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1031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2)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能力培养:

1、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2、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情感、价值观:

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重难点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

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时1课时时间2013年10月13日

教学内容:

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公元1997》。

问题设计:

这首歌曲反映了中国人的什么愿望?

今天,鸦片战争这一课将回答这一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一疑问,去翻开1840年那段沧桑的历史。

课前自主学习

一、鸦片战争

1.虎门销烟

(1)背景: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了为了,英国并始把侵略矛拳指向中国。

清朝统尊下的中国依然占据统治地位,面对西方的威胁,清政府实行政策。

(2)起因:

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向中国走私鸦片,从中国掠走大量,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

(3)地位;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2.主要经过

(1)1840年6月,英国军舰侵入,鸦片战争爆发。

(2)英军沿海北犯,一度攻占浙江,最后到达,威胁北京。

(3)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改派为钦差大臣与英淡判,。

英军为给清政府施加压力,1841年强占,威胁广州。

(4)1842年8月,英舰驶抵.下关,清政府求和,签。

3.《南京条约》

(1)割给英国。

(2)赔款银元。

(3)开放。

、、、五处为通商口岸。

(4)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4.影响

(1)中国大门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不断遭到破坏。

(2)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开始沦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起因:

不满足既得利益,英国联合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了修订条约和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

遭拒绝后,决定用武力解决问题。

2.经过

(1)1856年,英军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加入。

(2)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

(3)不久,英法不满清政府指定的进京换约路线,战争再起。

英法接连攻占了、。

(4)1860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3.结果

《天津条约》

(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增开沿海沿江处为通商口岸。

(2)赔偿英法两国巨额白银。

(3)允许外国人到内地、、。

(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

《北京条约》

(1)承认有效。

2)增开为商埠。

(3)割给英国。

(4)对英法赔偿各增至两白银。

4.影响

(1)中国丧失了,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清政府开始被,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知识点一:

虎门销烟

知识归纳

1.背景

(1)清朝统治危机四伏

①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矛盾激化,反抗清朝统治的起义不断发生。

②对外关系上,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仅限定广州一处。

(2)欧洲列强的迅速崛起: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国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发展起来。

列强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

2.禁烟运动

(1)起因:

①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出商品,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在两国的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②英国为了改变对华贸易的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的统治。

(2)经过

①湖广总督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②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的配合下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鸦片当众销毁。

典例剖析

【例1】在18世纪中期至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

A、出超地位B入超地位C.出口与进口基本持平D.从出超逐渐转为入超

知识点二:

鸦片战争

知识归纳

1.鸦片战争的经过

(1)开端:

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

(2)北上:

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清政府向英军屈服,英军撤退。

清政府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与英军谈判。

(3)扩大:

①1841年初,英军扩大侵华战争,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又强占了香港岛,清政府对英宣战。

②广大爱国军民英勇抗敌。

当英军用洋炮洋枪进攻镇江时,清军满族将领海龄率守军用大刀长矛,同敌人浴血战斗后全部壮烈殉国。

(4)结束:

1842年8月,英国军舰驶抵南京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这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2)清朝封建统治腐朽落后,皇帝和多数大臣愚昧无知,不了解外国和时代的变化,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落后。

(3)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抵抗派屡屡受压,妥协派日益得势,终于导致战争的失利。

(4)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雄厚,武器先进,并且蓄谋已久。

3.鸦片战争的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民族矛盾则成为社会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既反封建又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双重任务。

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典例剖析【例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变式题2】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和深刻的历史原因是()

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B。

清朝政府坚持闭关锁国的传统政策

C.英国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

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急于扩大市场

知识点三:

战火再燃

知识归纳

背景:

19世纪50年代,列强提出了“修约”要求,企图借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但遭到了政府的拒绝。

2.经过:

战争分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1856年秋,英军进攻广州法国加入1857年底,联军攻陷广州城;1858年夏,英法联军攻陷大沽,进逼天津天津议和,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联军占领舟山、大沽、天津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

(1)《天津条约》:

1858年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

内容: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10处通商日岸;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

内容: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偿各增加到800万两白银。

(3)中俄《北京条约》

俄国以“调停”有功为名,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

除规定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尤其是割地一项。

到19世纪80年代,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4.影响

(1)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2)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人民的反抗。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典例剖析

【例4】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侵略者由东南沿海开始发动进攻B。

其目的都在于打开中国市场

C.都推进到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区D.侵略者都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巩固测试

1下列对鸦片战争前清王朝的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闭关自守B.在正当的对外贸易中居于出超地位

C.在开始大规模向西方学习D.以“天朝上国’’自居

2.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品的质量优于英国机器产品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3、1839年6月,林则徐当众销毁鸦片的地点在()

A.厦门B.金门C.虎门D.澳门

4、下列对鸦片战争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B.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C.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被迫全境开放

5、下列各项不属于《南京条约》内容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货物的关税要与英方商定D.外国人可以到内地经商、游历

附:

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分类比较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继续根本原因和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战争性质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扩大战争过程侵略力量英国英法两国,美俄帮凶

侵略时间两年四年

侵略范围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战争危害和影响开放口岸和割地开五口

割香港岛增开十一口;英割九龙,

俄割100多万平方公里

主权遭到破坏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进一步丧失,

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个性空间

作业: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

虎门销烟

2.战争经过和结果:

战争爆发(1840年6月)--战争扩大(1841年)--战争结束(1842年8月)

3.战争结果:

清政府失败。

《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4。

《南京条约》内容:

割地、赔款、开口通商、协定关税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2.经过:

3.结果:

《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4.影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