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410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docx

永州市中考理化综合模拟考试题五

永州市2018年中考第五次模拟考试卷

理化综合(试题卷)

(时量:

100分钟分值:

120分)

物理命题人:

李明(潘市一中)物理审题人:

陈宏兵(黎家坪镇二中)

化学命题人:

高洁(潘市一中)  柏雪琴(茅竹镇中学)唐顺红(大忠桥三中)

化学审题人:

廖飞(浯溪一中)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本试卷共2道大题,37个小题。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

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答在答题卡上。

3.为方便计算,本试卷中的g均取10N/kg。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12   N--14   O--16   Na--23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1—10小题为化学试题,11—22小题为物理试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B.“可燃冰”燃烧    C.湿衣服晾干   D.氢氧化钠潮解

2.我国有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误食这样的粽子有害健康。

硫酸铜属于()

A.碱   B.氧化物              C.盐                D.酸

3.豆腐起源于安徽省淮南八公山。

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

C6H13NO2)。

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 C6H13N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g          B.一个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

C.亮氨酸由22个原子构成                       D.属于有机物

4.含磷洗衣粉的罪魁祸首是Na3PO4,Na3PO4中P元素的化合价是()

A.+5         B.+3          C.+1              D.-5

5.下列物质能除去CO2中的少量CO的是()

A.石蕊试液     B.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灼热的氧化铜D.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6.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能和空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生石灰

7、善于疏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

以下完全正确的是()

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

安全常识

乙醇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可制作动物标本

聚乙烯塑料有热塑性----可以制成薄膜

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煤矿爆炸----由瓦斯引起

稀释浓硫酸时酸液向四周飞溅----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引起

C

元素与人体健康

D

日常生活经验

缺钙----导致骨质疏松或得佝偻病

过量碘----会引起甲状腺胂大

缺铁----生长迟缓

处理废弃塑料----焚烧

修补破裂的电木插座----加热

食品干燥剂----可用生石灰

8.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酒精     乙醇    CH4                B.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C.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苛性钠     NaOH

9.了解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阀门开窗通风  B.用亚硝酸钠腌渍鱼肉和蔬菜

C.霉变的大米、瓜子、花生等不能食用  D.室内起火应压低身体逃离火场

10.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PH小于7的是酸溶液,大于7的是碱溶液

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在温度不变时,溶剂量越多,溶质的溶解度就越大

D.当温度升高时,不饱和的石灰水溶液有可能变成饱和溶液

11.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1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大象在水中的倒影B.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C.

海市蜃楼D.

手影

13.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液化现象

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

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固形成的

14.关于信息的传递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

B.“北斗”号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

C.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

D.太阳能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人类不再有能源危机

15.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以家庭厨房为例.下列有关物理量现象表述错误的是(  )

A.切菜用的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B.挂轻小物品的吸盘——与大气压有关

C.正常使用的筷子——属于省力杠杆

D.厨房底面上铺的防滑垫——是为了增大摩擦

16.如果一个人在冰面上散步,当冰面快要破裂时,他采取的自救方法最恰当的是(  )

A.趴下平躺爬向安全区B.马上抬起一只脚不动

C.快速跑向安全区D.马上站立不动

17.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把杠杆的两端各加一个钩码,杠杆将(  )

A.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B.右端下降,左端上升

C.右端上升,左端下降D.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

18.电动车已成为短途交通的常用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平道路上减速行驶时,电动车的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相对电动车是运动的

C.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D.电动车紧急刹车时驾驶员的上身向后仰

19.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入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0.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开关断开时小磁针甲、乙的指向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通电螺线管有磁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针甲偏转,小磁针乙不偏转

B.小磁针乙偏转,小磁针甲不偏转

C.小磁针甲、乙均偏转

D.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右向左滑动时,通电螺线管和磁性逐渐增强

2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探究,并根据各自的试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U——I关系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R1与R2的大小关系是(  )

A.R1>R2B.R1=R2C.R1<R2D.无法确定

22.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要按住笔尾的金属帽,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

B.电路中电流过大使保险丝熔断,原因可能是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C.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应使用三脚插头

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

二、非选择题(23---32为物理题,33—37为化学试题共76分)

23.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减少    的干扰。

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      (选填“高”或“大”)些。

24.小明同学在参加今年物理实验考査时,用如图所示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物体长度为      cm。

25.今年5月初,长沙磁浮列车开始试运营,磁悬浮列车是在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磁体,并使它们的同名磁极相互      ,列车能够在铁轨上方几厘米的高度上飞驰,避免了来自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小张同学乘坐列车时看见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南退去,则列车相对地面正在向      行驶.

26.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的电路图,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乙,那么电流表A1的示数应是   A。

而A2的示数为A。

27.刘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实验器材有:

玻璃泡破碎但钨丝完好的废白炽灯、标有“6V6W”的小灯泡L、蓄电池、开关S、酒精灯、火柴、导线若干.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然后用点燃的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可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此时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      。

这个实验说明了电阻跟      有关。

28.如图,一条长绳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做成一个摆.当球摆到图中所在位置时,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绳对小球拉力的示意图.

29.(10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给萘加热

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汽”冒出,“白汽”是      (填序号)

A.水蒸气B.小水珠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当时间处于30分钟时萘是态(填物质状态)。

30.(10分)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被人类广泛使用.例如太阳能路灯,其核心部件是光电板.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一个问题:

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他们对这个问题有如下猜想:

猜想1:

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猜想2:

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面积有关;

猜想3:

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颜色有关.

根据以上猜想,他们设计好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A.先选用相同的三块0.1m2的光电板,在其表面都涂上黑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间分别为10min、20min、30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他们对相同的LED灯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表中;

B.再选用0.2m2、0.3m2两块光电板,在其表面都涂上黑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间都为10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它们对相同的LED灯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下表中;

C.然后再选用相同的两块0.1m2的光电板,在其表面分别涂上绿色和白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间都为10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它们对相同的LED灯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表中;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序号

光电板的面积(m2)

光照时间(min)

光电板表面所涂颜色

LED灯的发光时间(min)

1

0.1

10

黑色

30

2

0.1

20

黑色

60

3

0.1

30

黑色

90

4

0.2

10

黑色

60

5

0.3

10

黑色

90

6

0.1

10

绿色

20

7

0.1

10

白色

5

(1)由表中      (填表中的序号)三组数据对猜想1进行验证,得出的结论是:

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2)由表中1、4、5三组数据能对猜想      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是:

      .

(3)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制作太阳能光电板用      色最好.

(4)综合分析可知,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多少的因素有光照时间、光电板的面积、表面所涂颜色,你觉得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写出一种即可)

31.底面积为80cm2的筒形(即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已知距液面30cm深处的压强是3000Pa,求:

(1)该液体的密度;

(2)若将体积为400cm3的实心铁球放入液体中(无液体溢出),则容器底上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了多少?

 

32.有一种PTC半导体元件,发热效率很高,且具有自动保温功能,其电阻RT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某新型智能电蒸锅的发热体就是采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图2是它的简化工作电路图,电源电压为220V,R0是调控电阻(阻值可调但不受温度的影响),RT是PTC电阻.则:

(1)当RT的温度从40℃升高到120℃时,RT的电阻变化是:

      (选填“先减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1分)

(2)当温度达到100℃时,RT的阻值是多少Ω?

此时电蒸锅的总功率为880W,则调控电阻R0的阻值是多少Ω?

(4分)

(3)当R0的阻值调节为10Ω,RT的温度达到120℃时,电蒸锅的总功率是多少?

(3分)

33.(5分,化学方程式2分)有A、B、C、D、E五种常见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关系:

 

已知:

C是一种金属,气体D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C、E。

(2)写出A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5分)现有一瓶混合溶液,其中含有盐酸、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它进行了探究(已知:

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1)测溶液的PH:

取一张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样品,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为PH=2,由此可知:

此溶液呈   性,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2)若要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       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少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再滴加        溶液,看是否有白色固体析出。

35、(6分)有机物的种类繁多,现已知草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为:

H2C2O4

CO↑+CO2↑+H2O;请你用下图甲、乙装置(图中a,b为活塞开关,分离、干燥前未打开),对生成的CO和CO2进行分离并干燥。

供选用的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甲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乙中盛放浓硫酸,其作用是 。

(2)首先,打开活塞a,让混合气体通过甲、乙装置,能分离出一种气体,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有一名同学想测定分离出来的CO气体的体积,请帮助该同学从上图A,B,C三个装置中选择一个合理的量气装置  。

36、(8分)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发现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已知黑色颗粒是炭,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Na2CO3或Na2O,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

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

为Na2O

方案2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物质

是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计算题(6分)

37、将一块质量为13.81g部分氧化的锌片投入到105g稀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18.41g溶液。

试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永州市2018年中考第五次模拟考试卷

理化综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C

D

A

C

D

A

D

B

D

C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D

A

A

C

A

B

C

D

B

A

D

2.非选择题

23.声音(或噪声);大.

24.1;3.24---3.26均可

25.排斥;北.

26.0.3;0.3

27.小;温度.

28.【解答】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如图所示:

29.【解答】

(1)秒表;

(2)慢;(3)B(4)晶体;(5)固液共存

30.【解答】答案为:

(1)1、2、3;

(2)2;在光照时间相同、光电板的颜色相同时,光电板的面积越大,光电板吸收的太阳能越多;

(3)黑;

(4)光电板吸收太阳能多少还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

31.【解答】解:

(1)由p=ρgh得液体的密度

ρ液=

=3000Pa/(10N/kg×0.3m)=1×103kg/m3.

(2)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铁块的体积V铁球=V水=400cm3=4×10﹣2m3,

液体升高的高度△h=

=

=5m,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

△p=ρ液g△h=1×103kg/m3×10N/kg×5m=500Pa.

答:

(1)液体的密度为1×103kg/m3.

(2)容器底上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了500Pa.

32.【解答】解:

(1)由图1可知,温度从40℃升高到120℃时,RT的阻值先减小后增大;

(2)由图1可知,当温度达到100℃时,RT=40Ω,

由P=

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

R=

=

=55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调控电阻R0的阻值:

R0=R﹣RT=55Ω﹣40Ω=15Ω;

(3)由图象可知,RT的温度达到120℃时时,RT′=100Ω,

电蒸锅的总功率:

P′=

=

=440W.

答:

(1)先减小后增大;

(2)40;15;

(3)当R0的阻值调节为10Ω,RT的温度达到120℃时,电蒸锅的总功率是440W.

33、CuOCuCOCuO+CO

Cu+CO2

34、

(1)酸HClNa2SO4

(2)BaCl2降温

35、

(1)干燥CO气体

(2)CO2+2NaOH=Na2CO3+H2O;

(3)B

36、【进行猜想】反应物中无氢元素(或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Na2CO3

【反思评价】Na2CO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试液变红

【得出结论】4Na+3CO2

2Na2CO3+C

三37、解:

(1)依题意,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3.81g+105g-118.41g=0.4g

(2)设原锌片中锌的质量为x,其与硫酸反应生成的ZnSO4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1612

Xy0.4g

65/2=x/0.4g解得x=13g

161/2=y/0.4g解得y=32.2g

所以,原锌片中氧化锌的质量为13.81g-13g=0.81g

设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ZnSO4的质量为w

ZnO+H2SO4=ZnSO4+H2O

81161

0.81gw

81/181=0.81g/w解得w=1.61g

因此,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ZnSO4%=(32.2g+1.61g)/118.41g×100%=28.6%

答: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物理、化学命题知识点明细表

题号

考查点

1

 物质的变化

2

 物质的分类

3

 元素的知识

4

 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

5

 物质的提纯

6

 酸和碱的应用

7

 基础知识的归纳

8

 物质的化学式、俗称

9

 知识与生活

10

溶液

11

长度、时间、速度的估测

12

光的直线传播

13

物态变化

14

信息的传递与能源

15

大气压、压强、杠杆、摩擦力

16

压强

17

杠杆平衡

18

机械能、摩擦力、惯性、机械运动

19

浮力

20

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

21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22

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

23

声现象

24

长度的测量

25

磁现象、机械运动

26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27

影响电阻的因素

28

力的示意图

29

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30

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31

压强计算

32

电学计算

33

常见物质之间反应的判读

34

酸碱盐的性质、PH值

35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量气装置;气体的干燥(除水);碱、盐的化学性质;

36

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含量;碳酸钠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37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