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答题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311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答题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答题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答题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答题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答题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答题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答题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答题规范.docx

《中考化学答题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答题规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答题规范.docx

中考化学答题规范

中考化学答题规范

中考化学答题规范中考考生在理综化学训练卷和答卷中,就答题规范性问题暴露出一些问题,不难发现有许多共同之处,如:

1、基础不够扎实;

2、实验不够重视;

3、审题不够仔细;

4、表达不够清楚;

5、书写不够规范;

6、思维不够灵活;

7、时间不够充裕。

其中“审题不够仔细、表达不够清楚、书写不够规范、时间不够充裕”几个问题是考生在临场答卷中最常出现的“技术性”问题或“低级”错误,也就是我们平时说非智力失分,于这些问题和错误的出现而失分很不值得,其实若加以注意,完全可以避免。

下面一些看法。

一、注意仔细审题,避免答非所问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谨、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几种具体的方法:

1、“大”到“小”、“粗”到“细”,多层次多角度获取信息:

审题时,要先“纵览”再“深挖”、先“泛读”再“精读”,即先粗略将题目浏览一遍,了解题目的概况。

如涉及了哪部分化学知识,描述了什么现象和化学过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细读一遍,对题目文字、注解和图表的关键之处,要敏锐捕捉、细心领会,仔细品味,不但要从文字中获取解题信息,而且会从图、表中挖掘解题关键和线索,即要多角度,全方位,无遗漏地捕捉解题信息。

2、逐字逐句,捕捉有用信息:

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的具体问题,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

例如:

“恰好”“过量”等等,因为化学变化的结果往往因温度、压强、浓度、溶剂、酸碱性、试剂加入顺序以及用量等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审题时应边读边想,读到关键(或易遗漏)处,反复推敲,从中捕捉解题信息。

在化学题审题中,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字句:

“不正确”、“小到大排列”、“大到小排列”等;“稀、浓、过量、少量、适量、足量、最多、至少”“所有、全部、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等;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的颜色变化等;“等体积”、“等质量”等;符号:

“pH”、“mL”等;“已知”中的内容、“()”中的内容、“资料”中的内容以及图、表中的隐含信息等;

3、排除干扰,滤取有用信息:

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并不一定都是解题所必需的,有些或许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有些则是题目的“引子”,要准确地判断哪些条件与解题有关,哪些是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对问题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对这类问题审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不要仅仅与平时做过的类似问题进行简单类比,生搬硬套,“想当然”,而不注意两者在条件、情境等的不同之处。

要正确地把握化学的本质,抓住化学变化的特点,摒弃干扰,滤取有用信息。

4、深入分析,挖掘隐含信息:

有的题目在正文并不给出全部信息,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图、表或注解、提示、“已知”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有时一些明显的提示信息还会隐含在题目设置的问题之中。

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与化学情境、化学变化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因为题目隐含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剖析题意,细心地把握化学情境,反复推敲关键词语,有机结合已学知识,无遗漏地将隐含条件挖出来并充分加以利用。

5、借助流程图,串联解题信息:

流程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实验情境,可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形象具体。

实践证明,画1流程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准确把握题意的思维过程,许多步骤较多的化学问题,只要画出了流程图,解题思路立刻就畅通起来,一些容易疏忽和遗漏的信息也会凸显出来,问题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理清解题思路规范答题习惯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解题的落点是用简练的化学语言(专用语),完整、严谨、科学、规范、无歧义的将问题表述清楚,这往往是提高中考化学填空题成绩的有效途径。

最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就是模仿历年中考化学题及其参考答案的表达方式、教材上的叙述以及化学教师规范的化学语言。

同时,还应适当揣摩出题人的意图,顺着出题人的思路去分析和答题。

在答题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规范答题,落笔之前,应看清要求,书写注意规范严谨:

1、填“化学方程式”还是“文字叙述”

2、填“名称”、“符号”还是“序号”等

3、填“大于”还是“>”;“增大”还是“变大”等

4、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以及\、\=\、\、\、\等

5、元素符号大小写的原则,化学式中角码的书写,u与a的书写混淆等

6、所填数值的单位、所填计算式中的数值的单位、数据的精确度要求。

7、一些容易写错的化学名词或术语中的字:

“氨”和“铵”、“溶”和“熔”、“溢”和“逸”、“碳”和“炭”、“过滤、吸附、煮沸、蒸馏”、“长颈漏斗、锥形瓶、水槽”、“饱和、棉花、肥皂水”等此外,解题中还须注意的一些问题有:

所填空白区域的大小与应填入内容之间的关系答案都要写在密封线内的对应横线上,不可写错位置,或把答案写在别处,然后用一箭头勾画出来。

语言描述规范,尽量用化学学科上出现过的术语描述,减少或杜绝口语化文字。

字体一定要清楚,试卷要保持整洁

三、中考化学文字表述题规范答题常见模式归纳:

实验部分

1、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题模板]装置形成密闭体系→操作方法→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1)手捂或热毛巾捂法:

将待检装置导气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住装置,若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在导气管口倒吸形成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液封法:

若是有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的装置:

用止水夹夹紧导气管的橡皮管,从从长颈漏斗处加水,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水不会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3)注射器法:

①长颈漏斗:

从长颈漏斗处注水至浸没漏斗下端,右端连接注射器,拉动活塞,从漏斗下端冒出气泡;或推动活塞,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好。

②分液漏斗: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拉动或推动活塞,松手后活塞回到原处,说明气密性良好。

2

2、物质的检验、鉴别

[答题模板]液体:

取少量液体试剂于试管中→滴入XXX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固体:

取少量固体试剂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入XXX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气体:

将气体通入XXX溶液中→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3、测溶液pH的操作:

[答题模板]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4、浓硫酸稀释高锰酸钾热分解:

过滤固体尘埃的作用,防堵塞导管。

6、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

[答题模板]静置,取沉淀后的上层清液,再加入试剂,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

7、判断沉淀洗净的方法:

[答题模板]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洗涤干净。

8、装置的安装与连接:

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洗气瓶“长进短出”,净化装置先除杂后干燥;干燥管“粗进细出”;排水量气的“洗气瓶”气体流向“短进长出”;蒸馏或冷却装置中的冷凝管冷却水的流向“低进高出”。

9、排水量气读取体积的要求:

(1)冷却至室温;

(2)两液面相平;(3)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切。

(另:

实验前广口瓶与量筒间的导管中应充满水)

10、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中分液漏斗与圆底烧瓶之间导管的作用:

[答题模板]保证圆底烧瓶液面上方压强与滴液漏斗液面上方压强相等,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易于滴下。

1

1、固液不加热型制气装置在长颈漏斗下端套一小试管:

[答题模板]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漏斗中逸出;节约液体试剂;能控制反应速率。

12、实验设计(模版):

正确表达是保障:

大多数学生有实验思路,就是拿不到分,因此我们在表达过程中一定要按格式答题,同时要体现出科学、等量、单一变量与对照性等原则,提高实验的得分率。

【“假设推理实验题”完成实验步骤答题模版】

XXXXX: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I:

取少许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溶液或取少许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溶液或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溶液或把样品分为两等份,一份加╳╳╳,另一份加入╳╳╳若、、、、、、、、、、、,则假设、、、、、、、、、、、、、成立。

若、、、、、、、、、、、,则假设、、、、、、、或假设、、、、、、、成立,继续步骤II。

步骤II:

取步骤1试管内上层清夜少许与另一试管,再加╳╳╳试剂或取步骤1的滤液少许与另一试管,再加╳╳╳试剂3或向步骤1的试管内加入╳╳╳溶液或取步骤1的沉淀于试管中,加╳╳溶液或另取少许固体于试管中,加╳╳溶液结合步骤I中:

若、、、、、、、、、、、,则假设、、、、、、、、、、、、、成立。

若、、、、、、、、、、、,则假设、、、、、、、、、、、、、、、成立。

化学工艺流程题常考查

1、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B、对产率有何影响?

C、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

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2、对流程理解的问题:

A、滤渣、滤液的主要成分?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循环利用与回收利用的物质?

D、特定步骤中加某物质的作用?

3、高频问题:

(1)

过滤用到的三个玻璃仪器:

答:

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

(2)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的操作原因:

答:

滤纸破损;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本身不干净(3)

从溶液中得到晶体:

答: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

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蒸发皿、答:

蒸发皿、玻璃棒、烧杯、酒精灯等。

(5)

趁热过滤的原因:

答:

减少过滤时间、保持过滤温度,防止杂质析出;(6)

“趁热过滤”后,有时先往滤液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然后再“冷却结晶”:

答:

稀释溶液,防止降温过程中析出,提高产品的纯度(7)

过滤的沉淀欲称重之前的操作:

答:

过滤,洗涤,干燥,冷却,称重(8)

水浴加热的好处:

答:

受热均匀,温度可控,且温度不超过100℃+(9)

检验NH4的方法和操作分别是:

方法:

取XX溶液,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操作:

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加热,若生成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含有NH4。

总之,中考是对考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全方位”考查,只有沉着、细致、严谨、规范的解答,才会获得满意的成绩。

4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