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1824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doc

各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

作业

项目

伤害

事故

作业风险

预防措施

(架子工)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坠落

1、脚手架搭制和拆除人员未经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和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安全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

2、脚手架搭制和拆除作业操作人员未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国家规范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违章违规冒险作业或违章违规指挥。

3、操作人员施工作业无劳动保护用品或未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或使用破损的劳动保护用品。

4、使用质量不符合标准、不合格的钢构件,未对构件质量进行检查钢管与扣件不匹配。

5、脚手架地基不坚实无底座或底座不符合标准,未按规范标准和方案搭制、脚手架倾倒、脚手架无爬梯、斜道,攀爬脚手架。

6、脚手架拆除前未全面检查脚手架、连接件、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稳固、符合构造要求,拆除未按顺序由上而下、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未随脚手架拆除。

7、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施工作业,无施工方案,未设置施工作业区域,无明显警示警告标识标志、无人监护。

8、高处临边、周边无安全防护措施或安全防护措施未落实到位。

1、脚手架搭制和拆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和国家有关部门专门的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2、脚手架的搭制和拆除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国家规范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施工方案,做到遵章守纪。

3、施工作业设置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标志,设专人监护。

4、施工作业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和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5、对脚手架的构件材料(钢管、扣件等)进行质量检查,使用质量符合标准、合格的钢构件材料。

钢管和构件相匹配。

6、脚手架的地基必须坚实、底座应符合标准,要按规范标准和施工方案搭制。

并按规范标准搭设爬梯、斜道、严禁攀爬脚手架。

7、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连接件、连墙件、支撑体系稳固、符合构造要求,按顺序由上而下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随脚手架拆除而拆除。

8、脚手架搭制和拆除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9、高处临边、周边施工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并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作业

项目

伤害

事故

作业风险

预防措施

(架子工)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落物打击

1、立体交叉作业未设置施工作业区域、无明显警示标识标志、无人监护,未采取防落物打击安全防护措施(隔离棚等)

2、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未按安全管理的规范、标准及各项程序规定配戴安全防护用品。

3、行人随意进入施工作业区域行走或逗留。

4、脚手架搭制或拆除及高处临边施工作业放置的材料、物件、工机具等松散、不稳固,未采取防坠落措施。

5、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未采取失落措施,高处抛物。

6、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失误或冒险作业。

1、施工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操作失误和违章违规冒险作业、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和施工方案要求。

2、脚手架搭制和拆除人员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和经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安全培训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持证上岗。

3、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必须按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设置施工作业区,设置明显警示标识标志,设专人监护,搭制隔离棚等。

4、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按安全管理规定佩戴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5、脚手架搭制所使用的物件材料必须经质量检查,资料必须齐全,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钢管、扣件必须相匹配。

6、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放置要稳固,要有防坠落措施,防止落物伤人。

7、行人严禁随意进入施工作业区域行走或逗留,严禁高处抛物。

作业

项目

伤害

事故

作业风险

预防措施

起重吊装作业

机械伤害

1、起重机械设备未按规定经有关部门定期检验或无检验报告。

2、起重吊装作业操作人员未经专业知识培训和国家有关部门专门的安全培训合格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无证上岗操作。

3、起重吊装作业操作人员未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违规违章冒险作业和违章违规指挥。

4、起重吊装机械设备超负荷吊装运行,斜拉歪吊。

5、起重吊装工机具未经质保部门质保监察检查或使用中受损、破坏,未进行报废处理,仍在使用,或使用不合格的工机具。

6、操作人员对起重机械性能不了解、不熟悉,操作失误。

7、施工作业前未对起重吊装机械设备的性能、制动装置、安全防护装置、支腿、仪表等完好情况进行检查。

1、起重吊装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定期检验合格,并有检验合格报告。

2、起重吊装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和国家有关部门专门的安全培训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3、起重吊装作业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违章违规冒险作业和违规指挥。

4、起重吊装机械设备和吊装作业严禁超负荷吊装运行,禁止斜拉歪吊。

5、起重吊装工机具必须经质保监察检查,受损、破坏的工机具需经质保检查报废处理。

6、起重吊装施工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械设备的性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防止误操作。

7、施工作业前应对起重吊装机械设备的性能、制动装置、安全防护装置、支腿、油系统、水系统、仪表盘等进行检查,保持完好、准确和性能良好。

8、8、严禁起重吊装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作业

项目

伤害

事故

作业风险

预防措施

起重吊装作业

物体打击

1、起重吊装作业未设置施工作业区域,无明显警示警告标志,无专人监护。

2、非作业人员随意进入起重吊装作业区域,行人在吊装作业区或吊物下行走或逗留。

3、吊索吊具、工机具未按规定定期检测检验,无定期检测检验报告。

4、超负荷吊装,吊物捆绑不牢固,松散,吊物坠落。

吊装作业未设置溜绳。

5、吊装作业无人指挥或违章违规指挥。

6、起重吊装作业未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违规违章冒险作业。

1、起重吊装作业应按规定设置施工作业区域,设置明显警示标识标志,设专人监护施工现场。

2、非施工作业人员严禁随意进入起重吊装施工作业区,严禁行人在吊装作业区或吊物下行走或逗留。

3、起重吊装作业工机具,吊索吊具按质保要求定期进行检测检验,无定期检验检测报告,不得使用。

4、严禁超负荷吊装,吊物捆绑必须牢固,不得有松散、坠落,吊物时应设置溜绳。

5、吊装作业必须设专人指挥,遵章守纪,正确指挥。

6、起重吊装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坚决杜绝违章冒险施工作业。

(机床工)机械操作

机械伤害

1、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未经专业技术培训,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构造、原理和操作技能不了解,不熟悉。

2、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设施破损或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

机械设备传动部件外露,无可靠有效的防护装置。

3、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人员将头、手部伸进转动部位进行检查或检修。

1、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技术知识培训。

熟悉机械设备的性能、构造、工作原理,能熟练操作的授权人员上岗操作。

2、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防护设施必须完好齐全,无破损。

机械设备转动部件无外露,有可靠有效的防护装置。

3、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人员、检修人员严禁将头、手部伸进转动部位进行检查或检修。

4、严禁戴手套操作旋转设备(如钻床、车床等)。

作业

项目

伤害

事故

作业风险

预防措施

(机床工)机械操作

机械伤害

4、戴手套操作旋转设备(如钻床、车床等)

5、穿戴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长发和女工不戴工作帽,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不戴护目镜。

6、设备检修时未采取防自转措施。

7、设备检修时未断开电源开关,在开关手柄上未挂醒目标识和警示标志,无人进行监护或未拆除电源线。

8、工件未夹紧,旋转时脱落飞出伤人。

各类限位和联锁装置或操作手柄不完善不可靠。

9、使用砂轮机前未对砂轮进行检查,磨削时砂轮片破损飞出伤人。

磨削时工件未握紧,失落被卷入砂轮机内。

10、机械设备未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工作,使用前未进行试运转检查。

11、操作人员未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违章违规操作。

工具、量具、刀具、物件放置不当,不合理。

5、机床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正确着装,戴护目镜、工作帽)。

6、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维护、保养。

操作人员对设备管理要做到“三好”“四会”“四项基本要求”,“五项纪律”和“润滑五定”。

三好是管好、用好、养好;四会是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四项基本要求是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五项纪律是1)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保持设备清洁、润滑良好;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4)随机附件、工具、文件齐全;5)发生故障立即排除或报告。

润滑五定是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

7、设备检修时应断开电源,并在断开电源开关手柄上挂好警告、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

8、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遵章守纪,工具、量具、刀具,物件放置稳固,严禁违章冒险作业。

9、吊运物件时,必须捆绑牢固,吊物下和吊物前方严禁站人。

10、使用砂轮机前应对砂轮片进行检查,严禁使用有裂缝,有破损缺陷的砂轮片。

使用时待砂轮运转正常后再使用。

磨削作业时必须将物件握牢固,防止脱落伤人。

作业

项目

伤害

事故

作业风险

预防措施

(机床工)机械操作

机械伤害

11、机械设备作业前应进行试运转,待运转正常后再进行作业。

12、设备检修时应做好设备防自转措施,防止自转伤人。

(电工)

电气作业

触电

1、电气作业操作人员未经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和未经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安全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上岗操作作业,证件过期未经年审。

操作人员未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违章违规操作。

2、非专业人员无证操作电器设备,设施。

3、漏电保护器跳闸未查明原因强行送电。

用导线或金属丝代替熔断丝、片等。

4、未遵守业主315程序,未按国家规范标准使用不合格的电气产品,用电设施匹配不合理,发生电气火灾。

5、使用的漏电保护器系统动作失灵。

使用绝缘保护层老化破损的电线电缆等。

6、在潮湿地沟、管道、金属容器内施工作业未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

1、电气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合格和经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安全培训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保持证件有效性按期进行年审,经授权持证上岗。

2、任何非专业人员不得随便操作电气设备。

电气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严格遵守业主315程序的规定,使用符合规范标准的合格电气产品。

4、漏电保护系统动作必须灵敏,严禁使用绝缘层老化破损的电线,电缆及破损的电气设备、设施。

5、在潮湿地沟、管道、金属容器内施工作业必须按国家规范标准使用安全电压。

6、漏电保护器跳闸停电时应查明原因,清除隐患再送电。

电器设备设施匹配正确合理,防止造成电气火灾。

作业

项目

伤害

事故

作业风险

预防措施

(电工)

电气作业

触电

7、电器设备操作时未按规定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8、带电作业或电气设备设施线路检修时未进行验电和检查接地,断开电源后手柄无明显标识标志,无人监护。

移动用电设备、设施未断开电源停电。

用电设备和设施无漏电保护器。

7、电气设备设施操作时应按规定穿戴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电气设备或线路检修时应断开电源,并进行验电和接地检查。

并在开关手柄上挂好安全警示警告标志,设专人监护。

8、严禁用导线等金属丝代替熔断丝、片等。

9、经常对电器设备设施进行检查、清洁、保证良好的接触。

移动电气设备、设施必须停电、断开电源。

高处

坠落

1、高处作业未按规定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未采取防高坠落措施。

2、高处作业平台、临边无防护固栏和其它防护措施。

3、使用梯子作业无防护措施,无人扶梯监护。

1、高处作业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系好安全带,穿防滑软底鞋)。

立体交叉作业时应设隔离棚,上方作业人员应确保下方人员的安全。

2、移动用电设备设施应断开电源,停电。

用电设备和设施要有漏电保护装置,外壳保护接零。

3、使用梯子作业应有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并有专人扶梯监护。

4、高处使用电动工具做好防感电(电击)坠落措施。

5、高处作业使用的平台、周边和临边应按规定有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作业

项目

伤害

事故

作业风险

预防措施

交通

运输

交通

伤害

1、驾驶人员未经国家有关部门专业技术培训,未取得驾驶操作证书,无证驾驶或驾驶与资格证书不相应的车辆。

2、驾驶人员未严格遵守安全交通法规和交通规则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司驾人员身体不健康,听力和视力等不符合要求,反映迟缓,应急能力差。

4、超速超载、人货混装、疲劳驾驶、酒后驾驶、不文明驾驶、驾驶中打手机、穿拖鞋、背心、短裤等驾驶等。

5、装载货物不稳固、松散、飞扬、流漏、超高超长,无措施。

6、驾驶无证车辆或带病车辆或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

7、每日行车前未对车辆车况进行检查(机油、冷却水、仪表指示、制动、离合、转向、轮胎、紧固、灯光等)。

8、特种车辆操作驾驶人员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培训,无特种车辆设备操作驾驶资格证书。

所操作驾驶的车辆与资格证书不相应。

9、起重设备未按国家有关部门检查,无检验报告。

1、司驾人员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专业培训合格,取得驾驶操作资格证书,严禁无证驾驶或驾驶与资格证书不相应的车辆。

2、驾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交通法规和交通规则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驾驶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反应能力强,听力和视力符合要求,精力充沛。

4、严禁超速超载、人货混装、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做到文明驾驶,礼貌行车。

厂内道路行驶速度不准超过40km/h,运输设备车速不超过15km/h。

5、装载货物必须稳固,经专业人员检查工具、运具,并负责绑扎、固定、装卸,防止松散、飞扬、流漏。

6、严禁驾驶无证车辆或带病车辆或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

7、每日行车前应对车辆车况进行检查,检查机油、冷却水、仪表指示、制动、离合、转向、轮胎、灯光等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完好。

8、特种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专业培训合格,持有与驾驶操作车辆相应的驾驶资格证书。

9、起重吊装机械设备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并具有定期检验合格证书。

作业

项目

伤害

事故

作业风险

预防措施

交通

运输

交通

伤害

10、超负荷吊装作业,未严格执行和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违章违规冒险操作,操作失误。

11、未对吊钩、滑轮、钢丝绳等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对磨损严重、损坏件未及时进行报废更换。

12、行车前未对车辆车况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制动装置、操作手柄、变辐,伸缩臂、支腿、限位器、指示仪表、机油、冷却水、离合、转向、灯光等。

13、不按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逆向行使,抢道。

10、严禁超负荷吊装作业,严格执行和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斜拉歪吊等违章违规冒险作业。

11、操作人员必须经常对吊钩、滑轮、钢丝绳等磨损情况进行检查。

对磨损严重、损坏,破损的机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报废、更换。

12、行车前应对车辆车况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制动装置、操作手柄、变辐、伸缩臂、支腿、限位器、指示仪表、机油、冷却水、离合、转向、灯光等良好。

13、严格按交通标志、交通标线行驶,严禁抢道逆行。

14、起重吊装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货物运输车辆驾驶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佩戴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动火

作业

火灾

爆炸

1、未按规定办理动火、用火许可证。

未遵守安全动火、用火的有关规定。

2、未遵守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使用、存放、保管安全技术规定,未按规定使用、保管和存放。

3、动火、用火之前未对动火、用火施工现场易燃易爆及杂物进行彻底清理、清除。

1、动火、用火作业前必须按动、用火有关规定办理动火、用火作业许可证。

未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的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2、动火作业前必须按规定落实各项防火措施。

对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和杂物进行彻底清理。

3、必须严格遵守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使用、存放、保管等安全技术规定要求。

作业

项目

伤害

事故

作业风险

预防措施

动火

作业

火灾

爆炸

4、气瓶使用、存放未遵守安全技术规定和要求。

5、未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气瓶瓶阀漏气、气带老化破损漏气、气表破损、气瓶口有油脂等不安全隐患。

6、气瓶无减压装置、防震圈、瓶帽等。

气瓶距离火源太近,用完后气瓶阀未关闭。

7、动火作业现场未落实防火措施,无消防器材。

8、动火作业无人监护。

9、动火作业完毕后,余火未熄灭,留下火种隐患离开现场。

4、气瓶的使用、存放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严禁使用瓶阀漏气,气带老化破损漏气,气表损坏的设施,气瓶口不得有油脂。

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使用规定。

6、气瓶减压装置、防震圈、气瓶帽等应齐全,夏季在室外作业应采取防晒措施。

气瓶使用应远离火源、热源。

气瓶用完后应及时关闭瓶阀。

7、动火作业现场各项防火措施必须落实到位,消防器材到位,并符合需要。

8、动火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无动火监护人不得动火。

9、动火作业完成后,必须彻底清理动火作业部位和现场,将余火熄灭,不留火种,做到火灭人离。

清洁工卫生清洁

坠落伤害

1、进入施工现场卫生清洁作业人员未经过安全培训或安全培训不合格,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和作业风险不了解。

2、卫生清洁作业人员未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3、清洁作业人员对施工作业现场和工作区域内的情况不了解,不熟悉。

1、凡进入施工现场清洁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或安全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作业。

进入施工现场清洁作业人员,必须了解其作业场所和作业岗位所存在的作业危险因素。

2、清洁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作业

项目

伤害

事故

作业风险

预防措施

清洁工卫生清洁

坠落伤害

4、高处平台清洁作业时,平台周边、临边无防护栏和其它防护设施(护栏、防护网等)。

5、爬梯不规范或无爬梯,攀爬梯子时手里拿着物件工具。

6、攀爬脚手架。

3、高处平台清洁作业时,平台周边、临边应设有防护栏或其它安全防护设施(护栏、防护网等)。

4、爬梯应规范,攀爬梯子时双手不得拿任何物件和工具或其它物品。

5、严禁随意攀爬脚手架。

6、凡进入密闭作业区或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应经有关人员许可,并作好防护。

物体打击

1、随意进入设置的施工作业区域或立体交叉作业区。

2、进入施工现场或施工作业区域未按规定佩戴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3、物件堆放散乱,无坠落防护措施。

4、对施工现场观察不到,飞物打击。

5、随意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区和密闭空间作业区。

6、对施工现场情况不熟悉。

1、清洁工作作业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受限空间、起重吊装的施工作业区域或立体交叉作业区。

2、任何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或施工作业区域必须按规定佩带好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3、物件堆放应集中、稳固,并采取好防坠落和滚动措施。

4、经常注意和观察施工现场的情况,防止飞物打击。

5、禁止随意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区和受限空间作业区。

6、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和工作范围内的情况。

触电

1、非专业人员随意操作电器设备或设施。

2、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电动工具和设备。

设备绝缘不好,漏电。

1、禁止非专业人员随意操作电器设备或设施。

2、用电设备绝缘保护性能必须良好。

3、用电设备设施有漏电保护装置,外壳保护接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