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2027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docx

《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docx

2015年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

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根据《国际危规》的要求,危险货物必须按照《国际危规》标准,附带正确耐久的标志。

危险货物的标志由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组成,所有标志均须满足经至少__个月的海水浸泡后,既不脱落又清晰可辨的要求。

A.2

B.3

C.4

D.5

2、常用的职业卫生统计指标有发病(中毒)率、患病率、病死率和__。

A.职业病普查率

B.疑似职业病发生率

C.粗死亡率

D.职业卫生合格率

3、__是利用相同的或相似的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A.对照、经验法

B.逻辑推理法

C.因果关系法

D.类比方法

4、根据《安全生产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以下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类型的是()。

A.起重机械

B.压力容器

C.锅炉

D.压力管道

5、对氰化钠、氰化钾及其他氰化物的污染,可用__的水溶液浇在污染处。

A.硫化铁

B.硫代硫酸钠

C.硫酸二甲酯

D.有机磷

6、__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系统安全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A.故障树

B.危险指数

C.安全等级数

D.事件树

7、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__km。

A.70

B.80

C.100

D.120

8、以下有关混合爆炸气体爆炸极限范围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__。

A.混合爆炸气体的初始温度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即爆炸下限降低,上限增高,爆炸危险性减弱

B.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在0.1~2.0MPa的压力下,爆炸下限变小,爆炸上限变大,爆炸范围扩大

C.若容器材料的传热性好,管径越大,火焰在其中越难传播,爆炸极限范围变小

D.若在混合气体中加人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氮等),随着惰性气体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9、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目的是,评价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__。

A.符合性

B.有效性

C.灵活性

D.合规性

10、检验检测机构对劳动防护用品的检验检测遵循__原则。

A.真实、诚信

B.公正、公平

C.公平、诚信

D.公正、合理

11、正常工况下,危险源运行模拟流程和进行主要参数的数据显示、报表、超限报警,并根据临界状态数据自动判断是否__。

A.转入应急控制程序

B.处于事故临界状况

C.处于事故初始阶段

D.事故已被控制

12、危害性极大的净化方法是粉尘__。

A.洗涤法

B.袋滤法

C.静电法

D.燃烧法

13、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人员,应对事故负__责任。

A.领导

B.主要

C.直接

D.行政

14、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培训的程序,以便规范、持续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安全健康__。

A.意识

B.能力

C.意识与能力

D.知识与态度

15、根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办法》将建设项目分为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和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是__。

A.可能产生高度和极度危害化学物质的项目

B.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项目

C.可能产生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项目

D.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项目

16、在行政处罚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行政相对人__的权利和途径。

A.经济救济

B.媒体救济

C.物质救济

D.法律救济

17、《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被责令限期改正或者限期进行隐患排除治理的,应当在规定限期内完成。

因不可抗力无法在规定限期内完成的,应当在进行整改或者治理的同时,于限期届满前__天内提出书面延期申请,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__天内书面答复是否准予延期。

A.10,5

B.5,10

C.10,15

D.15,10

18、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为__。

A.轻微振动

B.局部振动

C.生产性振动

D.全身振动

19、以下不属于工矿企业类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的是__。

A.工商企业伤亡事故统计指标

B.烟花爆竹伤亡事故统计指标

C.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指标

D.金属、非金属矿企业事故统计指标

20、大火已被抑制或燃烧已被控制的情况下,经常采用__控制烟气。

A.浮力

B.加压控制

C.空气流

D.防烟分割

21、下列不属于起重机基本参数的是__。

A.起重力臂

B.起重力矩

C.工作幅度

D.起升高度

22、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费用由__承担。

A.从业人员本人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23、__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部分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A.类比

B.系统安全分析

C.对照、经验

D.直观经验分析

24、通讯设施是__的各种信息的电讯设施。

A.传递生产和安全管

B.生产和管理

C.传递组织生产和安全管

D.安全管理

25、卫生部2002年22号令公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十六条中明确指出:

建设项目竣工后,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__个月内进行控制效果评价。

A.5

B.6

C.8

D.12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立法目的是__。

A.维护公共安全

B.预防和减少火灾

C.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D.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

E.实现防火安全责任制

2、在机械行业,存在的主要危险和危害包括__。

A.触电

B.灼烫

C.高处坠落

D.化学性爆炸

E.药品伤害

3、注册安全工程师有__情形之一的,不予续期注册。

A.无业绩考核证明

B.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的

C.在执业活动中弄虚作假的

D.受过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不满7年的

E.同时在两个(含两个)以上单位执业的

4、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包括__。

A.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预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

B.文字应简洁、准确

C.提出的资料清楚可靠

D.论点鲜明

E.利于阅读和审查

5、以低碳钢为例,得出金属材料受拉伸外力作用引起的变形可以分为__几个阶段。

A.弹性变形阶段

B.塑性变形阶段

C.屈服阶段

D.弯曲变形阶段

E.断裂变形阶段

6、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分为__等危险、有害因素。

A.物理性

B.化学性

C.生物性

D.行为性

E.地质性

7、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有__。

A.《安全生产法》

B.《工会法》

C.《消防法》

D.《道路交通安全法》

E.《劳动法》

8、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或者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以__。

A.警告

B.罚款

C.15日以下拘留

D.记过

E.降级

9、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在新从业人员人厂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__。

A.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方法

B.本单位职工奖惩制度

C.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事故案例

E.生产设备、安全装置使用方法

10、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管辖分为__。

A.移送管辖

B.地域管辖

C.上级管辖

D.指定管辖

E.公安管辖

11、在事故调查领导小组中,工作难度最大的是__。

A.指挥部

B.综合组

C.技术分析组

D.管理调查组

E.善后处理组

12、应急救援体系的保障系统包括__。

A.通讯系统

B.信息系统

C.监测组织

D.人力资源保障系统

E.治安组织

13、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职权包括__。

A.对事故隐患的处理权

B.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理权

C.进入生产经营单位的检查权

D.制定生产经营单位的规章制度

E.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任免权

14、《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__。

A.安全意识在先

B.安全投入在先

C.安全责任在先

D.建章立制在先

E.安全教育在先

15、依据《消防法》的规定,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有违反消防法》规定的违法行为,分别给予__的行政处罚。

A.警告

B.罚款

C.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D.开除

E.拘留

16、全面通风的具体实施方法可采用______。

A.全面排风法

B.全面送风法

C.全面排风——全面送风法

D.局部排风——局部送风法

E.全面排风——局部送风法

17、故障假设分析由以下__组成。

A.分析准备

B.完成分析

C.编制分析结果文件

D.事故处理

E.事故隐患排查

18、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是__。

A.经验检查法

B.常规检查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

E.事故树分析法

19、工会经费的来源有__。

A.人民群众的捐助

B.国家财政拨款

C.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D.建立工会组织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交的经费

E.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

20、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__。

A.制度的不健全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人的不安全行为

D.环境条件的标准

E.严重后果

21、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__。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进行危险分析

D.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E.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22、《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__依法强制执行。

A.事故调查组

B.当地政府

C.人民法院

D.当地公安部门

E.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

23、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__。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E.社会治安

24、《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国务院对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做出了调整,其中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__。

A.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

B.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

C.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

D.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

E.负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

25、车间合理的机器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安全布局时要考虑的因素有__。

A.空间

B.照明

C.管、线布置

D.人员流动

E.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