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1715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m系杆拱施工方案.doc

沪宁城际铁路1-96m系杆拱

(仙林特大桥)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Ⅰ标项目部

二OO九年二月

仙林特大桥跨绕城高速公路1-96m系杆拱

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上海至南京城际轨道交通施工图《沪宁城际施(桥)-W-07-Ⅲ》;

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3、现场调查所获得相关资料。

1.2编制原则

1、积极响应和遵守招投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

2、质量创优、安全无事故,保证既有公路行车、施工人员人身健康安全。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范围为:

仙林特大桥1-96系杆拱上部结构施工。

3.工程概况

沪宁城际铁路仙林特大桥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设计里程为自DK6+595至DK11+665,全长5.07km,共计151孔,是沪宁城际铁路全线的重点控制工程。

桥梁基础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墩身设计采用收坡矩形桥墩,梁体设计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单箱双室结构。

仙林特大桥分别在DK7+039处跨太龙路、DK7+170.755处跨沪宁铁路、DK7+669.185处跨机场输油管道、DK7+800处跨绕城高速、DK8+302处跨仙尧路、DK8+592处跨尧马路、DK9+080处跨宁芜铁路、DK9+680处跨仙林上行联络线、DK11+320处跨仙新路。

其中跨太龙路和仙尧路为(48+80+48)m悬臂浇筑连续梁,跨沪宁铁路设计为门式墩,跨绕城高速公路设计为1-96m系杆拱,跨机场输油管道、仙林上行联络线和仙新路为(32+48+32)m现浇连续梁。

其中33#~34#墩上部结构设计采用1-96m系杆拱跨越南京绕城高速公路,梁全长100m,计算跨长96m。

1、拱肋:

拱肋为平行拱肋,采用悬链线,矢跨比f/l=1/5,横截面为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按等截面布置,截面h=3.0m,钢管外径为1000mm,由厚16mm的钢板卷制而成,每根拱肋的两钢管之间用δ=16mm的腹板连接。

每隔一段距离,在两腹板中焊接拉筋。

每根拱肋的两钢管之间用钢板焊接形成哑铃形。

钢管内充C55无收缩混凝土填,钢管及钢板采用Q345q-D和Q235q-o钢材。

2、系梁:

系梁截面为单箱三室截面,梁宽17.1m、梁高2.5m。

底板厚度为30cm,顶板厚度为30cm,边腹板厚度为35cm,中腹板厚度为30cm。

底板在2.8m范围内上抬0.50m以减小风阻力(如下图)。

吊点处设横梁,横梁厚度为0.4~0.6m。

系梁纵向设12-7φ5预应力筋,横向在底板上设3-7φ5的横向预应力筋,横隔板上设3束9-7φ5预应力筋。

系梁混凝土用C50混凝土。

系梁横截面图(单位:

cm)

系梁两端底板上设进人孔,每个箱室均设检查孔,便于在箱内对吊杆等进行检查与换索。

底板上设截水槽、泄水孔,边腹板与中腹板上设通气孔。

3、拱脚:

拱脚顺桥向8.0m范围内设成实体段,横桥向宽度为17.1m,截面渐变处设倒角或过渡段。

实体段内设9-7φ5的横向预应力筋,分上下两排布置分批张拉完成。

拱脚混凝土分两次现浇,在现浇第一次混凝土前,应将拱肋钢管、加劲钢材等安放到位,二期恒载施工完成后浇筑第二次混凝土。

4、吊杆:

吊杆布置采用尼尔森体系,在吊杆平面内,吊杆水平夹角在50.978°~65.384°之间;横桥向水平夹角为90°。

吊杆间距为8米,两交叉吊杆之间的横向中心距为340mm。

吊杆均采用127根φ7高强低松弛镀锌平行钢丝束,冷铸镦头锚,索体采用PES(FD)低应力防腐索体,并外包不锈钢防护。

吊杆的疲劳应力幅为100MPa,在主+附作用下的最大应力幅值为126MPa。

5、横撑:

两拱肋之间共设五道横撑,拱顶处设X型撑,拱顶至两拱脚间设4道K型横撑。

横撑由φ500、φ400和φ360mm的圆形钢管组成,钢管内部不填混凝土,其内外表面均需作防腐处理。

6、支座:

拱桥设四个27500kN的支座,由一个固定支座、两个单向活动支座和一个多向活动支座组成,固定支座设在下坡端桥墩上。

7、桥面系及检查设备:

桥面系布置同本桥所处区段标准布置形式,人行道板下面可铺设通信、信号电缆。

拱肋上部设检查人行步梯和护栏。

系梁在靠近拱脚的箱梁中室底板设80×80cm进人孔,在中腹板上设Φ80cm检查孔、在横梁中部设80×100cm检查孔并贯通主梁,系梁底板采用活动检查设备检查。

4、施工准备

施工前,对桥梁中线进行测量放样,根据现场实测确定支架基础位置。

5、工期安排、人员组织及机械设备投入

本工程计划总工期150天,计划开工日期:

2009年3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

2009年7月31日

工期安排

序号

工程细目

计划工期

备注

1

边坡地基处理

2009.02.20-2009.03.10

2

膺架搭设

2009.03.01-2009.03.31

3

第一节段预压

2009.03.11-2009.03.15

4

第一节段绑扎钢筋

2009.03.16-2009.04.10

5

第一节段浇筑砼

2009.04.11-2009.04.15

6

第一节段预应力张拉

2009.04.16-2009.04.20

7

第二节段绑扎钢筋

2009.04.11-2009.04.25

8

第二节段浇筑砼

2009.04.26-2009.04.30

9

第二节段预应力张拉

2009.05.01-2009.05.05

10

合拢段绑扎钢筋

2009.05.06-2009.05.10

11

合拢段浇筑砼

2009.05.11-2009.05.17

12

合拢段预应力张拉

2009.05.18-2009.05.20

13

拱肋安装

2009.05.21-2009.06.20

14

压注砼

2009.06.21-2009.07.05

15

吊杆安装及张拉

2009.07.06-2009.07.20

16

膺架拆除

2009.07.21-2009.07.31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对现场人员组织作如下安排:

钢筋工:

20人;电焊工:

20人;氧焊工:

2人;电工:

1人;木工:

10人;混凝土工:

15人;架子工20人;普工:

30人;领工员:

2人,共计120人。

根据总体节点工期安排,计划投入周转料及设备如下表:

序号

周转料及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周转料

螺旋管

φ630壁厚10mm长度3.5m

24

螺旋管

φ630壁厚10mm长度12m

32

螺旋管

φ630壁厚10mm长度18m

32

工字钢

I50a

11

贝雷梁

 3m/节

1100

工字钢

I20a

90

方木

10×10cm

m3

180

方木

10×15cm

m3

90

胶合板

m2

6000

竹胶板

1.22×2.44×0.018m

1300

主要机械设备

塔吊

TQZ630

2

砼搅拌运输车

12

汽车泵

2

张拉设备

台/套

4

6.主要施工方案

6.1系杆拱桥施工流程

支架分段现浇系梁→钢管拱在工厂生产、试拼→产品验收出厂、运输→在工地预拼场将各管节焊接成起吊单元长度,预拼装→现场焊接横撑成起吊单元→吊装底节钢管拱肋→吊机安装钢管拱肋直至合龙→用压注法灌筑钢管内混凝土→张拉系梁预应力→斜吊杆安装并张拉→桥面工程施工→检测调整吊杆应力→竣工验收。

主要步骤见附图“新建铁路上海至南京城际轨道交通仙林特大桥上跨南京绕城高速1-96m系杆拱桥施工顺序”。

6.2现浇系梁施工工艺

1、现浇施工工艺流程

布置钢管支架,并预压重以消除非弹性变形→立底模、外侧模→分段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分段安装内侧模及顶模→分段绑扎顶板钢筋、设预应力管道、安装预埋件、预留孔→检查签证,调整线形→分段浇混凝土→养护→分批预应力索张拉→压浆,完成系梁施工。

2、支架系统设计

现浇系梁+模板系统总重约5500t,跨南京绕城高速搭设宽度11.5m双门架,预留双向六车道保证车辆临时通行;受净高限制门架基础采用φ630钢管桩基础,高速公路上两侧各布置1排,中央分隔带设两排,路面区域以外路基两侧各设置2排φ630螺旋管(详见膺架搭设纵断面图)。

6.3原材料控制

进场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所用原材料经工地试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运到工地的水泥应有单位提供的出厂合格证及相关复试报告,并按水泥品种标号和出厂编号分批进行检查验收,逾期水泥需复检,对不合格的水泥不得使用。

本工程混凝土除符合普通混凝土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述要求:

砂子:

配置用细骨料宜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不小于2.6,含泥量应小于2%;

碎石:

配置用粗骨料应使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骨料的抗压强度应比所配置的混凝土强度高50%以上,含泥量应小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5%,骨料的最大粒径宜小于25mm;

水泥:

水泥采用P.O42.5。

6.4跨绕城公路支架基础处理

支架基础采用Ø1.0m人工挖孔桩,桩长9.8m,每个支架基础设置22根,共计88根。

在桩顶浇筑C30砼基础,基础尺寸为21.5m(长)×3m(宽)×1m(高),在距离基础底部10cm位置安放Ø20钢筋网片,网片布置间距为200×200mm(详见下图)。

6.5膺架搭设

为确保绕城高速公路的畅通,在跨越现有道路位置设置门式支架,跨南京绕城高速搭设宽度11.5m双门架,预留双向六车道保证车辆临时通行;门架立柱采用φ630螺旋管,高速公路上两侧各布置1排6根,中央分隔带设两排共12根,每排钢管桩上采用2根Ⅰ50a工字钢作为横向分配梁,纵向跨临时车道采用贝雷梁,每片贝雷梁长度93m,在贝雷梁顶横向铺设10×10cm方木,间距30cm,方木顶铺设竹胶板(详见膺架搭设布置图)。

6.6膺架检算

6.6.1碗扣式膺架检算

1.荷载分析

每米梁体自重:

方木、模板、人员:

混凝土振捣荷载:

2.地基及立杆承载力

地基处理施工完成并经试验承载力达到150Kpa后浇注膺架基底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

膺架底托与混凝土硬化面之间横向铺设10cm×10cm方木,底托传递给方木的荷载通过C20混凝土垫层按向地基传递。

膺架搭设方案如图,荷载最不利位置在实体段,实体段每米梁体自重103t,纵桥向和横桥向立杆步距均为0.6m。

横桥向31根立杆承受荷载,取纵桥向0.6m为单元进行验算:

单元总荷载:

单根立杆荷载: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和立杆承载力均符合要求。

3.方木承载力

立杆上搭设两层方木,底层方木按横桥向直接搭设于立杆上,方木截面尺寸,上层方木按纵桥向搭设于底层方木上,方木截面尺寸,上层方木在实体段按照20cm间距布置,其它部位按30cm间距布置。

底层方木最不利荷载位于实心段,根据膺架搭设简图,计算荷载简图如下:

由结构力学软件计算得出结构弯矩如下:

由图可知,结构最大弯矩

底层方木正应力:

底层方木挠度:

强度及刚度均符合要求。

上层方木最不利荷载位于实体段,搭设于底层方木上,搭设间距20cm,跨度0.6m,计算荷载简图如下:

由结构力学软件计算得出结构弯矩如下:

由图可知,结构最大弯矩

上层方木正应力

上层方木挠度:

强度及刚度均符合要求。

4.竹胶板承载力

取竹胶板间距200mm,根据经验公式检算模板厚度。

(公式来自《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P192-P194)

荷载集度:

模板厚:

,取二者中较大值,模板厚取18mm。

6.6.2门架上部结构

门架结构形式如图所示,荷载传递路径为:

梁体自重、施工荷载→上层28根工字钢→中层4片贝雷梁→下层10根工字钢→630钢管立柱→基础。

门架结构对称,仅计算半幅路面。

荷载分析:

梁体自重:

工字钢:

贝雷梁自重:

方木、模板、人员:

砼振捣荷载:

1.上层工字钢检算

工字钢间距1m,共布置28根,按四跨连续梁满布均布荷载检算单根构件,跨度2m。

砼荷载集度:

其它荷载集度:

荷载集度:

正应力:

挠度:

正应力和挠度均符合要求。

2.中层贝雷梁检算

设置20片贝雷梁,贝雷梁力学参数:

,,,。

按简支梁计算半幅贝雷梁,跨度13.0m。

荷载集度:

单片荷载集度:

正应力:

挠度:

正应力、挠度均符合要求。

3.下层工字钢检算

每侧两根工字钢作为分配梁,结构形式为三跨不等跨连续梁,边跨跨度为5.85m,中跨跨度为5m。

中层贝雷梁传递的荷载作为集中力P作用于分配梁上,计算简图如下:

运用结构力学计算软件计算本结构内力,如下图所示:

最大弯矩:

正应力:

挠度

正应力和挠度均符合要求。

4.钢管立柱检算

由上一步计算可知,钢管立柱最大需承受轴向压力。

立柱钢管采用D=630mm,壁厚10mm,回转半径。

立柱总高4m,立柱之间每6米设置一组剪刀撑。

柔度系数:

临界应力:

临界压力:

允许压力:

立柱承载能力符合要求。

(临界应力经验公式、取值均参考自《工程力学》,1986,高等教育出版社,P402-P405)

5.方木及模板检算

竹胶板检算:

取竹胶板间距200mm,根据经验公式检算模板厚度。

(公式来自《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P192-P194)

荷载集度:

模板厚:

,取二者中较大值,模板厚取18mm。

方木检算:

方木布置间距为200mm。

方木的截面尺寸,方木参数:

按三跨连续梁满布均布荷载检算结构。

荷载集度:

最大弯矩:

正应力:

挠度:

正应力和挠度均符合要求。

6.7模板安装

箱梁外模采用1.22×2.44×0.018m竹胶板,内模采用胶合板。

考虑系梁张拉时的压缩,系梁梁体立模时,在活动端纵向加长5.0cm,即系梁立模时的长度为100.05m,其支座的滑动面以上部分作相应的调整。

先铺底模,根据施工预拱度及预留沉落量调整底模标高。

底模与底模之间连接缝隙贴上软塑双面胶,通过连接螺栓拧紧,挤压,调整错台后,铲除多余双面胶,可达到接缝处平整、严密不透光,效果良好。

外侧模拼装同底模相似,拼装外侧模时,控制好模板角度与标高,底模与外侧模的连接螺栓要上足且拧紧。

底模、外侧模拼好后,打磨其上异物及铁锈,然后涂刷脱模漆(脱模漆表面光洁度好,自然形成瓷釉,防漆脱模剂须在干燥的环境下涂刷,不能在有露水的夜里或雾天里涂刷,否则形成脱皮现象)。

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后拼装内模。

内模采用木模板,待梁体底、腹板钢绑扎好后,吊车将内模吊至箱梁内,由人工组拼。

内模支架采用方木支架,内模顶板预留一定数量的小窗口,便于箱梁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端模及支座安装时按设计要求预留支座偏移量及梁体压缩量,确保梁体跨度及梁长符合设计要求。

箱梁内模采用普通胶合板做内模,内模骨架支撑采用5×10cm方木拼装成骨架。

考虑到内模断面变化,施工前根据内模断面尺寸首先进行模板配备,骨架支撑提前在现场钉制成型后,按照内模尺寸分节进行拼装成型,顶板底模待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安装。

待箱梁底腹板钢筋绑扎完毕后采用吊车将内模吊装入模,内模竖向支撑采用直径φ20mm钢筋横向布置5道,纵向间距50cm,在竖向支撑钢筋顶面焊接φ16mm纵向水平钢筋,确保钢筋顶部与模板之间的距离同设计箱梁底板厚度相一致。

安装时在每跨0.2L位置预留上下人孔,人孔洞尺寸为80cm(横桥向)×120cm(顺桥向)。

钢筋绑扎完毕经检查合格后,进行模板拼装作业,采用先拼端模后拼侧模进行施工。

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并上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6.7支架预压

为保证支架的承载力,消除支架体非弹性变形并观测其弹性变形沉落量,在底模侧模安装到位后对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进行加载预压,支架预压荷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不小于梁体混凝土重量的1.1倍荷载。

分级加载并观测记录变形,按照:

0.6、0.8、0.95、1.0、1.05、1.10六级加载。

卸载按照逆序分级作业。

6.8钢筋制绑及预应力管道安装

6.8.1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的加工直接在钢筋加工场地加工,加工完成的半成品钢筋采用汽车吊吊装运至模板上绑扎。

钢筋加工及安装严格按设计图纸尺寸及铁路桥梁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半成品钢筋加工在现场搭设的钢筋加工棚里进行,纵向主筋接头在现场采用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d+2)cm,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对于焊接接头在同一截面不大于25%,同一截面的焊接接头应错开位置,在搭接长度区段在35d长度范围内且不小于50厘米,按照规范要求钢筋接头进行错开。

6.8.2钢绞线制、安

钢绞线根据设计预应力孔道长度加上两端工作长度进行确定。

钢绞线加工前,采用钢管对其进行加固,钢绞线下料采用砂轮机切割。

系梁、横梁钢筋绑扎完毕后,按设计图纸上预应力管道曲线轨迹固定波纹管,采用定位钢筋对波纹管进行准确定位,使其上下左右均不能移动。

当波纹管需要连接时,应用大一号同型波纹管相接,接头长度为200mm~300mm,采用胶带封口严实,确保预应力波纹管安放位置正确。

在系梁、横梁混凝土灌注前,人工提前将钢绞线穿入已固定好波纹管内,在灌注砼过程中设专人来回拉动钢绞线,确保孔道畅通。

在立模、灌注、振捣过程中严防振动棒碰撞波纹管,避免造成波纹管变形后水泥浆流入管道,堵塞波纹管,影响今后钢绞线张拉、压浆。

梁体钢筋采用与梁体同等的砂浆垫块支垫,保证最小净保护层及梁的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绑扎铁丝的尾段不应伸入保护层内。

所有梁体预留孔外均增设相应的环状钢筋;桥面泄水孔处钢筋可适当移动,并增设斜置的井字型钢筋进行加强;施工中为确保腹板、顶板、底板钢筋的位置准确,应加强架立钢筋的设置。

系梁上预留孔及预埋件较多,且位置及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拱脚预埋段安装,1、4段施工混凝土之前应详细检查,确保预留孔及预埋件的位置及尺寸正确。

6.9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工艺。

系梁截面混凝土分段浇注,段内一次浇筑成型,最后在跨中合龙。

为减小收缩、徐变的影响,避免产生施工裂缝,全桥共分四节段+合龙段浇筑,1、4节段26m长,2、3节段23.5m长,合龙段1m长。

施工顺序为1、4节段→2、3节段→合龙段。

梁段混凝土灌注前,与前段混凝土结合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混凝土浇注断面上按底板、腹板、顶板(拱脚)分层浇筑。

振捣时尤其要注意锚垫板和下倒角处混凝土的密实性。

合龙段采用微膨胀混凝土,选择在夜间进行,合龙节段长度采用1m。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养护,养护采用洒水法,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混凝土强度达拆模强度后方可拆模,并继续进行养护,养护时间视水泥品种、环境温度和湿度而定,最少不小于7天。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洒水养护,加强保温防寒。

系梁拱脚段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预埋冷却管,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少水化热,有效控制开裂。

强度达拆模强度后可拆模。

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制,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垂直运输采用4台混凝土汽车泵。

混凝土浇筑采用斜向分层浇筑,箱梁混凝土一次连续灌注成型,中间停顿时间不得超过30min,采用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的施工方法分层进行,其灌注坡度不大于1:

3,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采用φ50插入式振动棒捣固,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在灌注过程中,指定专人看模支撑校正,确保护栏及伸缩缝钢筋等预埋件定位准确不偏移,预埋件位置准确无误。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技术要求:

(1)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初凝之前进行。

(2)振捣时间每点为20~30s,使用高频振捣器时,最初不应少于10s,但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防止振捣不实和过振。

(3)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40cm。

(4)振动器使用时,不允许将其支撑在结构钢筋上或碰撞钢筋和预埋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

(5)振动器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振动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便上下振捣均匀。

(6)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详细的施工记录、分工负责、落实到人。

6.10模板看护

浇筑中设专人木工看护模型,检查模板、支撑有无松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11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采用土工布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洒水次数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为宜。

6.12拆模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先拆除翼板两侧钢模,用于下一节段梁体施工,底模待整联箱梁混凝土浇注并张拉完毕后,将膺架整体落架后拆除。

6.13预应力张拉

6.13.1张拉顺序

系梁预应力张拉按设计分2次张拉,第一次张拉索在系梁合龙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养护强度达到80%后,张拉系梁全部横向预应力索及纵向50%(对称交替错开)的预应力索,第二次在桥面二期恒载上桥前张拉剩余50%预应力索。

6.13.2张拉(施加预应力)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设计弹性模量的90%后即可穿束、张拉施加预应力。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箱梁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fc=33.5Mpa,fct=3.1Mpa,Ec=3.55×104Mpa,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设计弹性模量的90%后即可穿束、张拉施加预应力。

1、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定期维护和校验,千斤顶和压力表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和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

2、张拉机具和锚具配套使用,在施工现场完成以下工作:

a、施工现场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

b、现场已具备预应力施工知识和正确操作的施工人员;

c、锚具安装正确,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时;

d、施工现场已具备确保全体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必要的预防措施,钢绞线下料时均留足两端顶镐张拉位置所必须的工作长度。

e、张拉之前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的位置正确,孔道内畅道,无水份和杂物。

张拉采取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应力按设计要求控制。

f、当梁体混凝土通过养护达到90%(经试验确定),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查标准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办理。

张拉工序必须严格遵循《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张拉顺序为0→初始应力(0.2σk)L1→中间应力(0.4σk)L2→1.03σk(持荷2分钟)L3→锚固。

采用20%σk~40%σk应力变化伸长量代替20%σk初始应力钢绞线伸长量,按张拉力和引伸量进行“双控”,以张拉力为主,伸长量校核。

实际伸长值和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后再进行张拉作业。

计算实际伸长量L=L3+L2-2L1

预应力筋采用低松弛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单根钢绞线直径φj15.2,钢绞线公称面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