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280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9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0页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docx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范文

 

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0-2025)

 

澧县旅游局

湖南大学生态旅游规划中心

2009年12月

目录

1规划总则-1-

1.1任务来源和性质-1-

1.2规划性质-1-

1.3规划范围和时限-1-

1.4规划依据-1-

1.5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

1.5.1指导思想-2-

1.5.2规划原则-2-

2规划地旅游发展背景环境评析-4-

2.1区位条件-4-

2.2自然地理-4-

2.2.1气候-4-

2.2.2水文-4-

2.2.3地形地貌-5-

2.2.4植被-5-

2.3人文地理-5-

2.3.1社会经济-5-

2.3.2交通-5-

2.3.3历史文化-6-

2.4旅游业现状与存在问题-6-

2.4.1旅游业现状-6-

2.4.2存在的问题-7-

2.5旅游发展SWOT分析-8-

2.5.1优势-8-

2.5.2劣势-8-

2.5.3机遇-8-

2.5.4挑战-9-

3旅游资源评价-10-

3.1旅游资源概况-10-

3.2旅游资源评价-10-

3.2.1旅游资源定性评价-10-

3.2.2旅游资源定量评价-11-

3.3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11-

3.3.1旅游资源开发无序-11-

3.3.2部分人文旅游资源破坏较严重-11-

4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和预测-12-

4.1旅游市场分析-12-

4.2旅游市场定位-14-

4.2.1境内目标市场定位-14-

4.2.2境外目标市场定位-14-

4.3市场预测-14-

5.旅游发展战略思路-16-

5.1战略目标-16-

5.1.1总体战略目标-16-

5.1.2分阶段战略目标-16-

5.2发展战略模式-18-

5.3战略重点-20-

6旅游发展总体布局-21-

6.1澧县旅游发展的生产力布局-21-

6.2澧县旅游发展的功能分区-21-

6.3各功能分区概念性规划-22-

6.3.1城头山遗址公园观光旅游区-22-

6.3.2澧州古城综合服务及农家休闲旅游区-26-

6.3.3彭钦滟生态文化观光旅游区-32-

6.3.4天供山—太青山—王家厂山水风情名胜旅游区-37-

6.3.5宋鲁湖水乡特色休闲度假旅游区-41-

7产品开发规划-46-

7.1旅游产品规划-46-

7.1.1拳头旅游产品-46-

7.1.2其他旅游产品-47-

7.2旅游线路设计-47-

7.3旅游产品的区域合作-48-

8旅游形象策划与市场营销-50-

8.1形象定位与宣传口号设计-50-

8.1.1地脉文脉分析-50-

8.1.2旅游主题形象定位-51-

8.1.3旅游形象宣传口号-51-

8.2旅游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52-

8.2.1旅游视觉符号系统设计-52-

8.2.2旅游视觉形象空间结构设计-53-

8.3旅游行为识别系统设计-54-

8.4旅游市场营销-55-

8.4.1形象广告营销-55-

8.4.2神话传说-55-

8.4.3公关宣传-55-

8.4.4旅游节庆活动-56-

8.4.5网络传播-56-

9旅游发展专项规划-57-

9.1旅游基础设施规划-57-

9.1.1交通设施规划-57-

9.1.2电力设施规划-58-

9.1.3邮电设施规划-58-

9.1.4给排水设施规划-59-

9.2旅游服务设施规划-61-

9.2.1住宿设施规划-61-

9.2.2餐饮设施规划-63-

9.2.3娱乐休闲设施规划-64-

9.2.4旅游商品和购物规划-65-

9.2.5游客中心规划-67-

9.2.6旅行社设施建设规划-68-

9.3旅游配套设施规划-68-

9.3.1停车场-68-

9.3.2环卫设施-68-

9.3.3旅游标识系统-68-

9.3.4自驾车旅游服务设施-69-

9.3.5医疗救护设施-69-

9.3.6安全设施-69-

10旅游环境保护规划-70-

10.1重点旅游区环境容量估算-70-

10.1.1估算方法-70-

10.1.2估算结果-70-

10.2环境质量保护-71-

10.2.1生态环境质量现状-71-

10.2.2生态环境质量目标-71-

10.2.3生态环境保护对策-72-

10.3文物古迹保护-72-

10.3.1澧县老城区保护-72-

10.3.2城头山遗址公园保护-72-

10.3.3其他文物古迹保护-73-

10.4野生动植物保护-74-

10.5森林火灾预防-74-

10.6环境保护-74-

11旅游保障体系建设-75-

11.1管理保障-75-

11.2人才保障-75-

11.3科技保障-76-

11.4资金保障-76-

11.5制度保障-77-

11.6项目保障-77-

12投资效益分析-79-

12.1投资估算-79-

12.1.1估算依据-79-

12.1.2投资估算表-79-

12.2融资途径-80-

12.2.1政府引导是关键-80-

12.2.2融资方式-80-

12.3项目效益分析-81-

12.3.1经济效益分析-81-

12.3.1.1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估算-81-

12.3.1.2项目经营管理总成本费用估算-81-

12.3.2社会效益分析-82-

12.3.3环境效益分析-82-

13近期行动计划-83-

1规划总则

1.1任务来源和性质

受湖南省澧县旅游局委托,湖南大学生态旅游规划中心承担了《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任务。

1.2规划性质

本规划澧县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控制性规划,为澧县各旅游区(点)旅游开发提供指导。

1.3规划范围和时限

规划范围为澧县所辖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为2075km2。

规划期限从2010至2025年,分三个阶段,近期:

2010-2015年;中期:

2016-2020年,远期:

2021-2025年

1.4规划依据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令第12号)

✧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01)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1999)

✧旅游统计管理办法(199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指南(2007修订版)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指南实施细则(2006试行)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

✧湖南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湘政发[2001]29)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2001])

✧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

✧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常德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4)

✧常德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9)

✧澧县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相关部门规划。

1.5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5.1指导思想

(1)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大旅游”和“城市旅游”的理念指导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编制;

(2)以资源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为实现途径的三位一体思想作为指导,把澧县的旅游业建设成常德市旅游业的重点和亮点;

(3)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管理,突出重点和特色,实施滚动开发和适度超前战略,落实旅游产业带动战略。

1.5.2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优先开发生态旅游旅游项目,确保澧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原则

旅游设施和旅游项目建设以人为本,让游客感到方便和温馨。

同时,在旅游产品设计和景区点建设等方面都应考虑游客的生理和心理出发。

3)可操作性原则

充分考虑旅游主管部门对规划的客观要求,提出可操作性的投资项目。

4)“四高”原则

高起点。

从国际化视野和多角度来编制规划,并顺应旅游业发展总体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要求。

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观念先进,构思新颖,方法科学。

高品位。

以文化为灵魂,发挥文化优势。

高效益。

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追求旅游业发展的高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

 

2规划地旅游发展背景环境评析

2.1区位条件

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武陵山脉东麓,澧水中下游,地处湖北荆州市和宜昌市、湖南常德市、岳阳市和张家界市五大中等城市的中心和新兴的武汉及长株潭两个城市群交汇地带,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

东经111°12′30〞-112°04′00〞,北纬29°16′30〞-29°57′30〞,属洞庭湖西部平原丘陵过渡地带,东临安乡和津市,西邻石门,南接临澧,北抵湖北省松滋市和公安县。

2.2自然地理

2.2.1气候

澧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

春秋温和,夏热冬寒,四季分明,气候多样,灾害较少,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光照充足,辐射较长。

全县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无霜期272天,适宜水稻、棉花、油料作物生长。

由于受地形影响,全县气候呈现非地带规律。

西部山区年均温9.2℃,而澧水河谷地带年均温16.8℃。

平原区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按气候统计,冬季较长(120天),夏季次之(111天),春、秋两季相当(66天和68天)。

优越的气候条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2.2水文

全县有大小河流47条,其中一级支流9条,二级支流22条,三级支流15条,四级支流1条。

流经境内河流总长266.5公里,径流量340亿立方米,河网密度0.126公里/平方公里。

其中,澧水是区域内主要供水水源,是湖南省四大水系之一,年流量1800方立米/秒,在澧县境内共有一级支流3条,包括澹水、道水和涔水。

四口水系在澧县境内有一级支流6条,包括淞滋河、界溪桥河、顺林桥河和危水河等。

境内河现存大小湖泊10处,总面积约0.4186万公顷,其中七里湖为通江湖泊。

2.2.3地形地貌

澧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为西北太青乡太青山,海拔1019.5米,最低为东南九垸乡出草坡,海拔28.2米。

大致形成西北为山区、中部为丘陵、东南为平原的地理环境。

全境有山、丘、平、湖四种类型,面积比约为1:

2:

3:

4。

其中澧阳平原是湖南省最大的平原;湖区属八百里洞庭范围。

2.2.4植被

澧县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

西北山丘区属栲类和润楠林区,滨湖地带属两湖平原、栽培植被和水生植被区。

良好的生态植被为澧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生态环境。

2.3人文地理

2.3.1社会经济

澧县,因澧水贯境而得名,其历史文化悠久,澧之名首见于《禹贡》,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始置澧州,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2008年,全县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

全县城市化水平为28.95%。

改革开放以来,澧县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澧县实施项目战略,强化发展措施,创造了很不平凡的业绩。

2008年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实现生产总值100.89亿元,比2007年增长13.0%。

财政收入逐年持续增长。

2008年全县完成财政预算总收入4.51亿元,增长7.95%。

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2.3.2交通

澧县交通便利,公路方面,经过澧县的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G207、S302、S304贯穿县境大部分地区,与纵横密布的县乡公路构成了完整的交通体系,公路辐射区域扩展至“长三角”、“珠三角”和华北中原地区;铁运方面,由焦枝铁路(河南焦作到湖北宜都)和枝柳铁路(湖北宜都到广西柳州)合并而成的焦柳铁路从境内西北金罗镇穿过,过境里程15公里,并建有澧县站,每天都有开往广州、怀化和张家界的火车,且焦柳铁路连接数座工业重镇,与太焦铁路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一条南北向铁路干线;水运方面,澧县与长江直线距离80公里,澧水主航道贯穿县境,水路经洞庭湖入长江,可北上南下,通江达海,因此,澧县历来就是湘西北地区和澧水流域的物流集散地。

随着“环洞庭湖经济圈”的经济融合和“津澧(津市和澧县)融城”战略的实施,澧县将成为澧水流域中心城市和湖南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开发的战略要地,也是澧县旅游融入湖南省旅游发展大格局的重要保证。

2.3.3历史文化

澧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全国先进文化县”,在这里人们发现了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距今约4800至6000年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多处,其中城头山古遗址是迄今中国唯一发现时代最早、文物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古城遗址,它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

2001年城头山遗址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同时,澧县地处湖湘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处,两种不同文化的交织形成了具有澧县特色的湘楚文化,并孕育了具有自身特征的代表人物,包括屈原、车武子和蒋翊武等。

此外,还有董永和孟姜女等各种传奇人物的故事。

近年来,“澧州荆河戏”与《澧水船工号子》双双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保护项目。

整而言之,澧县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气息的宝地,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城头山,彭头山,八十垱,余家牌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澧县文庙,花瓦寺塔,蜚云塔,鸡叫城遗址,丁家岗遗址,十里岗遗址,鸡公垱遗址,澧州古城墙,多安桥),是一个让专家赞叹和让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2.4旅游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2.4.1旅游业现状

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大力优化产业结构,不断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强力开展宣传促销,持续推进区域合作,较好地推动了全县旅游工作,旅游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据统计数据显示,澧县旅游业发展已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从2006年到2008年,国内外游客人数达到从93.96万人次增加到169.9万人次,年均增长34.5%。

2008年创旅游收入达到8.35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28.1%,相当于GDP的比例达到8.2%,高于整个常德市平均水平。

澧县旅游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到2008年为止,县内共有宾馆酒店267家,其中三星级酒店4家(桃花滩宾馆,金龙玉凤饭店,城头山酒店星和香源大酒店),二星级酒店2家(兰国宾馆和澧州宾馆),也有一批四星级酒店正在建设之中。

同时,由于地处湘鄂边境的优势,澧县各种休闲娱乐设施也在逐渐增多,规模较大的有维多利亚演艺厅、至尊宝歌厅、米萝和上岛咖啡馆等,维多利亚V吧、花芝林,、清荷茶馆和海阔天空浴场等,2008年接待人数已经超过50万。

2.4.2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总结表明,澧县旅游业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等级旅游区数量偏少

等级旅游区是反映某区域旅游业地位的重要指标。

澧县等级旅游区数量偏少,这也使得澧县旅游业在常德市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因此,要尽快增加澧县等级旅游区,特别是高等级旅游区。

(2)拳头旅游产品没有发挥作用

城头山遗址这一拳头旅游产品,由于宣传促销等多方面因素,城头山一直没有发挥出带头作用。

(3)知名度不高

城头山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但知名度不高,城头山城市文化和稻作文明的文化底蕴没充分得到挖掘,文化品牌没有形成,旅游宣传口号没有震撼力和吸引力。

(4)交通不便

县内大交通很好,但县内大多数公路等级偏低,公路质量不高,交通不便捷,许多景区(点)可进入性较差,特别是县城—天供山—太青山的公路质量咬差,影响了澧县旅游业的发展。

(5)资金投入不足

旅游开发资金不足,旅游资源难以变为旅游产品,成了资源开发的瓶颈。

因此,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利用多种资金开发旅游资源。

(6)从业人员数量和素质有待提高

澧县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不够,特别是专业管理和服务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的素质跟不上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2.5旅游发展SWOT分析

2.5.1优势

(1)旅游资源优势

澧县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甚多。

县城境内名胜古迹有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澧州文庙、花瓦塔、澧州古城墙、蜚云塔与三贤祠、三元宫新石器时代遗址、钦山寺、遇仙楼、余家牌楼、多安桥、状元桥和洗墨池等。

自然景观有天供山森林公园、兰江公园、百岛湖、王家厂水库风景区和艳洲风景区等。

(2)区域联动优势

澧县处于大湘西旅游区范围之内,且位于武汉、荆州、常德、岳阳,张家界的中心,是武汉至张家界的必经之地,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种区位优势有利于澧县与张家界、三峡、常德、岳阳等地开展区间合作,形成区域联动,做到资源共用、市场共建、客源互往、节庆互动和利益共享,为澧县旅游开发提供一定机遇。

2.5.2劣势

(1)旅游基础薄弱

澧县旅游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旅游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产业基础薄弱,接待设施不足,档次不高。

(2)宣传促销不够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是澧县重要旅游资源之一,也是常德市境内唯一具有国际吸引力的高品位旅游资源。

但是多年以来,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城头山在国内外游客中的知名度偏低。

(3)产业投入不足

目前澧县旅游业投入不够,各景区的建设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需求。

2.5.3机遇

(1)旅游发展大格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党中央全面推进建设和谐社会以来,人们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旅游、休闲和度假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也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湖南省旅游局已把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列为全省100家重点旅游风景区,并把它作为常德市三条黄金线路之一向社会各界重点推荐,构筑三峡、张家界、城头山旅游金三角,这为澧县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2)乡村旅游兴起

自1998年中国城乡拉开乡村旅游序幕以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各种极具特色的观光农业项目遍布全国各地。

在2006年又推出“中国乡村游”主题年,响亮提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宣传口号,2007年更是提出“和谐城乡游”,并在成都三圣乡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使中国农业旅游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和肯定,这为澧县发展农业旅游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3)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已经从纯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方向发展,特别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人们休闲度假的思想更加强烈。

澧县旅游业的发展完全可以利用其水域面积大、地处湘鄂边境、休闲旅游资源多等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4)国际金融危机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对旅游业发展影响不大,相反还是发展旅游的大好时机。

2.5.4挑战

(1)同质旅游产品竞争

近年来,同质旅游产品竞争异常激烈,包括同质乡村旅游产品、历史遗址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等的竞争等,这些对于澧县旅游业的发展都是巨大的挑战。

澧县旅游产品的建设如何在同质竞争中,寻找突破口,获得应有的市场份额,是将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旅游观念挑战

澧县当地居民对于本地历史遗迹的渊源了解不够,甚至表现出熟视无睹的态度,更不觉得它们有开发的价值,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澧县发展旅游的热情偏低,看不到发展旅游业前景。

因此,提高普通民众发展旅游的热情,改变普通民众的传统旅游观念,是将来澧县旅游业发展应该考虑的事情。

3旅游资源评价

3.1旅游资源概况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对澧县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澧县主要旅游资源单体共72处,主要包括地文景观、人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购物等旅游资源8大主类(占国家8个大类的100%),15个亚类(占国家31个亚类的48.4%),25个基本类型(占国家基本类型155的16.1%),其中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和余家牌坊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将人类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也反映了世界城市文明的起源。

3.2旅游资源评价

3.2.1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人文旅游资源占有绝对优势

从旅游资源数量上来看,人文旅游资源所占比例为81.9%,而自然旅游资源所占比例为18.1%,两者相差明显;从空间分布上看,由于自然原因,多数自然旅游资源集中分布于澧县的西北部,且离县城较远,加之交通设施不健全,景区的可进入性不高,而多数人文旅游资源集中分布于县城境内或周边地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好,景区可进入性更高,开发优势明显高于自然旅游资源;从品位上看,县城内的城头山古遗址,彭头山古遗址、八十垱古遗址等都已被列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城头山古遗址受重视程度极高,开发潜力无限,相比之下,自然旅游资源知名度较小,品位较低,竞争优势远远不如人文旅游资源。

片资源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间聚集度较好

从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来看,澧县的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三大片,第一大片为以澧水为主轴、以县城为中心的区域,该区域以人文资源为主,四大国宝文物都在该区域内;第二大片为澧县西部区域,该区域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主要有太青山、天供山和王家厂水库;第三片为澧县东部区域,以典型的水域风光为特色,包括宋鲁湖和七里湖等。

旅游资源的集中分布,有利于澧县资源整体开发。

(3)高品位资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澧县的人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高品位旅游资源较多,特别是城头山遗址,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3.2.2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根据国家标准,将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如表3-1所示。

表3-1澧县旅游资源分级表

等级

旅游资源

五级

城头山遗址

四级

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

三级

天供山国家森林公园,太青山,城头山庄园,宋鲁湖,黄河村农业旅游休闲园,余家牌坊,嘉山寺,钦山寺,彭山思王祠,王家厂水库

二级

七里湖,澧县文庙,花瓦寺塔,蜚云塔,澧州古城墙,多安桥,嘉山,观音岩,仙女洞,洗墨池,嘉山寺,蜚云塔,鸡叫城,十里岗,丁家岗,八方楼,梦溪古墓群,澧水风光

一级

其他旅游资源

3.2.3旅游资源区域对比分析

为准确把握澧县旅游资源在常德和省内外的地位,我们进行了网络关注度调查,结果表明澧县主要旅游资源网络关注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