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前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371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三国演义前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前言.docx

《三国演义前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前言.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国演义前言.docx

三国演义前言

前言

《三国演义》,也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流传极广,影响很大,为人民所熟悉。

《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叙写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亡为止,差不多整整一个世纪。

晋朝史学家陈寿把这段历史编成史书《三国志》,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博引群书,注文多出本文数倍,增补了许多材料。

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也是一本写三国历史的史书。

同时,有关三国的故事一直流传不断。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着重记载魏晋名公士族的言谈轶事。

据杜宝《大业拾遗录》记载,隋炀帝时已有曹瞒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水上杂戏。

唐朝李商隐的《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以看到,当时已用三国人物作为笑谑的材料。

宋、元时代,三国人物已由民间艺人带上讲台或舞台,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说三分”(即说三国故事)已是“说话”中的独立科目之一,并出现了专说“三分”的著名艺人。

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国故事的最早讲史话本,是元初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刊刻的《三分事略》,可能就是宋人说话的底本。

《三分事略》共分上中下三卷,从刘秀赏春、司马仲相阴间断狱开篇;正文从桃园结义开始,以诸葛亮病死结束,长达八万多字,虽然叙写简率,但三国故事的始末已粗具梗概。

金院本、元杂剧也常常搬演三国故事,现今存留的剧目就有四十多种,剧本有一、二十种。

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就是在上述史书、杂记和平话、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写作者是罗贯中。

“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百川书志》)的说法,是符合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的实际情况的。

罗贯中的生平不见史传,仅有的一些材料记载,多有参差,其中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较为可信。

他说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

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与余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

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馀年,竟不知其所终。

”至正甲辰是公元一三六四年,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大约在一三三○到一四○○年间。

他所写的小说很多,相传有数十种,现在留存的,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三遂平妖传》等。

他亦能词曲。

所作的杂剧,除现存的《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以外,尚有《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等二种。

罗贯中经历了元末的社会大动乱,他接近社会下层,目睹当时现实斗争,对人民苦难深重的生活处境有所了解,对他们的理想追求也有所认识。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不可能提出取代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任何设想。

从罗贯中所写几种小说的思想倾向看,他推崇“忠”“义”,主张用“王道”“仁政”治理天下。

罗贯中一定程度上看到社会动乱的某种政治因素,但他所持的态度是错误的,他从根本上否定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

他这种政治主张不仅表现在《三国演义》里,在《隋唐志传》和《三遂平妖传》里也有明显反映。

现在可以见到的《三国演义》的最早本子,是明弘治甲寅(公元1494年)序、嘉靖壬午(公元1522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全书二十四卷,分二百四十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至于这个刻本与罗贯中原本之间,内容上有无不同,现在没有资料可供说明。

在这以后,《三国演义》刊本越来越多,现在可见的明末刊本就有二十多种,说明流传很广。

有的刊本除了加上总评、回评、眉批、夹批外,内容上几乎是相同的。

清朝初年,毛纶(字声山)、毛宗岗(字序始)父子,假托“古本”,对《三国演义》重新加以修订,并逐回评论。

他们在修订中,进一步突出以蜀汉为正统,明确指出,把曹魏定为正统是错误的,而采用朱熹在《通鉴纲目》里关于蜀汉是正统的说法,声称“余故折衷于紫阳《纲目》,而特于《演义》中附正之。

”(《读三国志法》)其次,是推崇关羽,认为关羽“报主之志坚”,“酬恩之义重”,“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读三国志法》)。

毛纶、毛宗岗如此修订《三国演义》,使得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观念更加浓厚。

清朝统治者很看重《三国演义》,曾派人同《四书》一起译成满文,并对作为“忠”“义”化身的关羽大加吹捧;同时,为了鼓吹封建伦理观念以维护封建统治,清代统治者还大肆宣扬封建正统观念,他们以标榜“为明复仇”为号召,修建朱明陵园,自居于继明的“正统”。

毛氏父子的修订,跟清代统治阶级的观点是正相符合的。

此外,毛纶、毛宗岗对文字情节也作了不少改动,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所说:

“凡所改定,就其序例可见,约举大端,则一曰改,?

?

二曰增,?

?

三曰削,?

?

其馀小节,则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论赞,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而已。

”这种修饰加工工作,改变了原本若干松散拖沓的地方,使全书更加紧凑畅达,成为《三国演义》广泛流传的一种本子。

毛纶、毛宗岗修订的《三国演义》刊行之后,至今又约三百年了,内容上没有什么大变动。

《三国演义》写作的演变过程,有值得注意的两个特点:

第一,它是在集体创作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的。

作者有民间艺人,也有封建文人,他们的政治、艺术观点和创作意图各有差别,在漫长时期的传说和口头、书面的艺术创作里,集纳和熔铸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内容,所以《三国演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思想倾向。

第二,它是一部历史小说。

三国的人物故事久已流传,为人们所熟悉,这就使创作活动受到某种制约,即不能完全无视原有的三国人物和故事。

然而,作者虽不能全盘改变原有的人物和情节,却可以根据自己的世界观来决定取舍,有意识地突出或删去某些方面,进行艺术虚构,利用各种艺术手段来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等等。

所以,《三国演义》并不是简单地复述三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而是一部经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的文学作品。

它一定程度地描写了封建社会各阶级的阶级关系和生活面貌;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某些罪恶;提供了认识封建社会政治、军事斗争的部分材料;并塑造出一些较有影响的人物形象,在艺术上颇具特色。

但是,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封建文人编修的史书,固然是为维护封建制度服务的,即使是民间的、或接近于民间的文艺,也经常受到地主阶级思想不同程度的侵蚀。

因此,在民间流行的平话和戏曲,有的封建意识也相当浓重,如《三分事略》、金元戏曲中的三国戏,封建意识就十分明显。

《三国演义》的作者从维护封建统治立场出发,不但承袭了“正史”和平话、戏曲中的一些封建意识,而且还根据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某些方面有所强化,这应该引起注意。

由此可知,《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它展示了三国的历史画卷,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暴露他们凶残阴险的种种罪恶,在封建统治者残民以逞之下,不难看出广大人民遭受蹂躏的痛苦和不幸。

另外《三国演义》在鼓吹实施“王道”“仁政”的同时,歌颂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统治;反对农民革命;鼓吹“英雄”史观、神权思想和封建迷信;提倡封建道德,特别宣扬“忠”“义”等。

因此,我们一定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的教导,有批判地阅读《三国演义》,把这部小说当作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思想材料。

《三国演义》反映了公元三世纪前后黄巾起义与被镇压的过程,广泛而具体地描写了魏、蜀、吴等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反映了当时某些历史情况。

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徭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以武装斗争来反对地主阶级的统治。

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终于在公元一八四年像一声霹雳,猛然地爆发了。

黄巾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动摇了它的基础,直接威胁着东汉王朝的生存。

地主阶级为了挽救覆灭的命运,对黄巾起义军进行疯狂屠杀。

黄巾起义军虽然在血腥镇压下失败了,但罪恶的东汉王朝也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无法再维持对全国的统治。

地主阶级内部各派武装集团在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基础上,不择手段地发展势力,扩大地盘,他们之间面临着一场为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的血腥斗争。

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地主武装,为了取代东汉王朝,攫取财产和权力,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

《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

“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声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在这种火烧眉睫的情况下,封建统治者一面“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第一回),负隅顽抗;一面调兵遣将,向黄巾起义军反扑过来。

各地豪强地主也纷纷搜罗了大批地主阶级的地方武装,配合“官军”围攻起义军。

原先相互争斗着的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和军事集团,在维护地主阶级政权的共同目标上,又相互勾结起来,采取联合行动,对起义军进行疯狂镇压。

当农民革命归于失败后,官僚豪强间又重新进行混战。

汉灵帝死,少帝刘辩继位,何进掌权,宦官杀何进,袁绍又起兵杀宦官,董卓赶走袁绍,后来又废刘辩而立献帝刘协。

各有野心的官僚豪强,朝野呼应,反对董卓。

王允设计杀死董卓,而董卓的部属李傕、郭氾之辈又大杀王允和其他官僚。

以袁绍为首的十七镇诸侯,以讨伐董卓为名义,先后割据一方,混战互杀。

从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

曹操自“移驾幸许都”后,使用汉献帝名义发号施令,经过十一年的长期角逐,基本上统一黄河流域,成了割据中原地带的大军阀。

赤壁大战以后,决定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国分立的形势。

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

这些大小豪强、军阀,正像鲁迅所描绘的:

“他们都是自私自利的沙,可以肥己时就肥己,而且每一粒都是皇帝,可以称尊处就称尊。

”(《南腔北调集·沙》)他们为了争夺统治权,今天这几个集团聚集在一起,明天又破裂了;今天那几个集团势不两立地互相混战,明天又杯酒言欢了。

《三国演义》有关这种情况的描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是永无休止的。

这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因此,《三国演义》的这种描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封建社会的历史,而且对认识剥削阶级的实质也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在反映这些政治军事集团争权夺利的尖锐斗争时,还描写了一个个政治骗局,一幅幅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场景。

第七十八回写孙权劝曹操做皇帝,就是一个例子。

孙权这独霸一方的大豪强,是早在做皇帝梦的野心家。

但当他杀了关羽,吴、蜀联盟破裂,形势不利时,就遣使上书曹操,“伏望”曹操“早正大位,遣将剿灭刘备”,自己愿意“率群下纳土归降”。

孙权这种做法是圈套,企图让曹操和刘备之间发生战争,同时,使拥汉派进一步反对曹操,所以这正是陷害曹操的一种手段,正如曹操所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又如第一百六回、一百七回,司马懿夺取曹爽兵权前,以“衰老病笃,死在旦夕”及其他种种假象麻痹曹爽,使曹爽感到“吾无忧矣!

”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致曹爽于死地。

诸如此类的阴谋诡计,在《三国演义》中是屡见不鲜的。

其实,这些也正是剥削阶级一贯使用的手法,他们不仅用来对付人民群众,而且也用来对付本阶级的政敌,这是剥削阶级的反动本质所决定的。

因此,《三国演义》的这些描写,对于我们了解剥削阶级的狡诈手段,识破他们的阴谋诡计,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

这些大小豪强、军阀,两手都沾满被压迫人民的鲜血,一次次争权夺利的混战,带给人民的是无穷无尽的灾难。

如写董卓:

“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

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馀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

”(第四回)董卓由洛阳西迁长安,临行大肆烧掠,使洛阳内外“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

既行,“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

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

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

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第六回)董卓是这样,其他豪强、军阀也何尝不如此!

“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第六回)最能说明他们共同的阶级立场。

当时,社会生产力遭受空前破坏,人民大量被屠杀,地主和农民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人民生活在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第十三回),而以董卓之流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则过着奢侈豪华、纵欲无度的生活,“别筑郿坞”,“内盖宫室,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第八回),形成两个阶级鲜明的对比。

这些赤裸裸地暴露了他们是以残杀人民来建立他们的反动专制统治,以人民群众的血泪和尸骨来维护他们荒淫无耻的生活的。

然而,作者描写这一切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用来歌颂“王道”的一种陪衬。

所以,他在批判董卓等人的同时,却又通过其“正面”人物来赞扬、美化封建统治阶级,大肆宣扬“王道”。

为了欺骗人民群众,地主阶级一直极力鼓吹“王道”。

他们说,“王道”是封建统治的“正道”,实行“王道”的封建统治者是“宽仁爱民”的,人民对这样的统治者则“心悦诚服”。

《三国演义》把刘备美化成一个“仁慈”的、备受人民“爱戴”的统治者,也正是把他作为“王道”的化身来进行歌颂的。

在写刘备从新野、樊城撤退的那些章节里,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作者笔下,刘备对人民群众何等关心,为了人民群众,他竟然把自己的安危都置于度外了;至于人民群众对于刘备,更是竭诚“爱戴”,宁可死去,也不愿离开刘备。

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刘备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不但没有丝毫的矛盾对立,而且简直到了共命运、同休戚的地步。

这种描写,企图使人们去憧憬刘备这样的施行“王道”政治的封建统治者。

但在实际生活中,封建统治者与人民群众不可能会出现这种鱼水般的融洽关系;历史上,也没有存在过这种情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三国演义》通过刘备鼓吹“王道”的同时,还把他写成封建王朝的“正统”代表。

在汉献帝做皇帝的时候,刘备对汉献帝忠心耿耿,他看到“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悲愤得“心胆俱裂”(第三十七回),决心“伸大义于天下”(第三十八回),为重整汉王朝而奋斗。

当汉献帝被废以后,刘备在四川做了皇帝,以继汉统,作者就把蜀汉作为三国的“正统”。

而对于董卓、曹操之流,作品则一再斥责他们为违反“纲纪”、破坏“正统”的“乱臣贼子”,所谓“名虽汉相,实为汉贼”。

这就是说,封建王朝的“正统”、封建制度(即所谓“纲纪”)的忠实维护者,就是“仁慈爱民”、实行“王道”的人,而人民的灾难,则是由“乱臣贼子”破坏封建“纲纪”所造成的;所以就封建统治的本质来说,是保护人民、跟人民利益相一致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三国演义》作者批判董卓、曹操等人物,跟他的歌颂“正统”、鼓吹“王道”一样,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也正是从这种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三国演义》对农民革命直接进行了诬蔑。

小说所写的黄巾军,是汉末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运动。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深刻指出: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但作者却一再诬蔑他们是“黄巾贼”,并通过小说中所谓“正面”人物之口,公然主张把农民起义军斩尽杀绝,“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第二回),反对农民革命的态度,十分坚决,十分鲜明。

但在这里,却也就同时暴露了“王道”的虚伪性。

正如鲁迅所指出,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其实是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封建统治阶级吹嘘的什么“仁慈爱民”、“广布恩德”,全都不过是欺骗人民、麻痹人民革命意志的虚伪口号,在这些口号的背后,是对人民群众极端残酷的屠杀和迫害。

大肆宣扬“王道”“仁政”的《三国演义》,同时却又公然主张把起义人民斩尽杀绝,这也就有力地说明了作者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总之,《三国演义)虽然为我们提供了若干对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具有认识意义的材料,但也宣扬了错误的有害的封建思想。

所以,我们必须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分析批判,剔除它的封建性糟粕,明确认识作品所歌颂的“王道”、“仁政”完全是不真实的。

封建社会真正代表地主阶级和体现封建统治者意愿的,不是那一类实现所谓“王道”“仁政”的“仁君”,而是另一类残民以逞的所谓“乱臣贼子”。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马克思主义真理。

然而,剥削阶级却总是千方百计地歪曲事实,把历史说成是少数剥削阶级的“英雄”人物所创造的,《三国演义》的作者也同样如此。

作品所着重塑造的两个艺术形象——刘备和曹操,是统治阶级内部两个对立的人物,如刘备告诉庞统所说:

“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

每与操相反。

”(第六十回)作者正以强烈的“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描写在同一事件上曹、刘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这种描写充满全书。

然而,无论是赞扬还是鞭答,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作者都宣扬了“英雄”史观。

《三国演义》把刘备描写为一个理想化的统治者、施行“王道”“仁政”的代表,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被大量虚声美词掩盖着。

《三国演义》否定黄巾起义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而那些残酷镇压黄巾起义、向农民进行反攻倒算的封建统治者,却被当作历史的创造者来吹捧。

在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而刘备固辞不受时,作者安排了这样的情节:

“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

‘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

’”(第十二回)在刘备军队于博望坡大破曹兵,“班师回新野”时,作者又安排了这样的情节:

“新野百姓望尘遮道而拜,曰:

‘吾属生全,皆使君得贤人之力也!

’”(第三十九回)在这种颠倒历史的描写中,封建统治者刘备就成了救世主。

为了表现刘备如何受到人民拥护,竟写了猎人刘安杀妻献肉这样的情节。

刘备兵败徐州时,人民“皆争进饮食”,猎户刘安“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第十九回)。

这种不真实的对地主阶级的吹捧,加重了刘备形象的虚伪性。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是最切当的批评。

作为刘备对立面的曹操,却是《三国演义》描写相当突出的人物。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曾起过相当的作用。

《三国演义》没有肯定这些作用,把他作为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乱世奸雄来否定,反映了作者儒家的政治观点,“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鲁迅: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然而,《三国演义》在曹操的形象中,却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狡诈的特点,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曹操也是农民起义的死敌,镇压黄巾起义军的刽子手,他在豪强大混战的过程中,一步步扩大势力,最后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和权势。

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剥削阶级处世哲学的集中和概括。

曹操具有极端的损人利己的特性,具有无穷的贪欲和权势欲,曹操身上,集中了封建统治阶级全部恶劣品质。

对于这个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三国演义》是通过丰富具体的细节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他突现出来的。

在他身上,具有多方面的复杂的性格特征。

作为一个群雄割据的强者、胜利者,在风云突变的年代,曹操能认识各个集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事变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等,反面人物曹操,没有被写成浅显的、一眼可以看穿的坏蛋。

在他身上,狡诈和残暴得到特别深刻的表现。

如上所述,曹操有谋略,也有才干,但他的所谓“谋略”和“才干”是为他的极端的唯我主义服务的,因此,“谋略”使他更狡诈,“才干”使他更残暴。

曹操出于恐惧猜忌,杀了吕伯奢一家;因为要引诱吕布,却将掳来的群众当炮灰;为了报父仇,在攻打徐州时,军队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第十回),真是坏事干尽。

然而,他又千方百计地把自己装扮成好人,常常用假仁假义和小恩小惠来洗涤沾满两手的鲜血。

他打着汉献帝的旗帜发号施令,北讨南伐,明明是发展自己政治、军事势力,取代刘汉王朝,却标榜为“与国家除凶去害”、“拯救黎民”;明明是自己下令克扣军粮,却借仓官的头来安定军心;为了防范行刺,杀死侍者而佯装不知;表示军法严明,还耍出“割发权代首”的把戏。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很清楚,作者对曹操是持否定态度的。

然而,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

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家都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三国演义》作者以为曹操既是“乱臣贼子”,但又是人类历史和人民群众命运的主宰者,征张绣时,命令军士不准践踏麦田,“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第十七回)在曹操跟刘备一起消灭吕布以后,“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

操曰:

‘刘使君功大,且待面君封爵,回来未迟。

’百姓叩谢。

”(第二十回)总之,在刘备面前也好,在曹操面前也好,人民群众都只有哀求、叩拜的份儿,他们被作者歪曲成了毫无作为的“群氓”,而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无论是“汉贼”还是“皇叔”,都被吹捧成了掌握人民命运、支配历史进程的“英雄”。

尽管作者对刘备和曹操的褒贬非常明显,但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却共同反映出作者的英雄史观。

与此同时,《三国演义》还大肆吹嘘这些封建统治者的天赋才能,把他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历史,归因于他们的“天赋”。

如写刘备,说他生下来注定要成为“贵人”,从小就有“大志”,与众不同,“非常人也”(第一回)。

写曹操,则说他幼时就“有权谋,多机变”,从小就是“安天下”的“命世之才”(第一回)。

并在《邺中歌》里评论曹操说:

“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

”“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

”“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

”“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

”(第七十八回)进一步把他写成山川灵气所钟、超群出众的“异人”。

总之,在作者笔下,这些主宰历史、驱策人民的“英雄”,都是“天生”的超人。

《三国演义》还借助“天命”来颂扬作者理想的“英雄”。

据作者说,这些“英雄”人物之所以降生到世上来创造历史,统治人民,全都是执行上天的意旨,所谓“受命于天”。

曹魏之所以破灭豪强,统一北方,固然是“天命”;刘备之终于做了皇帝,也是“天命有归”(第三十五回)。

因此,这些“应天而生”的封建统治者是受上天保护的。

第三十四、五回,写蔡瑁要害刘备,但由于“天意”、“神助”,刘备所骑的马竟然“一跃三丈”,使他脱离了险地。

第四十九、五十回,写曹操在华容道之所以大难不死,是“天象”所定,“未合身亡”。

书中还一再声称“顺天者逸,逆天者劳”,“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第三十七回、一百二回)。

因此凡成王称帝者,总有“凤凰来仪”“黄龙屡现”的征象,而每一重要将帅战死,都有“帅旗忽折”“将星流堕”的预兆。

作者宣扬这种“天命”思想,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

在封建社会里,“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国演义》的这种描写,就正是利用神权思想为封建政权服务,要人民服服帖帖地接受这些被吹捧为“天生”“超人”的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统治;并警告人们说,谁要敢于起来反抗,就是逆天行事,自取灭亡。

这也就进一步暴露了,“英雄”史观到最后总是不得不乞灵于“天命”之类的唯心主义的幽灵。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些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

这些属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阶级烙印,并在不同程度上宣扬了作者的社会、政治思想。

除上文提及的曹操等人物外,还有:

郭嘉、夏侯敦、黄盖、吕蒙、张飞、赵云、黄忠等等,其中尤以诸葛亮描绘得最为突出。

诸葛亮在作品中,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来歌颂的,作者对他倾注了强烈的爱和崇敬,把他作为“忠贞”和“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