24.10灰斗加热蒸汽总门阀门阀门密封严密,无内、外漏25炉本体、空预器蒸汽吹灰减压站、疏水站大修25.1电动门、手动门解体检修阀芯及阀座密封面应无麻点、沟痕、裂纹及其它缺陷,密封面粗糙度达0.1m,且阀芯及阀座密封面吻合良好;@#@更换盘根,紧力均匀,无渗漏;@#@阀杆弯曲度符合设计要求,各零部件无锈蚀等缺陷,阀杆光滑,无麻点,螺纹完好;@#@开关灵活。

@#@25.2安全阀解体检修研磨阀芯、阀座,无麻点、沟痕、裂纹等缺陷,阀芯与阀座密封严密,安全阀疏水盒清灰25.3空预器吹灰汽源管整修支吊架布置合理、膨胀均匀,无卡涩、受阻现象25.4安全阀校验设定起跳压力为4.0MPa,回座压力为启座压力的80%90%26炉膛吹灰器大修26.1变速箱检修油质、油位正常,无渗漏,齿轮啮合正常,外壳无裂纹,轴承无裂纹、麻点等缺陷。

@#@26.2进汽阀检修阀芯、阀座无沟槽、麻点裂纹,研磨光亮,阀杆完好,阀杆弯曲度1/1000,阀体内外无沙眼,阀门关闭严密,起闭灵活。

@#@26.3枪管检查内外管表面光洁,无划痕,弯曲度符合要求;@#@喷嘴完好,无变形、裂纹脱焊,角度正确,冲刷超标的更换,喷嘴中心线与水冷壁的距离符合要求26.4齿条及齿轮箱检修齿条涂抹HVT50A润滑剂,将齿轮箱清理干净,更换新油(合成极压蜗轮蜗杆油680),齿条固定牢固,无磨损。

@#@26.5密封填料箱检修密封填料无泄漏。

@#@26.6冷态调试枪管进退灵活,无卡涩现象;@#@试转时无异音进退正确、灵活,进汽阀启闭灵活,密封良好。

@#@26.7热态调试枪管进退灵活,无卡涩现象;@#@试转时无异音进退正确、灵活,进汽阀启闭灵活,密封良好。

@#@27长伸缩式吹灰器大修27.1传动机构及变速箱检修跑车手动操作灵活,齿轮及齿条无裂纹、断齿,磨损20%厚度时应更换,齿轮轴两端中心距离偏差不大于2mm,固定装置牢固无损伤;@#@油质合格、油位正常,无渗漏,齿轮啮合正常,外壳无裂纹,轴承无裂纹、麻点等缺陷27.2进汽阀检修阀芯、阀座无沟槽、麻点裂纹,研磨光亮,阀杆完好,阀杆弯曲度1/1000,阀体内外无沙眼,阀门关闭严密,起闭灵活27.3导轨与壳架检修导轨固定牢固、无磨损,枪管移动时无冲击现象27.4中间托架、前部托轮及密封盒检修托轮转动灵活,角度正确,润滑脂适量,内管托架动作正确;@#@密封盒密封良好27.5跑车填料检查更换松紧适度,密封良好27.6冷态调试外管伸缩灵活,起吹点正确,喷头退出时与受热面距离不小于0.35m,进到位、退到位,开关动作正常;@#@开阀机构动作灵活、正确;@#@托轮转动灵活,角度正确27.7热态调试进汽阀压";i:

8;s:

26693:

"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2016年第13标段@#@余家沟渡槽~霞家河暗涵施工@#@(桩号:

@#@258+490~264+230)@#@合同编号:

@#@EBSZY/JZAZ2016-13@#@不良地质隧洞施工方案@#@批准:

@#@@#@审核:

@#@@#@编制:

@#@@#@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鄂北工程2016年第13标段项目部@#@二○一七年十一月@#@不良地质隧洞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是以城乡生活、工业供水和唐东地区农业供水为主,通过退还被城市挤占的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量,改善受水地区的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用水条件为任务的一项大型水资源配置工程。

@#@@#@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自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取水,自西北向东南方向。

@#@工程规模为Ⅱ等工程。

@#@@#@2016年第13标段桩号258+490~264+230,总长5.743km,包括长0.2km的余家沟渡槽(桩号258+490~258+668.5)、长0.26km的余家沟隧洞(桩号258+668.5~258+930)、长1.603km的广水河倒虹吸(桩号C5K258+930~C5K260+533.189)、长0.04km的楼子冲明渠(桩号260+530~260+570)、长0.13km的武胜关隧洞(桩号260+570~260+700)、长0.24km的汉东寨明渠(桩号260+700~260+940)、长1.49km的汉东寨隧洞(桩号260+940~262+430)、长0.09km长冲暗涵(桩号262+430~262+520)、长1km的霞家河隧洞(桩号262+520~263+520)、长0.01km的霞家河明渠(桩号263+520~263+530)、长0.275km的霞家河渡槽(桩号263+530~263+805),长0.43km的霞家河暗涵(桩号263+805~264+200、264+200~264+230),共计明渠3段0.31km。

@#@@#@另包括7座水闸,分别为广水河退水闸(桩号258+820)、广水倒虹吸进口检修闸和广水倒虹吸出口闸(桩号C5K258+930~K260+533)、霞家河分水闸(桩号264+140)、霞家河分水口分水闸和霞家河分水口防洪闸、霞家河节制闸(264+150),以及跨干渠的渠系恢复等永久工程土建、金属结构安装、电气设备安装、建筑与环境设计、施工临建、施工期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等。

@#@隧洞4段2.84km、暗涵2段0.52km、渡槽2座0.47km、倒虹吸1座1.603km。

@#@@#@2.编制依据@#@1)鄂北2016年第13标段招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要求。

@#@@#@2)国家、水利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规则及条例。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4)《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

@#@@#@5)《水利水电工程喷锚支护施工技术规范》DL/T5181-2003。

@#@@#@6)《水利水电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DL/T5135-2001。

@#@@#@7)《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3.工程地质条件、围岩分类及稳定性评价@#@3.1余家沟隧洞@#@

(1)工程地质条件@#@隧洞穿越余家沟左岸山体,山顶高程145.1m,进口处地面坡角30°@#@~40°@#@左右,地形相对陡峭;@#@隧洞出口地形相对平缓,自然角20°@#@~25°@#@。

@#@@#@工程区地表基岩裸露,根据钻孔揭示,结合地质测绘资料,岩土层分布特征如下:

@#@@#@隧洞进出口均有基岩露头,其残积土层厚度一般不超过2m,基岩为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灰白色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

@#@隧洞沿线广泛分布。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工作成果,隧洞沿线未发现大的断层和破碎带。

@#@片理产状:

@#@120°@#@~128°@#@∠30°@#@~38°@#@。

@#@@#@隧洞沿线地下水根据埋藏条件,可分为:

@#@@#@1)孔隙水:

@#@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

@#@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以蒸腾蒸发及补给基岩裂隙水的形式排泄,埋深2.0m左右。

@#@@#@2)基岩裂隙水:

@#@主要分布在基岩的构造裂隙、风化裂隙中,水量较贫乏,且不均衡,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沟河为其排泄基准面。

@#@@#@工程区地下水水质较好,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

(2)隧洞围岩分类及稳定性评价@#@1)258+690~258+720@#@本段长0.030km,属Ⅳ类围岩,不稳定。

@#@进口洞脸段地形陡峭,自然坡角36°@#@,地表出露基岩露头,覆盖层厚度一般小于1.5米。

@#@围岩主要强~弱风化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上覆岩体厚5~15m,岩体完整性差,总体上围岩不稳定。

@#@建议开挖时喷锚支护,必要时全断面混凝土衬砌处理。

@#@@#@2)258+720~258+900@#@本段长0.180km,属Ⅲ类围岩,局部稳定性差。

@#@上覆岩体厚度15~43.1米。

@#@隧洞走向125°@#@,片麻理产状120°@#@~128°@#@∠30°@#@~38°@#@,片麻理走向与洞线交角85°@#@~87°@#@。

@#@围岩主要为弱~微风化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岩体较完整,围岩局部稳定性差。

@#@建议开挖时喷混凝土或喷锚支护。

@#@@#@3)258+900~258+930@#@本段长0.030km,属Ⅳ类围岩,不稳定。

@#@出口洞脸段地形相对平缓,自然坡角20°@#@~25°@#@,覆盖层厚度一般小于0.5米,地表有基岩露头。

@#@围岩主要强风化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上覆岩体厚5~15m,岩体完整性差,总体上围岩不稳定。

@#@建议开挖时喷锚支护,必要时全断面混凝土衬砌处理。

@#@@#@(3)进出口边坡稳定性评价@#@进口段地形坡度36°@#@左右,出口段地形坡度20°@#@~25°@#@。

@#@进出口地表基岩裸露,基岩为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强风化~弱风化,岩体节理裂隙发育。

@#@隧洞走向125°@#@,片麻理产状120°@#@~128°@#@∠30°@#@~38°@#@,片麻理走向与洞线交角85°@#@~87°@#@,出口边坡为顺向坡,开挖状态下易失稳。

@#@@#@隧道进出口开挖时应及时支护、衬砌,以避免隧道塌顶及破坏山体自然平衡。

@#@建议永久开挖坡比:

@#@基岩1∶0.5~1∶1.0。

@#@@#@3.2武胜关隧洞@#@

(1)工程地质条件@#@隧洞地处丘陵地貌区,基岩埋深较浅,山坡表层分布厚薄不均的残积碎石土,植被覆盖一般,现多为坡地农田。

@#@隧洞沿线地面高程113~133m,隧洞穿越山脊处最高高程132m,隧洞底板最大埋深33m,隧洞两端分布于山脊两侧斜坡上,其中西侧隧洞进口段隧洞轴线方向垂直于等高线方向,高程118逐渐增至132m;@#@东侧261+654~261+674m段穿冲沟末端,隧洞方向与等高线方向小角度相交,高程114~116m,261+674~261+700m段隧洞方向近平行于等高线方向,高程113~117m。

@#@隧洞沿线无房屋、公路等建筑物分布。

@#@@#@隧洞穿越地层主要有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

@#@及表层第四纪残积壤土夹碎石。

@#@现将各地层特征由新至老阐述于下:

@#@@#@1)第四系全新统冲坡积堆积(Q4el+dl):

@#@黄褐色壤土夹碎石。

@#@多分布在隧洞进出口处,厚度一般0~1.5m。

@#@隧洞沿线地表广泛分布。

@#@@#@2)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

@#@灰白色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

@#@隧洞沿线广泛分布。

@#@工程区属秦岭褶皱系一级构造单元。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工作成果,隧洞沿线未发现大的断层和破碎带。

@#@片麻理面产状128°@#@∠42°@#@。

@#@@#@通过勘探和地质测绘揭示工程区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裂隙:

@#@@#@1)第一组为为顺片麻理面发育裂隙,西面多起伏粗糙,呈闭合状态。

@#@@#@2)第二组为陡倾角裂隙面,面多平直粗糙,呈闭合状态,裂隙面铁锰质渲染,该组裂隙面延伸不长,多在10~40cm。

@#@@#@隧洞沿线地下水活动轻微,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含水量一般较小,且不均衡,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沟河为其排泄基准面。

@#@隧洞开挖过程中可能会有裂隙性渗水现象。

@#@@#@根据钻孔和地质测绘揭示,隧洞范围内岩体(石)呈弱风化~微风化状。

@#@两端进出口处局部存在强风化。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地质调查,隧洞沿线多属低山丘陵区,隧洞所在两端斜表层覆盖残坡积碎石土,边坡坡度较缓,坡度20~30°@#@,地形坡度不大,植被较发育,区内泥石流、崩塌及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

@#@仅表层覆盖层在水流冲击作用下形成水土流失。

@#@@#@

(2)隧洞围岩分类及稳定性评价@#@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对隧洞段围岩进行打分,并进行隧洞围岩分类。

@#@得出隧洞围岩分类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隧洞长0.130km(桩号260+570~260+700),属Ⅳ类围岩,不稳定。

@#@围岩为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强风化~弱风化状,地下水活动轻微。

@#@岩体透水率q=1.86~4.76Lu,为弱透水。

@#@隧洞走向125°@#@,片麻理产状119°@#@~146°@#@∠42°@#@~44°@#@,片麻理走向与洞线基本垂直。

@#@上覆岩体厚10~30m,岩体完整程度为完整性差,围岩稳定性差。

@#@建议开挖时喷锚支护,必要时超前支护,全断面混凝土衬砌处理。

@#@@#@(3)进出口边坡稳定性评价@#@1)进洞口边坡稳定性评价@#@进洞口段地形坡度25°@#@~30°@#@左右,隧洞轴线与等高线近垂直,洞口开挖底板线位于地面下19.0m左右,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物,主要成分为壤土夹碎块石,厚度0~2.0m,稳定性差;@#@下伏基岩为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强风化~弱风化状,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片麻理产状146°@#@∠42°@#@,为逆向坡,开挖状态下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表层覆盖层及强风化层存在局部失稳的发生变形破坏的可能性。

@#@@#@2)出洞口边坡稳定性评价@#@出洞口段地形坡度10°@#@~20°@#@,隧洞轴线与地形线呈小角度相交。

@#@出口处有厚0~1.5m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物,主要成分为主要成分为壤土夹碎块石,结构松散,稳定性差;@#@下伏基岩为下伏基岩为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强风化~弱风化状,岩体节理裂隙发育。

@#@隧洞走向125°@#@,片麻理产状119°@#@~146°@#@∠42°@#@~44°@#@,出口边坡为顺向坡,开挖状态下易失稳。

@#@@#@建议岩土混合边坡在岩土分界处设马道,土质边坡按垂高6m、岩质边坡按垂高8~10m设马道。

@#@@#@3.3汉东寨隧洞@#@

(1)工程地质条件@#@隧洞地处丘陵地貌区,基岩埋深较浅,山坡表层分布厚薄不均的残积碎石土,植被覆盖茂密。

@#@隧洞沿线地面高程114~193m,隧洞穿越山脊处最高高程193m,隧洞底板最大埋深94m。

@#@隧洞进出口分布于侧斜坡上,进口处轴线方向与等高线近垂直,出口处轴线与等高线平行。

@#@隧洞穿越三条冲沟,分别为:

@#@桩号261+400~261+500m段冲沟高程139~144m;@#@桩号262+090~262+110m段冲沟高程134~138m;@#@桩号262+230~262+300m段冲沟高程117~119m,冲沟内分布少量渊塘。

@#@隧洞沿线无房屋、公路等建筑物分布。

@#@@#@工程区地表基岩裸露,根据钻孔揭示,结合地质测绘资料,岩土层分布特征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冲坡积堆积(Q4el+dl):

@#@黄褐色壤土夹碎石。

@#@多分布在隧洞进出口处,厚度一般0~1.5m。

@#@隧洞沿线地表广泛分布。

@#@@#@2)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

@#@灰白色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

@#@隧洞沿线广泛分布。

@#@工程区属秦岭褶皱系一级构造单元。

@#@隧洞位于桐柏—大别中间隆起带(二级)浆溪店—大贵寺复背斜(三级)关门山倒转复式背斜南翼。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工作成果,隧洞沿线未发现大的断层和破碎带。

@#@片麻理面产状123°@#@~140°@#@∠29°@#@~40°@#@。

@#@@#@通过勘探和地质测绘揭示工程区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裂隙:

@#@@#@1)第一组为为顺片麻理面发育裂隙,西面多起伏粗糙,呈闭合状态。

@#@@#@2)第二组为50°@#@~70°@#@陡倾角裂隙面,面多平直粗糙,呈闭合状态,裂隙面铁锰质渲染,该组裂隙面延伸不长,多在10~40cm。

@#@@#@隧洞沿线地下水活动轻微,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含水量一般较小,且不均衡,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沟河为其排泄基准面。

@#@隧洞开挖过程中可能会有裂隙性渗水现象。

@#@@#@根据钻孔和地质测绘揭示,隧洞范围内岩体(石)呈弱风化~微风化状。

@#@两端进出口处局部存在强风化。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地质调查,隧洞沿线多属低山丘陵区,隧洞所在进出口段斜表层覆盖残坡积碎石土,边坡坡度较缓,坡度20~35°@#@,地形坡度不大,植被茂密,区内泥石流、崩塌及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

@#@仅表层覆盖层在水流冲击作用下形成水土流失。

@#@@#@

(2)隧洞围岩分类@#@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对隧洞段围岩进行打分,并进行隧洞围岩分类。

@#@得出隧洞围岩分类结果如下表所示。

@#@@#@(3)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1)260+940~261+000段@#@长0.060km,属Ⅳ类围岩,不稳定。

@#@围岩为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强风化~弱风化状,地下水活动轻微。

@#@岩体透水率q=1.86~4.76Lu,为弱透水。

@#@隧洞走向125°@#@,片麻理产状127°@#@~128°@#@∠30°@#@~42°@#@,片麻理走向与洞线基本垂直。

@#@上覆岩体厚18~30m,岩体完整程度为完整性差,围岩稳定性差。

@#@建议开挖时喷锚支护,必要时超前支护,全断面混凝土衬砌处理。

@#@@#@2)261+000~262+380段@#@长1.380km,属Ⅲ类围岩,局部稳定性差。

@#@围岩为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弱风化~微风化状,地下水活动轻微。

@#@岩体透水率q=1.86~4.76Lu,为微透水。

@#@隧洞走向125°@#@,片麻理产状127°@#@~138°@#@∠30°@#@~40°@#@,片麻理走向与洞线基本垂直。

@#@上覆岩体厚30~93m,其中桩号261+400~261+500m段冲沟和桩号262+090~262+110m段冲沟上覆岩体厚度40~45m和35~39m。

@#@该段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围岩稳定性较好。

@#@建议开挖时喷混凝土或喷锚支护。

@#@@#@3)262+380~262+430段@#@长0.050km,属Ⅳ类围岩,不稳定。

@#@围岩为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强风化~弱风化状,地下水活动轻微。

@#@岩体透水率q=1.86~4.76Lu,为弱透水。

@#@隧洞走向125°@#@,片麻理产状140°@#@∠40°@#@,片麻理走向与洞线大角度相交。

@#@该段隧洞方向穿越冲沟南侧边缘下部,上覆岩体厚15~30m,岩体完整程度为完整性差,围岩稳定性差。

@#@建议开挖时喷锚支护,必要时超前支护,全断面混凝土衬砌处理。

@#@@#@(4)进出口边坡稳定性评价@#@1)进洞口边坡稳定性评价@#@进洞口段地形坡度25°@#@~30°@#@,隧洞轴线与等高线近垂直后转为平行,洞口开挖底板线位于地面下18~30m左右,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物,主要成分为壤土夹碎块石,厚度0~2.0m左右,稳定性差;@#@下伏基岩为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强风化~弱风化状,岩体节理裂隙发育。

@#@隧洞走向125°@#@,片麻理产状180°@#@∠62°@#@,片麻理走向与洞线交角35°@#@左右,进口左侧边坡为顺向坡,开挖状态下易失稳。

@#@@#@2)出洞口边坡稳定性评价@#@出洞口段地形坡度10°@#@~20°@#@,隧洞轴线与地形线呈小角度相交。

@#@出口处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物厚小于3m,主要成分为主要成分为壤土夹碎块石,,结构松散,稳定性差;@#@下伏基岩为下伏基岩为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强风化~弱风化状,岩体节理裂隙发育。

@#@隧洞走向125°@#@,片麻理产状140°@#@∠40°@#@,片麻理走向与洞线交角75°@#@左右,出口边坡为顺向坡,开挖状态下易失稳。

@#@@#@建议岩土混合边坡在岩土分界处设马道,土质边坡按垂高6m、岩质边坡按垂高8~10m设马道。

@#@永久开挖坡比:

@#@第四系堆积物1∶2.0~1∶2.5;@#@基岩1∶0.5~1∶1.0。

@#@@#@3.4霞家河隧洞@#@

(1)工程地质条件@#@隧洞地处丘陵地貌区,基岩埋深较浅,山坡表层分布厚薄不均的残积碎石土,植被覆盖茂密。

@#@隧洞沿线地面高程114~188m,隧洞穿越山脊处最大高程188m,隧洞底板最大埋深90m。

@#@隧洞进出口分布于侧斜坡上,隧洞轴线方向与等高线近垂直。

@#@隧洞桩号263+140~263+230m穿越一冲沟,冲沟高程120~132m,冲沟内发育渊塘,其中东侧渊塘与隧洞正上方,西侧渊塘距离隧洞轴线15m。

@#@隧洞出口处上方有一条村级公路,与隧洞小角度交叉,仅小型农用车通行,沿线无房屋等建筑物分布。

@#@@#@工程区地表基岩裸露,根据钻孔揭示,结合地质测绘资料,岩土层分布特征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冲坡积堆积(Q4el+dl):

@#@黄褐色壤土夹碎石。

@#@多分布在隧洞进出口处,厚度一般0~1.5m。

@#@@#@2)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

@#@灰白色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

@#@隧洞沿线广泛分布。

@#@工程区属秦岭褶皱系一级构造单元。

@#@隧洞位于桐柏—大别中间隆起带(二级)浆溪店—大贵寺复背斜(三级)关门山倒转复式背斜南翼。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工作成果,隧洞沿线未发现大的断层和破碎带。

@#@片麻理面产状95°@#@~163°@#@∠26°@#@~53°@#@。

@#@@#@通过勘探和地质测绘揭示工程区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裂隙:

@#@@#@1)第一组为为顺片麻理面发育裂隙,西面多起伏粗糙,呈闭合状态。

@#@@#@2)第二组为陡倾角裂隙面,面多平直粗糙,呈闭合状态,裂隙面铁锰质渲染,该组裂隙面延伸不长,多在10~40cm。

@#@@#@隧洞沿线地下水活动轻微,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含水量一般较小,且不均衡,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沟河为其排泄基准面。

@#@隧洞开挖过程中可能会有裂隙性渗水现象。

@#@@#@根据钻孔和地质测绘揭示,隧洞范围内岩体(石)呈弱风化~微风化状。

@#@两端进出口处局部存在强风化。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地质调查,隧洞沿线多属低山丘陵区,隧洞所在进口段斜表层覆盖残坡积碎石土,沿线山体斜坡坡度25~35°@#@,出口处坡度较陡,坡度35°@#@~40°@#@,植被茂密,区内泥石流、崩塌及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

@#@仅表层覆盖层在水流冲击作用下形成水土流失。

@#@@#@

(2)隧洞围岩分类@#@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对隧洞段围岩进行打分,并进行隧洞围岩分类。

@#@得出隧洞围岩分类结果如下表所示。

@#@@#@(3)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1)262+520~262+550段@#@长0.030km,属Ⅳ类围岩,不稳定。

@#@围岩为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强风化~弱风化状,地下水活动轻微。

@#@岩体透水率q=1.86~4.76Lu,为弱透水。

@#@隧洞走向125°@#@,片麻理产状160°@#@∠42°@#@,片麻理走向与洞线呈55°@#@斜交。

@#@上覆岩体厚15~25m,岩体完整程度为完整性差,围岩稳定性差。

@#@建议开挖时喷锚支护,必要时超前支护,全断面混凝土衬砌处理。

@#@@#@2)262+550~263+450段@#@长0.900km,属Ⅲ类围岩,局部稳定性差。

@#@围岩为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弱风化~微风化状,地下水活动轻微。

@#@岩体透水率q=1.86~4.76Lu,为微透水。

@#@隧洞走向177°@#@,片麻理产状95°@#@~120°@#@∠43°@#@~53°@#@,片麻理走向与洞线呈7°@#@~37°@#@斜交。

@#@上覆岩体厚23~53m,其中桩号263+140~263+230m段隧洞穿越一冲沟,隧洞围岩埋深23~30m。

@#@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围岩稳定性较好。

@#@建议开挖时喷混凝土或喷锚支护。

@#@@#@3)263+450~263+500段@#@长0.050km,属Ⅳ类围岩,不稳定。

@#@围岩为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强风化~弱风化状,地下水活动轻微。

@#@岩体透水率q=1.86~4.76Lu,为弱透水。

@#@隧洞走向177°@#@,片麻理产状120°@#@∠43°@#@,片麻理走向与洞线呈37°@#@斜交。

@#@上覆岩体厚24~32m,岩体完整程度为完整性差,围岩稳定性差。

@#@建议开挖时喷锚支护,必要时超前支护,全断面混凝土衬砌处理。

@#@@#@(4)进出口边坡稳定性评价@#@1)进洞口边坡稳定性评价@#@进洞口段地形坡度25°@#@~35°@#@,隧洞轴线与等高线近垂直,洞口开挖底板线位于地面下15~25m,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物,主要成分为壤土夹碎块石,厚度0~2.0m,稳定性差;@#@下伏基岩为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强风化~弱风化状,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片麻理产状160°@#@∠42°@#@,为逆向坡,开挖状态下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表层覆盖层及强风化层存在局部失稳的发生变形破坏的可能性。

@#@@#@2)出洞口边坡稳定性评价@#@出洞口段地形坡度35°@#@~45°@#@,隧洞轴线与等高线近垂直。

@#@出口处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物厚小于3m,主要成分为主要成分为壤土夹碎块石,结构松散,稳定性差;@#@下伏基岩为下伏基岩为太古界桐柏山群黄土寨组(Arh)黑云奥长混合片麻岩,呈强风化~弱风化状,岩体节理裂隙发育。

@#@隧洞走向177°@#@,片麻理产状120°@#@∠43°@#@,片麻理走向与洞线呈37°@#@斜交,出口右侧边坡为斜交顺向坡,开挖状态下易失稳。

@#@@#@建议岩土混合边坡在岩土分界处设马道,土质边坡按垂高6m、岩质边坡按垂高8~10m设马道。

@#@永久开挖坡比:

@#@第四系堆积物1∶2.0~1∶2.5;@#@基岩1∶0.5~1∶1.@#@4.不良地质对隧洞施工的影响@#@4.1破碎断层对隧洞施工影响@#@破碎断层是隧洞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是造成隧洞塌方的最主要原因,也是突泥突水、甚至岩爆等诸多隧洞施工地质灾害总祸根之一,所以破碎断层的调查在地质调查中占突出重要的地位。

@#@@#@4.2涌水对隧洞施工影响@#@在隧洞施工中,地下水的作用非常活跃。

@#@本身可造成隧洞涌水,可软化岩石,增大围岩变形;@#@降低结构面的内聚力,造成不利组合岩块的塌落,甚至引起大的塌方;@#@加剧构造岩、风化岩、破碎岩、粘土砂及泥加块石类溶填充物活动性,引起隧洞塌方、泥石流、岩溶涌突水泥灾害。

@#@@#@4.3本标段隧洞不良地质情况@#@本标段设计隧洞共四座,隧洞情况见下表:

@#@@#@根据勘察设计单位初步勘察文件,本标段四座隧洞围岩均为混合片麻岩,为中硬岩;@#@围岩类型为Ⅲ类、Ⅳ类,Ⅳ类围岩不稳定,Ⅲ类围岩局部稳定性差;@#@进、出口边坡易存在开挖边坡稳定性问题。

@#@隧洞处于地下水位之下,隧洞岩石渗透性较小,不存在大的涌水问题。

@#@@#@5.不良地质隧洞施工方案@#@5.1隧洞进、出口施工方案@#@为保证进洞安全,隧洞进、出口段采取管棚加固的措施进洞。

@#@进、出口管棚长度各15m。

@#@管棚设置在管顶120°@#@范围内,采用Φ108无缝钢管,环向间距40cm,倾角1°@#@,单管长度20m,搭接长度5m。

@#@长管棚采用长2m、厚1m的C25混凝土套拱作为管棚导向墙,套拱在洞外施做,内设5榀I18工字钢,工字钢上预埋Φ133无缝钢管作为管棚导向管,管棚灌浆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注浆压力及注浆量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5.2隧洞超前地质预报@#@为保证隧洞施工安全,优化设计、实现信息化施工,施工期间实施全隧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将其纳入正常施工工序进行管理。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核实和预测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以便及时调整工程措施,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

@#@@#@全隧洞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超前钻孔为主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地质调查法包括隧洞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洞内地质素描。

@#@@#@

(1)地表调查:

@#@地层、岩性在隧洞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特别是标志层的熟悉和确认。

@#@@#@

(2)洞内地质素描:

@#@包括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

@#@主要内容为: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等。

@#@@#@(3)超前地质钻孔:

@#@采用单孔水平取岩芯钻探法,超前探测20~30m,验证中近距离物探超前探测的异常地段。

@#@每25m一循环,每孔30m,钻孔是否取芯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确定。

@#@@#@(4)加深炮眼:

@#@即加深炮眼超前探测,利用在隧洞开挖工作面上的炮眼钻孔来探测前方围岩的地质情况,在每一循环钻设炮眼时布设3~5钻孔加深3m以上为探";i:

9;s:

10407:

"低压电器开关和控制设备3C认证检验项目及送样要求@#@低压电器开关和控制设备3C认证检验项目及送样要求@#@由于不同的申请单元其主要技术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标准要求其检验的项目及所需的样品数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申请人应提供的样品规格和数量原则上根据认证机构的送样通知清单。

@#@下述表格中涉及的样品规格和数量是以某个技术参数为例,仅供参考。

@#@@#@1低压断路器 @#@@#@检验项目@#@样品规格及数量@#@一般工作特性@#@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带熔断器的断路器的性能@#@综合试验@#@耐湿热性能试验@#@附录B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附加试验@#@附录C用于相地系统中的断路器附加试验@#@附录F电子过电流保护断路器附加试验@#@附录H用于IT系统中的断路器附加试验@#@以塑料外壳断路器为例,主要产品技术参数如下:

@#@@#@Ue:

@#@400V、690V@#@Ie:

@#@16A、25A、32A、40A、50A、63A、80A、100A@#@Ics=50kA(400V)、35kA(690V)@#@Icu=70kA(400V)、50kA(690V)@#@Icw=8kA0.4s(400V)、4kA0.4s(690V)@#@使用类别:

@#@B;@#@极数:

@#@3P+N@#@所需样品数量:

@#@@#@最大额定电流(100A):

@#@12+(3)台@#@最小额定电流(16A):

@#@5+

(2)台@#@如MCCB适用附录B,则最大整定电流样品数量增加4台;@#@@#@如MCCB适用附录C,则最大整定电流样品数量增加1台;@#@@#@如MCCB适用附录F,则最大整定电流样品数量增加2~4台;@#@@#@如MCCB适用附录H,则最大整定电流样品数量增加1台;@#@@#@注:

@#@如同一壳架等级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结构段的情况,则应按标准规定增加相应样品进行相关项目试验。

@#@@#@2.低压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检验项目@#@样品规格及数量@#@温升@#@介电性能@#@泄漏电流@#@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操动器机构的强度@#@操作性能@#@额定短时耐受电流@#@额定短路接通能力@#@熔断器保护的短路耐受能力@#@熔断器保护的短路接通能力@#@耐湿热性能@#@抗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过载试验@#@接线端子机械性能@#@电磁兼容(EMC)(如适用)@#@以隔离开关熔断器组为例,技术参数:

@#@@#@Ue:

@#@400V、690V@#@Ith:

@#@125A@#@Ie:

@#@125A(400V)、100A(690V)@#@使用类别:

@#@AC-23A@#@4P@#@所需样品数量:

@#@@#@整机:

@#@9+(3)台@#@绝缘材料部件:

@#@各1件@#@整机配用熔断体:

@#@64+(12)只@#@3.低压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检验项目@#@样品规格及数量@#@耐湿性能@#@耐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温升@#@动作条件及动作范围@#@介电性能@#@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外壳防护等级(如适用)@#@接线端子的机械性能@#@接触器耐受过载电流能力@#@约定操作性能@#@短路条件下的性能@#@电磁兼容(EMC)(如适用)@#@辅助触头的通断能力和额定限制短路电流(如适用)@#@保护功能@#@报警功能@#@控制功能(验证面板控制功能)@#@热记忆功能@#@故障记忆功能(验证面板显示)@#@以交流接触器为例,技术参数:

@#@@#@主回路:

@#@AC-3Ue/Ie:

@#@400V/15A,690V/10A@#@AC-4Ue/Ie:

@#@400V/10A,690V/8A@#@短路协调配合类型:

@#@2型,Iq=50kA@#@辅助回路:

@#@AC-15Ue/Ie:

@#@220V/1.50A@#@DC-13Ue/Ie:

@#@220V/0.27A@#@所需样品数量:

@#@@#@整机:

@#@16+(6)台@#@绝缘材料部件:

@#@各1件@#@如接触器具有电子线路,则样品数量增加1台;@#@@#@如接触器短路协调配合类型为1型,则样品数量增加2台;@#@@#@以热过载继电器为例,技术参数:

@#@@#@Ue:

@#@690V@#@Ie:

@#@10-15A,16-18A,20-25A,30-36A@#@短路协调配合类型:

@#@2型,Iq=50kA@#@辅助回路:

@#@AC-15Ue/Ie:

@#@220V/1.5ADC-13Ue/Ie:

@#@220V/0.27A@#@所需样品数量:

@#@@#@最大电流规格(30-36A):

@#@8台+(4)台@#@电流规格(10-15A):

@#@3台+

(1)台@#@电流规格(16-18A):

@#@3台+

(1)台@#@电流规格(20-25A):

@#@1台+

(1)台@#@4.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 @#@@#@检验项目@#@样品规格及数量@#@一般工作特性@#@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带熔断器的断路器的性能@#@综合试验@#@耐湿热性能试验@#@附录B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附加试验@#@附录C用于相地系统中的断路器附加试验@#@附录F电子过电流保护断路器附加试验@#@附录H用于IT系统中的断路器附加试验@#@以辅助触头元件为例,技术参数:

@#@@#@AC-15Ue/Ie:

@#@380V/1.2A220V/1.5A@#@DC-13Ue/Ie:

@#@220V/0.5A110V/0.3A@#@所需样品数量:

@#@@#@整机:

@#@16+(6)台@#@绝缘材料部件:

@#@各1件@#@如适用附录F,则样品数量增加3台;@#@@#@如适用附录G,则样品数量增加1台;@#@@#@如适用附录H,则样品数量增加1台;@#@@#@如适用附录J,则样品数量增加5台;@#@@#@如适用附录K,则样品数量增加5台@#@如适用附录L,则样品数量增加1台;@#@@#@5.交流半导体电动机控制器和起动器@#@检验项目@#@样品规格及数量@#@介电性能@#@温升极限@#@操作性能@#@动作和动作范围@#@混合式电器中串联的机械开关电器的接通和分断能力及约定操作性能@#@短路条件下的性能@#@接线端子的机械性能@#@带外壳的控制器和起动器防护等级@#@EMC的试验@#@耐湿性能@#@以下述参数的软起动器为例,技术参数:

@#@@#@Ue:

@#@400V@#@Ith:

@#@100A@#@Ie:

@#@50A、70A、85A、100A@#@使用类别:

@#@AC-53a@#@3P@#@所需样品数量:

@#@@#@最大功率整机(100A):

@#@6+

(2)台@#@最小功率整机(50A):

@#@1+

(1)台@#@绝缘材料部件:

@#@各1件@#@6.控制和保护开关电器(设备) @#@@#@检验项目@#@样品规格及数量@#@动作范围@#@温升@#@介电性能@#@操作性能@#@短路条件下的性能@#@接通和分断能力@#@电磁兼容性@#@耐湿性能@#@抗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外壳防护等级@#@以下述参数的CPS为例,技术参数:

@#@@#@Ue:

@#@400V、500V、690V@#@Ith:

@#@32A@#@Ie:

@#@0.15~12A、12~32A@#@Ics:

@#@50kA(400V)、25kA(500V)、10kA(690V)@#@使用类别:

@#@AC-43@#@3P@#@所需样品数量:

@#@@#@最大整定电流整机(12~32A):

@#@10+

(2)台@#@最小整定电流整机(0.15~12A):

@#@2+

(1)台@#@绝缘材料部件:

@#@各1件@#@7.接近开关 @#@@#@检验项目@#@样品规格及数量@#@标志@#@温升@#@介电性能@#@正常条件和非正常条件下开关元件的接通和分断能力@#@限制短路电流性能@#@结构要求@#@防护等级@#@动作距离@#@操作频率@#@电磁兼容性@#@冲击耐受能力@#@振动耐受能力@#@耐湿性能@#@抗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附录BII级封装绝缘的接近开关的附加试验@#@具有整体连接电缆的接近开关的附加试验@#@以电感式接近开关为例,技术参数:

@#@@#@Ue:

@#@24~230V@#@Ie:

@#@100mA@#@使用类别:

@#@DC-12@#@II级封装绝缘@#@整体连接电缆@#@所需样品数量:

@#@@#@整机:

@#@10+(6)台@#@绝缘材料部件:

@#@各1件@#@8.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检验项目@#@样品规格及数量@#@结构要求@#@操作@#@操作控制、程序及范围@#@温升@#@介电性能@#@接通和分断能力@#@操作性能能力@#@短路接通能力@#@短路分断能力@#@短时耐受电流@#@限制短路电流@#@EMC@#@耐湿性能@#@抗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外壳防护等级@#@以下述参数的ATSE为例,技术参数:

@#@@#@Ue:

@#@400V@#@Ith:

@#@630A@#@Ie:

@#@630A@#@使用类别:

@#@AC-31B@#@所需样品数量:

@#@@#@整机6+

(2)台@#@绝缘材料部件各1件@#@9.设备用断路器 @#@@#@检验项目@#@样品规格及数量@#@标志检查@#@一般规则检查、机构检查@#@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标志耐久性@#@螺钉、载流部件及其连接的可靠性,@#@连接外部导体的接线端子的可靠性@#@防触电保护@#@耐热@#@耐异常发热和耐燃@#@防锈@#@介电性能@#@温升@#@28昼夜试验@#@耐漏电起痕@#@脱扣特性@#@额定电流下的性能@#@额定通断能力下的性能@#@在规定的过电流条件下的性能@#@限制短路电流能力@#@极数规格@#@最大In@#@最小In@#@单极@#@13+(12)@#@4+(3)@#@二极@#@7+(6)@#@3+(3)@#@三极@#@13+(12)@#@3+(3)@#@四极@#@13+(12)@#@3+(3)@#@注1:

@#@括号内的试样数量为允许失败一次后重复试验的样品数;@#@表格为标准推荐典型数量。

@#@不同极数的产品如同时申请,可以省略的样品详见标准规定。

@#@@#@以下述参数的设备用断路器为例,技术参数:

@#@@#@Ue:

@#@230(1P)、400V(2P、3P、4P)@#@In:

@#@10A、20A、32A、40A@#@所需样品数量:

@#@@#@最大In(40A)、4P:

@#@13+(12)台@#@最大In(40A)、3P:

@#@7+(6)台@#@最大In(40A)、2P:

@#@7+(6)台@#@最大In(40A)、1P:

@#@13+(12)台@#@最小In(10A)、4P:

@#@3+(3)台@#@最小In(10A)、3P:

@#@3+(3)台@#@最小In(10A)、4P:

@#@3+(3)台@#@最小In(10A)、1P:

@#@4+(3)台@#@绝缘材料部件各1件@#@黑色金属零部件各1件@#@绝缘材料试样各2块f100´@#@(3~5)mm@#@10.家用及类似用途机电式接触器 @#@@#@检验项目@#@样品规格及数量@#@温升试验@#@动作与动作范围@#@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介电性能@#@约定操作性能@#@耐湿性能@#@过载电流耐受能力@#@抗锈性能@#@标志耐久性@#@耐撞击性能@#@检验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接线端子的机械性能@#@安装、维修用螺钉和螺母性能验证@#@耐热性能@#@抗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试验@#@耐漏电起痕@#@耐老化性能@#@外壳防护等级@#@短路条件下的性能@#@以下述参数的家用接触器为例,技术参数:

@#@@#@AC-7aUe/Ie:

@#@220V/15A@#@AC-7bUe/Ie:

@#@220V/10A@#@Iq=50kA@#@所需样品数量:

@#@@#@整机20+(6)台@#@绝缘材料部件各1件@#@绝缘材料试样各2块f100×@#@(3~5)mm@#@黑色金属零件各1件@#@由橡胶、聚氯乙烯(PVC)或类似材料组成的弹性部件各2件@#@与低压电器开关和控制设备3C认证检验项目及送样要求相关文件@#@";i:

10;s:

9906:

"@#@大唐柴窝堡风电场一期49.5MW工程@#@35KV集电线路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一编制依据:

@#@@#@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2.《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定》(Q/GDW248—2008)@#@3.《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5.以往工程不合格项目统计@#@二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路径复测@#@1.1铁塔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

@#@@#@1.2线路方向桩、转角桩、铁塔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

@#@@#@1.3线路途经山区时,应校核边导线在风偏的状态下对山体的距离。

@#@@#@2、基础施工@#@2.1基础分坑、开挖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2.1.1遇特殊地质条件(如流沙、泥水、稻田、山地等),开挖前应将铁塔中心桩引出。

@#@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

@#@@#@2.1.2基坑开挖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超深或欠挖现象。

@#@@#@2.1.3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严禁坑底受冻。

@#@雨、雪天气后,必须把坑内积水(雪)和淤泥清理干净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2.2基础位移、扭转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2.2.1基础开挖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为准确。

@#@@#@2.2.2基础支模后、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

@#@@#@2.2.3当基础坑内有积水时,回填前应先将水排完,然后四周均匀填土、夯实,并随时检查基础是否有位移。

@#@@#@2.3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2.3.1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由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附有试配强度报告)。

@#@进行冬期施工或更换添加剂时,应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2.3.2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基本相同。

@#@记录试块养护期的日平均温度,当等效养护龄期逐日温度累计达到600℃*天时送检。

@#@@#@2.3.3基础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应对其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

@#@基础模板应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防止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形;@#@模板接缝处应采取粘贴胶带等措施,防止出现跑浆、漏浆现象。

@#@@#@2.3.4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现场质监人员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过程,防止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

@#@@#@2.3.5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应使用溜槽、串斗,防止混凝土离析。

@#@@#@2.3.6基础浇制时,应多方位均匀下料,防止地脚螺栓受力不均与基础立柱不同心。

@#@@#@2.3.7混凝土初凝前,采用多点控制的方法对基面高差进行测量,杜绝二次抹面。

@#@@#@2.4接地沟埋设深度不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2.4.1接地网地沟开挖时要充分考虑敷设接地体时出现弯曲的情况,留出深度富裕量。

@#@@#@2.4.2接地体敷设时要边压边回填,保证深埋。

@#@@#@2.4.3铁塔引下线应直埋入土中,直至设计埋深。

@#@@#@2.5基面整理不规范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2.5.1回填时应在坑口地面上筑防沉层。

@#@防沉层应平整规范,其宽度不小于坑口宽度,其高度不应掩埋铁塔构件。

@#@@#@2.5.2基础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2.5.3清理现场时应恢复现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质滑坡。

@#@@#@三组塔施工@#@3.1铁塔构件变形、镀锌层磨损等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3.1.1队塔材的运输和装卸,应采取防治变形及磨损的措施。

@#@@#@3.1.2塔材进场检验前,各相关单位应对供应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必要时队塔材材质和锌层厚度进行复检。

@#@@#@3.1.3对于悬浮抱杆下拉线的设置宜采用吊装带,当采用钢丝绳时必须对被绑扎的部位进行保护。

@#@@#@3.1.4塔材起吊时,要合理选定吊点位置,对于过宽塔片、过长交叉材必须采取补强措施,对绑扎点处要设置圆木并绑扎衬垫材料保护。

@#@@#@3.1.5地面转向滑车严禁直接利用塔腿、基础立柱代替地锚使用。

@#@应设专用卡具,或采用在塔腿内侧根部设置的滑车锚固铁件或锚固孔。

@#@@#@3.1.6铁塔组装过程中发生构件连接困难时,要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严禁强行组装造成构件变形。

@#@@#@3.2螺栓不匹配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3.2.1应按设计图及验收规范,核对螺栓等级、规格和数量,匹配使用。

@#@@#@3.2.2铁塔组立现场,应采用有标识的容器将螺栓进行分类,防止因螺栓混放造成错用。

@#@@#@3.2.3对因特殊原因临时代用的螺栓做好记录并及时更换。

@#@@#@3.3螺栓紧固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3.3.1设计单位应提供螺栓紧固力矩的范围。

@#@螺栓紧固时其最大力矩不宜大于紧固力矩最小值的120%。

@#@@#@3.3.2防止紧固工具、螺母擦伤塔材锌层。

@#@紧固螺栓宜使用套筒工具,应检查螺帽底部光洁度,采取防止螺杆转动的措施。

@#@@#@3.3.3交叉铁所用的垫块要与间隙相匹配,使用垫片时不得超过2个;@#@脚钉备用外侧螺丝不得漏扣,确保脚钉紧固。

@#@@#@3.3.4螺栓紧固时应严格责任制,实行质量跟踪制度。

@#@@#@四架线施工@#@4.1导线磨损防治的技术措施:

@#@@#@4.1.1装卸、运输导线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导线磨损和碰伤。

@#@@#@4.1.2按跨越架(物)条件计算放线张力,减少导线与跨越架(物)摩擦,防止损伤导线。

@#@@#@4.1.3放线时应保证线轴出线与张力机进线导向轮在一条直线上,导线不得与线轴边沿摩擦。

@#@换线轴时,应防止导线与张力机、线轴架的硬、锐部件接触。

@#@@#@4.1.4余线回盘时,若连接网套被盘进线轴,应在连接网套和其它导线间垫一层隔离物。

@#@张力机前、后的压接和更换线轴时地面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禁止导线直接与地面接触。

@#@@#@4.1.5卡线器不得在导线上滑动,卡线器后侧导线应套橡胶管保护。

@#@@#@4.2导线超差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4.2.1放线滑车使用前检查保养,保证转动灵活,消除其对导线弧垂的影响。

@#@@#@4.2.2耐张塔平衡挂线时,划印及断线位置应标识清楚、准确。

@#@@#@4.2.3避免在较恶劣的天气紧线。

@#@@#@4.3压接管弯曲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4.3.1压接管压接后应检查弯曲度,不得超过2%L(L为压接管长度)。

@#@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如有裂纹应割断重接。

@#@@#@4.3.2经过滑车的接续管应使用与接续管相匹配的护套进行保护。

@#@当接续管通过滑车时,应提前通知牵引机减速。

@#@@#@4.3.3对于超过30°@#@的转角塔,垂直档距较大、相邻档高差大的直线塔,要合理设置双放线滑车。

@#@@#@4.4附件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4.4.1开口销不得漏装,不得出现半边开口和开口角度小于60°@#@的现象。

@#@@#@4.4.2合成绝缘子串附件安装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踩踏合成绝缘子。

@#@@#@4.4.3铝包带的缠绕应紧密,并与导线外层铝股绞制方向一致。

@#@两端露出线夹长度不超过10mm,其端头回绕于线夹内压住。

@#@@#@4.4.4绝缘架空地线放电间隙的安装,应使用专用模具,控制误差不超出±@#@2mm.@#@4.4.5地线与变电站架构连接处,应加装绝缘子,并在连接线上设置便于站内接地电阻检测的断开点。

@#@@#@五防护工程@#@5.1线路防护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5.1.1设计单位应给出铁塔标牌的固定位置、螺栓的规格。

@#@@#@5.2线路防护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5.2.1线路标识牌、警示牌安装要牢固、规范。

@#@其朝向应面向小号侧,或面向道路或人员活动方向。

@#@@#@5.2.2铁塔基础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护坡和排水沟,靠近季节性河流和荣故意冲刷的铁塔基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5.2.3铁塔色标漆涂刷要清晰、简洁、干净。

@#@要采取措施防止绝缘子、铁塔污染。

@#@@#@本措施自工程开工之日起严格执行,并做出后续检查评估。

@#@@#@35KV集电线路通病预防措施报审表@#@编号:

@#@CWBFD1-ZJDJ-TJA18-12005@#@工程名称@#@大唐柴窝堡风电一期49.5MW工程@#@合同编号@#@CDT-XJNYFD-C-[2011]002@#@@#@致甘肃华研柴窝堡风电项目监理部:

@#@@#@我项目部现报审35KV集电线路通病预防措施,望贵监理部批准。

@#@@#@附件:

@#@35KV集电线路通病预防措施@#@项目部:

@#@(章)@#@项目总工程师:

@#@@#@年月日@#@监理处意见:

@#@@#@@#@@#@@#@@#@监理部:

@#@(章)@#@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建设单位意见:

@#@@#@建设单位(章)@#@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5@#@-5-@#@";i:

11;s:

893:

"接地(等电位)联结导通性测试记录鲁DQ-033-工程名称潍坊3D打印孵化器施工单位潍坊大兴建筑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建筑物等电位联结监理(建设)单位潍坊九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天气情况晴日期2017年10月22日序号测试部位(区、段)导通测试接地电阻测试仪表型号测试数值()仪表型号测试数值()11层卫生间ZC-80.31LEB散热器RK2511N0.01LEB插座RK2511N0.0222层卫生间ZC-80.31LEB散热器RK2511N0.01LEB插座RK2511N0.02结论符合设计及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要求,合格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测试人:

@#@专业质量检查员: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山山东东省省建建设设工工程程质质量量监监督督总总站站监监制制";i:

12;s:

3049:

"@#@柴油发电机组管理制度@#@1、目的@#@为保障公司正常生产使车间有序用电,特制定本规则。

@#@@#@2、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公司内发电机组的管理及使用。

@#@@#@3、职责@#@设备工程部负责发电机组的维护保养、日常巡视检查、操作使用、机房卫生打扫;@#@生产部负责发电机申请用电指令单的填写、调动使用;@#@安环部负责发电机组安全监督管理。

@#@@#@4、内容@#@4.1定义:

@#@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发电机,其发动机部分的操作按内燃机的有关规定执行。

@#@@#@4.2安全管理:

@#@@#@4.2.1机组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发电机的基本性能和操作方法,掌握发电机供电范围、线路、开关等设备。

@#@熟练操作发电机及其配电设备,发电机运行时,应认真巡视检查。

@#@@#@4.2.2发电机房门平时应上锁,钥匙由水务组班长管理,未经部门领导批准,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4.2.3@#@4.3使用管理:

@#@@#@4.3.1发电机组钥匙不得随意配制,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借用钥匙。

@#@@#@4.3.2每次发电必须有生产中心副主任的指令通知单(附表1),设备工程部接到用电指令单后安排专人开启发电机,正常情况下每月应安排发电一次运行时间30分钟以上。

@#@@#@4.3.3平时应经常检查柴油箱油位、发电机的机油油位、冷却水水位是否合乎要求,蓄电池电压是否正常。

@#@柴油箱中的储备油量应保持能满足发电机带负荷运行8小时用油量。

@#@@#@4.4维护保养管理:

@#@@#@4.4.1严格执行发电机定期保养制度。

@#@做好发电机运行和保养记录。

@#@巡查制度:

@#@每日巡查一次,包括电池电压、充放电,发电机各设备情况等,发现漏油漏水现象应及时处理,并做好巡查记录。

@#@保养制度:

@#@每半月全面保养一次,电池每月至少充放电一次。

@#@@#@4.4.2发电机房要求每日清扫,保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

@#@@#@4.5、日常管理:

@#@@#@4.5.1定期打扫卫生,保持发电机房四周环境的清洁卫生。

@#@@#@4.5.2加强防火和消防管理意识,确保发电机房消防设施完好齐备。

@#@@#@4.5.3 @#@ @#@保持发电机柴油燃烧良好运行状态,充分利用热能,减少燃油的消耗。

@#@@#@4.5.4不得随意挪动发电机房内的消防设施,发现消防设施损坏或泄漏应及时通知安环部。

@#@@#@4.5.5 @#@确需动火作业时,需办理动火作业证,经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

@#@施工前应尽可能清除易燃品,做好监护;@#@施工后应认真检查,确认无火种后方可离开。

@#@@#@4.5.6运行过程中若发现有漏油现象,应立即查找泄漏点,并进行处理,同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紧急停机,向上级汇报。

@#@@#@附表1@#@用电指令单@#@部门(车间)@#@申请人@#@申请用电@#@量(kw/h)@#@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生产中心副主任@#@日期@#@补充说明:

@#@@#@";i:

13;s:

24819:

"@#@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状态评估@#@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2009年7月@#@目录@#@一概述@#@1.1接地网状态评估目的@#@1.2变电站接地网状态评估的具体内容@#@1.2.1接地网特性参数(接地阻抗、地线分流、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实测@#@1.2.2设备接地引下线与主接地网连接情况及接地网完整性测试@#@1.23接地网开挖检查和接地导体腐蚀性诊断@#@1.2.4变电站站址土壤电阻率测试和土壤结构分析@#@1.2.5变电站接地网状态数值评估@#@1.3需要提供的系统参数@#@二接地网特性参数测量@#@2.1试验方法@#@2.1.1接地电阻测试@#@2.1.2变电站进线避雷线(包括OPGW光纤地线)对测试电流分流测量@#@2.1.3站内接触电压的测量@#@2.1.4跨步电压的测量@#@三设备接地引下线与主接地网连接情况测试@#@四接地网开挖检查和接地导体腐蚀性诊断@#@4.1地网开挖目的@#@4.2地网检查步骤及试验方法@#@4.2.1开挖检查@#@4.2.2开挖要求@#@4.2.3检查项目@#@4.2.4取样办法@#@4.2.5检查方法@#@4.3地网腐蚀情况判定标准@#@五站址土壤电阻率测试和土壤结构分析@#@5.1试验目的@#@5.2测量原理和方法@#@5.3测量结果和结论@#@六基于CDEGS软件的变电站接地网状态数值评估@#@6.1前言@#@6.1.1CDEGS软件的简介@#@6.1.2CDEGS软件在变电站接地网状态数值评估中的应用@#@6.2接地网接地阻抗仿真计算与测量结果的比对验证@#@6.2.1接地网接地阻抗仿真计算@#@6.2.2仿真计算与测量结果的比对验证@#@6.3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计算@#@6.3.1调度短路电流计算结果@#@6.3.2进站故障电流在出线地线的分流计算结果@#@6.3.3变电站母线单相接地故障时站内入地电流选取@#@6.4变电站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地网导体电位升高(GPR)@#@6.5变电站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 6.5.1典型的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的三维图@#@6.5.2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的允许值计算@#@6.5.3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跨步电压分布的计算结果及分析@#@6.5.4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触电压分布的计算结果及分析@#@七地网状态评估结论@#@7.1土壤结构@#@7.2接地阻抗@#@7.3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及其分布@#@7.4地表电位分布@#@7.5跨步电压、接触电压@#@7.6电气设备接地引下线与主地网连接情况@#@7.7地网腐蚀情况@#@7.8接地网状态的综合评价@#@一概述@#@1.1接地网状态评估目的@#@大型电厂和变电站的接地网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运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它为大型电厂和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提供公共参考地、系统接地故障时快速泄放故障电流以及改善变电站地电位分布。

@#@随着电网的进一步建设和改造,接地网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开展变电站接地网状态评估的必要性随之而来。

@#@@#@大型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状态评估工作主要是结合现场测试和理论计算,准确给出接地网入地故障电流、接地阻抗、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地网电位分布、地网完整性、地网金属导体腐蚀情况等现时状态,通过以上实测和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接地网的安全性。

@#@表征变电站接地网状态的主要参数包括接地阻抗、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地网电位分布及地网的完整性等,对变电站接地系统进行状态评估主要是对这些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然而以上参数的测量和评估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不仅与接地体本身的大小、形状有关,还受到周围土壤中的金属物质、土壤电阻率均匀性的影响。

@#@由于对整个变电站接地网评估时单纯使用测量的方法工作量太大,不可能将站内所有位置的参数都测出来,因此采用主要借助于加拿大SES公司的CDEGS软件(电流分布、电磁干扰、接地和土壤结构分析)的数值分析方法以有效地弥补测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该软件是目前世界上电磁干扰分析、接地系统研究和设计领域通用性最强,功能最强大的软件包,在国内外的多年应用实践证明,该软件已经成为接地网状态评估、设计和降阻改造的科学可靠工具。

@#@在运用测量结果验证采用基于CDEGS软件的数值分析方法的可信性后,结合接地网安全性限值的分析,可以通过数值方法完成变电站接地网的全面状态评估。

@#@@#@1.2变电站接地网状态评估的具体内容@#@1.2.1大型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特性参数(接地阻抗、地线分流、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实测@#@结合变电站竣工设计图纸和后期改造记录确认变电站地网结构现状,采用类工频测试方法(接近50Hz的类工频),通过对出线避雷线(包括OPGW光纤地线)、出线电缆外皮和接地的主变中性点分流测量并进行处理,测量出带出线避雷线(包括OPGW光纤地线)的运行变电站地网工频特性参数(接地阻抗、地线分流、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

@#@@#@1.2.1.1地网接地阻抗测试@#@根据DL/T4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和GB/T17949.1-2000《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的要求,采用类工频(接近50Hz的类工频)小电流法测量变电站接地阻抗。

@#@@#@1.2.1.2出线地线分流测量@#@向地网注入类工频电流,测量出线地线(如避雷线、OPGW、耦合地线等)、出线电缆外皮及变压器接地的中性点流出的电流值,同时记录注入电流和各分流电流的波形,计算与注入电流的相角差,便于更准确地确定分流系数。

@#@@#@1.2.1.3地网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实测@#@依据DL/T4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GB/T17949.1-2000《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测量变电站有代表性点的跨步电压US和接触电压UT。

@#@@#@依据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B50150-2006《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参照IEEEstd-2000《交流变电站接地安全性导则》确定变电站跨步电压US和接触电压UT的限值。

@#@@#@判断实测的跨步电压US和接触电压UT是否超过变电站跨步电压US和接触电压UT的限值。

@#@@#@1.2.2设备接地引下线与主接地网连接情况及接地网完整性测试@#@ 按照DL/T4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和Q/CSG1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判断设备接地引下线与主接地网连接情况及接地网完整性是否良好。

@#@@#@1.2.3接地网开挖检查和接地导体腐蚀性诊断@#@ 接地网导体及接地引线的腐蚀、甚至断裂,将使接地网的电气连接性能变坏、接地电阻增高。

@#@若遇接地短路故障,将造成接地网本身局部电位差和接地网电位异常增加,除给运行人员带来威胁外,还可能因反击或电缆外皮环流使得二次设备的绝缘遭到破坏,严重者可能导致监测或控制设备发生误动或拒动而扩大事故。

@#@接地系统状态评估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诊断接地网的腐蚀状况,判断接地系统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是否需要改造。

@#@@#@接地网导体腐蚀情况诊断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

(1)导通性测试。

@#@在电气完成性测试中,发现接地引下线断裂或地网金属导体断裂,需开挖确认。

@#@

(2)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测试。

@#@发现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曲线有突变点,或局部波动较大,则可能存在接地系统状况可能不良或存在缺陷,需要开挖确认。

@#@(3)按运行年限有针对性地开挖检查。

@#@对运行时间达到一定年限(如10年及以上)的变电站接地网,建议选择关注的点开挖。

@#@(4)利用发变电站接地系统腐蚀诊断系统。

@#@该系统是指在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确定变电站接地网的故障(包括断点及腐蚀)位置的准确、可靠和简单的诊断方法,即通过地网各引线间电气参数的测量值来确定地网的断点及腐蚀情况。

@#@该方法应用于现场的有重庆大学的《接地网腐蚀诊断软件》和清华大学的《IntelliEDS》,由腐蚀普查系统的测量系统和分析软件组成,适用于变电站地网设计和施工图纸完整的变电站。

@#@@#@根据技术成熟程度和国内兄弟省份的经验,选择开挖检查结合地中导体腐蚀程度量化分析和土壤分析的方法进行接地导体腐蚀性诊断。

@#@@#@1.2.4大型电厂和变电站站址土壤电阻率测试和土壤结构分析@#@大型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的准确评估的基础是接地阻抗、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及土壤电阻率的分层分析和计算。

@#@为了能更好地对变电站接地网进行分析计算,需要了解变电站所在地域的土壤状况,分层土壤电阻率数据的详细测量是CDEGS软件的应用准确性的基础,而后者直接影响到地网状态评估工作的质量,因此土壤电阻率数据的准确性非常关键。

@#@采用四极法测量变电站站址的土壤电阻率随测量极间距变化的曲线,根据视在土壤电阻率现场基础测试数据,利用CDEGS软件,通过优化分析,反演得到土壤的实际分层结构模型。

@#@@#@1.2.5大型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状态数值评估@#@大型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状态数值评估主要是基于CDEGS软件,根据实际接地系统的结构,采用测量分析得到的分层土壤模型,分析分层土壤模型下接地系统的电气参数。

@#@主要内容包括:

@#@@#@

(1)对运行变电站接地阻抗测试结果以及分流对运行变电站接地阻抗测试结果的影响的影响进行详细计算研究,通过软件计算和实测结果对照,给出变电站接地阻抗值。

@#@@#@

(2)确定变电站最大入地故障电流。

@#@变电站最大入地故障电流是关乎变电站系统安全指标的重要参数,对于运行中的变电站,当变电站发生接地短路,一部分短路电流经接地网入地,另一部分经由与地网相连的出线地线(如避雷线、OPGW、耦合地线等)、出线电缆外皮及变压器接地的中性点流回系统。

@#@在考虑系统结构,用CDEGS软件计算系统的分流系数Kf后,即可根据设计时的总故障电流求出。

@#@在计算分流系数Kf前,需确定的影响因素有:

@#@(a)与地网出线地线回数,出线地线与杆塔的是否有金属连接方式,以及该杆塔的接地电阻值;@#@(b)出线电缆回数、电缆的参数;@#@(c)变电站地网的接地电阻值;@#@(d)与被评估变电站直接相连的对侧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值;@#@(e)变电站所处位置土壤结构;@#@(f)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3)以整个变电站场区为研究对象,计算实际接地系统在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情况下,变电站地网接地导体的电位升高,是否满足二次设备安全的要求。

@#@@#@(4)计算变电站跨步电压US和接触电压UT分布情况,对比测试结果以及跨步电压US和接触电压UT的限值,判断变电站US、UT的分布情况,分析和评估在地表产生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是否满足人身安全要求。

@#@@#@1.3需要提供的系统参数@#@以500kV砚都变电站为例,表一为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提供的500kV砚都变电站在500kV侧或220kV侧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主变、500kV线路和220kV线路各支路提供的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结果。

@#@在2009年6月运行方式下核算的砚都变电站500kV和220kV母线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分别为37.90kA和16.68kA。

@#@@#@表1-1500kV砚都变电站单相入地短路电流计算数据(2009年6月运行方式)@#@故障类型@#@系统部分@#@流经线路的A相短路电流(kA)@#@支路名称@#@各支路提供的A相短路电流(kA)@#@在500kV出线处发生A相故障@#@500kV线路@#@35.6725∠60.1782°@#@@#@砚花甲@#@3.91∠57.6°@#@@#@砚花乙@#@3.91∠57.6°@#@@#@砚西甲@#@7.72∠50.3°@#@@#@砚西乙@#@7.74∠50.3°@#@@#@蝶砚甲@#@2.95∠62.5°@#@@#@蝶砚乙@#@2.95∠62.5°@#@@#@砚肇甲@#@3.64∠82.5°@#@@#@砚肇乙@#@3.64∠82.5°@#@@#@主变@#@2.36∠40.5°@#@@#@#2变@#@2.36∠40.5°@#@@#@220kV线路@#@4.7313∠39.1045°@#@@#@砚东甲线@#@0.84∠43.2°@#@@#@砚端甲@#@0.75∠35.3°@#@@#@砚端乙@#@0.75∠35.3°@#@@#@砚珠甲线@#@1.44∠44.8°@#@@#@砚兴线@#@0.66∠46.2°@#@@#@砚荷甲@#@0.18∠8.2°@#@@#@砚荷乙@#@0.18∠8.2°@#@@#@在220kV出线处发生A相故障@#@500kV线路@#@4.7140∠55.0611°@#@@#@砚花甲@#@0.55∠37.1°@#@@#@砚花乙@#@0.55∠37.1°@#@@#@砚西甲@#@1.60∠-10.4°@#@@#@砚西乙@#@1.61∠-10.4°@#@@#@蝶砚甲@#@0.57∠67.0°@#@@#@蝶砚乙@#@0.57∠67.0°@#@@#@砚肇甲@#@1.63∠123.1°@#@@#@砚肇乙@#@1.63∠123.1°@#@@#@主变@#@4.72∠25.1°@#@@#@#2变@#@4.72∠25.1°@#@@#@220kV线路@#@12.2453∠48.7983°@#@@#@砚东甲线@#@3.79∠51.2°@#@@#@砚端甲@#@1.97∠46.6°@#@@#@砚端乙@#@1.97∠46.6°@#@@#@砚珠甲线@#@2.69∠49.9°@#@@#@砚兴线@#@1.1859∠51.839°@#@@#@砚荷甲@#@0.3296∠38.105°@#@@#@砚荷乙@#@0.3296∠38.105°@#@@#@500kV砚都变电站的500kV和220kV线路的参数如表1-2所示。

@#@@#@表1-2砚都变电站500kV和220kV出线的线路参数@#@序号@#@线路名称@#@长度@#@(km)@#@平均档距(m)@#@终端塔@#@型号@#@导线规范@#@地线规范@#@对侧变电站名@#@对侧变电站接地阻抗值(W)@#@1@#@500kV砚花甲@#@138.98@#@450@#@SJCD274-26/28/29/30@#@4×@#@ACSR-720/50@#@LGJX-150/35@#@LGJ-150/35@#@花都@#@0.450@#@2@#@500kV砚花乙@#@3@#@500kV砚西甲@#@46.423@#@407@#@SJCD274-24/25/26@#@4×@#@LGJ-400/35,ACSR-720/50@#@LGJX-150/35@#@JLB2-40-7@#@西江@#@0.206@#@4@#@500kV砚西乙@#@5@#@500kV蝶砚甲@#@148.49@#@464@#@SJDG374-25/29/32/33@#@4×@#@LGJX-630/50@#@LGJX-150/35@#@LGJ-150/35@#@蝶岭@#@0.455@#@6@#@500kV蝶砚乙@#@7@#@500kV砚肇甲@#@1.34@#@335@#@SJCD274-22/23/24/25@#@4×@#@ACSR-720/50@#@LGJ-95/55@#@JLB2-40-7@#@肇庆换流站@#@0.479@#@8@#@500kV砚肇乙@#@9@#@220kV砚东甲@#@15.0@#@326@#@GUT8-23@#@2*LGJ@#@-300@#@LGJ-95/55@#@东岸@#@0.21@#@10@#@220kV砚端甲@#@31.8@#@388@#@GUT8-20@#@2*LGJ@#@-240@#@GJ-50@#@端州@#@0.490@#@11@#@220kV砚端乙@#@12@#@220kV砚珠甲@#@16.0@#@364@#@GUT8-23@#@2*LGJ@#@-240@#@LGJ-95/55@#@珠山@#@0.483@#@13@#@220kV砚兴线@#@54.0@#@390@#@GTU9-17@#@2*LGJQ-300@#@LGJ-95/55@#@兴瑶@#@0.468@#@14@#@220kV砚荷甲@#@44.0@#@400@#@SJ633-21@#@2*LGJ@#@-300@#@GJ-50@#@荷村@#@0.480@#@15@#@220kV砚荷乙@#@二接地网特性参数测量@#@2.1试验方法@#@2.1.1接地电阻测试@#@根据变电站主地网现场地形情况和试验条件,选择远离夹角法进行测量。

@#@@#@采用类工频(接近50Hz的类工频)小电流法测量,所加测试电流3~10A。

@#@试验原理如图2-1所示。

@#@8000型类工频小电流接地网测试系统见图2-2。

@#@由于采用远离夹角法,测量结果需要修正,根据DL475—92《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有关公式计算,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结果应为测量值乘以修正系数1/0.8061。

@#@@#@由于运行要求,所有运行的500kV和220kV出线线路的避雷线无法与接地网断开联结达到隔离的目的,本次测试将在出线构架上带着避雷线和OPGW光纤地线的运行状态下进行测量,并采用对变电站内500kV场地和220kV场地与出线金属构架相连的所有金属构架、主变中性点和500kV出线杆塔进行分流测量并进行处理的方法尝试消除或减少避雷线和OPGW光纤地线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试结果供参考。

@#@@#@S1:

@#@开关A:

@#@选频电流表V:

@#@高内阻电压表@#@图2-1类工频小电流法试验原理接线图@#@图2-28000型类工频小电流接地网测试系统@#@2.4.2变电站进线避雷线(包括OPGW光纤地线)对测试电流分流测量@#@选择45Hz频率,施加测试电流,利用柔性罗哥夫斯基线圈测量与500kV和220kV出线构架相连通的所有金属构架及变压器中性点和500kV出线杆塔塔脚的分流,得到分流系数,以便于剔除分流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得到较为真实的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值。

@#@@#@2.4.3站内接触电压的测量@#@在变电站中可能有接地短路电流流过的电力设备外壳或构架上测量接触电压,试验原理如图2-4所示。

@#@将电流注入点引至待测设备外壳或构架上,高内阻电压表V1的一端接至地面上离设备外壳或构架水平距离1.0m的测量极上,电压测量极采用Φ22圆钢打入地下0.5m,并保证钢钎紧密插入土壤,电压表的另一端接至设备外壳或构架离地面1.8m处。

@#@加测量电流I,读取电压表指示值可测出通过主地网电流I对应的接触电压UT。

@#@@#@站内接触电压与通过地网流入土壤的电流值成正比。

@#@实测的接触电压尚需按经接地网流入地中地最大短路电流Imax(取37.90kA)换算,接触电压的最大值为:

@#@@#@UTjmax=UT×@#@Imax/I@#@图2-4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测试原理图@#@2.4.4跨步电压的测量@#@在变电站中工作人员经常活动的区域测量跨步电压,试验原理如图2-4所示。

@#@电流注入点取接地短路电流可能流入接地网的地方注入,将两根Φ20圆钢电压测量极按1.0m间距打入地下0.5m,并保证钢钎紧密插入土壤,高内阻电压表V2的两端分别接至两根测量极上。

@#@加测量电流I,读取电压表指示值可测量出通过主地网电流I对应的跨步电压US。

@#@如在水泥地面上测量,需在测量点放置两块包裹湿抹布、半径约为10cm的圆盘电极,并在每块圆盘上加不小于40kg的重量。

@#@@#@跨步电压与通过地网流入土壤中的电流值成正比。

@#@实测的跨步电压尚需经按接地网流入地中的最大短路电流Imax(取37.90kA)换算,跨步电压地最大值为:

@#@@#@USmax=US×@#@Imax/I@#@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中推荐的110kV及以上有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同点两相接地时,变电站接地装置的接触电压UT和跨步电压US允许值不应超过:

@#@、,式中,ρs是变电站表层土壤的电阻率。

@#@对于砚都变电站:

@#@ρs取100Ω·@#@m(参照本报告第七部分“500kV砚都变电站站址土壤电阻率测试和土壤结构分析”中站内场地0.1m深度土壤电阻率测试数据),考虑后备保护动作的系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电流持续时间t=0.35s,计算得UT=322.84V,US=412.43V。

@#@@#@从表2-2、表2-3的实测结果看,变电站场区各部分典型点实测的跨步电压换算值最高为53.6V,接触电压换算值最高为187.06V,均远小于各自允许的安全限值。

@#@@#@2.2测量结论@#@根据DL/T4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的有关要求,在出线构架上带着500kV、220kV避雷线和OPGW光纤地线的运行状态下,采用施加5.5A类工频小电流的电流—电流远离夹角法所测得的500kV砚都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值为0.186Ω。

@#@@#@在注入电流频率47Hz的测试方式下,采用柔性罗哥夫斯基线圈对与500kV和220kV出线构架相连通的所有金属构架、500kV出线杆塔塔脚以及变压器中性点进行分流测量,得到所有500kV和220kV出线构架出线避雷线(普通地线和光纤地线)的分流系数达69.62%,考虑到分流因素的影响,砚都变电站地网的接地电阻真实值应远大于实测结果。

@#@@#@500kV砚都变电站场区各部分实测的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水平均远小于允许的安全限值。

@#@@#@三设备接地引下线与主接地网连接情况测试@#@3.1测试方法@#@按图3-1接线,通过测量两个相邻设备接地引下线之间的回路电阻来检查设备接地引下线与地网连接情况。

@#@@#@

(1)以测主地网接地电阻的电流注入点(#3主变A相接地引下线)为第一个参考点A,分别检测该参考点附近场地(第一个区域)各设备的接地引下线(B1,B2……Bi)与主地网的连接情况;@#@@#@

(2)在待测场地(第二个区域)选定一台设备的引下线M,若M同第一区域内与主地网连接良好的点引下线Bi连接情况良好,认为M与主地网连接良好,则选定其为第二区域的参考点,测该区域设备与M的连接情况,判断其与主地网的连接情况。

@#@@#@(3)其他待测场地参照第

(2)条依次递推测试,直至完成全站的检测。

@#@@#@DFDC-ⅢGG主地网A、B设备接地引下线@#@图3-1FDC-ⅢG测试仪测量原理接线图@#@四接地网开挖检查和接地导体腐蚀性诊断@#@4.1地网开挖目的@#@接地网导体及接地引线的腐蚀、甚至断裂,将使接地网的电气连接性能变坏、接地电阻增高。

@#@若遇接地短路故障,将造成接地网本身局部电位差和接地网电位异常增加,除给运行人员带来威胁外,还可能因反击或电缆外皮环流使得二次设备的绝缘遭到破坏,严重者可能导致监测或控制设备发生误动或拒动而扩大事故。

@#@接地系统状态评估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诊断接地网的腐蚀状况,判断接地系统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是否需要改造。

@#@@#@4.2地网检查的步骤及方法试验方法@#@根据技术成熟程度和国内兄弟省份的经验,选择开挖检查结合地中导体腐蚀程度量化分析和土壤分析的方法进行接地导体腐蚀性诊断。

@#@@#@4.4.1开挖检查@#@对于500kV变电站,分别在500kV场地、220kV场地和35kV场地选择典型区域,共计开挖8个点(500kV场地3个点、220kV场地3个点和35kV场地2个点)。

@#@@#@对电缆沟内的接地体实行开盖目测检查,沿电缆沟每隔10米开盖一处,至少拍照8点。

@#@@#@4.4.2开挖要求@#@顺引下线开挖,一直挖到引下线和水平接地线连结处,在水平地网前方左右开挖5米。

@#@@#@沿避雷针引下线开挖,找出垂直接地体,进行检测及拍照。

@#@@#@4.4.3检查项目@#@a.水平接地带腐蚀情况;@#@@#@b.引下线腐蚀情况;@#@@#@c.垂直接地体腐蚀情况;@#@@#@d.电缆沟内接地带腐蚀情况;@#@@#@4.4.4取样办法@#@a.引下线长度100mm;@#@@#@b.水平接地带长度100mm;@#@@#@c.土壤每个开挖处各1kg;@#@@#@取样前,应在想断开的地方,先焊接一段同等面积的钢材,然后再把样品锯断。

@#@去掉泥土,锈钢,放入袋内。

@#@样品应做好标签,写好记录,拍好照片,交给内勤人员处理。

@#@@#@4.4.5检查方法@#@4.4.5.1腐蚀率检查@#@a.直观法:

@#@开挖地网后,用肉眼观察其腐蚀情况,并进行拍照做好记录。

@#@@#@b.量直径法:

@#@现场把样品取回后,去掉泥土,锈迹,用稀硫酸洗净,在试验室内用卡尺测量腐蚀圆钢的直径,取最细点,测量其腐蚀程度。

@#@@#@c.失重法:

@#@本次挖检采用相对失重法@#@c.1相对失重法:

@#@从现场找到腐蚀比较严重的地方,把样品带回试验室,去掉泥土,锈迹,清洗干净,在试验室内用电子天平测试其重量,算出丢失重量。

@#@再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相对平均腐蚀率:

@#@@#@其中V:

@#@腐蚀速率(g/mm);@#@W1:

@#@标准重量(g);@#@W2:

@#@样品实际重量(g)@#@c.2自然失重法:

@#@自然失重法是测量金属腐蚀速率的最经典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具体测量过程是先把样品表面檫洗干净,晾干或烘干,用分析天平称出其重量,然后将它埋入待测土壤环境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如4周)后取出,除去表面的锈层,再用稀盐酸或其他溶液清洗,晾干,称重,最后按下列公式计算其平均腐蚀速率:

@#@@#@其中 :

@#@腐蚀速率(g/cm2.a):

@#@样品N天内失去的重量(g)@#@N:

@#@为样品在土壤中埋设的天数A:

@#@为样品的表面积(cm2)@#@d.在试验室检测";i:

14;s:

3499:

"超产奖考核办法@#@针对目前公司油炸及膨化车间的实际现状及效率,现实行超产奖奖励办法,体现效率越高则奖金越高的绩效精神@#@一,考核范围@#@以油炸,膨化车间所有机台的各班次为考核单位,各机台人员编制如下@#@机台别@#@一次油炸@#@二次调味@#@锅巴调味@#@膨化车间@#@编制人数@#@9@#@6@#@6@#@12@#@二,考核数据来源@#@各车间的产量报表,异常处理单,客诉处理单,@#@三,各机台超产奖设定@#@1,一次油炸@#@2011年6月---8月产量数据@#@月@#@6@#@7@#@8@#@产量(斤)@#@268000@#@272000@#@265000@#@设定每月产能标准@#@标准产能(斤)@#@270000@#@预计完成量(斤)@#@270000@#@超产奖(元)@#@6000@#@150元1吨@#@2,二次调味@#@2011年6月—8月产量数据@#@月@#@6@#@7@#@8@#@产量(筐)@#@7316@#@9053@#@8608@#@设定每月产能标准@#@标准产能(筐)@#@8800@#@预计完成量(筐)@#@8800@#@超产奖(元)@#@3600@#@3.5元每框@#@3.锅巴调味@#@2011年6月---8月产量数据@#@月@#@6@#@7@#@8@#@产量(袋)@#@10423@#@13680@#@13709@#@设定每月产能标准@#@标准产能(袋)@#@15000@#@预计完成量(袋)@#@15000@#@超产奖(元)@#@3600@#@0.6元每袋@#@4.膨化车间@#@2011年6月---8月产量数据@#@月@#@6@#@7@#@8@#@产量(袋)@#@9328@#@13831@#@14469@#@设定每月产能标准@#@标准产能(袋)@#@14469@#@预计完成量(袋)@#@14000@#@超产奖(袋)@#@7200@#@0.9元1袋@#@☆说明:

@#@1.设备非人为保养不当造成的维修时间,换油时间,正常保养时间,特殊情况公司安排停产时间,待单,停电,待料,更换口味清理机器为异常时间,其它停机一律按正常时间计算。

@#@@#@2.异常时间产能应加入每月的各机台总产能中:

@#@各机台的总产能=实际产能+异常工时产能@#@异常工时产能=实际产能/实际用时*折合异常工时数@#@四.奖金计算方法@#@1.根据各机台的奖金金额设定表中对应的时产量区间数据,确定应发奖金的数量@#@2.根据部门组织架构的各机台人员编制人数发绩效奖金,鼓励机台缩减人员编制,以获得更多的超产奖金@#@3.机台实发奖金计算公式@#@实发奖金=应发奖金-损耗应扣奖金-本月客诉应扣奖金+人力支援奖金@#@损耗应扣奖金,客诉应扣奖金,人力支援奖金,相见本办法中第4,5,6项@#@4.损耗@#@一次油炸,膨化坯料有报废产品按10元/斤扣除当月该机台绩效,具体数量以品检异常处理单或报废单为依据@#@二次调味,锅巴调味有报废产品按15元/斤扣除当月绩效,具体数量以品检异常处理单或报废单为依据@#@5.客诉处理@#@5.1客诉内容:

@#@所有制程客诉(在可控范围内因认为疏忽造成的损失)@#@5.2扣罚金额:

@#@以客诉金额20%扣充当月班组绩效,扣完当月绩效为止@#@6.人力支援奖金@#@本部门人员班别间支援所得奖金为:

@#@被支援班别应发奖金/该班别发放总人数/30天*支援折合天数@#@五.实行超产奖的部门薪资结构=底薪+岗位+工龄+绩效+超产奖@#@六.本方案的处罚奖励条例与公司的原奖惩条例不冲突@#@七.超产奖金的发放程序@#@1.每月由生产部门计算出各班的奖金总额,交行政处和财务审核,呈总经理核准后,生产部门再将分配明细送交行政处随工资一同发放。

@#@@#@";i:

15;s:

12458:

"带电作业要求@#@电工,一个特殊的职业,危险时时刻刻存在于每一个细节之中,特别是带电作业时,任何一个不规范的操作都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和人生伤害,所以,牢记带电作业的相关规定,是每个电气领域从业人员的工作“护身符”!

@#@@#@带电作业的相关规定一般要求1、本章的规定适用于在海拔1000m及以下交流10kV(20kV)的高压配电线路上,采用绝缘杆作业法和绝缘手套作业法进行的带电作业。

@#@其他等级高压配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在海拔1000m以上进行带电作业时,应根据作业区不同海拔高度,修正各类空气与固体绝缘的安全距离和长度等,并编制带电作业现场安全规程,经本单位批准后执行。

@#@2、参加带电作业的人员,应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资格、单位批准后,方可参加相应的作业。

@#@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由具有带电作业资格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3、带电作业应有人监护。

@#@监护人不得直接操作,监护的范围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

@#@复杂或高杆塔作业,必要时应增设专责监护人。

@#@4、工作负责人在带电作业开始前,应与值班调控人员或运维人员联系。

@#@需要停用重合闸的作业和带电断、接引线工作应由值班调控人员履行许可手续。

@#@带电作业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应及时向值班调控人员或运维人员汇报。

@#@5、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作业前须进行风速和湿度测量。

@#@风力大于5级,或湿度大于80%时,不宜带电作业。

@#@若遇雷电、雪、雹、雨、雾等不良天气,禁止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过程中若遇天气突然变化,有可能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撤离人员,恢复设备正常状况,或采取临时安全措施。

@#@6、带电作业项目,应勘察配电线路是否符合带电作业条件、同杆(塔)架设线路及其方位和电气间距、作业现场条件和环境及其他影响作业的危险点,并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带电作业方法、所需工具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7、带电作业新项目和研制的新工具,应进行试验论证,确认安全可靠,并制定出相应的操作工艺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经本单位批准后,方可使用。

@#@@#@安全技术措施1、高压配电线路不得进行等电位作业。

@#@2、在带电作业过程中,若线路突然停电,作业人员应视线路仍然带电。

@#@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调度控制中心或设备运维管理单位联系,值班调控人员或运维人员未与工作负责人取得联系前不得强送电。

@#@3、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工作负责人发现或获知相关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工作,撤离人员,并立即与值班调控人员或运维人员取得联系。

@#@值班调控人员或运维人员发现相关设备故障,应立即通知工作负责人。

@#@4、带电作业期间,与作业线路有联系的馈线需倒闸操作的,应征得工作负责人的同意,并待带电作业人员撤离带电部位后方可进行。

@#@5、带电作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用重合闸,并不得强送电:

@#@

(1)中性点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作业。

@#@

(2)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作业。

@#@(3)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需要停用重合闸的作业。

@#@禁止约时停用或恢复重合闸。

@#@6、带电作业,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具(绝缘服或绝缘披肩、绝缘袖套、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安全帽等)。

@#@带电断、接引线作业应戴护目镜,使用的安全带应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带电作业过程中,禁止摘下绝缘防护用具。

@#@7、对作业中可能触及的其他带电体及无法满足安全距离的接地体(导线支承件、金属紧固件、横担、拉线等)应采取绝缘遮蔽措施。

@#@8、作业区域带电体、绝缘子等应采取相间、相对地的绝缘隔离(遮蔽)措施。

@#@禁止同时接触两个非连通的带电体或同时接触带电体与接地体。

@#@9、电压等级10kv以内,绝缘操作杆的有效绝缘长度为0.7m,绝缘承力工具、绝缘绳索的有效绝缘长度为0.4m.。

@#@电压等级20kv以内,绝缘操作杆的有效绝缘长度为0.8m,绝缘承力工具、绝缘绳索的有效绝缘长度为0.5m.。

@#@10、带电作业时不得使用非绝缘绳索(如棉纱绳、白棕绳、钢丝绳等)。

@#@11、更换绝缘子、移动或开断导线的作业,应有防止导线脱落的后备保护措施。

@#@开断导线时不得两相及以上同时进行,开断后应及时对开断的导线端部采取绝缘包裹等遮蔽措施。

@#@12、在跨越处下方或邻近有电力线路或其他弱电线路的档内进行带电架、拆线的工作,应制订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本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

@#@13、斗上双人带电作业,禁止同时在不同相或不同电位作业。

@#@14、禁止地电位作业人员直接向进入电场的作业人员传递非绝缘物件。

@#@上、下传递工具、材料均应使用绝缘绳绑扎,严禁抛掷。

@#@15、作业人员进行换相工作转移前,应得到监护人的同意。

@#@16、带电、停电配合作业的项目,当带电、停电作业工序转换时,双方工作负责人应进行安全技术交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

@#@@#@带电断、接引线:

@#@1、禁止带负荷断、接引线。

@#@2、禁止用断、接空载线路的方法使两电源解列或并列。

@#@3、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应确认后端所有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确已断开,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确已退出运行。

@#@4、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所接引线长度应适当,与周围接地构件、不同相带电体应有足够安全距离,连接应牢固可靠。

@#@断、接时应有防止引线摆动的措施。

@#@5、带电接引线时未接通相的导线、带电断引线时已断开相的导线,应在采取防感应电措施后方可触及。

@#@6、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作业人员应戴护目镜,并采取消弧措施。

@#@消弧工具的断流能力应与被断、接的空载线路电压等级及电容电流相适应。

@#@若使用消弧绳,则其断、接的空载线路的长度应小于50km(10kV)、30km(20kV),且作业人员与断开点应保持4m以上的距离。

@#@7、带电断、接架空线路与空载电缆线路的连接引线应采取消弧措施,不得直接带电断、接。

@#@断、接电缆引线前应检查相序并做好标志。

@#@10kV空载电缆长度不宜大于3km。

@#@当空载电缆电容电流大于0.1A时,应使用消弧开关进行操作。

@#@8、带电断开架空线路与空载电缆线路的连接引线之前,应检查电缆所连接的开关设备状态,确认电缆空载。

@#@9、带电接入架空线路与空载电缆线路连接引线之前,应确认电缆线路试验合格,对侧电缆终端连接完好,接地已拆除,并与负荷设备断开。

@#@@#@带电短接设备:

@#@1、用绝缘分流线或旁路电缆短接设备时,短接前应核对相位,载流设备应处于正常通流或合闸位置。

@#@断路器(开关)应取下跳闸回路熔断器,锁死跳闸机构。

@#@2、短接开关设备的绝缘分流线截面积和两端线夹的载流容量,应满足最大负荷电流的要求。

@#@3、带负荷更换高压隔离开关(刀闸)、跌落式熔断器,安装绝缘分流线时应有防止高压隔离开关(刀闸)、跌落式熔断器意外断开的措施。

@#@4、绝缘分流线或旁路电缆两端连接完毕且遮蔽完好后,应检测通流情况正常。

@#@5、短接故障线路、设备前,应确认故障已隔离。

@#@@#@高压电缆旁路作业:

@#@1、采用旁路作业方式进行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时,旁路电缆两侧的环网柜等设备均应带断路器(开关),并预留备用间隔。

@#@负荷电流应小于旁路系统额定电流。

@#@2、旁路电缆终端与环网柜(分支箱)连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绝缘部件表面应清洁、干燥,无绝缘缺陷,并确认环网柜(分支箱)柜体可靠接地;@#@若选用螺栓式旁路电缆终端,应确认接入间隔的断路器(开关)已断开并接地。

@#@3、电缆旁路作业,旁路电缆屏蔽层应在两终端处引出并可靠接地,接地线的截面积不宜小于25mm2。

@#@4、采用旁路作业方式进行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前,应确认两侧备用间隔断路器(开关)及旁路断路器(开关)均在断开状态。

@#@5、旁路电缆使用前应进行试验,试验后应充分放电。

@#@6、旁路电缆安装完毕后,应设置安全围栏和“止步、高压危险!

@#@”标示牌,防止旁路电缆受损或他人靠近旁路电缆。

@#@@#@带电立、撤杆:

@#@1、作业前,应检查作业点两侧电杆、导线及其他带电设备是否固定牢靠,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2、作业时,杆根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起重设备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靴。

@#@起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得离开操作位置。

@#@3、立、撤杆时,起重工器具、电杆与带电设备应始终保持有效的绝缘遮蔽或隔离措施,并有防止起重工器具、电杆等的绝缘防护及遮蔽器具绝缘损坏或脱落的措施。

@#@4、立、撤杆时,应使用足够强度的绝缘绳索作拉绳,控制电杆的起立方向。

@#@@#@使用绝缘斗臂车的作业:

@#@1、绝缘斗臂车应根据DL/T854-2004《带电作业用绝缘斗臂车的保养维护及在使用中的试验》定期检查。

@#@2、绝缘臂的有效绝缘长度应大于1.0m(10kV)、1.2m(20kV),下端宜装设泄漏电流监测报警装置。

@#@3、禁止绝缘斗超载工作。

@#@4、绝缘斗臂车操作人员应服从工作负责人的指挥,作业时应注意周围环境及操作速度。

@#@在工作过程中,绝缘斗臂车的发动机不得熄火(电能驱动型除外)。

@#@接近和离开带电部位时,应由绝缘斗中人员操作,下部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作台。

@#@5、绝缘斗臂车应选择适当的工作位置,支撑应稳固可靠;@#@机身倾斜度不得超过制造厂的规定,必要时应有防倾覆措施。

@#@6、绝缘斗臂车使用前应在预定位置空斗试操作一次,确认液压传动、回转、升降、伸缩系统工作正常、操作灵活,制动装置可靠。

@#@7、绝缘斗臂车的金属部分在仰起、回转运动中,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0.9m(10kV)或1.0m(20kV)。

@#@工作中车体应使用不小于16mm2的软铜线良好接地。

@#@@#@带电作业工器具的保管、使用和试验:

@#@1、带电作业工具存放应符合DL/T974《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的要求。

@#@2、带电作业工具的使用。

@#@

(1)带电作业工具应绝缘良好、连接牢固、转动灵活,并按厂家使用说明书、现场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

(2)带电作业工具使用前应根据工作负荷校核机械强度,并满足规定的安全系数。

@#@(3)运输过程中,带电绝缘工具应装在专用工具袋、工具箱或专用工具车内,以防受潮和损伤。

@#@发现绝缘工具受潮或表面损伤、脏污时,应及时处理并经试验或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进入作业现场应将使用的带电作业工具放置在防潮的帆布或绝缘垫上,以防脏污和受潮。

@#@(5)禁止使用有损坏、受潮、变形或失灵的带电作业装备、工具。

@#@操作绝缘工具时应戴清洁、干燥的手套。

@#@3、带电作业工器具试验应符合DL/T976《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要求。

@#@4、带电作业遮蔽和防护用具试验应符合GB/T18857《配电线路带作业技术导则》的要求。

@#@@#@所有电气安全事故都源于对相关规范的越界,严格执行电气安全的相关规定,让我们一起杜绝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i:

16;s:

6818:

"充电站成本收益分析@#@成本分析@#@充电站成本分为三大部分:

@#@基础设施成本、配电设施成本、运营成本。

@#@充电站基础设施成本由充电机、电池维护设备、充电站监控及安全监控设备、土地购置费用。

@#@现在很多充电站均是由省网公司和当地政府联合建设,很多用地均为政府划拨,土地购置费较低,在对充电站基础设施成本的判断中,假设土地购置费用为0。

@#@@#@1、基础设施成本@#@充电站基础设施成本和配置的充电机个数有直接关系,假设充电站有10台充电机,充电机、电池维护设备、充电站监控及安全监控设备的成本分别为200万、20万、20万,基础设施成本为240万元。

@#@充电站配电成本相对固定,充电站配电设施一般包括2台变压器、1台配电柜、1公里0.4KV电缆、2公里10KV电缆、容量700KVA以上的有源滤波装臵,充电站配电成本在192万元左右。

@#@@#@此外,充电站建设配置也可参考如下:

@#@@#@①典型常规充电站的规模@#@根据目前电动汽车常规充电的数据资料,一般以20~40辆电动汽车来配置一个充电站,这种配置是考虑充分利用晚间谷电进行充电,缺点是充电设备利用率低。

@#@在高峰时也考虑充电,则可以60~80辆电动来配制一个充电站,缺点是充电成本上升,增加高峰负荷。

@#@@#@②充电站电力配套的典型配置(前提充电柜具有谐波等处理功能)@#@电动汽车充电站a方案:

@#@@#@建造配电站设计2路10KV电缆进线(配3*70mm电缆),2台500KVA变压器,24路380V出线。

@#@其中二路为快速充电专用出线(配4*120mm电缆、50M长、4回路),二路为机械充电或备用出线,其余为常规充电出线(配4*70mm电缆、50M长、20回路)@#@b方案:

@#@@#@设计2路10KV电缆线(配3*70mm电缆),设置2台500KVA用户箱变,每台箱变配4路380V出线(配4*240mm电缆、20M长、8回路),每路出线设置一台4回路电缆分支箱向充电柜供电(配4*70mm电缆、50M长、24回路)。

@#@@#@快速充电@#@①典型快速充电站的规模@#@根据目前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数据资料,一般以同时向8辆电动汽车充电来配置一个充电站。

@#@@#@②充电站电力配套的典型配置@#@a方案、建造配电站设计2路10KV电缆进线(配3*70mm电缆),2台500KVA变压器,10路380V出线(配4*120mm电缆、50M长、10回路)。

@#@@#@b方案、设计2路10KV电缆线(配3*70mm电缆),设置2台500KVA用户箱变,每台箱变配4路380V出线,供充电站(配4*120mm电缆、50M长、8回路)。

@#@@#@机械充电@#@①械充电站的规模@#@小型机械充电站可以结合常规充电站建设同时考虑,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更大容量的变压器。

@#@大型机械充电站一般以80~100组充电电池同时充电配置一个大型机械充电站,主要适用于出租车行业或电池租赁行业,一天不间断充可以完成对400组电池的充电。

@#@@#@②充电站电力配套的典型配置(大型机械充电站)@#@配电站2路10KV电缆进线(配3*240mm电缆),2台1600KVA变压器,10路380V出线(配4*240mm电缆、50M长、10回路)。

@#@@#@便携式充电@#@①别墅@#@具备三相四线表计,独立的停车库,可以利用已有的住宅供电设施,从住宅配电箱专门放一路10mm2或16mm2的线路至车库的专用插座,来提供便携式充电电源。

@#@@#@②一般住宅@#@具有固定的集中停车库,一般要求地下停车库(充电安全考虑),可以利用小区原有的供电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必须根据小区已有的负荷容量来考虑,包括谷电的负荷。

@#@具体方案应根据小区的供电设施、方案以及小区的建筑环境具体来确定。

@#@@#@2、运营成本@#@充电站运营成本包括员工费用、站内设备消耗费用等,总计21万元/年,配电设施维护成本一般为配电成本的3%左右,大约每年6万元。

@#@@#@收益分析@#@充电站成本回收实际上和电池的续航能力有很大关系,前瞻对充电站成本回收和电池续航能力做了敏感性分析,当电池续航能力达到每小时70KVA时,充电站基础设施成本回收期为6.53年,充电站基础实施和配电设施回收期为11.76年;@#@当电池续航能力达到半小时70KVA时,充电站基础设施成本回收期为3.27年,充电站基础实施和配电设施回收期为5.88年;@#@当电池续航能力达到15分钟70KVA时,充电站基础设施成本回收期为1.63年,充电站基础实施和配电设施回收期为2.94年。

@#@@#@总体来看,单个充电站基础设施和配电设施投资额不算大,如果电池续航能力能够达到半小时70KVA以上,充电站成本回收期能控制在6年以内。

@#@单个充电站基础设施和配电设施投资在430万元左右,第一阶段建设75座充电站,总投资约3亿元,对国家电网来说负担不大。

@#@从充电站成本回收期来看,当电池续航能力达到半小时70KVA时,充电站基础设施成本回收期为3.27年,充电站基础实施和配电设施回收期为5.88年,随着电池续航能力加强,充电站成本回收期还会缩短。

@#@@#@图表1:

@#@充电站基础设施、配电设施和运营成本分析(单位:

@#@万元,万元/年,%)@#@图表2:

@#@充电站成本回收和电池续航能力的敏感性分析(单位:

@#@次,元/度,万度/年,万元,年)@#@电动汽车充电站行业投资建议@#@充电站和充电桩行业投资规模巨大。

@#@根据国网的规划,第一阶段充电站主设备总投资规模将达到3亿元,第二阶段140亿元,第三阶段180亿元,到2020年充电站主设备总投资将达到320亿元。

@#@充电站主设备中充电机、电能监控系统、有源滤波装置的2010年投资规模为1.5亿元、2000万元、6300万元,第二阶段的年均投资规模将迅速增长至14.4亿元、1.6亿元、6.72亿元。

@#@到2020年,充电桩总投资125亿元。

@#@2010年充电桩投资规模1.6亿元,2012-2015充电桩投资规模45亿元,年均投资9亿元,是第一阶段年均投资规模的5倍。

@#@@#@就目前的汽车市场,充电站对企业难于产生经济效益,过早或盲目地投入到充电站的建设,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混乱和资金的浪费。

@#@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尚需时日,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做好市场的跟踪、监控等前期工作,切忌匆忙上马、盲目投入。

@#@进入充电站行业需谨慎研究项目可行性及风险承受能力,要时刻关注政策及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战略战术,确保投资成功。

@#@@#@";i:

17;s:

28410:

"目录@#@报价函 1@#@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 3@#@授权委托书 4@#@企业简介 5@#@供应商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已办理三证合一) 5@#@供应商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书 6@#@近两年承接过类似项目的业绩经验 9@#@体系认证证书 26@#@守合同重信用证书 29@#@参加采购活动前三年,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承诺书 30@#@商务技术文件偏离表 31@#@供应商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商务资料 32@#@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承包商年度审核及建立资信备案 32@#@拟派本项目施工技术人员资格证件 36@#@技术部分 44@#@1、施工技术方案 44@#@2、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65@#@3、工程质量 71@#@4、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81@#@第44页@#@技术部分@#@1、施工技术方案@#@1-1工程概况@#@1-1-1:

@#@编制依据@#@

(1)×@#@×@#@×@#@×@#@×@#@×@#@电表改造工程招标文件@#@

(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制度文件@#@1-1-2:

@#@工程简述@#@工程名称:

@#@×@#@×@#@×@#@×@#@×@#@×@#@电表改造工程@#@采购人:

@#@×@#@×@#@×@#@×@#@×@#@×@#@电力公司 @#@建设地点:

@#@潮州市枫溪区@#@计划工期:

@#@已签订合同工期为准@#@1-1-3:

@#@工程规模@#@1、电表轮换:

@#@本次更换单相电表12000只、三相电表4000只。

@#@@#@完成以上项目施工图纸范围内的配电网建筑、安装及调试工程。

@#@@#@1-2施工准备@#@1-2-1:

@#@施工资料准备@#@1、根据设计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开工前认真熟悉审核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所要求达到的技术标准,会同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共同审核图纸,编制和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重点工程施工方案,特殊作业指导书。

@#@@#@2、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安全、防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

@#@@#@3、依据设计提供的线路走向图,杆塔明细表,进行现场勘测复核,做好复测记录作为图纸会审的依据。

@#@收集和整理编排各种开工资料。

@#@@#@施工技术资料的准备@#@4、各工序开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进行施工图会审,编写各工序的补充施工作业指导书,特殊作业的施工措施,并报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备案。

@#@@#@1-2-2:

@#@施工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1、在每道工序开工前,由项目经理主持,并组织技术、质检、安全部门参加,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要点、安全及质量要求、施工安排等。

@#@@#@2、每道工序开工前应进行一次开工试点,邀请建设单位代表、工程监理、设计等单位参加,从中总结经验、改善不足,以使今后施工走向规范化。

@#@@#@3、涉及停电特殊施工项目,必须由项目部制定施工方案、填写工作票,由技术负责人讲解施工要点及有关要求,对全部参加施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1-2-3:

@#@材料供应准备@#@1、本工程除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外均由项目部按照招标文件及工程施工合同的要求及标准组织采购,届时项目部将派出材料供应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催交发运、发货签证等工作。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备、材料由建设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商送至施工项目部临时仓库(其中水泥杆直接送至施工现场),届时项目部将委派专人负责清点、装卸、检验、标识、保管等。

@#@@#@3、其它工程材料(水泥、基础钢材、砂、石等)由项目部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及标准自行采购,然后配发给各施工队。

@#@@#@1-2-4:

@#@通讯设施的准备@#@为了确保与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建立畅通、快捷信息渠道;@#@更好地指挥、协调施工,及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项目部设立电话机一部、传真机一部,配备好宽带网络的电脑若干台,用于工程信息联络。

@#@项目部与各施工队之间联络主要采用移动电话,建立施工队—材料站—项目部的工程项目部通讯系统。

@#@@#@1-2-5:

@#@生活设施的准备@#@工程项目部驻地选择交通便利,通讯条件良好,通水、通电的地方,设专人负责生活管理;@#@项目部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现场生活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各施工队配备小型生活车,同时配备防暑、防寒、防蚊、橱具等设施及餐饮橱具等生活用品。

@#@@#@1-2-6:

@#@施工场地的准备@#@1、根据交通、通讯和具体工程特点选择项目部、施工队驻点、材料站。

@#@并和当地政府部门联系办理与工程有关的手续。

@#@@#@2、材料站在材料进场前应做到场地平整、水通、路通、电通,通讯通,按照材料、工具的储存要求设置工具房和材料库,并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

@#@@#@3、现场施工场地的准备要及时和满足施工要求,尽量少占耕地、少毁坏青苗。

@#@施工时将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尺寸要求设置围栏,具体情况可根据现场地形,灵活掌握。

@#@@#@1-2-7: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为提高施工生产效率,保证按照合同工期完成施工任务,保证施工质量。

@#@要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投入,做到科学合理、装备精良。

@#@同时要有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机械设备储备。

@#@具体施工机械配备详见《施工机械及主要工器具配备表》。

@#@@#@施工机械及主要工器具配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进场日期@#@出场日期@#@备注@#@1@#@施工指挥车@#@日产皮卡@#@台@#@1@#@工程结束@#@2@#@施工检查车@#@长城货轿@#@台@#@1@#@工程结束@#@3@#@货车@#@五十铃@#@台@#@4@#@工程结束@#@4@#@搅拌机@#@170L@#@台@#@2@#@基础工程结束@#@可分体运输@#@5@#@吊车@#@8吨@#@台@#@1@#@工程结束@#@材料站用@#@6@#@风钻机@#@--@#@台@#@2@#@基础施工结束@#@7@#@震捣器@#@汽油机@#@台@#@8@#@基础施工结束@#@8@#@柴油发电机@#@30kW@#@台@#@2@#@工程结束@#@9@#@经纬仪@#@TDJ2@#@台@#@2@#@工程结束@#@10@#@电焊机@#@12kW@#@台@#@2@#@工程结束@#@11@#@切割机@#@12kw@#@台@#@3@#@工程结束@#@12@#@接地电阻摇表@#@ZC-7、ZC-8@#@台@#@2@#@工程结束@#@13@#@机动绞磨@#@3t、5t@#@台@#@2@#@工程结束@#@14@#@钢丝绳@#@-@#@吨@#@-@#@工程结束@#@按需提供@#@15@#@卡线器@#@GJ-50@#@个@#@15@#@工程结束@#@16@#@单轮放线滑车@#@个@#@10@#@工程结束@#@17@#@接地线@#@10kV@#@组@#@10@#@工程结束@#@18@#@接地线@#@0.4kV@#@组@#@8@#@工程结束@#@19@#@液压机@#@10吨@#@台@#@2@#@工程结束@#@20@#@断线钳@#@圆口、液压@#@把@#@6@#@工程结束@#@21@#@对讲机@#@MOTOROLA@#@台@#@15@#@工程结束@#@按需提供@#@22@#@核相仪@#@10kV@#@把@#@1@#@工程结束@#@23@#@全站仪@#@SOUTH南方测绘NTS-312R+@#@台@#@1@#@工程结束@#@1-2-8:

@#@施工力量配置@#@1、本工程投入施工力量配置计划见表3.1.7-1。

@#@@#@2、投入本工程的施工力量要人员结构科学合理,达到既能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又能减少开支、降低成本的目的。

@#@@#@3、本工程所投入的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人员都具有配网工程施工经验,所有施工人员在开工前均进行岗前培训,经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建设作业人员资格认定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所有特殊工种(包括测工、液压工、焊接工、机械操作工等)均由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1-3施工工序总体安排@#@1-3-1:

@#@施工技术安排@#@总体安排:

@#@本工程主要是对原有供电线路进行改造,施工顺序具体如下:

@#@⑴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明确改造范围和目的;@#@⑵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组织;@#@⑶确定施工的分类和项目;@#@⑷定位放线,立杆,并将需拆除的线路进行拆除;@#@⑸安装线路;@#@⑹电气设备安装;@#@⑺接地装置安装;@#@⑻电缆试验及接地装置;@#@⑼供配电系统调试及验收送电。

@#@@#@1-4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效率估计,潜在问题的分析@#@1-4-1:

@#@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线路复测:

@#@@#@-1、线路定位前必须依据设计提供的数据对杆塔中心桩进行复测,复测完成后进行基坑定位。

@#@@#@-2、复测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a)以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50㎜;@#@b)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设计档距的1%;@#@c)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1′30″@#@-3、如下特殊地点应重点复核:

@#@a)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b)杆塔位间交叉跨越物的标高;@#@c)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0.5m,超过时应由设计方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4、设计交桩后个别丢失的杆塔中心桩,应按设计数据予以补桩,其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桩之间的距离和高度测量,可采用视距法同向两测回或往返各一测回测定,其视距长度不宜超过400m,当受地形限制时,可适当放长;@#@b)因地形或障碍物等原因需改变杆塔位或拉线坑位置时,应及时汇报现场主要负责人,并由主要负责人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会同设计和监理、建设单位现场处理;@#@c)对设计平断面图中未标识的新增障碍物应重点予以复核。

@#@@#@土石方及基础坑开挖:

@#@@#@-1、在土方开挖前要确定地下是否有各种管线。

@#@开挖过程中如发现与设计地质不符或发现有考古价值的遗迹或物品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

@#@@#@-2、土石方开挖应按设计施工,减少需开挖以外地面的破坏,合理选择弃土的堆放点,以保护自然植被及环境。

@#@铁塔基础施工基面的开挖应以设计图纸为准,按不同地质条件规定开挖边坡。

@#@基面开挖后应平整,不应积水,边坡不应坍塌。

@#@@#@-3、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

@#@@#@-4、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施工基面为基准。

@#@当设计施工基面为零时,杆塔基础坑深应以设计中心桩处自然地面标高为基准。

@#@拉线基础坑深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

@#@@#@-5、杆塔基础(不含掏挖基础和岩石基础)坑深允许偏差为+100mm,-50mm,坑应平整。

@#@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基坑操平。

@#@@#@-6、杆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大于+100mm时。

@#@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a)铁塔现浇基础坑,其超深部分应铺石灌浆;@#@b)混凝土电杆基础、铁塔预制基础、铁塔金属基础等,其超深在+100mm—+300mm时,应采用设计填料,每层不宜超过100mm。

@#@当不能以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时,基坑超深部分按设计要求处理,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铺石灌浆处理。

@#@坑深超过规定值+300mm以上可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7、挖底面积小于2m2时,允许1人挖掘。

@#@向坑外抛土时,应防止土石块回落伤人,更不允许停留在坑内休息。

@#@@#@-8、水泥路开挖时,如果采用机械方式打风镐,施工人员应戴安全帽、手套与面罩。

@#@如果采用人工方式打铁锤人应站在扶凿人的侧面,不得戴手套。

@#@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行人接近时石块弹起伤人。

@#@@#@-9、基坑开挖时,应装设围栏或加盖板,夜间必须挂警示标志等。

@#@@#@-10、挖土打洞的工具应坚实牢固,多人在一起工作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以防止工具脱落伤人。

@#@@#@-11、人工挖槽施工宜安排在少雨季节进行,若必须在雨期施工,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

@#@开工前应做好计划和施工准备,一旦开挖即应连续快速进行,以防雨水浸泡基坑。

@#@@#@-12、基坑回填:

@#@a)基坑回填前应清除坑内积水、草皮、垃圾等杂物,应对称回填,且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b)预制拉线基础回填时,拉棒的方向、角度应正确,各部连接环与拉棒应挺直,不得横置或卡住;@#@c)杆塔基础坑及拉线基础坑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

@#@应分层夯实,每回填300mm厚度夯实一次。

@#@坑口的地面上应筑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其高度视土质夯实程度确定,一般以300~500mm为宜,基础顶面低于防沉层时,应设置临时排水沟,以防基础顶面积水。

@#@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d)石坑回填时大块石应破碎,石子与土按3:

@#@1掺合后回填夯实。

@#@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度。

@#@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

@#@@#@-13、场地清理:

@#@施工完毕应及时做好场地平整、余土处理工作,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铁塔基础工程:

@#@@#@-1、模板安装:

@#@a)基础支模前,基坑已经过设计及监理验收,验收手续已完备,并按设计图要求做好基坑垫层处理;@#@b)模板拼装可在坑外的地面进行,当基坑较大,吊装模板易引起变形时,可在坑内逐片组装,组装模板场地应平整、坚实。

@#@@#@-2、钢筋绑扎:

@#@a)钢筋规格、型号、间距、搭接长度、焊接长度等应符合设计及规范有关要求;@#@b)焊缝表面平整,不凹陷,无焊瘤、无裂纹;@#@c)钢筋保护层要严格控制,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d)钢筋焊接的网格和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

@#@@#@-3、地脚螺栓安装:

@#@a)地脚螺栓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外观检测时如有严重腐蚀、变形的禁止使用;@#@b)地脚螺栓的安装必须有辅助件配合,如井字架、法兰盘、限位板等,地脚螺栓间距误差必须在设计要求之内;@#@c)地脚螺栓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

@#@对地脚螺栓的控制内容包括地脚螺栓间距、外露高度、同组地脚螺栓对中心偏移、拉杆长度等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安装时应保持垂直,并固定可靠,防止浇制时摆动。

@#@@#@-4、混凝土振捣、浇筑:

@#@a)混凝土浇筑过程不得产生离析现象,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m,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安装溜槽、溜管等措施;@#@b)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监视模板、钢筋、地脚螺栓等保证其位置不移动。

@#@如螺栓发生位移必须及时更正;@#@c)混凝土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d)使用振捣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逐点移动,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e)振捣器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地脚螺栓。

@#@@#@-5、养护拆模:

@#@a)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

@#@必要时可采用覆盖措施;@#@b)拆模时,应认真注意地脚螺栓的保护;@#@c)拆模后,应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d)模板拆除后,基础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方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及设计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模板拆除后,基础外观质量如出现一般缺陷,应由施工方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以满足规范要求。

@#@@#@水泥杆组立的施工方法:

@#@@#@-1、人抱杆立杆:

@#@a)抱杆分双抱杆(人字扒杆)和单抱杆两种型式,材质有圆木、角钢或合金钢等;@#@b)抱杆起吊点与锚固点的距离,可选取抱杆高度的1.2~1.5倍的长度,锚固点、抱杆、电杆必须设置在同一直线上;@#@c)桩锚或锚固点的设置应视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通常使用两联桩锚、三联桩锚或多联桩锚的型式,或选择现场合适的锚固点,但各锚固点必须设专人看管;@#@d)起吊牵引机械有多种型式,常用的有:

@#@人力绞磨、汽(柴)油机绞磨、汽车或拖拉机机动绞磨。

@#@因制动和通信等原因,严禁使用汽机或拖拉机直接牵引起吊电杆;@#@e)牵引场(点)的设置要合适可靠,牵引钢丝绳要由有经验的专看管;@#@f)电杆起吊滑轮分单滑轮和滑轮组两种类型,但必须使用闭环滑轮。

@#@使用时应根据用途及起吊重量来确定。

@#@电杆重量为500~1000kg时,可采用走一起一滑轮组牵引;@#@电杆重量为1000~1500kg时,可采用走一起二滑轮组牵引;@#@电杆重量为1500~2000kg时可选用走二起二滑轮组牵引;@#@g)吊装15米及以下的电杆时可用单点绑扎,绑点可选取抱杆起吊的有效高度加适当裕度或选取重心点以上,钢丝绳不易滑动的位置;@#@h)如果现场土质较差时,必须在抱杆脚部绑扎横道木或在底部加垫木(板),以防止抱杆起吊受压后下沉;@#@i)抱杆的根开应根据抱杆的高度来确定,一般取抱杆高度的0.35~0.4倍为宜。

@#@如根开过小抱杆稳定性差,容易在起吊过程中倒杆,而根开过大,则下压力集中在抱杆中部,容易造成抱杆折断;@#@j)抱杆倾角(又称初始角)的大小对抱杆的有效高度、本身强度和受力情况有直接关系,一般不应超过15°@#@;@#@k)电杆起吊应设2根或以上调整绳,每根绳由1~2人拉住控制电杆起吊;@#@l)钢筋混凝土电杆起吊不宜附挂过多的横担、金具等重物,以免损伤电杆;@#@m)现场应设专人指挥,明确指挥信号;@#@n)抱杆立杆属悬吊式立杆,起吊速度应均速缓慢进行,避免冲击力冲击抱杆,电杆起吊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抱杆,电杆起吊至离地0.5~1m时,应停止起吊全面检查拉线及各锚固点的受力情况是否牢固,检查电杆的弯曲度及焊接口情况无异常后,继续起吊;@#@o)电杆竖立进坑时应特别注意抱杆和各锚固点的受力情况,要用人扶持电杆找正坑中,并须缓慢放松牵引绳。

@#@@#@-2、起重机立杆:

@#@a)起重机按施工方案中的起重机吊装工作半径就位,支腿承点必须牢固可靠,在土质松软的地方应加设垫木或钢板;@#@b)起吊过程中应设现场指挥员,明确指挥信号,因障碍影响视线时可适当增设信号传递员,吊车司机接收到任何人发出的停止信号,必须立刻停止起吊;@#@c)起重机起吊电杆,吊钩防脱装置必须有效可靠,防止电杆脱钩伤人;@#@d)在邻近带电线路吊装电杆时,起重机必须接地良好,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安全规程的规定;@#@e)电杆起吊应设2~3根调整绳,每根绳由1~2人拉住控制电杆起吊;@#@f)按吊装重量及钢丝绳的安全系数选取吊装钢丝绳套及卸扣;@#@g)吊装15米及以下的电杆时可用单点绑扎,绑点可选电杆重心高1~2米处,或重心点以上,钢丝绳不易滑动的位置;@#@h)钢筋混凝土电杆起吊不宜附挂过多的横担、金具等重物,以免因重量增加吊点裂纹而损伤电杆;@#@i)电杆起吊至离地0.5~1m时,应停止起吊检查吊车支承点的受力情况和电杆的弯曲度及焊接口情况,如吊点不理想,可校正钢丝绳套的吊点位置,一切正常后则可起吊就位,电杆竖立进坑时要用人扶持找正坑中。

@#@@#@铁塔、钢管杆组立的施工方法:

@#@@#@-1、铁塔、钢管杆组装:

@#@a)应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和起吊方案,设定杆、塔的组装和起吊区域;@#@b)铁塔有工厂分段组装的半成品和散件现场组装两种型式;@#@c)运至现场的杆、塔构件应按规格、顺序、编号分别点算和堆放,缺材要及时补齐;@#@d)杆、铁塔要按设计图纸安装;@#@e)钢管杆连接螺栓应牢固可靠,弯曲度符合规范要求,插接式连接的钢管杆安装,应按厂家安装规范要求施工;@#@f)杆、铁塔安装应选定脚钉的位置,主材下面应放垫木方便安装;@#@g)螺栓穿向:

@#@立体结构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斜向者宜下向斜上穿,不便时应在同一斜面内取同一方向。

@#@平面结构的,顺线路方向按线路方向穿入或按统一方向穿入,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按线路方向),垂直地面方向者由下向上,斜向者宜斜下向斜上穿,不便时应在同一斜面内取同一方向;@#@h)散件组装铁塔两角钢连接的交叉点内应加装方(圆)介子;@#@i)杆、塔连接螺栓应逐个紧固;@#@j)组装后的构件,按图纸要求进行检查,注意杆、塔构件是否有遗漏、螺栓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2、铁塔、钢管杆的组立:

@#@a)应根据施工场地的情况和杆、塔的高度和重量与起重机具操作员协商选定起吊方案;@#@b)起重机应按吊装工作半径就位,支腿承点必须牢固可靠,在土质松软的地方应加设垫木或钢板;@#@c)起吊过程中应设现场指挥员,明确指挥信号,因障碍影响视线时可适当增设信号传递员,起重机具操作员接收到任何人发出的停止信号,必须立刻停止起吊;@#@d)在邻近带电线路吊装钢管杆、铁塔时,起重机必须接地良好,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安全规程的规定;@#@e)应按起重钢丝绳的安全系数选取吊装钢丝绳套及卸扣;@#@f)钢管杆、铁塔起吊绑点应加软垫保护,以免损坏构件镀锌层;@#@g)钢管杆、铁塔起吊应设2~3根调整绳,每根绳由1~2人拉住控制起吊;@#@h)起重机起吊钢管杆、铁塔至离地0.5~1m时应停止起吊,检查吊车支承点的受力情况,如起吊点不理想,可校正钢丝绳套的起吊点位置。

@#@@#@架线工序主要施工方法:

@#@@#@-1、横担安装:

@#@a)线路单担安装:

@#@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90°@#@转角杆(上、下)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b)横担安装水平符合要求;@#@c)双杆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连接距离1/200,左右扭斜≤横担总长1/100;@#@d)螺杆应与横担垂直,螺栓穿入方向:

@#@顺线路者从电源侧穿入,横线路者面向受电侧由左向右穿入,垂直地面者由下向上穿入,螺母紧好后,需出的螺杆不应少于2个螺距,双螺母与螺母相平;@#@e)当横担不对称时,应将长臂一端的横担置于线路转角的外侧(或马路侧)。

@#@@#@-2、金具安装:

@#@a)横担安装后,将连接金具(碗头挂板、球头挂环、U型挂环、延长环等)金具安装在横担上,用来连接绝缘子;@#@b)安装绝缘子后将紧固金具(耐张线夹、楔型耐张线夹)固定在绝缘子串上,目的是用来紧固导线的终端;@#@c)紧固杆塔应将拉线金具(拉线抱箍、或U型挂环)安装在杆上,挂好楔型线夹,待装好拉线后,调整UT型线夹固定杆塔。

@#@@#@-3、绝缘子安装:

@#@a)针式绝缘子安装在横担上应垂直固定,无松动现象;@#@b)铁横担上的针式绝缘子应有弹簧垫圈或使用双螺母以防松脱;@#@c)全瓷横担在铁横担上安装时应加装橡胶垫片,防止因摩擦造成瓷横担表面损伤;@#@d)全瓷横担安装在铁横担上,铁横担端部应上翘5~10°@#@防止导线滑脱;@#@e)悬式绝缘子上的销子一律向下穿;@#@f)绝缘子串在顺线方向和垂直线路方向均转动灵活。

@#@@#@-4、放线:

@#@a)放线盘支架已架设,线轴平衡稳定,转动灵活,制动可靠,有专人看护;@#@b)在每根电杆上,应悬挂铝制滑轮,把导线放在轮槽内,以利滑动和避免损伤;@#@c)导引绳的展放先将导引绳运至放线段指定位置,用人力沿线路侧展放并通过放线滑车与导线连接;@#@d)如果耐张段过长,可先将每捆导引绳分散放置放线段指定位置,用人力沿线路前后侧展放并穿过放线滑车与邻段导引绳相连最后与导线连接;@#@e)导线展放从放线架线轴上方将线头牵出,与导引绳连接按线径大小分别选用连接方法,连接口应缠绕胶布,然后顺线方向牵引展放;@#@f)放线过程中除每个滑车应设专人监护,防止导线与导引绳连接口和滑车有卡勃现象外。

@#@对被跨越的路口、河塘、裸露岩石及跨越架和繁华路段等重要跨越处均应派人监护;@#@g)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应匀速展放,如发生磨伤、断股情况应立即停止,处理后才可继续展放;@#@h)导线被物体挂、卡住时,排除人员一定应站在被挂、卡导线角度的外角侧,不得直接用手推拉,防止脱挂伤人;@#@i)人工展放时,领线人应由有经验人员担任,并随时注意前后信号,拉线人员应走在同一直线上,相互间保持适当距离;@#@j)展放时,在带电的电力线路邻近进行工作时,有可能接近带电导线至危险距离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牵引绳索和拉绳等与带电导线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金具及附件连接工序主要施工方法:

@#@@#@-1、弧垂调整:

@#@收紧导线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重力一致,水平排列的导线弧垂相差不应大于50㎜。

@#@@#@-2、附件连接:

@#@a)紧线后,必须在耐张杆用调节工具将导线与耐张线夹及绝缘子连接,导线所需过牵引量,用调节工具调整,当导线弧垂达到设计要求时,调节工具应能承受耐张绝缘子串及所带导线重力;@#@b)附件连接的作业程序是:

@#@㈠、导线在耐张杆、塔上高空临锚;@#@㈡、紧线器和耐张线夹及绝缘子串连接;@#@㈢、用紧线器使导线的弧垂达到要求;@#@㈣、将线头穿入耐张线夹;@#@c)回松调节工具使绝缘子串、导线及连接金具受力;@#@d)安装其它附件;@#@e)悬垂线夹和防震锤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的位置;@#@f)附件安装完成后,应复查绝缘子数量、外表质量、碗口朝向、R销或W销安装情况、金具螺栓穿向、销钉开口等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g)导线在直线杆的绑扎一般采用顶扎法、颈扎法两种,根据实际情况按工艺要求进行绑扎。

@#@@#@-3、跳线安装:

@#@a)跳线应在耐张金具安装完毕后进行安装;@#@b)跳线长度宜采用现场模拟放样确定;@#@c)压接型跳线,应使用同金属的材质或线夹,并安装在绝缘子端部与其连接;@#@d)跳线安装后,应对跳线体进行整形,测量跳线弧垂及跳线杆塔各构件间最小距离符合要求并作好记录。

@#@@#@台架变压器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台架安装作业程序:

@#@a)钢圈连接的混凝土电杆焊接应符合规范要求,电杆组立后金属部分涂防锈漆做防腐蚀处理;@#@b)双杆式配电变压器台架宜采用槽钢,槽钢厚度应大于10mm,并经热镀锌处理,其强度应满足载重变压器的要求;@#@c)台架离地面不应少于2.5m;@#@安置配电变压器的槽钢台架应保持水平,双杆式配电变压器台架水平倾斜不大于台架根开的1/100。

@#@@#@-2、本体安装作业程序:

@#@a";i:

18;s:

12430:

"VV聚聚氯氯乙乙烯烯绝绝缘缘电电力力电电缆缆重重量量外外径径载载流流量量参参考考0.6/1kV单单芯芯PVC绝绝缘缘(钢钢带带铠铠装装)电电力力电电缆缆标称截面mm2绝缘标称厚度mm电缆最大外径mm参考重量/km非铠装铠装VVVLVVY1.50.87-51-442.50.88-735862419-997487619.5-1238611010110.915.317811616216112.116.5246146210251.21418.4359202337351.215.319.7464246440501.417.221.6606310576701.419.225.3824396790951.621.727.9110051710581201.623.529.7130060812551501.825.731.816547301600185228.234.4200089019372402.231.538.82640111725653002.434.942328613763200VVVV聚聚氯氯乙乙烯烯绝绝缘缘电电力力电电缆缆重重量量外外径径载载流流量量参参考考0.6/1kV0.6/1kV二二芯芯PVCPVC绝绝缘缘(钢钢带带铠铠装装)电电力力电电缆缆称截面mm2绝缘标称厚度mm电缆最大外径mm参考重量/km非铠装铠装VVVLVVY1.50.811.6-11192882.50.812.315.81391081134114.217.71951451646115.318.824717421310118.52237424933616120.824.3521322476251.219.723.2654345611351.221.525858424801501.424.628.311875681131701.427.531.216257571563951.631.536.8216598820941201.634.239.62679119225971501.838.343.8334214843247185245.451410718153991V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重量外径载流量参考0.6/1kV三芯PVC绝缘(钢带铠装)电力电缆称截面mm2绝缘标称厚度mm电缆最大外径mm参考重量/km非铠装铠装VVVLVVY1.50.812.215.7148-1232.50.813.216.71901421634115.218.82661922336116.42034023030410119.5235103224701612225.5718420671251.226.129.610705971013351.228.832.313977411333501.428.233.517558261689701.431.937237410732296951.636.441.63180141430851201.640.245.73961173138521501.845.150.9493221454806185250.1566070263259182402.255.961.8778633267601V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重量外径载流量参考0.6/1kV(三大一小)PVC绝缘(钢带铠装)电力电缆标称截面mm2绝缘标称厚度mm电缆最大外径mm参考重量/km非铠装铠装VVVLVVY4/2.51.0/0.815.619.1300210266641.0/1.017.220.74002623621061.0/1.020.52459036454616101.0/1.023.52785048880025/161.2/1.02831.51255681119435/161.2/1.030.434.21585826151650/251.4/1.230.9362066980198870/351.4/1.235.140.227781259268595/501.6/1.440.746283617742718120/701.6/1.444.950.2485722004723V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重量外径载流量参考0.6/1kV三芯PVC绝缘(钢带铠装)电力电缆150/701.8/1.450.555.4570024845547185/952.0/1.654.960.6711430816938240/1202.2/1.660.166.1906838558859V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重量外径载流量参考0.6/1kV四芯等截面PVC绝缘(钢带铠装)电力电缆标称截面mm2绝缘标称厚度mm电缆最大外径mm参考重量/km非铠装铠装VVVLVVY4116.5203242252886117.921.442127438110121.324.863538459016124.127.6898500846251.228.632.213427111278351.231.735.417658911694501.430.936228810492206701.435.140.2308613522984951.640.7464171181640481201.644.950.25174220150341501.849.755.4643427176266185254.960.6791433317721VV电缆说明:

@#@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标准:

@#@本产品按国家标准GB12706-2002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502-1:

@#@2004标准制造型号:

@#@VV,VLV一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VV,VLV一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用途:

@#@供固定敷设在额定交流电压UO/U为06/1KV及以下的室内、架空、电缆沟道、管道内的输配电力线路用。

@#@铠装电缆是指电缆外绝缘层内包有一层铁皮,反之则是非铠装。

@#@YJV(电缆)和VV(电缆)区别首先,产品的命名不同,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同:

@#@YJV绝缘用的是交联聚乙烯.VV绝缘用的是聚氯乙烯.其次,二者在生产设备和工艺制造上也有区别的:

@#@VV为塑力缆,YJV即交联电缆,其绝缘层性能优于塑力缆。

@#@YJV只是在绝缘材料上做了交联处理提高了耐热温度,而VV没有。

@#@YJV电缆工作温度达90度,而VV只有70度,同截面积YJV电缆载流量大。

@#@VV类电缆导体运行最高额定温度为摄氏70度,短路时(持续时间小于5秒)最高温度不超过摄氏160度。

@#@YJV类电缆导体运行最高额定温度为摄氏90度,短路时(持续时间小于5秒)最高温度不超过摄氏250度。

@#@YJV从长远看比VV好(使用寿命长等),但比VV贵。

@#@从短路允许的最高度看:

@#@YJV为250度,VV为160、140。

@#@从技术经济指标看,三芯的YJV比VV电缆的各项参数都要高。

@#@在民用建筑中推荐使用YJV,其载流量比VV的大,更为主要的是在电气火灾时,由于其绝缘材料不含氯,燃烧时不会产生有毒气体。

@#@所以也就是说VV的环保性能差些。

@#@在民用,核电等领域VV已基本被YJV取代,但是在很多的工业企业,VV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原因是它的价格便宜。

@#@20导体直流电阻最大值/km允许载流量A空气敷设VLYVV22VLV22VV23VLV23铜铝铜铝-12.1-18-47-7.4112.1251962-4.617.41332673-3.084.6141341003202602902301.833.0857441104203193902901.151.9176591805583985183580.7271.298762216704506254050.5240.868115902808275367824900.3870.641145110361108665210364020.2680.443180140475138379513237350.1930.322251755631776103417109700.1530.25326020067621281201205811300.1240.20630023082725051392242513120.09910.164345270104231291678303415830.07450.125410320129039142031380219200.06010.10647537020导体直流电阻最大值/km允许载流量A空气敷设VLYVV22VLV22VV23VLV23铜铝铜铝-12.1-17-82-7.4112.123181143753253342844.617.4131241404403673963233.084.613,8322116074815584321.833.0853422777825837275281.151.9171553028955858425320.7271.29070376112168710636290.5240.86811086512149687714308110.3870.6411351056951936106918609930.2680.44316513091728671690277716000.1930.32210165111034362110333120050.1530.253245190138942312373411122530.1240.206280215169951502858501327210.09910.164320250VV聚聚氯氯乙乙烯烯绝绝缘缘电电力力电电缆缆重重量量外外径径载载流流量量参参考考0.6/1kV单单芯芯PVC绝绝缘缘(钢钢带带铠铠装装)电电力力电电缆缆参考重量/kmVVVV聚聚氯氯乙乙烯烯绝绝缘缘电电力力电电缆缆重重量量外外径径载载流流量量参参考考0.6/1kV0.6/1kV二二芯芯PVCPVC绝绝缘缘(钢钢带带铠铠装装)电电力力电电缆缆参考重量/kmV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重量外径载流量参考0.6/1kV三芯PVC绝缘(钢带铠装)电力电缆20导体直流电阻最大值/km允许载流量A空气敷设VLYVV22VLV22VV23VLV23铜铝铜铝-12.1-15-115-7.4112.119151594443694013264.617.4126201946314204853743.084.6132262827375486864791.833.0846353739726739146151.151.916047540137289813048300.7271.277606771729107316519950.5240.868957476024051476231813890.3870.6411159099530874786298516840.2680.443145115131940032238388321180.1930.32185140162248872657475225220.1530.253210165201959953208584330560.1240.206245190248072623824707936410.09910.164280215314091104650889944390.07540.12533526020导体直流电阻最大值/km允许载流量A空气敷设VLYVV22VLV22VV23VLV23铜铝铜铝1764813914373474.61/7.417.41/12.126202245974625394143.08/4.614.61/7.4132263208276027735481.83/3.083.08/4.614635438125589311948321.15/1.831.91/3.0860476201578100515039300.727/1.151.20/1.91776075719271172184410890.524/1.150.868/1.91957490227601673265915720.387/0.7270.641/1.2011590116635462045342819260.268/0.5240.443/0.868145115165646702607453124680.193/0.3870.320/0.641185140206657453087558829300.153/0.2680.253/0.443210165V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重量外径载流量参考0.6/1kV三芯PVC绝缘(钢带铠装)电力电缆参考重量/kmV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重量外径载流量参考0.6/1kV(三大一小)PVC绝缘(钢带铠装)电力电缆参考重量/km233168623646668534690.124/0.2680.206/0.443245190290583944361818541520.991/0.1930.164/0.32028021536461053652781029250340.0754/0.1530.125/0.25333526020导体直流电阻最大值/km允许载流量A空气敷设VLYVV22VLV22VV23VLV23铜铝铜铝1895254164793704.617.4126202346294815794313.084.6132263398816308265751.833.084635448117677811147161.151.9160476471673104215919600.7271.2776082021421268205211780.5240.868957496729821743287716380.3870.64111590125038712137374920150.2680.443145115169350942739494325880.1930.32185140206161873213601730430.1530.253210165254975963879740336860.1240.206245190313891944610896743830.9910.164280215V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重量外径载流量参考0.6/1kV四芯等截面PVC绝缘(钢带铠装)电力电缆参考重量/kmVV电缆说明:

@#@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标准:

@#@本产品按国家标准GB12706-2002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502-1:

@#@2004标准制造型号:

@#@VV,VLV一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VV,VLV一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用途:

@#@供固定敷设在额定交流电压UO/U为06/1KV及以下的室内、架空、电缆沟道、管道内的输配电力线路用。

@#@铠装电缆是指电缆外绝缘层内包有一层铁皮,反之则是非铠装。

@#@YJV(电缆)和VV(电缆)区别首先,产品的命名不同,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同:

@#@YJV绝缘用的是交联聚乙烯.VV绝缘用的是聚氯乙烯.其次,二者在生产设备和工艺制造上也有区别的:

@#@VV为塑力缆,YJV即交联电缆,其绝缘层性能优于塑力缆。

@#@YJV只是在绝缘材料上做了交联处理提高了耐热温度,而VV没有。

@#@YJV电缆工作温度达90度,而VV只有70度,同截面积YJV电缆载流量大。

@#@VV类电缆导体运行最高额定温度为摄氏70度,短路时(持续时间小于5秒)最高温度不超过摄氏160度。

@#@YJV类电缆导体运行最高额定温度为摄氏90度,短路时(持续时间小于5秒)最高温度不超过摄氏250度。

@#@YJV从长远看比VV好(使用寿命长等),但比VV贵。

@#@从短路允许的最高度看:

@#@YJV为250度,VV为160、140。

@#@从技术经济指标看,三芯的YJV比VV电缆的各项参数都要高。

@#@在民用建筑中推荐使用YJV,其载流量比VV的大,更为主要的是在电气火灾时,由于其绝缘材料不含氯,燃烧时不会产生有毒气体。

@#@所以也就是说VV的环保性能差些。

@#@在民用,核电等领域VV已基本被YJV取代,但是在很多的工业企业,VV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原因是它的价格便宜。

@#@土壤敷设铜铝27-36274735584678581007613098155115185140225170270205310235350265395300455350515395土壤敷设铜铝26-342644355645765910077125100155120185145230175275210310245350275395310允许载流量A允许载流量A土壤敷设铜铝22-2923383047396550846511084130100155120195150230185260205300230335260390300土壤敷设铜铝383047396550846511084130100155120195150230185260205允许载流量A允许载流量A300230335260390300土壤敷设铜铝383047396550846511084130100155120195150230185260205300230335260YJV(电缆)和VV(电缆)区别首先,产品的命名不同,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同:

@#@YJV绝缘用的是交联聚乙烯.VV绝缘用的是聚氯乙烯.其次,二者在生产设备和工艺制造上也有区别的:

@#@VV为塑力缆,YJV即交联电缆,其绝缘层性能优于塑力缆。

@#@YJV只是在绝缘材料上做了交联处理提高了耐热温度,而VV没有。

@#@YJV电缆工作温度达90度,而VV只有70度,同截面积YJV电缆载流量大。

@#@VV类电缆导体运行最高额定温度为摄氏70度,短路时(持续时间小于5秒)最高温度不超过摄氏160度。

@#@YJV类电缆导体运行最高额定温度为摄氏90度,短路时(持续时间小于5秒)最高温度不超过摄氏250度。

@#@YJV从长远看比VV好(使用寿命长等),但比VV贵。

@#@从短路允许的最高度看:

@#@YJV为250度,VV为160、140。

@#@从技术经济指标看,三芯的YJV比VV电缆的各项参数都要高。

@#@在民用建筑中推荐使用YJV,其载流量比VV的大,更为主要的是在电气火灾时,由于其绝缘材料不含氯,燃烧时不会产生有毒气体。

@#@所以也就是说VV的环保性能差些。

@#@在民用,核电等领域VV已基本被YJV取代,但是在很多的工业企业,VV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原因是它的价格便宜。

@#@允许载流量A";i:

19;s:

27561:

"@#@滁州市南谯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1年土地治理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施工Ⅱ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滁州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三月@#@编写:

@#@@#@审核:

@#@@#@批准: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5@#@第一节编制说明 5@#@第二节编制依据 5@#@第二章工程概况 7@#@第一节工程概况 7@#@第三章组织机构 9@#@一、组织机构的建立及管理框图 9@#@二、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运作 10@#@三、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的保障措施 11@#@四、公司各职能科室职责 11@#@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4@#@一、施工测量 14@#@二、农田水利工程 14@#@三、道路工程 26@#@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34@#@第一节进度计划 34@#@第二节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与实施 34@#@第六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36@#@第一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36@#@第二节施工临时用地 36@#@第七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7@#@第一节质量保证措施 37@#@第二节质量控制措施 47@#@第三节技术节约措施 49@#@第八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50@#@一、工期目标 50@#@二、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50@#@第九章资源配备计划 52@#@第一节劳动力安排计划 52@#@第二节劳动力组织和管理 52@#@第三节机械设备的配置 53@#@第四节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53@#@第十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54@#@一、安全目标 54@#@二、安全管理机构 54@#@三、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协调的措施 54@#@第十一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60@#@1. 环境保护目标及工作内容 60@#@2. 建立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62@#@3. 主要环境影响的控制保证措施 65@#@第十二章雨季施工措施 71@#@一、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71@#@第十三章成品保护措施 72@#@第一节成品保护组织措施 72@#@第二节成品保护技术措施 72@#@第十五章、附图表 76@#@附表一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77@#@附表二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78@#@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79@#@附表四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80@#@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81@#@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82@#@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第一节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工程招标文件和招标范围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

@#@@#@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终身负责,以“科学、经济、优质、高效”为编制原则。

@#@@#@我公司对此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高度重视,召集了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有丰富管理及施工经验的人员,在仔细研究图纸,明确工程特点、充分了解施工环境、准确把握业主要求的前提下,成立了编制专题小组,集思广议、博采众长,力求本方案切合工程实际,思路先进,可操作性强。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

(1)滁州市南谯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1年土地治理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施工Ⅱ标段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

@#@@#@

(2)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4)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招标合同条款以及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

@#@@#@

(2)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3)合理安排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采取平行与流水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

@#@各项目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

@#@@#@(4)调和配合,根据施工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施工中各个工序的施工安排并采取相应措施。

@#@@#@(5)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

@#@@#@(6)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布置,节约施工临时占地。

@#@严格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7)坚决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8)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和防护措施,坚持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生产。

@#@实现“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消灭一切机械设备重大损失事故,消灭交通责任运输重大事故,消灭等级火灾事故,创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准化工地。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滁州市南谯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1年土地治理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施工位于滁州市南谯区黄圩、吴港两村。

@#@@#@1.1地形@#@项目区为丘陵和冲湖地形,地形复杂,由北向南地势渐低。

@#@项目区地势相对较为平坦海拔高程22-35米。

@#@@#@1.2水文气象@#@项目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总的特点是: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多年平均降水量995mm,降水年际变化大,最少的为1978年512.3mm,最多的为1991年1634mm,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6、7、8月份。

@#@@#@1.3地质@#@该项目区土壤以水稻土为主,地基承载力根据历年来现场测定,一般在10t/m2以上。

@#@@#@1.4基础设施状况@#@项目区以农业为主,没有工矿企业。

@#@本次招标涉及黄圩、吴港两地,交通便利。

@#@施工用水用电有保证,施工用电要自备电源。

@#@@#@1.5其它@#@本次招标项目中的排水沟渠、电站引水渠、土墩推平填塘外运等土方工程,比较分散,临时住房可考虑就近租赁项目区农户空闲住所。

@#@施工材料可以从滁州市南谯区及项目区本地或周边调进,建筑材料充足。

@#@@#@1.6工程主要内容@#@渠道衬砌、节制闸、桥梁工程、机耕桥、涵洞、道路工程、电灌站等工程。

@#@@#@第三章组织机构@#@本合同段工程量较大,施工项目较多,为了在规定的工期中完成上述工程,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劳动力组织,配足施工用机械,落实物资供应,严格施工工序交接,周密组织施工,确保总工期在100日历天内完成。

@#@@#@一、组织机构的建立及管理框图@#@根据本工程项目及现场情况,为了统一管理,我单位拟在工地设直属项目经理部一个,该项目部负责本合同段内的所有工作。

@#@为确保工程合同中质量、工期的要求,结合本合同段的实际情况,由本公司派出具有多年道路工程和土地整理工程施工经验,具有三级资质的项目经理对本工程全权负责指挥管理,组织一个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部来履行合同条款职责。

@#@@#@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二、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运作@#@1、根据本项目各方面情况及特点,有针对性的组建项目班子,人选一旦经过双方确认,全班人选将处于启动状态,未进场之前可根据设计要求积极为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机械、技术等准备工作与策划工作),并且以无条件满足本工程需要为前提,未经业主同意中途不变换人选。

@#@@#@2、根据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实际,具体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使全体管理人员有条不紊、忙而有序的开展工作,从而较大幅度提高项目经理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管理整体实力强化,使项目经理部管理体系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分析运筹各种复杂的管理局面,做到项目整体下活一盘棋,充分发挥每个棋子的作用,并且决策有的放矢,成竹在胸,不打无把握之仗、无准备之仗。

@#@@#@3、以已制定的各项目管理制度来指导、督促、规范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

@#@变“人管人”“人盯人”为“制度管理人”,做到项目管理“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法必纠”,这样形成军令如山、赏罚分明的先进管理模式。

@#@@#@4、我公司项目管理向来将工程的社会效益看重于经济效益,将项目职业道德作为专项制度,并在项目管理中大力提倡和推广,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实行这一制度,以赢得客户的信任及市场的回报。

@#@@#@具体做法是把项目施工职业道德的具体含义,标准分解落实到项目每个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头上并与他们的收入挂勾,形成了自觉抵制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上的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施工质量做到业主代表与监理人员是否在场都一个样,让业主放心。

@#@@#@三、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的保障措施@#@1、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选派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合作、服务好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

@#@@#@2、健全项目经理、施工员、工长、内业、材料、机械、劳资等岗位责任制,由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对各专业人员进行考核。

@#@@#@3、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业绩评比、奖罚办法,定时组织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会议,检查工作质量。

@#@@#@4、建立工程领导小组现场办公制,每月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重点帮助解决项目的资金、质量、进度等难题,以确保资金为前提,带动各项目工作的高效运转。

@#@@#@5、每天下午召开由项目副经理主持的班组碰头会,对次日的工作进行协调安排。

@#@@#@6、实行劳动用工管理,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能打硬仗的作业队伍,树立连续作战的精神,确保工期的按时和提前完成。

@#@@#@四、公司各职能科室职责@#@1、工程管理部@#@根据批准的进度计划,监督、指导进度计划;@#@负责与政府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间协调;@#@施工现场的操作质量监控;@#@现场总平面施工的管理;@#@检查、监督、落实业主代表或监理单位的指令及有关会议的决议;@#@负责向业主代表、建设单位提交工程进度完工验收报告;@#@对工程进度、操作质量负全责。

@#@@#@2、设备部@#@按施工图及合同规定,负责提供材料设备报价及管理;@#@整理保管好一切材料、机电设备的原始资料和报告证件等;@#@对工程使用的材料、机电设备的质量和管理负全责。

@#@@#@3、技术管理部@#@按合同要求落实分部工程的设计;@#@按合同要求落实“施工大纲”的编制;@#@@#@按规定制定工艺卡;@#@落实工程的测量、试验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制订施工使用规范,做好技术档案工作;@#@审查分项技术施工措施;@#@对工程技术管理负全责。

@#@@#@4、质量安全科@#@按确定的工程质量目标制订质监管理网络;@#@监督、检查、评定、检验原材料和机电设备;@#@按合同、设计、规范要求予以实施;@#@进行隐蔽工程的检查评定;@#@参与业主代表、监理单位对产品的抽查、质监,评定原材料和设备;@#@对工程产品的最终施工质量负全责。

@#@@#@5、财务预算部@#@工程承包价的控制,工程总费用使用的监控,合同条款执行的监督,负责向业主、监理单位提供按合同文件规定必须递交的证明文件,负责与业主办理追加金额,办理与业主间的工程款收取、支付,组织经济分析、对工程造价控制及成本控制负全责。

@#@@#@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将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以饱满精神,以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团结进取,自强拼搏,树立精品意识,创一流管理水平、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工程进度,以创优质工程为目标,顺利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

@#@达到“做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育一个管理班子”的目标。

@#@@#@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施工测量@#@1、技术标准和规范@#@a、《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2942—2000);@#@@#@b、《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c、《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J202—81、SLJ3—81)@#@d、《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e、《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ZBA76002—87)@#@2、测量布置方案@#@a、施工前工程测量的准备与复测。

@#@平面控制:

@#@联测首级施工控制点,按技术规范精度要求,采用几何水准或三角高程的方法引测到施工部位。

@#@埋标:

@#@平面控制点、高程点采用地标型(坚固岩石或砼地标)。

@#@工程量复测:

@#@应用全站仪进行地形图纵、横断面绘制,计算工程量。

@#@@#@b、施工测量@#@施工期工程测量主要利用业主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进行施工测量放样。

@#@使用的主要仪器是经纬仪和水准仪。

@#@放样方法主要采用极坐标及交会法。

@#@@#@二、农田水利工程@#@本项目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渠道衬砌、节制闸、桥梁工程、机耕桥、涵洞、道路工程、电灌站等工程。

@#@涉及到土方开挖回填、砌筑、U型糟安装及砼等施工工艺,具体工法如下:

@#@@#@4.1土方开挖与回填@#@4.1.1开挖顺序:

@#@测量放样—土方开挖—土方运至指定堆料场。

@#@对于其他零星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相关工程的进展情况穿插进行。

@#@@#@4.1.2施工测量控制@#@4.1.2.1施工测量放线就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布置尺寸根据坐标和标高放到施工地面上。

@#@@#@4.1.2.2测放临时水准点@#@工程施工之前,根据图纸指定的已知水准点,整改至施工区范围内,设置临时水准点,作为施工测量用。

@#@水准点应设置在无干扰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基石上。

@#@@#@4.1.2.3平面放线@#@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

@#@@#@4.1.2.4纵断面水准测量@#@沿工程的施工线路每隔100~200m的距离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精度要求闭合差控制在±@#@30㎜内。

@#@用以检验设计图示地面高程和实际地面高程是否相同,并以此来决定沟槽开挖的深度。

@#@@#@4.1.3土方开挖@#@4.1.3.1土方开挖前,先进行场地清理。

@#@清除开挖区域内的全部杂草、垃圾、不可利用的表土及其它障碍物,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4.1.3.2开挖测量放线必须准确,误差应在充许范围内。

@#@@#@4.1.3.3开挖边坡1:

@#@1,挖出的土方运至指定料场堆放.@#@4.1.3.4基槽开挖注意事项@#@

(1)开挖的槽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先设法降低地下水位。

@#@@#@

(2)严格按沟槽断面尺寸要求进行,基槽壁应平整,槽底坡度要符合图纸要求,禁止超挖。

@#@@#@(3)当开挖到接近槽底深度时,应随时复核槽底标高,避免超挖。

@#@@#@(4)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与管道相交的其它地上、地下设施。

@#@对于不明障碍物,应查明情况采取措施清除后才能施工。

@#@@#@(5)开挖基槽时,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的原状土应予保留,禁止扰动,砌石前用人工清理,如局部超挖,需用填补并分层夯实。

@#@@#@4.1.4土方回填施工@#@土方回填用料应按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指定地点选取,土方回填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控制在30㎝左右,密实度不应小于90%。

@#@@#@4.2.砌石工程@#@4.2.1施工放样:

@#@主要对排水沟、灌溉渠的轴线及高程进行控制,放样应保证沟、渠轴线符合设计要求,能对沟、渠的开挖高程进行控制。

@#@@#@4.2.2基槽开挖:

@#@根据土方开挖要求进行施工,需做隐蔽工程记录与签证。

@#@@#@4.2.3垫层施工:

@#@有反滤要求及渠底需进行浆砌的沟、渠需进行垫层施工。

@#@垫层或砂砾石混合垫层,铺设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做隐蔽工程记录与签证。

@#@@#@4.2.4砌石体施工@#@4.2.4.1基本要求:

@#@砌石体施工基本要求是:

@#@平整、稳定、密实、错缝。

@#@@#@

(1)平整:

@#@砌体的外露面应平顺和整齐,挡墙的同一层面应大致砌平。

@#@@#@

(2)稳定:

@#@石块的安砌必须自身稳定。

@#@@#@(3)密实:

@#@砌体以28×@#@28㎝断面石,选型配砌。

@#@浆砌石应保持一定间隙,水泥砂浆应填实饱满插捣密实。

@#@干砌石应相互卡紧。

@#@@#@(4)错缝:

@#@同一层内相邻的和上下相邻的砌石均应错缝。

@#@@#@4.2.4.2砌石体的材料@#@

(1)砌石体的石料应使用施工图纸规定或监理单位批准的石料。

@#@砌石材质应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

@#@@#@

(2)本工程的石料分为块石、毛条石。

@#@@#@a、块石:

@#@要求上下两面平行且大致平整,无尖角薄边,块厚大于20㎝。

@#@@#@b、毛条石:

@#@四棱八角基本成型,块高基本满足28㎝和29㎝。

@#@@#@(3)浆砌石体砌筑一般要求:

@#@@#@a、砂浆为M7.5,有试验配合比,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且应有试验报告,砂浆应在砌筑现场随机抽取。

@#@@#@b、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Npa后才可继续施工。

@#@@#@C、勾缝砂浆为M10,应按实有砌缝开槽勾平缝,勾缝密实,粘接牢固,墙面洁净。

@#@@#@d、砌石体应采用辅浆法砌筑,砂浆必须饱满。

@#@@#@e、砌石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有关规定。

@#@@#@(4)块石@#@a、砌筑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座浆,且将大面向下,表面呈龟纹。

@#@@#@b、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为20—30㎜,砂浆应饱满,石块间不应相互接触。

@#@@#@(5)条石砌体:

@#@条石砌体的的灰缝厚度,灰缝控制在10—15㎜内。

@#@@#@a、砌筑条石砌体时,石料应放置平稳,砂浆铺设厚度应略高于规定的灰缝厚度。

@#@@#@b、条石砌体应上下错缝搭砌,灰浆饱满。

@#@@#@(6)干砌条石体砌筑@#@一般要求:

@#@@#@a、干砌条石使用材料应按施工图纸要求采用合适的砌筑料,石料使用前表面应洗除泥土和水锈杂质。

@#@@#@b、砌体缝口应砌紧,底部应垫稳填实,与周边砌石靠紧,严禁架空。

@#@@#@C、不得使用翅口石和飞口石,翅口石是指一边薄一边厚的石料,上下两块薄石部分相互搭接而成;@#@飞口石是指石块的边口很薄,未经砸掉即砌上。

@#@@#@d、在梯形沟、渠的施工中,宜先底后两边,由下而上砌筑。

@#@@#@(7)干砌条石施工@#@a、砌筑前要按墻体厚度,设计要求预先计算层数和选定排列方法、尺寸。

@#@@#@b、采用单皮顺砌,必须上下错缝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较短条石长度的1/3,双轨条排列也要顺砌,但上下左右竖缝均应错开。

@#@@#@C、条石平整度不应大于2㎝。

@#@@#@(8)干砌石护坡@#@a、坡面上的干砌石砌筑,应在夯实的垫层上,自上而下分层铺设,并随砌石面的增高分段上升。

@#@@#@b、护坡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应大于25㎜,砌石边缘应顺直、整齐牢固。

@#@@#@c、砌体外露面的坡顶和侧边,应选用较整齐的石块砌筑平整。

@#@@#@4.2.4.3养护@#@浆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18h之间应及时养护,保持外露面的湿润。

@#@水泥砂浆砌体一般为7天,混凝土砌体为14天。

@#@@#@4.3砌砖工程@#@4.3.1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

@#@@#@1.1砖: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

@#@有出厂证明、试验单。

@#@@#@1.2水泥:

@#@一般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1.3砂:

@#@中砂,应过5mm孔径的筛。

@#@配制M5以下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1.4主要机具:

@#@应备有砂浆搅拌机、大铲、刨锛、托线板、线坠、钢卷尺、灰槽、小水桶、砖夹子、小线、筛子、扫帚、八字靠尺板、钢筋卡子、铁抹子等。

@#@@#@4.3.2作业条件:

@#@@#@2.1基槽:

@#@混凝土地基均已完成,并办完隐检手续。

@#@@#@2.2已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一般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并办完预检手续。

@#@@#@2.3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代替或用砂浆垫平,更不允许砍砖合子找平。

@#@@#@2.4常温施工时,粘土砖必须在砌筑的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左右为宜。

@#@@#@2.5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4.3.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

@#@@#@拌制砂浆→确定组砌方法→排砖撂底→砌筑→抹灰@#@3.2拌制砂浆:

@#@@#@3.2.1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掺合料为±@#@5%。

@#@@#@3.2.2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2.3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3.2.4基础按一个楼层,每250m3砌体,各种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做一组试块(一组六块),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3.3确定组砌方法:

@#@@#@3.3.1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

@#@@#@3.3.2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3.4砌筑:

@#@@#@3.4.1砌筑前,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3.4.2砌基础墙应挂线,24墙反手挂线,37以上墙应双面挂线。

@#@@#@3.4.3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

@#@@#@3.5.4基础放脚砌至基础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

@#@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

@#@@#@3.4.4各种预留洞、埋件、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

@#@@#@3.4.5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

@#@@#@3.4.6安装管沟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mm厚,用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

@#@@#@4.3.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

@#@@#@4.1.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砂浆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4.1.2.1同品种,同强度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抗压强度值不小于设计强度值。

@#@@#@4.1.2.2任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

@#@@#@4.1.3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4.2基本项目:

@#@@#@4.2.1砖砌体上下错缝,每间(处)无四皮砖通缝。

@#@@#@4.2.2砖砌体接槎处灰缝砂浆密实,缝、砖应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不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偏移@#@10@#@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2@#@基础顶面标高@#@±@#@15@#@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4.3.5质量记录@#@ 本项目砌筑工程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材料(砖、水泥、砂、钢筋等)的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 2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 3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 4隐检、预检记录。

@#@@#@ 5冬期施工记录。

@#@@#@ 6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 7其它技术文件。

@#@@#@4.4抹灰工程@#@4.4.1工艺流程:

@#@@#@墙面清理→墙面浇水湿润→刷水泥界面剂→吊垂直找方打点冲筋→抹底子灰→抹面层@#@4.4.2操作要点@#@

(1)墙面清理:

@#@抹灰前清理掉墙面上所有污物,灰皮,浮石,灰尘等。

@#@@#@

(2)墙面浇水:

@#@抹底子灰前一天,要对墙面进行浇水湿润,刷水泥界面剂浆一道,以保证粘结牢固。

@#@@#@(3)吊垂直、找方:

@#@采用2m靠尺板吊垂直度套方,打点抹灰,采用“日”字冲筋法冲筋,保证墙面垂直度,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

@#@@#@(4)底子灰:

@#@打底子灰采用1:

@#@3石灰砂浆。

@#@打底扫毛,从上而下进行,抹成的灰应比两边的标筋稍厚,然后用刮杠靠住两边的标筋,由下向上刮平,再用木抹子补灰搓平@#@(5)抹面层:

@#@待找平层6-7成干时,浇水湿润,抹纸筋灰罩面,压实赶光,厚度不应大于2mm。

@#@@#@4.5U型槽工程@#@4.5.1U型槽工程施工步骤,测量放样—表土剥离—土方开挖—垫层铺设—U型槽安装—压顶施工。

@#@@#@4.5.2施工测量控制@#@在施工测量控制中,轴线与高程控制是其中重要部分。

@#@@#@4.5.2.1轴线控制:

@#@U型槽铺设线路布置应与设计图纸吻合,在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其轴线应尽可能取直。

@#@@#@4.5.2.2高程控制:

@#@U型槽进水口与出水口高程应符合设计,整体坡降也应满足设计要求。

@#@@#@4.5.3土方开挖与回填@#@

(1)土方开挖时,槽底高程、坡度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基底的原状土用人工清理,禁止扰动设计标高以下的原状土。

@#@@#@

(2)当原地面高程低于设计标高时应进行土方回填。

@#@在填筑过程中土方需进行夯实,待土方密实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人工修整。

@#@@#@4.5.3.2土方开挖与回填需做隐蔽工程记录与签证@#@4.5.3.3垫层铺设@#@4.5.3.3.1垫层所采用材料为细粘或粉土,其铺设厚度为10㎝@#@4.2.6.3.3.2垫";i:

20;s:

4713:

"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力学試验室D75201200002@#@报告编号:

@#@D75201200001@#@检测报吿@#@样品名称:

@#@导线耐张线夹压接与直线接续金具@#@委托单位:

@#@四川省岳池送变电工程公司@#@工程名称:

@#@经开变改接乃琼变110kv输电线路工程@#@检测类别:

@#@委托检测@#@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力学试验室@#@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力学试验室@#@检测报告@#@工程名称@#@经开变改接乃琼110kv输电线路工程@#@样品名称@#@导线耐张线夹与直线接续金具@#@委托单位@#@四川省岳池送变电工程公司@#@使用部位@#@耐张连结及直线接续@#@导线规格型号@#@LGJ-240/30@#@生产厂家@#@成都成塑线缆有限公司@#@耐张线夹@#@规格型号@#@NY-240/30@#@生产厂家@#@成都金具厂@#@直线接续金具规格型号@#@JYD-240/30@#@生产厂家@#@成都金具厂@#@收样日期@#@2012年04月08日@#@检测日期@#@2012年04月10日@#@检测类别@#@委托检测@#@压接工及证号@#@曹继良51180240000089@#@送样人@#@周强@#@检测人及证号@#@汪永雄20070264@#@检测仪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卧式拉力试验机WE-600L@#@检测参数@#@握力试验@#@检测依据@#@GB/T1179-2008、GB/T2317.1-2008、GB/T2317.4-2008@#@检测结论@#@该样品经检测,符合检测依据标准,@#@检测结果详见检测结果表@#@检测单位(章)@#@签发日期:

@#@@#@备注@#@1、样品由委托单位提供;@#@@#@2、工程相关信息及导线额定拉断力由委托单位提供;@#@@#@3、样品的握力值为导线额定拉断力的95%;@#@@#@批准:

@#@审核:

@#@检测:

@#@@#@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力学试验室@#@检测结果表@#@序号@#@检测项目@#@导线额定@#@拉断力(KN)@#@握力值技术@#@要求(KN)@#@实测握力值@#@(KN)@#@破坏情况@#@1@#@握力试验@#@103.67@#@98.49@#@99.29@#@导线未破坏,金具压接导线连结处无滑移@#@99.08@#@导线未破坏,金具压接导线连结处无滑移@#@99.44@#@导线未破坏,金具压接导线连结处无滑移@#@报告编号:

@#@D75201200002@#@检测报吿@#@样品名称:

@#@地线耐张线夹压接与直线接续金具@#@委托单位:

@#@四川省岳池送变电工程公司@#@工程名称:

@#@经开变改接乃琼变110kv输电线路工程@#@检测类别:

@#@委托检测@#@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力学试验室@#@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力学试验室@#@检测报告@#@工程名称@#@经开变改接乃琼110kv输电线路工程@#@样品名称@#@地线耐张线夹与直线接续金具@#@委托单位@#@四川省岳池送变电工程公司@#@使用部位@#@地线耐张连结及直线接续@#@地线规格型号@#@JLB20A-80@#@生产厂家@#@成都成塑线缆有限公司@#@耐张线夹@#@规格型号@#@NY-80BG@#@生产厂家@#@成都金具厂@#@直线接续金具规格型号@#@JYD-80@#@生产厂家@#@成都金具厂@#@收样日期@#@2012年04月08日@#@检测日期@#@2012年04月10日@#@检测类别@#@委托检测@#@压接工及证号@#@曹继良51180240000089@#@送样人@#@周强@#@检测人及证号@#@汪永雄20070264@#@检测仪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卧式拉力试验机WE-600L@#@检测参数@#@握力试验@#@检测依据@#@GB/T1179-2008、GB/T2317.1-2008、GB/T2317.4-2008@#@检测结论@#@该样品经检测,符合检测依据标准,@#@检测结果详见检测结果表@#@检测单位(章)@#@签发日期:

@#@@#@备注@#@1、样品由委托单位提供;@#@@#@2、工程相关信息及导线额定拉断力由委托单位提供;@#@@#@3、样品的握力值为导线额定拉断力的95%;@#@@#@批准:

@#@审核:

@#@检测:

@#@@#@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力学试验室@#@检测结果表@#@序号@#@检测项目@#@导线额定@#@拉断力(KN)@#@握力值技术@#@要求(KN)@#@实测握力值@#@(KN)@#@破坏情况@#@1@#@握力试验@#@108.97@#@103.52@#@103.68@#@钢绞线未破坏,金具压接钢绞线连结处无滑移@#@104.12@#@钢绞线未破坏,金具压接钢绞线连结处无滑移@#@104.09@#@钢绞线未破坏,金具压接钢绞线连结处无滑移@#@注意事项@#@1、本报告或本报告复印件无本实验室(鲜章)无效;@#@@#@2、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3、本报告涂改、增删无效;@#@@#@4、对本报告君持有异议,应于收到本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我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5、未经本单位认可同意,本报告不得作商业广告用;@#@@#@";i:

21;s:

1599:

"神神木木县县汇汇能能电电厂厂运运行行人人员员倒倒班班表表一值学习白班白班后夜后夜休班前夜前夜学习白班白班后夜后夜休班前夜前夜学习白班白班后夜后夜休班前夜前夜二值前夜前夜学习白班白班后夜后夜休班前夜前夜学习白班白班后夜后夜休班前夜前夜学习白班白班后夜后夜休班三值后夜后夜休班前夜前夜学习白班白班后夜后夜休班前夜前夜学习白班白班后夜后夜休班前夜前夜学习白班白班四值休班前夜前夜学习白班白班后夜后夜休班前夜前夜学习白班白班后夜后夜休班前夜前夜学习白班白班后夜后夜日期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四四月月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五五月月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六六月月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七七月月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八八月月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九九月月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十十月月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十十一一月月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十十二二月月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注:

@#@白班08:

@#@0016:

@#@00;@#@前夜16:

@#@0000:

@#@00;@#@后夜00:

@#@008:

@#@00(每班提前20分钟进入生产现场,按时交接班)本表从2014年3月11日0:

@#@00起执行";i:

22;s:

22451: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学号*28@#@指导教师*@#@二零*年六月@#@*学本科毕业论文@#@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装置设计与实现@#@@#@DesignandRealizationofMarineDieselEngineCylinderLinerWaterWasteHeatRecoveryDevice@#@**技大学@#@ @#@ @#@@#@ @#@ @#@@#@ @#@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名称: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

@#@*学号:

@#@1*@#@指导教师:

@#@*职称:

@#@*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装置设计与实现@#@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达到的指标和应做的实验等)@#@1.提供条件:

@#@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装置的设计要求。

@#@@#@2.主要内容与要求:

@#@@#@

(1)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船舶柴油机的构造、缸套水的循环路径、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设计流程、水泵的选型设计流程以及各种传感器的相关用途等参考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撰写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

(2)根据给定的实际参数,设计回收装置的总体结构;@#@并分别对装置中的关键零部件(包括板式换热器、管道、阀门、传感器、水泵等相关部件)技术与设计;@#@@#@(3)采用三维CAD构建模拟试验系统平台,并完成相关工程图;@#@@#@(4)搭建余热回收模拟实验装置平台;@#@@#@(5)撰写毕业论文,详细阐述实验平台选型搭建过程,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二、完成后应交的作业(包括各种说明书、图纸等)@#@1.毕业设计论文一份(不少于1.5万字);@#@@#@2.外文译文一篇(不少于5000英文单词);@#@@#@3.余热回收模拟装置部件选型计算说明书一份;@#@@#@4.余热回收模拟装置三维装配图;@#@@#@5.余热回收模拟装置实验平台搭建成品。

@#@@#@三、完成日期及进度@#@2*3月19日至2016年6月1日。

@#@@#@进度安排:

@#@@#@1.2016年3月19日~3月31日:

@#@阅读相关文献、准备开题报告。

@#@提交@#@开题报告、外文文献翻译。

@#@@#@2.4月1日~4月10日:

@#@综合分析余热回收模拟装置所需部件,确定实@#@验平台搭建过程中的总体方案。

@#@@#@3.4月11日~4月20日:

@#@计算并选型模拟回收实验装置的所需部件,@#@绘制各部件的三围示意图,并利用三维软件绘制模拟试验装置的虚拟装配图。

@#@@#@4.4月21日~5月10日:

@#@采购余热回收模拟实验装置零部件,搭建模@#@拟试验装置,并能保证与控制系统并行运行。

@#@@#@5.5月11日~5月25日:

@#@总结前期研究工作,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提@#@交指导老师审阅,并准备答辩材料。

@#@@#@6.5月26日~6月1日:

@#@论文修改与毕业设计答辩。

@#@@#@四、主要参考资料(包括书刊名称、出版年月等):

@#@@#@1.刘飞.船用低速柴油机缸套水冷却及处理[J].广船科技,2005,4:

@#@42-45.@#@2.AlbertoBoretti.ImprovingtheEfficiencyofLPGCompressionIgnitionEnginesforPassengerCarsthrough Waste Heat Recovery[J].SELInternational,2011,4

(2)@#@3.梅磊.船舶柴油机新型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研究[D].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2011.@#@4.姚金源,潘永亮.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J].成都科技大学报,1987,3:

@#@95-98.@#@5.支浩,汤慧萍,朱纪磊.换热器的研究发展现状[J].2009,28:

@#@338-342.@#@6.杨立平,宋恩哲,石兴超等.一种基于排气能量回收的船用气体/双燃料发动机LNG气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中国专利:

@#@103899440A,2014-07-02.@#@7.王立席.货船空调利用柴油机缸套水余热研究[D].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2008@#@8.袁春元,王琪.LNG船用二冲程低俗双燃料发动机实验装置[R].中国南京:

@#@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2010.@#@*@#@*@#@*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船舶柴油机的能源利用率问题一直是各国研究的热点,因为柴油机的能源利用率不高,导致很多能源的浪费,能源问题已然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排放船舶柴油机废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保护是许多人致力研究的课题。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利用的现实意义和国内外回收利用该部分能源的现状。

@#@第二章对船舶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包括三个子系统,模拟余热源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和控制系统。

@#@第三章对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其中包括对冷热管管道的计算和设计、水泵设计、燃气炉的选型和换热器的设计,第四章对控制元件进行了选型,主要包括对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体比例调节阀、采集卡、PLC控制器等进行了选型。

@#@第五章对该实验平台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和实物平台的搭建。

@#@本文提出了一套新的运用于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的系统设计方案,并在此方案的基础上,着重对管道、水泵、燃气炉、换热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体比例调节阀、采集卡和PLC控制器等进行设计计算与选型,并完成实物平台的搭建。

@#@@#@关键字:

@#@船舶柴油机;@#@余热回收;@#@换热器。

@#@@#@Abstract@#@Marinedieselengineenergyutilizationratehasbeenhotspotoftheworld,becausedieselengineenergyutilizationratecanbebetter,resultinginalotofenergywaste,energyproblemhasalreadybecomeaveryimportantissueintheprocessofeconomicdevelopment.Continuouslyimproveenergyefficiency,reduceemissionsofmarinedieselengineexhaust,thesurvivalofthehumanenvironmentistoprotecttheenvironmentformanypeopletostudythesubject.@#@Inthispaper,thefirstchapterintroducesthepracticalsignificanceofthewasteheatrecoveryofmarinedieselenginecylinderlinerwaterandthecurrentsituationofdomesticandforeignrecoveryandutilizationofthispartofenergy.Inthesecondchapter,theoverallschemeofthemarinedieselenginewasteheatrecoverysystemisdesigned.Thesystemmainlyincludesthreesubsystems,whicharesimulationandheatsourcesystem,wasteheatrecoverysystemandcontrolsystem.Thethirdchapterofmarinedieselenginejacketwaterheatrecoverysystemofkeypartsofthedesign,includingtocoldandhotpipedesignandcalculationofthepipelineandpumpdesign,selectionofgasfurnaceandheatexchangerdesign.Thefourthchapteronthecontrolcomponentsweredesigned,includingontemperaturesensor,flowsensor,aliquidproportionalregulatingvalve,dataacquisitioncard,PLCcontrollerfortheselectionofdesign.Inthefifthchapter,thethree-dimensionalmodeloftheexperimentalplatformisbuiltandthephysicalplatformisbuilt.Thispaperpresentsanewapplicationinmarinedieselenginejacketwaterheatrecoverysystemdesignprogram,onthebasisofthisscheme,focusingonthepipeline,awaterpump,agasstove,changeheatexchanger,temperaturesensor,flowsensor,theproportionofliquidcontrolvalve,dataacquisitioncardandPLCcontrolsystemforthecalculationandselectionofandcompletephysicalplatformisbuilt.@#@Keywords:

@#@marinedieselengine;@#@wasteheatrecovery;@#@Heatexchanger.@#@目录@#@第1章绪论 1@#@1.1引言 1@#@1.2项目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2@#@1.3国内外船舶缸套水余热回收研究现状 2@#@1.3.1国内研究现状 2@#@1.3.2国外研究现状 3@#@1.4本章小结 4@#@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5@#@2.1系统结构设计 5@#@2.1.1模拟余热源系统 6@#@2.1.2余热回收系统 7@#@2.1.3控制系统 9@#@2.2本章小结 9@#@第3章关键零部件设计 10@#@3.1冷热管管道计算与设计 10@#@3.1.1实验装置所需管道基本要求:

@#@ 10@#@3.1.2流量的确定 12@#@3.2水泵设计 13@#@3.2.1泵的扬程计算 13@#@3.2.2局部阻力计算:

@#@ 15@#@3.2.3泵的选择 17@#@3.3燃气炉的初步选型 19@#@3.4换热器的设计 19@#@3.4.1设计方案 20@#@3.4.2初步选定 20@#@3.4.3验证 22@#@3.4.4核算 23@#@3.4.5设计结果 23@#@3.5本章小结 24@#@第4章控制元件选型 25@#@4.1温度传感器的初步选型 25@#@4.2流量传感器的选择 25@#@4.3液体比列调节阀选型 26@#@4.4采集卡的选择 27@#@4.5PLC控制器 28@#@4.6温度扩展模块 28@#@4.7触摸屏 29@#@4.8本章小结 29@#@第5章三维模拟试验平台以及实物平台的构建 30@#@5.1SolidWorks简介 30@#@5.1.1Solidworks软件的来源 30@#@5.1.2Solidworks软件各主要模块的介绍 31@#@5.1.3零件设计模块 31@#@5.1.4装配模块 31@#@5.2三维模型的构建 31@#@5.3实物平台的搭建 32@#@5.4本章小结 33@#@总结与展望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IV@#@第1章绪论@#@1.1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无论是人员的流动,还是物资的运输,都会触及航运,而柴油机则是航运中的主要动力来源。

@#@柴油机的能源利用率问题一直是各国研究的热点,因为柴油机的能源利用率不高,导致很多能源的浪费,能源问题已然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从1973年世界发生石油危机以来,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节能问题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排放船舶柴油机废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保护是许多人致力研究的课题。

@#@船舶运输耗能巨大,这不仅提高了航运的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船舶是航运中的耗能大户,现在主要是运用废气涡轮增压器来讲废气能量转变成空气压力,这样能够使柴油机的功率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还能将废气锅炉产生的饱和水蒸气用来作为满足航运过程中的生活用水,还能够对油舱进行保温,但是却忽略了柴油机缸套水水中也有大量的热能未能被利用。

@#@这样不合理地利用废热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现在船舶发展的趋势为大型化、高速化,柴油机的额定功率最大的已超过37285kW,柴油机缸套水的出口温度也从20世纪60年代的60~65℃升高到现在的80~85℃,有些高速机更是高达90℃以上。

@#@冷却水出口温度的升高大大提高冷却水热能的品质,也为冷却水余热的利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因此将柴油机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环保上都具有重大价值[1]。

@#@现在,所有热机中效率最高的是最先进的船用二冲程柴油机主机,其热效率已经接近50%,但是还是浪费了大部分能源,这部分能源所产生的热能,随着废气和冷却水排放到环境中去了,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采取何种方式才能在发电和辅助设备热源提供蒸汽过程中利用好船舶柴油机废气和冷却水,在资源日益紧张、船运成本不断提高的今天,是船舶制造商、运营商商和海事组织等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船舶柴油机有效热效率低于50%,剩余热量均通过缸套水、烟气等带走。

@#@如何回收利用这部分被带走的热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而船舶柴油机的工况非常复杂(含启动、怠速、部分负荷和全负荷等工况),导致缸套水携带的热量时大时小。

@#@如果回收缸套水废热的工质参数不随船舶柴油机工况变化而变化,缸套水温度就会偏离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对整机性能非常不利。

@#@因此,本项目旨在以缸套水废热回收装置为研究对象,基于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等原理深入研究船舶柴油机工况、缸套水热力循环和工质热力循环,建立起工质参数(流量、温度等)与缸套水参数(流量、温度等)之间的关系;@#@而后,基于现代控制技术设计一控制系统,使得工质参数能自主适应船舶主机工况的变化,在没有影响主机性能的条件下获得回收热量最大。

@#@@#@1.2项目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根据卡诺循环可知,船舶柴油机有效热效率低于50%,其余作为废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散发到大气中,一是高温废气,温度大约为500~600℃,由于废气密度小,要回收其热量换热设备空间大,在有限船体上难以实施;@#@二是缸套冷却水,温度大约85~95℃和润滑油的冷却水,温度大约为50~60℃,可直接用来进行热交换,为船员和游客提供热水。

@#@本项目开发的控制系统应用于缸套水的废热回收装置中,使得废热回收装置能自适应船舶柴油机的工况变化,在不影响其性能的情况下,提高热效率15%以上。

@#@因此,本课题对促进船舶柴油机热效率的提高具有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世界各国把能源综合利用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还颁布了新《节约能源法》和《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使节约资源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工作大范围展开。

@#@因此,柴油机作为国民经济生产活动中重要的动力装备,节能极为重要,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重要性倍受关注。

@#@@#@能源综合利用与智能控制是实践国家节约能源政策的重要举措,目前市场需求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产品和技术都主要以国外引进为主。

@#@余热回收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的集成化正在日益发展,也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对余热回收技术的研究有很着重大意义。

@#@@#@1.3国内外船舶缸套水余热回收研究现状@#@1.3.1国内研究现状@#@宁波大学的吴伯才通过分析船舶余热的成分,阐述了船舶节能的重要性和经济价值,提出了合理利用余热的途径。

@#@他在分析的同时指出余热的利用不仅要看余热利用的多少,而且要根据余热的品质好坏,提升余热利用的经济型。

@#@余热的品质在温度升高的同时也会大大提高,其品质越好,利用的价值也就越高。

@#@企业期待带来的收益是否超过投资是刺激企业在船舶柴油机余热方面进行投资的主要原因。

@#@上海沪东重机有限公司的吴安明和周伟中,研发了一套用于柴油机余热利用的新型系统,在计算分析之后对系统的性能和经济性进行了改进,这套系统可以提高6.03%的余热利用系统热效率,并且回收了相当主机效率12.5%的电能,这些增加的成本可以在三年内回收。

@#@第一台带废热回收系统的7RTA84TD柴油机于2008年12月8日在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生产成功,这台机器安装在由渤船重工为新加坡环球航运公司建造的犯万吨VLCC上,单机功率则高达29400kW。

@#@该系统包括低压蒸发器、高压蒸发器和高压过热器三部分,采用双压余热锅炉,在Wartsila余热回收技术基础上取消了Wartsila方案中的动力涡轮,利用废气余热锅炉蒸汽发电或供船舶使用[2]。

@#@到目前,二艘32万吨VLCC已经由该厂安装上了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在负荷大于55%时,可以产生1100kW电量。

@#@20世纪90年代初,可以满足办公楼、餐厅、酒楼、超级市场等中央空调的需求的制冷机组的工程在广东最早开展,该工程为陆用柴油机余热发电综合改造工程,该工程完成后,余热发电功率约为柴油发电机组功率的4%左右,采用嗅化铿吸收式制冷方式,可满足实现了利用柴油机余热进行发电、供热、制冷的三联供[3]。

@#@@#@1.3.2国外研究现状@#@Siemens公司在推进装置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装置。

@#@这种装置可以将船舶主机的余热能量回收,并将回收的能量输送到船舶能量网络中去,该装置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船舶运输的能力,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并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船舶系统的推进和电力性能,有12%的主机功率可以通过该装置得以回收,而且延长了船舶主机和发电机的维护周期,节约了人力资源。

@#@柴油机排气余热全套发电设备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科隆研制成功,包括大型柴油机、废气锅炉、蒸汽涡轮等,研发一开始的目标为通过发电的方式回收利用柴油机余热,减少燃油的消耗,这套设备在柏林大学船舶这套设备由柏林大学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研究所和西德KHD动力设备公司合作研发出来,这套装置可回收利用柴油机余热发电,减少燃油消耗,这是对柴油机动力装置总能利用进行的尝试[4]。

@#@ABBA公司和Wartsila公司在多年之间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回收排气中的热能,如用过安装大量的动力涡轮在发动机上来回收多冲程柴油机剩余的能量,可以回收百分之十的主机功率,每年可以节约8000t的燃油,对于大型的集装箱船。

@#@Wartsila公司则通过装置优化布置,可回收利用11%的柴油机功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主要优化了涡轮和锅炉的布置方案。

@#@MAN公司围绕船舶主机开发出新型的余热回收系统,,能够大大提高主机排温温度,该系统主要根据汽轮机和余热锅炉使用过程中的蒸汽压力情况分为单压TES系统和双压TES系统[5]。

@#@@#@1.4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船舶柴油机在能源利用方面的不足,能源利用率低。

@#@在能源逐渐匮乏的今天,国内外的目光也已经投向了这一领域,表明缸套水余热回收对提高船舶柴油机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性。

@#@@#@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装置设计目的为在船舶柴油机原有的缸套水循环系统基础上,将空冷和水冷部分换为余热回收装置,实现余热回收。

@#@船舶柴油机本身拥有一套缸套水循环系统,但是这套循环系统将缸套水引流到空冷池或水冷池,进行冷却,这部分引流出来的冷却水将会由冷却达到适宜温度的冷却水进行补偿。

@#@这套水循环系统不仅占用很大的空间,而且不能回收缸套水中的热量,大量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浪费。

@#@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装置取代空冷(水冷)池,将大大节约系统所使用的空间,而且可以将缸套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大大提高了船舶柴油机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实验室中,我们用挂壁式燃气炉加热产生的热水来模拟船舶柴油机中的缸套水,用水泵驱动热水进行循环。

@#@水泵带动挂壁式燃气炉排出的热水通过换热器将热水放出的热量对自来水进行预加热,换热后的热水又回到燃气炉中,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以达到模拟双燃料发动机缸套水余热回收的目的。

@#@@#@2.1系统结构设计@#@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装置目的在于将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因此,在本装置中,需要由换热器将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与冷却液体进行热量的交换,这是整个装置的核心。

@#@在设计本装置时,我们使用挂壁式煤气炉产生的热水来模拟船舶柴油机产生的缸套水。

@#@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装置在实现余热回收的同时,还能利用比例调节阀对换热介质的流量进行控制,将回流到船舶柴油机缸套中的冷却水保持在船舶柴油机所需要的最佳冷却温度,保证船舶柴油机的最佳工作状态。

@#@@#@本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分别为:

@#@模拟余热源系统、余热回收系统、控制系统。

@#@整体系统分别由以下部件组成:

@#@1.挂壁式煤气炉,2.流量传感器Q1,3.温度传感器C1,4.温度传感器C2,5.温度传感器C3,6.温度传感器C4,7.换热器,8.流量传感器Q2,9.电控阀,10.自来水龙头,11.PLC控制系统,12.储液罐,13.手动阀,14.水泵,15.压力传感器,16.煤气泄漏传感器以及各连接管路,17.数据采集卡。

@#@下面是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2-1系统工作原理图@#@2.1.1模拟余热源系统@#@船舶柴油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使船舶柴油机缸套水温度升高,船舶柴油机本身的缸套水循环系统可以将缸套水引流至空冷池或水冷池进行冷却,再将冷却到适宜温度的水循环进入船舶柴油机缸套中,达到控制船舶柴油机缸套水温度的目的。

@#@本装置中需要模拟柴油机缸套水的循环过程,因此需要有加热热水的装置对水进行加热来模拟船舶柴油机缸套水,在这里,我们选用挂壁式燃气炉对水加热来模拟高温状态下的缸套水。

@#@@#@本子系统的工作过程是:

@#@挂壁式燃气炉对水进行加热,通过水泵对加热后的水进行运送,水经换热器换热、然后经过储液罐,换热后的水最后又回到燃气炉里,形成一个热水的循环系统。

@#@在这里挂壁式煤气炉的作用是模拟双燃料发动机,燃气炉加热的水即是模拟发动机的缸套水。

@#@我们选用林内牌的挂壁式燃气炉,相关参数可以通过燃气炉的说明书获取。

@#@在这里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即为煤气炉1出水口温度,流量传感器2测量的流量即为整个泵循环水系统的流量,温度传感器4测量的温度是热水经过换热器7换热后的出口温度(双燃料发动机的出口温度大致为95℃左右,最佳缸套水的进口温度";i:

23;s:

18469:

"倒闸操作票填写规范@#@一、操作票填写规范@#@1、操作任务:

@#@一份倒闸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

@#@@#@一个操作任务,是指根据同一操作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相互关联、依次连续进行电气操作过程。

@#@明确设备由一种状态转为另一种状态,或者系统由一种运行方式转为另一种运行方式。

@#@@#@在操作任务中应写明设备电压等级和设备双重名称,如“6kV中三线424#开关由运行转为开关检修”。

@#@@#@2、由值班负责人(工作负责人)指派有权操作的值班员填写操作票。

@#@操作票按照操作任务进行边操作边打红色“√”,操作完毕在编号上方加盖“已执行”印章。

@#@@#@3、编号:

@#@变电所倒闸操作票的编号由各供电单位统一编号,每年从1开始编号,使用时应按编号顺序依次使用,编号不能随意改动,不得出现空号、跳号、重号、错号。

@#@例如:

@#@2013-0001@#@4、发令单位:

@#@填写发令的单位(公司调度、地方调度)。

@#@@#@5、受令人:

@#@填写具备资格的当班值班(工作)负责人姓名。

@#@@#@6、发令单位、发令人、受令人、操作任务、值班负责人、监护人、操作人、票面所涉时间填写要求:

@#@必须手工填写,每字后面连续填写,不准留有空格,不得电脑打印,不得他人代签。

@#@有多页操作票时,其中操作任务、发令单位、发令人、受令人、受令时间、操作开始时间、操作结束时间,只在第一页填写;@#@值班负责人、监护人、操作人每页均分别手工签名,且操作结束每张均应加盖“已执行”印章。

@#@@#@7、受令时间:

@#@填写调度下达指令的具体时间,年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月、日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时、分,用24小时表示,不足2位的在前面添“0”补足。

@#@@#@8、操作开始时间:

@#@填写操作开始的时间,年、月、日、时、分填写同第7项。

@#@@#@9、操作结束时间:

@#@完成最后一项操作项目的时间,年、月、日、时、分填写同第7项。

@#@@#@10、模拟操作打“√”:

@#@打在操作票“顺序”所在列正中间,用兰笔打“√”,每模拟、检查、审核一项正确无误时才能打上“√”,再进行下一项的模拟、检查、审核。

@#@@#@11、操作打:

@#@打在操作票有“√”栏所在列正中间,用红笔打“√”,由监护人完成。

@#@每操作一项完毕,检查操作质量合格后才能打上“√”,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12、备注:

@#@当在操作中存在什么问题,或停止操作的原因,或重合闸未投或重合闸按调令要求不投,或该开关重合闸未装、停用设等做具体说明。

@#@@#@13、操作人:

@#@填写执行操作的人的姓名。

@#@@#@14、监护人:

@#@填写执行操作时监护的人的姓名。

@#@@#@15、值班负责人:

@#@填写当班值班长姓名,监护人及值班负责人可为同一人;@#@@#@16、若一页操作票不能满足填写一个操作任务的操作项目时,在第一页操作票最后留一空白行,填写“转下页”,下一页操作票第一行填写“承上页“*******号操作票”字样,并居中填写。

@#@@#@17、在执行倒闸操作中如果操作了一项或多项时,因故停止操作时,应在未操作的所有项目“√”栏对应填写“此项未执行”。

@#@在备注栏注明未执行的原因,该票按已执行票处理。

@#@重新恢复操作时重新填写操作票,不得用原操作票进行操作。

@#@如调度特别要求:

@#@事故处理结束,按原操作票继续操作,但在备注栏内必须注明。

@#@@#@18、操作票执行完毕后在编号上方加盖“已执行”红色印章;@#@@#@操作项目下一空白行正中间加盖“以下空白”红色印章,“以下空白”章上线与空白行上线重叠,不得盖斜。

@#@如操作项目填到最末一行,下面无空格时,不盖“以下空白”章。

@#@@#@作废的操作票在编号正对上面方框内加盖“作废”紫红色印章,并在备注栏注明作废原因。

@#@@#@二、操作票填写的一般规定@#@1、操作票的重要文字(调度编号及名称、拉开、合上或运行、停用、备用等动词及设备状态)不得涂改。

@#@@#@2、操作票次要文字可以更改三处,更改方法为在写错的字面上划横然后连接书写,不要涂改。

@#@@#@3、不得使用“同上”、“同左”等。

@#@@#@4、操作票应填写设备的双重编号,即设备名称和编号。

@#@所填写操作项目的设备双重名称必须与现场设备标示牌一致。

@#@@#@三、操作票使用的操作术语@#@序号@#@设备名称@#@操作术语@#@1@#@开关@#@合上-拉开@#@2@#@刀闸@#@合上-拉开@#@3@#@接地刀闸@#@合上-拉开@#@4@#@开关手车@#@操作至@#@5@#@接地线@#@装设-拆除@#@6@#@绝缘罩(绝缘挡板)@#@装设-拆除@#@7@#@重合闸@#@投入-停用@#@8@#@继电保护@#@投入-停用@#@9@#@连接片@#@投入-退出@#@10@#@开关二次插头@#@插入-取下@#@11@#@临时标示牌@#@悬挂-取下@#@12@#@熔断器@#@投入-取下@#@13@#@空气开关@#@合上-拉开@#@四、设备运行状态说明@#@1)开关、刀闸式高压柜@#@状态设备@#@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电压互感器(避雷器)@#@运行@#@备用@#@检修@#@开关@#@合闸@#@分闸@#@分闸@#@分闸@#@刀闸@#@合上@#@合上@#@拉开@#@拉开@#@合上@#@拉开@#@拉开@#@合闸熔断器@#@投入@#@投入@#@取下@#@取下@#@合闸电源空气开关@#@合上@#@合上@#@断开@#@断开@#@控制电源空气开关@#@合上@#@合上@#@合上@#@断开@#@控制电源熔断器@#@投入@#@投入@#@投入@#@取下@#@安全措施@#@无@#@无@#@无@#@按要求@#@无@#@无@#@按要求@#@二次空气开关@#@合上@#@断开@#@断开@#@计量熔断器@#@投入@#@取下@#@取下@#@同期熔断器@#@投入@#@取下@#@取下@#@2)手车式开关@#@手车式开关有三种位置,即:

@#@@#@①工作位置:

@#@开关小车的上下触头均插入开关柜体内的静触头,并接触良好。

@#@@#@②试验位置:

@#@开关小车的上下触头已离开开关柜体内的静触头一定距离,并在轨道规定位置进行闭锁,未拉出柜外。

@#@控制、储能电源未断开,插件未取下。

@#@@#@③检修位置:

@#@开关小车已拉出柜外,控制、储能电源已断开,插件已取下。

@#@@#@手车式开关运行状态:

@#@@#@①开关运行状态:

@#@开关在合闸位置,开关小车在工作位置。

@#@@#@②开关热备用状态:

@#@开关在分闸位置,开关小车在工作位置。

@#@@#@③开关冷备用状态:

@#@开关在分闸位置,开关小车在试验位置。

@#@@#@④开关检修状态:

@#@开关在分闸位置,开关小车在检修位置。

@#@@#@⑤线路检修状态:

@#@开关在分闸位置,开关小车在试验位置,线路侧地刀合入。

@#@@#@⑥开关及线路检修状态:

@#@开关在分闸位置,开关小车在检修位置,线路侧地刀合入。

@#@@#@五、操作任务填写样本:

@#@@#@1)×@#@×@#@kV×@#@×@#@线×@#@×@#@开关由运行转冷备用@#@2)×@#@×@#@kV×@#@×@#@线路由运行转检修(仅适用于线路检修)@#@3)×@#@×@#@kV×@#@×@#@线路由检修转运行(仅适用于线路检修)@#@4)×@#@×@#@kV×@#@×@#@线×@#@×@#@开关由冷备用转运行@#@5)×@#@×@#@kV×@#@×@#@线×@#@×@#@开关由运行转开关及线路检修@#@6)×@#@×@#@kV×@#@×@#@线×@#@×@#@开关由开关及线路检修转运行@#@7)×@#@×@#@kV×@#@×@#@线×@#@×@#@开关由运行转检修(仅适用于开关检修)@#@8)×@#@×@#@kV×@#@×@#@线×@#@×@#@开关由检修转运行(仅适用于开关检修)@#@9)×@#@号主变压器由运行转检修(仅适用于主变压器检修)@#@10)×@#@号主变压器由检修转运行(仅适用于主变压器检修)@#@11)×@#@号主变压器由运行转主变压器及×@#@×@#@kV侧×@#@×@#@开关检修@#@12)×@#@号主变压器由主变压器及×@#@×@#@kV侧×@#@×@#@开关检修转运行@#@13)×@#@号主变压器由运行转主变压器及×@#@×@#@kV侧×@#@×@#@开关、×@#@×@#@kV侧×@#@×@#@开关检修@#@14)×@#@号主变压器由主变压器及×@#@×@#@kV侧×@#@×@#@开关、×@#@×@#@kV侧×@#@×@#@开关检修转运行@#@15)×@#@号主变压器由运行转主变压器及两侧开关检修(此操作任务不适用于内桥接线)@#@16)×@#@号主变压器由主变压器及两侧开关检修转运行(此操作任务不适用于内桥接线)@#@17)×@#@号主变压器×@#@×@#@kV侧×@#@×@#@开关由运行转检修@#@18)×@#@号主变压器×@#@×@#@kV侧×@#@×@#@开关由检修转运行@#@19)×@#@×@#@kV×@#@组(段)母线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由运行转备用(检修)@#@20)×@#@×@#@kV×@#@组(段)母线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由备用(检修)转运行@#@21)×@#@×@#@kV×@#@段旁路×@#@×@#@开关代×@#@×@#@kV×@#@×@#@线×@#@×@#@开关运行,×@#@×@#@kV×@#@×@#@线×@#@×@#@开关由运行转冷备用(检修)@#@22)×@#@×@#@kV×@#@×@#@线×@#@×@#@开关由冷备用(检修)转运行,×@#@×@#@kV×@#@段旁路×@#@×@#@开关由运行转热备用@#@23)×@#@×@#@kV×@#@段旁路×@#@×@#@开关由热备用转开关及旁路母线检修@#@24)×@#@×@#@kV×@#@段旁路×@#@×@#@开关由开关及旁路母线检修转热备用@#@25)×@#@×@#@kV×@#@组电容器×@#@×@#@开关由运行转电容器(电抗器)检修@#@26)×@#@×@#@kV×@#@组电容器×@#@×@#@开关由电容器(电抗器)检修转运行@#@27)只进行本间隔设备的安全措施(接地刀闸或接地线)的调整或增设,且不进行设备状态转换时,操作任务可直接填写操作目的但必须有调度下操作令。

@#@@#@①×@#@×@#@kV×@#@×@#@线×@#@×@#@(设备名称)靠(设备名称)侧装设接地线@#@②合上×@#@×@#@kV×@#@×@#@线×@#@×@#@接地刀闸@#@③拆除×@#@×@#@kV×@#@×@#@线×@#@×@#@(设备名称)靠(设备名称)侧接地线@#@④拉开×@#@×@#@kV×@#@×@#@线×@#@×@#@接地刀闸@#@备注:

@#@拉开(合上)接地刀闸、装设(拆除)接地线不填写操作票,是指全所唯一的一组接地线或接地刀闸。

@#@@#@六、附表:

@#@倒闸操作票范本@#@1、线路检修及恢复操作票@#@2、开关检修及恢复操作票@#@3、开关检修及恢复操作票@#@4、同段开关倒旁路操作票@#@5、异段开关倒旁路操作票@#@6、主变倒负荷及检修操作票@#@7、倒主变操作票@#@8、倒进线操作票@#@9、电压互感器检修及恢复操作票@#@10、全所停电检修及恢复操作票@#@变电站(发电厂)倒闸操作票@#@单位八家了变电所编号2013001@#@发令人@#@王秋江@#@受令人@#@任明@#@发令时间@#@2013年1月10日10时00分@#@操作开始时间:

@#@2013年1月11日9时00分@#@操作结束时间:

@#@2013年1月11日9时33分@#@(√)监护下操作()单人操作()检修人员操作@#@操作任务:

@#@6KV中联一线416#线路由运行转检修@#@顺序@#@操作项目@#@√@#@1@#@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柜线路侧带电显示器三相指示灯亮@#@2@#@拉开中联一线416#开关。

@#@@#@3@#@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确在开位。

@#@@#@4@#@将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由工作位置操作至试验位置。

@#@@#@5@#@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确已操作至试验位置。

@#@@#@6@#@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柜线路侧带电显示器三相指示灯灭@#@7@#@在中联一线416#开关柜电缆出口处验明三相确无电压@#@8@#@合上中联一线416#接地刀闸@#@9@#@检查中联一线416#接地刀闸确在合位。

@#@@#@10@#@在中联一线416#开关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志牌。

@#@@#@11@#@在中联一线416#开关操作把手上悬挂“已接地”标志牌。

@#@@#@12@#@在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上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志牌。

@#@@#@13@#@在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上悬挂“已挂地”标志牌。

@#@@#@备注:

@#@@#@操作人:

@#@李超英监护人:

@#@任明值班负责人(值长):

@#@任明@#@变电站(发电厂)倒闸操作票@#@单位八家子变电所编号2013002@#@发令人@#@王秋江@#@受令人@#@任明@#@发令时间@#@2013年1月10日10时05分@#@操作开始时间:

@#@2013年1月11日14时00分@#@操作结束时间:

@#@2013年1月11日14时33分@#@(√)监护下操作()单人操作()检修人员操作@#@操作任务:

@#@6KV中联一线416#线路由检修转运行@#@顺序@#@操作项目@#@√@#@1@#@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柜线路侧带电显示器三相指示灯灭@#@2@#@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确在开位@#@3@#@拉开中联一线416#接地刀闸。

@#@@#@4@#@检查中联一线416#接地刀闸确在开位。

@#@@#@5@#@取下中联一线416#开关操作把手上“已接地”标志牌。

@#@@#@6@#@取下中联一线416#开关操作把手上“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志牌。

@#@@#@7@#@取下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上“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志@#@牌。

@#@@#@8@#@取下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上“已接地”标志牌。

@#@@#@9@#@将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由试验位置操作到工作位置。

@#@@#@10@#@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确已操作到工作位置。

@#@@#@11@#@合上中联一线416#开关。

@#@@#@12@#@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确在合位。

@#@@#@13@#@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柜线路侧带电显示器三相指示灯亮。

@#@@#@备注:

@#@@#@操作人:

@#@李超英监护人:

@#@任明值班负责人(值长):

@#@任明@#@变电站(发电厂)倒闸操作票已执行@#@单位八家子变电所编号2013001@#@发令人@#@王秋江@#@受令人@#@任明@#@发令时间@#@2013年1月10日10时00分@#@操作开始时间:

@#@2013年1月11日9时00分@#@操作结束时间:

@#@2013年1月11日9时33分@#@(√)监护下操作()单人操作()检修人员操作@#@操作任务:

@#@6KV中联一线416#开关由运行转检修@#@顺序@#@操作项目@#@√@#@1√(兰色)@#@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柜线路侧带电显示器三相指示灯亮@#@√(红色)@#@2√@#@拉开中联一线416#开关。

@#@@#@√@#@3√@#@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确在开位。

@#@@#@√@#@4√@#@将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由工作位置操作至试验位置。

@#@@#@√@#@5√@#@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确已操作至试验位置。

@#@@#@√@#@6√@#@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柜线路侧带电显示器三相指示灯灭@#@√@#@7√@#@拉开中联一线416#开关控制回路电源开关(或取下中联一线416#开关控制回路电源熔断器)@#@√@#@8√@#@拉开中联一线416#开关合闸回路电源开关(或取下中联一线416#开关合闸回路电源熔断器)@#@√@#@9√@#@取下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二次插头@#@√@#@10√@#@将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由试验位置操作到检修位置。

@#@@#@√@#@11√@#@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确已操作至检修位置。

@#@@#@√@#@12√@#@在中联一线416#开关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志牌。

@#@@#@13√@#@在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志牌。

@#@@#@√@#@以下空白@#@备注:

@#@@#@操作人:

@#@李超英监护人:

@#@任明值班负责人(值长):

@#@任明@#@变电站(发电厂)倒闸操作票作废@#@单位八家子变电所编号2013002@#@发令人@#@王秋江@#@受令人@#@任明@#@发令时间@#@2013年1月10日10时00分@#@操作开始时间:

@#@2013年1月11日14时00分@#@操作结束时间:

@#@2013年1月11日14时33分@#@(√)监护下操作()单人操作()检修人员操作@#@操作任务:

@#@6KV中联一线416#开关由检修转运行@#@顺序@#@操作项目@#@√@#@1@#@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柜线路侧带电显示器三相指示灯灭@#@2@#@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确在开位。

@#@@#@3@#@取下中联一线416#开关操作把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志牌。

@#@@#@4@#@取下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志牌。

@#@@#@5@#@将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由检修位置操作至试验位置。

@#@@#@6@#@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确已操作至试验位置。

@#@@#@7@#@插入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二次插头。

@#@@#@8@#@合上中联一线416#开关控制回路电源开关(或投入中联一线416#开关控制回路电源熔断器)@#@9@#@合上中联一线416#开关合闸回路电源开关(或投入中联一线416#开关合闸回路电源熔断器)。

@#@@#@10@#@将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由试验位置操作至运行位置。

@#@@#@11@#@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手车确在运行位置。

@#@@#@12@#@合上中联一线416#开关。

@#@@#@13@#@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确在合闸位置。

@#@@#@14@#@检查中联一线416#开关柜线路侧带电显示器三相指示灯亮。

@#@@#@以下空白@#@备注:

@#@因中联一线开关故障无法投运,本操作票作废。

@#@@#@操作人:

@#@李超英监护人:

@#@任明值班负责人(值长):

@#@任明@#@";i:

24;s:

8340:

"大坝加固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评定标准@#@项次@#@项目@#@标准分@#@工程部位@#@允许偏差@#@检测方法@#@检测@#@点数@#@1@#@建筑物@#@外部尺寸@#@12@#@大坝断面尺寸@#@±@#@1/200设计值@#@钢尺检测@#@10@#@坝顶高程@#@±@#@2cm@#@全站仪检测@#@10@#@防浪墙宽度、厚度@#@±@#@2cm@#@钢尺检测@#@10@#@坡度m值@#@±@#@0.05@#@全站仪检测@#@10@#@2@#@轮廓线@#@顺直@#@10@#@防浪墙@#@最大凹凸值不超过1cm/5m@#@连续拉线检测@#@10@#@坝顶道路@#@最大凹凸值不超过1cm/5m@#@连续拉线检测@#@10@#@3@#@表面@#@平整度@#@10@#@砼预制块护砌@#@不大于2cm/2m@#@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测@#@10@#@坝顶道路@#@不大于2cm/2m@#@10@#@防浪墙@#@不大于1cm/2m@#@10@#@4@#@立面@#@垂直度@#@10@#@防浪墙@#@允许偏差值1/200设计高,且不超过2cm@#@挂垂线和钢尺检测@#@10@#@5@#@大角方正@#@5@#@防浪墙@#@±@#@4@#@用角度尺检测@#@10@#@6@#@曲面与@#@平面连接平顺@#@9@#@大坝上游转弯处@#@@#@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7@#@扭面与平面联结平顺@#@9@#@@#@@#@@#@@#@8@#@马道及@#@排水沟@#@4@#@上下游马道@#@下游坝坡排水沟@#@@#@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9@#@梯步@#@3@#@上下游梯步@#@高度偏差±@#@1cm@#@宽度偏差±@#@1cm@#@长度偏差±@#@2cm@#@钢尺量测@#@每50个踏步检测5个点@#@10@#@栏杆@#@2@#@@#@@#@@#@@#@11@#@扶梯@#@2@#@@#@@#@@#@@#@12@#@闸坝灯饰@#@2@#@@#@@#@@#@@#@13@#@混凝土@#@表面缺陷情况@#@10@#@踏步、排水沟、坝顶道路及防浪墙@#@@#@现场检查,必要是量测@#@全部工程部位@#@14@#@表面钢筋割除@#@2@#@@#@@#@@#@@#@15@#@16@#@砌体及@#@勾缝@#@8@#@@#@@#@@#@@#@17@#@浆砌卵石露头均匀、整齐@#@8@#@@#@@#@@#@@#@18@#@变形缝@#@4@#@排水沟、坝顶道路及防浪墙@#@@#@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19@#@启闭平台梁、柱、排架@#@5@#@@#@@#@@#@@#@20@#@建筑物表面清洁度@#@10@#@上游坝坡、坝顶道路及防浪墙@#@@#@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21@#@升压变电工程围墙、杆、架、塔、柱@#@5@#@@#@@#@@#@@#@22@#@水工金属结构@#@外表面@#@6@#@@#@@#@@#@@#@23@#@电站盘柜@#@7@#@@#@@#@@#@@#@24@#@电缆线路敷设@#@4@#@@#@@#@@#@@#@25@#@电站油、气、水、管路@#@3@#@@#@@#@@#@@#@26@#@厂区道路及排水沟@#@4@#@@#@@#@@#@@#@27@#@草皮护坡@#@8@#@大坝背水坡草皮@#@@#@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附件:

@#@2@#@输水洞改建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评定标准@#@项次@#@项目@#@标准分@#@工程部位@#@允许偏差@#@检测方法@#@检测@#@点数@#@1@#@建筑物@#@外部尺寸@#@12@#@进水塔断面尺寸@#@±@#@3cm@#@钢尺检测@#@10@#@进水塔、工作桥高程@#@±@#@2cm@#@10@#@工作桥断面@#@±@#@2cm@#@10@#@输水洞断面@#@±@#@4cm@#@10@#@工作桥排架断面@#@±@#@2cm@#@10@#@2@#@轮廓线@#@顺直@#@10@#@进水塔竖向边线@#@±@#@3cm@#@拉线检测@#@10@#@工作桥边线@#@±@#@3cm@#@10@#@3@#@表面@#@平整度@#@10@#@进水塔塔身@#@不大于2cm/2m@#@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测@#@10@#@工作桥@#@不大于2cm/2m@#@10@#@排架@#@不大于1cm/2m@#@10@#@输水洞@#@不大于2cm/2m@#@10@#@4@#@立面@#@垂直度@#@10@#@进水塔@#@1/200设计高,且不超过2cm@#@@#@10@#@排架柱@#@1/400设计高,且不超过2cm@#@10@#@5@#@大角方正@#@5@#@进水塔@#@±@#@0.4°@#@(±@#@4mm)@#@角度尺测量@#@10@#@工作桥@#@10@#@排架柱@#@10@#@6@#@曲面与@#@平面连接@#@9@#@@#@@#@@#@@#@7@#@扭面与@#@平面连接@#@9@#@@#@@#@@#@@#@8@#@马道及@#@排水沟@#@3@#@@#@@#@@#@@#@9@#@梯步@#@@#@@#@@#@@#@@#@10@#@栏杆@#@3@#@工作桥栏杆@#@顺直度1cm/15m,垂直度±@#@0.5cm;@#@漆面色泽均匀,无起皱、脱皮、结疤及流淌现象。

@#@@#@拉线检测、@#@目测@#@10@#@10@#@11@#@扶梯@#@2@#@@#@@#@@#@@#@12@#@闸坝灯饰@#@2@#@@#@@#@@#@@#@13@#@混凝土@#@表面缺陷@#@情况@#@10@#@进水塔@#@工作桥@#@排架柱@#@输水洞@#@@#@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14@#@表面钢筋割除@#@2@#@进水塔@#@@#@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15@#@砌体勾缝@#@4@#@@#@@#@@#@@#@16@#@4@#@@#@@#@@#@@#@17@#@浆砌卵石露头均匀整齐@#@8@#@@#@@#@@#@@#@18@#@变形缝@#@4@#@工作桥@#@@#@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输水洞@#@19@#@启闭平台梁、柱、排架@#@5@#@启闭平台梁、柱、排架@#@±@#@5mm@#@钢尺量测@#@10@#@20@#@建筑物表面清洁度@#@10@#@进水塔@#@工作桥@#@排架柱@#@@#@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21@#@升压变电工程围墙、杆、架、塔、柱@#@5@#@@#@@#@@#@@#@22@#@水工金属结构@#@外表面@#@6@#@启闭机@#@闸门@#@@#@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23@#@电站盘柜@#@7@#@@#@&@#@am,p;@#@nb,sp;@#@@#@@#@@#@24@#@电缆线路敷设@#@4@#@电缆@#@@#@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25@#@电站油、气、水、管路@#@3@#@@#@@#@@#@@#@26@#@厂区道路及排水沟@#@4@#@@#@@#@@#@@#@27@#@厂区绿化@#@8@#@@#@@#@@#@@#@附件:

@#@3@#@溢洪道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评定标准@#@@#@项次@#@项目@#@标准分@#@工程部位@#@允许偏差@#@检测方法@#@检测@#@点数@#@1@#@建筑物@#@外部尺寸@#@12@#@过流断面尺寸@#@±@#@1/200设计值@#@钢尺检测@#@10@#@陡坡坡度m值@#@±@#@0.05@#@10@#@2@#@轮廓线@#@顺直@#@10@#@溢洪道@#@最大凹凸值不超过2cm/10m@#@连续拉线检测@#@10@#@3@#@表面@#@平整度@#@10@#@底板@#@不大于1cm/2m@#@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测@#@10@#@挑流鼻坎@#@不大于2cm/2m@#@10@#@4@#@立面@#@垂直度@#@10@#@挑流鼻坎@#@1/200设计高,且不超过2cm@#@挂垂线和钢尺检测@#@10@#@5@#@大角方正@#@5@#@挑流鼻坎@#@±@#@2cm@#@用角尺检测@#@10@#@6@#@曲面与@#@平面连接@#@9@#@@#@@#@@#@@#@7@#@扭面与@#@平面连接@#@9@#@@#@@#@@#@@#@8@#@马道及@#@排水沟@#@3@#@@#@@#@@#@@#@9@#@梯步@#@3@#@@#@@#@@#@@#@10@#@栏杆@#@3@#@@#@@#@@#@@#@11@#@扶梯@#@2@#@@#@@#@@#@@#@12@#@闸坝灯饰@#@2@#@@#@@#@@#@@#@13@#@混凝土@#@表面缺陷情况@#@10@#@底板@#@护坡@#@@#@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14@#@表面钢筋割除@#@2@#@护坡@#@@#@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15@#@砌体@#@@#@勾缝@#@4@#@@#@@#@@#@@#@16@#@4@#@@#@@#@@#@@#@17@#@浆砌卵石露头均匀整齐@#@8@#@@#@@#@@#@@#@18@#@变形缝@#@3@#@溢洪道@#@@#@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19@#@启闭平台梁、柱、排架@#@5@#@@#@@#@@#@@#@20@#@建筑物@#@表面@#@10@#@底板@#@@#@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附件:

@#@4@#@防汛交通桥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评定标准@#@@#@项次@#@项目@#@标准分@#@工程部位@#@允许偏差@#@检测方法@#@检测@#@点数@#@1@#@建筑物@#@外部尺寸@#@12@#@桥墩梁、柱截面@#@±@#@2cm@#@钢尺检测@#@10@#@桥板宽度@#@±@#@4cm@#@钢尺检测@#@10@#@桥面高程@#@±@#@4cm@#@全站仪检测@#@10@#@2@#@轮廓线@#@顺直@#@10@#@桥边线@#@最大凹凸值不超过1cm/5m@#@连续拉线检测@#@10@#@3@#@表面@#@平整度@#@10@#@桥墩@#@不大于2cm/2m@#@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测@#@10@#@桥面@#@4@#@立面@#@垂直度@#@10@#@桥墩柱@#@1/200设计高,且不超过2cm@#@挂垂线和钢尺检测@#@10@#@5@#@大角方正@#@5@#@桥墩联系梁@#@±@#@0.4°@#@(±@#@4mm)@#@用角尺检测@#@10@#@6@#@曲面与@#@平面连接@#@9@#@@#@@#@@#@@#@7@#@扭面与@#@平面连接@#@9@#@@#@@#@@#@@#@8@#@马道及@#@排水沟@#@3@#@@#@@#@@#@@#@9@#@梯步@#@3@#@@#@@#@@#@@#@10@#@栏杆@#@3@#@桥栏杆@#@顺直度1cm/15m;@#@垂直度±@#@0.5cm;@#@@#@钢尺检测、@#@垂直度用垂球结合钢尺检测@#@10@#@11@#@扶梯@#@2@#@@#@@#@@#@@#@12@#@闸坝灯饰@#@2@#@@#@@#@@#@@#@13@#@混凝土@#@表面缺陷情况@#@10@#@交通桥@#@@#@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14@#@表面钢筋割除@#@2@#@@#@@#@@#@@#@15@#@砌体@#@@#@勾缝@#@4@#@@#@@#@@#@@#@16@#@4@#@@#@@#@@#@@#@17@#@浆砌卵石露头均匀整齐@#@8@#@@#@@#@@#@@#@18@#@变形缝@#@3@#@桥面@#@@#@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19@#@启闭平台梁、柱、排架@#@5@#@@#@@#@@#@@#@20@#@建筑物@#@表面@#@10@#@交通桥@#@@#@现场检查@#@全部工程部位@#@@#@";i:

25;s:

27724:

"安徽广德49.5MW风电项目部危险源辨识表序号作业区域作业活动危害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事故事件事故事件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因素管理缺陷人的伤害环境破坏财产损失1风电施工现场夜间施工照明不足人员或设备损伤2风电施工现场大件卸车大件卸车时,没有在吊件上拴上牢固的溜绳人员或设备损伤3风电施工现场起重指挥起重工指挥错误或汽车吊司机操作不当人员伤亡、设备损坏4风电施工现场工器具准备施工前工机具检查不到位,损坏设备人员伤亡、设备损坏5风电施工现场施工前交底未参加交底,对所要施工的项目不清楚设备损坏6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卸车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人员伤亡7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卸车场地和道路不符合要求人员伤亡、设备损坏8风电施工现场吊点选择吊点选择错误人员伤害、设备损坏9风电施工现场配合机械的选择施工机械选择不合理,机械超负荷作业人员伤害、设备损坏10风电施工现场塔筒卸车塔筒卸车完毕后,没有对塔筒支垫好设备损坏11风电施工现场叶片卸车叶片卸车完毕后,没有对其进行防风固定设备损坏第1页,共20页12风电施工现场机舱卸车卸车时两吊车工作半径较小,与机舱的距离较近,机舱抬吊及运输车开出过程中必须做好监护,防止磕碰吊车或设备设备损坏13风电施工现场恶劣天气施工遇6级以上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人员伤害、设备损坏14风电施工现场机舱组合施工人员使用电钻及角磨时,没有带防护眼镜及面罩人员伤害15风电施工现场机舱内作业施工人员将机舱内电气元件当做支点,踩踏易损元件人员伤害、设备损坏16风电施工现场风轮组合风轮组合时,人员在叶片根部和轮毂间站立,防止挤伤人员伤害17风电施工现场风轮组合风轮组合后,由于不能及时吊装,没有对其进行防风固定设备损坏18风电施工现场叶片变浆叶片变浆时发电机提供电压过高,烧毁电盘柜设备损坏19风电施工现场塔筒内电缆敷设塔筒吊装前临时存放在塔筒内的电缆没有固定在牢固处,吊装过程中掉落人员伤害、设备损坏20风电施工现场风机安装作业平台坚实度不够,水平度太大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序号作业区域作业活动危害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事故事件事故事件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因素管理缺陷人的伤害环境破坏财产损失第2页,共20页21风电施工现场机舱及风轮吊装机舱及风轮吊装在吊装过程中风力发生变化人员伤害、设备损坏22风电施工现场风机安装风力过大无法进行施工时汽车吊没有采取防风措施人员伤害、设备损坏23风电施工现场风机安装通讯不良人员伤害、设备损坏24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设备吊装时歪拉斜拽人员伤害、设备损坏25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悬浮物坠落人员伤害、设备损坏26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人员在吊物下通过及停留人员伤害、设备损坏27风电施工现场电力线路安装电击人员伤害、设备损坏28风电施工现场吊车转移汽车吊转移路线地形复杂,不符合要求人员伤害、设备损坏29风电施工现场机舱吊装安装或拆除机舱吊具时,施工人员没有监护好吊具,吊具磕碰机舱外壳或电气元件设备损坏30风电施工现场机舱、风轮吊装起吊时机舱或风轮时,设备和运输排子互相摩擦碰撞设备损坏31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抬吊塔架时两吊车动作不协调造成吊车超负荷人员伤害、设备损坏序号作业区域作业活动危害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事故事件事故事件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因素管理缺陷人的伤害环境破坏财产损失第3页,共20页32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吊具超负荷作业人员伤害、设备损坏33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风机安装过程及吊车行走过程中,接触线路触电及碰撞风机人员伤害、设备损坏34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机舱、风轮吊装时溜绳系在未垫保护的棱角处,或溜绳有破损设备损坏35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三节塔筒吊装完毕后由于风大无法吊装机舱时没有对塔筒进行绷钩设备损坏36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不按厂家技术要求使用设备专用吊具人员伤害、设备损坏37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安装电动工机具破损人员伤害、设备损坏38风电施工现场螺栓紧固使用高液压扳手作业时,液体外泻人员伤害、设备损坏39风电施工现场螺栓紧固螺栓紧固力矩不够人员伤害、设备损坏40风电施工现场螺栓紧固螺栓紧固时,液压扳手剂伤手指人员伤害、设备损坏41风电施工现场风机安装风机内作业人员上下风机时,没有及时将风机通道口盖板盖上人员伤害、设备损坏序号作业区域作业活动危害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事故事件事故事件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因素管理缺陷人的伤害环境破坏财产损失第4页,共20页42风电施工现场风机安装风机内作业人员在风机平台上作业时,没有将平台上的货物通道口盖上,造成人员或物品坠落人员伤害、设备损坏43风电施工现场风机安装风机吊装时,没有及时将风机接地线连接入接地网人员伤害、设备损坏44风电施工现场风机安装施工人员盘动风轮时,挤伤手脚人员伤害45风电施工现场轮毂内作业施工人员进入轮毂内作业时,没有将风轮锁住人员伤害46风电施工现场风电现场施工雷电交加人员伤害、设备损坏47风电施工现场喷灯使用施工人员没有正确使用喷灯,使用喷灯时没有配备灭火器人员伤害、设备损坏48风电施工现场发电机的使用发电机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人员伤害49风电施工现场发电机的使用在封闭的场所使用人员伤害50风电施工现场发电机的使用发电机漏电保护器无动作人员伤害51风电施工现场发电机的使用风机使用发电机作为动力源时不使用稳压器人员伤害、设备损坏52风电施工现场发电机的使用施工人员没有对发电机灭火就加油,或加油时燃油洒落在发动机上人员伤害、设备损坏53风电施工现场风机消缺清理风机内油污,使用汽油、稀料,发生火灾人员伤害、设备损坏54风电施工现场风机消缺使用电动葫芦吊运液压泵及工具时,发生掉落人员伤害、设备损坏序号作业区域作业活动危害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事故事件事故事件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因素管理缺陷人的伤害环境破坏财产损失第5页,共20页55风电施工现场风机调试风机带电后,未经过专门指导的人员,或未经过允许的人员操作电盘柜人员伤害56风电施工现场施工车辆运行无证驾驶,或驾驶员酒后驾驶,或施工区域内超速行驶人员伤害、设备损坏57风电施工现场施工车辆运行冰雪路面行驶不加防滑链人员伤害、设备损坏58风电施工现场人员得不到及时救治施工现场位置偏僻,缺少医疗设施,远离医院,生病或受伤员工得不到及时救治人员伤害59生活、办公区域生活、办公用电供电箱功率过小,或使用大功率电器人员伤害、设备损坏60生活、办公区域生活、办公用电电力线路老化人员伤害、设备损坏61生活、办公区域生活、办公用电施工人员私拉乱接电力线路人员伤害、设备损坏62生活、办公区域火炉供暖一氧化碳中毒人员伤害63生活、办公区域食堂运行食堂不卫生,食物变质,发生食物中毒,或疾病传播人员伤害64宿舍宿舍内抽烟烟头随地扔或躺床上抽烟人员伤害序号作业区域作业活动危害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事故事件事故事件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因素管理缺陷人的伤害环境破坏财产损失第6页,共20页65现场灭火器使用灭火器胶皮管老化火灾时影响灭火效果66现场给蓄电池充电冬季为冻结的蓄电池充电爆炸67现场塔筒内作业两人同时爬同一节塔筒人员高空坠落68现场塔筒内作业进入轮毂内作业时未锁死风机机械锁人员伤亡69现场塔筒内作业风机内吸烟火灾70现场塔筒内作业高空吊运工器具,底层下方翻板门区域未设监护人人员伤亡71现场塔筒内作业上下传递物品,物品坠落人员伤害、设备损坏72现场风电现场吊装施工雷雨天吊装施工,塔筒之间未及时装设连接地线人员触电73现场风电现场吊装施工吊装塔筒时专用吊点螺栓未紧固即起吊作业人员伤亡74现场风电现场吊装施工吊装塔筒时,塔筒内有浮物未清除高空坠物人员伤亡75现场风机叶片组装轮毂内紧固螺栓作业时变浆人员挤伤序号作业区域作业活动危害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事故事件事故事件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因素管理缺陷人的伤害环境破坏财产损失第7页,共20页76现场风机叶片组装使电钻安装防雨罩,未佩戴防护口罩人身伤害77现场风机叶片组装使用泡沫作为叶片的支垫物,或叶片支垫位置不合理人员伤害、设备损坏78现场电源使用未使用专用插头,导线直接插入插孔内使用人员触电79现场风机塔吊走车走车时信息监护人员与司机信息传递不畅机械事故80现场滩涂地区风机主吊走车地基松软,路面不符合走车要求机械倾翻81风电现场冬季室外就餐没有配备相应的设施冻伤事故82生活区电暖器上随意摆放物品衣服、毛巾等物品放置于电暖器上烤干火灾83生活区食堂使用液化气液化气气阀关闭不严爆炸84生活区用水冬季生活用水随意倾倒,结冰人身伤害85生活区油库汽油、柴油不得混放易燃易爆86现场设备倒运设备倒运过程中未捆绑设备倾翻序号作业区域作业活动危害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事故事件事故事件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因素管理缺陷人的伤害环境破坏财产损失第8页,共20页87现场盘柜卸车重心位置未找准设备倾翻88现场主吊组立及拆除双车抬吊,指挥信号不协调设备倾翻89现场及生活区临时用电随意危拉乱接,非电气人员操作人员触电90塔筒内作业塔筒内攀爬上下塔筒时,塔筒盖板未随手盖好人身伤害91现场上下班交通无证驾驶,严重超速行驶人身伤害92风电现场汽油、柴油发电机使用不安装空气滤清器靠近窗口上风口位置中毒93风电现场汽油、柴油发电机使用沙尘进入气缸,气缸磨损气缸损坏94风电现场汽油、柴油发电机使用特殊情况将发电机放在塔筒内运行使用消耗氧气,排放一氧化碳通风不良监督培训不到位一氧化碳中毒编制:

@#@石宗广审核:

@#@批准:

@#@李茂杰日期:

@#@2014-10-25序号作业区域作业活动危害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事故事件事故事件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因素管理缺陷人的伤害环境破坏财产损失第9页,共20页安徽广德49.5MW风电项目部危险源LEC法评价表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危险分值(D)等级是否为重要危险源1夜间施工照明不足363542否2大件卸车大件卸车时,没有在吊件上拴上牢固的溜绳363542否3起重指挥起重工指挥错误或汽车吊司机操作不当3671263是4工器具准备施工前工机具检查不到位,损坏设备363542否5施工前交底未参加交底,对所要施工的项目不清楚363542否6设备卸车无关人员进入现场3671263是7设备卸车场地和道路不符合要求363542否8吊点选择吊点选择错误3671263是9配合机械的选择施工机械选择不合理,机械超负荷作业36152404是10塔筒卸车塔筒卸车完毕后,没有对塔筒支垫好363542否11叶片卸车叶片卸车完毕后,没有对其进行防风固定363542否12机舱卸车卸车时两吊车工作半径较小,与机舱的距离较近,机舱抬吊及运输车开出过程中必须做好监护,防止磕碰吊车或设备36152404是13恶劣天气施工遇6级以上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3671263是14机舱组合施工人员使用电钻及角磨时,没有带防护眼镜及面罩363542否15机舱内作业施工人员将机舱内电气元件当做支点,踩踏易损元件363542否16风轮组合风轮组合时,人员在叶片根部和轮毂间站立,人员挤伤3671263是17风轮组合风轮组合后,由于不能及时吊装,未对其进行防风固定3671263是18叶片变浆叶片变浆时发电机提供电压过高,烧毁电盘柜3671263是19塔筒内电缆敷设塔筒吊装前临时存放在塔筒内的电缆没有固定在牢固处,吊装过程中掉落3671263是20风机安装作业平台坚实度不够,水平度太大3671263是21机舱及风轮吊装机舱及风轮吊装在吊装过程中风力发生变化3671263是22风机安装风力过大无法进行施工时汽车吊没有采取防风措施3671263是23风机安装通讯不良3671263是24设备吊装设备吊装时歪拉斜拽3671263是25设备吊装悬浮物坠落363542否26设备吊装人员在吊物下通过及停留363542否27电力线路安装电击363542否28吊车转移汽车吊转移路线地形复杂,不符合要求36152404是29机舱吊装安装或拆除机舱吊具时,施工人员没有监护好吊具,吊具磕碰机舱外壳或电气元件363542否30机舱、风轮吊装起吊时机舱或风轮时,设备和运输排子互相摩擦碰撞3671263是31设备吊装抬吊塔架时两吊车动作不协调造成吊车超负荷36152404是32设备吊装吊具超负荷作业3671263是33设备吊装风机安装过程及吊车行走过程中,接触线路触电及碰撞风机3671263是34设备吊装机舱、风轮吊装时溜绳系在未垫保护的棱角处,或溜绳有破损3671263是35设备吊装三节塔筒吊装完毕后由于风大无法吊装机舱时没有对塔筒进行绷钩3671263是36设备吊装不按厂家技术要求使用设备专用吊具3671263是37设备安装电动工机具破损363542否38螺栓紧固使用高液压扳手作业时,液体外泻363542否39螺栓紧固螺栓紧固力矩不够3671263是40螺栓紧固螺栓紧固时液压扳手挤伤手指363542否41风机安装风机内作业人员上下风机时没有及时将风机通道口盖板盖上363542否42风机安装风机内作业人员在风机平台上作业时,没有将平台上的货物通道口盖上,造成人员或物品坠落363542否43风机安装风机吊装时,没有及时将风机接地线连接入接地网3671263是44风机安装施工人员盘动风轮时挤伤手脚363542否45轮毂内作业施工人员进入轮毂内作业时,没有将风轮锁住3671263是46风电现场施工雷电交加3671263是47喷灯使用施工人员没有正确使用喷灯,使用喷灯时没有配备灭火器3671263是48发电机的使用发电机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363542否49发电机的使用在封闭的场所使用363542否50发电机的使用发电机漏电保护器无动作363542否51发电机的使用风机使用发电机作为动力源时不使用稳压器3671263是52发电机的使用施工人员没有对发电机灭火就加油,或加油时燃油洒落在发动机上363542否53风机消缺清理风机内油污,使用汽油、稀料,发生火灾3671263是54风机消缺使用电动葫芦吊运液压泵及工具时,发生掉落3671263是55风机调试风机带电后,未经过专门指导的人员,或未经过允许的人员操作电盘柜3671263是56施工车辆运行无证驾驶,或驾驶员酒后驾驶,或施工区域内超速行驶3671263是57施工车辆运行冰雪路面行驶不加防滑链3671263是58人员得不到及时救治施工现场位置偏僻,缺少医疗设施,远离医院,生病或受伤员工得不到及时救治3671263是59生活、办公用电供电箱功率过小,或使用大功率电器363542否60生活、办公用电电力线路老化363542否61生活、办公用电施工人员私拉乱接电力线路363542否62火炉供暖一氧化碳中毒333272否63食堂运行食堂不卫生,食物变质,发生食物中毒,或疾病传播337632否64宿舍内抽烟生活区及施工现场人员触电337632否65灭火器使用桨叶用泡沫支垫(非厂家提供泡沫3671263是66给蓄电池充电吊车工作期间,卷筒监视器处于非工作状态进行作业167422否67塔筒内作业两人同时爬同一节塔筒363542否68塔筒内作业进入轮毂内作业时未锁死风机机械锁363542否69塔筒内作业风机内吸烟363542否70塔筒内作业高空吊运工器具,底层下方翻板门区域未设监护人363542否71塔筒内作业上下传递物品,物品坠落363542否72风电现场吊装施工雷雨天吊装施工,塔筒之间未及时装设连接地线337632否73风电现场吊装施工吊装塔筒时专用吊点螺栓未紧固即起吊作业363542否74风电现场吊装施工吊装塔筒时,塔筒内有浮物未清除363542否75风机叶片组装轮毂内紧固螺栓作业时变浆337632否76风机叶片组装使电钻安装防雨罩,未佩戴防护口罩363542否77风机叶片组装使用泡沫作为叶片的支垫物,或叶片支垫位置不合理363542否78电源使用未使用专用插头,导线直接插入插孔内使用337632否79风机塔吊走车走车时信息监护人员与司机信息传递不畅3671263是80滩涂地区风机塔吊走车地基松软,路面不符合走车要求3671263是81冬季室外就餐没有配备相应的设施363542否82电暖器上随意摆放物品衣服、毛巾等物品放置于电暖器上烤干363542否83食堂使用液化气液化气气阀关闭不严337633否84用水冬季生活用水随意倾倒,结冰363542否85油库汽油、柴油不得混放337632否86设备倒运设备倒运过程中未捆绑363542否87盘柜卸车重心位置未找准363542否88主吊组立及拆除双车抬吊,指挥信号不协调337632否89临时用电随意危拉乱接,非电气人员操作363542否90塔筒内攀爬上下塔筒时,塔筒盖板未随手盖好337632否91上下班交通无证驾驶,严重超速行驶363542否92风电现场不安装空气滤清器36152704是93风电现场不安装空气滤清器3103903是94风电现场特殊情况将发电机放在塔筒内运行使用103154505是制表:

@#@石宗广审核:

@#@批准:

@#@李茂杰日期:

@#@2014年10月25日龙源陕西凤县东河桥(48.5MW)风电吊装项目部重要危险源清单序号作业区域作业活动可能造成的事故事件危害产生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因素管理缺陷运行控制应急预案1风电施工现场起重指挥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起重工指挥错误或汽车吊司机操作不当起重工及司机应持证上岗,由专人统一指挥,司机严格按信号动作,信号不明不动作2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卸车人员伤亡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施工区域拉设警戒线,严禁与施工无关人员入内3风电施工现场吊点选择人员伤害、设备损坏吊点选择错误严格按照安装手册及厂家指导施工,正确选择设备吊点,起吊时拴好溜绳4风电施工现场配合机械的选择人员伤害、设备损坏施工机械选择不合理,机械超负荷作业停止施工,根据施工要求合理选择配合机械,机械使用时,严禁超负荷作业5风电施工现场机舱卸车设备损坏卸车时两吊车工作半径较小,与机舱的距离较近,机舱抬吊及运输车开出过程中磕碰吊车机舱运输车缓缓开出,并设专人监护,防止磕碰吊车支腿6风电施工现场恶劣天气施工人员伤害、设备损坏遇6级以上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遇6级以上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时,严禁作业,带天气好转后,再开始作业编制防风应急预案7风电施工现场风轮组合人员伤害风轮组合时,人员在叶片根部和轮毂间站立,防止挤伤风轮组合时施工人员严禁在叶片根部和轮毂间站立,指挥员应指挥吊车缓慢动作8风电施工现场风轮组合设备损坏风轮组合后,由于不能及时吊装,没有对其进行防风固定风轮组合完毕后,用道木及叶片护板将叶片支垫好,并用溜绳及地锚将三个叶片进行防风固定,必要时将叶片变浆至不受风状态9风电施工现场叶片变浆设备损坏叶片变浆时发电机提供电压过高,烧毁电盘柜对发电机安装稳压器;@#@在叶片变浆前,用万用表量好所需的发电机输出电压10风电施工现场塔筒内电缆敷设人员伤害、设备损坏塔筒吊装前临时存放在塔筒内的电缆没有固定在牢固处,吊装过程中掉落将部分电缆卡紧在电缆夹子内,其他临时固定在塔筒内的电缆用打裱带紧固在风机爬梯上11风电施工现场风机安装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作业平台坚实度不够,水平度太大地面坚实度应符合吊车接地压比要求,作业平台水平度应符合要求,必要时铺设路基板12风电施工现场机舱及风轮吊装人员伤害、设备损坏机舱及风轮吊装在吊装过程中风力发生变化作业前应对安装部件栓2根及2根以上的溜绳,并制作简易的地锚,防止风力过大作业人员无法控制溜绳。

@#@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决定是否需将安装部件落回地面13风电施工现场风机吊装人员伤害、设备损坏风力过大无法进行施工时汽车吊没有采取防风措施若预报的风力等级超过汽车吊工况的风力承受范围,应安排作业人员对履带吊进行趴杆防风编制防风应急预案14风电施工现场风机安装人员伤害、设备损坏通讯不良指挥用对讲机要使用专用频道,电量充足,信号清晰15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人员伤害、设备损坏设备吊装时歪拉斜拽设备抬吊时,确保吊钩钢丝绳竖直,严防设备晃动产生冲击,严防设备与起吊机械产生磕碰16风电施工现场吊车转移人员伤害、设备损坏汽车吊转移路线地形复杂,不符合要求吊车只能沿正确角度驶上斜坡,严禁沿斜角驶上或驶下斜坡;@#@在接近斜坡或从斜坡下降时,转弯角度不能超过0.5/m;@#@斜坡表面必须平坦,横向倾斜角度不超过1.5;@#@沿坡道上下时,方向不能变化17风电施工现场机舱、风轮吊装设备损坏起吊时机舱或风轮时,设备和运输排子互相摩擦碰撞当起吊机舱或风轮时,不能提前将所有底拍螺栓拆除完毕,应将机舱或风轮连同底拍,一起吊离地面,然后缓缓回钩将底拍放置地面,再拆除底拍螺栓,吊车缓缓起钩吊起机舱或风轮,施工人员做好监护,放置磕碰18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人员伤害、设备损坏抬吊塔架时两吊车动作不协调造成吊车超负荷使用对讲机进行指挥,确保吊车同步19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人员伤害、设备损坏吊具超负荷作业严禁吊具超负荷使用;@#@作业时根据吊物的重量选择合适的吊具及倍率,应保证安全系数大于6倍20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人员伤害、设备损坏风机安装过程及吊车行走过程中,接触线路触电及碰撞风机风机安装过程及吊车行走过程中,应远离电力线路及已安装完成的风机,防止触电和磕碰风机设备21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设备损坏机舱、风轮吊装时溜绳系在未垫保护的棱角处,或溜绳有破损机舱、风轮吊装时,溜绳应系在牢固处22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设备损坏三节塔筒吊装完毕后由于风大无法吊装机舱时没有对塔筒进行绷钩当风机第三段塔筒吊装完毕后,若不能吊装机舱,必须用吊车对其进行绷钩,防止其晃动23风电施工现场设备吊装人员伤害、设备损坏不按厂家技术要求使用设备专用吊具严格按照风机厂家技术要求使用风机专用吊具,并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完好24风电施工现场螺栓紧固人员伤害、设备损坏螺栓紧固力矩不够严格按照风机厂家技术要求紧固螺栓,并将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被扭转的螺栓都要用标记标好,以证明该螺栓的安装已经完成25风电施工现场风机安装人员伤害、设备损坏风机吊装时,没有及时将风机接地线连接入接地网电气人员应随着风机部件的吊装及时将塔筒、机舱、叶片接地线连接好,并入风机接地网26风电施工现场轮毂内作业人员伤害施工人员进入轮毂内作业时,没有将风轮锁住施工人员进入轮毂内作业时,必须将风轮锁住,防止风轮转动27风电施工现场风电现场施工人员伤害、设备损坏雷电交加雷电来临前将吊车熄火,关闭电脑,并做好接地,施工人员迅速撤离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防雷电知识培训28风电施工现场喷灯使用人员伤害、设备损坏施工人员没有正确使用喷灯,使用喷灯时没有配备灭火器对施工人员进行喷灯使用方法的培训,并在使用喷灯时,配备灭火器编制防火应急预案29风电施工现场发电机的使用人员伤害、设备损坏风机使用发电机作为动力源时不使用稳压器为提供动力电源的发电机配备稳压器30风电施工现场风机消缺人员伤害、设备损坏清理风机内油污,使用汽油、稀料,发生火灾使用汽油、稀料清理风机内油污时,严禁带电作业,严禁吸烟,并打开风机塔筒门及机舱通风口,保持空气流通31风电施工现场风机消缺人员伤害、设备损坏使用电动葫芦吊运液压泵及工具时,发生掉落使用电动葫芦时,施工人员应将液压泵及工具牢固的固定在吊钩上;@#@并对吊绳进行监护,防止吊绳在平台棱角处摩擦,防止吊具与风机发生磕碰32风电施工现场风机调试人员伤害风机带电后,未经过专门指导的人员,或未经过允许的人员操作电盘柜风机带电调试时,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风机厂家指导施工;@#@必要时办理带电作业票33风电施工现场施工车辆运行人员伤害、设备损坏无证驾驶,或驾驶员酒后驾驶,或施工区域内超速行驶监督司机严格遵守交通管理条例和公司用车管理制度;@#@现场内不能超速行驶34风电施工现场施工车辆运行人员伤害、设备损坏冰雪路面行驶不加防滑链冰雪天气施工车辆必须加装防滑链,并缓慢行驶35风电施工现场人员得不到及时救治人员伤害施工现场位置偏僻,缺少医疗设施,远离医院,生病或受伤员工得不到及时救治编写应急预案36风电施工现场冬季给蓄冻结的电池充电造成电池爆炸,人员伤害冬季对蓄电池采取保暖37现场风机叶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