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1125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docx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6P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的概念

  

(一)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一)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真实性审查,即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确认、计量和报告。

  合法性审查,即经济业务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合理性审查,即符合企业内部有关规定,如是否超支等。

  会计监督也分为事前监督(未来)、事中监督(正在发生)和事后监督(已发生)。

  (三)核算和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除了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以工业企业为例,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

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一)资金投入:

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和债权人投入。

  

(二)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1.供应过程:

它是生产的准备过程。

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发生材料价款、运输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

  2.生产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人加工产品时,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生产工人工资等,同时,还将发生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工资结算关系、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劳务结算关系等。

  3.销售过程:

在销售过程中,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发生有关销售费用(比如打广告等)、收回货款、交纳税金等业务活动,并同购货单位货款结算关系、同税务机关发生税务结算关系等。

企业获得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费用成本后的利润,还要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三)资金的退出:

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

比如,企业新聘请一位销售经理,这项业务就不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因为已经不是奴隶社会了。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基础

  二、概念

  1.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

  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

即在该期间产生了收款的权利,则在该期间确认收入增加;在该期间产生了付款的责任、义务,则在该期间确认费用增加,而不管款项是否收付。

  2.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对会计核算对象(资金运动)的具体化。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的表现。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以下三项:

  1.资产

  

(1)概念: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具有三个特征:

  ①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注:

现金指库存现金及可以随时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3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

(现作为知识面扩充,将来职称或注会要求掌握)

  资产预期能否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

如果某一资产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例如,3月8日销售货物,价款30万元,对方没给钱。

那我们就确认应收账款增加30万元。

到年底出报告时需要对这30万元债权进行检查。

假如发现最多能收回20万元,也就是有10万元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大,此时要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作为资产减值损失,即这10万元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要将其从债权中减掉。

  ②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拥有是指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

通常判断资产属于谁,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

  但对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对其不拥有所有权,却能够实际控制,也应当确认为企业资产。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③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例如购货意愿或者计划,不能确认为资产。

  (3)分类

  按其流动性,资产通常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5种。

  (4)确认条件

  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还必须是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并且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负债

  

(1)概念: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切记,非现实义务)  

  

(2)特征:

  ①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它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

  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这也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

  ③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或借款意向书,不形成企业的负债。

  (3)分类

  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4)确认条件

  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所有者权益

  

(1)概念: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净资产。

  

(2)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只有清偿了所有的债务后,才可以把剩余的资产分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3)企业资金来源:

一个是债权人,一个是所有者。

  (4)分类

  按其构成不同,分为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利得、损失有的计入所有者权益,并入资产负债表;有的计入营业外收支,并入利润表。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1)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①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如工业企业销售产品(主营业务收入)、材料(其他业务收入)取得的收入;餐饮企业的餐饮收入,均为收入。

而企业收取的合同违约金、罚款(营业外收入)等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不能算收入,即营业外收入不是收入。

例如,法人不是人。

  ②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如股东增资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但不能算收入;如前言讲的,上货花费1000元,全卖得2500元,赚1500元,2500元是经济利益总流入,即收入。

  ③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增加会导致利润增加(不能考虑费用),形成利润不再分配就是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所以收入增加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但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2.费用

  

(1)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征

  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如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工资、办公费、房租、广告费等,均为费用。

但自然灾害等事故造成的损失,不能算费用(营业外支出)。

  ②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是算利润的依据之一,而形成利润之后才有可能向所有者分配者利润,即发生费用是在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之前的事情。

即使二者均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不是一回事。

  ③费用会导致所有权益的减少。

  费用增加会导致利润减少(不能考虑收入),即会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但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3.利润

  

(1)概念: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将减少,业绩下滑了。

  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之间的区别,收入、费用都是日常活动形成的,而利得、损失均是非日常活动形成的。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5种。

  

(一)历史成本(过去发生的金额)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二)重置成本(现在重新取得需支付的金额)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三)可变现净值(将来可以流入的差额)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可变现净值=估计的(正常销售售价-至完工的成本-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四)现值(折现后的金额,即若干时期后的某一金额可算作现在的多少)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中级或注会中财管的基本知识)

  例如,2008年11月1日存入银行10万元,1年期利率为3.87%。

1年后,即2009年10月31日账户本利和为103870元。

简单说,10万元即为103870元的一年期现值。

  (五)公允价值(大家公认的公平金额)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