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标准.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2056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标准.docx

《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标准.docx

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主要内容为:

施工现场围挡图牌、施工临时道路、砂石等材料堆放、混合料拌合场、裸土覆盖、车辆运输、土路基施工等七个方面,具体标准如下:

一、施工现场围挡图牌标准

1.工地出入口应有整齐明显的工程概况牌、扬尘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现场管理牌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2.重点施工区域与交叉公共通道应采用封闭警示亮化围挡隔离,沿线应设置提示、告示和警示等标志。

3.围挡外侧与道路衔接处要采用绿化或者硬化铺装措施;市区施工工地,应采用彩钢板围挡,高度不得小于2米,围挡根部与地面不能有空隙,必须稳固、安全、整洁、美观。

4.场区周边应设围墙和大门,应按功能分设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

各区之间除人、车通道外的零散空地应种植树木花草以美化环境。

5.建立文明生产管理责任制度,按区域实行挂牌制,明确管理负责人。

场区内道路定期进行洒水、清扫,每天至少清扫两次,洒水三次,并根据生产和外界环境风力等级情况适当增加洒水清扫次数,确保无扬尘无杂物,做到场内清洁整齐。

二、工地现场临时道路标准

工地临时道路包括:

施工便道,拌合场地、生活区等,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道路的强度、厚度、宽度应满足安全通行的需要,并及时清扫洒水降尘,达到车辆行驶无扬尘的标准。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重点工程(其它工程参照执行)临时便道具体要求如下:

1.路基工程开始施工前,应在本项目永久性征地范围外修筑贯通的主线施工便道。

便道应能满足工程正常施工的需要,保证70%以上路段路面宽度应不小于7m,其余路段路面宽度应不小于4.5m。

便道路面宽度小于7m的段落应每400m设置1处错车道。

错车道位置路面宽应不小于7m。

2.各场(站、区)、重点工程施工等大型作业区的进出场便道应进行硬化,能满足工程正常施工需要。

3.应配备专门便道养护人员,配置必要的机械、工具和材料,每个施工项目最少配备1台洒水车用于晴天洒水,便道应保持直顺、干净、美观,路况要完好,无坑洼,无落石,无淤泥,不积水。

4.施工便道应设置排水沟,便道经过的水沟应埋置钢筋混凝土或设置过水路面,保证排水畅通。

三、砂、石等材料堆放标准

1.裸露场地应当绿化或采用防尘网覆盖。

2.土方、砂石、工程渣土等应当集中堆放,且必须有围挡,并采取覆盖、固化措施。

覆盖措施必须全封闭,达到无空隙的覆盖标准。

四、混合料拌合场标准

1.拌合站的拌合生产区、砂石材料堆放区,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

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0.5%,确保场地雨天不积水,晴天不扬尘。

2.在场地外侧合适的位置设置污水过滤池,不得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

3.拌合设备储料斗、粗、细集料堆放场,应架设轻型钢结构顶棚,钢结构顶棚高度应不低于7m,并能满足施工需要。

4.未全封闭的砂石料场,应当采取密目安全网或蓬布等进行覆盖,并按产地、种类和规格分别堆放,做到整齐有序;砂石料场应分区,三面砌墙封闭;料场前的场地应及时进行洒水清扫,并根据生产和外界环境风力等级情况适当增加洒水清扫次数,达到粉尘不上扬的标准。

5.砂石料仓(上料口)三面封闭,以减少铲车上料时产生的粉尘污染。

6.经常检查散装车罐口胶圈是否及时更换,避免漏气,打灰时控制排放量,严禁泄漏,定时检查输送管道的密封性,以避免管道崩裂污染环境,每周检查维护不少于一次。

7.定期检查粉料仓滤芯除尘情况,并定期清理更换粉料仓滤芯,每打料1000吨清理一次,每打料10000吨更换一次滤芯。

8.每次水泥砼、水稳混合料等拌合作业完成后,及时清洗机具,清理现场,做到场地清洁。

拌合搅拌设备应全封闭,减少或防止灰尘污染空气,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料时,应检查材料罐顶的密封性能,粉尘较大时停止上料,待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

粉尘源必须进行覆盖遮挡。

9.沥青拌合楼应安装除尘装置。

沥青面层用集料,应严格控制各规格料中的粉尘含量,如采用水洗方法除尘,应设置沉淀池。

五、裸土覆盖标准

1.工地上容易扬尘的裸土地面,应采取临时绿化、网膜覆盖等防护措施,减少扬尘。

2.基坑开挖土方不得随意堆放,应堆放整齐,应进行必要的整平,应进行洒水或覆盖防止扬尘。

3.弃土场应按要求进行排水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弃土应堆放规则,并进行整平碾压,不得随意倾倒。

六、车辆运输标准

1.施工驻地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冲洗装置,冲洗平台应设置于工地大门内侧,其周边设置排水沟,排水沟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需定期清理。

废水、废油等施工污水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当地污水管网或河流。

2.工程运输车辆必须采用平槽装运,不得超过车辆侧帮,严禁装运湿泥,运输石灰等易扬尘材料时应进行覆盖。

3.每个工地应根据工地运输车辆进出情况,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对驶出工地的物料运输车辆的车轮和车身冲洗,达到车辆无带泥上路的标准。

4.场区外大门口延伸5米范围内需清扫洒水,并根据生产和外界环境风力等级情况适当增加洒水清扫次数,保证粉尘不上扬,降低对大气造成的粉尘污染。

5.取土坑内道路应及时洒水降尘。

七、土方路基施工标准

1.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施工现场应配备洒水设施,对施工道路或路基本体进行灭尘。

2.路基施工堆料场宜设于路基填筑范围之外,消解场应碾压平整,并设置临时排水沟和沉淀池,以防废水直接进入农田灌溉渠。

若石灰消解时风吹向农作物或人员,则应采用彩条布进行围挡。

3.路基施工堆料场宜设于主要风向下风处的空旷地区。

采用粉状材料作为路基填料或对路基填料进行现场改良施工时,应避免在大风天作业。

粉状材料运输应采取措施严禁材料散落。

4.水泥和石灰等材料临时堆放应进行覆盖,禁止焚烧垃圾等有害物质,禁止使用煤炭、木材及油毡、油漆等材料作为燃烧能源。

切割石材等产尘作业应采取降尘措施。

5.施工现场应合理安排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混合料施工时序,及时做好铺筑、压实、养护和覆盖。

八、其它

1.加强沥青路面透层施工前基层清扫的防尘工作,底基层、基层施工中应注意洒水,防止扬尘。

2.结构物破除、打磨等产尘作业时应采取喷水等防尘措施。

3.在绿化植被尚未覆盖表土前,应洒水并保持表面潮湿,防止扬尘。

4.桥梁、交通工程、绿化等施工中涉及运输、裸土、基坑开挖回填、土方整平等扬尘作业,按照上述相关标准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