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线槽及配线的安装工艺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605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线槽及配线的安装工艺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属线槽及配线的安装工艺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属线槽及配线的安装工艺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属线槽及配线的安装工艺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属线槽及配线的安装工艺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线槽及配线的安装工艺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

《金属线槽及配线的安装工艺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线槽及配线的安装工艺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属线槽及配线的安装工艺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

100mm、防火型金属线槽800×

100mm、防火型金属线槽900×

100mm、防火型金属线槽1000×

100mm。

1、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预留孔洞;

预埋吊杆吊架,金属膨胀螺栓安装;

预埋铁→支架与吊架螺栓固定,线槽安装;

支架与吊顶焊接固定,吊装线槽→保护地极安装→槽内配线→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

2、线槽安装应按图纸要求先行放线,以便确定线盒位置和线槽合理走向,作出标记,再以土建标高线为基准确定标高,然后在将线槽进行组装就位,调整,固定。

3、预留孔洞:

根据设计图纸标注的轴线部位,将预制加工好的框架固定在标出的位置上,并调直找正,待现浇混凝土凝固模板拆除后,拆下框架抹平孔洞口。

4、预埋吊杆、吊架:

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经过切割、调直、煨弯及焊接等步骤制作成吊杆、吊架。

其端部应攻丝以便于调整。

在配合土建结构中,应随着钢筋上配筋的同时,将吊杆或吊架锚固在所标出的固定位置。

拆模板时不得碰坏吊杆端部的丝扣。

5、预埋铁:

紧密配合土建结构的施工,将预埋铁的平面放在钢筋网片下面,紧贴模板,可以采用绑扎或焊接的方法将锚固圆钢固定在钢筋网上,模板拆除后,预埋铁的平面应明露或吃进度一般在2~3CM,再将用扁钢或角钢制成的支架、吊架焊在上面固定。

6、金属膨胀螺栓安装

(1)首先沿着墙壁或顶板根据设计图进行弹线定位,标出固定点位置。

根据支架或吊架承受的荷重,选择相应的金属膨胀螺栓及钻头,打孔的深度应以将套管全部埋入墙内或顶板内后,表面平齐为宜。

(2)清除干净打好的孔洞内的碎屑,然后再用木锤或垫上木块后用铁锤将膨胀螺栓敲进洞内,应保证套管与建筑物表面平齐,螺栓端部外露,敲击时不得损伤螺栓的丝扣。

(3)埋好螺栓后,可用螺母配上相应的垫圈将支架或吊架直接固定在金属膨胀螺栓上。

7、线槽安装:

(1)线槽的接口应平整,接缝处应紧密平直,槽盖盖上后应平整无翘角,出线口位置正确,不容许将穿过墙壁的线槽与墙上的空洞一起抹死。

(2)线槽进行交叉、转弯、丁字连接时,应采用单通、二通、三通、四通、或平面二通、平面三通等进行变通连接,导线接头处应设置接线盒或将导线接头放在电气器具内。

线槽与盒、箱、柜等联接时,进线和出线口等处应采用抱脚连接,并用螺丝紧固,末端应加装封堵。

地下各层线槽敷设应和各工种密切配合,避免线槽与设备管道相撞。

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建筑物的表面如有坡度时,线槽应随其变化坡度。

待线槽全部敷设完毕后,应在配线之前进行调整检查。

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槽内配线。

(4)线槽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线槽本身应断开,槽内用内连接板搭接,不需固定,保护地线和槽内导线均应留有补偿余量。

(5)敷设在竖井、吊顶、信道、夹层及设备层等处的线槽应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的有关防火要求。

(6)电缆托盘梯架水平敷设时的距地高度一般不低于2.5M,垂直敷设时不低1.8M,低于上述高度时应加金属盖板保护,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内除外。

(7)电缆托盘、梯架多层敷设时其层间距离一般为:

控制电缆间不小于0.2M,电力电缆间不小于0.3M,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不小于0.5M,如有屏蔽盖板可减少到0.3M,桥架上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物不小于0.3M。

(8)电缆托盘梯架经过伸缩沉降缝时电缆桥架梯架应断开,断开距离为100MM左右。

梯架(托盘)在每个支吊架上的固定应牢固,梯架(托盘)连接板的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位于梯架(托盘)的外侧。

(9)如出现电缆托盘与梯架联结,需使用外联器,可现场加工。

但电焊处做防腐处理。

(10)所有电缆梯架、托盘(包括支、吊架)除机电设备房内及假天花上方外,其余地方均需刷漆。

(11)电缆梯架、托盘的接头处使用镀锡铜带与相邻的梯架、托盘作接地连接。

(12)电缆托盘梯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其最小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一般工艺管道平行净距为0.40M,交叉净距为0.30M;

B、具有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管道平行净距为0.50M,交叉净距为0.50M;

C、热力管道有保温层平行净距为0.50M,交叉净距为0.50M;

D、热力管道无保温层平行净距为1.00M,交叉净距为1.00M。

(13)电缆托盘、梯架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否则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

8、线槽内保护地线安装:

(1)保护地线应根据设计要求敷设在线槽内一侧,接地处螺丝直径不应小于6MM;

并且需要加平垫和弹簧垫圈,用螺母压接牢固。

(2)金属线槽的宽度在100MM以内(含100MM),两段线槽连接板连接处(即连接板做地线时),每端螺丝固定点不少于4个;

宽度在200MM以上(含200MM),两段线槽连接板连接保护地线每端螺丝固定点不少于6个。

9、线槽内配线:

(1)线槽内配线前应清除线槽内的积水和污物。

(2)在同一线槽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

(3)线槽口向下配线时,应将分支导线分别用尼龙绑扎带绑扎成束,并固定在线槽底板上,以防导线下坠。

(4)不同电压、不同回路、不同频率的导线应加隔板放在同一线槽内。

下列情况时,直接放在同一线槽内:

电压在65V以下;

同一设备的动力和控制回路;

照明花灯的所有回路;

三相四线制的照明回路。

(5)导线较多时,除采用导线外皮颜色区分相序外,也可利用在导线端头和转弯处做标记的方法来区分。

(6)在穿越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导线应留有补偿余量。

(7)接线盒内的导线预留长度不应超过15CM;

盘、箱内的导线预留长度应为其周长的1/2。

(8)从室外引入室内的导线,穿过墙外的一段应采用橡胶绝缘导线,不允许采用塑料绝缘导线。

穿墙保护管的外侧应有防水措施。

10、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

(1)线路检查:

接、焊、包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和互检;

检查导线接、焊、包是否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绝缘摇测。

(2)线路的绝缘摇测一般选用500V,量程为0~500MΩ的兆欧表。

摇测应将干线支线分开,将线路上的开关、刀闸、仪表、设备等用电开关全部置于断开位置。

确认绝缘摇测无误后再进行送电试运行。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