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1386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docx

《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docx

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

 

中国法学会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基建办公室项目管理程序

 

一、总则

1.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政府以及建设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基本建设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基建工作管理程序,组织好法学会的大修改造项目管理工作。

2.加强对基建办人员的管理,提高基建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选择事业心、责任心强、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的同志从事基建项目工作,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

二、项目建设程序及审批和执行程序 

1.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中的工作次序。

2.按照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规定,根据法学会自身办公需求,提出拟大修改造项目内容,聘请具有符合国家规定资质的相关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定、批准立项。

3.基本建设前期管理。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好规划、建委、供电、热力、消防、人防等职能部门的申报审批工作。

 

4.根据招投标法,按照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的相关规定,组织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招标。

5.组织编制概(预)算并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

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图纸和建设项目要求,办理有关工程的报建手续。

 

6.进行工程监理和施工单位的招投标工作,优选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委托质量监督,申请开工建设。

 

7.工程竣工后,督促施工单位配合设计单位编制竣工图、竣工决算报告,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组织竣工验收,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建立健全工程技术档案。

 

三、建设项目设计管理程序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要按照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资格的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文件。

委托设计时,应按照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有关工程设计招投标办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定设计单位,并根据有关规定签订委托设计合同,不得委托无证单位或个人进行设计。

1.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严格以上级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结合法学会实际需求,认真听取专业和机关各部门的意见,及时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交换意见、互通信息。

要求设计单位在设计规范内根据法学会需求,合理的安排楼内的各项实用功能,在设备上要选用先进技术。

重点是消除办公楼安全隐患、室外环境布局合理、结构安全、建筑防火、配套设备齐全、提高办公自动化上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努力达到设计方案庄重、大方、实用。

 

2.建设项目设计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3.初步设计的内容包括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部署、主要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装修、构筑物和公用设施、设备选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设工期、总概算等。

初步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

 

4.施工图设计是建设项目最后设计阶段。

应把初步设计中确定的设计原则和建设方案,根据建筑安装工程的需要进一步具体化、精确化,以图样和文字加以确定。

在设计内容上要求切合实际,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四、招投标管理程序

1.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及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的招投标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度。

 

2.公开招标:

应由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进行组织法学会办公楼大修改造项目的各项招标。

法学会纪检、监察、审计、财务部门参与全过程的监督。

3.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选定中标单位。

  

五、工程合同管理程序

1.根据各行业建筑项目的需要,依据《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等规定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施工图,分别与有关单位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材料设备供应合同及其它有关合同,共同完成建设任务。

2.各种工程合同文本应使用国家工商局及建设部制定的统一版本。

合同内容应符合实际情况,措词准确严谨,并经公证部门公证认可。

 

3.工程合同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范围、内容和施工期限,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取费标准及优惠条件,材料设备等物资的供应方式及质量标准,资金的拨付形式和结算方式及奖惩条例等。

 

六、工程概(预)算、决算编制程序

1.概(预)算是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

概(预)算应全面完整地反映建设项目自开工至建成的各单位工程造价,是控制和确定建设项目造价,编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签订建筑安装工程合同和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

 

2.概(预)算审查的主要内容:

 

a.按定额计算规则确定工程量计算范围、核实工程量;

b.以定额综合项目的内容为依据,防止随意套项、增项、重项、生项; 

c.正确套用定额单位估价表,审查定额单价和材料价差; 

d.核实取费标准及其适用范围。

 

3.工程决算是反映基本建设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是办理交付使用资产的依据,是全面考核工程建设计划、概(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投资效果的依据。

所有项目竣工后都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竣工决算,并填写施工图预(预)算审查表。

该工程应列为我会重大项目,竣工后实行第三方审计。

 

4.决算审查的主要内容:

 

a.以经过审查的施工预算为基础,审查因设计变更增减的工程量,核实全部工程量; 

b.核实套用定额和单位估价表; 

c.核实材料用量、材料差价和调价系数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适用时限; 

d.核实取费计算基础、适用范围; 

e.核实自供设备、材料价格以及提供设施等因素,折价抵扣工程款; 

f.按施工合同规定的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对施工单位执行奖惩办法。

按规定比例扣留质量保证金。

七、工程施工管理程序

1.施工管理中必须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和技术管理工作,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施工程序。

 

2.组建施工管理班子。

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工期长短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并明确分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

 

八、工程质量管理程序

1.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按照“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要求监督检查工程质量。

监督检查的依据是国家颁发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技术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单、材料代用单、施工组织设计、有关技术文件和会议记录等为依据。

 

2.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按图施工的原则,规范操作规程,坚持建筑材料和预制构件、配件使用前的检验制度,监督检查每道工序、工种的质量。

 

3.监督检查的主要任务:

熟悉施工图纸和各种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技术标准等。

重点检查隐蔽工程和主要建筑结构,并按施工图纸和评定标准分段验收,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4.基建办成员,必须参加工程中的给排水、暖通、电气和设备安装的试压、试水、试运转的各项实验。

 

九、建设工期管理程序

1.努力缩短建设工期,提高投资效益,在定额工期的基础上,要把工程规模的大小、难易程度,同当地的气候条件、施工现场及定额规定的工期情况结合起来考虑,经过甲、乙双方反复协商,并征得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支持认可,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程周期。

 

2.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计划进度表。

审查施工单位在人力、物力的投人及组织管理上的措施是否能保证工期。

建设单位应协助和监督施工单位的日、周、月、季度的工程计划按期实现。

 

十、工程价款及工程进度款管理程序

1.严格控制和掌握工程款的拨付、工程价款结算与支付,依据施工合同、施工预算、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期等因素和有关规定办理。

 

2.工程价款的结算,采取按实结算方式,工程价款的拨付,应按工程进度分阶段结算付款。

 

3.坚持“先审后付”的原则。

在付款之前,必须对施工队伍所报工程进度产值进行审核,扣除甲方所供材料、设备款后,余款按约定的百分比拨付给施工单位。

防止拨付过头款,造成竣工结算被动。

4.拨款程序为:

首先由工程监理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审核,对工程实际发生量进行确认后→基建项目办组织拨款专题审核会议通过后→报主管领导会签→会领导会签→财务处审核→支付款项。

 

十一、工程材料管理程序 

1.严格把控材料关,凡经施工单位所订购的各种项重大器材、设备、定型产品如(门、窗、外墙饰面砖等)均需监理和我会检验审核后方可采购。

杜绝非标产品、假冒伪略产品进入现场。

2.配合施工单位做好现场所供的建筑材料、器材设备、装饰、装璜材料及委托加工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购、加工、运输、保管工作。

严格各项验收手续,严把产品质量的验收关,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避免造成损失、浪费。

十二、竣工验收程序 

1.竣工验收的依据和范围:

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和设备技术说明书、现行施工验收规范以及主管部门有关审批、修改、调整文件并按文件规定的内容所建成的建筑产品,达到合同要求,符合验收标准,应及时组织验收。

 

2.验收程序:

 

a.初步验收:

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质监等部门就工程内容对照验收规范进行初验,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部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b.协助、督促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完成各自负责的竣工图及有关竣工资料的编制,并报送质监部门校核,确定正式验收日期; 

c.正式验收:

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质监站、监理等单位参加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凡施工中有设计变更的要及时修改或补充。

对不合格的局部节点,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限期返修进行整改,直至达到合格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确保使用功能。

 

3.验收合格的工程,竣工图及全部竣工资料经质监部门校核、审定、签认合格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办理竣工验收证书,并由参加验收的单位和部门签字盖章。

经设计和质监部门签证同意,具备交付使用的合格的工程,方可办理竣工手续,否则,不准交付使用。

4.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组织力量审核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结算。

配合审计部门对工程决算进行工程审计和财务审计。

根据审计结果按规定留足工程质量保修金后,向施工单位支付工程尾款。

进入保修期。

 

十三、工程档案管理程序 

1.工程技术档案是工程建设、工程质量检查、是工程交付使用后管理、维护的重要依据。

建设单位应自工程项目准备阶段起,即应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做好建设项目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2.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及批文、投资计划批文、环境评价批复、工程地质勘探、地震安全评价书、设计任务书、规划、方案、施工图、建筑规划许可证、建筑施工开公证、招投标文件、开工报告、消防验收使用证明文件、原材料、构件及设备产品合格证、出厂证明、质量鉴定书等、隐蔽工程及变更记录、设计变更记录、工程洽商记录、设备试验记录、竣工验收报告、全部竣工图、概算、预算、竣工决算、工程质量评审材料、竣工验收证书,以及其它应留存的有价值、依据的文件。

项目办上报的各项请示、报告、会议纪要等资料。

 

3.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编制整理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使用单位及施工企业留存并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基建办公室

2015年9月1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