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707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docx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

【篇一: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

①那一轮月亮果然是越来越圆了,它的圆满就像一个句号,结束了四季中最好的时光。

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至此宣告结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随之,将面对暮秋的肃杀和寒冬的凛冽。

②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月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渐渐培养了独特的心理,这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内敛的。

中国人选择了这一天像蚕吐丝一样,把轻易不肯吐露的心思拉得很长很长--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轻轻一问,看似漫不经心,却一下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远古洪荒,一下就追问到了人类的源头。

陈子昂在白天想到过这些,他意识到自己生命的短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李白也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他甚至想纵身而起,欲上青天揽明月。

这些唐代的中国人在千余年前就想到了这么远、这么深,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命题,这说明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然。

③因此,中秋这个节日的诞生便顺情合理。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世界哪里还有如此凝聚人心的节日呢?

约定俗成,中秋节不能放鞭炮,中秋节放鞭炮是煞风景。

那一轮月亮在白莲花似的云朵里穿行,云动疑是月在行,云破月来花弄。

可以有一丝风的清凉,但风不能大。

恰恰是中秋这一天,很少有月黑风高夜,这也是天意独怜人间燥热,降下这一片清凉和圆满。

最好有三五良朋,一石桌,几藤椅,一壶老酒,一碟花生米,一罐凤尾鱼,一盘大闸蟹,再加上一些果品。

不求醉饱,但营情调,故万万不可端上来一大盘手抓羊肉,煞了风景。

④那一轮月亮确实是越来越圆了。

因其圆满,反而倒惹出伤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感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伤感;月出惊山鸟是静谧;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巧喻;只有李白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毫无伤感之意,有万里横空出世的气魄!

但是不管怎么说,一本唐诗,处处见月,虽说各有各的写法,各有各的寄托,却是各个身上沐浴着月轮的光辉。

唐以后,明月愈转华美凄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更将人生的落寞凄凉,心无系处突兀地暴露在典型情态之下。

⑤中国的古代神话有射日之说,后羿射日,可见于日有恨,至少是爱恨交加;还有逐日之说,夸父追日,中途渴死,弃杖化为邓林只有月亮的神话是最美的,嫦娥奔月,唯有美丽的嫦娥配得上月亮里的宫殿--广寒宫。

她在月光里无翼而翔升,裙袂飘然,兔是玉兔,树是桂树。

西方推石不止的西西弗斯神话,在这里变成了吴刚伐桂,东西方神话形不同,神相似。

⑥谁是有心人留意去统计一下呢?

千百年以来,有多少古代诗人留下月亮诗篇、明月佳句?

那轮幼时不识月,呼为白玉盘的月亮,正是一颗高悬碧空、心迹朗朗的中国心。

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

⑦那月亮此刻正高悬夜空,如同宇宙间唯一的一盏华美路灯。

光不耀眼而持久,力不扩张而长存。

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不是别的,而是对月亮的理解和领悟,是我们独有的中秋节。

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是全人类,千里是全世界。

相信中国的月亮文化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因为--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月亮,月亮是人类的共同语言。

(取材于周涛同名散文)

一、标题

题目巧引李白的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给文章添上了几丝文气,中秋月点出对象,表明作者在文中必将谈及中秋及月相关的内容及情丝。

二、文章主体部分

开篇以中秋月的外形特点,引出季节的感慨,为下文引出中国人对月亮的独特情感张本。

文章接着将视角伸至月亮的变化,由变化引出古人对月亮的独特心理--细、柔、感伤、内敛。

中国人向来是含蓄的,往往会触景而伤情,月亮总是亘古不变的,不知道照过多少朝代,多少山川岁月,在月亮面前,人生是多么的短暂,惹得细腻的文人,忍不住侧颈伤怀,感慨自己生命的短暂,即便如李白之豪迈者,也不能免俗。

从而得出这么一个看法--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然。

这样,文章很自然地引出中秋节,从而与文题相扣。

中秋节是一个婉约的节日,所以作者情意翩翩地设想了这样一幅妙度中秋的画面--三五良朋,一石桌,几藤椅,一壶老酒,一碟花生米,一罐凤尾鱼,一盘大闸蟹,再加上一些果品。

不求醉饱,但营情调。

喜欢热闹的鞭炮和粗犷不羁的手抓羊肉肯定与这种婉约是不搭调的。

中秋节又是一个思念的节日,因而容易引出伤感。

作者在第四段中引用大量的古人诗句,解说古人正是借月来抒怀,借中秋这个独特的思念的节日来传情,虽然诗人各有所托,但都毫无例外地注意到了中秋月非常适合来表达情意。

第五段中用文艺的笔调介绍了中国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给文章营造了一抹神奇的浪漫色彩。

第六七两段由月亮这个独特的意象,点出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月亮文化即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八段憧憬中国的月亮文,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会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

整篇文章抒情的色彩相当浓厚,其中引用了大量的诗句,为文章增加了诗情画意,使文章别有韵味,是一篇值得学生研读和借鉴的好文章。

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开篇以句号作喻,既形象地写出月亮的圆满,又与后面宣告结束呼应。

b.第②段中引用陈子昂和李白的诗句表明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月亮的感伤情怀。

c.作者笔下人与月亮的关系充满诗意,读后使人能够获得文中有画的美感。

d.本文结尾处的破折号有解释作用,意在解释月亮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语言。

e.作者在行文中引用的大量古今诗句,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文学底蕴。

解析:

这道题考察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涉及到文章的修辞、内容理解及标点的运用,正确答案是a、c。

b项在解读第二段时,对陈子昂和李白的诗句理解错误,文中陈子昂在白天想到过这些,他意识到自己生命的短暂,而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他的大胆、不羁可见一斑,何来感伤?

d项中的破折号的用法打破了我们一向的认识,这个放在文末的标点其实是为了强调后面的内容,在破折号前面有了一个非常醒目的词语因为,所以这个标点就不应该是解释说明了。

e项文中引用的诗句,都是古代的诗句,没有现在的。

2.阅读第③段,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煞风景?

(4分)

解析:

这道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其实可以转化一下角度,可以分步理解,哪些东西是煞风景的,为什么它们是煞风景的;再联系中秋节的特点,很自然地就能想到,这是用放鞭炮和手抓羊肉来反衬中秋节的静谧与情调。

答案要点:

强调①放鞭炮热烈,手抓羊肉粗犷;②与静谧的中秋之夜气氛不和谐。

(各2分)

3.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7分)

(1)作者在第⑤段引入有关射日逐日的神话有什么作用?

(4分)

解析:

这是一道作用题。

作用题经常要考虑这样几点:

1、内容;2、结构;3、手法;4、表达效果。

射日逐日不是本文要谈的重点,所以只是来作为陪衬,是为了更好地引出后面的月亮的神话最美的,从而表达人们对月亮的喜爱。

这样答案就出来了。

答案要点:

①反衬;②突出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的喜爱;③凸显作者对月亮的赞美。

(答出三点4分,答出两点3分,答出一点2分)

(2)解释第⑥段中划线句子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的含义。

(3分)

解析:

这是一道含义理解题。

我们做含义题,首先要学会抓句子的关键词,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就是文化,有哪些和月亮相关的文化呢,文中提到与文化相关的内容有哪些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文中追寻,不难发现,由月亮引出第二段中中国人独特的心理,又很自然地引出第三段中节日的诞生,再加散布全篇的大量诗句和第六段中多少古代诗人留下月亮诗篇,这样答案而自然就出来了。

要点:

①从古至今,由月亮产生的独特心理;②由月亮产生的诗篇佳句;③由月亮产生的独特的节日(各1分)

4.联系社会生活,谈谈你对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不是别的,而是对月亮的理解和领悟,是我们独有的中秋节这一句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10分)

解析:

这道延伸阅读题是由句子含义引出的,因此必须准确这句话的含义,压缩一下这个句子主干,就能找到核心了--文化遗产是中秋节,可见出题者是希望学生能关注到像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我们应该对这样的传统文化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是学生要思考的方向,而不必局限在中秋节这一个节日范围内。

这篇文章文采不错,且引用大量古诗文,非常适合高二程度较好和一般的高三学生使用,并且还能由此引导学生恰当地在作文中引用我们熟悉的古诗词。

【篇二:

高中最新散文阅读理解】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

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

”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

“可能?

什么叫可能还不到?

”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

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

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灸。

“别浪费时间啦!

根本没用!

”我说。

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

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

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

“那就好好写吧。

”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

“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

”她提醒我说。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

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

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

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

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

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

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

“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

”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

“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

”我听了心里一阵抖。

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

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

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

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

我问起那棵合欢树。

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

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

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

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取材于《史铁生作品集》)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

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

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学、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

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4分)

(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

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6分)

(4)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

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

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8分)

2009真题五、本大题共四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司马祠

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

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而对韩城心仪已久。

在这次的游览的历程中。

韩城的地势之高,城廓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

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

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

汉武帝喜得瑞药,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

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

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

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

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

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

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无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

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

这条险峻的山脊,是后人垫沟筑起的,砖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用意取之于《易经》中的释义,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

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义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

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

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司马迁之侍妾,叫随清娱,迁遇难后忧伤而死,褚遂作此墓志铭。

是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

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是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年线描画像塑造的,相传画像出自司马夫人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

传说司马迁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高岗上的。

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损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不能埋入祖茔。

这是谁的悲哀呢?

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宇轩昂,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

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形砖砌墓冢,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状八卦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属。

墓顶一柏分为五指,人称五子登科,形若颤抖的五指,傲指苍穹。

这是天问!

我听见史圣在歌唱。

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一起歌舞。

天空有雄鹰飞过,它读圆的墓冢,读方的祠院,读直的牌坊和山门,再读弧形的古石坡和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汉武帝之所以与司马迁结缘,是因为在太史公的故乡挖到了投其所好的灵芝草。

b.作者在文章中叙写韩城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貌,凸显的是史圣家乡的人杰地灵。

c.在作者看来,受了宫刑的司马迁死后不能埋入祖茔,这构成了史圣最大的悲哀。

d.类似于褚遂良的梦,本文的行文也呈现出一种虚虚实实、扑朔迷离的写作风格。

e.文章融历史想象与现实感怀为一体,为这篇游记增添了几分厚重感与文化内涵。

18.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

19.文章侧重描述了司马祠哪些“有形”的部分?

这些部分各自负载着什么与司马迁有关的“无形内涵”?

(6分)

20.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6分)

四个“读”字的运用,有什么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3分)

结尾一句“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原文作答。

(3分)

2011真题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

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垂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

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

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层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

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

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

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八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

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

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今朝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吧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

《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蒙,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岭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

“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论。

b.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压低”、“涂饰”了祁连山,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c.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蒙笼罩,真相难以认清。

d.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

e.本文即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历史感。

17.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

(5分)

18.作者曾说:

“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19.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

(不少于200字)(10分)

附参考答案:

2005

(1)a、c

(2)在结构上首尾呼应。

为下文妈妈提议我写作埋伏笔,做铺垫。

欲扬先抑,本文旨在表达对妈妈的怀念之情,对妈妈的赞美,与开头对妈妈的不理解做强烈对比。

(3)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爱的执着与无私。

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与恒久。

(4)要点:

想表现的是:

母爱是普遍的母爱又是独特的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

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2009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页)

17.(4分)be

18.(2分)

要点一:

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

要点二:

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

要点三:

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19.(6分)

要点一:

九十九级神道——司马迁所经受的磨难

要点二:

泥塑像——司马迁的“完人”形象

要点三:

墓冢——司马迁的大智大慧

要点四:

墓顶一柏——司马迁的“天问”

20.(6分)

(3分)

要点一:

把司马祠当成历史的大书,强调它特别值得解读

要点二:

引发读者对司马迁人格与精神进行深入思考

(3分)(略)

2011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16.(4分)bc

17.(5分)

开头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在强烈对比中反衬现实真相;起笔大气,在引起下文的同时,也透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结尾的引用既印证了前文自然景物与生命情感交融互渗的关系,引发作者的诗句来收束文章,同时又以林则徐寂寥无奈的心境映衬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

18.(6分)

“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雪”化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子孙。

“雪”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圣灵神韵,使人生亲切之感;

“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史感悟的载体;

“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

19.(10分)

第一问:

祁连山为当地古往今来的历史提供了自然条件,历史文献中的积淀也赋予神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史中有山,山中蕴史,眼前的自然山景也触发作者的历史记忆,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

第二问(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