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1930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docx

道路安全调查报告

—学府大道江南立交方向三叉路口

调查人员:

指导老师:

调查地点:

学府大道江南立交方向三叉路口

调查时间:

2018.07.1319:

00-20:

30

一、引言

近20多年来,我国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是,一些城市所出现的交通拥挤堵塞问题也是空前严重的。

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0年代中后期,上海等城市中心区50%的车道上高峰小时饱和度更是达到95%,全天饱和度超过70%,平均车速下降到10km/小时。

为此,交通问题已经日益引发各城市政府的重视,并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

2000年,国家公安部、建设部联合发文,要求全国部分城市实施道路交通的“畅通工程”,力图通过行政手段促进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协调,推动城市交通拥挤堵塞问题的缓解。

重庆市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统筹城乡改革综合试验区,是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直辖以来,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迅猛增加,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也随之出现。

交通拥堵不仅制约了城市的运转速度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噪声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2017年,主城区运营公交车9088辆,同比增长261辆;运营线路661条,同比净增38条。

主城区地面公交工作日早晚高峰小时平均运营车速为14.7公里/小时,同比小幅降低0.5公里/小时。

公交优先道实施后示范效果明显,两条优先车道运营平均车速保持在19公里/小时左右2017年,主城区机动车拥有量达151.1万辆,同比增加11.3万辆。

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突破百万,达到108.2万辆,同比增加9.4万辆。

交通现状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道路网络结构不完善,道路标准密度偏低。

二是交通配套设施不足,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不高。

三 是交通组织安全性很差,综合管理水平不高。

二、调查目的

本次通过对重庆市学府大道江南立交方向三叉路口进行道路安全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分析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使用人为现场记录的方式,分时段统计交通量,分析在傍晚高峰期不同车型、车辆数对道路安全的影响。

观测路况标志,路口行人行为,同时采集照片,记录车辆与行人的违规、违章和不文明交通行为,找出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交叉口概况

学府大道江南立交方向三叉路口,位于重庆五公里设计院门前,重庆工商大学附近,靠近五公里回龙湾。

本次现场调查主要是评估该路口的设置合理性、平交设计的平纵线形、平交口交通标志、交通组织等的安全性,并提出评估调查意见。

由于该处是去江南立交的路口,且距离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五公里设计院近,所以车流量、人流量相对较多。

但是这个路口设施比较小,交通标志配置不完善,路口两旁的占道停车现象严重。

同时,本次调查时间选择在下午7点,这个时间点事吃饭高峰期,更容易反映出该路口的交通问题。

五、交通量统计分析

交通量如下表所示:

时间

车型

比例(%)

小型车

行人

摩托车及电动车

小型车

行人

摩托车及电动车

19:

00-19:

05

44

15

7

66.7

22.7

10.6

19:

05-19:

10

39

20

8

58.2

29.9

11.9

19:

10-19:

15

50

17

3

71.4

24.3

4.2

19:

15-19:

20

48

13

5

72.7

19.7

7.6

19:

20-19:

25

35

22

5

56.4

35.5

8.1

19:

25-19:

30

45

13

6

70.3

20.3

9.4

19:

30-19:

35

48

13

7

70.6

19.1

10.3

19:

35-19:

40

42

19

9

70

31.7

15

19:

40-19:

45

51

16

5

70.8

22.2

7.0

19:

45-19:

50

38

15

4

66.7

26.3

7.0

19:

50-19:

55

42

24

3

60.9

34.8

4.3

19:

55-20:

00

45

22

5

62.5

30.6

6.9

小计(均值)

527

209

67

65.6

26.0

8.4

总计

803

据前面这些图表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该交叉路口的路况比较复杂,交通量较大、驾驶者不能能自由或较自由地选择行车速度,行驶车辆受交通流中其他车辆的影响,交通流处于较复杂流状态。

该路段的大型客(货)车、小型车、摩托车及电动车的分布不均匀, 交通状况复杂,造成交通不流畅。

五、现场调查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通过勘查平交口几何线型,交通设施与交通管理,标志标线,视距与可视性,车辆与行人的行为,交叉口交通冲突点的分析,发现存在若干问题对安全运营带来极大隐患,现场调查问题位置如下图所示(交叉口安全隐患位置示意图上的编号对应于问题位置的编号)。

交叉口附近车流方向示意图

交叉口安全隐患位置示意图

1.道路横断面问题

交叉口安全隐患位置示意图所示,1号位置为五公里公交车站,从车站出来的位置道路的横断面开始变窄,变窄的位置是车辆开始转弯进入兰花路,公交车和车流开始汇合,是一个冲突点。

且突出的花坛影响了公交车的视线。

公交车站到转弯处变窄

车辆在弯道的前方汇流

解决方案:

将突出的部分改造,设置公交专用道。

2.标识标牌设置问题

交叉口安全隐患位置示意图所示,从四公里方向的车右转进入交叉口,2号位置是进入交叉口的标识牌,提醒司机右转进入兰花路。

标志牌设置的位置很低,不够醒目,且在远处容易被红绿灯的立柱,灯柱和大型的车辆遮挡,使得不熟悉路况的司机在远处有时候不能及时看到。

标志牌设置离转弯的位置太近,司机看到后才进行变道转弯,容易引起交通冲突。

标志牌不够醒目

标志牌容易被遮挡

解决方案:

将标志牌的版面扩大,将标志牌悬挂在悬臂的立杆上面,树立在进入弯道前10米以外的位置。

3.驾驶员视距遮挡问题

交叉口安全隐患位置示意图所示,从兰花路往六公里方向转弯的右侧人行道上挺慢了车辆,种植了很多高大的树木,遮挡了司机的视线,使司机无法在转弯时候看到转弯后面的道路情况。

驾驶员右转的视线被树木遮挡

驾驶员右转的视线被停车遮挡

解决方案:

将弯道内侧的最外面一颗树移除,管理人行道的停车不要停在靠近转弯边缘。

4.交叉口行人横穿问题

在下午7点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去往回龙湾的人比较多,很多人从三叉路口过马路,从车辆中穿行。

行人在交叉口横穿

行人在交叉口横穿

解决方案:

对行人进行安全教育,人行道设置栏杆阻止行人随意穿行,设置斑马线。

5.标志牌遮挡问题

交叉口安全隐患位置示意图所示,兰花路往6公里方向的标志牌被树木遮挡,司机转弯后很难看到公交车专用道的标识标牌,很容易违章,对安全产生隐患。

标志牌正面照片

转弯处标志牌被遮挡

解决方案:

将遮挡物移除。

6.停车出口冲突

交叉口附近有学府苑小区和学府医院,靠近交叉口的位置有两个小区出口和停车区出口,这些出口形成了交通冲突点,车辆的出行经常造成交叉口的堵塞,甚至可能造成事故。

停车区出口

学府苑小区出口

解决方案:

在小区和停车出口设置标志牌提醒驾驶员前面有车出入,并设置道路反光镜,让小区和停车区出来的车辆能提前看到转弯车辆过来的情况。

7.导流线处随意停放车辆

交叉路口的导流线处停放了车辆,这个位置有三个方向的车行驶,交通法律法规中规定严禁在此停车,这些车辆的违章停放会造成交叉路口行驶车辆安全隐患。

导流线处随意停放车辆

导流线处随意停放车辆

8.车辆占道随意掉头

兰花路上的车辆占道停靠,将原本只有双向两车道的道路变得更加拥挤,还有车辆随意掉头,车辆掉头行驶容易产生冲突,可能会造成交通堵塞。

主要表现为掉头车辆与交叉口两侧行驶车辆之间的冲突,掉头车辆与行人之间的冲突,增大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兰花路两侧占道的汽车

兰花路上的车辆掉头

解决方案:

设立标识标牌,禁止车辆在路侧为划线区域停车占用行车道。

并加强巡逻,对长时间占用车道的车辆进行处罚。

9.驾驶员行驶操作存在的问题

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的弯道和出交叉口的弯道时候没有提前打转向灯,甚至很多驾驶员没有打转向灯。

车辆转弯驶入兰花路未打转向灯

车辆转弯驶出兰花路未打转向灯

六、调查总结

经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普通民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不少人持“淡然”态度和侥幸心理,认为“反正当时没有行车通过”,“事故又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不少民众为了“赶时间”而“走捷径”,视信号灯于无物,严重违反交通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老话更适于交通规则中。

试想,如果大家都不遵循交通规则,三五成群、高谈嬉笑于马路中央,那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鸣笛四起?

亦或是交通瘫痪?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城市道路更是四通八达,但是交通安全形势仍旧不容乐观,各种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面对日益发达的道路交通环境,民众的交通素养显然没有明显提升,形成严重的“拖后腿”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道路设计本身存在的缺陷成为交通事故多发的潜在因素,如:

在交叉口上方,轻轨的行驶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角度,会反射阳光,给道路驾驶员驾驶带来一定影响。

又如,交叉口虽设置了交通信号灯,但并未设置斑马线,不能给驾驶员形成视线诱导,也不利于行人的安全通过。

通过本次的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我们发现了诸多安全隐患,并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消除道路本身的安全隐患,就会有效地阻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或极大地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从而改善公路的整体交通安全水平。

通过本次调查,小组成员对道路安全的认知又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道路安全调查至关重要,通过调查,我们才能认清潜在道路安全问题,明确改善对象,进而制定相应的安全改善措施。

无论是道路设计、行人、还是司机驾驶员,都要从自身出发,减少或避免相应的安全隐患。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将交通事故率降至最低。

七、调查感想

此次调查,我们小组同学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在改进措施问题上互相给出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对交通规则及道路相关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课堂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丰富了实践经验。

这次实践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收获与领悟,锻炼的是能力,收获的是知识﹑友谊,领悟的是团结与快乐。

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协作,集思广益,众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通过这次宝贵的实践之课,我们深入了解了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生命第一,安全第一,让我们当一名文明人,营造一个美好畅通的交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