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352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docx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

悬挑上料平台方案

1、工程概况

山东淄博黄金1号公馆3号楼,东西长103.000m,南北宽39.525m,层高4.75m,建筑面积4071.08m2。

地上28层,总建筑面积39358.55m2;1层为商铺,东西长86.120m,南北宽26.965m,层高6m;2至28层为办公用房,东西长80.74m,南北宽26.965m,层高:

2-4层3.5m,5层3.3m,6-28层3.0m;总建筑高度93.25m,防火类别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为保证工程材料倒运安全及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本工程采用悬挑卸料平台辅助模板拆除时的材料倒运,装饰装修阶段采用悬挑卸料平台进行装饰材料运输。

卸料平台尺寸及构造要求

卸料平台平面尺寸统一为长×宽=4000×2500mm,采用梁板式结构。

挑梁采用18槽钢,长6000mm,次梁采用14#槽钢,间距300mm。

14#槽钢与18槽钢双面焊接,每边焊缝长度、高度不少于8mm。

卸料平台两侧各设置3个吊环,其中2个吊环作钢丝绳拉接用,另外1个作吊装用。

吊环采用φ20圆钢加工制作。

卸料平台尺寸见下图。

2、卸料平台搭设安全要求

(1)卸料平台必须搁在模板拆除层楼面上,不得架设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

卸料平台的一端搭在楼面上,另一端用4φ18的钢丝绳与预埋在上层边梁内的φ16钢筋拉环连接。

(2)斜拉钢丝绳两边各设前后两道,(两道中的每一道均应作单道受力计算)钢丝绳接头处应设置卡扣4个。

卡扣的开口方向应朝向主绳,间距200cm。

钢丝绳与型钢、结构接触处应加衬软垫物,防止钢丝绳被剪切破坏。

钢丝绳绳卡设置方向及间距如图。

 

(3)卸料平台上满铺50mm厚木脚手板,(脚手板与次梁方向垂直铺设)并在外侧三边设置180mm高的挡脚板。

(4)卸料平台三面用钢管扎设或焊接1200mm高的护身栏杆,护身栏杆底部与槽钢焊接,内侧张挂安全立网防护,底部设18cm高踢脚板。

(5)卸料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6)卸料平台吊装就位时,应由专业架子工安装固定,并应将容许荷载值显著地挂在出料平台上。

初次安装完毕使用前应由公司安全处、技术处核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之后每次安装就位后由现场安全员和技术员共同验收即可。

(7)卸料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

一、悬挑卸料平台计算书的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5、《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DBJ14-033-2005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二、工程参数

(一)荷载参数

脚手板类别:

木脚手板,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

0.35;

栏杆、挡板类别:

木脚手板,栏杆、挡板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

0.14;

施工人员等活荷载(kN/m2):

2,最大堆放材料荷载(kN):

8;

(二)悬挑参数

水平梁拉结点距悬挑端距离(m):

0.5;上部拉接点与水平梁的垂直距离(m):

3;

钢丝绳安全系数K:

10;预埋件的直径(mm):

16。

主梁槽钢型号:

18a号槽钢 槽口水平[;次梁槽钢型号:

14a号槽钢 槽口水平[;

水平钢梁(主梁)的悬挑长度(m):

4,水平钢梁(主梁)的锚固长度(m):

2;

平台计算宽度(m):

2.5。

三、次梁的验算

次梁选择14a号槽钢,槽口水平[,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A=18.51cm2,截面惯性距I=563.7cm4,截面模量W=80.5cm3,回转半径i=5.52cm,截面尺寸:

b=58.0mm,h=140.0mm,t=9.5mm。

(一)荷载计算

自悬挑端始,第4个次梁的受力面积最大,受力宽度为左右间距的一半,为1.000/2+1.000/2=1.000m,取此次梁进行验算。

1、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本例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35kN/m2;

q1=0.35×1.000=0.350kN/m;

2、施工人员等活荷载为2kN/m2:

q2=2×1.000=2.000kN/m;

3、槽钢自重荷载q3=18.51×0.0001×78.5=0.145kN/m;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设计值q=1.2×(q1+q2+q3)=1.2×(0.350+2.000+0.145)=2.994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设计值P=1.4×8=11.200kN。

(二)内力验算

内力按照集中荷载P与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最大弯矩M的计算公式为:

Mmax=

ql2

+

Pl

=

2.994×2.52

+

11.200×2.5

=9.339kN.m;

8

4

8

4

(三)抗弯强度验算

次梁应力:

σ=

Mmax

9.339×103

110.488N/mm2<[f]=205.000N/mm2

γxW

1.05×80.5

其中γx--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5;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结论:

满足要求!

1、整体稳定性计算

1、求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ϕb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3

ϕb=

570×58.0×9.5

×

235

=0.897

2500.0×140.0

235

h、b、t -- 分别为槽钢截面的高度、翼缘宽度和平均厚度。

fy ―― 钢材的屈服强度或屈服点。

当ϕb>0.6的时候,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1-2式

ϕb=1.07-

0.282

=0.756

ϕb

最终取ϕb=0.756

2、整体稳定验算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2.2式,整体稳定验算应按下式计算:

σ=

9.339×106

=153.456<205N/mm2

0.756×80.5×103

M-绕强轴作用的最大弯矩W-按受压纤维确定的梁毛截面模量

结论:

满足要求!

四、主梁的验算

悬挑水平主梁按照带悬臂的连续梁计算,A为外钢丝绳拉结点,B、C为与楼板的锚固点。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一般做法,卸料平台的内钢绳作为安全储备不参与内力的计算。

主梁选择18a号槽钢,槽口水平[,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A=25.69cm2;

惯性距Ix=1272.7cm4;

转动惯量Wx=141.4cm3;

回转半径ix=7.04cm;

截面尺寸,b=68.0mm,h=180.0mm,t=10.5mm;

(一)荷载验算

1、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本例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14kN/m;

Q1=0.14kN/m;

2、悬挑梁自重荷载Q2=25.69×0.0001×78.5=0.202kN/m

静荷载设计值q=1.2×(Q1+Q2)=1.2×(0.14+0.202)=0.4104kN/m;

次梁传递的集中荷载取次梁支座力

P1=1.2×(0.35+2)×0.500×2.5/2+1.2×0.145×2.5/2=1.980kN

P2=1.2×(0.35+2)×1.000×2.5/2+1.2×0.145×2.5/2=3.743kN

P3=1.2×(0.35+2)×1.000×2.5/2+1.2×0.145×2.5/2+1.4×8/2=9.343kN

P4=1.2×(0.35+2)×1.000×2.5/2+1.2×0.145×2.5/2=3.743kN

(二)内力验算

水平钢梁的锚固长度=2m;

水平钢梁的悬挑长度=4m;

钢丝绳拉结点距悬挑端距离L1=0.5m;

计算简图(kN)

水平悬挑梁弯矩图(kN.m)

水平悬挑梁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支座反力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1.153kN

N2=12.620kN

N3=-2.502kN

最大弯矩Mmax=8.206kN.m;

最大变形Vmax=2.930mm,在第1跨.

(三)抗弯强度计算

水平悬挑梁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N/mm2;;

水平悬挑梁的弯曲应力按下式计算:

Mmax

N

=

8.206×106

13.012×103

=60.335<205N/mm2

γxW

A

1.05×141.4×103

25.69×102

其中γx--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5;

结论:

满足要求!

1、整体稳定性计算

1、求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ϕb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3

ϕb=

570×68.0×10.5

×

235

=0.565

4000×180.0

235

h、b、t -- 分别为槽钢截面的高度、翼缘宽度和平均厚度。

fy ―― 钢材的屈服强度或屈服点。

当ϕb>0.6的时候,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1-2式

ϕb=1.07-

0.282

ϕb

最终取ϕb=0.565

2、整体稳定验算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2.2式,整体稳定验算应按下式计算:

σ=

8.206×106

=102.715<205N/mm2

0.565×141.4×103

M-绕强轴作用的最大弯矩W-按受压纤维确定的梁毛截面模量

结论:

满足要求!

五、钢丝绳的受力计算

(一)钢丝拉绳的轴力计算

sina=

=3/4.61=0.651

钢丝拉绳的轴力按下式计算:

Ru=

RA

=

11.153

=17.132KN

sina

0.651

(二)钢丝拉绳的容许拉力按照下式计算:

[Fg]=

αFg

K

[Fg]--钢丝绳的容许拉力(kN);

Fg--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kN);

K--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

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

Fg≥[Fg]×K=17.132×10=171.3KN

依据规范《GB/T20118-2006一般用途钢丝绳》,钢丝绳选择6×19,公称抗拉强度1670Mpa,钢丝绳直径应不小于18mm,其破断拉力为:

179.6KN。

(三)钢丝拉绳的拉环强度计算

钢丝拉绳的轴力RU的最大值进行计算作为拉环的拉力N,为17.132KN。

钢丝拉绳(斜拉杆)的拉环的强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9.8所述在物件的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每个拉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

拉环的应力不应大于50N/mm2,故拉环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50.0N/mm2;所需要的钢丝拉绳(斜拉杆)的拉环最小直径

d=

N×4

=

17132.000×4

=15mm

2π[f]

3.1415×50×2

所需要的钢丝拉绳的拉环最小直径为15mm。

六、水平梁锚固段与楼板连接的计算

(一)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如果采用钢筋拉环,拉环强度计算如下: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受力R=2.502kN;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强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9.8条规定:

吊环应采用HPB235级钢筋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

吊环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30d,,并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在构件的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每个吊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吊环应力不应大于50N/mm2。

取[f]=50N/mm2;

所需要的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最小直径

d=

N×4

=

2502.000×4

=5.64mm

2π[f]

2×3.1415×50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一定要压在楼板下层钢筋下面,并要保证两侧30cm以上搭接长度。

(二)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如果采用螺栓,螺栓粘结力锚固强度计算如下:

楼板螺栓在混凝土楼板内的锚固深度h计算公式:

其中N--锚固力,即作用于楼板螺栓的轴向拉力,N=2.502kN;

d--楼板螺栓的直径,d=16mm

[ft]--楼板螺栓与混凝土的容许粘接强度,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表4.1.4,计算中取1.43N/mm2;

h≥

N

=

2502.000

=34.81mm

πd[ft]

3.1415×16×1.43

经过计算得到楼板螺栓锚固深度h要大于34.81mm。

(三)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如果采用螺栓,混凝土局部承压计算如下:

其中N--锚固力,即作用于楼板螺栓的轴向压力,N=12.620kN;

d--楼板螺栓的直径,d=16mm;

b--楼板内的螺栓锚板边长,b=5×d=5×16=80mm;

fcc--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强度设计值,砼标号为:

C30,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表4.1.4,计算中取0.950fc=0.95×14.3=13.59N/mm2;

(b2-

πd2

)fcc=(802-

3.1415×162

)13.59=84.24kN

4

4

N=12.620KN<84.24KN

结论:

楼板混凝土局部承压计算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