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2082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

《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doc

2012汽车整车行业研究报告

事项

2月24日,工信部、国家机关管理事务局等发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规定2012年度公务用车全部选用自主品牌汽车。

主要观点

1、广义的全国公务用车市场每年销量在30-50万台车,主要分为两部分,预计主要自主品牌企业将明显受益其中的15-30万台车的新增市场:

第一部分是专门通过政府采购系统招投标购买的,主要是更新需求,严格受《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目录》管理和限制,这部分购买的车型以通勤办事事务用车为主,例如处级单位行政人员共用的车,购买车型也在10-15万元的主流合资品牌中级轿车为主,还有一部分为专用越野车(如公安部门使用和林业部门使用),以大排量越野车为主。

其中据抽样调查,目前公务车保有量在100-150万台车,按照5-7年更新周期计算,每年需求在15-30万辆。

公车改革的不断推进会不断降低这部分需求。

第二部分是通过下属企事业单位代为购买使用的公务用车,属于体系外的公务用车,不受公务用车目录的影响,这部分用车以领导用车为主,多数为30万以上奥迪大众等合资豪华车为主。

这部分需求量每年在15-20万台。

2、从15-30万台政府采购体系中公务车市场的结构来看,SUV占3-5万台,MPV占2-5万台,轿车占10-20万台。

3、现在公布的公务用车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全部选择自主品牌汽车,预期将是一个长期政策,中途改回到选择合资品牌的可能性非常小。

由于现在只是征求意见稿阶段,截止时间是3月9日,预计通过的可能性远大于被否决,较大的可能是进行一些无关大局的修改和补充。

4、政策效应分析:

短期提升业绩,自主品牌长期发展的动力源已经找到。

我们更加看好国家对自主品牌企业的“广告”效应,树立广大消费者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信心。

公务用车对汽车消费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对品牌形象的树立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5、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必将诞生1-2个世界知名品牌,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从长城汽车、江淮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这四个车企中诞生的可能性最大。

综观国际汽车发展的历史,韩国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借鉴道路,韩国正是由于在20世纪80、90年代大力倡导在政府等公共领域使用自主品牌汽车,才有了现在的韩国现代和起亚品牌。

6、上汽集团短期业绩会受一定影响,但我们依然看好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长期发展前景,给予推荐评级。

由于上汽集团中合资企业(上海大众、上海通用)是目前公务用车中销量最大的几个公司之一,一旦新的公务车采购政策通过实施,将分流一部分销量压力到私人市场,预计上海通用将受压最重,而上海大众由于良好的品牌口碑,产品持续旺销,预计业绩受影响程度比较小。

7、业绩弹性分析之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是国产自主品牌SUV中的龙头,预计将最大受益公务车采购政策,预计增加销量3万台SUV,2012年业绩增长5-6亿元,主要抢占的是丰田霸道、三菱帕杰罗、CRV的市场。

8、业绩弹性分析之江淮汽车:

江淮汽车是国产自主品牌MPV中的龙头,预计将最大受益公务车采购政策,预计增加销量2-3万台,2012年业绩增长4-6亿元,主要抢占的是广本奥德赛和别克GL8的市场。

9、投资评级:

按照我们汽车股的投资逻辑,政策是汽车股价的最核心推动力,建议超配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对A股中的长城汽车、江淮汽车、一汽轿车给予强烈推荐评级,对H股中的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征求意见稿未获完整通过,合资品牌重新进入采购目录。

2、公务车采购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一、扶持汽车自主品牌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长期汽车产业政策

(一)公务车采购政策解读:

反映国家长期扶持自主品牌的战略决心

2009年之后,国家将汽车行业的地位提升到国家支柱产业,制定了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长期产业政策即是大力发展自主品牌。

随着2009年1.6升排量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和2010年节能补贴政策的出台,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随之猛增到50%左右。

同样,随着这两项政策的退出,自主品牌份额重新回到40%左右,这是公务车采购政策出台的大背景。

在这个时间点推出公务车采购全部采用自主品牌的政策,反映了国家长期扶持自主品牌汽车的决心,即未来如果自主品牌发展遇到问题,还会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

图表1中国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内容

(二)政策效应分析:

短期对SUV\MPV企业业绩提升明显,更看好国家对自主品牌的“广告”效应

1、广义的全国公务用车市场每年销量在30-50万台车,主要分为两部分,预计主要自主品牌企业将明显受益其中的15-30万台车的新增市场:

第一部分是专门通过政府采购系统招投标购买的,主要是更新需求,严格受《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目录》管理和限制,这部分购买的车型以通勤办事事务用车为主,例如处级单位行政人员共用的车,购买车型也在10-15万元的主流合资品牌中级轿车为主,还有一部分为专用越野车(如公安部门使用和林业部门使用),以大排量越野车为主。

其中据抽样调查,目前公务车保有量在100-150万台车,按照5-7年更新周期计算,每年需求在15-30万辆。

公车改革的不断推进会不断降低这部分需求。

第二部分是通过下属企事业单位代为购买使用的公务用车,属于体系外的公务用车,不受公务用车目录的影响,这部分用车以领导用车为主,多数为30万以上奥迪大众等合资豪华车为主。

这部分需求量每年在15-20万台。

2、从15-30万台政府采购体系中公务车市场的结构来看,SUV占3-5万台,MPV占2-5万台,轿车占10-20万台。

由于自主品牌轿车市场竞争激烈,而SUV和MPV市场的自主品牌汽车相对集中在长城和江淮汽车,预计对相关自主品牌企业的受益会最大。

图表32011年主要自主品牌汽车公司销量及增速(万台)

3、对主要企业的影响:

长城和江淮汽车受益最大。

长城汽车2011年销量SUV是12万台,预计受益公务车采购直接销量1万台,间接带动销量为2万台,可在2012预测销量22万台基础上增加3万台,预计增加利润为5-6亿元,在之前预测50亿基础上增长10-12%。

江淮汽车2011年销量MPV是6万台,预计受益公务车采购直接销量5000台,间接带动销量3000台,可在2012年预测销量6万台基础上增加0.8万台,预计增加利润为2亿元,在之前预测9亿元基础上增加22%。

二、汽车自主品牌长期发展形势分析:

SUV/MPV是突破口

1、自主品牌轿车发展分析:

竞争最为激烈

如果用春秋战国的整个历史进程来描绘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历程是最确切不过了,最早的红旗轿车即类似于自主品牌轿车最早的霸主周武王,再经历过吉利、夏利的春秋时期,最后进入现在的诸候割据、战国争霸时期,见下表:

图表4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发展历程

图表5主要自主品牌“战国争霸”地图

2、自主品牌SUV发展分析:

长城已经与主要合资品牌平分秋色

长城汽车在SUV市场经过8年的积累,终于在2010年市场井喷过程受益,现在合计厂家销量已经占到SUV市场的10%左右市场份额,单厂家销量排名前三。

图表62011年主要SUV汽车公司销量及增速

3、自主品牌MPV发展分析:

江淮瑞风已经占得绝对先机

由于MPV市场是相对规模最小的市场,主要合资品牌在这个市场无法获得足够空间,而自主品牌由于体量较小的原因,在这个市场专注发展往往会获得较高份额和独特优势。

江淮瑞风在这个市场经过7-8年耕耘,已经获得行业第二的市场地位,保持了足够的优势。

三、韩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道路借鉴:

政府支持和自主是必经途径

(一)韩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韩国的汽车工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到现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十九世纪50年代)

最早的韩国汽车主要起源于朝鲜战争中的军车,以及一些修理军车的店铺。

2、起步阶段(60年代)

韩国政府于1962年4月制定了汽车工业发展计划,并于1962年制定《汽车工业保护法》,这标志着韩国汽车工业正式起步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还出台了较多的优惠鼓励政策,汽车企业的生产形式也多以与西方合资的汽车生产会社为主要形式存在。

3、发展自主品牌阶段(70年代)

这一阶段是韩国汽车发展的重要阶段。

图表8韩国主要汽车事件

4、开拓国际市场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

1976年,“现代”生产的开始出口到南美和中东等地方

韩国1980年出现经济负增长。

在此种形势下,为提高汽车工业的发展动力,韩国于1981年2月公布了《汽车工业合理化措施》,扶持整个汽车行业。

随着整个行业竞争能力的提升,韩国车开始逐渐,打入国际市场。

1986年,韩国汽车猛增到59.2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1.3%,从而使韩国成为世界第11位汽车生产国。

当年,韩国出口汽车达29.2万辆,占世界汽车出口量的1.9%,成为世界第9位的汽车出口国。

5、迈向汽车生产强国阶段(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80年代中期以后,韩国政府逐渐开放了汽车市场,鼓励汽车生产会社之间展开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汽车工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6、重组阶段

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危机重创了韩国经济,韩国汽车也被迫进行重组,1997年,双龙汽车因资不抵债被大宇收购;起亚汽车也被现代集团收购。

到1999年,大宇也被通用车收购。

进入2000年后,现代-起亚集团逐渐摆脱了“低价劣质汽车”的标签,由一个区域品牌,旋风般上升为全球第六大汽车生产商。

2009年以后,现代集团的市场份额再次进入加速上升期。

(二)韩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几个特点:

1、政府支持

韩国政府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封闭本国汽车市场的做法,并且从技术到产业的各个层次对汽车行业进行扶持。

为了扶持本国汽车工业,用了20多年时间才把进口汽车关税降到了较低的水平。

韩国政府直到1987年对进口轿车还加收60%的关税。

后来,韩国汽车逐步成长起来之后,也是为了加入WTO,韩国政府才大幅降低关税,到1994年减低为10%,到1995年正式加入WTO时,关税已经降低为8%。

在这个过程中,最典型的就是鼓励使用国产车的做法,除了一些特殊做法如对使用进口车主进行税收抽查外,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使用国产车等于爱国的舆论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做法,政府在其中的引导处处可见。

2、通过技术合作走向独立自主

韩国汽车在技术上也是采取了合作开发的范式,例如韩国现代最早就是购买了日本三菱的发动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研发出自主技术。

3、多采取家族经营方式

韩国汽车公司多是会社的形式所有,如韩国现代就是被郑氏家族经营,这种家族制的经营模式在公司从小到大的状大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优势,执行力非常强。

同时,在公司做大以后,家族经营的一些不透明之处和过于追求效率的一些不规范做法也开始显现,最大的事件就是行贿丑闻的爆发。

4、由追求“量”到注重“质”

韩国车在2000年之前也已经进入美国市场,但是口碑明显差于其他品牌,主要原因是之前的韩国汽车太注重量的增长,忽略了质的提高,后来韩国车在油耗和工艺质量方面有了长期的改进,现在已经接近于日本车的水平,也是2009年后市场份额再有突飞猛进的一个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