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702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5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

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全部设计文件;

为工程建设所采购的设备、材料符合国标或行业标准及以上制造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满足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无因施工质量造成降低使用功能或安全可靠性指标的缺陷,工程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准确,并通过竣工验收。

工程质量总评为优良,分项合格率100%,单位工程合格率100%。

达到省级优质工程要求。

2.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为确保本工程的顺利施工,我公司将在成立神华康城B-20、21、22、23地块强电施工工程项目经理部,并依照招标文件要求,设置强有力的项目部,充分展示我公司施工工程的实力。

在施工组织上建立工程现场管理机构体系,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形成施工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网络、质量管理及质量监督检查网络、文明施工网络的“四大管理网络体系”。

2.1.项目施工管理模式:

2.1.1.公司在本工程设立项目经理部,并委托项目经理部全权表我公司组织指挥本工程的工程施工,公司领导及职能部门不直接参与工程施工管理,本公司从技术、资源方面为项目经理部提供有力保障。

2.1.2.公司的职能管理部门,将按电缆保护管敷设、电缆敷设、路灯杆基础、路灯杆组立、电气安装五个阶段对项目施工进行内部监督指导、检查验收,并依据“项目管理责任书”及本公司的管理规定对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实施评价考核,以确保项目经理部认真完成承包范围的工作、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2.1.3.在项目施工组织方面,项目经理部内部采用直线职能制管理模式,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在工程建设管理中,项目将接受招标方和监理工程师的管理,会以矩阵式管理模式实施。

项目经理部下设五部一室。

各部门主要人员均从事送电线路施工管理工作多年,业务熟练、经验丰富。

本工程计划投入2个线路施工队,实行队长负责制。

由队长、队技术员组成领导班子,兼职安全员、质检员、工具员、器材部等协助管理各自施工段内的生产工作。

2.2.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

2.2.1.项目经理:

2.2.1.1.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负责实施公司质量方针、目标,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质量政策、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工程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2.2.1.2.负责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对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在本工程中有效运行负领导责任。

2.2.1.3.支持质量管理、质量检验部门及人员的工作,保证其能有效进行工作和行使职权。

2.2.1.4.参与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2.2.2.项目总工程师:

2.2.2.1.协助项目经理完成质量职责。

对施工质量在技术上负领导责任,组织收集、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的技术标准及技术政策。

2.2.2.2.主持本工程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制和审批,负责质量管理制度的组织落实工作。

2.2.2.3.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并负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审批,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2.2.4.对各类人员的技术教育、培训、考核、资格确认负领导责任。

2.2.2.5.督促施工队及有关部门做好质量体系运行记录的收集、整理,以便及时移交顾客。

按照《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组建各种技术档案。

2.2.3.经营部职责

2.2.3.1.编制本工程施工经营计划。

2.2.3.2.遵循统计法和项目法人要求,真实、及时报送各类统计报表。

2.2.3.3.负责本工程项目的各类合同管理、施工预算的编制及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2.2.3.4.对工程的成本进行控制,对内、对外进行工程结算及成本核算。

2.2.3.5.负责资金、劳动力管理。

2.2.4.技术部职责

2.2.4.1.负责技术管理工作。

参加施工图审查和交底工作,严格按图施工。

2.2.4.2.编制各道工序施工的补充作业指导书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坚持现场指导和检查工作,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2.2.4.3.协助项目总工做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在技术方面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2.4.4.协助专职质检员、安监员进行各项质量、安全检查。

2.2.5.质检部职责

2.2.5.1.贯彻执行原部颁“质检大纲”和公司依据GB/T19001质量管理标准制定的程序文件,确保公司质量体系在本工程中有效运行。

2.2.5.2.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检查,负责本工程质量计划的制定并在施工现场负责其实施。

2.2.5.3.加强过程控制。

对关键工序和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制定预防措施。

2.2.5.4.负责质量检查、检验,质量状况分析和统计工作,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并制定防范措施,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

2.2.5.5.配合项目法人及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接受其对质量的要求和意见,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工程优质建成投产。

2.2.5.6.在施工全过程中负责执行公司《质量奖惩条例》,并确保公司各项质量制度在本工程得到有效的落实。

2.2.5.7.认真执行达标投产“工程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做好工程资料的管理。

2.2.5.8.对设计质量、材料质量及施工质量严格把关,为项目法人移交一个优质工程。

2.2.5.9.按时编制、上报质量月报表。

2.2.6.安监部职责

2.2.6.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组织开展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2.2.6.2.监督、检查本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和职工的作业行为,有权制止和处罚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行为,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施工,有权勒令停工,并报告领导研究处理。

2.2.6.3.对施工现场和安全卫生责任区内的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环境卫生、成品保护措施及生活卫生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2.2.6.4.参加开工前的安全交底工作,负责安全措施的编制并监督执行。

负责现场施工机械、车辆交通、防火防爆安全监督工作,督促并协助有关人员做好职业防护用品、用具和重要工器具的定期试验和鉴定工作。

2.2.6.5.在施工全过程中执行公司《安全奖惩条例》。

2.2.6.6.分工序预测安全薄弱环节和隐患,并制定预防措施。

2.2.6.7.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工地及工地周围的环境,避免污染及噪音或其它由于施工原因造成对社会的干扰。

2.2.7.器材部职责

2.2.7.1.建立健全器材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按公司贯标程序文件要求,编制设备、材料购置和供应计划并具体实施。

建立健全各种材料设备的台帐。

2.2.7.2.负责自供材料的采购、验收、运输、保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及工程建设单位的要求保证材料质量。

2.2.7.3.参加项目法人供应的材料在采购过程中的管理。

2.2.7.4.负责所有材料的分类、标识、保管和发放。

2.2.7.5.负责机械设备的运输、保养、维修,并确保其使用的有效性。

2.2.7.6.负责工器具的检验、配置、维修和发放。

2.2.7.7.负责计量器具的检验、配置,确保量值的准确性。

2.2.7.8.负责工程爆破物品的采购、运输、储存、领退等工作的管理。

2.2.8.办公室职责

2.2.8.1.负责办理工程施工的各种手续,负责工程项目有关的跨越10KV带电线路和跨越高速公路、铁路、公路协调和工程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工作。

在工程开工前积极联系所属单位,充分取得所属单位支持。

2.2.8.2.为业主、设计单位、运行单位代表和监理工程师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

2.2.8.3.负责项目部的日常事务、文书收发、保卫、接待等。

2.2.8.4.对施工中发现的文物、化石等物品,及时进行现场保护并汇报监理工程师。

2.2.9.施工队长职责

2.2.9.1.严格执行项目经理部的决策和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本队的施工力量,安全优质地完成本队的施工任务,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的自检制度,坚持文明施工,保护环境。

为创“精品”工程,建设“一流”队伍打好坚实的基础。

3.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1.施工工段的确定、划分,平行或交叉作业

3.2.总工期及关键性的控制工程工期安排

3.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临时建筑及作业区:

3.3.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3.3.1.1.便于施工管理和工序组织;

3.3.1.2.便于工程设备、材料妥善保管、安全保卫;

3.3.1.3.便于保证现场有序整洁。

3.3.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见附表五

3.3.3.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合理性论证:

3.3.3.1.根据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和了解,该施工总评图布局能够体现资源利用率高,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投入费用相对较低的原则。

3.3.3.2.各职能部室和职工宿舍等办公、生活设施就地利用公司本部资源。

3.4.施工顺序

3.4.1.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先地下、后地上;

先土建、后电气,然后调试;

3.5.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技术措施

3.5.1.电缆保护管敷设方案

3.5.1.1.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槽底平整夯实→槽底垫层铺筑→保护管安装→检查井砌筑、抹面、盖板安装→沟槽回填→回填土夯实

3.5.1.2.施工方法:

3.5.1.2.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所交控制桩坐标及拐点,放出每个检查井的位置,并注明桩号和井号。

并且及时拉好把线,作好纪录。

沟槽开挖时,测量人员跟机测量,随时校正沟槽中线偏移和高程的误差。

3.5.1.2.2.准备管道施工作业工具:

PVC-U管施工:

手锯、万能笔、量尺、棉纱、毛刷、润滑剂、聚氯乙烯粘接剂、挡板、撬棍、缆绳、塞尺等材料及工具。

3.5.1.2.3.沟槽开挖:

3.5.1.2.3.1.利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或人工开挖。

3.5.1.2.3.2.沟槽开挖的放坡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系数施工,若开挖后的沟槽基础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及监理人员共同视现场情况另行处理。

3.5.1.2.3.3.沟槽开挖时,槽壁、槽底保持平整,开挖绝对不允许扰动原状土,槽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米的原状土需在铺管前人工清理到设计标高。

3.5.1.2.3.4.机械开挖不得采用超挖回填的方式来控制槽底标高,如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不得回填泥土,应换填最大粒径10-15毫米的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径小于40毫米的碎石,并整平夯实。

坑底如有坚硬物体必须清除,用砂石回填处理。

3.5.1.2.3.5.沟槽槽底净宽度严格按照设计规定尺寸施工。

3.5.1.2.3.6.施工开槽后,须会同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进行验槽,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继续施工。

3.5.1.2.4.槽底垫层铺筑:

管道混凝土基础,在安管前应铺设好混凝土基础,铺设要按管道中心桩及测量标高挂线铺设,保证安管时高程及中心允许偏差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使管身均匀座落在基础上。

待安管后进行管道两侧范围内及腋角的铺设。

3.5.1.2.5.PVC-U管道安装:

3.5.1.2.5.1.管道安装采用人工安装,槽深不大时采用人工下管,槽深大于3米或管径大于公称直径DN400毫米时,采用非金属绳索溜管入槽,依次平稳地放在混凝土基础管位上。

不得用金属绳索勾住两端管口或将管材自槽边翻滚抛入槽中。

3.5.1.2.5.2.调整管材长短用手锯切割,断面须垂直平整,不得有损坏。

3.5.1.2.5.3.管道连接前须确认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口应插入承口的深度。

接口作业时应先使用棉纱清理插口和承口工作面,不得有泥土等杂物,并用毛刷在承口内工作面上涂润润滑剂,然后立即将插口端的中心对准承口的中心轴线就位。

插口插入承口时,小口径采用人力在管端设置木挡板,用撬棍将被安装的管道沿着对准的轴线徐徐插入承口内,逐节依次安装。

严禁采用施工机械强行推进管子插入承口。

最后用塞尺检查插入深度是否符合要求。

3.5.1.2.5.4.管道中心线的控制采用边线法。

3.5.1.2.5.5.雨季施工需采取防止管道漂浮的措施。

可先回填到管顶以上大于一倍管径的高度。

当管道安装完毕尚未还土而遭到水泡,应进行管道中心和管底高程的复测和外观检查,如出现位移、漂浮、拔口等现象,应及时返工处理。

3.5.1.2.6.PVC-U管道修补

3.5.1.2.6.1.管道敷设后因意外因素造成管壁出现局部损坏,当损坏部位的面积或裂缝长度和宽度不超过规定时,应采取粘贴修补措施。

3.5.1.2.6.2.管壁局部损坏的孔洞直径或边长不大于20毫米时,用聚氯乙烯塑料粘接溶剂在其外部粘贴直径不小于100毫米与管材同样材质的圆形板。

3.5.1.2.6.3.管壁局部损坏的孔洞为20--100毫米时,用聚氯乙烯塑料粘接溶剂在其外部粘贴不小于孔洞最大尺寸加100毫米与管材同样材质的圆形板。

3.5.1.2.6.4.管壁局部出现裂缝,当裂缝宽度不大于管周长的1/12时,在其裂缝处粘贴长度大于裂缝长度加100毫米、宽度大于60毫米与管材同样材质的板,板两端切割成圆弧形。

3.5.1.2.6.5.修补前须将管道内水排除,用刮刀将管壁面破损部分剔平休整,并用水清洗干净。

对异型壁管,必须将贴补范围内的肋剔除,在用砂纸或锉刀磨平。

3.5.1.2.6.6.粘贴完成后须做一定的包扎固定。

并对管底的挖空部位用两倍支撑角的要求用粗纱回填密实。

3.5.1.2.6.7.对损坏管道采取修补措施,须事先取得甲方和监理人员的同意。

3.5.1.2.6.8.当管道损坏部位的大小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将损坏的管段更换。

当更换的管材与已铺设管道之间无法连接时可砌筑检查井或连接井连接。

3.5.1.2.7.检查井砌筑:

3.5.1.2.7.1.砌筑用混凝土模块须保证表面平整。

并且砌筑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进入施工现场须具有产品的合格证,表明厂家、模块的强度等级、型号、批次和生产日期。

3.5.1.2.7.2.垫层采用商品混凝土。

施工时统一调配,浇筑垫层时基层应平整、密实、尺寸符合要求。

如遇地下水须将地下水降至垫层以下0.3米,以保证基础的承载力。

垫层浇筑应振捣密实,面层保持糟面。

3.5.1.2.7.3.砌筑时务须确保砂浆饱满,灰浆均匀。

砌筑砂浆所用的砂、水泥、水和外加剂应符合规范及规程的要求。

3.5.1.2.7.4.砌块砌筑应满铺满挤、上下搭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毫米,并不得有竖向通缝;

竖向灰缝内侧宽度不小于5毫米,外侧不大于13毫米。

并且不得在模块砌体上留设脚手架孔。

3.5.1.2.7.5.检查井内的流槽应与井壁同时进行施工,表面采用砂浆分层压实收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底接顺,管底高程应符合规范要求。

3.5.1.2.7.6.在井室砌筑时,应同时安装踏步,位置应准确,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或砼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

3.5.1.2.7.7.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接入管径大于300毫米时,须起拱加固。

管道下口采用原浆稳固,并保证密实无孔隙。

3.5.1.2.7.8.墙体抹面前须将砌筑时挤出的砂浆刮平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水泥砂浆抹面分两道抹成,第一道抹成后应刮平并使表面造成粗糙纹,第二道砂浆抹平后分两次压实抹光。

抹面砂浆终凝后及时保持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5.1.2.7.9.盖板、井盖安装时加1:

2防水砂浆座浆及抹三角灰,井盖顶面标高与道路路面平齐。

混凝土盖板采用吊车吊装。

盖板运输及堆放时不得倒置。

3.5.1.2.8.管道与检查井连接:

3.5.1.2.8.1.塑料管道与检查井连接采用中介层发施工。

即在管材或管件与井壁相接部位的外表面预先用聚氯乙烯粘接剂、粗纱做成中介层,然后用水泥砂浆砌入检查井的井壁内。

3.5.1.2.8.2.如要在检查井上预留出管道孔,其直径应大于管道或管件外径0.2米,在安装前预留孔环周表面应凿毛处理。

3.5.1.2.8.3.检查井底板基底混凝土垫层应与管道基础垫层平缓顺接。

3.5.1.2.9.土方回填:

3.5.1.2.9.1.管道回填应在检验合格后及时回填。

3.5.1.2.9.2.坑底至管顶以上50厘米范围内,不得含有有机物、冻土以及大于50毫米的砖、石等硬块。

回填时沟槽内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

3.5.1.2.9.3.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米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不得使用机械推土回填。

3.5.1.2.9.4.沟槽回填须从管道、检查井两侧同时对称回填,确保管道及构筑物不产生位移。

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0.2米,在管顶以上0.4米范围内不得用夯实机具夯实。

3.5.1.2.9.5.槽底在管基支撑角2倍的范围内必须用中砂或粗砂填充密实,与管壁紧密接触,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

3.5.1.2.9.6.分段回天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阶梯状,且不得漏夯。

3.5.1.2.9.7.回填土的压实度,管底到管顶范围内应不小于95%,管顶以上0.4米范围内不小于80%,其他部位应不小于90%。

3.5.1.2.9.8.检查井周围及深度1米范围内用4%水泥稳定砂砾回填。

回填前应保证检查井墙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

回填时从四周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并在使用压路机压实前先采用人工打夯机压实。

回填土分层填筑并严格控制水稳土含水量,人工打夯分层厚度不大于20厘米。

3.5.2.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虽然施工简单方便,但如果没用按严格的安全措施和技术工艺进行施工,会造成电缆的直接或间接损坏,且电缆在运行中也将会受到外界的破坏,施工方法如下:

3.5.2.1.敷设前应对电缆外观进行检查,并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如发现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厂家到现场。

3.5.2.2.电缆敷设前的检查工作:

预埋管管口毛刺的清理、电缆沟内积水的处理、电缆通道的畅通。

3.5.2.3.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

穿电缆时,不得损伤护层,可采用无腐蚀性的润滑剂(粉)。

3.5.2.4.再次核对电缆的型号、长度、规格。

3.5.2.5.敷设电缆时应从电缆盘上方引出电缆,严禁将电缆拧成死角。

施工时注意电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规范规定值,放电缆时应顺电缆圈慢慢拉直,并注意不用将电缆放在地面拖拉以免破坏外保护层。

放电缆时应注意合理安排长度,以免造成浪费,除考虑制作终端头有足够的长度外,还要留有电缆全长的0.5%-1%的备有长度。

3.5.2.6.电缆施放后,多余电缆应排列整齐,电缆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5.2.7.电缆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以下试验项目:

绝缘电阻测试、交流耐压和泄漏电流测试、相序核对;

3.5.3.电缆头制作:

3.5.3.1.电缆终端及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

3.5.3.2.制做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应防止尘埃、杂物落入绝缘内。

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

3.5.3.3.电缆终端与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

3.5.3.4.型式、规格应与电缆类型如电压、芯数、截面、护层结构和环境要求一致。

3.5.3.5.结构应简单、紧凑,便于安装。

3.5.3.6.所用材料、部件应符合技术要求。

3.5.3.7.采用的附加绝缘材料除电气性能应满足要求外,尚应与电缆本体绝缘具有相容性。

两种材料的硬度、膨胀系数、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物理性能指标应接近。

橡塑绝缘电缆应采用弹性大、粘接性能好的材料作为附加绝缘。

3.5.3.8.电缆线芯连接金具,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管和接线端子,其内径应与电缆线芯紧密配合,间隙不应过大;

截面宜为线芯截面的1.2~1.5倍。

采用压接时,压接钳和模具应符合规格要求。

3.5.4.电缆试验

系统调试按国际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供货商的技术文件进行

3.5.5.路灯工程

3.5.5.1.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基础开挖→坑底平整夯实→基础工程→基础回填→路灯杆组立→路灯、设备安装

3.5.5.2.施工方法:

3.5.5.2.1.基础开挖

3.5.5.2.1.1.现浇式基础土石方开挖在有道路条件的,开挖时尽量采用挖掘机械和人力配合开挖。

3.5.5.2.1.2.基础开挖按设计和施工要求,先降基后进行基础开挖;

对于降基量较小的基础,可与基础开挖同时完成。

3.5.5.2.1.3.开挖前要按设计图纸、核查分坑成果,检查地质情况,检查杆位桩、控制桩完好情况和正确性,基础坑口尺寸及各相对尺寸,基础开挖深度控制要求。

3.5.5.2.1.4.开挖时注意保持坑壁边坡,及时排除基面浮石、积水。

地下渗水量大的基础应在坑底设积水坑,边开挖边排水。

松软地质开挖要设挡土板,挡土板应按阶梯布置且设对撑。

出土堆放宜离开坑口1M以外,以防发生塌方。

3.5.5.2.1.5.隔夜坑重新开挖前应全面检查坑壁有无异常情况,当天不能浇筑的基础,要做好防雨防水防塌方保护。

3.5.5.2.2.基础工程

3.5.5.2.2.1.钢筋绑扎

3.5.5.2.2.1.1.钢筋绑扎时要核对钢筋品种、规格、尺寸和数量,清理表面浮锈和油污。

3.5.5.2.2.1.2.钢筋在坑外绑扎成型后放入模内。

交叉点用铁丝绑扎或点焊。

有焊接接头的主筋,应错开布置,同一断面接头面积受拉基础不大于总面积25%,受压基础不大于总面积的50%。

3.5.5.2.2.1.3.主钢筋的弯勾方向,位于模板平直部分的与模板垂直,位于模板角部则沿该角的平分线布置。

箍筋弯勾应向内,应沿主筋方向错开布置。

绑好后,应按图纸进行复查,确保数量正确,位置,尺寸偏差在容许范围之内。

3.5.5.2.2.1.4.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在设计范围内。

3.5.5.2.3.模板安装

3.5.5.2.3.1.准备工作

3.5.5.2.3.1.1.复核基础型号、地基垫层标高、检查基础根开及中心位置。

3.5.5.2.3.1.2.清除坑内积水及杂物。

3.5.5.2.3.1.3.清理配套模板。

3.5.5.2.3.1.4.制作钢筋保护层,砂浆垫块及立柱底部垫块。

3.5.5.2.3.2.模板配制

3.5.5.2.3.2.1.选用定型的钢模板、角模及其附件。

3.5.5.2.3.2.2.模板内表面应平整,无异物,用时应涂隔离剂。

3.5.5.2.3.2.3.一般采用大规格模板,拼装时应横放,接缝严密且相互错开,刚性差的部位应补强。

成立体断面后四周必须用角模撑整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