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13234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

语文教学案例4篇

【语文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26“红领巾”真好

课时

2课时

执教

梁帼暖

时间

2004年11月

班级

(1)班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发展朗读能力,促进语言积累。

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激发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背诵课文,懂得保护鸟类。

难点

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让学生萌生爱鸟护鸟的意识,并启发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爱护益鸟。

教具

1、生字词卡片,课件或放大的文意图。

2、搜集各种鸟的图片,鸟鸣声的录音。

3、通过上网、看书籍等途径,让学生观察各种鸟的特征,丰富学生对于鸟的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整体感知:

   1、读题质疑: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思考:

“红领巾”为什么带上引号?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是谁夸红领巾真好?

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这篇课文。

   2、放音观察:

播放鸟鸣叫的录音,启发学生谈谈对鸟类的了解。

3、过渡:

清晨,快乐、活跃的小鸟飞到林中来,一群少先队员也来到林中。

(出示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想像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欣赏品味,读中感悟

  

(一)自悟

   1、启发思考:

是谁夸红领巾真好?

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

找出文中的相关小节读一读。

引导学生找找红领巾为小鸟做了哪些好事?

圈出有关的词语。

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2、交流自读情况。

“红领巾”为小鸟做了哪些好事吗?

(放鸟巢、写木牌)读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相机随文认读生字新词:

鸟巢、崭新的、木牌、崭新的的木牌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教师相机指导:

如红领巾爱鸟、护鸟态度很坚决,读肯定些,这“不许打鸟”要重读,一字一字读清楚。

(范读、跟读、个别读、齐读)

   4、试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鸟为什么要夸“红领巾”真好?

  

(二)回读

   1、教师启发思考:

少先队员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同学们快到书中找答案吧。

   2、学生分组合作,读课文第一、二小节,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三)朗读

   教师根据各组汇报情况,组织学生观察插图,相机引导学

生感情朗读。

应采用范读、领读、个别读、评读、赛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第一节表现小鸟的快乐、可爱。

1、问:

从哪些词语能看出小鸟的快乐、可爱?

读相关的语句。

2、相机随文认读生字新词:

叽叽喳喳(利用录音演示小鸟的鸣叫声),蹦蹦跳跳梳理蓬松的羽毛(利用图画演示小鸟的活动)

3、把小鸟的欢快、可爱读出来,读出对小鸟的喜爱。

(多形式练读、评议)

第二节描写小鸟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1、问:

从哪些词语用能看出小鸟的活跃、机灵?

引导学生读读相关的语句。

2、随文认读生字新词,抓住“机灵、扑棱棱”,为什么小鸟这么忙碌呢?

体会小鸟忙碌捉害虫的情景。

3、把小鸟的活跃、机灵读出来,读出对小鸟的喜爱。

(多形式练读、评议)

(四)总结、解疑

1、少先队员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汇报学习成果,互相评议。

(小鸟活泼、可爱;小鸟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五)统读

   1、分组练习,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2、比赛朗读。

争当“最快乐的小鸟”、“最机灵的小鸟”、“爱鸟的红领巾”。

3、配乐、和老师合作朗读课文。

(六)背诵

    1、学生轻声自由背诵。

同座同学互相背诵。

     

2、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组织学生评议。

3、用引背法指导背诵。

(师:

清晨,林中谁最快乐——(学生齐背第一节)。

师:

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学生齐背第二节)。

师:

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学生齐背第三节)。

四、扩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鸟的知识,哪些益鸟能给森林、人类带来帮助,向大家做介绍。

2、演示一组图片,边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有许多人在破坏环境、残害动物),让学生谈感受。

3、问:

你们想用什么行动去保护小鸟呢?

    除了保护小鸟,我们还要保护哪些动物?

(引导学生设计广告牌)

 

4、师小结:

同学们,每当我们到郊外游玩的时候,会发现蓝天白云下面,除了绿树红花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鸟。

他们不仅是人类的朋友,还是环境的卫士。

你也是一位“红领巾”,也想得到小动物们夸奖吗?

让我们行动起来,和文中的“红领巾”一样,去爱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

等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如:

“蓬、

棱”都是后鼻音,“喳、巢、崭”是翘舌音,“棱”在“扑棱

棱”一词中变读为一声。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字经验,说说

自己是怎样认识、记住这些汉字的。

二、记字、写字

   1、观察:

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理、捉、领、

蹦”的字形。

 重点强调,跃:

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

“领”字的左右两部分是“头不齐脚步不齐”,“令”的捺变点。

  2、指导书写,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优秀作品,组织学生评议。

三、练习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鸟”的可爱。

注意用词

情况和语言组织。

   2、学习课文后,想一想除了爱护小鸟,我们应还应该保护

哪些小动物呢?

四、实践

  1.在课外阅读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介绍。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

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3、教师可以组织有余力的同学写一封简短倡议书,号召大家

行动起来,爱鸟护鸟。

备注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书写生字。

3、课外组织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和有关鸟类的科普读物,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爱鸟的感情。

4、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鸟巢和公益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外放置鸟巢和“不许打鸟!

”的木牌。

板书设计

26“红领巾”真好

小鸟红领巾

快乐可爱

活跃机灵爱护

捕捉保护

教学后记

1、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特征,同时也渗透了文章的线索和教学活动展开的思路。

2、利用多种媒体,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挖掘学生认知经验。

营造优美学习环境,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文热情。

3、以“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为切入点,先讲解了第四小节。

这一设计打破传统阅读学文的正常顺序,与由课题引出的疑问的导入相衔接。

充分挖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能读书,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坚持以读为本的思想,多形式的读书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和感悟。

用“因为……所以……”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进而明晰文章思路,明确认识,激发学生对红领巾的敬佩之情。

4、根据自悟环节,追根溯源,增强读书活动的目的性、实效性。

引导学生回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启发学生交流讨论,体会课文内容。

5、读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根本,多形式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6、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积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爱鸟护鸟意识。

7、多形式背诵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表演读或配乐读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8、努力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形成健康和谐的个性品质热爱生活,关爱自然和生命的积极态度。

改善:

1、在课堂教学时间方面有待改善。

2、在挖掘“为什么同学们要保护小鸟”的原因不够深入。

3、板书设计不够突出课文重点。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佛山市冼可澄纪念学校 沈秋菊

学习目标

1、认识“枣、浅”等8个生字,会写“怎、思”等十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课前准备:

1、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课件。

实物投影仪。

2、写有课后练习中词语的卡片、学生用的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

1、板书课题。

课件显示枣树和柳树,学生说说两种树的特点。

2、读题。

学习生字"枣"并组词造句。

提问:

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初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出示生字词卡,检查认读情况。

三、朗读感悟:

1、范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喜欢小枣树?

为什么?

(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后,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的意见。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柳树很漂亮?

找出来读一读。

3、课文中的哪一段话让你记忆最深?

(1)谁来读小枣树的话?

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先指名读,同学评议语气是否恰当,悟出应用赞扬小枣树的语气读。

(2)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悟出小枣树最让喜爱的是他能看到别人的长处。

懂得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正确的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

(3)复习回顾“识字4”里的几个成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4、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语气是否合适。

(让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到读小柳树前面两次说的话要读出骄傲、瞧不起小枣树的语气,读第三次说的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小枣树的话要读出温和、赞扬的语气。

5、给画面配音。

(课件显示,学生给画面配音。

五、拓展活动:

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最后加个结尾,要表现出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会怎样。

下节课进行表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练习组词:

你还能给它找几个朋友吗?

3、出示词语卡片,读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二、指导写字:

1、看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学生汇报记忆方法。

3、教师范写,注意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

4、学生练习写字。

5、利用投影仪,评议学生写的字。

三、熟读课文:

  有声有色地练习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味道。

  

四、实践活动:

  先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内容,各组再推荐到班上表演,评议。

板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秋天

  柳树  腰细枝绿  浅绿  又细又长  没有果 

  枣树  弯弯曲曲 光秃秃 长小叶子  大红枣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进一步提高了朗读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本次教学,让学生音形结合学习生字,将读写结合掌握生字。

在对课文的思想内涵的理解上,让学生通过精读课文、分角色朗读等理解课文,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训练时要作好示范,让学生有充分的摹仿学习的机会,并针对学生在朗读时出现的个别问题作个别辅导。

假如

(第二课时)

冼可澄纪念学校邝健玲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过程】

一、故事铺垫,激趣揭题。

1、出示一枝大毛笔。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神奇的礼物。

看,这是什么?

(毛笔)这可不是一枝普通的笔,它是古代小画家马良送给老师的一支“神笔”。

你们想知道它有多神奇吗?

我们一起看故事《神笔马良》吧。

2、看故事《神笔马良》。

3、谁知道这枝“神笔”神奇在哪?

4、马良用神笔帮助穷人实现了愿望。

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让它实现什么愿望?

二、朗读感悟。

1、大家都讲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但生活中,并不是处处美好,还有许多不幸的事情。

(出示图:

风中的小树,饿得哭泣的小鸟,坐在轮椅上的西西。

2、你看到了什么?

看了这些,你的心情怎样?

(难受、不开心)

3、出示句子:

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不幸的朋友西西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默默流泪。

(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带着难受、沉重的心情读读这三个句子。

)(自读、指名读,齐读)

4、现在我们一起来学诗歌《假如》,看诗中的“我”怎样用“神笔”帮助风中的小树,饿得哭泣的小鸟,坐在轮椅上的西西。

(看课文动画,听范读)

5、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诗歌,边读边思考: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画什么?

用“——”画出诗句。

6、汇报。

指名读找到的句子。

(假如你真的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拿着笔说感受>指导带着兴奋的语气读。

)(师板书)

课件出示诗句: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

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

画一双好腿,

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7、刚才三位小朋友都把自己兴奋、高兴的心情用声音很好地表现出来了。

你们也想试试吗?

(小组比赛读)

8、小朋友们,诗歌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

请找出你最喜欢的一节四人小组自由读,并互相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9、汇报。

你喜欢哪节?

你读懂了什么?

(师板书相关内容)

10、指导读第一节。

(1)指名读-------评价-------指名读。

(2)自由读。

(3)比赛读。

11、读二、三节

(1)刚才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读第一节,读出了不同的感情变化。

剩下的第二,第三节,同学们自己读,自己体会。

(自读)

(2)与伙伴一起读,互相评价

(3)指名读、评价。

(4)小组读。

(一、二组第二节;三四组第三节)

12、学习最后一节。

(1)出示,师读。

(2)小朋友们,这是诗歌的最后一节。

在诗句的结尾,作者没用上我们常见的“。

”而用了“……”,谁知道它表示了什么?

(作者还要帮助许多需要帮助的人类朋友、动物朋友、植物朋友)

(3)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把诗句补充完整。

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人类朋友,动物朋友,植物朋友……需要帮助的人画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三、体会思想。

1、同学们,诗歌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作者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谁能告诉大家学了诗歌后,你懂得了什么?

2、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读了诗歌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学过的一句话:

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板书)

3、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4、齐读诗歌。

最后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板书:

23假如

小树太阳

我用“神笔”给小鸟画谷粒人人献出一点爱

西西好腿人间永远是春天

教后反思: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诗歌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上课伊始,我先以故事《神笔马良》引入,让学生知道“马良的神笔”有多神奇,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再用课件演示文中三个场景,采用引读、自读、接读、师生互动,建立了情感高潮,有了情感基础,学生便有了朗读的欲望,学习下文自然水到渠成。

在本单元导语“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的引领下,我把指导朗读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那饱含真情的诗句,反复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带领学生感悟诗歌内容,感知社会生活,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

由于时间限制,重点朗读的指导只在第一节,后两节有待加强巩固。

品读全诗后,我启发学生合作讨论,想一想,说一说,“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人类朋友,动物朋友,植物朋友……需要帮助的人画什么?

”从学生们积极的发言中,从他们产生的许多“假如”中,我知道他们已产生共鸣。

能在学习中得到发展,这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7.小小的船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一册)

陈秋嫦

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规范正确书写“见、白、田、电”四个字

2、指导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感情朗读课文,正确书写四个生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用具:

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

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落在山腰,有时像个圆盘,有时

像把镰刀。

这是什么?

(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

板题:

读题

2.提要求自渎课文:

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准确,不认识的字

可以请拼音朋友帮忙,或者请教同学,要是还解决不了,也可以请教老师,

老师很愿意帮助您,来,看谁读得最认真。

(生自渎课文)

3.利用各种方式认读生字(开火车——小老师带读——去拼音读

——在课文中读)

二.学习课文

1、你们的字音很准确,课文里的月亮写的多美,你们喜欢看这样

的月亮吗?

——出示挂图,指导看图,学生说图意。

2、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个别说)

3、出示1、2句并指导朗读,读出月亮的可爱、美——个别读——评价

——个别——师范读——小组读——齐读(加动作读)

4、眼想像自己是宇航员,师描述景象,生说看到什么?

并说

自己想在月亮上想做什么?

5、出示3句。

个别读——师范读——自渎——评价——个别读——小组读。

6、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可以坐、站、加动作,找朋友,找老师读)

7、别展示读——全班齐读。

8、指导背诵

三.指导书写“见、白、田、电”(在歌声中下课。

 

教学反思:

这是一课学生易学的儿歌,在教学这课时,主要是以读为主,培养学生语感,

引导他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上课时,运用

多种方式,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自渎、美读、加动作读、合作读,激发了学

生读的兴趣。

其次,能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读写结合,读背

结合,是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愉快。

而且重视写字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