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1131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docx

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0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2008年江苏省记叙文阅读10篇

父子

萧忠民

半夜,201宿舍的聚会散了。

应邀来的几位女同学,各人颊上带了半醉的酡红,相挽而去。

桌上地下,尽是残羹剩汁,果壳糖纸。

同房的几位,歪倒在床上,沉浸在醉饱的酣畅里。

独有陈双喜,神思恍惚,坐立不宁。

转了几圈,他走出宿舍门,立在楼廊眺望夜色里显得十分空旷的校园,心里纳闷:

“怎么回事,爹还不回?

上午,他从僻远的乡下赶回学校,老爹与他同路,挑一担自做的扫把来城里卖。

下午,老爹卖完扫把,赶来学校,将所得的60元钱交给双喜。

因为晚了,只好歇一晚,明日再赶路回家。

同宿舍的同学都到齐了,商议着晚上聚会一次,把班上的几位女同学也请来了。

双喜虽然口里赞同,但一想到爹,心里甚是尴尬:

爹那身粗布衣裳,一双满是老茧的大手,黑皱的面容,更有那乡下汉子的粗俗谈吐,让女同学见了,怎好意思?

没奈何,买来张电影票,把爹支出去了。

愉快的聚会中间,他生怕老爹突然走回来,让他难堪。

可是,此刻聚会已散,电影也早该演完了,还不见爹回来?

莫非他老人家赌气回乡下去了?

想到这儿,双喜心里打起鼓来了,连忙下去探寻。

偏西的月儿被云层遮住了,校园内道路幽暗,少有行人。

转了几处,向校传达室,冷饮店和俱乐部几个还亮着灯的处所打听,都没有结果,只得闷闷走了回来。

到宿舍附近,偶然朝东端一望,只见垃圾站附近的一棵树下,有点红光一闪一闪,似有人在抽烟。

陈双喜疾步走过去,那黑影站起来,拍拍屁股,咳了两声。

“啊,爹,您怎么坐在这儿?

“这里不好吗?

你们的聚会结束了?

老爹只淡淡地应了一句,掷掉烟头,弯腰拿起一个东西,递给双喜。

“刚才给你们屋子做了个扫把呢,你拿回去。

”原来,老爹下午来到儿子宿舍里,看到那脏乱不堪的样子,想找个扫把将屋子清扫一番,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只扫把,原来那只只剩下把柄了,就后悔自己没有带一只来。

晚上看完电影后,又想起扫把的事来了。

于是便去木工房讨了木棒、棕索之类,不一会儿工夫便做成了一个新扫把。

走到宿舍门口,见儿子和同学们正在喝酒聚会,热闹非凡,便默默地走开了。

在校园转了几圈后,索性坐到大树下抽起烟来。

儿子的心事,他自然明白。

但也晓得自己这副模样很不体面,因而也不怪罪儿子。

这会儿,见双喜有些不愿拿扫把,心里便不痛快了。

攥着扫把的那只粗黑的大手微微抖动着。

“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

第二天,201宿舍,除了陈双喜,其余几位直睡到日当正午才醒。

睁开朦胧的双眼,都惊喜地发现,夜里狼藉不堪的宿舍,现在却整理得井井有条,地光桌洁,门角处,还添了把崭新的扫把呢!

(选自《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品赏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请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3分)

20.文中“老爹”和陈双喜各是怎样性格的人?

(4分)

21.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

(3分)

22.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塑造“老爹”形象,请举一例作具体分析。

(4分)

23.本文注重细节描写,请结合其中一处说说它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分)

24.“老爹”留下的只是60元钱和扫把吗?

请谈谈你的感悟。

(3分)

【参考答案】

19.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3分)要点:

父亲来校看双喜;双喜为聚会安排父亲看电影;双喜不愿接受扫把,父亲动怒;双喜转变。

20.(4分)“老爹”:

勤劳善良,节俭,爱子,善解人意,教子有方等。

(2分)

陈双喜:

热爱父亲,爱慕虚荣,知错能改(2分)

21.(3分)要点:

实质上是说他不会给儿子丢面子。

扫把所代表的节俭、勤劳的品德不会让人丢面子。

22.(4分)写出一组对比给2分,指出对比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给2分。

23.(3分)指出细节描写1分,写出作用2分。

24.(3分)要点:

(1)发扬父辈的美德;

(2)珍惜父母之爱;(3)善待父母之爱;(4)要学会感恩(其它感悟合情理也可给分)

(08江苏盐城)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肖复兴

那天下午,我和妻子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忽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

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

我想起上次儿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儿,撩人胃口。

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便对妻子嘀咕:

“你还记得吗?

”妻子也忘记了。

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

“上次你们是不是和你们的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

我和妻子都惊住了。

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

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说:

“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还是开玩笑地对她说:

“你就这么肯定?

她笑了:

“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也笑了:

“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

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

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近,近得可触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

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回美国读书的时候,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

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

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记得人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

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子就坐在面前。

那一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

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

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都渐渐变黄了,天都渐渐地冷了。

那天下午,还是两点多钟,我去中关村办事,那家小馆,那个小姑娘,和那锅鸡块炖土豆汤,立刻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似的,闯进我心头。

离这不远,干吗不去那里再喝一喝鸡块炖土豆汤?

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依然很清净,不过里面已经有了客人,一男一女正面对面坐着吃饭,蒸腾的热气弥漫在他们的头顶。

背对着我坐着是一个年龄颇大的男子,走近了,我发现那个女的,就是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

她也看见了我,向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

那男的模样长得和小姑娘很像,不用说,一定是她父亲。

我要的还是鸡块炖土豆汤。

因为炖汤要一些时间,我走过去和小姑娘聊天,看见他们父女俩要的也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笑了,她也笑了。

我问:

“这位是你父亲?

她点点头,有些兴奋地说:

“刚刚从老家来。

我都和我爸爸好几年没有见了。

“想你爸爸了!

”她笑了,她的父亲也很憨厚地笑着。

难得父女相见,我能想象得出,一定是女儿跑到了北京打工好几年了,终于有了一次父女见面的机会。

我不想打搅他们,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

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要的土豆汤……

那一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

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的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

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

(选自《2004中国散文排行榜》,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有改动)

13.作者写到“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根据上下文,请你具体说出其中有哪些味道。

(3分)

答:

14.文中多处出现土豆汤“喝得很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15.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的土豆汤?

请简要说明。

(4分)

答:

16.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句“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

”的理解。

(4分)

答:

1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4分想象合乎情理,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准确流畅,最多可加2分。

不超过60个字。

若两题都答,只批阅第①题)

①他们一家在吃告别饭时,作者写到“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出他们“彼此嘱咐”的话语

②“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的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

”请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出小姑娘与她的爸爸在慢慢喝汤时的神态。

 

【参考答案】

13、“许多的味道”指的是:

送别时的依依不舍;父母疼惜儿子、殷殷嘱咐的深情;儿子关爱父母的拳拳之心等。

(3分)

14、(3分)①深化文章的主题,突出了亲情的美好与温馨;②紧扣文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照应文章题目,使文章层次结构分明(答两点给全分)

15、(4分)因为我们为儿子送行吃告别宴的场面特殊,临行密密缝一般的亲情与温馨,感染了小姑娘,(3分)引发了小姑娘对家人的思念,使小姑娘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1分)

16、参考答案:

喝土豆汤的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温暖了小姑娘和小姑娘的爸爸,弥漫了整个小餐馆(2分)由此“我”想到尽管人与人之间相隔异地,离别时间久远,但亲情不会淡化,只会越来越浓,亲情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超越了个体家庭之间的限制,在人们中间传递。

(2分)

17、要锤炼语言,要有意蕴与内涵才可获加分。

(08江苏淮安)

郁孤台笑了

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

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

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

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

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

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

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

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

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竞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

他,一定就是辛弃疾!

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

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②于胯部。

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

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

放眼望去:

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

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

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

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③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

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

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

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

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

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

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

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

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

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

⑧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

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

莫忘历史。

它们也在教导我们:

位卑未敢忘忧国!

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之魂犹在!

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断……

⑩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

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

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

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

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选自《语文学习》2006年第6期,有改动)

[注]①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

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

②龙泉:

剑名,这里指宝剑。

③金瓯:

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20.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

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

(每空限5字)(3分)

仰望郁孤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

(2分)

历史的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说说第⑥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文中第⑦段和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4分)

(1)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郁孤台为什么“笑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楼以诗显,诗以楼传。

”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文化的沉积。

华夏大地上,像郁孤台这样的遗迹又何止一处,请再列举两座这类建筑物,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杰出诗文作简要表述。

(6分)

[示例]岳阳楼:

范仲淹为之作《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0.登临郁孤台、步出郁孤台(踱步古城墙)、回眸郁孤台。

(3分,l空1分。

21.历史的霉点:

既指敌寇入侵留下的斑驳伤痕,更指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留下的耻辱印记。

(2分,l点1分,意思对即可。

22.第⑥段开头引用“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两句诗,承上启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一句,承上,“凝目远眺”,启下,引出眼前所望之景。

“中间多少行人泪”一句,引出对南宋屈辱历史的回顾,点明辛弃疾作词的背景。

(3分,答出承上启下l分;答出“引出所望之景”,l分;答出“引出历史回顾”或“点山背景”,l分。

意思对即可。

23.

(1)南宋王朝苟且偷安,辛弃疚力主抗金,却只能空怀报国志,唏嘘、长叹;古城墙甘愿御敌,同样遭遇冷落,只能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

(2分,答出“唏嘘、长叹”的原因,l分;答出“一样”的原因即“南宋王朝苟且偷安”,1分:

意思对即可。

(2)更多的人记住了辛弃疾,记住了这首词,记住了郁孤台,并且融入了心中,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

郁孤台若有知,当倍感欣慰。

(2分,答出“记住辛弃疾或郁孤台”,或“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或“牢记历史”。

意思对即可。

24.本题系开放题,答山古建筑物名、古代名人、相关的名诗名句,表述连贯即可。

(两句共6分。

每句中,古建筑名,1分;古代名人及名篇,l分;名句,1分。

例:

醉翁亭,欧阳修为他写《醉翁亭记》,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

滕王阁,王勃为之写《滕王阁序》,留下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

(08江苏泰州)

贾平凹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

家里来信说:

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列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

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

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

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

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

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

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是多年的游子回来了。

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

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里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推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

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

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

我在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长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

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

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

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

“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

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着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

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

”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

”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

真是一口泉呢!

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

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

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泉!

生命的泉!

”我激动起来了,仅仅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已了。

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的鲜鲜的,深深的:

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

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

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

“能的。

”我肯定地说。

“我说完了,我们就在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18、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展开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答:

19.文章开头说“很是伤感”,第四自然段又说一腔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作者伤感流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4分)

答:

20.小儿将树桩比作一口泉,“我”觉得小儿的发现很伟大,你觉得这个比喻好吗?

为什么?

请作具体分析。

(4分)

答:

21.文章最后说“谛听”“生命的水声”,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3分)

答:

 

【参考答案】

18.(3分)老槐树上落满了可爱的鸟儿,(1分)鸟儿的鸣叫声使得寂寞的冬天很热闹,富有生气。

(1分)表达了作者崇敬、赞赏、喜爱的感情。

(1分)9答一点即可得1分)

19.(4分)老槐树给了作者童年生活无限的乐趣和无穷的遐思;作者同情、可怜老槐树死得很长惨,消失得很惨;老槐树的消失使作者再也不可能有对老槐树慰藉的回忆了。

(第一点2分,后面两点每点1分)

20.(4分)好。

月光下树的年轮像泉水的涟漪,所以月光下的树桩很像一口泉;(1分)老槐树的生命没有结束,它像泉一样生命永不枯竭,因为嫩枝又长了出来;(1分)所以这个比喻显得生动形象,很新鲜,寓意很深刻。

(2分)(答对两点即得2分)

21.(3分)老槐树死了,但她的生命仍在延续;(1分)嫩枝一定会长大,对未来充满着期盼和信心;(1分)对生命力强大的崇拜与敬仰。

(1分)(意思对即可)

(08江苏无锡)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沉寂的北方。

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冈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

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

我和妹妹在等待父亲,和父亲手中的鱼。

②胖头鱼,头重尾轻,一种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

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所以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他的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