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1299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docx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

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宋德臣

宋德臣,52岁。

个头不算高,但浑身透着一股精灵气,谈起话来,有板有眼,神气十足。

他是一位平凡的人。

每天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活跃在建筑工地上,与项目部的小伙儿们摸爬滚打在一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35年的从业生涯,他从一个初中毕业的上山下乡知青到回城学当泥瓦工、到国家一级项目经理、国家首批一级注册建造师,从国内大大小小建筑工地上的普通技术管理人员到青建集团公司驻国外经理部总工程师、分管生产的副经理,曾带领大伙儿创出过一批批“样板工程”、“精品工程”,为“青建海外”品牌的创立立下过汗马功劳,创造的经济效益应以数千万元计。

可你让他谈谈感受,他却憨厚地笑笑。

半天才说:

“这算不了什么”。

1998年春天,他两度出国工作七年后,回国刚刚落下脚跟,就风风火火的投入到青岛国税局大楼工程建设中。

项目组十来个人,一番拼搏,两年辛劳,数百个日日夜夜艰苦奋战,克服了一道道技术难关,终于捧回一个金灿灿的金杯——“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如今,宋德臣作为青岛建设集团华友建设发展公司项目部经理,正带领他的项目部朝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冲刺。

一、“没有知识,就不可能有技术进步。

“知识就是力量。

”——哲人说

“知识就可以改变人生。

”——凡人说。

1966年,由于受那场“大革命”的影响,初中没毕业的宋德臣就与许多知识青年一起下乡插队。

直到1970年才回城。

参加人防隧道打炮眼、清渣被复,做钢筋工、电焊工、吊拉工、瓦工,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参加过多项工程建设施工。

数个工种的平凡轮换,本来很容易引起许多年轻人的厌烦情绪,但宋德臣谦虚好学,聪明勤奋,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深得师傅们的喜爱。

经过农村和基层工程队长时间的艰苦摔打,使宋德臣磨练出种吃苦耐劳的好品质,也使他悟出了一个真真切切的道理:

“手艺不难学,但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哪一行都干不精”。

一九七七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

这使得多年来渴望求学的宋德臣着实兴奋了一阵子。

可是,由于文化基础太差,他只能先报名参加夜校补习文化课。

白天工作的辛劳和结婚后家庭负担的增加,丝毫没有动摇他刻苦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在1979年秋季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原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四年制大专班,圆了大学梦。

宋德臣是个独生子。

他与爱人从相识到结婚成家,都是在他紧张的复习文化、准备参考期间。

他和许多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一样,面临着事业、家庭、学业的沉重压力,却又百般无奈。

“累吗?

听到提问,宋德臣还是淡淡一笑,并向我们介绍了他成家的经过。

1979年5月1日,他带着爱人到北京旅游结婚。

因为正处于参加成人高考的“决战”前夕,他带着全部复习资料。

来回七天,他有空就钻到书本堆里,就是在火车上也没敢耽误复习。

回到家,在同事和朋友们们帮忙收拾的一间新房里请了一顿饭,就算办妥了终身大事,又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

二、在实践中追求创新

四年系统的业余学习,使宋德臣对建筑业从初期的感性经验到比较全面的理性认知,从一个只懂得按规程操作的普通工人成长为一个能够担负较复杂工程的设计、计算、制图和施工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

1990年之前,宋德臣先后担任过工程负责人和工程处技术副处长等职务。

他曾独立主持了青岛国棉五厂宿舍楼、青岛公交公司洛阳路小区宿舍楼、洛阳路小区商业网点综合楼、洛阳路幼儿园、青岛公交公司永平路办公楼等建筑面积近四万平米工程施工。

其中,国棉五厂宿舍8#楼和洛阳路幼儿园工程还被评为青岛市“全优工程”。

担任公司技术处副处长后,他工作更加勤奋,也更注重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科学管理。

他先后组织全处或独立编写了若干较复杂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如五层装配式预制框架的青岛葡萄酒厂包装车间,四层全现浇框架的沧口城建局办公楼,沿海筏板式整体基础的构件厂四层办公楼,全现浇防水砼结构的青岛水族馆海豹展厅,24m跨正方四角锥螺栓球节点钢网架屋面的黄岛开发区井岗山路商业街,以及钻孔浇注桩24m跨后张预应力折线型屋架的青岛烟糖站胜利桥仓库等十几个建筑面积近六万平米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工作。

期间,他还主持攻关并有效解决了青岛肥皂厂清油车间预制砼桩基、青岛葡萄厂包装车间沉井基础、青岛烟糖站的钻孔浇注桩基础、后张预应力折线型屋架、构件厂办公楼整体筏板基础、青岛葡萄酒厂包装车间27m高预制砼桩吊装和黄岛开发区商业街钢网架吊装、全现浇框架的青岛肥皂厂综合办公楼的模板支撑体系等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作之余,他还独立编写了“单柱快速滑模技术在现浇砼柱中的应用”、“全现浇框架模板支撑应用的探讨”、“地下工程防水砼施工浅析”和“砼柱快速脱模技术应用”等技术论文在公司内部发表,并组织开展了“住宅工程砌砖质量通病治理”、“预制砼楼板顺板裂缝治理”等QC管理活动,分别获得了青岛市QC管理优秀成果三等奖和集团公司二等奖。

三、走出国们取“真经”

1991年X月,青岛建设集团公司决定派宋德臣到驻博茨瓦纳工程项目担任经理。

这对一个从未出国工作过,家中父母年迈,女儿还在读小学的宋德臣来说,虽有许多困难,但他很快说服了亲人,随团赴任。

在国外施工,最大的困难是语言关。

虽然配有翻译,但由于施工现场交流专业术语多,翻译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交流起来困难重重,竟闹出一个个笑话。

有一次,翻译拿着一份翻译好的材料明细交给宋德臣,其中有一种材料翻译成“旋转洗涤线”。

大家一看目瞪口呆,都不知道是何种材料,做什么用的。

经反复研究,也没弄懂。

后来带着资料原件到当地材料供应商那里查询,才知道“旋转洗涤线”就是当地的室外晾衣架。

大家一听,都乐呵呵地笑了。

为了过好语言关,宋德臣时时注意用心学习。

与国外工程师交流,遇到翻译不清楚的地方,双方便画图交流,语言虽然不通,但工程图纸是通用的。

时间一长,他的英语水平也慢慢提高了,语言交流才流畅起来。

在国外期间,宋德臣先后独立主持完成了弗朗西市政府职员宿舍、博茨瓦纳国家建理总公司苏瓦综合仓库、弗朗西市商业中心和哈博罗内制药厂等总造价约800万美元的总承包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结算工作。

1995年至1998年,他再次出国担任集团公司驻莱索托经理部总工程师和分管生产的副经理,全面主持了公司在莱索托施工工程的生产调度、技术管理、工程投标和竣工结算以及对外联系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和建筑师、结算师、估价师等工作。

九十年代,作为一个参与开拓国际工程承包的工作者,他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障碍,很快适应了国外建筑市场的工作环境和国际工程承包惯例。

无论是独立主持工程施工,还是在经理部担任领导,都能充分发挥了土洋结合施工的互补性,精打细算,使我方所承包的国外工程达到了速度快、质量高和成本低的良好状态,取得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国外工程业主和建筑师的高度信任和赞扬,也多次受到我国驻外使馆大使和经商处参赞以及集团公司和市建委领导赴外考查团的表扬和嘉奖。

为了不断增强了对南部非洲地区的建筑市场、工程特点、总承包管理模式和国外施工企业的基本情况全方位的了解,提高国外工程施工的综合管理能力,宋德臣通过数年里对国外工程管理方方面面情况的认真研究,使他逐步具备了丰富的国外工程管理经验。

从而,也使自己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复合型人才大大迈进了一步。

在莱索托担任总工期间,由他直接主持的按工程量清单报价投标的工程中标率逐年提高。

特别是他对莱索托和南非周边国家材料市场和施工机具设备等充分了解和认真分析比较,从而改变我方以往投标时压至最低价的做法,使得中标价与国外公司二、三标之间的差距基本接近,实现了以合理低价中标,大大提高了我方的利润空间,维护了我方的正当权益。

同时,也改变了外方以为中国公司都是国营企业,可以不计成本,通过不合理低价恶性竞争来占有国际市场的误解。

在国外工作七年里,,他不仅把国内的砼梁柱快速脱膜工艺,现浇砼梁板全钢管支撑工艺和主体砌砖组砌方法等成熟做法成功地运用到工程上,同时也认真学习研究了当地发达国家同类公司一些好的施工方法,掌握了大量在国内未接触到的新材料、新工艺。

如镀锌压型自扣钢板做永久性钢模板、钢筋定位塑料卡具、砼早期脱膜技术、模土地基的夯实与检测和清水石材外墙,清水砖外墙的大面积应用等方法,加快了国外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保证了工程质量。

他编写的"浅谈建筑国外工程承包管理"和"试论国内外强养护剂的发展和应用"等论文在公司内部发表。

四、规范标准是“底线”,“精品”需要人们发挥创造性!

1998年3月,宋德臣回国工作,先后参加并主持完成了青岛市国税局办公楼、青岛市雕塑艺术博物馆、香港花园小高层住宅、青岛大福源超市和山东检验检疫局综合办公楼等一大批高难度、高质量要求的,设计复杂、功能齐全的大型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同期还参与了海尔黄岛工业园海威和冷柜等大型工业厂房的施工管理。

青岛市国税局办公楼,地下二层,建筑物总高度122m,建筑面积32000m2,整体阀板基础、框筒主体结构、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楼板,该工程应用了预应力、新型防水材料、竹胶模板、粗直径钢筋电渣压力焊连接、高层外幕墙等新技术,先后获得了“山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青岛市消除质量通病样板工程”、“山东省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程”和2000年鲁班奖。

同时创造了当年山东省首例石材幕墙施工高度超百米的纪录,“运用QC方法确保无粘结预应力施工质量”的QC管理活动荣获山东省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称号。

由他独立主持完成的青岛大福源超市工程,地上局部3层,建筑面积25000m2,独立砼基础,双向11m柱距及砼全现浇框架结构。

该工程创造了180天时间内完成了从开工到竣工全部土建、装饰和安装各项工作内容,并配合业主方利用竣工后20天时间完成了商场布局、试运转和开张营业,为业主方争取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台湾投资方的高度赞扬,该工程还获得了“青岛市安全文明施工工地”、“青岛市优质结构杯”和2003年青岛杯等光荣称号。

他还独立主持施工了山东检验检疫局综合办公楼工程,该工程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141m,建筑面积42000m2,独立扩展基础和阀板基础相结合,框筒主体结构。

该工程在施工中应用了钢大模板、粗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有粘结预应力、全部清水砼结构和新型防水材料等多项新技术,该工程自开工以来,先后获得了2003年“山东省安全文明示范工地”、“青岛市优质结构杯工程”以及2004年“全国安全文明之最工程”和“青岛市首例高层建筑安装示范观摩工程”等光荣称号,他本人也获得了2004年“青岛市优秀项目经理”、“青岛建设集团十佳优秀项目经理”和“全国安全文明施工之最项目经理”等光荣称号。

此间,由他主持的“地下大面积防止裂缝施工技术应用”和“清水砼施工技术应用”等QC质量管理活动,分别获得青岛市优秀成果三等奖和二等奖的光荣称号,他还与质监站刘宅科、监理公司李绪玉合编了“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应用”的论文在青岛市建委网站上公开发布。

五、努力打造和谐的团队精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项目管理中,宋德臣时时注意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要求项目部成员在工作中勤动脑筋,把一些的好的想法和做法通过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集思广益,使项目部的制度更完善,更科学。

在宋德臣指挥过的项目部,都有着一套高于公司规定、高于项目甲方要求的规章制度。

大到每名员工的工作内容及程序,小到每名员工的作息时间及着装,都有严格的规定。

比如:

虽然每名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容、岗位责任制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宋德臣要求项目部成员在正式工作之前,必须就自己的岗位职责写出具体详细的认识报告,包括自身的优点及缺点。

这样宋德臣就能对项目部成员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也为以后分配具体工作准备了第一手材料。

据宋德臣本人讲,这还是项目部一位年轻员工提出来的,现在已成为宋德臣所在项目部的基本工作程序了。

对待项目部的分包单位和其他参建单位,宋德臣都要求其出具所施工范围内的行业标准或厂家生产标准,再由项目部的专业工程师与国家规范对照着进行过程检查和最终验收。

宋德臣认为“细节决定成败”。

正是多年的不断钻研、探索,宋德臣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项目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而且仍在继续完善着。

作为项目部经理,对每一条规定,宋德臣总是第一个严格执行,“早上班,晚下班,天天如此,很有一股拼命精神。

”这是项目部员工们对他的评价。

实践证明,严格的规章制度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带来一些阵痛,但却是顺利完成项目任务的重要保证。

从宋德臣身边出去的一些员工,有不少人已经担任项目领导工作,他们至今也还在沿用着这看似严酷的“规范化”做法,这使宋德臣颇感欣慰。

作为事业型的男子汉,宋德臣有着刚毅的血性,有着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施工紧张阶段“尅”起人来不留情。

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精力充沛,感情世界丰富多彩的人。

还在初次出国时,宋德臣所有行李都已经准备好了。

临行前,他到北京去王府井买了两支竹笛,带到博兹瓦纳。

国外工作生活紧张单调,每星期只有周六晚上不加班。

这天,项目部改善生活,大伙都可以放松一下,有的打牌、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宋德臣回到办公室,便拿出笛子吹出一首又一首中国的民歌和流行曲片断,久久沉醉于悠扬的笛声中,疲劳和压力也都一扫而空。

刚开始没什么,后来有人便提“意见”了,“老宋,你这笛子得少吹啊,吹的大伙都想家了啊。

”宋德臣一听,高兴地笑了。

1991年国庆节,我国驻博茨瓦纳使馆举办招待会,他还被邀请到会进行笛子独奏,一曲“我是一个兵”竟博得大家一阵阵掌声。

1995年他转战到莱索托,仍然带着他心爱的两支竹笛,并把悠扬的笛声也带到了这个美丽的山国。

宋德臣现在所在的山东检验检疫局综合办公楼工程项目部有9名成员,除了个别同志外,大部分年龄与他的孩子年龄相仿。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学历高,实践经验欠缺,大部分家在外地,家里条件相对优越,从小没有经过摔打,比较娇贵、任性,偶尔还有点小脾气。

管理这样一支团队,宋德臣担任了父亲这样一个角色。

去年中秋节,宋德臣本来是要陪着自己的家人过节赏月的,但下班时,偶尔听见隔壁的小伙计们说“过节,想家了”几个字时,宋德臣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随即把他们带到家里一起过节,青年员工们也都很受感动。

作为一个团队,它的力量来源于团结。

为了营造相互间交流沟通畅通无阻的环境,宋德臣费尽了心机。

譬如,大家在工作之余,出来一起会餐,一起参加游泳比赛,平时不敢说,不想说的话,这时候大多也能说出口了,而且还增进项目部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程度。

所以,无论项目部工作多忙,公司有活动,宋德臣不但鼓励成员参加,而且自己也会放下工作与成员一起活动。

公司每年都要举行的游泳比赛、乒乓球比赛,团员活动,宋德臣的项目部总是最积极的一个。

2004年游泳比赛,在诸多分公司好手如云的情况下,项目部团结奋战,硬是赢得了团体接力赛的冠军,所有成员都紧紧拥抱在一起,庆祝胜利,像获得的是奥运冠军。

“人性化”管理。

2004年项目部有一名员工大婚在即,宋德臣特批他每天在把自己的工作作好之后回家收拾房子。

有一次,这名员工与心上人为点小事发生矛盾,双方很不愉快。

宋德臣听说后,赶紧“支使”他立马去“负罪请轲”。

这名员工出去半天,宋德臣总觉得放心不下,又打电话了解。

这电话一打,竞被在场的员工心上人听个正着,受到感动,两人的误解烟消云散了。

他们结婚那天,宋德臣带领项目部全体成员到场祝福。

实践证明,这名员工的工作不仅没有耽误,反而在婚后的工作中更加积极努力了。

项目分包单位多,利益关系复杂,协调工作很不好做,许多员工不怕技术性问题,就怕协调与甲方、监理、分包、材料供应商等关系,经常跟他们闹得不愉快,不仅自己工作受到了影响,彼此关系也蒙上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宋德臣别出心裁的提出,搞“快乐商检一家人”活动,将项目部所有成员都列出来,注明性格特征、业余爱好、专业特长,通过生活中的口头禅画龙点睛之笔点出。

譬如一位2003年毕业的年轻员工的口头禅这样写着:

“三鑫啊三鑫,我真‘草及’了!

”(三鑫是项目部玻璃幕墙方面的分包,这位年轻员工负责玻璃幕墙的施工,与三鑫方面磨破了嘴皮子。

)如此一总结,一幽默,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再麻烦的问题,想到自己的口头禅,也就不会那么“草及”了,而且分包方再听到他的口头禅,也能心平气和的应付了。

宋德臣自己的口头禅是:

“注意了,注意了,我们这个工程是精品工程,注意了,精品!

”,正是一个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项目经理形象。

宋德臣项目部的这一做法,公司极为欣赏,并在公司范围内大力推广。

宋德臣管理的项目部,作风严谨又不乏幽默,程序明确、秩序井然又不乏活泼,宋德臣把项目部的管理活动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形成了宋德臣自己独有的项目管理优势,被一些国外同行称为“宋式”工作法。

六、奉献的背后

提到这个话题,宋德臣的话语中充满着深情和感激:

“对我的家庭,我只能用‘汗颜’二字来形容。

我本人现已年过半百,人生的一半路途已经走过,现在想想自己对自己的家人总有一种亏欠感、内疚感。

对于家庭,我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我每年用于工作上的时间要远远多陪家人的时间,但另我欣慰的是,家人不仅没有怪我,反而给予我大力的支持,可以说,我今天这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是与家人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的。

每天晚上与家人一起共尽晚餐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难。

每天从开始工作到下班,无数的技术上的、经济上的、施工进度上的问题等我来解决,往往到家时已经是熄灯就寝的时间了,但桌子上总是还有留有余温的饭菜;去年五一,老伴查出来重病,我只是在开始的第一天将其送到医院,其余时间都是女儿护理,就连午饭我也因工作原因只能委派项目部其他员工代送,对此女儿很生气,当我最后一天接老伴出院时,就连老伴的同室病友都对她惊讶到“原来你老伴一直在青岛工作呀!

”,对此她也只向我投来表示理解的微微一笑;老父亲已经年过七旬,我也只能是在重大的节日时才能抽出时间看望,但每回老人家也只是送上一句“工作忙就别来了,我这很好”。

对此,我想我除了更加努力的工作,真的无以回报。

这些年来,我能在工作中做出微薄的成绩,与家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这么多年一直专注于工作,欠她们的实在太多了。

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陪陪孩子。

对宋德臣事迹的采访快结束了,我请他谈谈未来工作的打算,他说:

“我国加入WTO几年了,建筑施工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传统的施工模式、施工技术也面临着新挑战、新问题。

‘活到老、学到老’,保持一颗求知的心,在工作和施工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列。

这也算是对我自己的勉励吧。

”在这里我也祝愿宋德臣和他的同事们继续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